國小禮儀教育教案

第一章第一節坐姿和站姿

國小禮儀教育教案

第一部分 坐姿——端莊穩重

一、禮儀常識部分

坐姿的基本要求

對坐姿的要求是“坐如鐘”,就是要求人們的坐姿要像座鐘般端正、安詳、穩重。那麼,合乎禮貌的坐姿有哪些具體要求呢?

1、端正地坐在座位上,保持上身自然挺直,可稍向前傾,頭平正,雙腿自然彎曲,雙手自然地放在扶手上,或桌面上,亦或膝蓋上。

2、雙腿、雙腳跟自然併攏,雙腳平落地上,臀部在椅子中央。女孩子一定要注意,不要分開腿坐着。男孩子雙腿可分開,兩腿間的距離大致和肩寬相等。

3、入座、起座動作都要輕、穩,不要發出太大的聲響。特別是在集會、影劇院等公共場所,起座時用手扶一下,不要讓你的椅子反彈回去弄出大的響聲。

在聽課及書寫時,請端正、挺直地座在座位上,雙臂屈肘放在桌子上,上身稍向前傾。在寫字時,還要注意做到“三個一”:胸部與桌子的距離為“一拳”,眼睛與書面的距離為“一尺”,手指與筆尖的距離為“一寸”。

坐姿忌內八字,也就是兩腳尖朝內、腳跟朝外,這會給人一種小氣、羞澀或害怕的感覺。高蹺着腿,雙腿或單腿還不時抖動、搖擺(俗稱“二郎腿”),也是很不雅觀的。在與人交談時,仰面躺坐,窩胸塌腰地坐着,手隨心所欲地到處亂摸,玩弄筆或別的物品,邊説話邊搔癢,眼睛四處打量等,都是對對方的不尊重。端坐時間過長,會感到疲勞。可變換為調節式坐姿,即左側坐或右側坐,但無論哪一種坐姿,都應該給人以美的視覺感受。

坐姿是使用最多的一種姿態,同學們可充分利用聽課、書寫、就餐機會,多加註意和訓練。

行姿——輕快敏捷

走路的姿勢是人們精神風貌的體現,對此同學們應該時時留意。行姿要求“行如風”,就是説,走路時要平穩、矯健、輕快,富有朝氣,充滿自信。即走起路來像風一樣輕盈穩重,給人一種優雅自然的美。

規範的行姿有哪些要求呢?

1、身體直立,收腹挺胸,兩眼自然平視前方。行走邁步時,腳尖向着正前方,腳跟先落地,腳掌緊跟着落地,重心落在前腳掌上,雙腿交替邁步,並且大致落在一條等寬的直線上。

2、標準的步伐是:左腳邁出後,左腳跟與右腳尖的距離大約是一隻腳的長度,步伐不宜太大。

3、行走時,雙臂在身體兩側自然擺動,使自己在一定的韻律中行進,這樣的行姿才會自然、優美,有節奏感。

4、男同學步伐應矯健、穩重、豪邁,具有陽剛之美;女同學步伐應輕盈、温柔、典雅,顯示出秀雅之美。

5、走路時忌邊走邊吃東西,這既不衞生,又不雅觀。如確實肚子餓了或口渴,也可以停下來,在路邊找個合適的地方吃完再走。走路時要注意環境衞生,不要隨地吐痰和亂扔廢棄物。

走路忌內八字和外八字;不要把手插在衣袋內,不倒揹着手;不扭腰擺臀,歪肩晃膀,彎腰駝背;也不左顧右盼,盯住行人亂打量,或指指點點對別人評頭論足。

總之,正確的行姿是:頭抬起,胸要挺,背要直,腰要立,輕而穩。

二、教學建議:

1、教師先講解坐姿的要求

2、教師邊講解學生邊做動作。

3、兩人一組做《星期謠》拍手遊戲,教師注意糾正學生坐姿。

4、播放音樂練習坐姿5分鐘,這時可讀語文課的課文,在情境中訓練坐姿。

5、教師講解站姿的要求。

6、教師邊講解學生邊做動作。

7、隨着進行曲節拍練習行走(分組練習)。步態要正確,開始時速度可放慢,行走時一定要自然,以後可以加快到自然速度,調節步態到最佳狀態。久而久之,就會形成良好的行走姿態。

注意:不管是站姿、坐姿,還是行姿都要注意在實踐中進行訓練和提醒。例如:每天做操、每週的升旗儀式、每天上課都是實踐行姿和站姿、坐姿的機會,請教師注意日常的提醒。

小詩一首 小蝦

小蝦小蝦弓着腰,不會走路只會跑。小蝦小蝦我問你,為什麼走路弓着腰?小蝦説,小的時候坐不正,長大變成駝背了。

星期謠

星期一,我笑嘻嘻,揹着書包上學去。

星期二,我沒注意,粗心錯了好幾題。

星期三,我哭啼啼,爸爸媽媽跟我急。

星期四,我爭口氣,數學考試得第一。

星期五,我挺得意,爸爸帶我買畫筆。

星期六,我不休息,上完奧數上英語。

星期日,我喘口氣,高高興興玩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