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課本劇課程教學工作計劃

課本劇是學生充分理解課文內容,學習和運用課文語言的基礎上,把原文的故事情節加以延伸,將課文改為課本劇,讓學生自編、自導、自演的結果。有助於培養學生的良好品格,培養學生的活動能力、組織能力、創造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下面是本站小編帶來關於20xx年國小課本劇課程教學工作計劃的內容,希望能讓大家有所收穫!

國小課本劇課程教學工作計劃
20xx年國小課本劇課程教學工作計劃(一)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六年級有學生20人,中等生居多。隨着時代的發展,學生的表現慾望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表現得強烈,渴望得到他人的認同,需要一個實現自我價值、張揚個性的平台。特別是在新一輪課程改革不斷深入,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進一步凸顯的情況下,他們對語文教學活動中的校園劇表演、英語教學中的情境會話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參與能力進一步增強,表演水平進一步提高。 學生對戲劇有了一定的認識,具備了一定的戲劇知識,對戲劇這種獨具知識性、趣味性、審美性、思想性、教育性的綜合藝術的喜愛程度日益加深,為我們進行戲劇校本課程開發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教學目標

幫助學生理解課程內容,較為紮實地掌握學科及有關戲劇知識;引導學生不斷髮現自己,體驗成功的快樂,發展學生的個性和特長;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提高學生感受美、欣賞美、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的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

三、教學內容

複習戲劇的初步知識,對學生進行人物對白訓練,肢體訓練, 課本劇的創編以及情景劇的表演。對藝術節保留劇目進行賞析。

四、教學重點

藝術節保留劇目進行賞析及課本劇的創編。

五、教學難點

校園劇的創編以及情景劇的表演。

六、具體措施

1、校園劇是對傳統的接受式學習的一種變革,在於讓學生在編排節目的過程中中獲得一種積極的學習體驗,受到新的方法的薰陶,從而改變長期以來習慣的偏重知識接受的學習方式,實現學習方式的有效轉變,在過程中獲得了積極的體驗就是成功。

2、校園劇的編排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可以讓學生學會合作,這樣可以鍛鍊學生組織能力,創新能力。

3、校園劇中總是有着一定的啟迪和道理,在表演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潛移默化的受到美好情操的薰陶。

4、讓學生試着自己寫劇本,每個學生在閲讀課文時都有自己獨到的理解,讓他們把想法充分的表達出來就是一種提高。

20xx年國小課本劇課程教學工作計劃(二)

學習目標

1、瞭解課文劇的主要特點及改編的要求。

2、分組進行劇本的交流和討論;選好演出劇本,引導學生創編課本劇。

3、培養創造思維能力和表演能力。

學習準備

準備好有關課本劇的資料,並提供課本劇的優秀視頻。

教學過程

一、 導語

同學們,當你閲讀一篇篇自己喜愛的小説的時候,當你陶醉在一篇篇散文、一首首詩歌創設的優美意境中的時候,當你的習作受到老師的褒獎的時候……你心中一定會燃起一個文學夢,夢想做一名小説家、散文家或者詩人。那麼,你想過成為中國的莎士比亞或者新世紀的曹禺嗎?也許,你要問:我有劇作家的潛質嗎?今天,我們就來做一次嘗試——編寫課本劇。

二、、感受戲劇魅力,激發興趣

1、欣賞同齡人自編自演的課本劇《皇帝的新裝》(播放視頻)

2、看完後學生評價它的成功之處在哪?

[設計理念:學生雖然對編演課本劇很感興趣,但對於八年級的學生來説難度還是很大,設計本環節意在於激發學生的興趣。讓他們大體瞭解課本劇。]

二、 讀劇本,明格式

1、學生自讀語文課本上的《孫權勸學》,小組內討論劇本的格式,以及具體的內容。

2、各小組派代表彙報。

3、教師總結。

(1)選取劇本素材——適宜改編為劇本的課文的特點:

故事性強,情節波瀾起伏。

人物不多,性格鮮明突出。

時空較集中,矛盾衝突尖鋭。

主要通過對話刻畫人物。

(2)確定戲劇構成部分。

劇本的語言包括台詞和舞台説明兩個方面:

台詞:人物説的話,包括對話、獨白、旁白。台詞要以課文中的人物語言為基礎,進行必要的調整、充實和完善,表現人物的性格、身份及思想感情,要通俗自然,簡練明確,要口語化,適合舞台表演。劇本主要是通過台詞推動情節發展,表現人物性格。

獨白:人物獨自抒發個人情感和願望時講的話。

旁白:劇中的某個角色揹着台上其他劇中人從旁側對觀眾説的話。旁白可以串連情節或點明含義。

劇中的人物表。

舞台説明:又叫舞台提示,是劇本里的一些説明性的語言。劇情發生的時間、地點、服裝、道具、佈景、人物的表情、動作、上下場等。這部分語言要簡練、扼要、明確。一般出現在每一場的開頭結尾和對話中間,一般用括號括起來。

幾種常用的舞台提示的作用:

(1)舞台場景説明,可以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及環境。

(2)服裝、道具提示,可暗示人物的身份、性格、愛好等。

(3)情緒、動作提示,可輔助台詞刻畫人物,推動情節。

[設計理念:讓學生在讀文中自己發現並總結劇本的基本形式和表現手法,豐富學生的文學知識。]

三、 合作交流,學方法

1、再次閲讀《孫權勸學》,小組內合作、交流改編這段小故事的方法。

2、師生共同總結方法。

明確編演課本劇要有一定步驟,編演程序分為選、讀、編、演(包括排練、演出)、評五個步驟。

選 要選較生動的、學生感興趣的記敍性課文,無論長短,所選課文要求情節性要強,人物性格要鮮明。

讀 要改編課文,就必須對課文有深入理解,這就需要學生多讀,研讀課文、推敲語言文字、體會人物情感,使其知背景、明主題、熟內容。只有清楚這些,才能更好地體會揣摩人物富有個性的語言,才能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因為人物的性格總是與特定的歷史背景相聯繫,為表現主題服務的。此步驟可到圖書館、網上等查閲有關資料,教師也可多多提供,師生間、生與生間要互相溝通,多多交流。

編 1、改編課本時,人物對話和舞台説明可適當增刪,還可做變動。但無論增刪或變動,都既要適合於劇情發展及人物性格的需要、為主題服務,又要適合舞台演出。

2、對課文裏一些能突出人物性格的對話及有關動作要在劇本里體現,注意突出其作用。

演 包括排練和演出。排練時,把全班分為多個小組,使人人都有參與活動的機會,各小組也可根據實際,對劇本稍作修改。演出時注意兩點:

1、舞台佈置及道具應從簡,不能人為造成演出的難度。

2、人物對話的表演是重點,應掌握好語調、語氣、速度、節奏等,最大程度地為突出人物性格、推動情節發展服務。

3、總結編寫劇本應該注意些什麼?

空間和時間要高度集中

反映現實生活的矛盾要尖鋭突出

劇本的語言要表現人物性

[設計理念:學生雖然已經瞭解劇本的基本形式,但編寫時往往會無從下手,讓學生在自主、合作的形式下探究方法,教師將學生感知到的方法進行概括、總結,幫助學生理清改編思路。]

四、自選編寫課文

1、自選文中適合編寫的課文。

2、小組內討論,定出要改編的課文內容。

[設計理念:選學生自己喜歡的課文,這樣他們才樂於寫作,能夠更好的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才能寫出感染人的優秀課本劇。]

五、深入課文,編寫劇本

1、利用十五分鐘的時間再次細讀自己所選課文,閲讀相關資料瞭解故事發生的背景,一邊讀一邊在頭腦中初步形成戲劇的畫面。

2、小組分工、合作完成劇本,教師巡視,幫助有困難的小組。

[設計理念:學生在充分自讀自悟,深入剖析人物語言,挖掘人物的內心世界,在此基礎上,再合作完成劇本,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力。]

六、試演,修稿

1、分配好角色試演。

2、組內共同商議修改劇本。

[他們把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對人物的認識,對劇情的安排與同學交流,同時也能得到啟發,把自己的劇本修改得更好。]

七、展示成果

1、各組表演

2、師生討論點評各組劇本,重點指出創新和成功之處。

20xx年國小課本劇課程教學工作計劃(三)

一、編演課本劇的意義

1、能極大調動學生學課文的興趣。

學生自己把課文編成劇本並且自己當演員,學生的興趣自然來了:選哪一篇?怎樣編?誰演什麼角色合適?人物性格有何特點?等等一系列問題,學生都願意主動思考、編排,並一遍遍地認真閲讀課文,互相交流,另外,編演課本劇不知道戲劇常識不行,同學們課下主動學習並認真閲讀那些劇本,然後自己揣摩人物、改編課文,學習過程變得主動、積極。

2、能培養學生學語基的興趣。

編演過程,對學生語文知識的要求是多方面的。劇本不是課文,不再有大量的敍述性語言,除了有簡單的舞台説明外,大部分是對話。對話語言要規範,就要求改寫劇本時用詞要準確、句子要完整;表演時語音要準確,對話就要與人物性格相符合。這些都需要學生有較紮實的聽説讀寫能力。因此,為了演好某個角色,演員對其中的每一句話,甚至是一個眼神都是反覆推敲、試演,在這個過程中,其語文基礎知識自然也得到了訓練和提高。

3、能激發學生進行創造性活動的興趣。

編演課本劇同時又是一種創造性活動。改編是一種創造,表演更是一種創造。“一千個觀眾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學生在閲讀課文時都有自己獨到的理解。改編後進入表演,他們又會根據實際,結合當代學生的一些特點不斷調整、充實,進行再創造,從而使人物的動作、表情、對話等更具個性化,使得形象更為豐滿。

4、能培養學生觀察、分析生活的能力。

戲劇是一門文學,其生命力的源泉就是生活。編演課本劇就是用戲劇語言輔以動作等來推動情節發展,進而反映生活的。這就需要學生將戲中人物與自己的生活經驗相結合,去把握其性格並注意對話語言的表達技巧。表演中的動作也是如此。

5、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了學生的美好情操。

原來上語文課,分析人物總是讓學生想象、聯想他是個什麼樣的人。編演課本劇後,學生親身感受人物的生活、用心體驗他説的每一句話,就更直接、更感性地理解了人物,不知不覺中被人物身上所具有的品質、精神所感染。

二、活動目標

1、讓孩子都瞭解課本劇,學習編寫和演繹劇本。

2、讓孩子在表演的過程中感悟文本的內涵。

3、通過表演課本劇提高孩子的口頭表達能力及表演能力。

4、培養孩子善於用感情、動作來表現故事內容。

5、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三、課本劇的選材

課文內容

一年級學生因為受到識字少,閲讀量小,理解能力比較差的限制,所以在上學期只是學習了一個劇本。有了半年的學習基礎,本學期打算把一年級上冊中的部分課文和本冊課文進行改編,引導學生排練短小的課本劇。

四、怎樣編寫課本劇

一)、安排好課本劇的結構

創作課本劇要吃透課文的主題思想和故事情節,根據課文故事情節,

1、 據人物的出場順序,創造性地設計好人物的對白、動作、表情。(後兩者可在“對白”的前面或後面用提示語註明。)

2、 劇本開頭要寫明劇中的人物(給劇中人物起好一個簡潔的代名稱)

3、 安排好場景(佈景、道具的設計製作及其擺放位置)

4、 依據課文內容情節的發生順序,創造性地讓一個個人物出場表演。人物對白不要機械套用課文原話,要在不改變課文原意的前提下,創編更生動、幽默,更具有個性化的人物對白,劇本的尾聲一定要達到創作的最高潮,以利於揭示昇華表演主題,收到應有的體驗教育效果。

5、 劇本的尾部要註明“該劇據第*冊國小《語文》同名課文改編”字樣和創作組、導演組成員和扮演劇中人物的隊員名單。

二)、明確編演步驟及要求

課本劇的編演,要有一定步驟,編演程序分為選、讀、編、演(包括排練、演出)、評五個步驟,其中每步相應地有具體要求。

選 要選較生動的、學生感興趣的記敍性課文,如《皇帝的新裝》等。所選課文不一定要很長,長課文也不一定要全演,可選其中一個層次。無論長短,所選課文要求情節性要強,人物性格要鮮明。這一過程要讓學生充分討論後再決定,使學生充分參與,以調動其積極性。

讀 要改編課文,就必須對課文有深入理解,這就需要引導學生多讀,研讀課文、推敲語言文字、體會人物情感,使其知背景、明主題、熟內容。只有清楚這些,才能更好地體會揣摩人物富有個性的語言,才能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因為人物的性格總是與特定的歷史背景相聯繫,為表現主題服務的。此步驟可發動學生到圖書館、網上等查閲有關資料,教師也可多多提供,師生間、生與生間要互相溝通,多多交流。

編 做這一步,要讓學生明白:1、改編課本時,人物對話和舞台説明可適當增刪,還可做變動。但無論增刪或變動,都既要適合於劇情發展及人物性格的需要、為主題服務,又要適合舞台演出。2、對課文裏一些能突出人物性格的對話及有關動作要在劇本里體現,注意突出其作用。

演 包括排練和演出。排練時,要注意全體學生語文素質的提高,可分為多個小組,使學生人人都有參與活動的機會,各小組也可根據實際,對劇本稍作修改。演出時注意兩點:1、舞台佈置及道具應從簡,不能人為造成演出的難度。

2、人物對話的表演是重點,應掌握好語調、語氣、速度、節奏等,最大程度地為突出人物性格、推動情節發展服務。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説:“學習的過程是個遊戲的過程,有益的遊戲能豐富想象,豐富的想象有助於培養創造性思維,具有創造性思維的學生是將來知識型人羣社會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總之,國小生編演課本劇作為一種實踐鍛鍊方式,對於學生語文素質的提高是大有裨益。

“課本劇表演”學期計劃

選擇了課本劇做為本班的特色,為的就是塑造出栩栩如生、個性鮮明的角色形象。不僅拓展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空間,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而且昭示出了我們師生共同的創造。

活動目標:

1、讓班裏孩子都瞭解課本劇的意義及特點。

2、讓孩子在表演的過程中感悟文本的內涵。

3、通過表演課本劇提高孩子的口頭表達能力及表演能力。

4、培養孩子善用感情、動作來表現故事內容。

5、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活動內容:

1、課本劇《狐假虎威》

2、課本劇《狼和小羊》

3、課本劇《狐狸和烏鴉》

實施方案:

我們班級這次主要低段語文教材中的一些課文中選取的情節生動、人物鮮明、對話語言形象,利於班裏孩子表演。

一般課本劇主角最多兩三個,我們採用公平競爭的方式。每個孩子都來學劇中人物的表情、動作、語言,最後選擇優秀的演員。

利用一切有效時間讓孩子參與,最後選擇的優秀演員進行學期彙報表演。

成果展示:

1、每次編排課本劇的稿子。

2、每次課本劇編排過程中的照片。

3、每個課本劇編排完後學生寫出體會。

4、每次編排結束後老師總結的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