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實驗教學工作計劃(通用24篇)

生物實驗教學工作計劃 篇1

生物科學是建立在實驗基礎上的一門學科,實驗教學在生物教學中佔有很大的比例,但由於目前農村中學受經費缺乏、設備欠缺等條件限制,特別是我有慶中學。因此,教學任務是非常繁雜的。為了更好的利用時間,合理的安排教學的進度,現對本學期實驗做如下計劃。

生物實驗教學工作計劃(通用24篇)

一、學生情況分析

本期我繼續任教八年級四個班的生物教學,分別是(3)班、(4)班、(5)班和(6)班。由於目前我校受經費缺乏、設備欠缺等條件限制,實驗開出率並不高。為了不讓孩子們不輸在起跑線上,就必須廣開門路,創造條件引領學生開展探究活動,讓學生在探究中體驗過程、獲得知識,引領學生學會探究式學習,培養科學素養和科學精神,為其終身學習打下基礎。

二、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培養學生的實踐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首先應樹立服務育人的思想,為學校的教育教學做好後勤服務工作。要想做好任何一樣工作都要求工作者本身具有較高的素質和能力,為此,作為實驗員一方面要注重自身的理論素質的提高,另一方面要加強業務學習,不斷增強自己的實際操作能力,更要注重自己提高自身使用和維修各種儀器的水平,使實驗儀器能充分發揮其功效。本學期生物共安排學生實驗6個,充分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三、實驗教學要求

(一)及時做好演示實驗的準備工作

生物學科的特點就是以實驗為基礎,另外實驗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對提高生物教學質量起很大的促進作用。新教材的一個特點也就是演示實驗和學生分組實驗明顯增多,作為實驗員,首先要督促教師作演示實驗,其次要根據教學進度和學科教師的要求,及時做好演示實驗的準備工作,並能勇於改進演示實驗。作為實驗員本人,更應在熟悉業務的同時,想方設法擠出時間儘可能將各演示實驗和分組實驗做一下,學生實驗結束後,對實驗儀器要做好歸類整理工作,使得儀器擺放有科學性、條理性、儀器的提拿更方便。

(二)做好學生分組實驗

合理安排好各班學生分組實驗。制訂實驗教學計劃,明確各分組實驗的大致時間。對於實驗所需的所有儀器,最遲在上課的前一天要全部準備完畢,分組準備好,還要積極做好實驗時的指導工作。

生物實驗教學工作計劃 篇2

由於本期時間緊,任務重,既要教學<<生物學>>八年級下冊的內容,又要對國中生物知識進行全面複習、為了讓學生能學有所成,並在國中生物畢業會考中取得優異的成績,特對本期工作計劃如下:

一、學生情況分析:

本學期繼續擔任八年級188—193六個班的生物教學任務。雖然上學期經過師生的共同努力圓滿完成了教育教學任務並取得較好的成績。但仍有極少數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不高,故還需加強對他們的教育,提高他們對生物的重視程度。這個學期要想辦法繼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爭取教學質量有進一步的提高。

二、教學目標

1、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要特別注意科學研究方法的培養,注意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通過組織學生參加各種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力爭創造條件儘可能多開教材中提出的調查、技能訓練、練習、探究和資料分析活動。從而達到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2、通過學習使學生更清楚地知道生物的生殖和發育,使學生更有意識地保護生物,促進社會發展。

3、通過學習使學生知道如何健康地生活。

4、對學生進行唯物主義和愛國主義教育。

三、具體措施和方法

1、繼續深入學習有關的教育理論和轉變教育觀念,在繼承傳統教育優勢的基礎上力爭使自己的課堂教學有所提高和創新。

2、繼續探究符合新課標的課堂教學模式,並注意及時收集和整理相關的資料和模式。

3、組織好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並提高其質量,引導學生分工合作,樂於交流。

4、學習和應用現代教學手段和技術並運用到課堂教學中,提高課時效率和教學質量,積極參加教研教改。上好課,設計好教案,寫好教學反思。

5、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精心設計導語,運用生動的語言,加強情感教育;精心誘導,強化教學。

6、為探究性學習創設情景。例如,提供相關的圖文信息資料,數據;或呈現生物標本、模型、生活環境;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經歷中提出探究性的問題;或從社會關注的與生物學有關的熱點問題切入,等等。

7、鼓勵學生自己觀察、思考、提問,並在提出假設的基礎上進行探究性方案的設計和實施。

8、重視探究性報告的撰寫和交流。培養學生通過文字描述,數字表格,示意圖,曲線圖等方式完成報告,並組織交流探究的過程和結果。

9、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採用多種不同的教學策略和方法,達成課程目標。

生物實驗教學工作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

在認真學習和深入貫徹《生物課程標準》(實驗稿)為依據,在繼承我國現行生物教學優勢的基礎上,力求更加關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會學生如何學習、提高學生綜合成績為重點,更加強調學生的主動學習,增加實踐環節。以促進學生轉變學習方式——變被動理解式學習為主動探究式學習為突破口。使每一個學生經過學習生物,能夠對生物學知識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夠對今後的學習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夠在探究本事、學習本事和解決問題本事方面有更多的發展;能夠在職責感、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等方面得到提高。為學生們參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適應社會和繼續學習,打下必要的基礎。

二、教學任務

1.本學期講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北師大版)——《生物學》(八年級上冊)。

2.在繼續抓好“課改”實驗的過程中,努力學習有關教育理論,不斷提高對“課改”的認識,力爭在原有的基礎上,使自我的課堂教學有所創新、有所突破。

3.繼續探究試教過程中新的教學模式,進取吸取過去兩年的教學經驗,繼續收集和整理相關的資料,固化“課改”教學新成果。

4.繼續探究新課程的評價體系,異常是建立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和終結性評價標準,並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基礎上,總結過去兩年中的教學的經驗和體會。

三、學生情景分析:

生物知識、現象與人類密切相聯,學生對生物現象產生疑問多,但學生經過一學年對生物學的學習,對生物學的基礎知識掌握較好,已具備必須的實驗本事,大部分對本科的學習興趣濃厚。

四、教學總目標要求

經過義務教育階段《生物》(八年級上冊)課程的學習,學生將在以下幾方面得到發展:

知識:1)認識動物的主要類羣及其對環境的適應性特徵。

2)明白動物的行為大多是經過運動來完成的,瞭解動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與人類的關係,都與它們的行為有密切的聯繫

3)獲得關於細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徵以及與人類的關係的知識。

4)經過活動體驗生物的分類是根據不一樣生物的特徵上的相似程度來進行的。

本事:1)增強動手本事和實驗設計本事。

2)培養學生的實踐本事:如進行“飼養和觀察蚯蚓”、“調查動物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檢測不一樣環境中的細菌和真菌”、“製作甜酒”等實踐性較強的活動。

3)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本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認識生物多樣性的價值,更好地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觀點。

認識科學經過技術轉化為人們改善生產和生活方式的手段,發展生產力,促進社會物質禮貌的提高,又具有實踐價值。科學技術在促進人類提高的同時,往往帶來人們預想不到的負面影響,所以,其實踐價值就相當於一枚硬幣的正反兩面,具有兩面性。此外,儘管社會在走向科技化,科技也在社會化,可是,科學始終不是萬能的,人類社會面臨的所有問題,並非都能依科學來解決。

五、主要措施:

1、重視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

2、倡導探究性學習

3、滲透“科學、技術、社會”的教育

4、改善教法,加強課堂教學

(1)提高貫徹課程目標的自覺性

國中生物學課程目標涵蓋的生物學知識、本事以及情感、態度、價值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是經過每節課或每項活動來逐步完成的。所以,在制定每節課(或活動)的教學目標時,要充分研究課程目標的體現和貫徹;研究到學生可持續發展的需要,異常要注意本事和情感、態度、價值等方面的要求。

(2)組織好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並提高其質量

教材資料的呈現方式一改過去傳統的注入式寫法,注重從學生生活經驗出發,創設情景,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知識的發生和發展,培養學生不斷探索、勇於創新的科學精神,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以及終身學習的本事,同時,教材安排了豐富多采的有利於學生髮展的學生活動。

(3)加強和完善生物學實驗教學。

5、注重學法指導,教會學生學習

在新教材的教學中,讓學生掌握生物學學習方法,對培養學生本事,提高學生素養有很大作用。

應重視以下五種學習方法,加強對學生學法的指導,教學學生學習。

(1)實驗探究法:明確探究課題--》引導探究--》獲得結論--》測試反饋

(2)理論聯繫實際的學習方法:

指導學生學會運用學到的生物學知識來解釋日常生活和生產勞動中所遇到的生物學現象,加深對書本知識的理解。

(3)識圖學習法:

新教材圖文並茂,色彩鮮明,可讀性強。它形象、直觀、不僅僅有利於教師把有關知識講清楚,並且利於學生理解資料,便於記憶。

(4)比較、歸納學習法:

經過對知識的比較歸納,可找出知識之間內在聯繫,使知識間的關係更明瞭。

(5)綜合學習法:

引導學生運用相關學科的知識來解決生物學問題。

六、教學資料及進度

(略)

生物實驗教學工作計劃 篇4

生物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從生物科學的形成和發展來看,生物實驗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生物實驗對於提高生物教學質量,全面落實培養科學素養的目標,具有其他教學內容和形式所不能替代的作用。新的課程理念在中學生物教學中的落實和實施,都離不開生物實驗。為了提高學生科學素養,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為更好地實施實驗教學,現做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

通過實驗教學培養學生觀察問題、思考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及小組的協作精神。讓學生通過現象觀察事物的本質,從而認識和揭示自然科學規律,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和追求真理的意識,切實讓素質教育落實到實處。

二、實驗目的

本學期的幾組探究實驗訓練學生通過探究測量獲取數據,設計表格,記錄和整理數據的能力。

設計營養午餐,運用所學的合理營養的知識幫助家長健康的生活,培養學生關心長輩的情感。

利用顯微鏡觀察鞏固顯微鏡的使用方法。

三、實驗措施

1、採集和測算空氣中的塵埃粒子、反應速度的測試等探究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給學生自由的空間,引導學生展開思維的翅膀,大膽提出有探究價值的問題。

2、在探究實驗中訓練學生提出問題、作出假設、觀察實驗、手機和分析資料等一般技能外,要側重訓練應用和評價的技能。

3、讓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明確相互協助的重要性,培養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團結合作的精神。

4、通過實驗教學,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5、要求學生嚴格認真的按照實驗要求來操作,細心觀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培養他們嚴謹的科學態度。

6、培養學生井然有序的工作習慣。實驗結束後,把儀器放回原處,整理好實驗台,填寫好實驗記錄。

7、通過實驗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形成概念,進一步理解和鞏固所學知識。加強實驗教學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也是實現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的重要一個環節。

生物實驗教學工作計劃 篇5

這個學期我擔任八年級1-3三個班的生物教學任務,為順利完成本學期的教學工作,並取得良好的成績,我根據八年級年級生物學科的特點,特制訂計劃如下

一、教學目標

通過本學期的學習,學生將在以下幾方面得到發展:

知識目標:

1)認識動物的主要類羣及其對環境的適應性特徵。

2)知道動物的行為大多是通過運動來完成的,瞭解動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與人類的關係,它們的 行為有密切的聯繫

3)獲得關於細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徵以及與人類的關係的知識。

4)通過活動體驗生物的分類是根據不同生物的特徵上的相似程度來進行的。

能力目標:

1)增強動手能力和實驗設計能力。

2)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如進行“飼養和觀察蚯蚓”、“調查動物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檢測不同環境中的細菌和真菌”、“製作甜酒”等實踐性較強的活動。

3)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認識生物多樣性的價值,更好地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觀點。

認識科學通過技術轉化為人們改進生產和生活方式的手段,發展生產力,促進社會物質文明的進步,又具有實踐價值。科學技術在促進人類進步的同時,往往帶來人們預想不到的負面影響,因此,其實踐價值就相當於一枚硬幣的正反兩面,具有兩面性。此外,儘管社會在走向科技化,科技也在社會化,但是,科學始終不是萬能的,人類社會面臨的所有問題,並非都能依__學來解決。

二、學情分析

通過七年級的學習,多數學生對生物這門課比較有興趣,其中也存在着問題:班中成績差別懸殊,存在兩極分化現象,有的班級後進生比較多。針對以上問題,我要對學生加以鼓勵和引導,爭取再上一個新台階,以期待能取得更好的成績,做好學生的工作,因材施教,使他們在各自原有的基礎上不斷髮展進步。

三、教材分析

本學期中學習的第五單元,是整個國中二年級生物所要掌握的一個重要單元。其中涉及的內容廣,需要掌握的知識點多。

第一章至第三章內容,主要涉及動物的分類,讓學生區別那些是水中生活的動物·陸地上生活的動物·空中飛行的動物,以及這些動物的運動和行為。其中重點在第三章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這一章節強調了動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重點闡述了動物與人類生活得關係。第四章和第五章主要講解了在生物圈中扮演了分解者的細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通過這兩個章節的學習,使學生對我們生存的環境更加熟悉,同時也更加了解在我們生存的環境中很多渺小的東西往往在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六單元認識生物的多樣性,是中學生必備的生物學基礎知識,是其行為的基礎之一,保護生物的多樣性,是其認識和行動的必然結果。作為一個現代公民,應當理解每種生物都有其存在的價值,保護生物多樣性就是保護人類自己,並且應當身體力行。因此,第六單元生物的多樣性及其保護,在本冊教材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他既是對前面所學知識的總結、回顧和發展,是學生生物科學素養的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現代公民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行為,同時,為學生的持續發展,由自然人轉變為社會人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四、教材重點、難點

重點:1、各種動物的適應性特徵

2、細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徵以及與人類的關係

3、生物多樣性的內涵

難點:1、運動的結構基礎和形成機制

2、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的作用

3、根據生物特徵進行分類

五、教學措施

1、認真鑽研教村和新課程標準。

2、轉變傳統的教育教學觀念。

3、優化教學方法,運用好現代化的教學手段。

4、認真組織好各次探究活動,注重學法指導。

5、認真做好培優輔差工作,面向全體學生。

6、加強訓練,達到及時鞏固的目的。

7、成立好合作學習小組,並加強合作學習指導。

六:教學進度與重大活動安排

周 次 日期 工作要點

第1周 9.3-9.7 分析上期期末質量監測試卷,查漏補缺。

第2周 9.10-9.14 生活的動物

第3周 9.17-9.21 陸地生活的動物

第4周 9.24-9.28 空中飛行的動物

第5周 10.1-10.7 國慶長假

第6周 10.8-10.12 動物的運動

第7周 10.15-10.19 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

第8周 10.22-10.26 社會行為

第9周 10.29-11.2 動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第10周 11.5-11.9 動物與人類生活的關係新|課|標|第|一|網

第11周 11.12-11.16 細菌和真菌的分佈

第12周 11.19-11.23 細菌

第13周 11.26-11.30 真菌

第14周 12.3-12.7 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第15周 12.10-12.14 人類對細菌和真菌的利用

第16周 12.17-12.21 嘗試對生物進行分類

第17周 12.24-12.28 從種到界

第18周 12.31-1.4 認識生物的多樣性

第19周 1.7-1.11 保護生物的多樣性

第20周 1.14-1.18 複習並迎接期末質量監測考試

生物實驗教學工作計劃 篇6

生物實驗教學可以給學生提供更廣闊的活動空間和思維空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觀察能力和協作精神,從而使學生受到科學方法的訓練,因此,實驗在整個生物領域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為了更好的培養學生動手、動腦、觀察和分析的能力,鞏固學生學習成果,充分發揮實驗室在生物學科教學中的作用,特制定本計劃:

一、指導思想

通過實驗教學培養學生觀察問題、思考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組員的協作精神。讓學生學會透過現象觀察事物的本質,從而認識和揭示自然科學規律,培養學生嚴謹的治學態度和追求真理的意識。

二、進一步做好實驗室常規管理工作

(一)進一步完善實驗室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各種台賬資料,進行科學化管理。做好儀器、藥品的購入、調入、調出所應有的明細帳目;嚴格借物制度和賠償制度;搞好儀器的保養、維修工作,做好防火、防潮、防塵、防腐蝕工作,保證實驗的開展和順利進行,保證實驗安全,特別對有毒藥品,做好防盜工作和管理工作。

(二)進一步加強組織紀律教育。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實驗室守則和實驗規則是上好實驗課的保證,為了培養良好的實驗習慣,使實驗順利進行,必須向學生強調遵守實驗室守則和實驗規則的重要性,保證實驗室的安靜和整潔。要求學生嚴格認真按照實驗要求規範操作和使用實驗儀器,做到耐心操作,細心觀察,學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培養他們嚴謹的科學態度。培養他們井然有序的工作習慣,做到實驗結束後,自覺把儀器放回原處,整理好實驗台,經老師檢查得到允許後方可離開。

(三)做好實驗室衞生工作。

實驗儀器的保養,其中主要的一點就是要做好實驗室的清潔衞生工作。要保持實驗室地面的清潔、門窗的光亮、桌凳的整潔。對於儀器室及實驗準備室,除了要做到前面的幾點外,還要保證儀器存放櫃光潔無塵、儀器的光亮如新。為此,每做完一次實驗要及時打掃衞生,保證每月一次衞生大清查,並及時做好儀器的清理歸類工作。

三、做好實驗室工作文件建立管理工作

學期開始做好實驗室工作計劃,隨着實驗室工作的進展,如實填寫各種表冊,並督促任課教學期末做好歸類、歸檔、整理工作,按時上報學校教務處。

生物實驗教學工作計劃 篇7

一、指導思想

在認真學習和深入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的基礎上,以《全日制義務教育生物課程標準》為依據,在繼承我國現行生物教學優勢的基礎上,力求更加關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更加強調學生的主動學習,增加實踐環節。使每一個學生通過學習生物,能夠對生物學知識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夠對今後的學習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夠在探究能力、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方面有更多的發展;能夠在責任感、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等方面得到提高。為學生們參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適應社會和繼續學習,打下必要的基礎。

二、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通過前期一段時間的學習,多數學生對生物這門課比較有興趣,其中也存在着問題:班中成績差別懸殊,存在兩極分化現象,有的班級後進生比較多。針對以上問題,我要對學生加以鼓勵和引導,爭取再上一個新台階,以期待能取得更好的成績,做好學生的工作,因材施教,使他們在各自原有的基礎上不斷髮展進步。

三、教材分析:

本學期講授北京版生物八年級下冊教材。內容包括:生物的多樣性、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進化、生物與環境、生物技術。其

中,生物的多樣性和生物與環境是重點和難點。

四、解決措施:

1、備課:備課是教學過程中最基本的環節,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前提和保證。認真備好每一節課,要做到步聚齊全、層次分明、先周備課、節節備課、數量充足。逐步探索落實學校提出的“雙思、三環、六步”的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1)備課標。生物課標是教學的依據,深入領會新課標的理念,以便指導日常的教學。

(2)備教材。在掌握新課標理念的基礎上,通讀全冊教材,深入鑽研教材,廣泛閲讀有關參考材料,瞭解教材的編寫意圖和知識結構,掌握教材的科學性、思想性、系統性,分析把握好重點、難點。

(3)備習題。對要求學生做的練習題、作業題,都要認真設置。實驗實習的擬定教具,課前要實習操作,掌握操作規程,保證實驗實習效果。

(4)備學生。深入瞭解學生實際,切實按照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水平和實際接受能力,確定教學起點、教學進度、深度和教學方法。要掌握學生的思想狀況、知識基礎、智能水平、學習習慣,根據所講授的知識,準確地預見到學生可能遇到的困難和發生的錯誤,準備相應的措施,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要把政治思想教育、職業道德教育與教學內容有機地結合起來。

(5)備教法。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認真組織教材,圍繞重

點,確定能調動學生積極性、易突破難點、達到教學目的的最優教學方法。要認真研究技能形成與訓練教學之間的關係和規律,還要把教學方法的改革和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應用作為重點,並準備好各種教學課件、直觀教具、實驗器材、儀器設備等。

(6)備學法。“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師的責任不但在於教,而更在於教學生學,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方法因素,通過創設合適的情景,啟發學生多角度、多層次深入思考和探索,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方法。讓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掌握終身受益的東西----學習方法。

2、課堂教學:課堂教學是整個教學工作的中心環節,上好課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必須認真上好每一堂課。本學期要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探索落實學校提出的“雙思、三環、六步”的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針對具體情況創造性地運用教學規律,貫徹教學原則和要求,正確運用教學方法,有效地控制教學過程,保證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從實際出發,靈活的圍繞教學目的組織教學,正確處理教書與育人、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係。積極探索、總結和推行以學生為主體,以能力為本位,有利於提高學生素質和形成綜合職業能力的教學方法、教學組織形式和課堂結構,激發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創新意識,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勇於實踐的能力。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做到"堂堂清""週週清""月月清",實現教學的最優化。努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展智力,提高能力,培養良好的學習方法。

3、作業與輔導:作業與輔導是課堂教學的必要補充,是進行因材施教、分類指導、反饋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根據實際需要適量佈置作業,認真進行輔導。佈置作業目的明確。作業設計要符合教學要求和學生實際,有利於學生鞏固和加深理解所學知識,掌握和提高專業技能、技巧。作業難度適宜、份量適當。作業內容能找準關鍵,具有啟發性、典型性、針對性和代表性。要指導學生先複習後做作業,養成獨立思考、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認真檢查、批改作業,做到快收、快批、快發、快評。作業批改以檢查教學效果,發現教學中的問題為目的,作業可採用全批全改、重點批改、當面批改、相互檢查批改、小組(或全班)交流等形式,講求實效。在批改作業時有錯要標記,批語體現鼓勵性原則,富有激勵作用和指導意義,每次都署批改日期

生物實驗教學工作計劃 篇8

教材:

新課程中高中生物三年共有6本教材,必修1《分子與細胞》,必修2《遺傳與進化》,必修3《穩態與環境》,選修1《生物技術實踐》,選修2《生物科學與社會》,選修3《現代生物科技專題》。

教材內容:

必修1《分子與細胞》

必修2《遺傳與進化》

必修3《穩態與環境》

選修1《生物技術實踐》

選修2《生物科學與社會》

選修3《現代生物科技專題》

教材分析:

一、高中生物新教材的特點

1、新教材設計的基本思路

高中生物新教材最大的特點就是分模塊教學。新教材分為必修和選修兩個部分。必修模塊選擇的是生物科學的核心內容,同時也是現代生物科學發展最迅速、成果應用最廣泛、與社會和個人生活關係最為密切的領域。所選內容能夠幫助學生從微觀和宏觀兩個方面認識生命系統的物質和結構基礎、發展和變化規律以及生命系統中各部分間的相互作用。因此,必修模塊對於提高全體高中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選修模塊是為了滿足學生多樣化發展的需要而設計的,有助於拓展學生的生物科技視野、增進學生對生物科技與社會關係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實踐和探究能力。

分析必修模塊的設計思路,《分子與細胞》模塊是以“細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統”來構建內容體系的。《遺傳與進化》模塊是以“人類對基因本質、功能及其現代應用的研究歷程”為主線構建知識體系。《穩態與環境》模塊的基本思路是將生物的個體和羣體看作不同層次的生命系統,它們都在與外界環境的相互作用中,通過自身的調節機制維持穩態。

2、新教材的編排順序

新教材編寫以適應學生探究為編排順序,注重了引導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強調了與現實生活的聯繫,體現了學生的身心特點,為創造性教學留有餘地,注重了把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反映在主題和內容的編排中。 但研究和調查發現,新教材編排中部分知識缺乏系統性,有些鬆散,把本應該放在前面的基礎內容留在了後面,而講述後面的知識,又沒有基礎知識作鋪墊。如遺傳規律內容學完後才學習基因及基因與染色體的關係。有些內容前面已經講過了,後面又重複出現,有的原本是非常系統的知識板塊,現在被人為地分割成多個部分。

3、新教材的內容呈現

新教材基本上維持了舊教材的難易程度,在保持相對穩定的前提下,對舊教材內容作了較大幅度的刪改。刪減了過於繁瑣、理論性過強的一些內容,目的是滿足在有限的時間內大量增加實踐活動的內容,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性學習留出更大的空間。新教材注意到了生物學的核心知識,增加了與生產、生活、社會的聯繫,通過多種多樣的欄目,介紹了更為廣泛的生物學內容,拓寬了視野,為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打下基礎。突出了知識結構的科學性。

新教材對部分知識的描述更準確。例如,修正了舊教材部分易造成誤解的敍述。舊教材認為“細胞分裂的方式有三種:無絲分裂,有絲分裂,減數分裂”。按這一敍述,易使學生將原核生物的分裂方式誤解成“無絲分裂”。但事實上,其分裂方式不屬於上述三種之列,而稱為二分裂。故新教材將其改為:“真核細胞的分裂方式有三種:無絲分裂,有絲分裂,減數分裂”,即加了“真核”二字。注意了教學方法的科學性。

新教材將啟發式和討論式教學方法融入到教材的方方面面。第一、在講述概念時,基本上是從事例入手,從具體形象到抽象,遵循了從感性到理性的認識規律。第二、注重了教學的直觀性,增加了大量的彩色圖表,充分發揮了圖表的優勢。第三、注意了知識的層次性。例如,在講述氨基酸的結構特點時,採用了分段敍述的方法,使知識層次更明顯,同時利於防止前後相互干擾而便於學生學習。新教材增加了許多細節安排。

新增“問題探討”“本節聚焦”小板塊

每節內容都以“問題探討”的形式開頭,引入思考,突出了啟發式和探究式的學習。而“本節聚焦”則把本節的重點知識以問題的形式列出,引起學生關注。

彩圖是新教材的一大景觀

新教材中文字描述更加簡潔,圖片豐富,色彩鮮豔。這些彩圖的引入強烈地刺激了學生的視覺器官,增強了直觀性,引起了學生的濃厚興趣,使原來較難理解的微觀知識具體直觀,有助於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鞏固。

新教材的表格對比鮮明

眾多的比較表格是新教材的又一特色,分佈在正文、旁欄、實驗和複習題之中。這些比較表格不僅有助於學生對生物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更重要的是能培養學生比較、歸納和知識遷移的能力。

④“旁欄思考”、“資料分析”“思考與討論”

這些問題的提出都緊扣重點、難點,思考性很強。在教學中若能穿插使用,無疑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思考,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合作學習的意識,也是學生主體性的一種體現。

⑤設計了“本章小結”與“自我檢測”

本章小結使章節的重點知識更明確,自我檢測題的'設計更科學,分為基礎題和拓展題,有利於對學生知識掌握程度和能力的檢測。

⑥“小資料”、“課外讀”、“相關信息”內容豐富與生活聯繫緊密

在新教材的每一節幾乎都有“小資料”提供。“小資料”內容涉及到許多方面,有生物學史、生物學實驗、有機化學知識、環保知識、醫學、農業及其他生活小常識。“小資料”不僅能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而且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提高了學生的科學素質。

“課外讀”欄目編排的大多是一些大家十分關注的社會熱點問題,如細胞工程、發酵工程、克隆技術等等,對學生的吸引力很大。

4、新教材的實驗內容

生物學是實驗性學科,實驗教學對於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十分重要。新教材中的實驗類型有驗證性、探究性、定量分析性、觀摩實驗和模擬探究實驗五種類型,極大地豐富了實驗內容和實驗方法。通過各種類型的實驗,讓學生體驗如何科學地選擇實驗材料,怎樣科學地設計對照實驗,如何用表格記錄實驗數據與實驗結果,如何對實驗數據及結果進行科學的分析等。使學生在接受科學的實驗方法和準確的實驗操作技能的同時,不斷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新教材更加關注對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設計了更多的探究實驗,調動學生的探究興趣,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學生親身經歷探究過程,接受科學探究方法和技能的訓練,不斷提高科學探究的能力。實驗後設計具有啟發性的討論題,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

二、新教材的實施

在新課程的實施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彷徨和不適應,會出現偏差甚至走彎路,在這種情況下,加強教研活動,增加教師與教師之間的交流、專家與教師之間的交流與指導就顯得尤為重要。教師必須努力使自己在較短時間內轉變教學理念、改變教學方式,適應新課程標準的要求。

教學講授上“度”的把握

與舊教材相比,新教材在一些相同內容的知識點上,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有了較大幅度的刪改,但不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又主動地把內容“還原” 為舊教材中的講述,甚至增加大量額外知識,這樣既增加了學生學習的負擔,又導致了教學課時上的緊張。

從目前的情況看,教師在使用新教材進行教學時在“度”的把握上出現偏差的主要原因是對大學聯考命題的擔憂。

應重視教學方式的轉變

教材變了,教學方式也應隨之發生轉變,不再以知識體系為核心,而應以學生的認知為核心,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生存,學會做人。學生是“發展過程中的人”,以培養具有社會責任感,健全人格,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終身學習願望和能力以及良好信息素養和環境意識的健康人,達到“授人以漁”的教學目標,真正將打開知識寶庫的“金鑰匙”交給學生。

應重視學生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

應重視知識內利用新教材注重學生的問題意識培養,讓學生自行設計實驗,增強實驗意識,自主、能動提出研究性課題,豐富和發展學生的個性,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

利用教材並充分研究教材,在實踐中不斷找出整套教材的知識網絡,挖掘教材的知識重點、聯繫和內涵,做好知識的縱向和橫向比較。同時加強與其它各部分內容之間的聯繫。

教學內容在近三年中所佔的比例:

必修1《分子與細胞》,必修2《遺傳與進化》,必修3《穩態與環境》所佔的分數比例為2:1:2,在75分中實際分數比例30:15:30。選修1《生物技術實踐》和選修3《現代生物科技專題》有兩小題,共15分。總分數共是90分。

總課時數

必修1《分子與細胞》36課時,其中機動課時5;必修2《遺傳與進化》38課時,其中機動課時5;必修3《穩態與環境》40課時,其中機動課時5;選修1《生物技術實踐》30課時,其中機動課時5;選修3《現代生物科技專題》36課時,其中機動課時5。

教學內容三年分配(包括高三複習備考)

高一年級完成二個必修模塊的教學任務,按照上學期必修1,下學期必修2進行授課。安排義務教育與高中銜接內容的教學,並安排完整的生物實驗探究活動。

高二年級上學期理科完成必修3的教學,下學期完成選修3的教學。同時安排生物實驗探究活動。

高三年級上學期理科學生完成選修1的教學任務後,轉入大學聯考複習備考的第一輪複習,至下學期的三月份結束。四月份開始第二輪的專題複習,順利迎接大學聯考。

在學期之間的寒、暑假補課中,會完成一部分教學內容,使實際教學進度比上述安排應略有提前,教學進度的主動性加強。

生物實驗教學工作計劃 篇9

生物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生物實驗對於提高生物教學質量,全面落實培養科學素養的目標,具有其他教學內容和形式所不能替代的作用。為了提高學生科學素養,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為更好地實施實驗教學,現做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

通過實驗教學培養學生觀察問題、思考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及小組的協作精神。讓學生通過現象觀察事物的本質,從而認識和揭示自然科學規律,培養學生嚴謹的治學態度和追求真理的意識,切實讓素質教育落實到實處。

二、實驗目的

1、倡導“以科學探究為主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

2、使學生有“親身經歷和體驗“,同時能夠樹立實事求是的學習態度和科學精神。

三、教學要求

1、教師演示實驗必須按大綱要求開足,教師在課堂上用演示的方法面向全體學生進行實驗。通過觀察實驗現象,使學生能夠獲得感性的認識和驗證,以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若有條件可改成分組實驗,增強學生的切身體驗。

2、學生探究實驗,也要按教學大綱的要求把學生實驗全部開齊。對於學生實驗,若能當堂看清實驗結果的須在實驗室裏教師指導下進行,教師監督學生對每個實驗達到操作規範、熟練的程度;培養他們濃厚的生物學興趣和語言表達能力。

四、實驗教學的`具體措施:

1、制定出本學期實驗教學進度計劃,並寫明實驗目錄,寫明實驗的日期、班級、節次、名稱,教學中按計劃安排實驗。

2、任課教師須將實驗通知單提前送交實驗室,實驗教師必須將每個實驗用到的儀器、藥品以及其他有關事宜提前準備好,做到有備無患。

3、讓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明確相互協助的重要性,培養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團結合作的精神。

4、要教育學生遵守實驗規則,愛護財務,節約用水、電、藥品,從而養成勤儉節約的美德。

5、要求學生嚴格認真的按照實驗要求來操作,細心觀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培養他們嚴謹的科學態度。

6、培養學生井然有序的工作習慣。實驗結束後,把儀器放回原處,整理好實驗台,填寫好實驗記錄。

生物實驗教學工作計劃 篇10

新課程強調學生的全面發展,注重培養學生的科學素質,而加強實驗教學,是提高學生素質的重要途徑。為了提高學生的生物學科學素養,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更好的完成今年的教學內容,為完成以下目標,特作計劃:

1、加強生物基礎知識的鞏固和強化,使之更加牢固的掌握最有用的與生活實踐相聯繫的知識並應用於生活實踐活動。

2、拓寬、拓深生物知識,增加學生的生物知識面,擴大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3、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訓練學生的動手能力、操作能力、觀察能力、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以及科學探究能力。

4、一部分學生需要補做實驗,使其生物基礎知識、操作技能都有所提高,從而提高學生的整體技能水平。

膝跳反射  第二週

測定反應速度  第三週

酸雨對生物的影響  第五週  模擬探究

實驗技能測試  第十二週

酒精或煙草浸出液對水藻心率的影響  第十三週

檢測不同環境中的細菌和真菌  第十四周

觀察酵母菌和黴菌  第十五週

發酵現象  第十六週 演示實驗

生物實驗教學工作計劃 篇11

一、指導思想:

國中生物學是一門以實驗技能為基礎的學科。生物實驗教學是生物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觀察和實驗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能充分發展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動腦思維能力;能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能挖掘學生的潛能、開闊學生的視野。為了更好的實施生物實驗教學,特制定本學期生物分組實驗教學計劃。

二、教學目的:

1.通過實驗教學培養學生樹立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

2.通過實驗教學讓學生掌握科學的實驗方法。

3.通過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初步觀察和實驗能力,以培養學生的實驗技能。

4.通過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團結協作精神。

三、實驗教學現狀分析:

1.課程方面:以課程標準為基礎,以課程內容為依據,嚴格按課程內容、實事求是的進行實驗教學。

2.學生方面:分組實驗時,每班分12組,每組4—5人,將學優生與學困生搭配,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優勢,挖掘學生的潛能,培養其協作精神。

3.實驗條件方面:充分利用現成的實驗室條件,發展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以培養學生的實驗技能。

四、實驗教學進度:

周次

實驗名稱

實驗類型

所需儀器設備和材料

觀察蚯蚓

分組實驗

放大鏡,糙紙,棉球

觀察鯽魚

分組實驗

放大鏡,吸管

解剖盤11

探究螞蟻的通訊

演示實驗

魚缸、紙片、米粒等

檢測細菌和真菌

分組實驗

培養皿、棉棒、放大鏡

觀察酵母菌

演示實驗

酒瓶、乾酵母、白糖

五、總結

1.課程教師和實驗室工作人員應通力配合。課程教師應按期保質保量完成演示實驗,實驗教師應按期保證完成分組實驗。課外實驗由實驗教師分組,課程教師配合和指導。

2.實驗過程中每位教師、學生都應遵守實驗室和實驗教學相關管理規章制度。所有演示實驗和分組實驗都要填寫實驗通知單和實驗記錄。實驗過程中應保證教師、學生的安全。

3.每一個分組實驗必須建立項目檔案,應將實驗過程中典型學生填寫的實驗報告冊進行展覽。

4.保證儀器正確使用,實驗後將實驗室進行清理整頓,保持整潔。

生物實驗教學工作計劃 篇12

生物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生物實驗對於提高生物教學質量,全面落實培養科學素養的目標,具有其他教學內容和形式所不能替代的作用。為了提高學生科學素養,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為更好地實施實驗教學,現做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

通過實驗教學培養學生觀察問題、思考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及小組的協作精神。讓學生通過現象觀察事物的本質,從而認識和揭示自然科學規律,培養學生嚴謹的治學態度和追求真理的意識,切實讓素質教育落實到實處。

二、實驗目的

1、倡導“以科學探究為主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

2、使學生有“親身經歷和體驗“,同時能夠樹立實事求是的學習態度和科學精神。

三、教學要求

1、教師演示實驗必須按大綱要求開足,教師在課堂上用演示的方法面向全體學生進行實驗。通過觀察實驗現象,使學生能夠獲得感性的認識和驗證,以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若有條件可改成分組實驗,增強學生的切身體驗。

2、學生探究實驗,也要按教學大綱的要求把學生實驗全部開齊。對於學生實驗,若能當堂看清實驗結果的須在實驗室裏教師指導下進行,教師監督學生對每個實驗達到操作規範、熟練的程度;培養他們濃厚的生物學興趣和語言表達能力。

四、實驗教學的具體措施:

1、制定出本學期實驗教學進度計劃,並寫明實驗目錄,寫明實驗的日期、班級、節次、名稱,教學中按計劃安排實驗。

2、任課教師須將實驗通知單提前送交實驗室,實驗教師必須將每個實驗用到的儀器、藥品以及其他有關事宜提前準備好,做到有備無患。

3、讓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明確相互協助的重要性,培養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團結合作的精神。

4、要教育學生遵守實驗規則,愛護財務,節約用水、電、藥品,從而養成勤儉節約的美德。

5、要求學生嚴格認真的按照實驗要求來操作,細心觀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培養他們嚴謹的科學態度。

6、培養學生井然有序的工作習慣。實驗結束後,把儀器放回原處,整理好實驗台,填寫好實驗記錄。

五、實驗教學進度表

八年級第二學期

生物實驗教學工作計劃 篇13

一、上學期情況分析

生物知識、現象與人類密切聯繫,學生對生物現象產生疑問多,但學生在國小階段對生物學的學習,對生物學的基礎知識掌握較好,已具備一定的實驗能力,大部分對本課的學習興趣濃厚。但仍有個別同學探究能力尚需提高。另外,學生剛步入國中,面對繁多複雜的學科,在學習方法和應對上不免有些不適應,甚至出現不知所措的情況。所以,部分學生學習興趣不高,應付學習。但也存在能較快適應新學習環境,掌握了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勁頭十足的學生。因此學生差異較大而且明顯。大部分學生對學習生物學很感興趣,對老師佈置的課外實驗能按時完成,積極配合老師上好每一節課。

二、教材分析

教材結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及特點,構建突出人與生物圈的知識體系,設計了許多系列化、多樣化、可行性高的探究活動,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的協作探究的科研精神。刪除了部分死記硬背的內容,以靈活應用的知識點為主。在時代性,增加與科技社會相結合的知識,注重反映生物科學的新進展,大大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

三、具體目標

(1)、學生獲得生物學的基本事實、概念、原理和規律等基礎知識,瞭解並關注這些知識在生產實踐和社會發展中的應用。

(2)、學生初步具有生物學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學探究和實踐能力,養成科學思維的習慣。

(3)、學生能理解人和自然和諧發展的意義,提高環境保護的意識,樹立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4)、初步形成生物學基本觀點和科學態度,樹立正確的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

四、採取措施

1、精心設計導語,通過生動的語言,藉助情感教育,激發學習興趣,精心誘導、強化教學。

2、做好演示實驗,達到培養學生能力之目的,培養學生以生物學的角度發現生活中的問題,並能對之加以解答或尋得答案。

3、學習和應用現代教學手段和技術並運用到課堂教學中。

4、在語言、板書和操作等方面達到規範、準確和熟練。

5、針對教材和學生的總體情況,在備課時,知識的難易程度要控制好,應適應大部分的學生。

6、要求學生做好課前預習,課後複習,積極配合老師上好每一節課,隨時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

7、面向全體學生,實現因材施教,促進每個學生的充分發展,注重班級學生成績的平衡發展。

生物實驗教學工作計劃 篇14

為了提高生物實驗教學的實效性,加強教育裝備管理,我校將紮實開展實驗教學工作,以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為目標,採取多項有效措施,並做好計劃工作。

一、實驗教學指導思想

通過實驗,為了使學生有效地掌握生物學知識、學習現代科學技術所必需的基礎生物知識,培養初步的實踐操作技能和創新能力。生物實驗教學將重點放在培養學生科學實驗能力與提高學生科學實驗素養,運用知識的綜合分析能力、動手能力和設計創新能力。

二、具體工作

1、明確職責、制定好管理制度

以生物組長為首,組成由組長、生物學教師及實驗員為單位的團隊,針對每次的實驗目的、過程及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討論,及時做好準備工作,並對每次實驗進行總結。

2、穩定開展實驗教學工作

為提高實驗教師的業務素質和管理水平,學校每年都加強對實驗教師的培訓工作,培訓內容有實驗室規範化管理、實驗技能規範操作等。

3、及時做好準備工作

學期初、期末各進行一次帳物校對,做到兩者相符,並做好有關的報損記錄。平時經常查看實驗儀器和實驗用品,能修的及時修理,不足的及時購買。

4、完善實驗教學結構、探索教學新模式

針對學生實驗過程中缺乏創造性、沒有思考的時間,將嘗試運用“生命化課堂”的新理念來進行探索實驗教學,提倡自制教具與改進教具,鼓勵學生參加自制教具的活動,不僅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還可以節省經費。首先由教師在課前向學生公佈題目,其次學生根據所學過的知識,自行設計實驗方案,經師生討論,由學生在實驗室獨立完成實驗,最後得出結論。

5、加強實驗教學,積極準備實驗,強化操作訓練

在實驗教學中,進行有效的組織、監督、準備、指導等項工作,力爭讓每個學生都能獨立完成學生實驗。在做好課內實驗的同時,合理安排時間,認真組織好學生,指導學生做好課外實驗,實驗室定期向學生開放,使更多的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和時間得到充分鍛鍊,使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動腦能力大大增強。從而充分發揮實驗室的功效,有力提高學生各方面的綜合素質。

三、實驗教學進度

按學校統一進度教學

四、具體措施

1、制定出本學期實驗教學進度計劃,並寫明實驗目錄,寫明實驗的日期、班級、節次、名稱,教學中按計劃安排實驗。

2、任課教師須將實驗通知單提前送交實驗室,實驗教師必須將每個實驗用到的儀器、藥品以及其他有關事宜提前準備好,做到有備無患。

3、合理安排實驗課,為提高實驗教學質量創造條件。

變實驗大班上課為小班。實驗課實行小班上課是優化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保證。人數少可確保每個學生都能獨立地參與實驗,也使教師在有限的時間內指導更多的學生。教師可以邊講解實驗邊演示,並請部分學生參加演示,其他同學觀察並給予評論,增加學生動手的機會,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

五、學校給予必要的支持

1、按期配齊實驗所需要的儀器設備。

2、為實驗室提供適當的經費,以購買實驗過程中的相關耗材。

3、應將實驗教學考核和實驗教學檔案納入學校教育教學工作考核之中。

生物實驗教學工作計劃 篇15

一、制定完善的教學計劃

為保證教學活動的有序有效進行,在開課之前教師應制定詳細的教學計劃,確定選擇的實驗、每個實驗要用到的相關儀器、實驗材料、藥品,哪些需要提前購買或準備、需要多少課時、在學校還是在家庭中完成、具體的方法步驟、學生之間何時交流、怎麼評價實驗效果等。為確保計劃的可行性,這些難度較高的實驗,教師最好提前進行預實驗把握時間。

二、深入研究教材

各個課題中,課題背景闡明瞭生物技術與生產生活的聯繫,基礎知識介紹了基本方法與原理,研究思路提示學生從哪個方面入手來解決問題,實驗設計提供了試驗流程示意圖和參考資料,操作提示則從操作層面給出了指導性建議。由於這部分內容為新加內容,教師在進行每個課題的研究時,有必要自己先深入研究教材內容,甚至進行預實驗。然後才有可能引導學生分析教材提供的資料,明確知識背景,理清研究思路,然後設計實驗方案,動手探究,幫助學生解決遇到的問題,掌握生物技術,形成實踐能力。

三、觀看視頻、錄像,用“講授—演示”法進行教學

“講授—演示”給了我們很好的策略,教師可以播放視頻、錄像、動畫,甚至可以親自在課堂上做實驗演示給同學們看。這樣學生也有收穫,配合講授,學生就能有一個較為清晰的框架。

四、建立實驗活動小組

本模塊對學生的要求是在自學有關知識的基礎上,在教師的指導下自己設計並完成實驗,然後蒐集和整理資料,寫出報告,進行口頭交流,相互討論。為落實好知識、情感態度價值觀和能力的三維目標,保證實驗的順利進行,教師可以將全班同學按照三人或五人一組進行分組。這樣既在活動中實現智慧共享,提供創新精神的土壤,在遇到挫折時相互激勵,還能培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五、適當利用學生社區、家庭中的課程資源

從課程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這一目標出發,結合具體教學內容的學習,引導學生積極利用社區和家庭的課程資源。比如到製作果醬的車間去參觀,豆瓣醬的製作也可以在家裏完成。有些疑難問題可以在網絡中查找答案,可以尋求有經驗的人的幫助。在具體的活動中幫助學生認識生物科學、技術與社會的相互關係,增加學習生物學科的興趣。

六、設計好教學評價體系

教學評價不僅能瞭解課題活動效果,還能發現學生在動手實踐中存在的問題,遇到的困難,心理上的變化。在這種難度較大、歷時較長、自由度較高的教學活動中,最後的實驗評價能起到激發學生成功慾望、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勇於克服困難的效果。可以利用檢核表評價操作行為、探究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等,用這些輔助手段保證本模塊教學活動的順利實施,保證達成教學目標。

實驗進度及安排:

生物實驗教學工作計劃 篇16

生物實驗教學是整個教學活動的重要環節,有利於把學生帶入發現問題的情境,使學生在分析實驗問題之中和在解決實驗問題中鍛鍊思維能力,是提高學生學科素質,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協作精神,落實素質教育必不可少的。因此,做好實驗教學工作就顯得至關重要。現將本學期的生物實驗教學工作制定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

通過實驗教學培養學生觀察問題、思考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及組員的協作精神。讓學生通過現象觀察事物的本質,從而認識和揭示自然科學規律,培養學生嚴謹的治學態度和追求真理的意識,切實讓素質教育落實到實處。

二、基本情況分析

1 、學生情況分析

學生剛從國小進來,對生物學科還比較陌生,這是比較好的,因為可以利用孩子的好廳心更好的激發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我所任教的班,孩子總體學習狀態不是很好,習慣也較差,所以在課堂上就稍作調整,更加註重孩子行為習慣的培養,學習興趣的培養,關注他們的學習和生活,特別是課堂學習的態度,學習的興趣,來他們的學習,從而提高學習成績。爭取班裏學生能不同程度的提高學習成績,從而提高整個班的平均分、合格率、優秀率,不拉年級的後腿。

2、教材分析

本套教材瞄準新課程改革發展的趨勢,貫徹《生物課程標準》的先進思想和基本思想,以‘生物與環境的密切關係”為核心構建的,一方面充分它充分體現了“人與生物圈”為主線的,另一方面又從“人—生物—環境”的角度更加突出了生物與環境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共同和諧發展的密切關係。確定這樣的知識體現後,在組織知識內容時又考慮到學生認知發展的規律,有學生自身或身邊的問題、現象開始,通過學生的探究、思維、信息加工整理、擴展應用過程,逐步形成比較完整的知識體現。

三、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目標

1、初步學會生物實驗基本操作

2、學會顯微鏡的使用。

3、通過實驗,學會裝片的製作。

4、驗證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騰作用

5、觀察各植物器官的具體。

(二)、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動手動腦,觀察思維能力

2、學會通過觀察實驗現象,分析原因、作出結論。理論實驗結合。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事實求是、認真操作的科學態度。

四、方法與教學措施

以實驗為載體,讓學生認知、理解,培養學生的思維,拓展視野,鍛鍊能力,強化認知,達成目標。成立科技興趣小組,開展生物課外活動的空間運用多媒體電化教學。

在新教材的教學中,讓學生掌握生物學學習方法,對培養學生能力,提高學生素養有很大作用。

應重視以下五種學習方法,加強對學生學法的指導,教學學生學習。

(1)實驗探究法:明確探究課題——>引導探究——>獲得結論——>測試反饋

(2)理論聯繫實際的學習方法:

指導學生學會運用學到的生物學知識來解釋日常生活和生產勞動中所遇到的生物學現象,加深對書本知識的理解。

(3)識圖學習法:

新教材圖文並茂,色彩鮮明,可讀性強。它形象、直觀、不僅有利於教師把有關知識講清楚,而且利於學生理解內容,便於記憶。

(4)比較、歸納學習法:

通過對知識的比較歸納,可找出知識之間內在聯繫,使知識間的關係更明瞭。

(5)綜合學習法:

引導學生運用相關學科(如物理、化學)的知識來解決生物學問題

五、周活動安排

生物實驗教學工作計劃 篇17

1.激發興趣。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説:“最好的學習動因是學員對所學材料有內在興趣。”啟發學生積極思維,進行積極自覺的觀察,才能使他們獲取正確的信息,發展思維,獲得知識,掌握技能,進而認識生物的自然變化規律。

2.操作正確規範,指導學生觀察。在演示實驗中,教師應向學生介紹儀器的使用規則、操作方法,提出注意事項,最重要的是要指導學生仔細觀察實驗的每個細節以至全過程,並恰當地解釋實驗現象。

3.明確目標,系統觀察。在生物實驗中必須使學生明確所要觀察的內容和觀察的範圍,明確通過觀察要獲得哪些資料,解決哪些問題;擬定好觀察計劃,制定觀察程序,引導學生進行系統的層次清晰的觀察,防止主次不分、顧此失彼。

4.開闢第二課堂,擴大學生的觀察範圍。如在國中一年級上學期開設植物課時,組織學生到城郊的野地和農田中觀賞植物的生活環境和生存狀態,採集植物標本,同時也可到城內的植物園中去觀賞各類植物花卉,理解和認識雙子葉植物綱和單子葉植物綱的主要區別。教學實踐證明,組織和指導學生開展生物課外活動,開闢第二課堂,這對於提高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擴大觀察範圍,培養和發展能力,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都是非常有益的。

幾年來,由於我們在生物教學過程中注重了對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促進了學生的想象力、判斷力及思維能力的發展。

因為對實驗的觀察越細緻、越準確,學生的認識就越豐富、越深刻,思維也就愈加活躍、廣闊,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就越強。

生物實驗教學工作計劃 篇18

生物科學實驗是以認識生命運動的本質和規律為目標的實踐。在每一個實驗的過程中,從實驗意念的產生到實驗方案的設計,從實驗結果的分析到實驗報告的完成,每一步都有思維活動,每一步都是思維的結果。所以,生物科學實驗有利於把學生帶入發現問題的情境,使學生在分析實驗問題之中和在解決實驗問題中鍛鍊思維能力。現將本學期的生物實驗教學工作制定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

通過實驗教學培養學生觀察問題、思考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及小組的協作精神。讓學生通過現象觀察事物的本質,從而認識和揭示自然科學規律,培養學生嚴謹的治學態度和追求真理的意識,切實讓素質教育落實到實處。

二、教學要求

1、演示實驗必須按大綱要求開足,教師在課堂上用演示的方法面向全體學生進行實驗。通過觀察實驗現象,使學生能夠獲得感性的認識和驗證,以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部分演示實驗可改成分組實驗,增強學生的切身體驗。

2、學生分組實驗,也要按教學大綱的要求把學生實驗全部開齊。對於學生實驗,若能當堂看清實驗結果的須在實驗室裏教師指導下進行,教師監督學生對每個實驗達到操作規範、熟練的程度;培養他們濃厚的生物學興趣和語言表達能力。

3、在開放實驗室方面,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得到廣大學生的歡迎,查找與教學內容相關並且學生感興趣的實驗內容,提前列出實驗配檔共學生們參考和選擇。每次開放實驗室之前精心準備實驗材料、並且對實驗進行預做,使教學能夠得心應手。通過開放實驗室活動,讓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驗操作能力有所提高,並且激發學生生物學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4月份進行生物實驗技能測試,實驗是生物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活動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提高學生的生物學興趣。

三、實驗課的教學方法

實驗課教學應根據教學目的、教學內容、學生實際和設備條件等因素,採取探究式教學方法。讓學生多動腦、多思考,鍛鍊自己能找到一些新方法、新步驟;在講授理論知識時,讓學生通過實驗的方法去歸納出這些知識,這樣做重在培養學生的科學素質,培養學生科學研究的思路與方法;加強能力的培養和知識的遷移,有利於充分發揮其科學思維和想象力。

四、實驗教學的準備工作

1、制定出本學期實驗教學進度計劃,並寫明實驗目錄,寫明實驗的日期、班級、節次、名稱,教學中按計劃安排實驗。

2、任課教師將實驗通知單提前送交實驗室,實驗教師必須將每個實驗用到的儀器、藥品以及其他有關事宜提前準備好,做到有備無患。

五、將德育工作滲透於教學中

1、讓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明確相互協助的重要性,培養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團結合作的精神。

2、要教育學生遵守實驗規則,愛護財務,節約用水、電、藥品,從而養成勤儉節約的美德。

3、要求學生嚴格認真的按照實驗要求來操作,細心觀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培養他們嚴謹的科學態度。

生物實驗教學工作計劃 篇19

期末考試即將來臨,這是我們生物學科的又一次大型考試.為了在這次考試中取得理想的成績,我們特制定以下計劃:

一思想上高度重視,制定科學周密的複習計劃

做任何事情必須有一個統籌的安排,才能得心應手。我們制定了詳實可行的複習計劃,明確複習要達到什麼目標、做什麼、怎麼做、時間安排、用何資料,。必要的要向學生説明,讓學生心中有數,自覺的與老師配合,做好教與學同步,發揮共振的功效。我們要立足課本,分章節複習,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進行復習,小步進行,打牢基礎。又要進行綜合複習,引導學生進行知識的系統、歸納、整合,訓練學生對生物學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做模擬試卷。

二強化訓練、精選精做,舉一反三

加強訓練能大大提高學生輸出知識的能力,能提高做題、應試的技巧,提高成績。我們就要精選訓練題。精選要做到:訓練同一個知識點的題目不重複做,選擇這一題目要訓練哪方面的知識,我們一定要有數;一個知識點可能要通過多種形式或多種題目來考查,我們可以把這多種形式的題目進行優化組合;對同一題目進行擴展和變形;及時做好檢測,並且進行認真的講評分析,找出學生存在的問題,讓學生知道錯在哪,為什麼錯了,到底哪方面的知識疏漏,再指導學生彌補缺陷;過一段時間,再用相似的變形後的題目進行訓練或檢測,直到學生理解和掌握。

三加強集體備課,提高課堂效率

在備考過程中,發揮集體的智慧.結合考點,精心組題,提高課堂容量和效率.

四與學生談心、交流,鼓舞學生的鬥志

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做學生的朋友,多與他們交流,一是可以提高學生對教師信任,促進學生主動配合教師,及時幫學生解決學習上和心理上的問題,提高教學複習的效果。二是可以瞭解學生的思想和心理狀態,傾聽學生對教學的意見和建議,做好自己的教學改進工作,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促使教學相長。

五加強檢查督促力度

六進度

第一節 第五單元前三章

第二節 第五單元四、五章

第三節 第六單元

第四節 第七單元第一章

第五節 第七單元第二章

第六節 綜合複習

生物實驗教學工作計劃 篇20

一、指導思想:

以《全日制義務教育中生物課程標準》(實驗稿)為依據,在繼承我國現行生物教學優勢的基礎上,力求更加關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更加強調學生的主動學習,增加實踐環節,使每一個學生通過學習生物,能夠對生物學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夠對今後的學習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夠在探究能力、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方面有更多的發展;能夠在責任感、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等方面得到提高。

為學生們參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適應社會和繼續學習,打下必要的基礎。

二、教學目標:

(1)瞭解人類與生物圈之間的關係,熱愛大自然,珍愛生命,理解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意義,提高環境保護意識。

(2)樂於探索生命的奧祕,具有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探索精神和創新意識。

( 3)關注與生物學有關的社會問題,形成主動參與社會決策的意識。

( 4)逐步養成良好的生活與衞生習慣,確立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

(5)初步獲得生物圈中人類的起源與發展的基本知識。

(6)獲得有關人體結構功能、生理以及衞生保健的知識,促進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健康發展。

(7)知道生物科學技術在生活、生產和社會發展中的應用及可能產生的影響。

三、教學措施:

1、精心設計導語,通過生動的語言,藉助情感教育,激發學習興趣。

2、做好演示實驗,完成學生實驗,達到培養學生能力之目的。

3、把錄音、錄像、投影、幻燈、多煤體等教學手段運用到課堂教學中,提高課時效率和教學質量。

4、在語言、板書和操作等方面達到規範、準確和熟練。

四、應對策略和教學設想:

1、鼓勵學生觀察、思考、提問,並在提出假設的基礎上進行探究性方案的設計和實施。

2、打破課堂內外的約束,有計劃地安排必要的調查、訪問、參觀等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完成的活動,保證活動的落實,充分利用多種教學資源,引導學生分工合作、交流。

3、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學生不同的學習需求。

4、重視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

5、倡導探究性學習。

6、滲透“科學、技術、社會”的教育。

7、加強和完善生物學實驗教學。

8、真正體現“以學生學習為中心,以問題研究為手段,以個性質量為目標”的教學模式,使學生想聽並聽懂。

9、幫助學生確定恰當的學習目標,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學習的方法和技巧。

五、學生情況分析:

生物知識、現象與人類密切相聯,學生對生物現象產生疑問多,但學生在國小階段對生物學的學習,對生物學的基礎知識掌握較好,已具備一定的實驗能力,大部分對本科的學習興趣濃厚。但仍有個別同學探究能力尚需提高。

總之,通過本學期教育教學,全面完成教學目標,使學生在理解、掌握有關知識的同時,培養相應的能力,以應用有關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生物實驗教學工作計劃 篇21

一、分組實驗與探究:實驗記載

1、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

2、為家長設計一份午餐食譜

3、測量胸圍差

4、測量血壓

5、採集和測算空氣中的塵埃粒子

6、用顯微鏡觀察人血的永久塗片7、膝跳反射

8、測定反應速度

9、酸雨對生物的影響

二、演示實驗:

1、測量食物中的能量

2、人體解剖模型(示內臟)

3、模擬膈肌運動

4、人體的呼吸運動

5、呼吸前後氣體的變化

6、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變渾濁

7、心臟解剖

8、心搏與血液循環

9、尿的形成動態

10、眼解剖

11、耳解剖

12、條件反射的形成

13、脊髓模型

生物實驗教學工作計劃 篇22

一、分組實驗與探究:實驗記載

1、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

2、練習使用顯微鏡

3、觀察植物細胞(洋葱表皮)

4、觀察人體口腔上皮細胞

5、觀察人體基本組織

6、觀察種子結構

7、探究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

8、測定種子發芽率

9、觀察葉片結構

10、植物的光合作用

二、演示實驗:

1、分子的運動

2、烘烤種子

3、觀察草履蟲(多媒體)

4、葉子正反面氣孔個數比較

5、種子在萌發過程中的能量變化

6、種子在萌發過程中放出二氧化碳

7、種子在萌發過程中消耗氧氣

三、調查:

生物實驗教學工作計劃 篇23

一、課程總目標

在新課標下,我們生物要實現的是:

(1)、學生獲得生物學的基本事實、概念、原理和規律等,瞭解並關注這些知識在生產實踐和社會發展中的應用。

(2)、學生初步具有生物學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學探究和實踐能力,養成科學思維的習慣。

(3)、學生能理解人和自然和諧發展的意義,提高環境保護的意識,樹立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4)、初步形成生物學基本觀點和科學態度,樹立正確的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

(5)、學生能將生物知識運用到日常生活當中。

二、教材和學生情況分析

(一)教材

教材結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及特點,構建突出人與生物圈的知識體系,設計了許多系列化、多樣化、可行性高的探究活動,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的協作探究的科研精神。刪除了部分死記硬背的內容,以靈活應用的為主。在時代性上,增加與科技社會相結合的知識,注重反映生物科學的新進展,大大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使學生更加體會到生物與生活的關係。

(二)學生情況

學生剛步入國中,面對繁多複雜的學科,在和應對上不免有些不適應,甚至出現不知所措的情況。所以,有部分學生學習興趣不高,應付學習;但也有能較快適應新學習環境,掌握了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勁頭十足的學生。因此學生差異較大而且明顯。

三、教學的措施和方法

針對教材和學生的總體情況,在備課時,知識的難易程度要控制好,應適應大部分的學生。實施教學時,儘可能讓學生在課堂中體驗到學習生物的樂趣如:進行課堂比賽等;教學手法靈活、應變,這樣既讓基礎差的學生能掌握基本知識,又要讓學習層次較高的協商有發展提升的空間。同時,注意學生的動手及協作探究能力的培養,從學生的現有知識及生活經驗出發開展教學,培養學生以生物學的角度發現生活中的問題,並能對之加以解答或尋得答案。

四、教學進度及課時安排

生物實驗教學工作計劃 篇24

公文 生物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形成生物概念,理解和鞏固生物知識,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生物實驗中學生的觀察能力是指學生通過觀察實驗過程及現象,獲得生動的感性知識,然後進行積極思維,把觀察到的感性材料進行分析、綜合、概括、歸納,上升為理性認識,形成正確概念。可見,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是培養實驗能力的前提,也是發展智力的基礎我們認為在生物實驗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要做到如下幾點:

1.激發興趣。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説:“最好的學習動因是學員對所學材料有內在興趣。”啟發學生積極思維,進行積極自覺的觀察,才能使他們獲取正確的信息,發展思維,獲得知識,掌握技能,進而認識生物的自然變化規律。

2.操作正確規範,指導學生觀察。在演示實驗中,教師應向學生介紹儀器的使用規則、操作方法,提出注意事項,最重要的是要指導學生仔細觀察實驗的每個細節以至全過程,並恰當地解釋實驗現象。

3.明確目標,系統觀察。在生物實驗中必須使學生明確所要觀察的內容和觀察的範圍,明確通過觀察要獲得哪些資料,解決哪些問題;擬定好觀察計劃,制定觀察程序,引導學生進行系統的層次清晰的觀察,防止主次不分、顧此失彼。

4.開闢第二課堂,擴大學生的觀察範圍。如在國中一年級上學期開設植物課時,組織學生到城郊的野地和農田中觀賞植物的生活環境和生存狀態,採集植物標本,同時也可到城內的植物園中去觀賞各類植物花卉,理解和認識雙子葉植物綱和單子葉植物綱的主要區別。教學實踐證明,組織和指導學生開展生物課外活動,開闢第二課堂,這對於提高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擴大觀察範圍,培養和發展能力,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都是非常有益的。

幾年來,由於我們在生物教學過程中注重了對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促進了學生的想象力、判斷力及思維能力的發展。

因為對實驗的觀察越細緻、越準確,學生的認識就越豐富、越深刻,思維也就愈加活躍、廣闊,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就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