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國小科學四年級上冊教學計劃範文(精選18篇)

蘇教版國小科學四年級上冊教學計劃範文 篇1

一、教科書分析

蘇教版國小科學四年級上冊教學計劃範文(精選18篇)

四年級第一冊科學教案由四個單元組成;天氣;解散;健全以及我們的身體。本教材以三年級第一、二冊為基礎,引導學生體驗一系列有意義、有價值的科學探究活動,從而獲得更多的學習經驗,加深對科學的理解,提高科學探究能力

本教材中的每個教學單元都有七個主題,它們是學習材料,也反映了科學概念、過程和方法的雙向發展和螺旋過程。

二、教學目標

本學期是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關鍵時期。在教學中,要因勢利導,開拓進取,引導學生尊重客觀事實,注重證據,大膽提問,逐步形成良好的科學素質和思維方式,真正提高學生的生活質量和學習質量。

1.要求學生想出方法來提高他們對研究對象的理解。

2.要求學生提高觀察的準確性和準確性。

3.學生不僅要收集和理解事實,還要學會簡單地處理、整理、抽象和總結事實。

三、教學重點:

注重設計學生典型的科學探究活動,以探究為核心,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四、教學難點:

通過手、腦和個人實踐,學生可以在感知和體驗的基礎上形成較強的科學探究技能。特別是控制變量,收集數據,並自我解釋實驗結果。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來驗證自我假設。

五、學生情景分析

經過一年的科學學習,學生已具備必要的科學學習基礎,他們對知識和渴望參與科學活動的渴求顯著增加。學生掌握了很多科學知識和方法,非常喜歡科學探究活動,能夠以自己的方式觀察到許多細節。他們興趣濃厚,具有初步調查和動手能力。此外,在觀察、提問、假設、預測、調查、解釋、交流等一系列活動中,強調了小組合作的必要性,大大增強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

然而,由於學生年齡的限制,觀察的深度和準確性不夠,觀察或描述的方法也不會在實踐中應用。大多數學生知識面不廣,勤於動腦的學生比例也不是很大。一些學生在活動中往往費時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寶貴的課堂時間,這一點尤為突出。

六、教學措施

在教學中,我們要因勢利導,開拓進取,引導學生尊重客觀事實,注重證據,大膽提問,逐步培養良好的科學素質和思維方式,切實提高生活質量和學習質量。

1.瞭解學生對所學科學問題的初步想法。特別是指在理解某些概念的過程中出現的想法,並做出正確的教學決定,以避免混淆客觀事實和學生的想象,甚至用想象代替事實,從而確保觀察和實驗中獲得的證據的有效性。

2.引導學生反覆進行控制變量實驗,使學生更好地理解科學的本質,理解控制變量實驗的重要性,正確對待錯誤問題。

3.引導學生在觀察和實驗過程中做好記錄,提示學生用文字、數據、簡單筆畫、圖表等進行記錄。在教學中,應引導學生客觀地記錄觀察到的現象,並每週對學生長時間的觀察和記錄進行監督檢查。

4.耐心引導學生用準確恰當的詞語描述觀察到的事實和現象。

5.引導學生整理和處理觀察和實驗結果,形成正確的解釋。

蘇教版國小科學四年級上冊教學計劃範文 篇2

一、 教材分析:

教材的內容安排在生命科學方面有所側重。在科學知識方面,1~5單元主要涉及了《標準》的內容標準中生命科學和物質科學的部分。第6單元是綜合性單元,試圖從學生生活中最為熟悉的“事物”入手,引發一系列的學校活動。在科學探究方面,考慮倒三年級學生的生理和心理髮展水平,還不可能從事較為獨立、完整的科學探究活動,出於科學探究始於細緻觀察的特點,教材將着重點放在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對科學觀察的理解之上。全冊是以學生有系統的觀察活動為主線展開的,儘管各個單元的學習內容、觀察對象不同,但在活動的設計上充分考慮了觀察能力有步驟、有計劃地發展。教材綜合性地考慮了科學探究方面諸多能力的培養。為了發展學生的科學判斷能力,教材還充分體現了對觀察記錄和報告撰寫的重視。全冊教材自始自終都強調了學生的親身經歷和體驗。教材在活動設計中,還有意識地安排了多項環境保護的內容,力圖從多方面促進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發展。

二、 教學目標:

1、通過對大樹的觀察,經歷一次真正的科學觀察活動的過程和體驗;經歷用自己的方法對觀察到的內容進行描述的活動過程;經歷簡單的對樹葉的顏色、形狀、大小等屬性的觀察、比較活動過程;經歷對一片完整的葉的各組成部分的觀察和描述過程;獲得對一片完整的葉的組成部分的認識;經歷用簡單的文字、圖畫等記錄自己的觀察結果。初步體會到科學觀察需要細緻,講求方法;並在一系列的觀察描述活動中獲得自信。

2、引導和推動學生開展尋訪調查小動物的活動;鼓勵學生親近和關注周圍環境中的小動物,在課外或校外進行一些觀察研究小動物的活動;並以活動經歷和體驗的形式進行愛護小動物、珍愛生命、保護生態環境的教育。

3、組織和指導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經歷一些基本的觀察活動過程:經歷對小動物進行簡單的觀察和描述的過程; 經歷初步的按一定順序觀察及動態觀察、細節和痕跡觀察的過程; 經歷簡單的比較觀察的過程; 經歷初步的小動物身體大小的比較和測量過程;經歷初步的在觀察活動過程中提出問題,發現更多觀察內容的過程; 經歷解決觀察活動中的問題,嘗試不斷改進觀察方法的過程。

4、組織和指導學生在有結構的觀察活動中,獲得關於動物的觀察特徵、分類特徵、動物的多樣性、動物的運動、動物和食物、動物和環境、環境保護等多方面的豐富的直接認識。鼓勵學生在此基礎上,聯繫來自其他渠道的信息,發展自己的認識。

5、能有順序、有目的、仔細地觀察。 運用看、摸、聽等多種方法進行觀察,綜合運用感官感知事物。

6、能用文字、圖畫、表格等多種形式記錄和呈現觀察結果。和同學交流,相互評價觀察結果。

7、能查閲資料,瞭解人體的有關問題。

8、初步瞭解人的身體由頭、頸、軀幹、四肢幾部分組成,左右對稱。人的身體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在生命活動中,各部分是互相密切配合的。 人在生長髮育的過程中,身高、體重、胸圍、身體各部分的比例等,都在發生變化,腦、心、肺等器官的功能都在增強。

9、手有感覺的功能,手的靈巧與它的構造有關。

10、眼、耳、鼻、舌、手(皮膚)是重要的感覺器官。眼睛比其他感官接收外界的信息多。

11、在對人體基本組成的觀察中,發現人體構造的精巧與和諧之美。體驗身體殘障所帶來的不方便,愛護自己的身體,關心和善待身體有殘障的人。

12、本單元是以生活中常見的物質――水作為觀察的主題,學生能夠利用自己的感觀和簡單的器材(各種瓶子、臉盆等),通過觀察、對比等方法收集整理有關水的資料,並能在已有的知識、經驗和現有信息的基礎上,通過討論、思考,得出結論,發現和提出關於水的相關問題,並能夠用多種方法(語言文字符號等)將用過觀察所發現的現象表述出來。

13、在觀察、研究的各種活動中,學生能夠逐漸做到注重事實、留心觀察、尊重他人的意見,敢於提出不同的見解,樂於合作與交流。同時通過對水的觀察,保持和發展學生樂於探究發現周圍事物奧祕的慾望。

14、進一步認識水的基本物理性質,懂得液體的含義,認識生活中常見的液體,能夠用多種方法區分各種溶液並比較溶液的多少。

15、經歷對一張白紙的外部特徵進行多角度、多方法的觀察描述的活動過程。

16、能根據紙的主要特徵分辨、區別周圍紙質和非紙質的物品,感受到紙的多樣性以及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係。

三、 教學措施:

1、首先加強教師自身的科學教學基本功的訓練是最主要的。平時要充分利用空閒時間,認真學習科學教學大綱,科學教材,認真鑽研科學教法學法,儘快成為一名合格的科學教師。

2、結合所教班級、所教學生的具體情況,儘可能在課堂上創設一個民主、和諧、開放的教學氛圍。以學生為課堂教學的主體,設計符合學生年齡特徵的教學法進行課堂教學,採取一切手段調動學生學習科學的積極性和興趣。

3、充分利用好學校的科學實驗室,儘可能的去科學實驗室上課,做到“精講多練”,多通過實驗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得到收穫。

4、注重學生課外的拓展研究,不應只停留在課堂教學內,要將學生帶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會中去,將科學課的學習從課堂延伸擴展到活動課程,擴展到家庭和社會。

蘇教版國小科學四年級上冊教學計劃範文 篇3

1、要求學生能夠自己想出辦法來增進對研究對象的瞭解。

例如,對於空氣是否熱脹冷縮,要求學生想出一些觀察的方法。包括用什麼方法把空氣裝起來,怎樣才能不使空氣跑掉,怎樣才能看到空氣遇冷或遇熱後的體積變化。在探究活動中,要求國小生自己想出觀察的方法是需要一定條件的。他們要在積累和掌握了對這一事物的有關知識和一定的觀察經驗之後,才可能做到。由於學生在三年級已經學習了“空氣”單元,並已經掌握了觀察液體熱脹冷縮的方法,所以在這裏對學生提出這個要求是適時的。我們希望在其他活動中,也對學生在探究活動中的自主能力提出新的要求。

2、要求學生提高觀察的準確性和精確性。

三年級的觀察認識活動以定性為主,很少涉及物質的量。在本冊的活動設計中,不僅要求學生更為準確和細緻地觀察物體,而且在很多情況下,要求使用測量的方法,並選擇適當的詞彙、數據和圖表來描述物體和有關現象。例如,雲量和雨量、氣温、天氣、磁性的強弱、聲音的高低等。在溶解、不同物體發出的聲音等活動中,也對學生的觀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要求學生不僅觀察收集和了解事實,而且要學會對事實進行簡單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這也是本冊教材在學生科學探究能力方面提出的新要求。觀察和收集事實上只是探究活動的一部分,在此基礎上,對收集到的事實進行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以形成新的認識才是科學探究活動的全部。

蘇教版國小科學四年級上冊教學計劃範文 篇4

一、學情分析:

學生經歷了一年的科學學習,對科學課的學習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比如,對周遍的事物有了一定的科學認識;初步掌握了科學學習的方法,尤其是觀察的方法;學生的求知慾和參與科學活動的願望明顯增強。因此,這一學年是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至關重要的時期。本學期,四年級(2)(3)(4)班有學生127人,大班額讓教學產生了許多難點。每班學生中部分好動、思維活躍、積極性高,這也為科學課程的教學打下了較好的基礎。但是也有部分學生基礎薄,學習習慣有待於改進,家庭條件和環境不夠,給科學的教學帶來了一定的難度。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有四個單元“天氣”、“溶解”、“聲音”、“我們的身體”。具體為:生命科學(生命體的結構與功能)《我們的身體》;物質科學(物體與材料的特性)《溶解》;物質科學(光、熱、電、磁)《聲音》;地球與空間(地球和天空的變化)《天氣》。教材設計了多個探究活動、專題研究,使學生獲得更多的學習體驗,加深對科學的理解,增進科學探究的能力。內容體系科學、合理。每個單元都有七個教學內容,一般每個教學內容為一個課時。根據教學建議,對典型的過程和方法展開充分的探究,不以1課時為限制。應該加強單元后的總結性教學,幫助學生梳理概念、澄清觀點。

三、教學目標:

(一)、科學探究

1.學會從生活中尋找研究的問題,懂得用不同的探究方法解決不同的問題,並能對所提出的問題進行比較和評價。

2.組織學生在課堂上和課外經歷一些有意義的科學探究活動過程。

3.學習用比較的方法進行科學探究;進行有系統的科學觀察訓練。

(二)、情感態度價值觀

1.鼓勵學生好奇、愛問、愛想象。

2.讓每一個學生在科學學習的過程中,都能體現自我的價值,嘗試成功的喜悦,建立學習的信心,激發學習科學的興趣。

3、學習傾聽別人的見解,尊重他人説話的權利;能運用各種方法記錄與表達自己的事實。

(三)、科學知識

1.瞭解有生命體的共同特徵、建立生物的基本概念。

2.圍繞“溶解”的主題,運用對比思想研究觀察物質之間的相互混合、溶解的現象,進行溶解的觀察實驗,進一步擴展學生對溶解現象的認識。

3.認識天氣的最基本要素,引導學生用各種方法去開展對天氣現象的研究活動。

4.探究磁鐵的方向特性,磁鐵的兩極,不同磁鐵之間同極相斥、異極相吸的規律。

5.研究聲音的產生和傳播,區別聲音的大小和高低,區分樂音和噪音

四、教學措施:

1、瞭解學生對所學科學問題的初始想法,特別是一些概念理解過程中出現的想法。

2、指導學生反覆進行控制變量的實驗。(控制變量實驗要加以指導)3、引導學生在觀察和實驗的過程中做好記錄。

4、引導學生用準確、恰當的詞語描述觀察到的事實和現象。

5、引導學生對觀察和實驗結果進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確的解釋。

6、引導學生從日常的學習、生活習慣着手,養成良好的觀察、思考、記錄等良好的學習習慣五、教學進度安排:

周次起訖日期教學內容備註

18.29—9.4始業教育

29.5—9.111、我們關心天氣2、天氣日曆教師節

39.12—9.183、温度與氣温4、風向和風速

49.19—9.255、降水量的測量6、雲的觀測

59.26—10.27、總結我們的天氣觀察單元總結、檢測

610.3—10.9國慶

710.10—10.161、水能溶解一些物質2、物質在水中是怎樣溶解的

810.17—10.233、液體之間的溶解現象4、不同物質在水中溶解能力

91024—10.305、溶解的快與慢6、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鹽

1010.31—11.67、分離食鹽與水的方法單元總結、檢測

1111.7—11.13半期考試1、聽聽聲音

1211.14—11.202、聲音是怎樣產生的3、聲音的變化

1311.21—11.274、探索赤字的音高變化5、聲音的傳播

1411.28—12.46、我們是怎樣聽到聲音的7、保護我們的聽力

1512.5—12.11單元總結、檢測1、身體的結構

1612.12—12.182、骨骼、關節和肌肉3、運動起來會怎樣(一)

1712.19—12.254、運動起來會怎樣(二)5、食物在體內的旅行

1812.26—元.16、食物在口腔裏的變化7、相互協作的人體的器官

19元.2—元.8單元總結、檢測

20元.9—元.15複習、考核

蘇教版國小科學四年級上冊教學計劃範文 篇5

一、教材分析

本冊教科書有四個單元:“電”“新的生命”“食物”和“巖石和礦物”。

“電”單元是從“什麼是電”開始的。學生對靜電有比較豐富的生活體驗,讓他們適當地瞭解一點有關電荷的知識,能夠使後續課中電流、電路的學習更有基礎。這一單元將經過與電相關資料的實驗、交流、預測、檢驗、測量和推理、解釋等活動,使學生構成關於電的初步概念,同時獲得一些基本實驗操作技能。

“新的生命”單元是從“觀察油菜花”引入的。由植物的花、果實和種子的系列觀察活動,過渡到動物的卵、繁殖的觀察和研究,從而使學生獲得植物和動物如何繁殖新生命的認識,並構成關於生命的一系列發展性概念。教科書中的觀察實驗,特別是一些探究性的實驗,都是在支撐有關生命概念的建立,並在此過程中使學生獲得對生命的理解。

“食物”單元經過對一天中所吃食物的回憶和分類,引起學生對飲食的關注,發現自我在飲食中的不良習慣,並在以後的生活中,能科學、合理、均衡地飲食。食物的變化和獲取食物信息方法的研究也是在幫忙學生進一步認識事物的特徵及其變化規律。

“巖石和礦物”單元是學生初次對構成地球固體物質的探究。經過對巖石、礦物的觀察、分類和描述,使學生構成關於地球物質的一般性概念,並對保護、開發和利用地球資源的重要意義有進一步的瞭解。

二、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努力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本事,使得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親近科學、運用科學,把科學轉化為對自我日常生活的指導,逐漸養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

2、瞭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讓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從中獲得科學知識,增長才幹,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理解科學的真諦,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

3、繼續指導、引導學生學習運用假設,分析事物之間的因果關係,注重觀察實驗中的測量,特別是控制變量、採集數據,並對實驗結果作出自我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我的假設。

4、堅持和發展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慾,構成大膽細心、注重證據、敢於質疑的科學態度和愛科學、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5、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積極參與資源和環境的保護,關心現代科技的發展。

三、學生情景分析:

四年級學生對科學課的學習已經有了必須的基礎,求知慾和參與科學活動的願望明顯增強。學生已掌握許多的科學知識和科學的方法,對科學探究活動十分喜歡,並能以自我的方式觀察到許多細節的地方,興趣濃厚,已經具備初步的探究本事,動手本事。另外,在進行着觀察、提問、假説、預言、調查、解釋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動時,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本事得到大大的增強。但由於學生年齡的侷限,觀察的深度、準確度還不夠,觀察或描述的方法還不會實踐運用。大部分學生知識面不廣,勤於動腦的同學佔的比例不是很大。還有的學生在活動的時候常常耗時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寶貴的課堂時間,這現象尤為突出。本學年是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至關重要的時期。教學中要因勢利導,積極引導學生在學習中逐漸養成尊重客觀事實、注重證據、大膽質疑的科學品質和思維方式,提高他們的學習質量。

四、教學措施

1、瞭解學生對所學科學主題的初始想法,特別是一些概念理解過程中出現的想法。僅有充分了解學生在概念的構成過程中的思維變化,才能做出正確的教學確定,並避免客觀事實與學生的想象混淆。

2、指導學生對實驗結果進行比較和描述。教材中涉及了很多的觀察、比較活動,這些活動能夠幫忙學生髮現觀察對象在屬性、結構、功能、關係等方面的特點,是學生建構科學概念的重要認識基礎。

3、引導學生在觀察和實驗的過程中做好記錄。教科書中給出了各單元相應的記錄表,並提示學生用文字、數據、簡筆畫、氣泡圖、網狀圖和柱形圖等進行記錄。教學中要指導學生客觀的記錄觀察到的現象,並隨時提示他們將自我的記錄與小組同學的記錄進行比較、修正,教師每週都要對學生的記錄進行督促和檢查。

4、引導學生用準確、恰當的詞彙描述觀察到的現象和事實。活動中需要學生進行描述的資料很多,有些甚至是實驗過程的描述,這種描述能夠幫忙學生提高科學思維本事,教學中應耐心引導。

5、指導學生對觀察和實驗結果進行整理、加工,構成正確的解釋。尤其要重視學生在觀察實驗過程中,從證據、表格、圖形獲得的一些科學信息,並引導他們合理地使用這些信息做出科學解釋。

蘇教版國小科學四年級上冊教學計劃範文 篇6

一、任教班級概況:

班級:四(1)學生人數:48人。

學情分析:進入四年級以後,學生對科學課的學習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求知慾和參與科學活動的願望明顯增強。因此,這一學年度是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至關重要的時期。教學中要因勢利導,積極引導學生在學習中尊重客觀事實、注重證據、大膽質疑,逐漸養成良好的'科學品質和思維方式,真正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和學習質

二、教學目標與內容概要:

本冊教科書有四個單元:“天氣”、“溶解”、“聲音”、“我們的身體”,覆蓋了生命科學、物質科學和地球與宇宙科學三大領域,具體為:地球與空間(地球和天空的變化)《天氣》;物質科學(物體與材料的特性)《溶解》;物質科學(光、熱、電、磁)《聲音》;生命科學(生命體的結構與功能)《我們的身體》。

本冊教科書中的每個教學單元都有七個課題,這七個課題即是學習的內容,也反映了科學概念和過程與方法雙向發展、螺旋上升的過程。一般每個教學內容為一個課時,但在具體教學中可對典型的過程和方法展開充分探究,不以1課時為限制。

“天氣”單元的重點是讓學生學習並堅持較長時間的天氣觀察和記錄,“天氣日曆”則是觀察記錄的載體。教科書中基本上是圍繞如何觀察天氣現象、如何記錄展開的;對記錄的統計和分析能使學生了解科學的處理數據方法,並建立對天氣新的認識。

“溶解”單元是從觀察溶解現象入手,建立溶解的一般概念。這個概念可以看作是前概念水平,並沒有涉及分子的運動與分佈等問題。“不同物質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問題實際上已經向着溶解度這一概念發展了,但是在這裏主要還是想滲透溶解是物質的基本屬性。物質溶解的多與少和很多因素有關,如壓力、攪拌、温度等,溶解與析出往往是可逆的。在“溶解的快與慢”問題中,温度對溶解的影響是最重要的。而方糖的溶解從本質上與攪拌加快溶解是一致的,只不過它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説明增加物質與水的接觸面(所謂咬碎)可以加快溶解。

“聲音”單元的各組實驗意在形成一系列發展性的概念。從物體的振動產生了聲音開始,到用音量和音高來描述聲音,直至聲音是以波的形式傳播以及耳的功能等。教科書中的各種實驗,特別是一些探究性的實驗,都是在支撐聲音概念的建立,並在此過程中使學生獲得對科學的理解。

“我們的身體”單元旨在認識自己的身體,倡導健康的生活。當學生開始關注身體的結構、身體各種器官的功能和工作時,他們對健康便會有新的理解和認識。

三、具體教學措施:

1、瞭解學生對所學科學問題的初始想法,特別是一些概念理解過程中出現的想法。每個教學單元都有概念的指向和一些支撐概念建立的過程性活動,只有充分了解學生在概念形成過程中的思維變化,才能做出正確的教學判斷,並避免客觀事實與學生的想象混淆,甚至用想象代替事實,以保證觀察和實驗中獲得證據的有效性,沒有人為的“偽證”。

2、指導學生反覆進行控制變量的實驗。教科書中有多處涉及了這類實驗,如“溶解的快與慢”“比較聲音強弱、高低的變化”“探索尺的音高變化”“觀察上肢的運動”“測量心跳和呼吸”“體驗心臟的工作”,等等。在四年級引入控制變量的實驗,可以使學生更好地認識科學的本質,瞭解控制變量的實驗的重要,並正確地看待誤差問題。

3、引導學生在觀察和實驗的過程中做好記錄。教科書中已經給出了各單元相應的記錄表,並提示學生用文字、數據、簡筆畫、氣泡圖、網狀圖和柱形圖等進行記錄。教學中要指導學生客觀地記錄觀察到的現象,在“天氣”單元教學中還要指導學生堅持較長時間的觀察和記錄,每週都要進行督促和檢查。

4、引導學生用準確、恰當的詞語描述觀察到的事實和現象。教科書中需要學生進行描述的內容很多,有些甚至是實驗過程的描述,如“描述洗髮液在水中的溶解過程”“描述物體是怎樣產生聲音的”,等等。這種描述能夠幫助學生提高科學思維能力,教學中應耐心引導。

5、引導學生對觀察和實驗結果進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確的解釋。比如“天氣”單元中,需要學生對所記錄一個月的天氣現象進行分類的統計和分析,還要利用柱形圖等做出關於這一季節天氣變化的一般規律。

蘇教版國小科學四年級上冊教學計劃範文 篇7

一、教材分析 :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大數的認識,三位數乘兩位數,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角的度量,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認識,複式條形統計圖,數學廣角和數學實踐活動等。大數的認識,三位數乘兩位數,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角的度量,以及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認識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

二、教學目標:

1.認識計數單位十萬百萬千萬億十億百億千億,認識自然數,掌握十進制計數法,會根據數級讀、寫億以內和億以上的數,會根據要求用四捨五入法求一個數的近似數。體會和感受大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培養數感。

2.會筆算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會進行相應的乘、除法估算和驗算。

3.會口算兩位數乘一位數(積在100以內)和幾百幾十乘一位數,整十數除整十數、整十數除幾百幾十數。

4.認識直線、射線和線段,知道它們的區別;認識常見的幾種角,會比較角的大小,會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數,能按指定度數畫角。

5.認識垂線、平行線,會用直尺、三角板畫垂線和平行線;掌握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徵。

6.結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動學習圖形的有關知識,發展空間觀念。

7.瞭解不同形式的條形統計圖,學會簡單的數據分析,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8.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9.初步瞭解運籌的思想,培養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1.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三、學生情況分析:

四年級三班,四班各64人,多數學生愛學習,學習積極性高,學習態度較端正。整體來説,學生對實踐性作業敷衍了事,有的學生思維教慢,針對這種情況,制定教學措施如下:

四、教學措施:

1、科學安排解決問題的教學,重視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應用能力。

2、提供關於空間與圖形的豐富素材,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發展。

3、提供豐富的、現實的、具有探索性的學習活動,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逐步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4、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滲透於數學教學中,用數學的魅力和學習的收穫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內在動機。

蘇教版國小科學四年級上冊教學計劃範文 篇8

一、學情分析

本學年,我繼續擔任四(7)班數學教師,經過一年的相處,大部分學生對數學比較感興趣,彼此關係融洽,同學們學習態度較端正。四年級學生已經從中年級邁向高年級,他們的思維已經開始由具體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對周圍事物的認識較以前上升了一個層次,已經會用歸納概括的方法認識事物及解決問題,學生已經具備了初步的數學知識,為學好本冊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學生經過三年的學習,已經基本掌握了國小第一學段的學習方法,師生之間也由陌生到熟悉。大部分學生學習習慣好,喜歡學習數學,對所學知識掌握較好,並初步學會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但是學生的心理特徵及思維發展也不一致,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在面向全體學生的同時,更要注意因材施教。

二、教材分析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認識更大的數、乘法、除法、生活中的負數、線與角、運算律、方向與位置、可能性等教學內容。

1.第一單元“認識更大的數”。本單元是在第一學段學生認識萬以內數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億以內的數在實際生活中的意義,掌握大數讀寫的方法,認識近似數及其作用。

2. 第二單元“線與角”。本單元學習的內容主要有:直線、線段、射線的認識,平行線與垂線的認識,平角、周角的認識,以及用量角器量角與畫角。

3.第三單元“乘法”。本單元學習的內容主要有:三位數乘兩位數,對一些較大的數進行估計,認識計算器以及運用計算器探索一些數學規律。

4. 第四單元“運算律”。本單元學習的內容主要有:加法和乘法交換律、加法和乘法結合律、乘法分配律。

5.第五單元“方向與位置”。本單元學習的主要內容有:在方格紙上用數對錶示某一點的位置、描述簡單的路線圖。掌握根據方向(任意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提高學生的空間觀念,認識周圍的環境。

6.第六單元“除法”。本單元的學習是國小階段整數運算的最後一個章節內容。本單元學習的內容主要有:三位數除以整十數,三位數除以兩位數,速度、時間與路程的數量關係。

7.第七單元“生活中的負數”。本單元主要是使學生認識生活中一些常見的負數,對此學生已經積累了比較多的生活經驗。

8.第八單元“可能性”。本單元學習的主要內容有:感受簡單的隨機事件、感受可能性有大有小。在這一單元中,學生學習事件發生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感受到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事件的發生是不確定的。能夠列出簡單試驗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三、教學目標

1.學生將經歷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見大數的過程,感受學習更大數的必要性,並能體驗大數的實際意義;認識億以內數的計數單位,瞭解各單位之間的關係,並會正確讀、寫;能比較億以內數的大小;掌握萬、億為單位表示大數的方法;認識近似數,能求一個數的近似數,能對大數進行估計。

2.學生將理解三位數乘兩位數乘法的計算方法,並能正確計算,會運用所學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能對生活中具體事物的數量用不同的方法進行估計;掌握計算器的運用方法,會利用計算器探索一些數學規律。

3.學生將理解除數是兩位數除法的計算方法,並能進行正確地計算;在實際情境中,理解速度、時間與路程之間的關係,並能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經歷探索商的變化規律的過程,初步掌握探索的方法,並能運用發現的規律解決實際問題;體會中括號運用在計算中的必要性,並能正確計算帶有中括號的三步整數四則混合運算。

4.經歷交換律和結合律的探索過程,理解並掌握這兩個運算定律,並能將其應用於簡便計算之中。體驗交換律和結合律的應用價值,培養學生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運算定律進行簡便運算的意識和能力。

5.學生能認識負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意義,會用負數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現象。

6.學生將能識別直線、線段與射線,會用字母表示直線、線段與射線;認識平面上的平行線和垂線,能用三角尺畫平行線、垂線,知道兩點確定一條直線,兩點間所有連線中線段最短;理解平角、周角;會用量角器量(畫)指定度數的角。

7.學生將能在具體的情境中,用數對來表示物體位置;在具體的情境中,用方向和距離表示物體的位置。

8.初步感受到事件的發生隨機性,能夠列出簡單試驗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四、教學措施

1.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引導學生學習數學,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加強直觀演示和實踐操作,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感受成功的體驗。

3.引導學生揭示知識間的聯繫,探索規律。

4.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注重培養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尊重學生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

5.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靈活性和創新意識。

6.注重讓學生參與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

7.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數學學習規律,選擇教學策略。

8.加強導優輔差工作,特別是差生的輔導,努力使他們迎頭趕上。

五、課時安排:

蘇教版國小科學四年級上冊教學計劃範文 篇9

教材分析

本教材的教學目標是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他們英語學習的積極態度,使他們建立初步的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培養學生裝一定的語感和良好的語音、語調,書寫基礎,以及良好的學習習慣;使他們形成初步用英語進行簡單交流的能力,同時,培養學生的觀察、記憶、思維和創造的能力。

翻閲此教材,總體感覺此教材有如下特點:

1、強調語言運用

本教材吸收了交際教學思想,注重學生語言應用能力的培養。在整體構思、內容安排、活動設計和教學方法選用等方面都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體現語言的交際功能,把話題---功能---結構---任務結合起來,並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採用讓學生在有節奏的説唱中體驗語言。

2、注重能力培養

本教材在內容安排、活動設計和學習評價上都貫穿的主題。十分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獨立運用所學語言去做事情的能力。

3、突出興趣出發

本教材從內容、形式、方法、插圖及裝幀設計等方面都以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教學內容緊密聯繫學生裝生活與實際。選擇話題充分考慮國小生的需求。

4、重視雙向交流

本教材重視雙向交流,中西方文化知識的滲透,在教學內容中選編了一些適合學生年齡特點和認知能力的中西方文化知識。

5、本教材十分重視在學習內容上與其他學科知識的兼容閉並蓄,精選學生最需要了解的最感興趣的,最易學會的,最有普及價值的,與學生日常生活聯繫最緊密的學科知識內容融入語言材料之中。

本教材採用了編排體系。每冊書共和8個單元,其中2個複習單元。每單元分ABC三個部分,共10頁。

一、學生情況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已經接受了一年的英語學習,掌握了一定量的英語詞彙和基礎的英語會話。故本學期將進一步培養其英語學習的興趣與運用英語的基本技能。在詞彙教學和會話教學的基礎上,紮實進行字母的四會教學。

二、教學目標與要求

1、能聽懂、會説12組會話,並能進行簡單的交流。

2、能聽、説、認讀66個單詞和聽、説、讀、寫26個字母並且能聽、説、讀寫36個單詞。

3、能聽、做、演18個遊戲。

4、能聽、做7個活動。

5、以學會2個製作。

6、能唱8首歌曲。

7、能聽、説、唱8首歌謠。

8、以完成6個自我評價活動。

9、能聽懂6個幽默故事。

10、能瞭解6項簡單的中西方文化知識。

三、教學方法

1、會話教學

本冊會話教學部分均設計在各種真實自然的情景之中,並以連環畫的形式出現。其目的在於分散教學難點,循序漸進,便於表演。三年級學生的特徵就是愛玩,了表現自己。因此,用表演和遊戲的形式來進行交流,學習語言,運用語言是最恰當的。儘量做到:融會話教學於情景表演之中,讓學生裝在表演中練,在交際活動中用。

2、詞彙教學

本冊書中的單詞都是圍繞話題集中歸類出現的。巧用實物和卡片,在興奮刺激的'遊戲中讓學生學會單詞。將單詞的教學融於會話教學之中。充分發揮的優勢,動作與節奏相結合。

3、字母教學

字母是本冊書的重點教學內容之一。26個字母是英語學習的基礎,學好26個字母對學生裝以後的發音、拼讀和記憶是單詞都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本冊書中前三個單元每單元出現6至10個字母,每個字母都配有三個以上該字母為首字母的例詞,供學生在聽説例詞的過程中逐步瞭解字母在單詞中的發音。在教學時採用填字母、畫圖和找字母等方法進行趣味操練。

四、教學進度略

蘇教版國小科學四年級上冊教學計劃範文 篇10

一、 指導思想

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陶冶學生情操,促進學生身體健康發展。本學期要加強寫字教學,增強學生的寫字興趣,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進一步推進“三進”工作。

二、開展寫字教學有效性的研究目的:

1、培養學生寫字意識,形成良好的寫字習慣。通過寫字課程的開展激發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

2、推進語文教學改革,認真貫徹語文的指導思想,具體落實教育部《關於在中國小加強寫字教學的若干意見》。

三、訓練形式和類型:

1、充分利用語文教材生字描紅、課文同步描紅進行寫字訓練。

2、每週有固定寫字時間。(一節地方課程)

3、有效利用每週的寫字課,即每天下午上課前利用二十分鐘時間練習寫字。

四、具體要求:

1、寫字課教師要加強指導,不能將寫字課變為自習課。不搞形式,讓學生寫字習慣的養成真正落到實處。

2、合理安排學生每天的練習內容,可以結合所學生字。

3、強調學生的寫字姿勢,隨時糾正不良習慣。同學間互相監督。

4、定期在班級進行寫字比賽,獎勵有進步的學生。

五、預期目標:

1、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寫字姿勢和寫字習慣。

2、使每位學生都能寫一手好字。

3、培養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

蘇教版國小科學四年級上冊教學計劃範文 篇11

一、教學內容

《科學》四年級上學期教材共由五個單元組成:

有生命的物體、溶解、天氣、磁鐵、聲音,分別涉及新課程標準的生命科學和物質科學的部分。教材設計了多個探究活動、專題研究,使學生獲得更多的學習體驗,加深對科學的理解,增進科學探究的能力。

二、教學目標

(一)、科學探究

1、學會從生活中尋找研究的問題,懂得用不同的探究方法解決不同的問題,並能對所提出的問題進行比較和評價。

2、組織學生在課堂上和課外經歷一些有意義的科學探究活動過程。

3、學習用比較的方法進行科學探究;進行有系統的科學觀察訓練。

(二)、情感態度價值觀

1、鼓勵學生好奇、愛問、愛想象。

2、讓每一個學生在科學學習的過程中,都能體現自我的價值,嘗試成功的喜悦,建立學習的信心,激發學習科學的興趣。

3、學習傾聽別人的見解,尊重他人説話的權利;能運用各種方法記錄與表達自己的事實。

(三)、科學知識

1、瞭解有生命體的共同特徵、建立生物的基本概念。

2、圍繞“溶解”的主題,運用對比思想研究觀察物質之間的相互混合、溶解的現象,進行溶解的觀察實驗,進一步擴展學生對溶解現象的認識。

3、認識天氣的最基本要素,引導學生用各種方法去開展對天氣現象的研究活動。

4、探究磁鐵的方向特性,磁鐵的兩極,不同磁鐵之間同極相斥、異極相吸的規律。

5、研究聲音的產生和傳播,區別聲音的大小和高低,區分樂音和噪音

三、教學實施要項

1、要求教師儘可能提供時間、空間,創造學生學習的情境,使學生積累和掌握某一科學事物的有關知識和觀察經驗,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辦法來增進對研究對象的瞭解,進行科學探究活動。

2、重視學生進行科學探究活動的過程,加強學生對事實收集和表達的指導與訓練,要求學生更為準確和細緻地觀察物體,要求學生使用科學的測量方法,要求學生選擇適當的詞彙、數據和圖表來描述物體有關的現象。

3、在觀察和收集信息的基礎上,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以形成新的認識,並運用對比的方法進行抽象概括,從而形成有關生物與非生物的概念。

蘇教版國小科學四年級上冊教學計劃範文 篇12

一、班級情況分析:

我班共有學生56人,男生30人,女生26人。全班成績穩定的尖子生不多,只有張小晴、馮祺、朱安琪等少數同學成績較穩定。學生的學習習慣比較差,平時雖然不會大吵大鬧,但上課時特別會開小差,如:宋世傑、楊龍、鄧加威、豆德健、魏文龍、魏兵、宋祖磊、李傳兵、李鵬、鄧芳等,其中楊龍、魏文龍、宋世傑、宋祖磊、鄧芳、鄧加威等學習基礎比較差,楊龍、魏文龍、宋世傑、宋祖磊因為特別貪玩,懶記知識、怕背書,家長管教不善,總是拖欠作業,成績很不理想。

二、語文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分組編排。全冊共分8組。每組包括導語、課例、語文園地三大部分。

教材繼續按專題編組。專題內涵豐富,貼近兒童生活,既富有教育價值與時代感,又突出學習語文的特點。8個專題依次是:自然奇觀、觀察與發現、中外童話、作家筆下的動物、我國的世界遺產、人間真情、成長的故事、科技成就。其中第三組(中外童話)和第七組(成長的故事)還安排了綜合性學習,使這兩組的學習內容與形式更加豐富多彩。

每組開頭的導語點明本組的專題,並提示學習要求。課例由3—5篇課文組成。課文均圍繞專題編選,分精讀課文與略讀課文兩類。全冊共有課文32篇,其中精讀課文18篇,略讀課文14篇。精讀課文後有思考練習題。略讀課文在課文前有一段連接語,將前後課文連接起來,並提示略讀課文的學習要求。在部分課文後面,安排有“資料袋”或“閲讀鏈接”,以幫助瞭解相關資料或豐富學生的閲讀。教材後面還附有8篇選讀課文。

每個語文園地由5個欄目組成。其中4個是固定欄目:“口語交際”“習作”“我的發現”“日積月累”。另有“寬帶網”“趣味語文”“展示台”“成語故事”,分別在8個語文園地中各安排兩次。兩個“寬帶網”安排在第五組和第八組,引導蒐集、瞭解有關我國的世界遺產和科技成就方面的資料;兩個“展示台”安排在進行綜合性學習的第三組和第七組,為學生交流展示綜合性學習的成果提供舞台。

本冊要求認識200字,會寫200字。要求認識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中,在課後生字條裏列出;要求會寫的字只在精讀課文中安排,列在課後的方格里。教材後面附有兩個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認識的字,“生字表二”是要求會寫的字。每組課文後有“詞語盤點”,分“讀讀寫寫”與“讀讀記記”兩欄。“讀讀寫寫”中列的是本組精讀課文中出現的由會讀會寫的字組成的詞語;“讀讀記記”中列的是由要求認識的字組成的詞語,略讀課文中出現的由會讀會寫的字組成的詞語,也列在“讀讀記記”中。

三、教材的主要特點

四年級上冊教材的主要特點,與一、二、三年級教材是一脈相承的。

(一)加強目標意識,全面、準確地落實語文教學目標

課程標準中提出了“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基本理念,並從這個基本理念出發,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樣三個維度提出了語文教學目標,而且提出了總目標和階段目標。

(二)加強整合,圍繞專題組織教材

本冊教材繼續按專題分組編寫,確定專題的思路比前幾冊有所拓寬,除了思想內容方面的專題外,“中外童話”是從文體角度定的專題,“作家筆下的動物”則是側重體會文章的表達形式。

根據課程標準提出的“教材內容要簡化頭緒,加強整合”的思想,在按專題編寫教材時,注意了加強整合,每組的課文都圍繞專題編選,從導語到語文園地的各項內容也都圍繞專題來安排。而且,圍繞專題安排的各項學習內容與學習活動,前後有聯繫,有照應,做到環環相扣。這樣,就使整組教材以至整冊教材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

(三)加強導學功能,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學習

本冊教材,在編寫時既考慮有利於教師的教,又考慮有利於學生的學,努力使教科書既成為教師的“教本”,又成為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學本”。這一特點在教材裏有多種呈現方式:一是在課文的文前、文中或文後,以吐泡泡的形式引導學生邊讀邊想,自讀自悟;二是在精讀課文的思考練習中,安排了引導自主、合作、探究的題目;三是在每組課文後面安排了學生對本組所學字詞進行自查自測的“詞語盤點”;四是“語文園地”中設置了“我的發現”“展示台”“寬帶網”等體現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欄目。

四年級上冊的“我的發現”,在“發現”的範圍上有所擴展,安排了4個關於讀寫方法和習慣方面的發現,分別是:讀文章時要想象畫面,邊讀邊想提出問題,查字典並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認真、細緻地觀察才能表達清楚。“我的發現”欄目的呈現方式也發生了變化,由原來的吐泡泡形式改為小林、小東兩個孩子的對話。這兩個孩子,可以理解為學生自己和他的一個學習夥伴。教材中,他們的對話一般只是提起某個話題,開了個頭,為同學們交流某一方面的發現留有較大的餘地。

(四)加強開放性,密切語文學習與生活實際的聯繫

語文學習是母語的學習,學習的資源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所以,語文學習決不能僅僅侷限於課本,侷限於課堂,應該把語文學習引向生活,拓寬語文學習的途徑。本着這樣的思想,教材的編寫加強了開放性,把語文學習與生活實際緊密聯繫起來。主要表現:一是注意引導學生用生活中的實例,加深對語言文字的理解;二是從生活的實際需要中提煉口語交際話題,練習寫作;三是結合課文的學習引導課外閲讀,重點推薦了《格林童話》和《愛的教育》,引導學生讀整本的書;四是通過綜合性學習,開展形式多樣的語文實踐活動。這樣的編排,充分體現了聽説讀寫各項語文學習活動的綜合,課內外語文學習的緊密聯繫,拓寬了語文學習的渠道,使學生在豐富多樣的實踐活動中學語文,用語文。

四、教學措施及建議

上述四個方面的特點,是教材各個部分的共同特點。由於每個部分的教學內容和要求不同,在編排上還有些不同的特點。

(一)識字、寫字教材與教學

四年級上冊的識字都是隨課文安排。無論是精讀課文還是略讀課文,都安排了要求認識的字。學生通過前三年的學習,已經具有一定的獨立識字能力,而且課文中的生字都有注音,所以完成認字的任務主要靠學生自學自查,教師可在學生自學自查的基礎上作適當檢查,並對少數不容易讀準或容易混淆的字作適當指導。所附選讀課文中的生字均未注音,為的是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獨立識字能力,在閲讀中遇到不認識的字,自己查字典解決。

要求寫的字只在精讀課文中安排。進行精讀課文的教學,要把寫字的任務妥善地安排在教學過程中,在課內學生要有比較從容的寫字時間,不要把寫字的作業都留到課外。教師要對不容易寫好的筆畫、結構以及容易寫錯的筆順作具體指導,使學生把字寫端正,寫美觀。對於精讀課文中出現的由已經會寫的字構成的新詞,也可讓學生找一找,抄一抄,不斷豐富詞語的積累,還可採用聽寫詞語等方式,檢查學生對字詞掌握的情況。

四年級上冊,仍然單獨編寫鋼筆字和毛筆字教材,要憑藉這些教材,加強對學生寫鋼筆字和毛筆字的指導。

(二)閲讀教材與教學

四年級上冊的閲讀教材,除安排識字和寫字任務外,還注重以下五個方面的引導:練習朗讀和默讀;理解內容,體會感情;領悟表達的方法;積累語言;向課外擴展延伸。

1、練習朗讀和默讀。

朗讀是閲讀教學中最重要,最經常的練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既是一種重要的能力,也是理解內容,體會思想感情最常用的方法。教材中許多課文提出了朗讀的具體要求,進行閲讀教學,一定要多讀少講,把比較多的時間留給學生讀書,讓學生主要通過自主的入境入情地朗讀,讀懂課文,有所感悟;並通過朗讀的實踐,逐步提高朗讀的水平。

默讀的練習也是四年級上冊閲讀教學的重點。要通過反覆實踐,使學生逐步學會默讀。教材中有多篇略讀課文明確要求通過默讀了解課文內容。精讀課文的思考練習,雖然沒有明確提出默讀的要求,但是許多練習必須在認真默讀的基礎上完成。默讀能力的提高有個訓練的過程,要求學生默讀應留有比較充裕的時間,使學生能切實地默讀課文,並按要求認真思考,默讀以後要注意檢查效果,決不能匆匆忙忙,使默讀的環節流於形式。

2、理解內容,體會感情。

四年級上冊教材,根據課文的不同特點,採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理解文章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引導理解內容的主要方法有:通過理解重點詞句進而理解內容;邊讀邊展開想象,把課文描述的內容在頭腦中形成畫面;理清文章的條理,再用自己的話敍述課文的內容等。引導體會感情的方法,主要是讓學生設身處地、入境入情地讀書,然後交流各自的閲讀感受。

無論是理解內容,還是體會感情,都應注意學生的自主閲讀。重要的不是讓學生得到一個現成的結論,而是讓每個學生都經歷這樣的學習過程,都能通過獨立閲讀,把課文讀懂,並有一些自己的體會,再通過師與生、生與生的討論交流,互相啟發、補充,加深理解與感受。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進行討論交流,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化體驗,不能用一個所謂的標準答案去限制學生。事實上,不同的人對同一篇文章的感受是會有所不同的。學生從文章中獲得的獨特體驗,只要言之有據,言之成理,都應加以肯定。當然,如果學生的討論交流偏離了對課文的理解,糾纏於無關緊要的枝節問題,或者學生的感受明顯與課文的思想內容不符,教師應適時加以引導,這是學生能夠有效學習的重要條件,也是最能體現教師引導的地方。

3、領悟表達的方法。

通過閲讀,既要理解內容,體會感情,又要領悟和學習作者表情達意的方法。四年級上冊教材的編寫體現了這樣的思想。教材中對領悟表達的引導,涉及到諸多方面:一是領悟遣詞造句的準確;二是體會語句的具體形象;三是體會文章條理清楚的表達方法;四是體會選材的別具一格。教材中還特別安排了側重學習表達的“作家筆下的動物”這一組,讀了《白鵝》和《白公鵝》,我們會覺得兩位作家筆下的白鵝,特點是那樣相同,形象都栩栩如生,但表達方法和語言風格又迥然不同;老舍的《貓》和《母雞》,都表達了作者的喜愛之情,但寫法完全不一樣,通過對比閲讀,學生會受到很多啟發。

對於表達方法的領悟,教材中都採用了啟發式,有的是引導學生自己去比較發現,有的是先舉一兩個例子,再讓學生找出類似的例子來讀讀,體會體會。教師教學時要注意這個特點,一定要讓每個學生經歷這樣的領悟過程。

4、積累語言。

語言的學習是個日積月累的過程。學生在閲讀一篇篇文質兼美的課文時,接觸了大量各具特色、富有表現力的語句、段篇,只有熟記在心,才能變成自己的財富,需要運用時才能脱口而出或湧流於筆下。

教材中引導積累語言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背誦,二是抄寫。18篇精讀課文中,有10篇提出了背誦的要求,其中有的是指定背誦的部分,有的則是由學生選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18篇精讀課文中,有10篇提出了抄寫的要求,一般是讓學生找出寫得好的語句,多讀讀,體會體會,再抄下來。

對於教材中安排的這些背誦、抄寫的練習,應該通過交流、檢查,使之落實,還要重視培養學生積累語言的興趣和主動積累語言的習慣。教材中比較多地採用讓學生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抄寫自己感興趣的語句的形式,其用意很明確,那就是引導學生主動積累,培養興趣,使之逐步形成習慣。

5、向課外擴展延伸。

為了使學生逐步學會讀書,也為了豐富和深化學習的內容與收穫,教材在擴展延伸方面也作了適當引導。從具體課文的實際出發,有的引導課外閲讀、蒐集資料,有的引向課外進行觀察,有的安排了讀寫結合的小練筆,還有的引導聯繫生活實際和思想實際進行思考。

以上五個方面,體現了精讀課文的教學重點。這是從整冊教材來講的,具體到某一篇課文,要根據課文的特點有所側重。教師可參照教材中的安排,因文而異,並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設計和安排教學過程,使精讀課文的教學既把握住重點,又教出每課的特色。

略讀課文與精讀課文要求不同,一般只要求讀後能粗知文章大意。指導略讀課文的學習,可以先讓學生按照閲讀提示,自己認真讀課文,然後適當組織交流,讓學生説説對內容的大致理解和讀後的感受,有興趣的地方還可以再讀讀,特別感興趣的也可以背背。在詞句的學習上不必多作要求。

(三)口語交際教材與教學

口語交際注重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和溝通,要在聽與説的雙向互動中培養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四年級上冊教材注意突出口語交際的這個特點,而且安排了多種形式的雙向互動,有的以交流為主,如,交流自己瞭解的自然奇觀,自己喜歡的動物,自己的奇思妙想;有的以討論為主,如,討論如何保護文物;有的要模擬生活情境練習交際,如,感謝和安慰;有的帶有比賽遊戲性質,如,看圖比眼力;還有的是講故事,演短劇,如,第三組的講童話,演童話,第七組的講成長的故事,演成長的故事。

進行口語交際教學,要充分體現聽和説的雙向互動這一特點,還要根據每次口語交際的實際採用不同的互動方式,上出特色。如,進行以交流為主的口語交際,首先要激發興趣,引起學生交流的慾望;然後引導學生把自己想講的內容講清楚;還要設法在雙向互動中使交流逐步深入。再如感謝和安慰,這次口語交際,就需要教師創設情境,或引導學生回憶,再現生活中的情境。如果能捕捉學校或班上發生的具體的相關實例引入教學,面對面地感謝、安慰,或模擬情境表示感謝、進行安慰,效果可能更好。

“成長的故事”那一組的口語交際,提供了幾種選擇,除了講成長故事,演成長故事外,還有交流讀了《烏塔》以後想到了什麼和討論王虹來信中提出的問題。對此,可以有兩種處理方法,一種是師生共同商量,選定一個話題進行口語交際;一種是自由組合,分別對共同感興趣的話題進行交流討論,然後再全班彙報、評議。

(四)習作教材與教學

四年級上冊教材與三年級一樣,對習作作了兩條線的安排。一是在每組的“語文園地”中安排一次習作,全冊安排八次。這八次習作,有四次與口語交際合併安排。二是結合課文的學習,安排了四次小練筆。

“語文園地”中安排的習作,有以下四個特點。

1、在習作的類型上,兼顧了寫實和寫想象。

教材中安排的寫一處自然景觀、寫觀察中的發現、寫自己喜歡的動物、寫導遊詞、寫成長故事,都是練習寫實;寫童話、看圖作文、寫奇思妙想,都是練習寫想象。

對於寫實的習作,要強調如實表達,就是要寫真實的人、真實的事,反映真實的生活,不能造假,不能瞎編。這樣,既能切實提高學生把握事物特點的能力和記實的表達能力,又能培養學生誠實的品質和良好的文風。

對於寫想象的習作,則要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四年級的孩子受生活經驗和知識水平的限制,想象不一定合理,所以在這方面的要求不能過高。學生只要敢於想象,並能把自己想象的事物寫下來就行。

2、注意激發興趣,讓學生不拘形式地自由表達。

教材中的習作都不搞命題作文,每次習作都只是提出一個範圍,而且所提的範圍很寬泛,在內容和形式的選擇上給學生比較大的自由。特別是安排綜合性學習的兩組,提供了多種選擇,而且有的可以在口語交際的基礎上寫,有的則可以先寫再説。這樣安排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都能寫自己想寫的內容,能用自己喜歡的形式來寫,為學生的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創造條件。

3、重視習作以後的交流和展示。

課程標準在中年級的習作要求裏專門提了這樣一條:“願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四年級上冊教材,採用多種形式引導習作後的交流和展示。例如,“語文園地七”的展示台中:“這是我給王虹寫的回信,我給大家讀一讀。”“語文園地二”的習作提示,讓寫同一種動物的同學在一起交流。再如,“語文園地五”練習寫導遊詞,“寫好以後,可以根據所寫的導遊詞,模擬導遊進行講解。”希望通過這樣的實踐,使學生從交流和展示中獲得習作的快樂,逐步提高習作的能力。

4、注意引導學生修改自己的習作。

修改的能力是寫作能力的一個重要的方面,認真修改也是一種良好的寫作習慣,是對自己的習作負責任的態度。所以,我們編寫的中年級習作教材,體現了這樣一個思想,就是:修改能力和寫作能力的訓練同時起步,修改的習慣在習作開始之日起就加以培養。在四年級上冊教材中,對修改自己的習作繼續作了引導。

(五)綜合性學習教材與教學

綜合性學習的主要特點,是學生的主體性。教材注意體現這個特點,同時考慮到孩子還小,獨立活動的能力有個培養鍛鍊的過程,教材的編寫體現了既放手,又適當輔導的思想。教材中對綜合性學習引導的具體步驟是:先在該組的導語中點出,再在第一篇課文的後面作具體的佈置,最後在語文園地中進行交流展示。與三年級的`教材相比,去掉了“綜合性學習提示”這一步。這體現了逐步放手的思想。

根據教材的編排,教師對綜合性學習的指導要着重抓好三個環節:一是通過佈置,使學生明確任務,知道要做些什麼,該怎麼做;二是在學生自行開展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時時關心,瞭解活動開展的情況,及時表揚好的做法,幫助解決遇到的困難;三是採用多種形式,充分展示交流。語文園地中的口語交際、

習作、展示台,都是展示交流的形式。展示台中提到的只是舉出幾個例子,學生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了,一定還會有更多的創造,例如,“成長的故事”單元的綜合性學習,學生可能還會有采訪的錄音,拍的照片等。教師要提供舞台,讓學生充分展示。

五、教學進度:

蘇教版國小科學四年級上冊教學計劃範文 篇13

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讓學生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對於構建學生的精神世界,提升學生的人才素養,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起着重要作用。傳統文化教育是學校開展正常教育教學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門課程,為切實搞好這一工作,特定教學計劃如下:

一、學生情況分析:

本班學生活潑好動,共有學生42人,其中女生22人,男生20人。四年級的學生正處於思想品德形成的初步時期。學習目的還未明確,學習習慣正處於逐步形成的階段。但學生學習的興趣濃厚,求知慾望很高。經過以前時間的學習,我發現本班大部分學生對我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的瞭解有一定的基礎,在古詩的朗誦、欣賞和背誦上已經有了一定的自主能力,對我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有了初步的瞭解大多數學生對祖國的文化表現出較濃厚的興趣,藉此時機,將傳統文化精髓灌輸課堂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立志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讓學生做個具有傳統文化素養的中國人。

二、教材分析:

傳統文化課程是對少年兒童進行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啟蒙課程,是我省義務教育地方課程中的必修課程之一。本冊共有26課,包含“經典驛站”、“人物長廊”、“名勝遊蹤”和“藝術樂園”四個單元。本教材以齊魯文化為主,反應中華傳統文化精髓。以誦讀原創經典、感懷名人志士、遊歷名山勝水、品味藝術之樂為基本活動內容,旨在使民族文化得以血脈相承,使少年兒童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滋養,從而陶冶情操,開啟心智,提升智趣,提高綜合文化素養,激發愛國情感,培養民族氣節。內容具有活動性、趣味性。本冊教材內容如下:

1.“經典驛站”:學習、瞭解中華民族傳統原創經典,受益於千古美文的文學滋養,培養對傳統文化精髓的喜愛之情。

2.“名人長廊”:展示中華民族歷史長河中有代表性的名人志士,領悟其智慧、風骨、胸懷和操行,引導學生確立正確的人生座標,為塑造人生信念奠定基礎。

3.“名勝佳境”:展示齊魯名勝中突出的自然文化遺產和人文景觀,主要包括“山文化”和“水文化”,瞭解山水中藴含的文化內涵,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感。

4.“藝術樂園”:步入民族文化的藝術殿堂,領略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與絢麗繽紛,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這學期我們只學前兩部分。

三、教學目標:

1.能夠熟練背誦經典古詩文(篇或段),能大體瞭解其意思。

2.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誦讀等活動,能結合教材插圖理解詩文大意,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

3.瞭解中華傳統節日、民俗風情,培養自己熱愛中華傳統習俗的感情。

4.初步瞭解繪畫、書法、建築等藝術形式,提高自己對傳統文化的感知能力。

5.瞭解本地的歷史文化名人、名勝古蹟等,能在教師和家長的幫助下,嘗試參加校內外的傳統文化活動。

6.逐步產生學習傳統文化的興趣。

7.瞭解傳統文明禮儀方面的常識,生活中講文明,講禮貌。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熟練背誦經典古詩文(篇或段),大體瞭解其意思。

2.瞭解中華傳統節日、民俗風情,培養自己熱愛中華傳統習俗的感情。

3.瞭解傳統文明禮儀方面的常識,生活中講文明,講禮貌;自覺接受傳統文化的教育,初步具有誠實守信、關心他人的意識。

難點:過了解古代的名人志士,引導學生領悟他們的智慧、風骨、胸懷和操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座標,堅定正確的人生信念。瞭解齊魯文化遺產,瞭解山水中所藴含的文化內涵。

五、教學措施:

1.教學形式多樣化。充分發揮教師的主體作用,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時而教師講解、時而學生講故事、時而讀書、講歇後語比賽等各種形式相結合。集體、小組、個人展示等交錯進行,使每一個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都有所提高。

2.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興趣特點,營造濃厚的探索實踐氛圍。

3.以提升學生素養為目的,逐步培養其良好得到人文素養,塑造其誠信向上的民族氣節和人生信念。

4.注重培養學生的探究學習能力,培養其初步的探究學習能力,形成其積極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5.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

六、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等。

七、教法學法:

自學法、感情誦讀法、點撥法、討論法

八、教學進度

第1周 《南園十三首》

第2周 《無題》

第3周 《問劉十九》

第4周 《塞上聽吹笛》

第5周 《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第6周 國慶放假

第7周 《生查子》

第8周 《望江南·超然台作》

第9周 《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第10周 《訴衷情》

第11周 《揚州慢》

第12周 《壽陽曲·漁村夕照》

第13周 《南仙呂傍粧台·無題》

第14周 《蔡文姬》

第15周 《陶淵明》

第16周 《李白》

蘇教版國小科學四年級上冊教學計劃範文 篇14

一、指導思想

本人以素質教育為根本宗旨,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充分遵循四個“有利於”思想,即:有利於發揮學生的潛能,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有利於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創造能力。

二、學生知識能力習慣態度分析

四年級的大部分學生對英語有着較濃厚的學習興趣,但也有少數學生由於遇到困難,學習興趣會隨之減弱。尤其從這學期開始,對學生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培養聽、説、讀、寫的技能。所以教師應該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生的發展為宗旨,始終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放在首位,引導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教學目的任務

1、 能按四會、三會的要求掌握所學單詞。

2、能按四會要求掌握所學句型。

3、能使用日常交際用語,活用四會句型,進行簡單的交流, 做到大膽開口,發音正確。

4、能在圖片、手勢、情境等非語言提示的幫助下,聽懂清晰的話語和錄音。

5、初步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能做到書寫整潔、規範。

6、養成響亮清晰讀英語、説英語的習慣,認真模仿語音、語調,以培養語感。

7、能在完成某個任務(如塗色,小製作)的過程中學會相關的詞句,並且培養動手能力。

8、能演唱已學過的英語歌曲,誦讀已學過的歌謠。

四、教材重點難點

1、能按四會、三會的要求掌握所學單詞。

2、能按四會要求掌握所學句型。

3、能使用日常交際用語,活用四會句型,進行簡單的交流,做到大膽開口,發音正確。

4、能在圖片、手勢、情境等非語言提示的幫助下,聽懂清晰的話語和錄音。

5、初步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能做到書寫整潔、規範。

五、主要措施

1、以活動為課堂教學的主要形式,設計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樂中學、學中用,從而保證學生英語學習的可持續性發展。

2. 通過聽、説、讀、寫、唱、遊、演、畫、做等形式,進行大量的語言操練和練習。

3、將直觀教具和電教手段,多媒體課件相結合,培養學生良好的朗讀習慣,打下良好的語音語調基礎。

4、設計全面、高效的課外作業,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做到整潔、規範、正確地書寫。

六、課時安排

Unit 1 My Classroom 6課時

Unit 2 My Schoolbag 6課時

Unit 3 My Friends 6課時

Recycle 1 3課時

Unit 4 My home 6課時

Unit 5 Dinner`s ready 6課時

Unit 6 Meet My Family! 6課時

蘇教版國小科學四年級上冊教學計劃範文 篇15

一、學情分析:

學生經歷了一年的科學學習,對科學課的學習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比如,對周遍的事物有了一定的科學認識;初步掌握了科學學習的方法,尤其是觀察的方法;學生的求知慾和參與科學活動的願望明顯增強。因此,這一學年是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至關重要的時期。本學期。本班學生中部分好動、思維活躍、積極性高,這也為科學課程的教學打下了較好的基礎。但是也有部分學生基礎薄,學習習慣有待於改進,家庭條件和環境不夠,給科學的教學帶來了一定的難度。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有四個單元“天氣”、“溶解”、“聲音”、“我們的身體”。具體為:生命科學(生命體的結構與功能)《我們的身體》;物質科學(物體與材料的特性)《溶解》;物質科學(光、熱、電、磁)《聲音》;地球與空間(地球和天空的變化)《天氣》。教材設計了多個探究活動、專題研究,使學生獲得更多的學習體驗,加深對科學的理解,增進科學探究的能力。內容體系科學、合理。每個單元都有七個教學內容,一般每個教學內容為一個課時。根據教學建議,對典型的過程和方法展開充分的探究,不以1課時為限制。應該加強單元后的總結性教學,幫助學生梳理概念、澄清觀點。

三、教學目標:

(一)、科學探究

1.學會從生活中尋找研究的問題,懂得用不同的探究方法解決不同的問題,並能對所提出的問題進行比較和評價。

2.組織學生在課堂上和課外經歷一些有意義的科學探究活動過程。 3.學習用比較的方法進行科學探究;進行有系統的科學觀察訓練。

(二)、情感態度價值觀

1.鼓勵學生好奇、愛問、愛想象。

2.讓每一個學生在科學學習的過程中,都能體現自我的價值,嘗試成功的喜悦,建立學習的信心,激發學習科學的興趣。 3、學習傾聽別人的見解,尊重他人説話的權利;能運用各種方法記錄與表達自己的事實。

(三)、科學知識

1.瞭解有生命體的共同特徵、建立生物的基本概念。

2.圍繞“溶解”的主題,運用對比思想研究觀察物質之間的相互混合、溶解的現象,進行溶解的觀察實驗,進一步擴展學生對溶解現象的認識。

3.認識天氣的最基本要素,引導學生用各種方法去開展對天氣現象的研究活動。

4.探究磁鐵的方向特性,磁鐵的兩極,不同磁鐵之間同極相斥、異極相吸的規律。

5.研究聲音的產生和傳播,區別聲音的大小和高低,區分樂音和噪音

四、教學措施:

1、瞭解學生對所學科學問題的初始想法,特別是一些概念理解過程中出現的想法。

2、指導學生反覆進行控制變量的實驗。(控制變量實驗要加以指導) 3、引導學生在觀察和實驗的過程中做好記錄。

4、引導學生用準確、恰當的詞語描述觀察到的事實和現象。

5、引導學生對觀察和實驗結果進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確的解釋。

6、引導學生從日常的學習、生活習慣着手,養成良好的觀察、思考、記錄等良好的學習習慣。

蘇教版國小科學四年級上冊教學計劃範文 篇16

一、學生情況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現在共人,其中包括跟班走的學生人和新轉入的學生人。大部分學生已經接受了一年的英語學習,掌握了一定量的英語詞彙和基礎的英語會話。故本學期除了將進一步培養其英語學習的興趣與運用英語的基本技能。在詞彙教學和會話教學的基礎上,紮實進行字母的四會教學以外,還要儘可能的幫助零基礎的孩子,這個任務很難也很重。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的教學目標是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他們英語學習的積極態度,使他們建立初步的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培養學生裝一定的語感和良好的語音、語調,書寫基礎,以及良好的學習習慣;使他們形成初步用英語進行簡單交流的能力,同時,培養學生的觀察、記憶、思維和創造的能力。

翻閲此教材,總體感覺此教材有如下特點:

1、強調語言運用

本教材吸收了交際教學思想,注重學生語言應用能力的.培養。在整體構思、內容安排、活動設計和教學方法選用等方面都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體現語言的交際功能,把話題---功能---結構---任務結合起來,並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採用“全部動作反應法”讓學生在有節奏的説唱中體驗語言。

2、注重能力培養

本教材在內容安排、活動設計和學習評價上都貫穿“學會學習”的主題。十分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獨立運用所學語言去做事情的能力。

3、突出興趣出發

本教材從內容、形式、方法、插圖及裝幀設計等方面都以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教學內容緊密聯繫學生裝生活與實際。選擇話題充分考慮國小生的需求。

4、重視雙向交流

本教材重視雙向交流,中西方文化知識的滲透,在教學內容中選編了一些適合學生年齡特點和認知能力的中西方文化知識。

5、本教材十分重視在學習內容上與其他學科知識的兼容閉並蓄,精選學生最需要了解的最感興趣的,最易學會的,最有普及價值的,與學生日常生活聯繫最緊密的學科知識內容融入語言材料之中。

本教材採用了“教案式”的編排體系。每冊書共和8個單元,其中2個複習單元。每單元分ABC三個部分,共10頁。

三、教學目標與任務

1、能聽懂、會説12組會話,並能進行簡單的交流。

2、能聽、説、認讀66個單詞和聽、説、讀、寫26個字母並且能聽、説、讀寫36個單詞。

3、能聽、做、演18個遊戲。

4、能聽、做7個“TPR”活動。

5、以學會2個製作。

6、能唱8首歌曲。

7、能聽、説、唱8首歌謠。

8、以完成6個自我評價活動。

9、能聽懂6個幽默故事。

10、能瞭解6項簡單的中西方文化知識。

四、教學措施

1、會話教學

儘量做到:融會話教學於情景表演之中,讓學生裝在表演中練,在交際活動中用。

2、詞彙教學

本冊書中的單詞都是圍繞話題集中歸類出現的。巧用實物和卡片,在興奮刺激的遊戲中讓學生學會單詞。將單詞的教學融於會話教學之中。充分發揮“TPR”的優勢,動作與節奏相結合。

3、字母教學

字母是本冊書的重點教學內容之一。26個字母是英語學習的基礎,學好26個字母對學生裝以後的發音、拼讀和記憶是單詞都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本冊書中前三個單元每單元出現6至10個字母,每個字母都配有三個以上該字母為首字母的例詞,供學生在聽説例詞的過程中逐步瞭解字母在單詞中的發音。在教學時採用填字母、畫圖和找字母等方法進行趣味操練。

五、教學進度安排

Unit 1 My classroom6課時

Unit 2 My Schoolbag6課時

Unit 3 My friends 6課時

Recycle One3課時

Unit 4 My home6課時

Unit 5 What would you like?6課時

Unit 6 Meet my family6課時

Recycle Two3課時

機動複習 6課時

蘇教版國小科學四年級上冊教學計劃範文 篇17

教材分析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大數的認識,三位數乘兩位數,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角的度量,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認識,複式條形統計圖,數學廣角和數學實踐活動等。

教學目標

1.認識計數單位"十萬百萬":千萬億十億百億千億",認識自然數,掌握十進制計數法,會根據數級讀、寫億以內和億以上的數,會根據要求用"四舍五人"法求一個數的近似數。體會和感受大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進‘步發展數感。

2.會筆算三位數乘除兩位數的乘法、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會進行相應的乘、除法估算和驗算。

3.會口算兩位數乘一位數和幾百幾十乘一位數,數十數除整十數、整十數除幾百幾十數。

4.認識直線、射線和線段,知道它們的區別;認識常見的幾種角,會比較角的大小,會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數,能按指定度數畫角。

5.認識垂線、平行線、會用直尺、三角板畫垂線和平行線;掌握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徵。

6.結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動學習圖形的有關知識,發展空間觀念。

7.瞭解不現形式的條形統計圖,學生簡單的數據分析,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

8.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9.初步瞭解運籌的思想,形成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1.養成認真作業、書定整潔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大數的認識、三位數乘兩位數,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角的度量,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認識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

本冊內容的課時及課時劃分:

一、大數的認識(11課時)

1億有多大?………………………………………11課時

二、角的度量(4課時)

三、三位數乘兩位數(9課時)

1.口算乘法……………………………………2課時左右

2.筆算乘法…………………………………7課時左右

四、平行四邊形和梯形(6課時)

五、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15課時)

1.口算除法…………………………………2課時左右

2.筆算除法……………………………… 12課時左右

整理和複習……………………………………… 1課時

六、統計(3課時)

你寄過賀卡嗎?………………………………… 1課時

七、數學廣角(4課時)

總複習(5課時)

附:教學進度表

蘇教版國小科學四年級上冊教學計劃範文 篇18

本學期,我緊緊把握新大綱、新教材的指導精神,認真學習教育思想、教學理念、教學方法等,提高了認識,更新了觀念,為圓滿完成本學期的教學任務,特制定計劃如下:

一、教學目的任務:

本冊英語中,我們繼續學習介紹朋友們,學習如何表述正在進行的動作,如何表達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如何與他人進行討論。

1、能聽讀辨認語音,培養學生聽説能力。

2、能按四會要求掌握所學的詞彙,句型,掌握語言材料。

3、能按要求會讀,會説,聽懂,會寫日常交際用語,提高學生語言運用能力。

4、能進一步感知理解語法,掌握初步的語法知識。

二、教材分析:

本冊英語中,我們繼續學習數字的表達,自己喜歡的食品,學習如何問路,學習一些美國的節日,繼續學習如何描述人、物品、動物的特徵,以及如何比較這些特徵等。我們還將學習如何表達能力、如何請求獲得允許,以及如何描述正在進行的動作。本冊教材有這樣幾個特點:

1、注重了學生運用能力培養;

2、尊重學生的差異,並讓其充分發表出來;

3、在承認學生之間差異的同時提供了互動互學的條件;

4、設置了發展學生特長的選做題。體現了新大綱的各項要求,明確英語教學方向。

三、班級情況分析:

本班學生大多基礎知識掌握良好,掌握了一定的技能技巧,學風較正。但有少數學生由於學習態度不夠端正,基礎不紮實,能力也較差,學習比較困難。

四、教學突破點和創新點:

本學期的教學內容包含了一些新的語言現象,如描述正在進行的動作,;比較兩個事物等。關於描述正在進行的動作和狀態,要分階段反覆進行,要堅持大容量,長時間的輸入。本學期要讓學生掌握必要的語言知識,形成必需的應用語言的能力。

五、教學方法:

對於三年級起點第三冊模塊的教學,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和具體情況確定自己的教學重點。對學生已學過的內容,以發展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為目標,發展學生用英語做事情的能力,通過設計一些任務型活動如:調查、小組活動、情景描述、説明等,對所學內容進行擴展性的運用語言進行交際能力的訓練,而不是簡單的機械重複。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避免過於單一的教學方法,對不同的內容、不同的學生採取了不同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各有所得。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如:錄音、錄象、電腦等並結合其它的直觀教具,如:實物、圖片等為學生創設情景,讓學生參與教學使他們更感興趣地接受新知識;利用語音教室、多功能教室、網絡教室讓學生接受語言的薰陶、學會提留信息並不斷地充實自己,提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