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三年級下冊英語教學計劃集錦(通用24篇)

國小三年級下冊英語教學計劃集錦 篇1

一、教學要求

國小三年級下冊英語教學計劃集錦(通用24篇)

根據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以及發展需求,國小階段英語課程的目的是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他們英語學習的積極態度,使他們建立初步的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培養學生一定的語感和良好的語音、語調基礎;使他們形成初步用英語進行簡單日常交流的能力。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記憶、思維、想象和創造能力。適當介紹中西文化,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精神,增強世界意識,為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

二、基本知識和技能:

(1)能聽懂、會説12組會話,並能進行簡單的交流;

(2)能聽説、認讀(包括動物、食品、數字、同學、家庭成員、數字等6個話題)的單詞,並能簡單的運用;

(3)能聽、做、演遊戲;

(4)能聽、做TPR活動;

(5)能學會書中的小製作;

(6)能唱書本里的英文歌曲;

(7)能聽、説、唱書中的歌謠;

(8)能完成8個形成性評價活動;

(9)能聽懂6個幽默小故事;

(10)能瞭解6項簡單的中西方文化知識。

三、教學重、難點:

1、能掌握26格外字母的正確書寫方法和格式。

2、能使用日常交際用語,

3、活用四會句型,

4、進行簡單的交流,做到大膽開口,發音正確。

5、能在圖片、手勢、情境等非語言提示的幫助下,聽懂清晰的話語和錄音。

四、教學關鍵

1、強調語言運用本套教材吸收了交際教學思想,注重學生語言運用功能的培養。教材在整體構思,內容安排,活動設計和教學方法選用等方面都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體現了語言的交際功能。

2、注重能力培養力求用生動簡單,通俗易懂的方式滲透學習策略目標鼓勵學生能動思考,主動做事,自動調整學習方式發掘他們積極求知,努力進取的潛能。

3、突出興趣激發從內容、形式、方法、插圖及裝禎設計等方面都以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教學內容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實際,選擇話題充分考慮國小生的需求。

4、重視雙向交流選編了一些與學生日常生活緊密相關,與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同步的中西方文化知識。

5、融合學科內容十分重視在學習內容上與其他學科知識的兼容幷蓄,精選學生最需要了解的,最感興趣的,最易學會的,最有普及價值的與學生日常生活聯繫最緊密的學科知識內容,融如語言材料之中。

6、重視靈活擴展運用有效的編排形式,使教師充分發揮特長,使學生能夠各得其所。

7、實現整體設計運用整體系統的合理編排力求達到各階段的教學內容與目標自然銜接,以確保各階段的順利過渡。

五、教學方法:

1、會話教學。融會話教學於情景表演之中,讓學生在表演中練。

2、詞彙教學。巧用實物和卡片,融詞彙於會話教學中。

3、歌曲與歌謠教學。在每節課中滲透,靈活運用在各個教學環節中,唱演結合,培養藝術素質。

4、趣味故事教學

六、學生分析

三年級共有學生11人,其中男生6人,女生5人。通過上個學期的學習,學生們對英語已經有了一定的瞭解,並掌握了一些日常對話用語和一定量的詞彙。但是仍然有一部分學生對學習英語有一定的困難,兩極分化比較嚴重。所以本學期應做好後進生的轉化工作。教師應該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生的發展為宗旨。

國小三年級下冊英語教學計劃集錦 篇2

本學期我擔任三年級三個班的英語課,在新學期開始之際,為了能更好地把握教材,瞭解學生,提高教學質量,特制定本學期教學計劃如下:

一、教材分析:

三年級下冊按單元形式整體設計和編寫,採用“教案式”編排體系。全書共6單元,2個複習單元。每單元分“ABC”三個部分。教師可自由地選擇並靈活地安排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果。全書配有彩色卡通式插圖,設計新穎活潑,生動有趣。本教材的設計與編寫體現了對傳統外語教學思想的繼承和發展,在比較、分析和研究多種國內外國小英語教材的基礎上,博採眾長,取其精華,形成了本套教材特有的編寫體系。本套教材的編寫思路是以話題為綱,以交際功能和語言結構為主線,逐步引導學生運用英語完成有實際意義的語言任務,即:話題-功能-結構-任務。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師可以有選擇地、靈活地安排教學內容,有針對性地設計課堂教學活動。

(一)、本冊教材的基本知識和技能:

1)能聽懂、會説12組會話,並能進行簡單的交流;

2)能聽説、認讀(包括動物、食品、數字、同學、家庭成員、數字等6個話題)的單詞,並能簡單的運用;

3)能聽、做、演遊戲;

4)能聽、做TPR活動;

5)能學會書中的小製作

6)能唱書本里的英文歌曲;

7)能聽、説、唱書中的歌謠;

8)能完成8個形成性評價活動;

9)能聽懂6個幽默小故事;

10)能瞭解6項簡單的中西方文化知識。

(二)教學重、難點

1、能使用日常交際用語,

2、活用四會句型,

3、進行簡單的交流,做到大膽開口,發音正確。

4、能在圖片、手勢、情境等非語言提示的幫助下,聽懂清晰的話語和錄音。

二、教學目標

1 .強調語言運用本套教材吸收了交際教學思想,注重學生語言運用功能的培養。教材在整體構思,內容安排,活動設計和教學方法選用等方面都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體現了語言的交際功能。

2 .注重能力培養力求用生動簡單,通俗易懂的方式滲透學習策略目標鼓勵學生能動思考,主動做事,自動調整學習方式發掘他們積極求知,努力進取的潛能。

3 .突出興趣激發從內容、形式、方法、插圖及裝禎設計等方面都以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教學內容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實際,選擇話題充分考慮國小生的需求。

4 .重視雙向交流選編了一些與學生日常生活緊密相關,與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同步的中西方文化知識。

5 .融合學科內容十分重視在學習內容上與其他學科知識的兼容幷蓄,精選學生最需要了解的,最感興趣的,最易學會的,最有普及價值的與學生日常生活聯繫最緊密的學科知識內容,融如語言材料之中。

6 重視靈活擴展運用有效的編排形式,使教師充分發揮特長,使學生能夠各得其所。

7 實現整體設計運用整體系統的合理編排力求達到各階段的教學內容與目標自然銜接,以確保各階段的順利過渡。

三、學生分析

三( 一)班共有學生 36名,其中男生20 人,女生16人。三(二 )班共學生36人,其中男生16 人,女生20 人.三(3)班36人,其中男生18人,女生18人。通過上個學期的學習,學生們對英語已經有了一定的瞭解,並掌握了一些日常對話用語和一定量的詞彙。但是仍然有一部分學生對學習英語有一定的困難,兩極分化比較嚴重。所以本學期應做好後進生的轉化工作。教師應該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生的發展為宗旨,始終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放在首位,注意分層教學,引導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四、教學方法與措施:

1、建立和諧、民主的教學環境,形成學習對話的良好氛圍。

通過複習與新授對話內容有聯繫的已學過的對話,為新對話教學作好輔墊,並可以以此導入新對話教學。從而達到以舊引新,更好地為新授打好基礎。對話的方式可以有:教師與全班對話(個別學生也可),或是讓學生問候教師,學生與學生的對話。

2、以學生為中心,設置場景,表演對話。

在教學對話前為學生設計場景,營造氛圍,誘發學生的語言動機。讓學生髮言,教師稍稍加以引導,將他們的句子串聯成對話。請學生跟讀。然後操練幾遍,便可讓學生在設置的場景裏進行表演,充分利用道具讓學生有真實的體驗。而下面的學生當“觀眾”並打分,並請打分的同學説説為什麼打這個分?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聽説能力,更能夠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怎麼説?對不對?應帶怎樣的表情?怎樣演會更好?學生無論是表演的還是看錶演的,都會在打分時找到他們需要的答案。

3、通過娛樂、競賽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與興趣。

國小生中,就是在高年級的學生還是非常愛玩。我們可以利用國小生愛玩的天性。在對話教學中,設計各類競賽、遊戲。讓學生在比中學,猜中學,玩中學,唱、跳中學。如:藏卡片、快看快説、快聽快指等。印象會特別深。

4、注重在教學中,運用手勢。

把一些單詞、短語、甚至是句子與手勢或是肢體語言相結合,讓學生全身活動,手腦並用,即加深了記憶,又能抓住學生的注意力。

五、教學進度安排

第一週 ---- 第五週 Unit 1 --- Unit 2

第六週 ---- 第八週 Unit 3 ---- Recycle 1

第九周 ---- 第十一週 Recycle 1 ---- Unit 4

第十二週---- 第十五週 Unit 4 ---- unit 5

第十六週---- 第十八週 Unit 6 ---- Recycle 2

第十九周---- 第二十週 複習考試

國小三年級下冊英語教學計劃集錦 篇3

一、班級基本情況:

英語對於國小三年級所有學生來説,都是從同一水平開始學習。教師應從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入手,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使他們建立初步的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初步瞭解中西文文化的差導。

二、本套教材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注重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突出語言的實踐性和交際性,同時也突出語言的真實性和實用性;

2、注重學生自學能力和學習策略的培養 ,為學生的進一步學習或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3、注重中外文化的雙向式交流,使學生通過學習,培養未來跨文化交際所需要的能力;

4、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以不同方式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

5、注重融合學科內容,加強學科之間的整合和滲透,讓學生通過英語學習來獲得基他學科的知識;

6、注重教材的靈活性和可操作性,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

7、注重資料的配套,為學生提供良好的的英語學習環境,幫助學生拓展自我發展的空間;

8、注重中國小各階段的銜接,以保證各學段的順利過渡,全面提高中國小英語教學的整體質量。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分析:

1、注重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突出語言的實踐性和交際性,同時也突出語言的真實性和實用性。

2、注重學生自學能力和學習策略的培養,為學生的進一步學習或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3、注重中外文化的雙向交流,使學生通過學習,培養未來跨文化交際所需要的能力。

4、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以不同方式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5、注重融合學科內容,加強學科之間的整合和滲透,讓學生通過英語學習來獲得其他學科的知識。

6、注重教材的靈活性和可操作性,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

7、注重教學資料的配套,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幫助學生拓展自我發展的空間。

8、注重中國小各階段的銜接,以保證各學段的順利過渡,全面提高中國小英語教學的整體質量。

四、教學目的與要求:

1、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態度,使他們初步建立學習英語的自信心。

2、培養學生具有一定的語感和良好的語音、語調、書寫基礎,以及良好的學習習慣。

3、使他們初步具備用英語進行簡單日常交流的能力。

4、培養學生的觀察、記憶、思維、想象和創造能力。

5、適當介紹中西方文化,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增強世界意識,為學生的進一步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五、教學內容與目標:

1、能聽懂、會説12組會話,並能進行簡單的交流。

2、能聽、説、認讀50個單詞和聽、説、讀、寫26個字母(包括同學、家庭成員、數字、水果、方位、動物等6個話題),並能簡單地運用。

3、能聽、做6個“TPR”活動。

4、能學會2個小製作。

5、能唱8首歌曲。

6、能聽、説、唱7首民謠。

7、能完成8個自我評價活動。

8、能聽懂6個幽默小故事。

9、能瞭解6項簡單的中西方文化知識。

六、教學方法:

(一)會話教學(Let’s talk/Let’s play)

本教材的會話部分設計了各種真實自然的情景,並以連環畫的形式出現。其目的在於分散教學難點,循序漸進,便於表演。三年級兒童的特徵就是愛玩,好表現自己。因此,用表演和遊戲的形式來進行交流,學習語言、運用語言是最恰當的,在會話教學中,注意融會話教學於情景表演之中(Let’s talk),讓學生在表演中練,在交際活動中用,而不要將會話教學變成跟老師念,跟錄音讀,集體、小組、個人讀的枯燥無味的形式。在會話表演中,教師的角色既是導演,又是演員。

(二)詞彙教學(Let’s learn/Let’s do)

學生用書中的單詞都是圍繞話題集中歸類出現的,這樣有利於記憶和開展課題的討論。在詞彙教學中應注意以一幾點:

1、巧用實物、頭飾和卡片(Let’s learn)

巧用實物和卡片是指不要單純地利用實物和卡片進行反覆領讀、跟讀的練習,而要提倡“巧”用,即利用遊戲,使用實物或卡片,如:教動物Panda時,教師就用可愛的毛絨玩具熊貓與大家對話:“Hello! I’m Panda!”示範幾次後請學會的學生接過熊貓説:“Hello! I’m Panda!”再傳給舉手要説的學生,在全班學生都聽懂的基礎上進行快傳快説遊戲。實踐證明,在興奮刺激的遊戲中學會的單詞記憶率高。生詞卡片更是可以用來做各種各樣的複習鞏固生詞的遊戲,如:“快看快説”、“快聽快指”、“藏藏、找找、説説”等。

2、融詞彙於會話教學中

1)力求做到在舊語言中學生詞,用舊詞練習新語言。

2)利用並豐富教師教學用書中供選擇的遊戲,可以根據內容的需要,選擇一至兩種遊戲形式豐富課堂教學。

3)設計生動活潑的交際性遊戲。

3、充分的揮TPR活動的優勢(Let’s do)

TPR活動深受兒童喜愛。節奏和動作能刺激大腦皮層,激活記憶,使學生在對各指令的反應中自然習得語言。TPR活動的操作方式:

1)Listen, look and guess(聽音、看圖、猜意)

2)Listen and point(聽音指圖)

3)Listen and do(聽聽做做)

國小三年級下冊英語教學計劃集錦 篇4

一、課標對本冊教材的教學要求:

根據國小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以及發展需求,國小階段英語課程的目的是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他們英語學習的積極態度,使他們建立初步的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培養學生一定的語感和良好的語音、語調基礎;使他們形成初步用英語進行簡單日常交流的能力。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記憶、思維、想象和創造能力。適當介紹中西文化,培養學生學生愛國主義精神,增強世界意識,為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

二、教材基本內容分析:

本學期使用教材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英語(三年級下)》(PEP PRIMARY ENGLISH STUDENTS’ BOOK 2),本冊教材分為六個單元,兩個複習單元。每單元分“ABC”三個部分。 內容安排

本套教材的編寫思路是以話題為綱,以交際功能和語言結構為主

線,逐步引導學生運用英語完成有實際意義的語言任務,即:話題-功能-結構-任務。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師可以有選擇地、靈活地安排教學內容,有針對性地設計課堂教學活動。本冊教材強調語言的運用,注重能力的培養,突出了興趣的激發,重視雙向交流,融合學科內容,重視靈活擴展,實現整體設計。 (一)、本冊教材的基本知識和技能目標:

1)能聽懂、會説12組會話,並能進行簡單的交流;2)能聽説、認讀(包括動物、食品、數字、同學、家庭成員、數字等6個話題)的單詞,並能簡單的運用;

3)能聽、做、演遊戲;4)能聽、做TPR活動;5)能學會書中的小製作;6)能唱書本里的英文歌曲;7)能聽、説、唱書中的歌謠;8)能完成8個形成性評價活動;9)能聽懂6個幽默小故事;

10)能瞭解6項簡單的中西方文化知識。(二)教學重、難點

1、 能掌握26格外字母的正確書寫方法和格式。2、 能使用日常交際用語,3、 活用四會句型,

4、 進行簡單的交流,做到大膽開口,發音正確。5、能在圖片、手勢、情境等非語言提示的幫助下,聽懂清晰的話語和錄音。(三)教學關鍵

1 .強調語言運用本套教材吸收了交際教學思想,注重學生語言運用功能的培養。教材在整體構思,內容安排,活動設計和教學方法選

用等方面都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體現了語言的交際功能。

2 .注重能力培養力求用生動簡單,通俗易懂的方式滲透學習策略目標鼓勵學生能動思考,主動做事,自動調整學習方式發掘他們積極求知,努力進取的潛能。

3 .突出興趣激發從內容、形式、方法、插圖及裝禎設計等方面都以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教學內容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實際,選擇話題充分考慮國小生的需求。

三、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我所執教的三年級二班共有47位學生。通過上個學期的學習,學生們對英語已經有了一定的瞭解,並掌握了一些日常對話用語和一定量的詞彙。但是仍然有一部分學生對學習英語有一定的困難,所以本學期應做好後進生的轉化工作。教師應該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生的發展為宗旨,始終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放在首位,注意分層教學,引導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四、針對性措施:

國小生主體性地位在英語對話教學中的體現,國小英語對話教學在整個英語教學中佔有相當大的份量。怎樣充分體現學生學習主體性地位呢?在國小英語教材中,安排了許多淺顯易懂、生動活潑的對話。根據這些對話稍稍用心設計一下,便能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 建立和諧、民主的教學環境,形成學習對話的良好氛圍。

通過複習與新授對話內容有聯繫的已學過的對話,為新對話教學作好輔墊,並可以以此導入新對話教學。從而達到以舊引新,更好地為新授打好基礎。對話的方式可以有:教師與全班對話(個別學生也可),或是讓學生問候教師,學生與學生的對話。 (二)、 以學生為中心,設置場景,表演對話。

在教學對話前為學生設計場景,營造氛圍,誘發學生的語言動機。讓學生髮言,教師稍稍加以引導,將他們的句子串聯成對話。請學生跟讀。然後操練幾遍,便可讓學生在設置的場景裏進行表演,充分利用道具讓學生有真實的體驗。而下面的學生當“觀眾”並打分,並請打分的同學説説為什麼打這個分?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聽説能力,更能夠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怎麼説?對不對?應帶怎樣的表情?怎樣演會更好?學生無論是表演的還是看錶演的,都會在打分時找到他們需要的答案。

(三)、 通過娛樂、競賽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與興趣。 國小生中,就是再高年級的學生還是非常愛玩。我們可以利用國小生愛玩的天性。在對話教學中,設計各類競賽、遊戲。讓學生在比中學,猜中學,玩中學,唱、跳中學。如:藏卡片、快看快説、快聽快指等。印象會特別深。

(四)、注重在教學中,運用手勢。

把一些單詞、短語、甚至是句子與手勢或是肢體語言相結合,讓學生全身活動,手腦並用,即加深了記憶,又能抓住學生的注意力。 (五)、注重字母教學

國小三年級下冊英語教學計劃集錦 篇5

學生情況分析

三年級有四個班,每班大約62人,每個班都有各自的特色,他們聰明活潑、勤奮好學,這些學生曾在一,二年級的時候初步接觸了英語,對英語有着濃厚的興趣。但也有少數學生遇到困難就停止不前,學習習慣也不太端正,有待度,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使之有所進步。

教材分析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英語》供三年級起使用,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與加拿大Lingo。Media國際集團合作編寫的一套全新的中下學銜接的英語教材。這套教材是根據教育部制定的《國家英語課程標準》和《國小英語教學基本要求》編寫而成的。

本冊教材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注重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突出語言的實踐性和交際性,同時也突出語言的真實性和實用性。

2、注重學生自學能力和學習策略的培養,為學生的進一步學習或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3、注重中外流,使學生通過學習,培養未來跨要的能力。

4、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以不同方式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教學目標

1能聽懂會説12組對話,並能進行簡單的交流。

2能聽説認讀50個單詞和聽説讀寫26個字母。

3瞭解6項簡單的中西方

4能唱8首歌和聽説唱7首歌謠。

5能完成8個自我評價活動。

具體措施

1、認真備課,鑽研教材,抓緊課堂教學,做到當堂內容當堂掌握。

2、運用各種不同的肢體語言來輔助教學。

3、在課堂上多開展一些有趣的活動、遊戲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英語,在生活中學習英語。

4、多為學生營造一些學習氛圍,如:創設英語角等等。

5、要求學生在課餘時間儘量的運用已經學習的英語進行對話。

6、多看英語畫報,多讀英語故事,多看英語書籍。

7、多與學生交流,進行口語交際訓練。

8、關係愛護學習比較吃力的學生,讓優等生去幫助他們。採取一幫一的方法,最後比一比到底是哪一組有了進步並予以獎勵。

教學進度安排表

第一週:Unit1 第二週:Unit1 第三週:Unit1—2 第四周:Unit2 第五週:Unit2—3 第六週:Unit3 第七週:Unit3 第八週:Unit3—4 第九周:Unit4 第十週:Unit4 第十一週:Unit4—5第十二週Unit5第十三週Unit5

第十四周Unit5—6第十五週Unit6第十六週Unit6第十七週Rcycle2第十八週Review1—3第十九周Review4—6

個人成長髮展計劃

新的學期有新的開始,所以這個學期我要發奮圖強,努力學習,查看更多的教育書籍和有關英語的知識,並注意摘抄重要的句子和對自己有警示作用的在理論學習筆記上豐富自己的課餘生活。在集體教研的時候積極發言,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有意義的活動,並配合學校工作。認真聽課,並做好聽課記錄。做好三年級英語教學工作

國小三年級下冊英語教學計劃集錦 篇6

經過幾年的發展,我校基本步入了正軌,如何提高教學質量成為了本學校的重中之重,在王校長的號召下,我的本期教學計劃如下:

一、教育教學管理方面

本學期,我所執教的班級有三四班、三五班、三六班。良好的課堂秩序是上好高效課堂的前提。因此,我們要重視教學教學管理,我有以下幾點想法:

1、瞭解每個學生的情況。其中包括:學生的特長、愛好、性格、座位等,拉近師生之間的關係。

2、在每個任務前,老師要提前預設可能發生的情景,在做活動之前,講清規則,提出要求。語氣要中肯有力度,對學生產生威嚴感。

3、合理分組,優中培優。英語課對於三年級的學生來説是關鍵,因此,打好學生的英語學習基礎,對其今後的學習和生活也會更有影響。本學期,我將努力改善自己的課堂效率,將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爭取每節課都給學生布置相應的任務,同時給其留有一定的空閒時間,引導其自主創新。特別是對於操作能力較強,課堂上又“吃不飽”的學生,要給其佈置更為艱鉅的任務,充分發揮其獨創性。

4、互幫互助,優中帶差。對於英語課老師來説,學習差的學生往往是學習作風懶散又興趣不高的學生,這一點有其自身的原因也有教師的原因,特別是教師的課堂效率不高也是影響這些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一個主要因素。因此,在這方面我將努力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創造一些較為豐富的課堂情境,提高課堂效率,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此外,課堂上佈置任務體現分層的原則,不同的學生區別對待,特別是後進生,應給他們提供一些較為簡單或者經過努力能夠完成的任務,以提高他們的自信心,不打消他們的積極性。同時,對於課堂上偶爾出現的他們解決不了的任務,充分利用分組的作用,讓學生互幫互助,實在解決不了的問題,教師予以引導,共同努力共同解決。

5、建立合理的長效的課堂評價機制,鼓勵學生。獎勵評價機制要細緻化。例如:積累分數,或者發放報喜單,積累印章,貼畫,口頭表揚等等。

6、不斷提醒,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

7、批改作業。作業要規範化,在學生寫作業之前,統一好作業的格式,對於易錯的,給予及時的提醒和糾正,儘量做到面批。不能完全改完學生的作業的情況下,儘量挑出一半多的學生進行批改,總結易錯知識點和原因。在改完作業後,儘量給學生分類,哪些學生寫得好,哪些學生寫得不好,自己瞭然於胸。好的在課堂上要及時表揚,樹立榜樣。不好的學生,可在課下,單獨進行指導。幫助他逐步提高。

二、教育教學能力

1、認真、及時地完成各項常規工作。

2、多聽課、評課,和集體備課,促進個人發展。

3、積極開展英語活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個人素養的提高。

隨着社會的發展,教育理念一直在不斷地提升,作為一名老師,我需要在做到以下幾點:

1、不斷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思想主宰着世界,因此,我在平時需要大量的汲取教學理念,本學期看的幾本書有朱永新《新教育之夢》《教師成長密碼》等。

2、加強個人專業素養。

隨着教學時間的延長,雖然自己的教學水平得到了不小的提高,但是自己的英語儲備量正在不斷地流失。因此,本學期,要堅持加強專業素養的培養,多聽原聲磁帶,堅持看一些英文報紙和一些著名的英語演講。

四、提高教學質量,培優補差的措施

1、教師時刻注意用英語作為課堂教學工具,用英語來教英語,使學生習慣於從情景中,從表情、手勢、輔助教具中去領會意思,理解內容,提高聽力理解能力。

2、採用多種新穎有趣的教學方法、手段以培養、鞏固學生的學習興趣,如遊戲、比賽、唱歌、小韻文、詩歌、角色表演等,或改變座位放置,鼓勵自由會話等到,使學生對英語的新奇感轉化為持久的好學動力,使他們對語言的愛好轉而形成為對語言的飢餓。

3、堅持教改實驗,強調聽説領先,積極創設一切條件讓學生多説英語,愛説英語,面向全體學生,使每一位學生都有開口説英語的機會。

4、利用多媒體設備,創造立體化的多媒體教學環境強化聽的訓練,幫助學生學到正確標準語音語調。

5、抓好教學質量,堅持人人課課過關,及時復現鞏固,查漏補缺,指導學生。

國小三年級下冊英語教學計劃集錦 篇7

一、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主要分一下幾個板塊:

Story time是單元核心板塊。藉助活潑生動的插圖和有趣的故事情節,以對話和短文的形式呈現了詞彙、句型、日常用語和語言功能。詞彙以圖片方式呈現在頁底,在加強學生理解能力的同時亦方便核心單詞的學習與複習。

Fun time是句型和詞彙的操練板塊。通過趣味性、互動性較強的語言實踐活動,幫助學生熟練掌握Story time中呈現的詞彙、句型和日常用語,以提高他們用英語進行簡單對話的能力。

Cartoon time是拓展性趣味閲讀板塊。通過以小老鼠Bobby和小貓Sam等卡通人物為中心的趣味小故事,幫助學生複習本單元的語言知識,提高閲讀理解能力;同時有計劃地呈現下一單元即將出現的主要句型或日常用語。Cartoon time的故事以幽默風趣的風格吸引學生自發性閲讀課文,在提高閲讀興趣的同時也培養學生對文化的興趣。

Sound time是語音教學板塊。通過含有目標字母或字母組合的範例單詞和歌謠,幫助學生了解字母在單詞中的發音。

Song time/Rhyme time是歌曲、歌謠板塊。通過唱歌曲、誦歌謠等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學生的身心,幫助學生潛移默化地鞏固所學內容,提高聽説能力和思維能力。教師可以輕鬆利用歌曲及歌謠作為導入或鞏固活動,帶動學習氣氛。

Checkout time是檢測板塊。按照單元詞彙、句型和日常用語等方面的教學目標,通過形式多樣的綜合性語言應用活動,幫助學生複習鞏固所學的語言知識。

Ticking time是自我評價板塊。通過自我評價,引導學生了解自己對所學主要內容的掌握情況,反思和調整自己的學習過程,體驗進步與成功,認識自我,明確方向

按照《英語課程標準》的目標要求,在每個單元特地設置了Learning tip(學習提示),在每四個單元之後還安排了一個Project(綜合語言實踐項目)。Learning tip通過簡要的提示和説明,引導學生逐步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效率;同時幫助學生了解一些英語基礎知識和在英語學習中需要注意的問題。Project由幾個環環緊扣、層層鋪墊的語言實踐活動組成。在活動過程中,讓學生經過思考、調查、討論、交流和合作等環節,綜合運用前幾個單元所學的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完成一定的學習任務,展現自己的學習成果。

二、總的目的要求

(一)、總體目標

能根據教師的簡單指令做遊戲、做動作、做事情。能做簡單的角色扮演。能唱簡單的英文歌曲,説簡單的英語歌謠。能在圖片的幫助下聽懂和讀懂簡單的小故事。能談論時間及年齡等信息,請求別人開門關窗,告訴別人圖書館等公共場所的注意事項,能幫助別人尋找物品,與小朋友們一起參觀玩具博物館及Liu Tao爺爺的農場。瞭解字母b,p,r,d,s,t,m,n在單詞中的讀音。認讀、書寫有關教室、文具、數字、水果、動物、家人等方面的英語單詞。

(二)、語言技能

聽、做

1、能根據教師的語言、動作、實物、圖片等提示聽懂所學內容。

2、能聽懂課堂指令並作出正確的反應。

3、能根據指令做事情,如:指圖片、説數字、做動作、編排圖片順序、做手工等。

説、唱:

1、能根據錄音內容模仿説唱。

2、能就所學的內容進行簡單的日常會話(內容以每個模塊的話題為主。)

3、能唱4首兒童歌曲、吟誦4首韻律詩。

4、能根據圖畫説出單詞或短句。

玩、演

1、能用英語做遊戲。

2、能表演英文歌曲或歌謠。

3、能就所學內容參與角色表演或完成相應語言交際任務。

認、讀:

1、能看圖識詞(單詞、詞組)

2、能在圖片的幫助下讀懂小故事。

三、具體措施

1、認真備課,鑽研教材,抓緊課堂教學,做到當堂內容當堂掌握。

2、運用各種不同的肢體語言來輔助教學。

3、在課堂上多開展一些有趣的活動、遊戲。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英語,在生活中學習英語。

4、多為學生營造一些學習氛圍,如:創設英語角等。

5、要求學生在課餘時間儘量的運用已經學習的英語進行對話。

6、多看英語畫報,多讀英語故事,多看與英語有關的書籍,電視節目。

7、多與學生交流,進行口語交際訓練。

國小三年級下冊英語教學計劃集錦 篇8

一、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及作用,主要任務,主要內容的要點,重點,難點,特點,疑點,知識結構等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英語(PEP)》供三年級起使用,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與加拿大Lingo。Media國際集團合作編寫的一套全新的中國小銜接的英語教材。這套教材是根據教育部制定的《國家英語課程標準》和《國小英語教學基本要求》編寫而成的。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英語》的設計和編寫體現了外語教學思想的繼承和發展。在比較、分析和研究許多種國內外國小英語教材的基礎上,取其精華,博採眾長,形成了本套教材特有的編寫體系。同時,有吸收了當今國內外英語作為外語教學的理論和成功經驗,把這些教學理論和實踐經驗同我國的國小外語教學實際相結合,形成了適合我國國小英語教育基本狀況的外語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本套教材總思路是以話題為綱,以交際功能為主線,兼顧語言結構,逐步引導學生運用英語完成有實際目的的語言任務,即:話題—功能—結構—任務。

本套教材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注重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突出語言的實踐性和交際性,同時也突出語言的真實性和實用性;

二、注重學生自學能力和學習策略的培養,為學生的進一步學習或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三、注重中外文化的雙向式交流,使學生通過學習,培養未來跨文化交際所需要的能力;

四、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以不同方式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

五、注重融合學科內容,加強學科之間的整合和滲透,讓學生通過英語學習來獲得基他學科的知識;

六、注重教材的靈活性和可操作性,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

七、注重資料的配套,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幫助學生拓展自我發展的空間;

八、注重中國小各階段的銜接,以保證各學段的順利過渡,全面提高中國小英語教學的整體質量。

二、學情分析(教學班級人員狀況、思想紀律狀況、知識能力現狀、有利及不利因素等)

英語對於國小三年級所有學生來説,都是從同一水平開始學習。教師應從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入手,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使他們建立初步的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初步瞭解中西文文化的差導

周次教學內容課時備註

1——2第一單元10

3——4第二單元10

5——6第三單元、第四單元16

7複習,準備期會考試8

8——15第五六七八單元35

16——17期末考試複習15

三、教學目標和要求(本學期應達到的幾項目的及要求)

1、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態度,使他們初步建立學習英語的自信心。

2、培養學生具有一定的語感和良好的語音、語調、書寫基礎,以及良好的學習習慣。

3、使他們初步具備用英語進行簡單日常交流的能力。

4、培養學生的觀察、記憶、思維、想象和創造能力。

5、適當介紹中西方文化,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增強世界意識,為學生的進一步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四、教學重點和難點(教材中最重要的知識點和最難掌握的知識點)

1、注重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突出語言的實踐性和交際性,同時也突出語言的真實性和實用性。

2、注重學生自學能力和學習策略的培養,為學生的進一步學習或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3、注重中外文化的雙向交流,使學生通過學習,培養未來跨文化交際所需要的能力。

4、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以不同方式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5、注重融合學科內容,加強學科之間的整合和滲透,讓學生通過英語學習來獲得其他學科的知識。

五、實施措施(根據教材、學情分析、確保目標的實現,在教學管理,教學方法,學法指導等問題上採取哪些措施)

1、認真備課,鑽研教材,抓緊課堂教學,做到當堂內容當堂掌握。

2、運用各種不同的肢體語言來輔助教學。

3、在課堂上多開展一些有趣的活動、遊戲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英語,在生活中學習英語。

4、多為學生營造一引起學習氛圍,如:創設英語角等等。

5、要求學生在課餘時間儘量的運用已經學習的英語進行對話。

6、多看英語畫報,多讀英語故事,多看英語書籍。

7、多與學生交流,進行口語交際訓練。

六、教改實驗(教改實驗課題及設想)

1、巧用實物、頭飾和卡片

2、融詞彙於會話教學中

1)力求做到在舊語言中學生詞,用舊詞練習新語言。

2)利用並豐富教師教學用書中供選擇的遊戲,可以根據內容的需要,選擇一至兩種遊戲形式豐富課堂教學。

3)設計生動活潑的交際性遊戲。

3、充分的揮TPR活動的優勢(Let’sdo)

TPR活動深受兒童喜愛。節奏和動作能刺激大腦皮層,激活記憶,使學生在對各指令的反應中自然習得語言。

國小三年級下冊英語教學計劃集錦 篇9

一、學生情況分析

三年級大學生對英語感興趣,有的模仿能力,但剛學過字母,對單詞讀音的記憶有難度度,很容易遺忘;並且注意不長,對遊戲、直觀圖片等感興趣。,在激發興趣的,還需培養的學習習慣。就上學期期末成績而言,聽力還需加強訓練,有些學生對於句子的理解僅僅停留在一知半解上。這學期要狠抓基礎知識,課堂上要注重檢查學生對句子的理解。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是教育部制定的《英語課程標準》和《國小英語教學要求》編寫而成的。本冊供以國小三年級學期使用。其設計和編寫體現了外語教學思想的繼承和發展。在分析、許多種國內外國小英語教材的基礎上,取其精華,博採眾長,了本套教材特編寫體系。,有吸收了當今國內外英語外語教學的理論和經驗,把教學理論和實踐經驗同我國的國小外語教學相,以我國國小英語的外語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本冊教材幾個特點:

1、注重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語言的實踐性和交際性,也語言的性和實用性。

2、注重學生自學能力和學習策略的培養,為學生的學習或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3、注重中外文化的雙向交流,使學生學習,培養未來跨文化交際所需要的能力。

4、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以不同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5、注重融合學科內容,學科之間的整合和滲透,讓學生英語學習來學科的知識。

6、注重教材的靈活性和可操作性,以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

7、注重教學資料的配套,為學生的英語學習環境,幫助學生拓展自我發展的空間。

8、注重中國小各階段的銜接,以各學段的順暢。

三、教學目標:

1、培養學習興趣,實現愉快教學國小英語是國小生接觸英語的起始啟蒙階段,激發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讓他們從小就喜愛英語,無疑是非常重要的,這就要我們教師必須在課堂上開展愉快教學,讓學生保持良好的學習情緒。

2、保持課堂教學的高密度與有節奏包含兩個方面,一是指學生英語時間的量要大,面要寬,(教學論文)二是指課堂上學生個別訓練量要大,儘可能多的提高學生口語操練和口語交際的人次。

3、積極進行英語思維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不講或少講漢語。為了使課堂教學順利進行,並使之生動活潑有趣,教師可以藉助圖片,實物或模型等直觀教具和表情、身勢以及其他副語言行為輔助教學。

四、運用各種教具

激發學習慾望,例如演示生動、形象的圖片或實物,能縮短知識與生活的距離。也可運用簡筆畫,激起學習興趣。簡筆畫的特點是形象、直觀、生動、活潑,能夠把機械乏味的練習變成有實在意義的訓練,同時增加學習的趣味性,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也應多多運用多媒體,激活學生思維。利用錄音機的錄音、放音功能,用聲音為學生創設情景。利用多媒體課件,創設全方位最佳情景,達到音像、動靜結合的效果。

國小三年級下冊英語教學計劃集錦 篇10

一。本學期教學的指導思想

在當今信息化、知識化的社會,英語教學必須響應國家基礎教育課程的改革政策,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結合國小英語教學的特點,國小英語教學主要應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他們良好的語言學習習慣,着重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基礎語言能力和英語語感能力,循序漸進地建立起英語語言思維能力。

二、本學期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使學生能聽懂、會説一些簡單的日常交際用語,並能在情境中運用。

2、使學生掌握一定數量的單詞,掌握生詞的讀音、書寫及中文意思。

3、通過歌曲、遊戲、歌謠、遊戲、製作等活動鞏固所學內容培養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三、教材分析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英語》的設計和編寫體現了外語教學思想的繼承和發展。在分析、研究許多種國內外國小英語教材的基礎上,取其精華,博採眾長,形成了本套教材特有的編寫體系。教材編寫有如下特點:

1、注重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

2、注重學生自學能力和學習策略的培養。

3、注重中外文化的雙向交流。

4、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

5、注重融合學科內容,加強學科之間的整合和滲透。

6、注重教材的靈活性和可操作性,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

7、注重教學資料的配套,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

8、注重中國小各階段的銜接,以保證各學段的順利過渡,全面提高中國小英語教學的整體質量。

四、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基本情況三年級共有學生48人,他們聰明活潑、勤奮好學。這個年齡段的學生正處於少年時期,孩子們具有好奇、好活動、愛表現、善模仿等特點。他們喜歡新鮮事物,對陌生語言的好奇心能激起他們對外語的興趣。他們的記憶力好,形象思維好、模仿力、可塑性強,但缺乏理性思維,邏輯思維不強。他們中有些學生已經初步的接觸過英語了,有的是剛開始學,但對英語都有着濃厚的興趣。

五、教學措施

1、認真備課,鑽研教材,抓緊課堂教學,做到當堂內容當堂掌握。

2、運用各種不同的肢體語言來輔助教學。

3、在課堂上多開展一些有趣的活動、遊戲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英語,在生活中學習英語。

4、多為學生營造一些學習氛圍,如:創設英語角等等。

5、要求學生在課餘時間儘量的運用已經學習的英語進行對話。

6、多看英語畫報,多讀英語故事,多看英語書籍。

7、多與學生交流,進行口語交際訓練。

國小三年級下冊英語教學計劃集錦 篇11

一、指導思想:

教師應認真貫徹國家教育方針,依據國家《英語課程標準》的最新理念來實施教學活動。堅持英語教學的實踐性原則,倡導語言知識與語言技能訓練相結合的開放互動的學習模式;針對國小生的特點,正確把握語言知識與語言技能之間的關係。國小階段的英語教學重點在聽、説、讀、寫的訓練上,要培養良好的發音,正確的聽説讀寫習慣和運用語言的習慣,重要的是要養成良好的接受英語和學習英語的方法。

二.教材分析

我們使用的新版教材在教學內容上更加貼近”劍橋少兒英語”的培養目標,教學方法更加靈活,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整個教學過程更能激發兒童學習英語的興趣,併為他們今後的繼續提高打下堅實的基礎.本學期我們主要學習劍橋少兒英語一級下冊7-16單元,每一個單元一個話題;本套教材生動活潑,教材整體設計體現了聽,説,讀,寫,並通過説,聽,chant,sing、play多途徑來激發興趣,並最終形成語言能力。

三、教學目標

根據國小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徵以及發展需求,國小階段的英語課程的目的是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他們英語學習的積極態度,使他們建立初步的英語學習的自信心;培養學生一定的語感和良好語音、語調基礎;在一些英語教學活動中能夠運用英語進行交流或完成教學活動。

四、教學措施

1、考慮到國小生好動愛玩的特點,以活動為課堂教學的主要形式,設計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樂中學、學中用,從而保證學生英語學習的可持續性發展。

2、通過聽、説、讀、寫、唱、遊、演、畫、做等形式,進行大量的語言操練和練習。

3、將直觀教具和電教手段,多媒體課件相結合,培養學生良好的'朗讀習慣,打下良好的語音語調基礎。

4、設計全面、高效的課外作業,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做到整潔、規範、正確地書寫.

5、創設情境,讓學生在較真實的環境中學習語言,引導學生自主參與。

6、建立科學評價體系,通過小獎品等對學生課堂學習進行評價,同時讓家長參與評價等途徑,讓學生體驗成功,激勵學生自主學習。

7、開展各類競賽活動。

國小三年級下冊英語教學計劃集錦 篇12

一、學情分析

對於三年級(1)班的54名學生來説,通過半年多的學習,他們已有具備了一定的的英語語言基礎。有着較正確標準的語音語調,具備了基礎的語感。絕大多數學生對英語學習有着濃厚的興趣。課堂上學生學習積極,態度認真,能夠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去,能較好的完成課後作業。個別孩子在英語方面的才能突出,學習能力和水平較高。

但是也有個別待進學生,學習不夠主動。本學期應重點抓好補差工作,縮小優秀生和待進生的差距。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的教學目標是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他們英語學習的積極態度,使他們建立初步的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培養學生一定的語感和良好的語音、語調,書寫基礎,以及良好的學習習慣;使他們形成初步用英語進行簡單交流的能力,同時,培養學生的觀察、記憶、思維和創造的能力。

本冊教材包括10個模塊,一個複習模塊。每個模塊分兩個單元。一般情況下,第一單元呈現本模塊所要學習的語言內容,第二單元提供若干任務型活動,包括一首歌曲、歌謠或韻句。學習模塊的課文中出現了一些語法內容,但不要求學習孤立地、脱離語境地掌握,只語境中運用包含這些語法的句子。主要內容包括:26個字母學習及我最喜歡的物品;名詞單複數變化及用反義詞描述的句子;運動項目及表述喜好的項目;食物及詢問與回答本人或他人喜愛的食物;中西方重要節日春節,元旦,聖誕節等;四季及描述天氣的簡單句型;Has引導的疑問句和交通工具的學習;方位介詞及固定搭配。

三、教材特點

(一)強調語言運用。本教材吸收了交際教學思想,注重學生語言應用能力的培養。在整體構思、內容安排、活動設計和教學方法選用等方面都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體現語言的交際功能,把話題---功能---結構---任務結合起來,並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採用“全部動作反應法”讓學生在有節奏的説唱中體驗語言。

(二)注重能力培養。本教材在內容安排、活動設計和學習評價上都貫穿“學會學習”的主題。十分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獨立運用所學語言去做事情的能力。

(三)突出興趣導向。本教材從內容、形式、方法、插圖及裝幀設計等方面都以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教學內容緊密聯繫學生裝生活與實際。選擇話題充分考慮國小生的需求。

(四)重視雙向交流。本教材重視雙向交流,中西方文化知識的滲透,在教學內容中選編了一些適合學生年齡特點和認知能力的中西方文化知識。

(五)本教材十分重視在學習內容上與其他學科知識的兼容閉並蓄。精選學生最需要了解的最感興趣的,最易學會的,最有普及價值的,與學生日常生活聯繫最緊密的學科知識內容融入語言材料之中。

四、教學要求和目標

1、能按要求四會與三會要求掌握所學的單詞。

2、能按四會要求掌握所學的句型。

3、能運用日常交際用語,活用四會句型,進行簡單的交流,並作到大膽開口,發音正確,所用話語與場合相符。

4、能在圖片、手勢、情景等非語言提示的幫助下,聽懂清晰的話語和錄音。

5、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能做到書寫規範、整潔。

6、養成良好的聽英語、讀英語,説英語的習慣,能自覺的模仿語音、語調,逐步培養語感。

7、能在任務型學習的過程中運用相關的語言知識,完成某項任務,並促進語言能力的提高。

8、能延長已學過的英語歌曲,朗讀已學過的歌謠。

五、教學措施

1、在教學過程中,由於本冊書難度較大,學生可能會產生倦怠心理。因此,要注重在課堂中激發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加強聽説的前提下,通過聽、説、讀、寫、唱、遊、演、畫、做的形式,進行大量的語言操練和書面練習。努力做到以聽説助讀寫,以讀寫促聽説。

2、在我的指導下,每個學生利用課本的空白頁繪製了家庭作業表。用於抄寫作業和家長簽字。使用統一的表格形式,利於統計和管理。作業每天檢查,每兩週就作業完成情況不好的學生與家長聯繫。

3、以將三年級整本書的知識祕笈整理出來,馬上發放到每個學生手中。幫助他們明確每單元的重難點,更有針對性的進行復習和掌握。

4、在開學第二週給家長一張“温馨提示”,明確提出本學期學生英語學習的要求,並具體指導家長在家如何輔導學生。家校聯手,共同進步。

5、在教學故事課文的時候,運用閲讀式教學,讓學生藉助教師的肢體語言和生動的卡通畫,自己去理解和感受故事課文。從中得到樂趣,獲得成就感,從而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

6、凡帶有活動和遊戲性質的項目及歌謠、歌曲,要讓學生有機會猜一猜、説一説、演一演,畫一畫,玩一玩或唱一唱。

7、在複習課中,也應該堅持利用情景,通過大量的聽、説、讀、寫、唱、遊、演、畫、做等學習活動,在生動的活潑的氣氛中,完成複習和鞏固的任務。

國小三年級下冊英語教學計劃集錦 篇13

一、學情分析:

國小三年級的學生組織紀律性較強、情緒變化較大,運動能力有一定發展,上課喜歡玩,運動系統發育不成熟,肌肉力量和協調性較差,想象創造力豐富,學習興趣易激發。應該努力培養學生主動進取的態度,掌握好學習方法,把握學習規律,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去探討,去理解,去發現,去創造。通過合理的運動實踐,在不斷克服困難體驗運動樂趣;提高運動技能,培養健康和愉快生活的態度,通過從事適宜的運動,瞭解自己的身體變化,增強體質,培養堅強的意志。

二、教學目標與重難點:

1、教學隊列,隊形走為主,每節課都要有隊列對形的練習。

2、掌握基本體操、快速跑、技巧、投擲、身體素質訓練、籃球比賽等。

3、在上課過程中多做一些輔助性練習,如發展耐力速度的定時跑,定距離跑;發展下肢力量,提高立定跳遠成績的跳起,原地抱膝跳,跳台階、免子跳等;

4、以速度力量練習和耐力練習的課(跳躍性、耐力性的反覆練習)來改善肌肉的協調性和力量的發揮。

5、並採用小重量和不負重量的方式,通過協性練習和提高動作速度的練習來提高速度力量。

三、教材內容:

國小三年級主要選擇田徑(跑、跳、投),體操、遊戲、籃球等基礎項目,以便使學生跑、跳、投的基本技術得到提高。

授課時數根據我校校歷安排和學校要求,本學期共講20周,每週體育授課為3學時,共60學時。每個學期實際上課定為16周,共48學時。上課過程中,若因場地,天氣條件等因素的影響,將臨時調整。本學期以教學隊列,隊形走為主,每節課都要有隊列對形的練習。配以中國象棋比賽、體育健康理論知識、基本體操、快速跑;耐力跑、定時跑、立定跳遠、身體素質訓練、籃球比賽等。另外在上課過程中多做一些輔助性練習,如發展耐力速度的定時跑,定距離跑;發展下肢力量,提高立定跳遠成績的跳起,原地抱膝跳,跳台階、免子跳等;多上速度力量練習和耐力練習的課(跳躍性、耐力性的反覆練習)來改善肌肉的協調性和力量的發揮。並採用小重量和不負重量的方式,通過協性練習和提高動作速度的練習來提高速度力量。每次授課一個到二個主教材(如:跑步或;立定跳遠)其餘(如籃球、隊列隊形、身體素質)訓練將作每次課的準備部分內容。每節課都爭取有一個或兩個小遊戲。及時對學生進行評價,根據實際情況將制定國小生體育與健康課成長評價記錄袋。

四、教學措施及注意的問題:

1、根據教學任務,提前準備和佈置好場地、器材、及教學用具。

2、在教學中,加強與重視“三基教學”同時要注意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努力完成體育三個方面的任務。

3、教學原則、教學方法的運用,要從增強學生體質出發,根據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點及學生的實際情況,科學地安排好、密度和運動量。

4、認真做好學生的學期、學年體育成績的考核和評定,重視資料的積累和保管,並且定期進行科學的分析和歸納,指導和改進教學工作,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教學中要充分發揮體育委員,小組長及積極分子的作用並且經常做好對他們的培養。

五、培優、輔中、轉差集體措施:

1、因材施教,分類指導。

2、培養優生,能自覺練習,善於動手,動腦的好習慣。

國小三年級下冊英語教學計劃集錦 篇14

【教學目標】科學概念

1、動物都有生命週期,都要經歷出生生長髮育繁殖死亡四個階段。

2、不同動物在生長過程中的形態、變化、繁殖方式各不相同,壽命的長短也不相同。過程與方法

1、查閲和交流資料,瞭解更多動物的生命過程。

2、從多種動物的生命過程中發現共同的規律,提高分析、比較、綜合、概括的能力。3、用流程圖和循環圖表示動物的生命週期。4、按卵生還是胎生、變態還是不變態給動物分類。情感態度價值觀

1、認識到動物的生長髮育都有自己的規律。2、培養研究生命奧祕的興趣。【教學重點】

觀察瞭解其他動物的生命週期。【教學難點】不同的生命週期。【教學準備】

一些有關動物生長髮育過程的圖片和資料。【教學時間】1課時【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

蠶的一生經歷了出生、生長髮育、繁殖、死亡四個階段,其他動物的一生也要經歷這樣一個過程嗎?這個過程的各個階段是怎樣的呢?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這些問題。

二、學習新課

1、讓學生觀察書中的圖,瞭解其他動物的生命週期

分小組選擇其中一種動物,討論這種動物一生中必須要經歷哪些生命階段,用流程圖表示這種動物的生命週期,並查閲資料瞭解它的生命週期的時間(即壽命)。(在查閲資料中還要注意:動物的壽命問題較複雜,它同環境關係極大,儘量採用人工飼養條件下取得的數據。)

2、不同的生命週期

(1)比較不同動物的生命週期,它們有什麼相同和不同。(讓學生能總結出它們相同的地方。)

(2)指導學生給動物分類。分類的標準就是是否經過變態,以及卵生還是胎生。3、觀察瞭解其他動物的生命週期。

(1)課前要求學生收集雞、蝴蝶、蜻蜓、山羊、熊貓、魚等動物生命週期和壽命的資料,並帶到課堂上來。(活動方式主要以小組查閲資料和大組彙報交流的方式進行。)

(2)佈置任務並提出要求:每組從上述動物中選擇兩種,瞭解其生命週期及經歷的時間,並把它們的生命週期用流程圖的形式表示出來。

(3)小組在規定的時間內查閲資料,並用流程圖或循環圖表示它們的生命週期。為節約時間,流程圖或循環圖都用文字和箭頭表示。(鼓勵學生能查找出某種動物的每個生命階段的形態、行為、食物和生活環境。)

(4)小組彙報交流。在某個小組彙報的時候,查閲相同資料的組,可以補充和提出不同意見。(學生彙報時,教師要把大家認可的結果,填寫在班級大表上。)

4、教師小結:雖然動物個體最終會死亡,但是通過繁殖使其物種不會隨着個體的衰老死亡而滅絕,並得以不斷延續。

【板書設計】

6其他動物的生命週期

動物名稱雞蝴蝶蜻蜓山羊熊貓魚(鯉魚)【教學後記】

生命週期(流程圖)卵→雛雞→成雞卵→幼蟲→蛹→成蟲卵→幼蟲→成蟲小羊→成羊幼仔→成年熊貓卵→幼魚→成年魚生命週期的時間約14年約20年約1年約15年約20年約50年7、我們的生命週期

【教學目標】科學概念

1、從出生到現在,我們的身體發生了很多的變化,今後還將發生變化。2、人在生命的不同年齡階段,身體的特點各不相同。

3、人也有生命週期,人的一生也要經歷出生生長髮育繁殖死亡四個階段。4、人的壽命長短和是否健康生活有很大關係。過程與方法

1、收集並整理自己從出生到現在身體生長變化的資料。2、預測今後的身體還將發生什麼變化。3、調查不同年齡段人身體的特點。

4、分析研究人一生中身體變化的規律,以及影響壽命的因素。情感態度價值觀

1、懂得珍愛生命、健康生活是十分重要的。2、認識到自然事物的變化是有規律的。【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認識人的生命週期,知道人的生命週期要經歷出生、生長髮育、繁殖、死亡四個階段。

【教學難點】

我們的出生與生長變化,指導學生了解人一生的身體變化特點。【教學準備】

學生課前收集的有關自己從出生到現在每年的身高、體重、牙齒以及能力發展的變化;教師設計好“o歲一9歲我們的生長變化”班級大表,“各年齡段人的身體特點”班級大表,收集嬰兒、幼兒、兒童、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身體特點、活動能力的圖片資料。

【教學時間】1課時【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所有的動物都有自己的生命週期,人的生命週期是怎樣的呢?二、學習新課

1、我們的出生與生長變化(1)我們是從哪裏來的;

(2)我們剛出生時是什麼樣子的;

(3)從出生到現在我們的身體發生了哪些變化。2、我們的一生

(1)調查身邊最熟悉的人,把握不同年齡段人的身體特點。活動分為四步:(一)找出身邊最熟悉的人;(二)弄清他們的年齡段;(三)把他們歸到不同的年齡組;(四)觀察他們的身體特點。

(2)人可以按年齡劃分不同的階段,比如:兒童、青年、中年、老年。怎樣劃分呢?瞭解和比較他們的不同。(比如兒童組和青年組;青年組和中年組;中年組和老年組。然後再通過交流,對人一生的身體特點有較全面的把握。)在小組比較的基礎上,最後全班彙報、交流、彙總。

(3)教科書第37頁大表中的內容要在各組比較的基礎上填寫,經過綜合、概括得出各年齡段的特徵。

3、指導學生總結出人的生命週期和植物、動物一樣,都要經歷出生生長髮育繁殖死亡,這樣共同的四個階段。(在討論的基礎上得出人也有生命週期。)

4、教師小結:人的健康是建立在平時健康生活的基礎上的,特別是兒童少年時期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其健康情況會影響到人的一生,一定要注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適當加強體育鍛煉,關愛生命,珍惜健康。

【板書設計】

7我們的生命週期

國小三年級下冊英語教學計劃集錦 篇15

【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三年級學生的知識面較窄,音樂基礎知識掌握得不多,有一大部分在一、二年級學生樂理知識都沒有掌握好,識譜能力和欣賞能力都較差,但他們的感受、探索、創新能力正逐步增強,必須豐富教學內容和形式,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去感受音樂美。

【教材內容分析】

本冊教材歌曲和樂曲思想政治內容好,歌曲感情健康明朗、積極向上,音樂形象生動有趣、淺顯易懂、富有童趣;其旋律明快、優美、質樸,具有較強的藝術魅力與較大的吸引力。其體裁形式活潑多樣,格調清新高雅。它充分體現教科書對學生進行品德、意志、情感以及與人合作、處世的生活態度等方面的培養教育,有利於學生個性和諧健康的發展。

【教學目標】

⒈唱歌

(1)本期背唱4至5首歌曲。

(2)培養學生獨立、自信的唱歌能力。

(3)學生用正確的口形唱歌、咬字、吐字。

(4)學習用強弱快慢的手段表現歌曲情感。

(5)學習簡易的輪唱。

2、音樂知識學習有關識譜知識。較難的音程、節奏,可通過教師範唱、學生模唱的方法來解決。

3、欣賞結合音樂作品的欣賞,瞭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識,進一步加強情感的能力。加深對音樂形象的感受,能注意傾聽或哼唱主旋律,培養學生的音樂的記憶力。通過學習歌曲、欣賞作品,使學生學會必學歌曲並能有感情的演唱。從而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學生的修養,並且做到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達到學習音樂的興趣。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學生全部掌握唱會必學歌曲,並有感情的演唱。學生能否提高欣賞水平?要求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搞好課堂紀律,在抓好特長生培養的同時保證好每個學生的音樂水平。

國小三年級下冊英語教學計劃集錦 篇16

一、教學目標

1.向學生介紹兩種新的條形統計圖,使學生學會看這兩種統計圖,並能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完成統計圖。

2.使學生初步學會簡單的數據分析,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繫。

3.使學生理解平均數的含義,初步學會簡單的求平均數的方法,理解平均數在統計學上的意義。

二、教學內容

1.在前幾冊教材中,學生已經學會了收集和整理數據的方法,會用統計表(包括單式統計表和複式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一格表示一個或多個單位)來表示統計的結果,並能根據統計圖表提出問題加以解決。通過這些學習,學生已經掌握基本的統計方法,建立了初步的統計觀念。本單元在學生已有知識的基礎之上,讓學生認識兩種新的條形統計圖,並根據統計圖表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此外,教材在這兒還介紹了描述數據集中程度的一個統計量:平均數。通過本單元的學習,使學生理解平均數的含義,學會求平均數的方法。

本單元分為兩小節,內容結構如下:

三、教學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1. 本冊“統計”中認識橫式統計圖,與認識豎式統計圖在其他要求上沒有太大的區別,使學生對豎式統計圖與橫式統計圖比較觀察,更容易理解。

2. 安排的“簡單的數據分析”這一節,除了要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學習新的統計知識(瞭解不同形式的條形統計圖)之外,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目的,就是結合實際問題,進一步教學根據統計圖表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作出合理的推斷,逐步形成統計觀念。

3.加強學生對平均數在統計學上意義的理解。

以前在教學“平均數”的概念時,教師往往把教學重點放在平均數的含義和求法上,而對平均數在統計學上的意義和作用很少提及。實際上,平均數作為反映一組數據的集中趨勢的量數,是統計學中應用最普遍的概念,它既可以描述一組數據本身的總體情況,也可以作為不同組數據比較的一個指標,教學時要注意體現這一點。例如,坐公共汽車時,身高在110釐米以下的兒童可以免票,這裏的“110釐米”就是根據某一年齡兒童的平均身高得到的,體現了平均數在制定政策中的作用。新人教版國小三年級下冊數學《複式統計表》教案教學設計

第三單元 複式統計表

新知識點:

1、 認識複式統計表,能根據收集、整理的數據填寫統計表。

2、 能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進行簡單的分析。

教學要求:

1、 通過對現實生活事例中的數據進行收集整理,讓學生認識複式統計表,使學生學會根據複式統計表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2、使學生學會簡單的數據分析,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繫。

3、使學生能根據複式統計表中的數據進行簡單的分析。

教學建議:

1、 要充分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由於學生已經有了很多關於統計表的知識基礎,教學時可以放手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小組討論的方式探索新的知識,通過這種學習方式,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思維的開放性。

2、注意讓學生進一步認識統計的作用。

學生在二年級下冊時,就已經學會利用統計結果進行合理的預測,能初步理解統計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在本單元的教學中,要注意結合實際情景,使學生理解在日常生活中為什麼要使用統計,進一步體會統計的意義。例如,在做一項決策時,對已有的數據進行統計學上的分析,其結果便能對科學決策提供依據,這就體現了統計的一個主要功能,通過有限樣本的數據分析來推斷總體樣本的大致情況。

一課時

課題 複式統計表 課型 新課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具體的統計活動中認識複式統計表,能根據收集、整理的數據填寫統計表,並能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進行簡單的分析。

2、使學生在認識、填寫、分析複式統計表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統計方法,發展統計觀念。

3、通過學習,使學生進一步體會統計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感受學習的樂趣,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使學生認識複式統計表,會根據複式統計表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通過數據的整理和分析,使學生能對數據作出簡單的判斷和預測。

教具準備 課件

程 教 學 設 計 個性化設計及反思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出示教材第36頁情境圖。

提問:這是本班同學最喜歡的活動情況,你從圖中能知道些什麼?

提出要求:你能把這6個興趣小組的人數填在下面的統計表中嗎?

男生最喜歡的活動

活動 看書 踢球 看電視 畫畫 跳繩 玩電子遊戲

人數

女生最喜歡的活動

活動 看書 踢球 看電視 畫畫 跳繩 玩電子遊戲

人數

學生各自填寫,老師提醒學生應注意核對統計數據。

提問:男生最喜歡什麼活動?女生最喜歡什麼活動?

指出:這裏的每張統計表都只是反映男、女生最喜歡的活動的人數,如果要對男、女生最喜歡的活動的人數進行比較,就顯得不是很方便了。所以,人們就想到把這些簡單統計表合併成一張統計表(出示例題中的複式統計表)

二、探究新知

1、談話:請同學們先認真觀察這張表,在想一想,表中各個欄目是什麼意思?

2、認識複式統計表。

情境中的第三個統計表填寫了男生和女生最喜歡的活動數據,像這樣的統計表就是複式統計表。複式統計表可以表示多組數據,單式統計表只能表示一組數據與單式統計表相比,複式統計表更有利於對所收集的數據進行觀察、比較和分析。

3、讀複式統計表。

(1)複式統計表左上角的一個格用斜線隔成三部分,分別表示出表內橫向、豎向所放內容以及所統計數據的名稱。

(2)豎排表示所統計的對象是男生和女生,因此對應表頭處寫“性別”。橫排表示的是最喜歡的項目情況,因此對應表頭寫“活動”。中間部分是不同性別、不同活動的相應人數,因此在表頭對應的中間格寫“人數”。

4、解決問題。

從第一個單式統計表中可以知道,男生喜歡的活動分別是什麼,對應的人數是多少。從第二個單式統計表中可以知道,女生喜歡的活動分別是什麼,對應的人數是多少。觀察這兩個統計表可以發現,每個統計表的活動都一樣,調查的都是看書、踢球、看電視、畫畫、跳繩和玩電子遊戲。第三個統計表包含三項內容:活動項目(看書、踢球、看電視、畫畫、跳繩和玩電子遊戲),人數,性別(男生、女生)。根據表中調查的數據可以判斷出男生和女生最喜歡的活動是什麼。哪個數據大,那個活動就是學生最喜歡的。要想知道調查的人數一共是多少人,把各個項目中的人數相加即可。我們還可以根據表中的數據的大小,,對這次調查的結果提出看法和建議。

小結:剛才的每張統計表都只能反映一個小組的男、女生人數;用剛才的統計表不便於比較不同小組的人數,這張統計表不僅便於比較各組人數,而且能看出四個小組的整體情況。

引導:如果把剛才的幾張統計表叫做“單式統計表”你覺得這張統計表叫什麼名稱?學生討論後揭題。(板書課題)

三、課堂作業新設計

指導完成教材第38頁練習八第1題。

先讓學生説説題目提供的是什麼數據,再指名學生介紹一些與這些數據有關的事。然後讓學生把上面的數據填寫在統計表裏。

學生完成後,提問:你能説出中國哪一屆奧運會獲得金牌數最多嗎?俄羅斯金牌數最少的一屆呢?美國獲得金牌數在三個國家的排名分別是多少?從上面的統計表中你還能瞭解些什麼?

四、思維訓練

1、某書店20__年第二季度的圖書售出情況如下,根據所給數據製成統計表。

四月份:教輔書2631本,文學類圖書3452本,工具書302本。

五月份:教輔書3689本,文學類圖書2478本,工具書352本。

六月份:教輔書5634本,文學類圖書1953本,工具書427本。

2、下面是三(1)班同學飲食情況統計表,想想怎樣填寫表中空缺部分。

三(1)班同學飲食情況統計表

合計 蔬菜 魚類 肉類 豆製品

總計 13

第一組 10 3 3 1

第二組 4 0 6

第三組 4 0

看了這張統計表,你能得到哪些信息?你對我們班同學的飲食習慣有什麼建議?

國小三年級下冊英語教學計劃集錦 篇17

【教學目標】科學概念

1、動物都有生命週期,都要經歷出生生長髮育繁殖死亡四個階段。

2、不同動物在生長過程中的形態、變化、繁殖方式各不相同,壽命的長短也不相同。過程與方法

1、查閲和交流資料,瞭解更多動物的生命過程。

2、從多種動物的生命過程中發現共同的規律,提高分析、比較、綜合、概括的能力。3、用流程圖和循環圖表示動物的生命週期。4、按卵生還是胎生、變態還是不變態給動物分類。情感態度價值觀

1、認識到動物的生長髮育都有自己的規律。2、培養研究生命奧祕的興趣。【教學重點】

觀察瞭解其他動物的生命週期。【教學難點】不同的生命週期。【教學準備】

一些有關動物生長髮育過程的圖片和資料。【教學時間】1課時【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

蠶的一生經歷了出生、生長髮育、繁殖、死亡四個階段,其他動物的一生也要經歷這樣一個過程嗎?這個過程的各個階段是怎樣的呢?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這些問題。

二、學習新課

1、讓學生觀察書中的圖,瞭解其他動物的生命週期

分小組選擇其中一種動物,討論這種動物一生中必須要經歷哪些生命階段,用流程圖表示這種動物的生命週期,並查閲資料瞭解它的生命週期的時間(即壽命)。(在查閲資料中還要注意:動物的壽命問題較複雜,它同環境關係極大,儘量採用人工飼養條件下取得的數據。)

2、不同的生命週期

(1)比較不同動物的生命週期,它們有什麼相同和不同。(讓學生能總結出它們相同的地方。)

(2)指導學生給動物分類。分類的標準就是是否經過變態,以及卵生還是胎生。3、觀察瞭解其他動物的生命週期。

(1)課前要求學生收集雞、蝴蝶、蜻蜓、山羊、熊貓、魚等動物生命週期和壽命的資料,並帶到課堂上來。(活動方式主要以小組查閲資料和大組彙報交流的方式進行。)

(2)佈置任務並提出要求:每組從上述動物中選擇兩種,瞭解其生命週期及經歷的時間,並把它們的生命週期用流程圖的形式表示出來。

(3)小組在規定的時間內查閲資料,並用流程圖或循環圖表示它們的生命週期。為節約時間,流程圖或循環圖都用文字和箭頭表示。(鼓勵學生能查找出某種動物的每個生命階段的形態、行為、食物和生活環境。)

(4)小組彙報交流。在某個小組彙報的時候,查閲相同資料的組,可以補充和提出不同意見。(學生彙報時,教師要把大家認可的結果,填寫在班級大表上。)

4、教師小結:雖然動物個體最終會死亡,但是通過繁殖使其物種不會隨着個體的衰老死亡而滅絕,並得以不斷延續。

【板書設計】

6其他動物的生命週期

動物名稱雞蝴蝶蜻蜓山羊熊貓魚(鯉魚)【教學後記】

生命週期(流程圖)卵→雛雞→成雞卵→幼蟲→蛹→成蟲卵→幼蟲→成蟲小羊→成羊幼仔→成年熊貓卵→幼魚→成年魚生命週期的時間約14年約20年約1年約15年約20年約50年7、我們的生命週期

【教學目標】科學概念

1、從出生到現在,我們的身體發生了很多的變化,今後還將發生變化。2、人在生命的不同年齡階段,身體的特點各不相同。

3、人也有生命週期,人的一生也要經歷出生生長髮育繁殖死亡四個階段。4、人的壽命長短和是否健康生活有很大關係。過程與方法

1、收集並整理自己從出生到現在身體生長變化的資料。2、預測今後的身體還將發生什麼變化。3、調查不同年齡段人身體的特點。

4、分析研究人一生中身體變化的'規律,以及影響壽命的因素。情感態度價值觀

1、懂得珍愛生命、健康生活是十分重要的。2、認識到自然事物的變化是有規律的。【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認識人的生命週期,知道人的生命週期要經歷出生、生長髮育、繁殖、死亡四個階段。

【教學難點】

我們的出生與生長變化,指導學生了解人一生的身體變化特點。【教學準備】

學生課前收集的有關自己從出生到現在每年的身高、體重、牙齒以及能力發展的變化;教師設計好“o歲一9歲我們的生長變化”班級大表,“各年齡段人的身體特點”班級大表,收集嬰兒、幼兒、兒童、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身體特點、活動能力的圖片資料。

【教學時間】1課時【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所有的動物都有自己的生命週期,人的生命週期是怎樣的呢?二、學習新課

1、我們的出生與生長變化(1)我們是從哪裏來的;

(2)我們剛出生時是什麼樣子的;

(3)從出生到現在我們的身體發生了哪些變化。2、我們的一生

(1)調查身邊最熟悉的人,把握不同年齡段人的身體特點。活動分為四步:(一)找出身邊最熟悉的人;(二)弄清他們的年齡段;(三)把他們歸到不同的年齡組;(四)觀察他們的身體特點。

(2)人可以按年齡劃分不同的階段,比如:兒童、青年、中年、老年。怎樣劃分呢?瞭解和比較他們的不同。(比如兒童組和青年組;青年組和中年組;中年組和老年組。然後再通過交流,對人一生的身體特點有較全面的把握。)在小組比較的基礎上,最後全班彙報、交流、彙總。

(3)教科書第37頁大表中的內容要在各組比較的基礎上填寫,經過綜合、概括得出各年齡段的特徵。

3、指導學生總結出人的生命週期和植物、動物一樣,都要經歷出生生長髮育繁殖死亡,這樣共同的四個階段。(在討論的基礎上得出人也有生命週期。)

4、教師小結:人的健康是建立在平時健康生活的基礎上的,特別是兒童少年時期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其健康情況會影響到人的一生,一定要注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適當加強體育鍛煉,關愛生命,珍惜健康。

【板書設計】

7我們的生命週期

15歲以前都叫兒童(其中不滿1歲的為嬰兒,12歲一15歲的為少年)16歲一35歲為青年35歲一60歲為中年60歲以後為老年【教學後記】

國小三年級下冊英語教學計劃集錦 篇18

一、教學內容:

國小數學教學的計量單位中,時間單位比較抽象,難以體驗一個單位具體有多少,而且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進率也不完全一致。所以,教材把時間單位的教學分成兩段安排。本單元是教學時間單位的第二段,在二年級教學的時、分、秒的基礎上,再來教學年、月、日的知識,以及24時記時法。全單元安排四道例題,具體安排如下:

例1:認識年、月、日

例2:認識平年和閏年

例3:認識24時記時法

例4:求簡單的經過時間

二、教學目標:

認識年、月、日,瞭解它們之間的關係,知道1 年中的月份數、大月、小月的天數,以及判斷平年、閏年;認識24時計時法,會用24是計時法表示生活中的時間,能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三、教學重點難點:

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掌握它們之間的相互關係。掌握大月、小月的判斷方法。掌握判斷年份數是整百數的年份是否是閏年的方法。理解和發現普通計時法和24時計時法之間的聯繫與區別,並能正確進行互換。

四、教學時間:

6課時

五、教具準備:

課件和配套光盤

第1課時 年、月、日

教學目標:

1.經歷收集、觀察、統計等過程,認識年、月、日,瞭解它們之間的關係,並能正確判斷大月、小月。

2.通過年、月、日的學習,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激發學生熱愛數學的情感。

教學重點:

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掌握它們之間的相互關係。

教學難點:

掌握大月、小月的判斷方法。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提問:你知道你出生的具體時間嗎?

讓學生自由發言。

追問:×年×月×日,有的同學還知道×時×分,你知道這些信息裏都包含哪些信息嗎?(年、月、日、時、分)

2.解題:這些都是時間單位,我們已經認識了時、分、秒,這節課我們要認識年、月、日。

二、交流共享

1.教學例1。

(1)觀察、統計。

學生分組探究課前準備的2020__年曆,把年曆中每個月的天數填入下表:

(2)小組交流。

學生在獨立觀察、思考、統計的基礎上在小組內交流各自的統計結果。

指名展示統計結果,教師相應板書。

討論:觀察黑板上20__年的統計表,你發現了什麼?

介紹:一年有12個月,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有30天的月份是小月。

引導:把上面表格中的大月塗上紅色,小月塗上綠色。觀察表格,你有什麼發現?

(3)認識大月、小月。

介紹:一年有12個月,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有30天的月份是小月。

引導:把上面表格中的大月塗上紅色,小月塗上綠色。觀察表格,你有什麼發現?

指名口答,教師適時歸納。

①大月有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小月有4月、6月、9月、11月。

②一年中有7個大月,4個小月。

③2月有28天,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4)記憶大月、小月。

提問:你有辦法記住哪幾個月是大月,哪幾個月是小月嗎?

學生根據課前收集的相關知識進行交流,教師適時歸納。

①7月和8月是連續的兩個大月,7月以前的單數月是大月,8月以後的雙數月是大月。

②拳頭記憶法:(出示教材第45頁拳頭圖)教師邊演示邊口頭講解用拳頭記憶大月、小月的方法,要求學生邊看、邊聽、邊跟着學。

③兒歌記憶法:

a.7個大月心中裝,七前單數七後雙。

b.一三五七八十臘,三十一天永不差。

2.試一試。

提問:20__年全年有多少天?你是怎樣算的?

學生小組交流,説説自己的想法,並在練習本上寫出過程。

指名交流,彙報。

學生彙報預設:

方法一:將每個月的天數加起來:

31+28+31+30+31+30+31+31+30+31+30+31=365(天)

方法二:將大月的總天數、小月的總天數和2月的天數加起來:

31×7+30×4+28=365(天)

(讓學生重點掌握方法二)

小結:20__年全年有365天。

三、反饋完善

1.完成教材第46頁“想想做做”第1題。

讓學生先交流題中節日的具體日期,再獨立在年曆上圈出來,最後集體訂正答案。

2.完成教材第46頁“想想做做”第2題。

讓學生在今年的年曆上圈出六一國際兒童節、五一國際勞動節和三八婦女節,並説説分別是星期幾。

學生完成後,指名彙報,全班交流。

3.完成教材第46頁“想想做做”第3、4題。

學生先填空,再集體交流,最後訂正答案。

4.完成教材第46頁“想想做做”第5題。

讓學生觀察年曆,討論交流,教師適時引導:元旦是每年的第一天,也就是1月1日,今年的最後一天過完了,下一天就是下一年的元旦。

四、反思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還有哪些疑問?

第2課時 認識平年和閏年

教學目標:

1.知道平年、閏年的基本含義,初步瞭解“四年一閏”的道理。

2.掌握平年、閏年的判斷方法,並能解決一些有關的生活問題。

3.能積極參與尋找、發現平年與閏年的關係,對數學產生好奇心與求知慾。

教學重點:

發現並掌握平年和閏年的判斷方法。

教學難點:

掌握判斷年份數是整百數的年份是否是閏年的方法。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談話:小華每次過生日都要種一棵“生日樹”,她在12歲生日那天種下了第3棵“生日樹”。你知道她的生日是哪一天嗎?

學生自由發言、交流,教師不做評價。

2.揭題:學習了本節課之後,你就會明白原因了。

二、交流共享

1.教學例2。

(1)課件分別出示20__~20__年的年曆,將每年的2月份用不同的色塊提煉並排列起來。

引導:這是20__~20__年2月的天數,依次觀察,每年的2月有多少天?填在下面的表格裏。

(2)組織交流。

①反饋填寫結果。(學生説,教師板書)

②引導觀察:觀察表格你發現了什麼?

(20__、20__、20__年的2月有29天,其他年份的2月有28天)

③揭示平年和閏年的含義:根據2月天數的不同,我們把年份分為兩種,2月只有28天的年份是平年,有29天的年份是閏年。(板書)

(3)探究判斷平年和閏年的方法。

提問:仔細觀察表格,平年和閏年的出現是隨意的,還是有一定的規律?你發現它們有什麼規律?

指名回答並引導學生共同發現“四年一閏”的規律,再讓大家將表格中的閏年圈出來。

通常每4年裏有3個平年、1個閏年。公曆年份數除以4沒有餘數的一般是閏年。公曆年份數是整百數的,必須除以400沒有餘數才是閏年。例如,20__年是閏年,而2100年是平年。

(4)提問:現在大家知道小華的生日是在哪一天了嗎?

學生根據平年和閏年的知識回答:2月29日。

2.數學文化。

談話:同學們,你們想知道為什麼會有“四年一閏”的規律嗎?這裏麪包含很多的天文知識呢!我們一起來看看課本第48頁“你知道嗎”的內容。

指名閲讀短文,並讓學生解釋“四年一閏,百年不閏,四百年又閏”的意思。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歸納並板書:公曆年份數是整百的,必須是400的倍數,才是閏年。

要求學生舉例説明“百年不閏,四百年又閏”。

如20__年、1600年是閏年,2100年、1800年、1700年是平年。

三、反饋完善

1.完成教材第48頁“想想做做”第1題。

讓學生先在小組內討論、交流平年和閏年的判斷方法,再指名回答,最後集體訂正。

2.完成教材第48頁“想想做做”第3題。

提問:你知道什麼是季度嗎?

根據學生回答,教師明確:一年有4個季度,把12個月平均分成4份,每3個月是一個季度。

師出示表格並追問:你能算出今年每個季度的天數嗎?

學生計算,並説説計算的方法。

追問:今年是平年還是閏年?(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法解答)

四、反思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還有哪些疑問?

第3課時 練習六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強化學生對年、月、日之間關係的理解。

2.讓學生體會所學知識的應用價值,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

教學重點:

強化學生對年、月、日之間關係的理解。

教學難點:

體會所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必然聯繫。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知識再現

1.課件出示表格,並讓學生填寫表格。

2.填空:平年的2月有( )天,全年有( )天;閏年的2月有( )天,全年有( )天。通常每( )年裏有( )個平年,( )個閏年。公曆年份數除以( )沒有餘數的一般是閏年;公曆年份數是整百數的,必須除以( )沒有餘數才是閏年。

二、基本練習

1.完成教材第49頁“練習六”第1題。

引導猜測:小明的生日是下個月的第1天,你知道是幾月幾日嗎?

要求:請用類似“我的生日在教師節前兩天”的語言描述自己的生日讓其他同學猜。

2.完成教材第49頁“練習六”第2題。

(1)提問:你知道爸爸、媽媽的生日嗎?在今年的年曆上把它們圈出來。

(2)追問:爸爸、媽媽的生日過了嗎?在爸爸、媽媽的生日這一天,你為他們做了什麼?還沒有過的同學,你打算怎樣給爸爸、媽媽過生日?

3.完成教材第49頁“練習六”第3題。

讓學生根據題意,挑一個自己最喜歡的月份,找出×月1日是星期幾,製作一個月曆,並完成以下要求。

(1)在表中圈出節日、紀念日。

(2)算一算這個月一共上課多少天,休息多少天?

(3)你還想説些什麼?在小組裏説一説。

三、綜合練習

1.完成教材第50頁“動手做”。

學生拿出準備好的月曆卡,四人一組做框數遊戲。

(1)要求:每次用長方形橫着框出3個數,説説這3個數之間的關係,算出它們的和。

先指名回答,再將學生的算式隨機寫在黑板上,讓學生尋找規律。

得出:三個數的和是中間數的3倍。

(2)要求:每次用長方形豎着框出3個數,説説這3個數之間的關係,算出它們的和。

先指名回答,再將學生的算式隨機寫在黑板上,讓學生尋找規律。

得出:三個數的和是中間數的3倍。

(3)追問:還可以框出幾個數?怎樣框?試一試。

2.出示教材第50頁“你知道嗎”內容。

提問:同學們,我們平常所説的一年四季和一年的四個季度一樣嗎?

引導學生仔細閲讀,説説從文中你知道了什麼。

指名回答,明確:一年四季與一年的四個季度是有區別的。

四、反思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還有哪些疑問?

五、課堂作業

第4課時 24時計時法

教學目標:

1.認識24時計時法,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生活中的時間。

2.能進行普通計時法和24時計時法之間的相互轉換。

教學重點:

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

教學難點:

理解和發現普通計時法和24時計時法之間的聯繫與區別,並能正確進行互換。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談話:羊村要召開羊羊運動會,這一天,懶羊羊通知喜羊羊:“明天5時到羊村體育場參加跑步比賽。”第二天,喜羊羊天沒亮就出發了,早上5時趕到體育場卻發現一個小夥伴也沒有,一直等到傍晚5時才開始比賽,這是怎麼回事?(學生自由發表各自意見)

師:原來,一天有2個5時,懶羊羊在通知的時候沒有説明是早上的5時,懶羊羊在通知的時候沒有説明是早上的5時,還是傍晚的5時,導致喜羊羊在早上5時就到了達了。生活中經常因為這樣的描述出現錯誤,為了簡易、不出錯,廣播、電視等部門都用24時計時法。

2.揭題:本節課我們就來認識下24時計時法的相關知識。

二、交流共享

1.出示教材第51頁例3的節目預告表。

提問:這是中央電視台少兒頻道的節目預告表,你從中知道了什麼?(學生自由發言)

追問:怎麼會有14:00呢?

引導學生明確:這裏用的是24時計時法,14:00是下午2時。

2.課件演示鐘錶。

(1)出示倒計時的場面,提問:見過這個場面嗎?新年的鐘聲即將敲響,一起倒計時,當我們倒數到1的那一瞬間,鐘面上的時針、分針、秒針都指到了幾?(12)這個時刻意味着什麼?

(2)課件演示(時間)

結合演示,教師介紹:新的一天開始了,此時是幾時?(夜裏12時),月亮高高掛,我們正在睡覺,時間繼續走,早上8時,我們在哪裏?(學校)時間繼續走,中午12時,我們回到家,在家裏吃飯。到這時,時間已經悄悄走過了鐘面的一圈,回到了12時,時間繼續走,開始第二圈的旅程,到了晚上8時,我們要上牀睡覺了。當時間走到晚上12時時,這一天就過去了,它又將開始新的一天。

提問:現在時針一共走了幾圈?(結合彩條,讓學生看清走了2個12,是2圈)一共走了多少個小時?(24小時)

小結。

3.介紹24時計時法。

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針走一圈的時刻時,鐘面上的時針指幾就是幾時,表示時針走第二圈的時刻時,鐘面上時針所指的數加上12就是24時計時法的時刻。

4.24時計時法和普通計時法的關係。

提問:24時計時法和普通計時法有什麼區別和聯繫?

引導學生明確:(1)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時,這個時刻從0時起過了幾小時,就直接説幾時;而普通計時法為了區別兩個不同的時段,要在時間前面加上凌晨、早上、下午、晚上等詞。(2)中午12時之前表示的時刻相同,1時之後,表示的時刻相差12小時。

追問:16:00是下午幾時?18:30呢?學生獨立思考後回答:16:00是下午4時,18:30是下午6時30分。

三、反饋完善

1.説一説:羊村運動會上喜羊羊早到是誰的錯?如果你是懶羊羊你會怎樣通知喜羊羊?

讓學生用兩種計時法分別描述:明天下午5時或明天17時。

2.完成教材第52頁“想想做做”第1題。

提問:鐘面上的時間用24時計時法表示,各是幾時?

讓學生小組討論,説説自己的想法,並指明彙報。

3.完成教材第52頁“想想做做”第2題。

出示圖標,提問:你認識這個圖標嗎?(禁止機動車通行),7:30~18:30表示什麼?從上午幾時幾分到下午幾時幾分禁止機動車通行?綠色圃中國小教om

(提醒學生將24時計時法轉換成普通計時法)

4.完成教材第52頁“想想做做”第4題。

提示:鐘面上表示的時間可能是上午,也可能是下午,可能是白天,也可能是晚上。

讓學生在小組內議一議、説一説。

四、反思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還有哪些疑問?

第5課時 計算經過的時間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的生活情境,學會推算出從一個時刻到另一個時刻所經過的時間。

2.進一步感知和體驗時間,逐步建立時間觀念。

教學重點:

學會推算出從一個時刻到另一個時刻所經過的時間。

教學難點:

推算出從一個時刻到另一個時刻所經過的時間。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談話:上節課我們學習了24時計時法,你能説説什麼是24時計時法嗎?

學生回顧24時計時法。

出示教材第53頁的節目預告表,並提問:你能把這些時刻改成普通計時法嗎?

指名彙報後引入第 課時 這是我們上節課學習的24時計時法,24時計時法還能幫我們解決生活中的很多實際問題,這節課我們就繼續來學習新的知識。

二、交流共享

1.計算整時到整時經過的時間。

(1)出示例4,提出問題。

提問:這張預告表上的節目你喜歡嗎?最喜歡哪一個節目?根據你的觀察,你覺得哪個節目播放的時間會長一些?你是怎麼想的?綠色圃中國小教育網om

引導:播放的時間是這個節目從開始到下個節目開始的時間,《動畫劇場》從什麼時候開始?(14:00)什麼時候結束?(16:00)一共播放了多長時間?

先讓學生獨立解答,再在小組裏交流算法。

師:鐘面上是從2:00到3:00經過幾小時?(1小時)從3:00到4:00經過幾小時?(1小時)一共就是經過幾個小時?(2小時)

指名上台撥一撥,並讓學生嘗試畫線段圖表示。

提示:畫線段圖時只要畫出經過的時間的開始和結束部分。

明確:從14:00到16:00經過的時間,還可以用減法計算,根據“結束時刻-開始時刻=經過的時間”可算出播放時間。

16-14=2(時)

2.計算非整時經過的時間。

談話:剛才我們計算了《動畫劇場》播放的時間,現在我們再來算一算《智慧樹》播放的時間。(出示教材第53頁“試一試”問題)仔細觀察,《智慧樹》從什麼時刻開始播出,什麼時刻結束?(8:10播出,8:40結束)

學生先獨立思考,再在小組內討論交流,然後組織學生集體討論,教師結合學生的思路,用線段圖幫助學生理解。

出示線段圖:説説線段圖的起點和終點。

追問:8:10應該怎樣表示?中間的這段線應該平均分成幾份?

學生討論後得出結論:開始時8:10,應該把8時和9時這一段平均分成6份,表示60分鐘。

教師演示從8:10到8:40,用不同顏色的線段表示出來。

提問:現在你能計算從8:10到8:40這段時間有多長嗎?

學生計算,指名彙報,説説計算方法,教師板書:

40-10=30(分)

三、反饋完善

1.完成教材第54頁“想想做做”第1題。

出示情境圖,提問:根據這個情境圖,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提出問題:這個圖書室每天的借書時間有多長?應如何解答?

先讓學生獨立解答,再在小組內交流算法。

引導:先分別算出兩個時段的時間,再把兩段的時間相加,就是每天借書的時間。

用減法算:13-12=1(時) 17-15=2(時) 1+2=3(時)

2.完成教材第54頁“想想做做”第2題。

出示題目,指導學生看題,理解題意。讓學生具體説説題中有哪幾個商店,它們的營業時間分別是怎樣安排的。

提問:算一算每個商店每天各營業多少小時?哪個商店的營業時間長?

學生獨立思考,列式解答,教師巡視指導,瞭解學生的做題情況。鼓勵學生勇敢表達自己的解題思路,最後師生共講評。

3.完成教材第54頁“想想做做”第3題。

出示題目,學生讀題,指名説説開始時間和結束時間。

提問:能直接用下午5時減上午9時嗎?怎麼辦?你能用線段圖表示出來嗎?

學生交流討論,進行畫圖,教師巡視指導。

小結:如果兩個時刻不在同一時段,可以將普通計時法時間轉換成24時計時法再計算。

4.完成教材第54頁“想想做做”第5題。

(1)引導:小明是幾時睡覺的?什麼時候起牀的?這個時間從第一天晚上的8時跨越到第二天的早上的6時。能不能用我們之前學習的方法計算?應該怎樣計算?

(2)指名交流,讓學生口述計算過程。

學生可能會用以下計算方法:

方法一:先想第一天24時前睡了多少小時,再和第二天睡覺的時間加起來,即24-20=4(時),4+6=10(時)。

方法二:先想晚上8時到第二天上午8時經過了12小時,再減去2小時,即12-2=10(時)。

學生可能還有其他的計算方法,只要合理,教師都要給予肯定。

四、反思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還有哪些疑問?

第6課時 練習七

教學目標:

1.鞏固24時計時法和普通計時法的轉換方法,能靈活運用24時計時法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2.掌握計算從一個時刻到另一個時刻所經過的時間的方法。

3.提高學生整理信息的能力,培養時間觀念。

教學重點:

進一步鞏固24時計時法和普通計時法的轉化方法。

教學難點:

靈活運用計算從一個時刻到另一個時刻所經過的時間的方法與解決問題。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知識再現

1.複習24時計時法和普通計時法的知識及兩種時間表示法的轉換方法。

讓學生完成教材第56頁“練習七”第1題。

2.導入: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完成24時計時法的相關練習。

二、基本練習

1.完成教材第56頁“練習七”第2題。

要求學生先獨立完成,再全班反饋。教師適當關注學習有困難的學生。

2.完成教材第56頁“練習七”第3題。

從9時開始,每一次向後推4小時,或用加法計算。

3.完成教材第56頁“練習七”第4題。

引導學生看圖,從問題中找到數學信息,進行分析理解。

4.完成教材第56頁“練習七”第5題。

先讓學生填空,再引導學生進行全班交流。

明確:1時=60分 1分=60秒

三、綜合練習

1.完成教材第57頁“練習七”第6題。

出示小華星期日一天的主要活動安排表。

(1)根據表中信息,你能提出哪些問題?

(2)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説説小華週末一天的安排是否合理,有沒有值得改進的地方。

(3)製作一張自己的週末時間安排表,與同學交流。

2.完成教材第57頁“練習七”第7題。

(1)先全班讀題,分析題意,找出題中解決問題的關鍵;再讓學生進行小組交流,明確思路。

(2)出示表格,讓學生填寫表格。

(3)提問:王叔叔11:40到車站,準備乘車去機場,能趕上什麼時間的班車?

3.完成教材第57頁“練習七”思考題。

(1)課件出示火車票,讓學生觀察火車票。

(2)全班讀題,分析題意,找出題中解決問題的關鍵。

(3)讓學生在小組內交流,探討推算時間的方法。教師巡視,及時給予必要的指導。

四、反思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還有哪些疑問?

五、課堂作業

國小三年級下冊英語教學計劃集錦 篇19

一、學生情況分析:

這個階段是非常重要的,經過兩年的音樂學習,學生對學習音樂有了一定的認識並有自己的見解。這時對今後學習有很大的作用,我們必須要抓住這個階段的學習,為今後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在這個學期的學習中,我要鞏固學生上學期學習的知識,並做好本學期的學習,培養學生喜愛音樂的感情。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的編寫以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音樂於相關文化相結合,強調學生參與實踐活動,正確理解民族文化於多元文化相結合的關係。本教材的設計特色是以單元式的教學結構,豐富多彩的音樂活動,傳統於現代相結合的教材內容,獨特的評價方式,活潑大方的版面設計。

三、本學期教學任務:

(一)發聲訓練部分:

1、學會連音唱法,逐步做到聲音自然而連貫、圓潤而流暢。

2、運用非連音及斷音唱法時,聲音要有彈性。

3、初步運用氣息控制,做力度變化的練習。

4、在韻母變換時,逐步做到聲音位置不變,注意咬字、吐字的正確。

5、二聲部發聲逐漸做到聲部和諧。

(二)視唱、知識、練耳部分:

1、讀譜知識:結合鍵盤認識音名從c1到c2在高音譜表上的位置。認識各種常用音符、休止符,知道名稱及它們的名稱和時值。學習附點音符,知道它們的名稱和時值。學習各種拍子的指揮圖式。學習頓音記號及其唱法。

2、視唱部分:視唱C調號上的自然大、小調音階及五聲徽、商等調式音階。在教師幫助下視唱C調號上的單聲部歌曲(包含所學過的音程及節奏)。練唱有大小二度、大小三度、純

(三)純五度、大小六度、純八度旋律音程的練習(不出現名稱)。劃拍視唱各拍子歌曲。

3、練耳部分:練習聽記兩個音——四個音連續進行的旋律音程,增加大小六度音程。(不説出名稱)。練習聽記2——4小節的節奏。聽辯二拍子、三拍子歌曲,標出小節或節拍。

(四)欣賞部分:

結合音樂作品的欣賞,瞭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識(如旋律進行的方式、特點和一般的表現意義),以進一步加強情感體驗的能力,加深對音樂形象的感受,進入比較深入的欣賞。

四、教學措施:

1、認真備課,做好前備、復備工作,為能使學生上好課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備課時注意與新課標結合,並注意備學生。

2、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要注意採用不同的教學手法,使學生能夠充分發展。

3、設計好每堂課的導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課堂形式設計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並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學到知識,掌握技能。並注意在課堂上採取一定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及創新能力。

5、積極和其他學科溝通,積極研究學科整合。響應新課標要求。

6、多看多聽其他學校的課程,在本校多實施,使學生開闊眼界。教師從中總結經驗。

國小三年級下冊英語教學計劃集錦 篇20

教學目標:

1、通過對本單元知識的整理和複習,加深學生對面積和麪積單位及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的認識,掌握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並對所學知識,能靈活運用。

2、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分析比較和綜合概括的能力,使學生能正確的分析理解題目,從而正確解決問題。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正確運用面積和麪積單位,以及面積公式 。

難點:正確靈活的利用長方形、正方形面積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設計:

一、回憶梳理:

同學們,“第六單元面積”這一單元我們已經學習完了,今天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這一單元都學習了哪些知識?學生回憶並回答,教師板書(課題:面積 整理與複習)並出示思維導圖。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 面積

二、知識鞏固:

(一)面積的意義

1、什麼叫做面積?

同學回答後,老師課件展示:

面積的意義:物體的表面或圍成的平面圖形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

(二)複習面積單位

1.師: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

(學生回答,老師課件出示: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釐米)

2.請舉例説明周圍哪些物體的面積分別接近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釐米的大小?(根據學生實際回答情況,加以肯定或否定。)

3、師:想一想每相鄰兩個面積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

(學生回答,老師課件出示: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釐米)

師:運用我們剛才複習的面積單位、長度單位和它們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進率,進行一些練習。

4. 鞏固練習:

①我會填

游泳池的面積是400( ) 一枚郵票的面積是6( )

一棵大樹高4( )明明的手掌面積大約是1( )

餐桌的面積約是54( )

6平方米=( )平方分米 8平方分米=( )平方釐米

2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4000平方釐米=( )平方分米②我會判

8平方米比8米大。( )

一個操場的佔地面積是900平方分米。( )

長方形的面積比正方形的面積大。( )

面積相等的兩個長方形,周長一定相等。( )

周長相等的兩個正方形,面積一定相等。( )

(三)面積的計算

1、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學生回答時,老師板書)

面積的計算公式:

長方形面積=長寬

正方形面積=邊長邊長

三、應用與拓展

1. 課件出示1、2題,讓學生仔細讀題,從中找出數學信息,並獨立解決,找學生板演,師巡視指正。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 面積

2.出示題目:一塊長方形菜地長70分米,寬50分米,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分米?合多少平方米?

(讓學生獨立解決,重點複習面積單位的進率。)

3.一條人行道長13米,寬4米。用面積為4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水泥磚鋪這條人行道,需要多少塊地板磚?

(出示題目,學生讀題,從中找出數學信息,提示學生做這種題需要注意單位之間的轉換?)

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複習,你有哪些收穫?在解決實際問題時,應該注意些什麼?

國小三年級下冊英語教學計劃集錦 篇21

一、指導思想:

以培養國小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二、教材分析:

1、整體概述:

由“沉和浮”、“時間的測量”、“熱”和“地球的運動”四個單元組成的。教學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提供足夠的材料讓學生在動手動腦中完成探究任務。

(2)幫助學生把現象、數據轉化為證據,利用證據得出結論。

(3)科學概念的構建不是一步到位的,需要長時間的學習才能達成,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要急於求成,要一步一步打好基礎,讓學生的認識沿着概念形成的規律發展。

(4)本冊有許多動手製作的項日,一定要讓學生親自經歷製作的過程,只有在手腦並用的過程中,才能發展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2、單元簡析:

(1)第一單元沉和浮:學生從物體的沉浮現象開始,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動中,探尋物體沉浮的規律,研究影響沉浮的變量,最後形成有關沉浮現象的解釋:一是用浮力和重力的關係解釋沉浮現象,二是從密度的層面解釋沉浮現象。

(2)第二單元時間的測量:學生製作計時工具並進行觀測和測量,瞭解人類計時儀器的發展史,及對“時間”的認識發展過程。認識計時工具的'工作原理,感受計時工具的發展對人類生活和發展的影響,感受人類為了不斷改進工具所作的不懈努力。

(3)第三單元熱:學生在三年級“温度與水的變化”的基礎上,將繼續觀察熱量變化過程中產生的物體的熱脹冷縮現象,觀察熱量在物體中傳遞的現象,探索熱量傳遞的規律,發現物體的導熱性能是不同的,在生活中的應用也是不同的。

(4)第四單元地球的運動:讓學生經歷人類對地球運動的探究過程,學習基於可觀察到的現象和事實,運用相對運動、參照物、模擬再現等原理和方法進行推理、論證,不斷地利用已知探究未知的方法,最終認識地球運動(自轉和公轉)的模式。

3、材料清單:

(1)第一單元沉和浮:

小石塊、泡沫塑料塊、回形針、蠟燭、帶蓋的空瓶、蘿蔔、橡皮、木塊、小刀、透明膠帶、大小相同輕重不同的球、輕重相同大小不同的立方體、玩具潛水艇、橡皮泥、刻度量杯(底部帶定滑輪)、鈎碼、墊圈、彈簧秤、馬鈴薯、酒精燈、木夾子、食鹽、白糖、燒杯。

(2)第二單元時間的測量:

鐘錶、小木竿、自制日暑、量筒、塑料瓶、鐵架台、螺帽、細線、木條。

(3)第三單元熱:

温度計、塑料袋、熱水瓶、氣球、水槽、試管、燒杯、燒瓶、橡皮塞、玻璃管、金屬熱脹冷縮演示器、酒精燈、鐵架台、鐵片、火柴、蠟燭、各種材料製成的杯子和調羹、毛巾、泡沫塑料塊。

(4)第四單元地球的運動:

乒乓球、手電筒、地球儀、鐵架台、演示用時區圖、陀螺。

三、學生情況分析:

通過幾年的科學學習,大多數學生對科學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對科學本質有一定的瞭解,科學素養得到相當的培養,已經具備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們對周圍世界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樂於動手,善於操作。不過兩極分化很明顯。優等生表現出對科學濃厚、持久的興趣,科學素養髮展態勢良好;後進生對科學有種擔憂感,隨着年級的升高,課程難度值增加,學習態度不夠認真,加上對科學學科的認識不足,認為本學科不重要,輕視,造成科學素養髮展態勢一般。

四、教學目標:

1、本冊教科書設計了許多探究活動,這對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是很有幫助的,教師要發展學生識別和控制變量的能力,繼續學習運用對比實驗進行探索的技能,要引導學生及時記錄實驗現象,進行分析整理,轉化為證據,用科學探究活動幫助學生逐步建構科學概念。

2、在國小階段,學生的思維將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發展,五年級學生的抽象思維,仍然需要直觀形象的支撐,因此在思維發展的過程中,我們要從現象和事實出發,幫助學生進行概括總結,得出結論,發展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3、對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應該基於對證據意識的培養上,使學生能夠不斷地尋找證據來支持自己的假設,通過理性的思考和大膽的質疑,來發展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五、基本措施:

1、瞭解學生對所學科學問題的初始想法,特別是一些概念理解過程中出現的想法。

2、指導學生反覆進行控制變量的實驗。(控制變量實驗要加以指導)

3、引導學生在觀察和實驗的過程中做好記錄。

4、引導學生用準確、恰當的詞語描述觀察到的事實和現象。

5、引導學生對觀察和實驗結果進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確的解釋。

6、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7、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

8、組織指導科技興趣小組,引導學生參加各類有關競賽,以賽促學。

六、主要教學活動類型:

蒐集信息現場考察自然狀態下的觀察實驗

專題研究情境模擬科學小製作討論辯論

七、教學進度表

1始業教育;

1、物體在水中是沉還是浮;

2、沉浮與什麼因素有關

2 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4、造一艘小船;

5、浮力

3 6、下沉的物體會受到水的浮力嗎;7、馬鈴薯在液體中的沉浮;8、探索馬鈴薯沉浮的原因

4單元複習概念梳理;1、熱起來了

5 2、給冷水加熱3、液體的熱脹冷縮;4、空氣的熱脹冷縮

6 5、金屬熱脹冷縮嗎6、熱是怎樣傳遞的;7、傳熱比賽

7 8、設計製作一個保温杯;單元複習;

8 1、時間在流逝;2、太陽鍾;3、用水測量時間

9 4、我的水鍾;5、機械擺鐘

10 6、擺的研究;7、做一個鐘擺

11 8、製作一個一分鐘計時器;單元複習概念梳理

12 1、晝夜交替現象;2、人類認識地球及其運動的歷史

13 3、證明地球在自轉;4、誰先迎來黎明

14 5、北極星“不動”的祕密;6、地球在公轉嗎

15 7、為什麼一年有四季;8、極晝和極夜的解釋

16單元複習概念梳理;機動

17總複習

國小三年級下冊英語教學計劃集錦 篇22

教材學情分析

本單元選取的素材都是學生熟悉的、發生在自己身上及身邊的事例。例如:教學主題的例題就是選擇的學生日常生活中的活動,在練習八中安排了統計體育成績,國家金牌取得的趨向,在後面的課後拓展中,讓學通統計班上學生喜歡的電視節目以及讓學生統計四年級學生陽光體育活動的開展情況。這些內容具有明顯的時代氣息,且都貼近學生的生活,能過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興趣。而在新課教學中,讓學生用以前學過的知識來統計數據、分析數據進而一步一步的完成複式統計表,並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解讀或分析問題,有效的發展學生的數據分析觀念。

學習者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已經掌握了簡單的統計以及單式統計表的製作、填寫,在此基礎上去引導學生一步步掌握理解複式統計表。

教學目標

課程標準:

要求學生能在掌握單式統計表的基礎上逐步認識並掌握複式統計表。

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在具體的統計活動中認識、瞭解複式統計表,並能正確的填寫表格。

2、能根據統計表裏收集、整理的數據進行簡單的分析。

過程與方法:

1、經歷統計的過過程,體會複式統計表的產生。

2、通過小組討論,體會複式統計表的優越性,增強統計的意識和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使學生進一步體會統計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感受學習的樂趣,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及解決措施

教學重點:對複式統計表結構的認識,數據的填寫及分析。

解決措施:,小組合作、動手操作、談論等完成複式統計表。

教學難點及解決措施

教學難點:通過數據的整理和分析,使學生能對數據作出簡單的判斷和預測。

解決措施:通過比較,分析,對數據進行簡單的預測。

教學設計思路

學生已經能進行簡單的統計,而且能進行製作、填寫、分析單式統計表,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學習製作複式統計表。在學生對複式統計表中數據的分析上,讓學生體會到複式統計表的優越性。

依據的理論

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原則,根據學生的心理髮展規律,採用學生參與程度高的學導式討論教學法。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學內容

所用時間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導入新課

學習指導

2分鐘

出示課件同學們陽光體育活動照片,並談談自己的愛好。

師:我們班的學生都喜歡哪項活動呢?

學生猜測,意見不一。

學生討論

通過圖片展示、談話,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自主探索,構建新知

學生自主探究

10—15分鐘

1、複習與鋪墊。

(1)選擇適當的方法收集數據。

師:在這六項活動中,現在想又快有清楚的知道我們班的學生最喜歡哪項活動,我們該採取什麼方式進行調查呢?每位學生只能選一項活動。

集體討論後共同決定採用男、女生分開統計的方法,老師協助學生現場組織,並進行統計。

(2)完成數據收集與整理。

(3)分析數據

師:從兩張表統計的數據中,你獲得了什麼信息?

學生對錶中的數據進行分析。

2、比較與體驗

(1)師:這兩張表有什麼共同之處?

學生通過觀察、比較,發現:兩張表格統計的項目相同,但是統計的對象不同,數據也不同。

(2)製造衝突。

師提出一些需要對比數據的問題讓學生回答。

師:男生喜歡跳繩的人數比女生多還是少?

學生回答(略)

師:男生喜歡足球的人數比女生多還是少?

學生回答(略)

師:解答上面的問題,同學們覺得方便嗎?

生:兩張統計表,比較起來有些麻煩,要是在一張表上就好了。

師:那怎樣把這兩張表的內容編成一張表呢?請各學習小組議一議,將手中的兩張表折一折、拼一拼。

小組討論,教師巡視指導。

(3)學生“創造”統計表。

學生介紹經驗:將女生的表折去標題和第一行,對準位置放在男生的表格下面;將人數欄分別改為“男生人數”和“女生人數”,將標題改為“男、女生最喜歡的陽光體育活動”。

教師出示複式統計表。

3、完善認知,揭題。

(1)根據表格內容,引出“表頭”

(2)引導比較:這張統計表與我們合併前的統計表有什麼不同?

(3)出示課題:複式統計表

4、解讀信息,體驗優點。

出示問題,讓學生回答。讓學生體驗複式統計表在分析數據時便於比較和可整體把握的優越性。

(1)男生最喜歡的陽光體育活動是什麼?女生呢?

(2)男生喜歡哪項活動的人數最少?女生呢?

(3)參加調查的一共有多少人?

(4)你對調查的結果有什麼看法和建議?

師生配合調查班上學生參加陽光體育活動情況,並完成單式統計表。

學生通過探討,對單式統計表中的數據進行簡單的分析。

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動手操作等,親自制作複式統計表。

學生介紹經驗。

通過對複式統計表中數據的分析,讓學生體驗其優點。

創設學生熟悉的情景,讓學生熱情投入到單式統計表的完成中去。

老師提醒學生,在統計過程中,“每人限選一種”,避免干擾因素的產生。

選擇男女分開統計的 方式,可以很自然的引出複式統計圖。因此,在教學中,分別按男、女生進行統計,利用兩張但是統計表呈現數據。

首先,提出一個關鍵問題:“這兩張表有什麼共同之處?”引發學生對兩個獨立的統計表進行比較。通過討論發現可以用更加簡潔的方式來表達。

學生通過探討、操作等,逐步對兩個但是統計表進行合併,製作複式統計表。並體會複式統計表的製作過程。

呈現合併好的複式統計表,並提問:“這個表包含那幾項內容”?教師引導學生對複式統計表進行解讀。尤其對分欄格(表頭)進行詳細講解。

在複式統計表下提出這幾個需要解決的問題,體現複式統計表的價值所在,使學生更好的體會複式統計表的優越性,培養學生分析數據的能力。

三、鞏固練習

當堂訓練

8-10分鐘

1、第38頁第一題。

結合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有序的閲讀複式統計表,進一步體驗統計表的結構,體會表中所傳遞的信息

2、第38頁第二題。

引導學生根據兩個單式統計

表完成複式統計表並對數據進行分析。

進行數據分析,解決問題。

在老師的引導下完成複式統計表,並進行數據分析。

通過本環節的練習,提高學生對本節課所學知識的掌握水平,增強數學的應用意識。

四、回顧所學,積累經驗

本課總結

3-5分鐘

1、談談收穫: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內容?你有什麼收穫?

2、説説作用:到目前為止,我們學了單式統計表和複式統計表。那麼,你覺得什麼時候用單式統計表,什麼時候用複式統計表呢?

3、課後拓展:讓學生統計四年級二班學生陽光體育活動開展情況。

學生各抒己見

通過回顧本節課所學,想想運用的方法,把課堂教學傳授的知識儘快化為學生的素質,

板書設計

複式統計表

單式 複式統計表

單式 便於比較

豐富

本節課教學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了學生的主體能動性。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小組合作討論、觀察的教學方法,突破了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讓學生會認、會填寫複式統計表,而且能對複式統計表裏的信息做簡單的分析。

不足之處:我在課堂上的語言組織能力還不夠,老師的話語較多,較複雜。這方面要加強練習。

國小三年級下冊英語教學計劃集錦 篇23

一、素材解讀

1、素材的選取。年月日方面的知識既熟悉又陌生,説它熟悉,是因為我們幾乎天天在與時間打交道;説它陌生,是因為它非常抽象,尤其對兒童來講,它看不見、摸不着,反映的是時間與空間之間的變化現象,而不是反映兒童非常熟悉的物的特徵,如探究立體圖形的特徵,可以藉助於各種常見的立體紙盒,通過拆拼與組合進行活動。教材尊重這一客觀事實,以“走進天文館”為線索,通過買票與觀看科幻片兩個活動進行學習,實現了學習內容與生活事實的有機結合。

2、本單元的情景串。本單元有2個信息窗。依次是:

二、單元知識分析

1、知識基礎。

一年級下冊:下雨了--學看鐘表(會認讀整十、半時,知道“快幾時了”“幾時剛過”)

二年級下冊:新千年第一縷陽光--時、分、秒的認識(會認讀幾時幾分,知道1時=60分,1分=60秒,會用兩種方式表示鐘面上是幾時幾分)

2、教材的地位。有三點:

是鐘錶認識的繼續;

是年月日知識學習的開始階段與結束階段;

是今後解決問題的重要基礎。不僅是解決生活中問題的基礎,也是解決數學中問題的基礎。

3、知識構成。共設有2個信息窗,每個信息窗的學習內容如下:

信息窗1:二十四時計時法;

信息窗2:年月日知識的學習。

三、單元教材解讀

(一)信息窗1的解讀

1、情景圖的解讀。作為走進天文館的第一個活動,教材選擇從買票活動入手,通過天文館售票口呈現出的時間信息進行二十四時計時法的學習,符合生活中的的實際狀況。

2、情景圖中的信息。情景中呈現了天文館一天放映節目的時間表信息及天文館每天開館時間的信息。

3、例題的設置與功能。本信息窗設計了2個例題。

例題一:15:00是幾時?學習二十四時計時法;

例題二:天文館一天的開館時間有多長?學習時間的計算。

4、教學的策略及注意事項

(1)對兒童已有的知識和經驗要認真分析。除了上述所説的知識基礎以外,學生在運用時間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的過程中積累了好多經驗,也從中獲得了一些知識,如在收聽廣播節目預告及觀看電視節目預告中知道了19點是通常所説的晚上7點等,這些是開展學習活動可以利用的學習資源,也是分析學生所不可或缺的。

(2)要幫助學生梳理數學語言,如:15:00是下午3時,晚上7:30是19:30。

(3)學習材料準備:鐘錶或鐘錶模型。

(4)教學目標:是什麼--什麼是24時計時法;為什麼--時針每天轉兩圈,每天轉24小時;怎麼做--明確什麼時候加12,什麼時候減12。

(5)要幫助學生理解難懂的詞語。如“開館”既:每天打開天文館門的時間是8:30,每天關閉天文館門的時間是16:30。

(6)語言的梳理:24時計時法:在用24時計時法來表述全天的所有時間,不用再説明是早上、上午、下午還是晚上(幾時);普通計時法:要説明是上午幾時、下午幾時、晚上幾時等。

(7)建立二十四時計時法的表象是教學的重要目標,同時也是實現教學向深層次發展、實現學生可持續發展價值的重要體現。表象建立目標的體現,不是通常所説的能夠進行二十四時計時法與普通計時法之間的轉換,這只是學習知識性目標的體現,而是在此基礎上能夠把二十四時計時法與普通計時法所表述的時刻與現實生活結合起來,如看到或聽到16:30,馬上就能聯想到是下午4:30,馬上就能想到是下午放學的時間。另外,表象建立的過程可以有效地實現知識性目標的實現,二者是相輔相成的,脱離了表象的建立過程,要實現知識性目標,就只能靠大量的練習來實現,這一點教師要有清醒的認識與理解,否則就可能使教學陷入低效率的惡性循環之中。

5、例題教學的具體闡釋

例題一:15:00是幾時?學習二十四時計時法。

猜想--探究--梳理--應用。

猜想:猜想既引導學生知道情景中的8:30、9:00、10:30都是上午的時刻;15:00、15:45、16:30都是下午的時刻,並會用下午幾時幾分來表述出來,既把下午的時間也既學生生疏的二十四時計時法用學生熟悉的普通計時法來表述出來,也就是知道15:00、15:45、16:30在一天中的位置。

探究:利用鐘錶幫助學生完成從8:30--16:30的撥針操作活動。

注意:考慮到例題只進行一個時刻的探究就來進行二十四時計時法的總結與梳理是不行的,所以把情景中的所有時刻都讓學生來表述。另外要及時進行板書,用它作為總結梳理的原材料:

開始

今日放映

結束

24時計時法

8:30

9:00

10:30

15:00

15:45

16:30

普通計時法

上午

8:30

上午

9:00

上午

10:30

下午

3:00

下午

3:45

下午

4:30

梳理:一是給出兩種計時方法的名稱,既24時計時法、普通計時法。二是梳理24時計時法的計時方法,可以再指導學生進行撥針操作,引導學生髮現下午時刻的表述,不再是0、1、2......時這樣來計時,而是從12時開始往後計時的,既13、14......這樣來計時,也既每天的時間的計時,是採用從0時到24時的計時方法。像這樣的計時方法就是24時計時法。通俗地來講,普通計時法是採用從0時到12時、然後又從0時到12時的計時方法,24時計時法是採用從0時到24時的計時方法。二十四時計時法的模型可以用下面的鐘表來抽象:

以上教學要把握的目標是:初步使學生知道24時計時法,知道每天時刻的表述在鐘錶上是怎樣轉動的。既初步給學生一個24時計時法的表象。至於24時計時法與普通計時法的轉換是下一個環節要做的工作。

應用:進行專項訓練,既進行二十四時計時法與普通計時法的轉換。然後通過對比分析總結梳理:一是用24時計時法表示下午及晚上的時間,在普通計時法的基礎上加上12,反之就要減去12;二是在用24時計時法表示下午及晚上的時間時,不用再説是下午還是晚上,在用普通計時法表示時間時,要説明是下午幾時或晚上幾時。

例題二:天文館一天的開館時間有多長?學習時間的計算。

猜想--探究--拓展--昇華。

猜想:估計學生可能有兩種答案,8時與9時。9時是從8:30作為起點,把它看作1開始數的,這種數的方法與數天數的方法混在一起;8時是正確答案,説明學生已經具有了“時刻之間的間隔就是時間”的觀念。這個階段不能要求學生都能回答正確。

探究:活動一:撥一撥:引導學生在鐘錶上從8:30開始撥起,一直撥到16:30。引導學生髮現其中的規律:從8:30到9:30經過了1時,既發現了經過了1、2、3......11、12個大格,經過了60個小格,時間是60分鐘,也就是1時,這個階段是探究的關鍵;有了這個基礎,下面的探究就會順利進行,引導學生通過撥動鐘錶上的錶針發現:從9:30到10:30是1時,從10:30到11:30是1時......所以從8:30--16:30經過了8時。

活動二:畫一畫:畫一畫既“變曲為直”,引導學生把時針在鐘錶上的轉動轉變為直線,既課本上的表述方式。

拓展:把情景中幾個節目之間的放映時間進行探究,同樣也要經歷估算、撥一撥、畫一畫的探究過程。

昇華:既用數學算式的計算方式進行昇華,引導學生髮現:16:30-8:30=8時等。可以用豎式表示:

(二)信息窗2的解讀

1、情景圖的解讀。聯繫上一個信息窗及本信息窗呈現出的情景我們不難發現,學生是在觀看《奇妙的星空》科教片。以我們人類生活的太陽系為模型,通過情景中呈現的公轉與自轉的時間信息來抽象年月日的時間規律。

2、情景圖中的信息。

公轉:繞太陽化轉一週的時間,水星約是88天,地球約是一年,天王星約是84年......

自轉:地球自轉一週的時間是23時56分4秒,大約是1日。

3、例題的設置與功能。本信息窗設計了3個例題。

例題一:一年有多長?學平年、閏年。

例題二:關於月的知識,你知道些什麼?學習月的知識。

例題三:你知道哪些有關日的知識?學習1日=24時。

4、教學的策略及注意事項

(1)尊重學生已有的年月日知識。雖然年月日的知識是非常抽象的,但不可否認的是學生已經具備了相關的知識,這是學習的重要經驗基礎。如果學生不具有這樣的經驗,教學只能是灌輸式,所以教師要在正確估計的基礎上提前佈置學生了解這方面的知識,積累相關的經驗。

(2)教學的基本方法--歸納法。年月日作為計量地球公轉與自轉的時間單位,這方面的知識是有規律可循的,要通過年月日時間規律的歸納與探究,梳理知識。這就要求教師要提供探究材料,通過對材料的對比辨析進行歸納,這就是歸納法。

(3)教材分析:“合作探索”部分的三個例題,分別是學習一年有多長、學習月的知識、學習有關日的知識,從中不難發現,它是延着年、月、日的知識體系而編排的。其中,例題二是教學的重點內容,並在學生的學習中佔有重要地位,對它學習的優劣直接影響着對整個內容的學習質量。

在例題二的探究過程中,教材分別用了四塊內容,仔細分析我們不難發現,上面的兩部分屬於探究,而下面的兩部分其實是總結與梳理的內容。

(4)教學的層次性:從中我們也不難發現,教材中的三個例題雖然都屬於“合作探索”,但這裏的探索必須劃分層次,否則就會使教學陷入無序的狀態之中。

5、例題教學的具體闡釋

例題一:一年有多長?學平年、閏年。

在引導學生充分表述的基礎上進行概括,既概括:一年有12個月,一年有365天,一年有366天。在此基礎上進行抽象:一年有365天的年份是平年,一年有366天的年份是閏年。

例題二:關於月的知識,你知道些什麼?學習月的知識。

按照“猜想--探究(驗證)--反思--昇華”的程序進行教學。

猜想:引導學生把了解到的有關月的知識進行表述:關於年月日的知識,你還了解哪些?這其實就是教材例題二中左上角部分的教學。

探究(驗證):為學生準備不少於5年的相鄰年份年曆卡,如果考慮到年曆卡準備不方便,可以用掛曆或年曆來替代。教師要準備如下所示的表格,以備學生彙報交流時用。

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年曆卡,看從中能發現什麼?

伴隨着學生交流活動的不斷深入,教師把學生髮現的各個年份中每個月的天數填寫完整。

年份

天數

月份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__年

20__年

20__年

20__年

20__年

20__年

20__年

1

2

29

28

28

28

29

28

28

28

29

28

28

3

4

5

6

7

8

9

10

11

12

366

366

366

閏年

閏年

閏年

反思:利用上述的表格中的材料,引導學生髮現隱含在其中的規律,既:

(1)1、3、5、7、8、10、12月,每月31天;4、6、9、11月,每月30天;2月份有的年份是28天,有的年份是29天。

(2)每年天數的計算:任意選擇其中一個年份,計算每年的天數是多少。通過數據説明:閏年的2月是29天。並引導發現每4年中有一個閏年。

(3)閏年的判斷方法:一是根據二月的天數的判斷;二是根據每年的天數來判斷。

(4)引導發現公曆年份與數字4的關係,既公曆年份是4的倍數的,一般都是閏年。並補充:公曆年份是整百數的,必須是400的倍數才是閏年。

昇華:利用兒歌幫助學生記憶每月的天數。

例題三:你知道哪些有關日的知識?

教學中要注意:一是要利用鐘錶幫助學生梳理“時針走兩圈,正好是1日”,這個過程其實也是幫助學生建立1日的表象的過程,是把1日的定性的描述與鐘錶的定量的刻畫聯繫起來;二是要利用錶針的撥動給學生清晰的“一日”的概念,既“從今天零時到明天零時正好是1日”;三是1日與1時之間的關係,既“1日是24時”。

國小三年級下冊英語教學計劃集錦 篇24

教學內容:三年級下冊第2~4頁例1、例2。

設計意圖:

本節課是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一課時的教學內容。本節課是在學生已經學會用上、下、左、右、前、後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的基礎上學習辨認東、西、南、北的。

依照兒童空間方位的認知順序,在設計本課教學時分為了兩大部分,第一部分設計了在操場上進行實際生活中辨別東西南北,第二部分設計在室內進行地圖上的辨認東西南北。

在設計室外這一教學環節時,我們認為應該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方位的知識。對於三年級的學生來説,東西南北等方位概念的掌握還是比較抽象的,學生需要大量的感性支柱和豐富的表象積累。因此在教學時以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為基礎,設計了大量的活動如介紹校園、轉方向、指方向等,在活動中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讓所有的學生都參與到活動中來,豐富了對方位知識的體驗。

在教學方向的相對性這一環節時,設計了從室外轉入室內,產生對幼兒園樓不同的位置描述,矛盾的出現,促使學生不斷地質疑、解惑。在具體情景中感受方向的相對性。

在室內認識地圖上的方向這一環節,是在使學生獲得具體想象感知後,讓學生用自己的思維去嘗試將具體的景物抽象成平面圖,在展示交流中知道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練習的設計本着以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為依據,設計了活潑可愛的卡通動畫,使學生在遊戲中鞏固、熟練對東西南北的認識。

教學目標:

1. 基礎知識目標。

結合學生日常生活和學習環境,使學生認識東、西、南、北四個方向,能用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其餘的三個方向,並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2. 基本技能目標:使學生知道地圖上的方向。

3.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辨認方向的意識,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認識東西南北四個方向。

教學難點:對東西南北等方位概念的形成。

教學過程:

室 外 部 分

一、導入

師:今天有許多老師來聽課,其中不少老師還是第一次來到我們緯二路國小呢!對我們學校不是很瞭解,大家能不能先當個小導遊領着老師們參觀一下我們的學校?時間的關係我們只參觀前院四周的情況,介紹時注意使用正確的方位詞。能當好小導遊嗎?(能)下面就分小組請老師們去參觀吧!

(學生分小組進入操場向參觀的老師們介紹校園)

二、認識東、西、南、北

1. 認識東、西、南、北。

學生集合彙報。

師:同學們是怎樣向老師們介紹的?

(學生用以前學過的前後左右來介紹校園的情況)

師:為什麼幾位同學有的説他的前面是教學樓?有的説他的前面是幼兒園樓呢?

(兩位同學站的方向不一樣,所以他所面對的事物就不一樣。)

師:看來用我們以前學過的前後左右來描述,有侷限性了。怎麼辦呢?你還知道其他描述方向的方法嗎?

(可以用東西南北來描述)

師:你知道哪是東嗎?(太陽升起的方向就是東方)

知道了東還能知道那個方向?(西方,東與西相對)

剩下兩個方向是什麼?(南和北)

哪是南?哪是北?你是怎麼知道的?

2. 鞏固東西南北。

師:看大家是不是認清了東西南北,咱們來做幾個小遊戲。

教師説方向,學生轉向那個方向。(速度適當加快,增加娛樂性,使學生在遊戲中熟練辨別東西南北。)

一學生説方向,其餘學生指出相應的方向。

用方位詞再來介紹一下我們的學校。

3. 知識擴展。

師:在學校同學們都已經熟練地辨別出東西南北了,出了學校還分得出來嗎?老師要考考大家,東圖書店在我們學校的哪個方向?聚豐德呢?泉城廣場呢?……

師:你的家大約在學校的哪個方向?

室 內 部 分

4. 方向的相對性。

師:回到電教室,你調向了嗎?文化牆在操場的哪邊?辦公樓呢?教學樓呢?幼兒園樓呢?

師:現在在多媒體教室裏,我在同學們的哪邊?門呢?那幼兒園樓在我們的哪邊?哎?剛才有同學説幼兒園在操場的南邊,可現在幼兒園又在我們的北邊,這是怎麼回事呢?

(不是幼兒園在動,而是我們站的位置不一樣了。)

師:看來我們再敍述方向時,要説明誰在誰的什麼方向。

三、認識地圖上的方向

師:老師這兒有一張我們學校的平面圖沒有完成,同學們能將“文化牆、教學樓、辦公樓、幼兒園樓”及它們的方向填在操場四周並把這張平面圖完成嗎?試試看!

學生繪製,展台前展示,介紹繪製情況。説説為什麼這麼畫。

師:同樣的校園,有的同學把“東”畫在了上面,有的把“北”畫在了上面,如果不標出東西南北四個方位,別人還能清楚地看懂我們的示意圖嗎?怎麼辦呢?

(我們可以統一一個畫圖的標準)

師:對了,根據地理知識,在地圖上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來繪製的,(板書)為了使大家知道我們是按這個標準畫的就在圖的右上角畫一個向上的箭頭寫明“北”。

師:請同學們修改一下你的示意圖。

展示。

四、看圖辨方向

1. 遊樂園。

師:春天就要到了,我們該去春遊了,我們一起去兒童樂園玩好嗎?(出示)

師:介紹一下公園的情況。(如果沒用上方位詞可引導學生“用上我們今天學到的知識來介紹”)

師:你怎麼知道花壇的北邊是噴泉的?

我們先去哪兒玩?(學生自主選擇進入並介紹情況)

2. 北京。

師:去過北京嗎?老師有幾張北京的照片想不想看看?

出示,學生欣賞。

師:這兒有一張天安門廣場的照片,同學們能根據左下角的平面示意圖找到你想去的地方嗎?

變換不同的位置讓學生説説四周的情況。

五、小結

今後我們再出去旅遊就可以運用我們今天所學的知識順利地找到自己想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