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工作計劃4篇

本文目錄2019年教育局工作計劃教育局工作計劃教育局基礎教育科工作計劃教育局基礎優質教學完善工作計劃範文

本篇體育工作計劃,屬於教育局對各校的一個統一安排計劃,分為指導思想、工作目標、工作重點以及之後的考核等,感興趣的朋友請參考:

教育局工作計劃4篇

體育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學校體育工作條例》為指導,以《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為工作目標,認真貫徹學習新課程標準。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以高標準,高質量作好學校體育工作。

二、工作目標

1、加強體育課堂教學的常規管理。推動體育教學改革與教學研究,提高體育教師的理論水平、業務能力和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掌握基本運動技能,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

2、加強運動隊訓練工作,保證訓練時間、提高訓練質量,認真制定訓練計劃,積極主動的開展訓練活動。為提高學生的競技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礎。

3、認真抓好羣體工作,保證兩課兩操質量,安排好體育課外活動和體育達標工作,保證學生每天一小時的體育鍛煉時間。

三、工作重點及安排

1、加強體育教學工作管理,積極組織各種教育教學活動,提高體育教師授課水平,使體育教學改革不斷深入。

2、認真安排好課間操和體育課外活動,保證課間操質量,體育教師必須帶操。體育課外活動要安排合理,活動形式內容豐富。

3、開學初,各校儘快組織田徑隊、乒乓球隊、足球隊;三小、渤小組建獨輪車隊;三小、沙小、渤小組建籃球隊;三小組建武術隊。加強訓練,保證每天早晚兩小時的訓練時間,爭取在各級競賽中取得優異成績。

4、各校組織好三球訓練工作,為10-11月的三球比賽做好準備。

5、運動會報名工作,各校3月1日前將參加區秋季運動會人名單、户口本,照片報到中心校。

6、認真作好體育達標工作,早動手、早準備,合理安排訓練時間、保證訓練質量。

7、3月下旬各校體教到沙小聽課。

8、4月上旬各校體教到三小聽課。

9、4月10日前,各校將教職工運動會報名表交到渤小體育組。

10、4月下旬,各校體教到渤小聽課。(或6月上旬)

11、4月8-9日懷柔區中、國小生田徑運動會。

12、4 月中、下旬渤海鎮中心國小教職工趣味運動會。

13、5月上旬 各校體教到沙小聽課。

14、5月18日 達標工作檢查。

15、5月下旬,各校體教到渤小聽課。

16、5月底,各校將學生體育達標成績輸入計算機並上傳。

體育工作計劃一文到這裏就全部結束了,本文分為指導思想、工作目標、工作重點,可以參考這個思路。

教育局工作計劃2019年教育局工作計劃(2) | 返回目錄

,全市教育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全面完成“十一五”目標任務為總攬,突出區域教育現代化創建、義務教育高位均衡發展、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和積極籌建泰州大學四大重點,努力實現“事業發展取得新突破,教育質量實現新提升,隊伍建設邁出新步伐,統籌管理得到新加強,教育為民展現新形象”五大奮鬥目標,為全面開啟“十二五”教育發展規劃奠定堅實基礎。

,全市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務是:

一、以區域教育現代化創建工程為引領,努力邁出教育現代、信息化、國際化的新步伐

1.深入推進區域教育現代化創建工程。積極總結姜堰、海陵教育現代化創建經驗,鞏固和擴大創建成果。進一步加大對靖江、泰興、高港、興化區域教育現代化創建工作的指導和督查力度,加強專題調研,明確工作重點,細化創建措施,實施跟蹤整改,確保靖江、泰興、高港通過省級驗收,興化完成年度創建工作任務。

2.不斷加大教育信息化工作力度。認真貫徹全市教育信息化工作推進會精神和《泰州市-教育信息化發展規劃》,敦促各地成立教育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制定本地區教育信息化發展規劃和工作方案。圍繞省基礎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和教育信息化五大平台建設的目標,加強市、市(區)網絡中心建設,建成泰州教育城域網專網,實現省、市、市(區)、校四級網絡的互聯互通;建成市到各市(區)的雙向視頻會議系統和網上辦公系統;建成網上名師工作室、教研系統和學科專業培訓網絡平台;開通網絡學習課堂和網絡輔導平台,建立數理化網絡仿真實驗室;建成教育城域網電子期刊、通用教學資源庫、p2p資源共享系統和史地生電子掛圖;確保完成數化校園創建年度目標,所有市直學校均建成數化校園。

3.積極開展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構建區域性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平台,全面落實與澳大利亞悉尼市的教育合作協議,積極開展與新加坡多方面教育合作;鼓勵學校開展國際合作交流,新增中外友好學校10所以上,新創2—3箇中國小國際部,擴大來泰留學生規模;加大普通高中國際課程引入力度,進一步深化有關職業學校與韓國驪州大學的合作辦學項目;擴大教育管理者和師資出境培訓的範圍,加強漢語推廣基地建設;召開全市教育國際化工作會議,出台加快推進教育國際化工作意見,啟動教育國際化工作專項督導。

二、以高位均衡發展義務教育為重點,努力營造基礎教育的新優勢

1.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全面落實市政府《關於進一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意見》,按照辦學條件、師資力量、管理水平和教育質量“四個基本均衡”的總體要求,着力推進體制機制和工作方式的創新,通過加強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標準化建設、優質學校與薄弱學校結盟、優質學校整合薄弱學校、建立和完善城鎮教師到農村學校任教和義務教育學校區域內校長、教師交流機制等舉措,促進區域、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按照“非公即民”的原則,“四獨立”改制學校清理規範到位。全市義務階段教育學校原則上實行就近劃區招生,學生免試入學,堅決遏制“擇校熱”。繼續擴大重點高中的指標生比例。繼續開展跨區域支教、特級教師(骨幹教師)講師團赴農村送教活動,及時總結各地結對幫扶的經驗和做法,組織現場觀摩和考評表彰,提高區域結對支教工作水平。切實開展省現代化特殊教育示範學校創建工作,加快特殊教育向學前一年和高中階段教育的延伸。

2.進一步提高普通高中可持續發展水平。全面實施四星級高中和市直高中可持續發展三年規劃,圍繞示範性高中的目標定位、特色建設和責任擔當,舉辦四星級高中和市直高中校長論壇。繼續實施普通高中佈局調整工程,認真做好三星、四星級高中的複評估工作,新創建2-3所三星級高中。

3.繼續加大幼兒教育的優質化建設。深入貫徹《市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強全市幼兒教育工作的意見》精神,不斷推進“以縣為主”管理體制的落實;進一步規範辦園行為,繼續加大優質幼兒園和合格幼兒園的創建力度;以幼兒園課程改革為突破口,以教科研課題為抓手,以省、市優質園為教改實驗基地,努力提升幼兒教育的內涵建設。認真實施《關於推進0-3歲嬰幼兒早期教育工作的實施意見》和《親子園設置的基本條件》,加強托幼一體化的改革與試驗,規範0-3歲嬰幼兒早期教育工作,切實提高 0-3歲嬰幼兒受教育率。

4.積極培植新區優質基礎教育資源。在提請市政府公佈《泰州市市區幼兒園和中小布局規劃(-2030)》的基礎上,配合實施市區教育佈局調整工程,加快新區優質教育資源建設,遷建康和、明珠實驗學校,新建泰州青少年活動中心,啟動省泰州中學新區校區建設。

三、以深化減負增效提質工程為載體,努力開創素質教育的新局面

1.嚴格執行“五嚴”規定,深入實施減負增效提質工程。建立由政府督導室牽頭、市教育局相關職能處室和各市(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蔘加的聯席會議制度,實行檢查、反饋、整改、督查相結合的“減負”工作機制。密切關注和深入研究“五嚴”規定執行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與新問題,不斷加強“五嚴”背景下教育教學方略的研究。圍繞“構建高效課堂”、“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和“拓展學校教育空間”等主題,深入開展研究交流和觀摩展示活動,不斷推進“五嚴”規定的執行。以自主管理、自主學習為主題,舉辦全市高中社團活動現場會,組織全市高中學生辯論賽。以規範管理達標校創建為抓手,深化減負增效提質工程,深入貫徹《中國小管理規範》,全市70%的中國小建成規範管理達標校。組織泰州市普通高中推進素質教育先進學校評選表彰活動。

2.繼續推進課程改革。認真貫徹全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經驗交流會精神,進一步深化課程改革,加強地方課程、校本課程建設;以全市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示範基地為依託,積極組織和開展各類綜合實踐活動,充分發揮基地的示範和引領作用;重視高中通用技術教學工作,切實開展專題研討。

3.切實加強德育工作。以貫徹執行《中國小班主任工作規定》為契機,大力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組織全市班主任業務培訓,加大班主任工作的研討和考評,表彰“泰州市優秀班主任”。深化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改革,出台《泰州市國中學生綜合素質教育評價實施方案》,加強綜合素質的過程管理,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充分發揮家長網校作用,組織開展“一校一品”德育特色創建活動。召開全市職業學校德育工作會議,抓好公民教育學校試點工作。深入開展職業學校的創業教育和“文明風采”大賽,繼續舉辦全市商業計劃書大賽,促進職業學校學生創業園建設。

4.切實加強體衞藝工作。繼續深入貫徹國家、省學校體育工作會議精神,開展專項督查,促進開全開足體藝類課程,確保中國小學生每天鍛鍊一小時。提請市政府召開學校體育工作會議,出台加強學校體育工作的政策和措施。廣泛開展學校藝術教育活動,進一步完善有關激勵政策,紮實推進“京劇進課堂”活動。深入貫徹《江蘇省學生體質健康促進條例》,深入開展“健康促進學校”創建活動。

5.建立健全有效教研支撐素質教育工作體系。以切實提高教科研工作的有效性和實效性為目標,圍繞課堂教學、教師專業化成長、學科發展與課程執行、公共教育教學資源建設等核心要素,進一步釐清教研工作定位,創新教研模式,努力形成“上下聯動、左右承接、分工合作、資源共享”的教科研工作機制。搭建每月一期的“課改星光大展台”,集中展示和交流各地、各學校的課改成果;以大力推進主體參與課堂教學模式為重點,努力形成豐富多彩的、既有泰州區域共性又有各校鮮明個性的課堂教學模式。召開全市教科研課題培訓現場會,從課題立項、開題、研究、實驗、總結、交流、評比等環節進行課題研究培訓。全面推進“微型課題”研究,組織“微型課題”專項申報。積極推進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領域的廣泛應用,加快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研究,促進有效教學。

四、以擴容強質為目標,努力尋求職業教育的新突破

1.穩定和擴大職教招生規模。在科學制定全市高中階段學校招生計劃的同時,加大職教招生的統籌和行政推動力度,提請市政府召開全市職教招生工作會議,簽訂責任狀,明確責任,進一步落實各地招生工作任務;加大職教宣傳力度,深入宣傳職教助學金政策和對口單招政策,積極引導應屆國中畢業生選擇職教;進一步拓展招生渠道,在確保中職錄取寬口徑、大容量的前提下,加強東西部合作,注重職成聯合辦學,努力擴大招生對象和範圍。

2.切實提高職業教育的吸引力。啟動中等職業學校學生行為規範達標學校和示範學校創建工作。加大資源整合的推進力度,加快實施職業學校佈局調整規劃,泰州機電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泰州市高港中等專業學校、興化中等專業學校建成省高水平示範性職業學校,泰興中等專業學校通過省四星級中等職業學校評估驗收;加強專業建設,科學合理設置專業,調整傳統專業,培植新興專業,充分發揮示範專業的引領作用,力爭建成2-3個省級示範專業;不斷加大投入,提高實驗實訓設備的利用率,鼓勵專業教師根據專業教學需要開發實驗實訓設備,力爭建成1-2個職業教育實訓基地。推進全市職業教育課程改革和教學改革,探索職業學校開展“校企合作、工學結合、頂崗實習”的新途徑。積極實施客座教授制、訪問工程師制,加大從企業單位和社會聘請兼職教師的力度。繼續舉辦師生技能大賽和創新大賽,促進師生技能水平的提高,鼓勵教師和學生申請專利甚至將創新作品轉化成產品。

3.切實增強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深化“三服務”活動,做好服務掛鈎企業、服務重點項目、服務重點園區的相關工作。建立泰州電子信息職教集團,積極與緯創資通項目企業羣開展校企合作;更好地開發利用設備設施和學生兩大資源,為市重點工程建設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圍繞職教富民的目標,繼續推進鄉鎮教育培訓資源整合,建立社區教育中心的工作,力爭有50%左右的社區教育中心達市級標準。創建2-3個省級社區教育中心、1-2個省級社區教育示範鄉鎮。

五、以籌建泰州大學為主線,努力實現高等教育的新跨越

1.進一步加快泰州大學籌建步伐。對照綜合性大學的設置標準,配合制定好泰州大學(籌)學科專業建設規劃、師資隊伍建設規劃和校園建設規劃,切實加大專業設置、學科建設、高層次人才引進、碩士學位授予點申報等方面的工作力度。堅持用改革的思路,創新的辦法,一手抓建設提升,一手抓協調上爭,全力以赴,合力推進,積極加快泰州大學籌建的步伐。

2.積極服務高教事業的發展。努力為在泰5所高校提供招生宣傳、實習實訓、扶貧助學、創業就業等服務;繼續貫徹落實市政府《關於加快泰州高等職業教育發展實施意見》,加強協調服務,加快泰州職業技術學院創建省高水平示範性職業院校的步伐;積極配合醫藥高新區和高教園區,加快泰州醫藥城教育教學區一期工程的建設。

3.建立高等院校合作交流平台。精心組織大學生軍訓會操、第二屆“十佳”大學生評選和大學生藝術節等活動,舉辦大學生職業能力培養專題研討和創業教育論壇,以高校系、部黨建為重點,舉辦高校黨建工作研討會,形成高等院校“交流研討、合作共進”的機制。

六、以師德師風建設為核心,努力推出師資隊伍建設的新舉措

1.切實加強師德建設。堅持正面引導為主,在總結“踐行新規範,做人民滿意教師”主題教育活動的基礎上,開展師德建設大討論,通過舉辦論壇、讀書報告會、師德建設成果展示等形式,進一步強化教師職業道德教育。堅持糾建並舉方針,研究制定《泰州市教師違反師德行為處理暫行辦法》,依法規範教師的從教行為。

2.創新教師培養機制。在堅持公開招聘、嚴格考核和多渠道引進高層次優質師資的同時,積極探索與省內優質師範院校定向聯合培養緊缺學科師資。採取切實措施努力提高新補充師資的質量,促進在職教師特別是年輕教師的專業成長。全面推進教師專業成長規劃工作,組織召開全市教師專業成長規劃實施工作經驗交流會。建立教師網絡培訓平台,充分利用國際優質教師教育資源,深化教師國際合作培訓。完善符合職業教育特點的教師繼續教育進修制度和職稱評審制度。將專業教師的培訓進修、進企業實踐、創新發明、技能等級和職業綜合素養作為優先晉升職稱的重要條件,不斷提高“雙師型”教師的數量與質量。

3.構建骨幹教師培養的多元化平台。堅持分層次培養、多渠道建設的原則,着力推進骨幹教師培養工程。舉辦青年教師成長論壇。實施三級骨幹教師分級管理和培訓,市教育局重點抓好市級學科帶頭人的培養培訓和管理。研究建立教師高級職稱聘後管理機制,加強名校長名教師隊伍建設和考核管理,加強特級教師後備人才的培養培訓。與兄弟市開展名師工作室建設交流活動,促進名師工作室出成果、出名師。

4.積極推進教育人事制度改革。認真貫徹《江蘇省幼兒園、中國小、中等職業學校崗位設置管理實施意見》,根據按需設崗、競聘上崗、按崗聘用的原則,指導學校自主開展崗位聘用工作。全面實施事業單位績效工資,繼續完善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績效考核工作,開展專題調研,推廣成功經驗,充分發揮績效工資的導向作用。進一步改進教師專業技術職務評審工作,創新評價機制,發揮正確導向。

七、以科學制定“十二五”教育發展規劃為龍頭,努力提升統籌管理的新水平

1.積極籌劃制定“十二五”教育發展專項規劃。認真學習即將公佈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認真研究分析“十二五”泰州教育面臨的形勢與任務、背景與環境,科學確定“十二五”泰州教育發展的目標,明確主要的工作任務及對策措施,認真制定“十二五”教育發展專項規劃。年內組建專門班子,進行深入調研,組織專家評審,完成《規劃》初稿。

2.切實提高教育督導評估工作的水平。完成市(區)政府教育督導評估和考核自查、市級複查工作,配合做好省級全面檢查工作;結合省蘇中督學責任區活動,實施規範辦學行為隨機督導;切實落實市政府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意見,探索建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督導評估機制;實施對高等職業教育和特殊教育的專項督導評估。

3. 全面實施校舍安全工程和平安校園創建。在對全市校舍安全進行全面排查鑑定的基礎上,對存在安全隱患的校舍逐一制定加固和改造方案;科學制定全市校舍安全工程三年總體規劃和年度實施計劃,確保完成年度加固改造任務;按照全國中國小校舍信息管理系統的要求,建立全市中國小校舍安全工程檔案管理系統,並與全國、全省實行聯網運行;召開全市中國小校舍安全工程現場會,建立校舍安全工程“分片包乾”責任制和督查機制。召開平安校園創建工作現場交流會,會同公安、交通等部門開展校車專項整治活動,會同綜治、文化、工商等部門開展校園周邊環境專項整治,全年創建省平安校園40所以上,市平安校園140所左右,確保全市學校不發生重大安全責任事故。

4.進一步強化市直教育管理和指導。圍繞“全省上游、全市一流”的市直教育工作目標,進一步強化目標管理,不斷優化市直學校管理的體制機制。進一步落實市直學校校級幹部任用規程和中層幹部管理規範,切實加強市直學校領導班子思想作風建設和和能力建設,實施校長任期目標考核評估,着力提升校長隊伍整體素質。加強對市直學校的教育教學和教科研工作的指導,構建市區共享教科研成果的平台,努力營造市區教科研優勢。加強對市直學校的財務監管、基建監管和預算執行情況專項審計,健全校長離任經濟責任審計制度。

5.統籌做好招考工作。通過實現組織領導、學習宣傳、安全保衞、規範操作“四到位”,抓好大學聯考組織的各環節工作,實現“大學聯考平安”的目標;推行網上填報志願、網上錄取和同步建立學籍的辦法,努力實現規範高中招生的新突破;組織自學考試進校園、進社區活動,開展社會助學活動,努力實現“自考擴容”的目標。圍繞羣眾關心的考試、招生等熱點問題,通過網絡、新聞媒體和組織諮詢會、報告會等活動,及時發佈有關信息,大力宣傳有關政策,第一時間釋疑解惑,努力使考試、招生等服務工作成為教育為民的新亮點。

6. 進一步加強民辦教育和非學歷教育機構管理。以集中換髮辦學許可證為契機,以年審評估為抓手,加大民辦教育學校和非學歷教育培訓機構的管理。充分發揮市民辦教育協會的行業自律作用,進一步規範民辦教育學校的招生行為和非學歷教育培訓機構的培訓內容。

7.進一步提升語言文工作水平。深入開展第13屆推普周系列活動,評選語言文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舉辦誦讀骨幹教師培訓班,繼續組織開展師生經典誦讀活動;啟動語言文規範化示範校創建活動,推出一批語言文工作窗口學校;完成中國語言資源有聲數據庫建設泰州市區試點工作。

八、以實施教育民生工程為抓手,努力建樹教育新形象

1. 繼續深化教育惠民工程。在繼續做好義務教育“兩免一補”政策實施的同時,進一步完善普通高中、中等職業學校、普通高校學生資助政策體系,認真做好高校貧困新生資助工作和市區特困家庭子女免費接受中國小教育工作,做到“應助盡助”;進一步做好高校生源地信用貸款發放工作,實現“應貸盡貸”;繼續實施藍天行動計劃,把關愛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和農村“留守兒童”就學的各項政策和舉措落到實處。

2.繼續深化“五型”機關建設。繼續加強學習型機關的建設,不斷提高機關幹部的人文素養和教育教學管理水平。增強為民服務意識,注重服務細節,提高服務水平。進一步加強市教育局機關內控機制建設,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的“一崗雙責”,全面落實首問負責制、服務承諾制、跟蹤督查制和效能問責制。深化大信訪工作格局,認真辦理書記信箱、市長信箱、市長公開電話和局長信箱的交辦任務,認真辦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建議、提案,落實季度信訪分析制度和信訪定期督查制度,確保來信來訪和建議提案的及時辦結率達100%。精心打造“教育為民熱線”,通過實行上下聯動和交辦、反饋、跟蹤、督查一條龍機制,暢通辦事渠道,提高工作效率,努力使“教育為民熱線”成為投訴的主渠道、政策的諮詢台、矛盾的緩衝器,行風的監督崗,力爭年內建成文明優質服務品牌。

3.繼續深化行風建設。始終圍繞規範收費、招生、辦學、教師從教行為四個重點,以“四無”學校創建活動為載體,深入推進教育行風建設。完善教育收費公示制,嚴格規範教輔材料徵訂行為,切實加強中國小服務性收費和代收費管理,實行教育違規收費責任追究制度,嚴肅查處各種教育違規收費行為,確保所有市(區)創建成“省規範教育收費示範市(區)”,受理教育收費投訴舉報辦結率達100%;弘揚優秀師德風尚,嚴禁在職教師從事有償輔導、補習、培訓,實行師德失範行為責任追究,樹立教師良好公眾形象;細化創建措施,加大“四無”學校創建和考評力度,50%以上的學校達到創建“四無”學校先進單位的要求,命名錶彰一批“四無”學校。

4.進一步加強教育宣傳工作。按照“主動宣傳、正面宣傳、有效宣傳”的總體要求,通盤規劃全年宣傳工作的重點,特別注重先進典型宣傳、教育政策解讀、輿情分析引導。加強市和市(區)宣傳的整體聯動,形成宣傳合力,擴大宣傳效應。通過定期召開新聞發佈會、新聞通氣會、記者見面會,組織新聞採訪團,提供新聞通稿、新聞背景材料,接受記者採訪,提供採訪線索,回答網民提問等有效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做好教育新聞宣傳工作,努力提高教育新聞宣傳的整體效應。及時瞭解和掌握社會輿論對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反映,及時跟蹤、分析網絡教育輿情,加強正面輿論引導,及時迴應和積極解決羣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

教育局基礎教育科工作計劃2019年教育局工作計劃(3) | 返回目錄

一、指導思想:

實踐科學發展觀,以深入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為總目標,以落實中國小管理規範,打造區域教育品牌為抓手,進一步強化管理意識、改革意識和創新意識,促進教育均衡發展、優質發展和個性發展,進一步提高學校辦學水平,提升教育發展品位,全面完成《丹陽教育事業“xx”發展規劃》提出的目標任務。

二、工作目標:

1.事業發展目標:全面推開0~3週歲嬰幼兒早期教育,早期教育覆蓋率85%以上,幼兒及家長、看護人員接受早期教育指導率55%以上,3~6週歲幼兒入園率99%以上;國小入學率、鞏固率、畢業率均保持100%;國中入學率、鞏固率、畢業率分別為100%、99.9%、99.9%;殘疾兒童、少年入學率99.9%,鞏固率99%以上;高中普及率98%以上。

2.學校創建目標:爭創鎮江市現代化國小和國中20所、鎮江市優質幼兒園1所,創建江蘇省、鎮江市健康促進學校6所、鎮江市級以上綠色學校30~40所、鎮江市“中國小學生行為規範示範校”8所,100%國中學校創建成鎮江市無流生學校或控流先進學校。在所有學校普及特色項目建設的基礎上,建設特色鮮明的領銜學校10所以上。

3.教育質量目標:堅持以人為本、全面發展的教育發展觀,加強對各學段教育教學質量的科學檢測和監控,促進國小、國中與高中之間的有機銜接和學生的可持續發展,為學生的終生髮展奠定堅實基礎。

三、工作思路:

(一)進一步規範辦學行為,在抓規範中強化管理,切實維護教育公平,促進教育均衡發展。

1.規範校務管理,維護教育公平。進一步落實《江蘇省中國小管理規範》和《關於進一步規範中國小辦學行為深入實施素質教育的意見》精神,增強法規意識和責任意識,加大專項督導和問責力度,促進學校管理的規範化和科學化,在自查、梳理、整改中規範辦學行為,破解發展難題,提升辦學水平。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不以任何名義分快慢班、重點班,面向全體進行班級均衡化配置,保證教育的公平性;關注弱勢羣體,維護教育的公益性。認真貫徹教育部《關於進一步做好進城務工就業農民子女義務教育工作的意見》精神,重視流動人口、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就讀工作,關注留守兒童、貧困兒童等弱勢羣體的教育。加強控流工作和學籍管理,嚴格轉學、休學、復學手續,建立完善的電子學籍檔案,各國中創建鎮江市無流生學校或控流先進學校,確保九年義務教育普及率。根據《江蘇省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標準》,積極推進城鄉義務教育標準化和現代化建設,加快標準化班額推進步伐,通過努力,逐步達到國小每班35以內,國中每班40人以內,小班化教學25人左右。

2.規範教育管理,建設文明校園。整體規劃學校德育工作,進一步增強新形勢下學校德育工作的科學性、針對性和實效性。全面提高德育隊伍建設水平,完善片級德育工作機制,發揮好德育協作共同體的整體聯動功能,認真貫徹實施教育部《中國小班主任工作規定》。重視德育課程建設,加強學科教學德育滲透,全面開展與學科課程相銜接的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切實發揮素質教育實踐基地的育人作用。深入開展民族精神教育、革命理想教育、革命信念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法律紀律教育。高度重視中國小生命教育,將安全教育、禁毒教育、防“艾”教育、青春期教育等有機整合,豐富中國小生命教育內容。加強禮儀教育和養成教育,開展形式多樣的有效活動,豐富幼兒德育教育內容。積極開展環境教育,創建各級“綠色學校”。建設合格的心理諮詢室,將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實處。繼續在全市中國小開展“尊師愛生、儀禮文明”系列活動。推廣學校學生自主管理的經驗和成果,持之以恆地抓好養成教育的細節管理、常態管理和過程管理,促進各級各類學校學生管理精細化。

3.規範教學管理,減負增效。嚴格執行課程法規,落實課程計劃。開齊、開足、上好國家規定的各類課程,尤其要重視非考試學科和實踐類課程的開設,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嚴格執行省教育廳“五嚴規定”和市教育局“五項規定”,嚴格控制學生在校集中學習時間,保證中國小生每天的睡眠時間。規範雙休日、假期活動,嚴格執行國家課程計劃和教學進度,落實“教學五認真”,踩實過程管理、細節管理,達到減負與提質同步,面向全體與全面發展同行,不斷深化素質教育。繼續實施“省優質教育資源下鄉工程”,建設基礎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務體系。根據省教育廳出台的《全省普通高中進一步推進素質教育督導方案》文件精神,指導各高中學校認真準備,積極爭創“江蘇省普通高中推進素質教育先進學校”。按照上級部署,做好義務教育改制學校整改的有關工作。

4.深化課程改革,全面提高質量。義務教育階段,深層次推進課程改革。進一步完善推進機制、優化實施策略,注重專業引領、加強區域交流,務求改革創新、形成課改成果。加強校本建設,從“一切為了學生”理念出發,努力創建“學習型學校”,進一步提高教師隊伍的專業水平,充分發揮教育科研在課程改革中的引領作用,探索和建立與新課程相適應的綜合評價體系。根據確立的五大課改專題,分專題召開推進會進行研討,消除盲點,尋求突破。要堅守課堂教學核心陣地,以“活力課堂”為抓手,引導全市各級各類學校關注課堂,開展有效課堂教學的研究,注重課堂教學的探索與突破,加強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的教學,使學生具備較強的學習能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在確保開齊開足上好各類選修課程、研究性學習、通用技術課程的基礎上,加強對綜合實踐活動、研究性學習等具體操作的指導。加強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管理,召開綜合實踐課程觀摩研討會。進一步加強校外教育的工作指導,完善和推進青少年校外活動場所和中國小生綜合實踐基地活動,提高未成年人社會實踐基地建設水平,使之真正成為學生綜合實踐活動和思想道德建設的有效載體,為建成江蘇省鎮江未成年人社會實踐基地作出努力。高中階段,根據《關於深化普通高中課程改革意見》落實“五嚴規定”,積極應對,在薄弱環節和盲點上尋求突破。合理安排高中三年課程計劃,組織力量開展研討。創造條件正常開設通用技術課程。繼續開展課改先進學校的創建活動,促進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和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高。

教育局基礎優質教學完善工作計劃範文2019年教育局工作計劃(4) | 返回目錄

一、指導思想

市教育事業以黨的屆五中全會和全國全省教育工作會議精神為指導,年。深入貫徹國家和浙江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啟動實施《市“xx”教育事業改革與發展規劃》創新教育發展機制,推進城鄉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啟動“雙十大工程”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xx”教育發展起好步開好局,朝着率先實現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目標邁進。

二、主要目標

(一)學前教育:3-5週歲幼兒入園率達到97%;新增公辦幼兒園2所,創省二、三級幼兒園7所,省三級以上幼兒園在園兒童總數達到68%。

(二)義務教育:堅持就近入學原則,繼續推行陽光招生政策,減少擇校行為,國中、國小生入學率、鞏固率均達100%,殘兒入學率達99%。

(三)高中教育:改革高中定向生分配辦法,完善特長生招生辦法;在所有普高推行“平行志願”填報方法;國中畢業生升入高中階段比例達到96%以上。

(四)成人繼續教育:新建社區學校3-4所,使全市社區教育覆蓋面達到95%以上;創建市社區教育示範校1所、一級社區學校2所、二級社區學校4所,力創省社區教育實驗區;完成成人雙證制教育培訓700人次。

(五)教師隊伍建設:啟動實施“三個一”教師培養計劃,完成“xx”任務目標數的20%;爭取全市幼兒園專任教師大專以上學歷達40%,國小教師專科以上學歷達85%,國中教師本科以上學歷達72%,普通高中教師研究生(含在讀)及以上學歷達7%,職業學校“雙師型”教師比例達40%。加快培養專家型名校長、優秀班主任和中青年骨幹教師三支隊伍。

(六)優質教育資源:創建市現代化學校4所、市示範學校3所、市素質教育示範學校2所、省特色學校2所。義務教育優質教育資源覆蓋率爭取達到50%,普高優質教育資源覆蓋率達85%,職業學校的優質教育資源達到65%。爭創省示範專業1個,市示範專業2個,市實訓基地1個。

(七)學校基本建設:全面推進“校安工程”拆建項目建設工作,爭取電大遷建等5個市重點工程項目開工建設。啟動本站域網建設,新建校園網12個,創建35所市教育信息化達標學校,70%中國小建有學校網站,85%以上教室建有多媒體小平台,生機比達到6.5:1。確保全市校方責任險投保率達100%;國小和國中i、ⅱ類儀器達標率達95%,農村中國小生均圖書增長1.5冊以上。

(八)良好育人環境:繼續深化平安校園建設,保障學校的和諧和穩定。創市校園文化建設先進單位20所,創市綠色學校12所,市綠色學校3所;創五星級禁毒教育學校2所,四星級4所。

三、主要工作

(一)大力發展各類教育,促進基礎教育優質發展。

1.大力發展學前教育。認真貫徹落實《市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快市學前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實施意見》,確立學前教育的基礎地位和公益性質,利用住宅配套設施舉辦公辦幼兒園,農村有計劃利用中國小富餘校舍舉辦幼兒園。努力完成學前教育三項指標任務,新建2所鄉鎮公辦幼兒園,創省二級幼兒園2所,省三級幼兒園5所。完善學前教育管理體制,建立公辦、民辦幼兒園合作辦園和對口幫扶機制,開展民辦幼兒園年度考核工作,做好無證幼兒園整治;規範公辦幼兒園招生工作,堅持以兒童發展為本,注重幼兒個性發展和快樂成長,防止學前教育“國小化”、“保姆式”傾向,提高保育質量和辦園水平。

2.均衡發展義務教育。圍繞提高教育質量、促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目標,指導市現代化學校、市素質教育示範學校、市示範學校、農村寄宿制學校和合格學校創建工作,進一步擴大優質教育資源;堅持“名校引領、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均衡發展”的基本思路,加快縮小城鄉、校際教育發展差距,積極探索名校集團化辦學模式,先確定城區和城鄉結合部2-3所義務教育學校進行試點,今後逐步在全市範圍內推開;貫徹落實好《市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就學管理辦法》,召開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就讀工作經驗交流會;努力改善特殊教育學校辦學條件,特殊教育學校升格為市特殊教育學校。

3.協調發展高中教育。開工建設市職教基地,啟動市職業中專職教實訓大樓建設,協助市開元綜合高中從部門辦學到民辦的改制工作,為構建“中、東、南三足鼎立,西部輻射”的職業教育校網布局奠定基礎;啟動職業中專集團化辦學試點,申報創建全國中職改革示範校,市十中、 高級中學爭創市現代化學校,爭取優質教育資源覆蓋率再提升;圍繞我市支柱、特色、優勢產業和新興戰略性產業,以企業需求和市場就業為導向,進一步優化專業結構,爭創省、市示範專業和實訓基地;啟動與國內知名院校的中職師資培訓合作計劃,提高“雙師型”教師比例;深入推進高中新課程的實施,提高新課程的實施水平;加強對新大學聯考的研究,充分發揮大學聯考的素質教育導向作用,進一步推進個性化教育,創新學生自主選課、走班上課制,以適應在全科會考基礎上分類測試、分批選拔的大學聯考新模式。

(二)加大教育經費投入,優化城鄉教育資源配置。

4.規劃校網布局調整。根據xx教育發展規劃和城鄉校網布點規劃,加大校網調整力度。按照“高中向城區和重點集鎮集中、國中向中心鎮集中、中心國小向鄉鎮所在地集中、新增教育資源向城鎮集中”的要求,努力爭取加大財政投入;做好玉海中學高中部和汀田高中停招前期工作;做大做強做美片區中心鎮學校,加快瑞祥實驗學校、塘下中心區實驗國小建設,爭取市第二外國語學校、市第三實驗國小立項;加快山區中心鎮寄宿制國中建設,撤併義務教育階段學校8所;推進職教中心(輕工學校)、電大等市重點項目建設,做好市五中遷建前期研究工作;建立專門基建管理隊伍,加快學校工程項目建設進度。

5.發揮經費使用效益。積極爭取全市財政經費比例高於現有水平,確保生均預算內公用經費達到或超過省定標準;拓寬捐資助教渠道,建立企事業、社會團體、個人捐資辦學激勵機制;規範預算、決算,加強收費管理,特別是預算外資金管理,嚴格執行收支兩條線制度;成立教育資助中心,落實資助政策,規範資助管理;加強對大宗物品的採購和管理,加強固定資產管理,發揮使用效益;規範食堂財務管理,突出對飯菜質量、價格和經營行為的監管力度;進一步規範核算中心管理,提高核算中心、“分中心”人員和學校財務管理員業務水平。

6.改造農村薄弱學校。大力扶持農村薄弱學校,在業務指導、設施配備等方面向農村學校傾斜;規範學校功能室管理,開展示範實驗室、標準圖書館創建活動,啟動實施農村學校教育裝備達標工程;落實市農村中國小現代遠程教育工程和百所薄弱學校改造工程,全面開展中國小校教育信息化建設達標創建活動;進一步加強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建設,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有效整合;進一步加強信息技術在教與學領域中應用研究,切實提高農村學校實驗室、圖書室及體、藝、勞與技教育教學設施使用率;全面啟動農村升格學校推進行動計劃,有計劃地安排城區學校高級教師、優秀校長到農村支教,實行柔性流動。

(三)增強教育發展內涵,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7.改進學校德育工作。進一步探索中國小德育工作新方法、新途徑,深入開展以慶祝建黨90週年為主題的愛國主義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生命健康教育、安全法制教育、禁毒防毒教育等;充分挖掘校本德育資源,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核心價值觀,構建學校主流文化,開展校園文化先進評比;廣泛組織開展體育節、藝術節、科技節,形成課外活動的系列化、序列化;深入開展陽光體育運動,普及大課間活動,確保學生每天鍛鍊一小時;強化學生心理狀況和有效德育研究,倡導健康上網,促進德育的生活化;大力加強團隊組織建設,積極開展學生的社團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

8.規範學校辦學行為。嚴格執行公、民辦職業高中、幼兒園按成本收費並公示制度;繼續實施公辦普通高中“三限”(限人數、限錢數、限分數)政策,改革高中招生政策,完善普高定向生制度;嚴格執行《浙江省義務教育條例》,不得設置或者變相設置重點班和非重點班,不得利用假期、公休日、課餘時間組織或者變相組織學生進行集體補課;學校要合理科學安排學生的課業,保證學生有足夠的休息時間,保證學生每天體育鍛煉的時間不少於一小時;繼續開展義務教育階段農村學校四項教學規範達標活動;強化教學常規檢查和專項督查,強力推進省教育廳“六個嚴格”,規範辦學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