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樂興趣小組活動計劃(精選15篇)

聲樂興趣小組活動計劃 篇1

為了更好的配合學校搞好素質教育,豐富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啟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培養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藝術修養及表現能力,特成立學校聲樂興趣小組。為了使活動順利高效開展,現將本學期活動情況作以下安排:

聲樂興趣小組活動計劃(精選15篇)

一、訓練方法及過程:

訓練為了提高,提高為了表現;訓練要有手段。歌唱的基礎在於提高個人的基本功,為了鞏固中聲區,解決用聲上的響而不噪,輕而不虛,高而不擠,低而不壓,必須進行一些必要的訓練。然後再逐步過度到音準、節奏,擴大音域,咬字、吐字,幅度變化等方面的訓練。

1、 聲音的訓練

(1)、呼吸 (2)、聲音位置 (3)、直聲訓練

2、 音準訓練

音準是音樂表現的基礎,好的音準來源於基礎訓練。

3、 尋找共鳴位置擴大音域的具體措施。

(1)、胸音訓練(2)、頭音訓練

4、節奏訓練

音樂是在時間中展示的藝術,節奏是它的組成部分和主導因素,沒有節奏也就沒有音樂。

5、咬字與吐字的訓練

以字帶聲,以情帶聲,字正腔圓是我國民族傳統的唱法。它講究字清意深情自真。

二、訓練內容:

1、用科學的發聲方法和規範的訓練步驟來訓練學生的聲音。

2、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學唱不同的歌曲

3、歌唱姿態、舞台造型。

三、訓練時間:週四課外活動

四、訓練地點:學校音樂教室

聲樂興趣小組活動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聲樂是音樂藝術中最容易為兒童喜愛、接受的一種藝術形式。通過對聲樂訓練,能使每一個孩子都擁有百靈鳥一樣美妙動聽的歌喉。每一個孩子都是一隻快樂的小鳥,他們帶着顆顆童心,對歌唱無不充滿着美好的嚮往,對學好這門藝術也無不充滿着堅定的信心。而興趣則是學習的基本動力,是學生與音樂保持密切聯繫、享受音樂、用音樂美化人生的前提。聲樂教學不只是讓國小生學會幾首歌曲,單純地解決一些聲音技巧問題;而是培養國小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把所學知識技巧運用到實踐中去。

二、活動目標

1、掌握基本呼吸及基本歌唱狀態,能演唱初級聲樂樂曲。

2、培養良好的音樂感覺,能試唱二分、四分、八分的節奏。

3、讓孩子們在歌聲中陶冶情操,啟迪聰明智慧,豐富精神生活。

三、活動要求

1、營造寬鬆愉快的學習氛圍

在少兒聲樂教學中,我們一開始就要考慮到孩子們的年齡特點,理解孩子的思想,採用人性化的教學,努力創造寬鬆愉快的氛圍,此時此刻,教師的一言一行、每一個表情、甚至每一個眼神,都會對孩子產生極其重要的影響。此時,你一定要表現出親和力,不要吝惜你温和的語言和燦爛的笑容,讓他從你的眼神裏感覺到你發自內心喜歡他,使他認為你是值得交往和信賴並能夠給他帶來快樂的朋友。不要板起面孔給孩子一種師道尊嚴的感覺。如果孩子對老師產生了懼怕心理,那麼只會造成學習上的拘謹,而對奔放自由的歌唱藝術來講,拘謹是前進道路上的最大的羈絆。

2、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杜絕揠苗助長

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而學習聲樂更是如此。孩子學習聲樂,精神本身就很可貴。但就其學習的難度也可想而知,學生的條件也不一樣,有的條件好,有的可能就差一些,所以,我們要針對每個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循序漸進,不要揠苗助長。無論是練聲曲還是歌唱曲目都要先易後難,一步一步地進行。這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既掌握了知識,又沒有感覺到學習的困難,在輕鬆愉快的體驗中信心倍增。

3、注重演唱的情感投入

聲樂的演唱是需要我們投入情感的。我們都知道:無情不唱歌,唱歌為抒情。針對這樣的目的,在聲樂的教學中,情感的培養就顯得比氣息、發聲等技術訓練更為重要。因此,我們就要對學生進行一種人文教育,要求學生真正體會生活,感受生活,在社會的熔爐裏學會感動,那時情感的流露就是發自內心的。

四、活動對象:

1—-6年級學生,共75人。

五、指導老師:

衞 波 王 霞 陳育芳

六、活動時間:

每週二、四下午第三、四節課。

七、活動原則:

教師方面:

1、上課採取指導教師輪換制度。

2、上課有計劃、有安排、有教案。

3、定期進行階段小結和學期總結,並及時對活動情況作出調整以便更利於活動。

學生方面:

1、上課實施點名制度,不能無故缺席、曠課,有事必須提前向指導老師請假。

2、上課時要認真聽講,積極參與,聽從指導老師的安排,並按時完成佈置的作業。

聲樂興趣小組活動計劃 篇3

為了擴展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滿足部分聲樂愛好者的興趣。我校開展了課外興趣小組,現將本學期聲樂興趣小組的活動計劃簡介如下:

一、指導思想

聲樂是音樂藝術中最容易為兒童喜愛、接受的一種藝術形式。通過對聲樂訓練,能使每一個孩子都擁有百靈鳥一樣美妙動聽的歌喉。每一個孩子都是一隻快樂的小鳥,他們帶着顆顆童心,對歌唱無不充滿着美好的嚮往,對學好這門藝術也無不充滿着堅定的信心。而興趣則是學習的基本動力,是學生與音樂保持密切聯繫、享受音樂、用音樂美化人生的前提。聲樂教學不只是讓國小生學會幾首歌曲,單純地解決一些聲音技巧問題;而是培養國小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把所學知識技巧運用到實踐中去。

二、活動目標

1、掌握基本呼吸及基本歌唱狀態。

2、培養良好的音樂感覺,能試唱二分、四分、八分的節奏。

3、培養學生的協調性,樹立團結協作的思想,具備基本演唱二聲部合唱的能力。

4、讓孩子們在歌聲中陶冶情操,啟迪聰明智慧,豐富精神生活。

三、活動要求

1、營造寬鬆愉快的學習氛圍

在少兒聲樂教學中,一開始就要考慮到孩子們的年齡特點,理解孩子的思想,採用人性化的教學,努力創造寬鬆愉快的氛圍。

2、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杜絕揠苗助長

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而學習聲樂更是如此。孩子學習聲樂,精神本身就很可貴。但就其學習的難度也可想而知,學生的條件也不一樣,有的條件好,有的可能就差一些,所以,我們要針對每個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循序漸進,不要揠苗助長。無論是練聲曲還是歌唱曲目都要先易後難,一步一步地進行。這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既掌握了知識,又沒有感覺到學習的困難,在輕鬆愉快的體驗中信心倍增。

3、注重演唱的情感投入

聲樂的演唱是需要投入情感的。我們都知道:無情不唱歌,唱歌為抒情。針對這樣的目的,在聲樂的教學中,情感的培養就顯得比氣息、發聲等技術訓練更為重要。

四、活動對象:

1—-5年級學生,共15人。

五、活動時間:

每週四下午第三節課。

六、活動原則:

1、教師認真的準備好每一次活動,課前認真備課。

2、學生不得曠課遲到,有事需提前向指導教師請假,學生認真完成輔導老師佈置的作業。

3、學生積極和輔導老師進行配合,以便使聲樂興趣活動小組開展的具有生動性、活潑性。

聲樂輔導計劃

1、歌唱的呼吸

聲樂是一種抽象的學習,它和鋼琴舞蹈不同,是內部肌肉的運動,需要靠自身感覺去控制,它看不見摸不着,而聲樂的學習,在初練聲時最基本的聯繫就是要學習如何吸氣,吸氣不正確,發生就用不上氣,所以知道學生聯繫吸氣,讓學生吸得自然,並且要求口鼻一起吸較好,一般吸氣要求橫膈膜周圍都裝滿氣,小幅不要過於緊張,在發生用氣時,橫膈膜保持住與小腹頂上來的氣有一種對抗的力度。所以小腹不要過於緊張和僵硬,讓它有一個用氣的彈性,指導學生反覆感覺。

2、上下管道成一條直線

上下管道成一條直線,是一種很抽象的技巧,不是一朝一夕就可理解的,要通過示範和理論結合使學生明白老師的要求,要求學生在發聲練習中,放鬆下巴,從張口到發聲做到最自然。

3、聲音的亮點

訓練發聲注意要求聲音的亮點,所謂亮點,即頭腔亮點有高位置,要做到發聲有高位置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要達到此要求,要注意學生的氣息運用,和上下管道通暢,下把放鬆,聲音自然。

4、咬文吐字

咬文吐字在歌唱中佔據十分重要的位置,而對於初學者培養良好的歌唱習慣,更為重要。

5、處理歌曲的技巧

這是聲樂最重要也是最高層次的一環,學生首先掌握了發聲技巧,有了發聲技巧,在處理歌曲時就會得心應手。當然處理歌曲首先理解歌的內容,歌曲的要求,學生對歌曲有了全面瞭解後對歌曲的處理就會更為容易些。

第1~5周:要求學生建立基本的音高概念,具備基本的模唱能力以及基本的視唱能力,初步的掌握氣息運動和閉口音的正確發聲。

第6~10周:要求掌握版開口音的發聲技巧,並能進行簡單的構唱,熟悉歌曲的旋律以及背唱歌詞。

第11~13周:對整首歌曲進行完整性的排練糾正不足之處。

聲樂興趣小組活動計劃 篇4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等一系列教育法規和文件要求,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大力開展科技教育活動,努力提高青少年學生的科學素養和科技實踐能力,積極培養創新型人才。

二、採取有力措施營造科技氛圍,強化科技意識;

營造一個良好的科技教育環境,是培養學生熱愛科學,激發學生投身科學的重要工作。為使科技教育健康有效、有序、有質的開展,學校成立了以優秀學生為成員的興趣小組,保證了科技教育的順利開展。

加大投入,確保科技教育落到實處。建議學校將教學樓、辦公樓的過道充分利用起來,佈置科技教育的文化環境,設立“科學名人”專欄;“科學生活”專欄,“科學幻想”專欄,“科學制作”專欄,“科技名言”等專欄。建議學校建立科技成果展廳,主要陳列學生的科技發明,使展廳充滿着學生永不枯竭的夢想和樂趣。建議學校籌備設置“標本製作

三、開展創造性的科技教育活動,提高學生的科技素質:

提高學生的科技素質,培養創造型人才是進行科技教育的核心,必須讓學生將課本上所學的知識在驗證的基礎上去運用、去發揮,能自由地表現他們的想象力與創造力。

(一)發動學生廣泛參與。

1 、常規性科學教育活動:

( 1 )製作類:航模、車模、陀螺、標本製作等;

( 2 )知識類:“金鑰匙”知識競賽等;

( 3 )操作類:實驗操作、電器使用等;

( 4 )信息傳播類:電腦操作、上網查詢、科學幻想畫、網頁製作;(和湯老師配合)

( 5 )環保類:天文、氣象的觀測;

( 6 )農副業類:作物培養、養殖;(結合植樹節活動)

( 7 )社會調查報告

2 、節日性科技活動

( 1 )“植樹節”樹種、品類及生存環境科學調查活動。

( 2 )世界環境日“病種的變異調查”、“學校傳染病的預防知識”講座。

( 3 )世界環境日“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徵文、攝影、繪畫比賽。

( 4 )世界無煙日——①吸煙有害健康科學調查活動;②吸煙與理財調查活動。

( 5)我為科學家過生日活動;科學家科技成就調查、發明故事的宣傳,學習科學家的哪些品質

定期舉辦小競賽(像小發明、小製作、小論文、小考察、小創意、小科幻、繪畫),並建立起嚴格的檢查、考評、獎勵制度,以提高科技活動的實效。

2、長期堅持開展小發明、小製作、小實驗和小考察活動。為了開展好這些活動,可帶領學生參觀市科技館的科普展等,到公共場所、外地等進行專次調查活動,通過開展活動,讓學生開闊眼界,豐富頭腦,提高開展活動的水平與質量。在活動中,我們要特別注意鼓勵學生多問“為什麼”,多想“還可以怎麼做”、“還可以用什麼材料”等問題,從而啟發學生的“求異思維”。

3、通過開展讀書教育活動,提高學生對客觀世界的認識,幫助學生形成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主要開展以下活動;蒐集科技文化方面的名人名言;確立一位科學家作為自己學習的楷模;讀一本自己喜愛的科普書集;寫一篇讀書心得體會;製作一份科技手抄報;舉行一次“金鑰匙在書中”演講比賽等。

聲樂興趣小組活動計劃 篇5

一、情況分析:

在全面提高國小生的綜合素質的同時,為促進學校藝術教育的健康發展,特制定本學期舞蹈興趣班的計劃。準備把本次舞蹈興趣班的教學重點放在對成品舞蹈的訓練上。由於舞蹈基本功,協調能力和對音樂的感受力都是剛剛開始發展,雖然有較強的積極性,但是手腳並不聽使喚,不能按照老師的要求進行練習。這便需要我們老師策劃出新穎適合的教學內容,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和耐心的教學態度,使學生產生親切感,提高對舞蹈學習的能力。

二、總體目標:

1、通過教師指導,培養學生舞蹈興趣,發展舞蹈潛能,促進兒童身心健全發展.

2、訓練學生協調,速度,肌力,耐力,瞬發力,柔軟性等基本能力.

3、進行形體訓練並學會簡單的舞蹈基本動作, 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力和節奏感。

4、在訓練過程中鍛鍊學生的思想注意力,反映能力和動作協調能力。

5、培養學生具備透過舞蹈, 提高學生對舞蹈藝術的審美能力、表達思想、情意的創作能力。

三、活動安排:

20xx-20xx學年第二學期舞蹈興趣小組課程安排

第6周

1、練習隊形,站立姿勢。

2、交待舞蹈的常規要求。

3、隨音樂協調地進行點頭,聳肩等動作。

4、複習手位,勾繃腳,點頭,聳肩等活動組合。

第7-8周

1、練習前壓腿、旁壓腿的動作。

2、複習前踢腿,旁踢腿,能隨音樂節拍做動作。

3、新授地面動作:雙吸腿、壓腳跟練習。

4、舞蹈練習

第9-10周

1、練習壓胯的動作,根據音樂協調地做壓胯動作。

2、舞蹈練習

3、學習小碎步組合。

4、學習在單一舞蹈動作的基礎上進行隊形變換,形成完整的舞蹈形式。

第11-15周

複習並排練“六一”彙報演出的舞蹈。

第16-18周

1、複習以前學的基本功。

2、舞蹈練習。

聲樂興趣小組活動計劃 篇6

一、活動目的:

通過活動,培養學生的節奏感和韻律感,在感受音樂的基礎上,有感情的進行活動,能夠隨着音樂的不同情緒,節奏以及節拍的變化,有表情的進行律動,模仿動作和即興表演,寓教育於舞蹈活動之中,使學生潛移默化的接受愛國主義、集體主義、行為規範、尊老愛幼的教育,讓每一位學生都在舞蹈活動中享受到美和歡樂。

1、開學的一個月之內,對學生進行強化基本功訓練,尤其是新入隊的隊員,他們身體的協調能力較弱,教師通過有趣的基訓,使學生腿的開度和腰有一定的控制能力。

2、當學生在地面完成軟度開度的訓練以後,可以進行簡化的形體訓練,使孩子們的形體、姿態、腿線條、腰腿的軟度、力度和控制進一步提高。

3、下一個訓練是中間訓練,這是使隊員們掌握、熟悉、提高表演能力和技巧的重要部分,這個訓練主要解決形體、中心、控制和呼吸,因為只有掌握這些才能完成舞蹈的表演。

4、通過組合的練習,使學生加深基本功訓練的系統性,更好的服務於平日的舞蹈之中。

二、活動內容:

1、熱身運動;在訓練的15分鐘左右的時間裏,讓學生做一些輕鬆、簡單的熱身運動,如:圓場走步等,主要目的是創造一個融洽的學校氛圍,使孩子們的身體和情緒適應課堂訓練的準備,避免用力過度。

2、地面訓練:學員穩定性差,但是軟度和開度較好,而軟度開度又是舞蹈動作的根本點,所以要運用平整的地板來幫助隊員們進行軟度和開度的訓練,主要措施有:(1)腳背和膝蓋的訓練(2)肩的開度和前腿的軟度訓練(3)旁腰和旁腿的軟開度訓練(4)胸腰和腹肌的訓練(5)脊椎和胯骨的訓練(6)胯部和臀部的訓練(7)胯部和腿部的綜合訓練(8)節奏和方位的訓練(9)後腿和背肌的訓練(10)踢腿和力量的練習

3、中間訓練:這是使孩子們掌握、熟悉、提高舞蹈表演能力和技巧的重要部分,在中間訓練中,主要目的就是解決形體、重心、控制和呼吸。

4、能夠隨着音樂做動作,節奏準確,充分表現音樂的特點,培養學生的即興創編能力和學生的創造能力。

5、排練幾個小型的舞蹈,通過這些組合來鍛鍊學生。

三:活動措施:

1、引導學生觀看舞蹈錄像帶,幫助學生尋找舞蹈感覺。

2、逐段示範、講解動作,逐個輔導。

3、學生個人練習和個別輔導相結合。

4、採用學生互幫、好學生示範的方法,進一步提高水平。

四、活動時間:

星期三的課外活動課。

五、活動地點: 多功能室

聲樂興趣小組活動計劃 篇7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我們以做優秀的世界公民和永遠的中國人為目標,關注時事生活,拓展實踐空間,讓學生有選擇的權利,讓每位學生享有成功的喜悦,真正為學生的發展服務。

二、統籌安排,確定課程

本學期,我們將堅持務實有效的工作原則和方法,在原有的基礎上對一些活動課程進行改革與調整。

三、尊重主體,實行雙選

我們將在興趣小組實施過程中繼續實行雙選制度:活動前,教師根據課程的開設情況,鼓勵學生依據自身特長,特別是興趣所向,選擇興趣小組。在老師的幫助下,學會觀察,學會分析,從而創造真正屬於自己的個性空間。

四、落實常規,健全制度

為加強常規督促管理,避免興趣小組的隨意性和盲目性,我們堅持“六定”。

一定活動課程,在全面瞭解教師和學生興趣、特長的基礎上,結合學校的實際,開設興趣小組課程;二定活動目標,針對重點項目,學校將在確實可行的情況下把它作為評優和考核的重要依據;三定活動時間,興趣小組活動列入教學計劃,每週兩課時的固定活動時間;四定活動內容,每個興趣小組活動必須嚴格按照計劃上活動;五定輔導教師;六定活動地點,我們會確保各興趣小組固定的活動地點。

五、科學管理,追求質量實效

1、準時到崗,不早退。活動課前2分鐘的預備時間,教師要帶領學生準備的活動器材等,及時到位。下課鈴未響,學生不得提前脱離活動狀態。

2、興趣小組要切實加強安全教育,認真落實安全措施,教師須自始至終擔任指導組織工作,活動巡視指導要面向全體。不坐堂批改作業或幹其它有礙於指導的事,輔導教師如有特殊情況需事先請假,並通知到本組所有成員。

3、教師要做好活動班組學生活動期間的常規教育和管理工作,建立點名制度,對學生的教育要加強與班主任和聯繫,不可隨意將學生退出活動班組。專用活動室負責老師要做好活動室內物品保管、門窗關鎖工作。

六、活動過程:

20xx年上半年:

3月:1、組織學生訓練

2、訓練舞蹈《三峽我的家鄉》

4月:1、準備百靈藝術節活動

2、進行各種比賽

5月:1、訓練相聲《吹牛》

2、訓練獨唱及小合唱

6月:1、準備六、一的各項節目排練

2、慶六、一文藝匯演

聲樂興趣小組活動計劃 篇8

一、指導思想

根據學校特色創建領導組安排,結合我校實際情況。本着“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為豐富開展學校的課餘文化生活,充分利用體育的多功能特徵,為學生健康服務。同時為更好的抓好思想作風和紀律建設,特制訂本計劃。

二、工作目標

1、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提高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和運動技能。

2、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勇敢、機智、果斷、頑強的意志品質。

3、學習籃球的基本技戰術。

三、參加人員及地點

人員:籃球愛好者(每班5-6人)名單附後:

地點:籃球場

指導老師:吳 軍 王 慶 田 園

場地負責:殷作山

活動時間安排:星期三(12:20—13:00),星期五下午活動課時間(15:35-16:20)

四、主要學習內容

1、籃球的發展、身體綜合素質訓練(中長距離跑,變速折返跑,助跑摸高,半場多種運球上籃、半場移動對目標傳球與投籃、全場綜合)

2、籃球的基本技術。

(1)運球。包括高低運球、變向、轉身等。(體前運球,運球接力,運球上籃技術、半場Z型折返運球、全場多種變向運球)

(2)傳接球。包括原地雙手胸前、移動中雙手胸前、單手肩上、行進間等。(兩人一組胸前傳接球,半場移動對目標傳球、全場移動對目標傳球)

(3)投籃。包括原地雙手、原地單手肩上、行進間單手肩上、行進間單手低手等。(定點投籃、多點投籃)

(4)移動步。進攻移動和防守移動

3、籃球的競賽規則。

4、簡單的防守技術。

5、簡單的進攻技術。(傳切配合,空切配合,擋拆配合,突分,掩護等,全場比賽。)

五、器械要求

籃球15--30個

六、要求

1、加入要求:

個人向各班主任老師申請,取得同意後到殷老師處報到。

2、活動要求:

(1)服從老師的管理,分配。

(2)按時上課,有事不能到需向老師請假。無故無假缺席累計達到5次者開除活動小組。

(3)活動中需服從老師的要求,不得在訓練中做出危險性的動作。

3、離組要求:

需向老師説明情況,經同意後方可離開。

七、訓練安排

周次內容輔助教材

1球性練習(素質練習)撥球、繞環

2運球(低、高運球)遊戲“魔術運球”

3運球(變向、轉身運球)接力

4傳球(雙手胸前)三角傳接

5傳球(擊地、變向)背後傳球

6單手肩上投籃(原地定點、多點)投籃比賽

7單手肩上投籃(行進間)行進間擊板練習

8移動步伐(進攻、防守)遊戲“捕魚、突破堡壘”

9競賽規則(犯規、違例)實戰演練

10技戰術(傳切)實戰演練

11技戰術(空切)實戰演練

12技戰術(擋拆)實戰演練

13技戰術(聯防)實戰演練

14技戰術(盯人)實戰演練

15技戰術(突分)實戰演練

八、訓練效果

第一階段達到:

1、各種運球技能的掌握(身體綜合素質訓練)

2、個人簡單運球上籃掌握(身體綜合素質訓練)

3、兩人各種傳球訓練掌握(身體綜合素質訓練)

4、多人傳球和定點投籃練習掌握(身體綜合素質訓練)

第二階段達到:

1、各種投籃練習的掌握(身體綜合素質訓練)

2、簡單半場3人制比賽(身體綜合素質訓練)

3、掌握半場比賽規則和防守技術(身體綜合素質訓練)

4、簡單全場5人制比賽(身體綜合素質訓練)

以後訓練根據情況合理安排訓練內容。

聲樂興趣小組活動計劃 篇9

興趣是學生學習音樂的基本動力,是學生與音樂保持密切聯繫、享受音樂,用音樂美化人生的前提。音樂課應發揮藝術特有的美麗,在不同的教學階段,根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審美心理特徵,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和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為了豐富學生課外文化活動滿足學生學習音樂的渴望,本學期校本課題音樂科組共開設兩個學生較為興趣項目。

一、興趣小組及成員

學唱童謠興趣小組(一至二年級學生)

學跳竹竿舞興趣小組(三至六年級學生)

二、活動時間安排

興趣小組項目

活動時間

唱童謠

週三下午第三節課

竹竿舞

週五下午第三節課

三、活動地點

音樂舞蹈教室

四、指導教師

黎海汝、蔡興葉等。

聲樂興趣小組活動計劃 篇10

一、指導思想:

貫徹落實新課標新課改精神,培養學生一定的音樂技能,尤其注重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提高認譜、識譜的能力。更要使一部分學生轉變思想(認為學習音樂無用,認為音樂課是副課),切切實實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

二、基本情況分析:

五年級學生已是高年級學生,有相對的自制能力,課堂紀律總體不錯,音樂基礎相對較弱,但接受能力不錯,有一小部分學生音樂素養不錯,樂理知識的掌握,唱歌的狀態,音色、樂感都可圈可點。中等生的人數佔多數,大約是50%—55%,這批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很濃,但又由於自身的條件原因或其他原因,所以歌唱技能有待進一步提高。還有一些學生由於底子薄,對於音樂有缺乏興趣,所以情況不樂觀。這些學生在班級中的人數不多,但他們對全班同學的影響很大,給班級帶來了不少負面影響,這些學生上課時亂叫,音不準,做小動作等。但我相信,經過一學期的努力後,他們一定會有所改善。

三、任務目標

(一)、唱歌部分

1、緊扣教材、課程標準,教唱書本上的歌曲

2、遵循沒節課前先教10分鐘樂理知識,再教唱歌曲

3、教唱歌曲遵循先聽錄音範唱,再由教師教譜,教1—2遍詞,然後教師彈琴學生聽音高自學,直到正確為止。

4、每學一支歌曲,下一節課應該進行檢查,讓個別學生起來演唱,若有不正確的地方老師及時教正。

5、有學習有記載,使學生真正體會到學習音樂課的意義。

(二)、發聲訓練部分:在氣息的控制下,逐步擴展音高;運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現;唱時保持音高,聲音要飽滿;學習二聲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協調。

(三)、欣賞部分:綜合音樂作品的欣賞,瞭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識,以進一步加強情感體驗的能力,加深對音樂形象的感受,進入比較深入的欣賞。

(四)、提高教學質量措施:

1、認真備課,做好前備、復備、反思工作,為能使學生上好課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備課時注意與新課標結合。

2、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注意採用不同的教學手法,使學生能夠充分發展。

3、設計好每堂課的導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課堂形式設計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5、多看多聽其他學校的課程,在本校多實施,使學生開闊眼界。教師從中總結經驗。

五、教學進度安排:

第一課《朝夕》

第二課《農家樂》

第三課《足跡》

第四課《可愛的家》

第五課《故鄉》

第六課《歡樂的少年》

第七課《雨花》

第八課《冬雪》

第九課《對花》

聲樂興趣小組活動計劃 篇11

興趣小組是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延伸,與課堂教學相比更具靈活性、可塑性,因而學生非常樂意參加。課外科技興趣小組,在於培養學生對科技的興趣、愛好、增長知識、提高技能、豐富學生的課餘文化生活,為今後培養美術人才起着積極推動的作用,本學期科技製作小組的活動計劃如下:

一、 活動目的

本學期開設的科技興趣活動為一部分有特長愛好的學生提供一個展示個性才藝的機會和空間,使他們的一技之長得到充分的發揮和展示,以點帶面,促進全校的科技活動。進一步瞭解科技小製作的基本知識,提高學生的動手玻璃能力及創造能力。同時讓學生在創作活動中體驗變廢為寶的創作過程。

二、活動要求

1、組織學生按時參加活動,並保持室內清潔。

2、每週星期五五、六節課開始活動,小組成員必須準時到達活動室。

4、每次老師佈置的作業,學生都應按時完成。

三、活動內容

1、展示優秀學生手工作品,開闊學生眼界;提高學生欣賞水平。

2、以廢舊材料為主,進行綜合材料的創作與表現(小發明、小製作及辦科技手抄報等)

3、給學生自己創作作品的時間和空間。

周 次 內 容 備 注

第三週分興趣活動小組,同時為製作“自制羽毛球’’及“帶刷子的乾淨橡皮冊”做準備。

第四周--第五週製作“自制羽毛球’’及“帶刷子的乾淨橡皮冊”

第六週--第七週製作壁掛花籃

第八週--第九周小創作“一架新型的海陸空運輸機”

第十週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

第十一週--第十二週學生自學作品並製作師提供資料

第十三週製作科技手抄報

第十四周--第十六週學生自學作品並製作師提供資料

四、定期舉辦科技小製作活動比賽

舉辦科技小製作作品展覽,交流、回顧、總結學習成果,為同學們提供表現自己實力,增強自信心的舞台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師要精心指導,嚴格把關。學生大膽構思,不拘一格,精心製作,多出佳作,在校內展出以起到示範作用。

聲樂興趣小組活動計劃 篇12

鄧小平同志曾指出:“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現代化的關鍵就是技術的現代化。“四化”建設需要大批的科技人才,“科教興國”勢在必行。鄧小平同志為全國首屆青少年科技展覽開幕時題詞:“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天文的希望。”現在的學生,擔負着科技興國的歷史重任,我們必須把科技教育作為一項重要內容從國小生抓起,這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素質教育強調的是“以全面培養受教育者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豐富的文化知識、良好的身體和心理素質、較強的實踐和動手能力以及健康的個性為宗旨”。因此,我覺得在學校開展豐富多彩的科技活動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必然途徑之一。

(一)、活動目的與內容:

為了進一步推進我校學生“合格+特長”的素質教育發展,豐富青少年課餘實踐活動等精神;在本學年中,我校科技組制定以下幾項評比活動:①小發明、小製作評比、②表演小實驗、③創作小發明論文評比、④創作小發明繪畫評比、⑤創作小發明工藝評比、⑥天文與氣象站評比等活動。力爭每年選送一定數量的科技作品,能夠參加市科技創作小發明等評比活動.

(二)、活動具體實施過程:

一、合理使用科技活動教材,使科技活動有目標、有結構、有層次地開展。

學科課程沿知識系統發展,活動課程沿實踐系統發展,知識與實踐的有機結合便形成了能力系統。能力的培養與發展需要一個循序漸進、逐步發展的過程,它應該與知識的發展同步進行。這就是説,活動課教學應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我校要求各任課教師要在興趣的教學中,深入挖掘教材中固有的科技教育內容,造就大科技的教育氣氛;每個教師都根據自己所教的不同年級學生的特點,開展各種各樣的科技活動評比,使學生在活動中受到了不同層次的教育。

二、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科技教育活動。

能力的培養多在活動中取得。課堂教學只把生動活潑獻給學生是不夠的,還應當把時間還給學生,解放學生的感官,讓學生獲得自由之手。教師要帶領學生在校內校外、課內課外開展多種有意義的活動,其中手工製作活動和實驗操作活動是學生探求知識、提高技能素質的最佳形式,手的運用促進腦的開發,從而使未知世界變成已知世界,這就是發明和創造。在本學年,我校開展瞭如下四方面的科技活動:

1、參觀調查活動,崇尚親近自然。

伽利略説過:“真正的哲學是寫在那本經常在我們眼前打開着的偉大的書裏面,這本書就是宇宙,就是自然界,人們必須去讀她。”參觀調查,可以把學生帶出課堂,帶向社會,帶向大自然,將豐富多彩的外部世界作為他們的認識對象。它為學生親近自然、崇尚自然提供了良好的機遇,對於發展學生多方面的素質具有重要意義。在本學期中,我校將組織學生到石劈山秋遊活動,不但讓學生見識到各種稀有植物的種類,而且瞭解大自然的植物多樣性,擴大學生天文知識面,鍛鍊學生的實踐能力。

2、科普閲讀活動,豐富知識視野。

在國小天文興趣小組中,結合課堂學習內容佈置學生課後閲讀各種報刊雜誌、科普節目,推薦閲讀《少兒百科全書》、《祖國上下五千年》、《我們愛天文》、《十萬個為什麼》等書籍,觀看《天下》、《探索奧祕》、《人與自然》、《動物故事》等電視科普節目,讓學生到“大課本”中去獲取知識,提高天文素養。

3、小論文、繪畫活動,激發探究興趣。

小論文、繪畫活動就是學生將自己天文探究的過程和發現,用書面或繪畫的形式表述下來。讓國小生通過寫小論文、繪畫等形式,可以激發學生對天文探究的興趣,有利於訓練國小生的天文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天文態度和天文方法,形成初步的天文意識。在小論文活動中,需要豐富的天文文化知識,可以促使學生自覺地學習;而小論文寫作的成功,又可以反過來刺激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天文學習,產生從課內外探究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強烈願望,從而推動學生知識水平和研究水平的提高。

4、開展科技創新小發明評比活動,提高學生動手實踐能力。

學生的科技創新小發明活動,是我校開展學生課餘活動的特色之一。以班級為單位,通過每週、每月的科技小發明作品評比,激發學生的天文探究的興趣,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在每學期,通過學校舉辦科技小發明作品展示活動,讓學生之間萌發創新思維;通過科技創作活動,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猜想思維得到進一步驗證和發展;激發學生的學習天文知識的興趣。學生的天文探究往往不能夠一步到位,通過學生的猜想——制定計劃——初步製作不斷反思——最終的科技作品;讓學生逐步地建立天文探究的思維,發展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三、教學內容

第1周 科普講座

第2、3周 橡筋動力飛機制作

第4、5周 木棍機器人

第5、6周 遙控汽車的製作

第7、8周 電動自由飛機制作

第9、10周 模擬火箭發射

第11、12周 直升機原理及氣球直升機製作

第13、14周 雙槳風力小車製作

第15、16周 齒輪換擋小車

聲樂興趣小組活動計劃 篇13

一、指導思想

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培養對舞蹈學習的興趣,為舞蹈愛好者進行舞蹈基本功的訓練,提高舞蹈專業素質,使其達到學習舞蹈的初步要求,具有健美、靈活的體態。通過訓練,讓學生掌握較廣泛的舞蹈知識併兼備音樂與舞蹈的藝術表現力,使學生具有較規範、紮實的基本功及技術技巧,為各種活動的參與做好充分的準備。

二、訓練目標

通過一年的活動,培養學生的節奏感和韻律感,在感受音樂的基礎上,有感情的進行唱遊活動,能夠隨着音樂的不同情緒、節奏以及節拍的變化,有表情的進行律動,模仿動作和即興表演勵志網,寓教育於舞蹈活動之中,使學生潛移默化的接受愛國主義、集體主義、行為規範、尊老愛幼的教育,讓每一位學生都在舞蹈活動中享受到美和歡樂。

(一)藝術目標

1、通過對學生進行基本功訓練,使學生腿的開度和腰有一定的控制能力,壓腿、踢腿、下叉,下腰等內容順利完成。

2、通過規範而且簡單的舞蹈訓練,使孩子們的形體、姿態、腿線條、腰腿的軟度、力度和控制進一步提高。

3、通過一定的訓練,使孩子們掌握、熟悉、提高表演能力的技巧和方法(主要解決形體、中心、控制和呼吸),能完成舞蹈的表演。

4、通過組合練習,使學生加深基本功訓練的系統性,更好的服務於平日的舞蹈之中。

(二)思想目標

1、發展學生各項身體素質,增強學生的體質。

2、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激發學生的創新潛能。

3、培養學生的自信能力。

三、訓練要求

通過舞蹈選修課使學員學會有關舞蹈的技能,掌握一些舞台藝術表演的方法,會表演一些富有情趣的舞蹈小品,並在實踐活動中不斷提煉情感,增強技藝,提高對藝術作品的理解力、表現力、想象力和創作力,努力為校園文化增添光彩,併為創建學校特色添磚加瓦。

四、學生基本情況

本次參加舞蹈隊的學生只接受過短期的舞蹈訓練,大部分學生連壓腿、下叉等動作完成都不是很好。由於學員的年齡和基本條件的不同,所以不能要求一律,不能操之過急,軟度和開度要在個人原有的基礎上逐步提高,因此舞蹈班根據學生不同情況進行訓練。

五、舞蹈訓練內容及方法

(一)基本功訓

1、頭的訓練:前、後、左、右傾頭、頭頸的轉動。

2、肩的訓練:壓肩、鬆肩。

3、胸的訓練:展胸、仰胸。

4、腰部訓練:彎腰。

5、手位練習:伸展。

6、下肢訓練:

①腳踝部:勾腳、繃、向內旋、向外旋。

②腿膝部:吸伸、環動、踢、蹲。

③股部:橫、豎叉、壓叉。

④腳部訓練:繃腳。

(二)舞蹈排練。

1、民族舞部分:維吾爾族舞蹈、藏族舞蹈、蒙族舞蹈。

2、外國各類舞蹈部分:拉丁舞。

(三)舞蹈的展示表演。

鞏固舞蹈,進行展示。

六、活動安排

1、定時活動。

2、活動規劃。每次活動前點名,活躍活動氣氛,增強學生興趣,提高學生積的極性。

3、加強交流總結。認真總結得與失,積極借鑑各方面得成功經驗,不斷豐富完善,提升教育與活動的藝術,使特色更鮮明。

聲樂興趣小組活動計劃 篇14

為了活躍學校的氣氛,發展學生的籃球技、戰術水平、增強體質、保證學生的身體健康。本學期籃球訓練計劃如下:

訓練時間:每週週三、週四中午課外活動時間

一、訓練指導思想:

①抓好思想作風建設,狠抓紀律;

②提高身體素質:重點提升隊員的體力、身體對抗性以及手腕力量;

③狠抓基本功:重點抓投籃、一對一防守、傳接球、移動;

④以賽代練:每週爭取2場以上的教學比賽,通過比賽提高隊員技戰術水平。

二、訓練方法:

第一週:

1、組建興趣小組。

2、紀律以及安全教育。

3、繞籃球場運球10圈,鼓勵做動作。

4、分組自由投籃練習。

內線隊員(以籃下投籃為主)與外線隊員(中遠距離為主)分開練習。

環球籃定點跳投,籃下打板,罰球線成隊投籃前進後也進比賽,3分鐘中距離投籃破記錄賽。

教師對投籃動作進行指導。

5、移動。

滑步練習:學習橫向滑步/側向滑步;4點滑前移動觸球,5人一組,輪換練習,低重心快速滑前;30度角隨球三點滑前移動,移至人籃之間,做防守姿勢;橫場影子相隨跑;

6、籃球場折返跑。6個每組,共3組。要求全速跑

7、放鬆按摩(回家洗熱水澡)

第二週:

1、繞籃球場運球10圈,鼓勵做動作。

2、分組投籃練習。

自由分散原地跳投;成隊學習45度角跨步接球即停跳投,注意腳步動作,腳尖指向球籃等;3分鐘中距離投籃破記錄賽。

3、複習滑步移動技術,4點滑前移動觸球。學習側身跑,後轉身跑,變向跑,注意眼睛看來球方向

4、休息10分鐘

5、縱場傳接球上籃(2人/3人),2人時加一人進行一防二練習,只防有球者。

6、學習搶斷球。2人一組,持球者背對,自拋球跳起接球轉身,防守者上前搶球。注意上前一步手前伸,手腕用力打球;3人一組傳球斷球練習,斷球者位於側後約2米。

7、籃球場折返跑。6個每組,共3組。要求全速跑

8、放鬆按摩

第三週:

1、 繞籃球場運球10圈,鼓勵做動作。

2、 投籃練習。2人一組,外線運球擋人後分球投籃;運球即停即起投籃;3分鐘中距離投籃破記錄賽。

3、運球過障礙柱上籃/跳投

4、休息

5、 縱場3打2攻防演練。進攻第3人在過半場後加入。

6、籃球場折返跑。6個每組,共3組。要求全速跑

7、放鬆按摩

第四周:

投籃訓練(-)

第五—六週

投籃訓練(二)

調整、休息。

第七週

重新挑選下一屆隊員,準備下一年的比賽。

第八—十八週

籃球基本功練習

1、原地低、高運球,原地雙手胸前傳接球。

2、行進間直線運球,原地單手傳、接球。

3、行進間變向運球,原地單手肩上投籃。

4、多項球感練習。

5、半場比賽

聲樂興趣小組活動計劃 篇15

一、本學期工作的主要任務是:

改進和完善教學研究制度和工作方式,努力建構民主、開放、高效的教研機制;認真研究課程功能、課程結構、課程內容、課程實施、課程評價和課程管理,深入瞭解並及時解決教學中的困難和問題;總結、推廣教學經驗,探索教學規律,在課程改革的實踐中,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專業水平和中國小課程建設與管理能力。

本學期工作的策略是:

“充分展開羣眾性教學研究,加強指導、完善服務”。科學學科的教學研究應確立以人為本的理念,充分調動廣大一線教師的積極性,緊緊圍繞課程實施中的基本問題,深入而全面、紮實而有效地展開,羣策羣力、共同探討。把科學學科教師隊伍打造成一個團結的共同體、研究的共同體、發展的共同體。

二、工作重點

(一)加強學習,提高教育教學理論水平

1.精心安排系列學習內容,講求針對性、有效性。

(1) 認真學習和鑽研《科學課程標準》、系統鑽研新教材,既有科學課程改革理念性、學術性思考;又有科學主題教育形態性研究。

(2) 認真學習和鑽研有關有效教學策略和教學評價的理論和經驗。

(3) 認真學習和鑽研有關研究性學習、校本課程開發和推進校本教研的理論和經驗。

(4) 認真學習和鑽研有關“做中學”教學案例專著。

2.精心組織各種學習活動,積極構建學習型組織。

(1) 繼續邀請省知名課程與教學專家為科學教師作教育教學理論學習輔導報告。從教師的不同需求出發,採取“參與式”“研討式”等多種學習形式,提高理論學習的效果。

(2)不定期舉辦專題學術沙龍,營造良好學術氛圍,為各種不同類型的教師交流教育教學改革的經驗,探討自身素質提高的途徑和方式提供條件和機會。

(二)加強指導和管理,提升課程實施水平

1.加強課程管理,引導學校及科學教師落實和執行國家的課程計劃,杜絕違規行為。

2.加強新教材的培訓力度。充分調動市(區)專(兼)職教研員、各校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教壇新秀的羣體力量,在參加省新教材培訓的基礎上,在**市有序開展教材章節分析、教案設計、教學方法研究和教育資源建設等方面的研究。指導教師吃透新教材,全面把握新教材編寫意圖。

3.整合全市教科研力量,由市教研室牽頭,針對課程改革中的重點和難點成立專題研究組,開展專項研究。本學期專項研究的重點是:中法合作“做中學” 項目的深入研究與適度推廣共進;二是“同題異構”多元化教學設計以及個性化教學實施;加強對課堂教學動態生成資源問題的研究,在實踐中提高教師的教學智慧。

4.有序推進“春暉工程”,加強國小科學“精品課”建設,共建優質教育資源,促進全市科學教育協調發展。

5.根據地方課程資源整合和開發一些較有特色的地方性課程,如家鄉常見動植物的研究、家鄉水資源的調查研究、蠶桑文化等,進一步拓展學生的視野,提升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豐富德育的內涵。

6.結合科學學科基地的系統化建設,定期開展各種形式的基地活動,向全市學科教師展示基地研究情況。

(三)改善教研方式,提高教研質量

充分發揮教研工作對於創造性地實施新課程過程中的核心功能和原動力作用,引導教師充分、全面解讀《科學》課程標準,切實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提高學校課程建設能力。

1.改革傳統教研方式,調動教師參與教研的積極性,與教師共同協商、平等對話,指導教師自主開展教研活動,充分發揮教科研基地學校和各轄市(區)科學學科中心組的研究與輻射作用,提高教研質量。

2.以各種形式,靈活、有效、充分發揮科學學科基地的引導功能,向全市學科教師展示學科基地研究氛圍與榜樣風範。

3.開展多種形式的課堂教學研討和觀摩活動,以期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科學課堂教學新模式。

4.切實加強具體實驗項目的實施,培植典型,提高課程實施的研究水平。尤其要以中法合作“做中學”科學教育項目為抓手,在認真總結和深刻反思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入開展教學案例的模仿(大力倡導)與創生(適度嘗試)。 全面提高教師深度挖掘課程資源的能力以及課堂教學實踐創新的技能。

5.加強對學校教研組工作的指導,根據“**市中國小教研組建設章程”,定期檢查學校教研組的工作。

6.不定期舉辦各種專題性、主題性學術沙龍,營造良好學術氛圍,為各種不同類型的科學教師交流教育教學改革的經驗,探討自身素質提高的途徑和方式提供條件和機會。

7.繼續徵集、優化、整理“教學情境設計、課堂教學實錄及評析”,積極發現、總結、推廣教學第一線教師的教學改革成果。

(四)重視教育科研,深化課題研究

1.探索國小科學學科課題研究的原則和方法,提高課題研究的實效性。科學課題研究應重視應用研究、行動研究、現場研究、微觀研究;應重視質的研究;應以課堂教學、課程建設等具體問題為着眼點:強調結果價值與過程價值並重,提倡“過程即成長”的行動理念。

2.系統展開省級重點課題“科學探究中,滲透元認知要素的實踐與研究”的結題工作。

(五)改革評價方式,完善評價體系

1.逐步建立起以學生的發展為核心,以學生自評、學生互評、教師對學生的評價為重要內容的課堂教學即時評價體系。

2.幫助部分學校逐步建立並完善學生學業(學生成長)記錄袋,探索建立促進學生髮展的過程性評價體系。

3.逐步成熟**市國小科學學科有效教學抽樣檢測調研工作,對符合科學教育規律的命題理論作出探討,將命題科學化的研究引向深入。

4.探求國小科學實驗操作考查的最佳模式,是國小科學評價體系重點需要加強的環節。

(六)組織各類研訓活動,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實施新課程的關鍵是要有一支數量和質量都能夠得到保證的教師隊伍。課程改革對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的成敗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於教師的業務水平。因此,組織必要的培訓、調研、總結、推廣和競賽活動,能夠推動教師隊伍的發展。

1.繼續承擔國小科學教師繼續教育任務,圍繞課程改革這一核心內容充分展開,為新課程實施提供保障。認真組織各種形式的、行之有效的新課程培訓活動,引導教師進一步轉變教育觀念,提升課程意識和課程實施水平,為新課程實施提供有力保障。

2.組織《科學》課程標準、新教材的學習和培訓活動,引導科學教師明確科學學科課程改革的方向;組建學科性研究小組,攻克難關,提高課程理解能力。

3.以省級實驗國小為龍頭,積極探索提高國小科學學科教學質量的途徑和方法,採取積極措施,大面積穩步提高國小科學教學水平。

4.加強對青年科學教師的培養,探索促進青年教師專業成長的新途徑、新方法:以青年科學教師為主體,以課題研究為切入口,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為主線,加大對青年科學教師培養力度;通過雙向選擇,為青年教師確定教學指導(以教研員、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為主),有目的地開展“傳”“幫”“帶”和交流活動,促進青年教師健康成長;繼續抓好青年教師的課題研究工作,引導青年教師開展小型課題研究工作。

5.根據省市教研室有關規定,有關學科組織教師教學能力競賽、學科評優活動。

(七)加強自身建設,提高研究能力

1.加強教研員自身的理論學習,確立自身的研究方向和專題,提高專業研究水平。

2.進一步加強對轄市(區)教研員的工作指導,促進各地區教研水平的均衡發展。

3.教研員苦練內功,不斷增強服務意識,提升服務能力,努力提高自身的課程理論水平、專業論文發表質量、課堂教學研究與實踐能力、教研活動水準,確保在新課程推進過程中專業引領的整體水平能夠得到大幅度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