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實踐活動計劃(精選25篇)

綜合實踐活動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計劃(精選25篇)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種實踐性的綜合課程;我們將始終着眼於發展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和探究能力。以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素質,開發人的潛能,使學生得到全面的、和諧的、充分的發展為宗旨。以活動為主要形式,以實踐為主要環節,要求學生積極參與到各項活動中去。

二、課程目標:

1、通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對社會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

2、學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協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實踐能力以及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和創新能力;

3、認識家鄉,通過對家鄉地理、人文、風情、民俗、土特產、等方面的調查,學生對家鄉的基本情況有一個大概的瞭解。

4、得親身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的經驗,塑造完美人格,初步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成為創造新生活的小主人。形成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己的責任感。

三、內容安排:

1、美麗的校園

2、可怕的白色污染

四、綜合實踐活動的指導:

1、通過調查、統計、觀察、遊戲、收集資料、實踐等方式,讓學生學會一些科學方法。

2、在活動中,為了提高學生的興趣,培養相互合作的能力,同時為了提高效率,本課程採取集中與分散相結合、以小組為單位進行。

3、採用激勵機制,鼓勵學生積極思考並踴躍發言。注重加強師與生合作,生與生合作。

4、交流總結活動:要舉行“彙報會”、“展示會”等活動,進行活動總結與反思,使活動富有實效性。

五、綜合實踐活動的評價:

綜合實踐活動鼓勵學生髮揮自己的個性特長,施展自己的才能,形成激勵廣大學生積極進取、勇於創新的氛圍。特別注意建立綜合實踐活動檔案袋,以便使學生深入地瞭解和肯定自己的能力,並能與其他人分享自己探索的體會以及進步的喜悦。

綜合實踐活動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國務院頒佈的《基礎教育改革綱要(試行)》明確規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自主進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是基於學生的知識、經驗,密切聯繫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實際,體現對知識的綜合應用的實踐性課程,它包括:勞動與技術教育、信息技術教育、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及研究性學習等領域。基於對綜合實踐活動的認識,我校將結合本地本校實際,認真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在實踐中注重整合,注重實踐,突出開放,關注過程,提倡自主,積極進行專題研究,增強學生探究和創新意識,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和社會交往能力,不斷提高課程實施水平,促使我校課程改革不斷走向深入。

二、活動主題

國中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是校園文化和學生精神風

貌的縮影,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對形成良好的校風、教風、學風能起積極的作用。所以我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將,圍繞“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學校安全問題是世界性的教育難題,已經成為世界教育研究的重要課題。學校班級要採用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安全意識和安全常識教育,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提高學生安全防範和安全自救能力。環境教育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國民的“環境意識和環境質量如何,是衡量一個國家和民族文化程度的重要標誌。”環境保護,教育為本,環境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的基本手段。為提高我校學生的環境意識,樹立良好的環境道德觀念和行為規範,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學校將圍繞“環境教育”開展形式多樣的綜合實踐活動。

三、具體工作

(一)進一步加強綜合實踐活動的師資培訓。

教師要不斷更新教育理念,充分認識開設綜合實踐課程的重大意義,明確綜合實踐課程的目標及實施、操作的方法,提高對各個學科的認識。學校將派出骨幹教師外出培訓,在校內開展看綜合實踐活動課案例的錄象,聽課等活動。通過培訓,讓教師較好地把握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的一些技能,不斷提高教師適

應綜合實踐活動指導能力。並以此為契機,培養一支適合時代需求、具有一專多能的教師隊伍。

1、加強理論學習和培訓

繼續學習《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和《九年義務教育課程結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及相關課程理念,進一步明確課程改革信息,深入瞭解學生和學校在教學過程中的困難和問題,不斷探索解決途徑,提高教師解決問題的意識,始終保持和新課程同行,積極倡導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做到邊學習邊實踐,增強對綜合實踐活動教學實踐的理解和領悟,從而更科學地指導自己的育人工作。

2、加大案例研討的力度,實現資源共享。學校要求每一位指導教師認真組織開展好每一次活動,及時總結反思每堂實踐活動課的優缺點,記錄相關經驗。教師相互觀摩彼此的課後,對所觀察到的情境進行描述提出在課堂上產生的問題,最終所形成的解決問題的辦法為所有參加的教師共享,形成鮮活的課程故事。做好活動實錄。

(二)立足校本地方特色,充分挖掘活動資源,生成綜合實踐活動課題。

本學期我們將在反思的基礎上制定好課程實施計劃,並分層落到教師的“班級綜合實踐活動計劃”,我們將綜合學生、學校的實際問題、社會環境等因素,着眼於現狀以解決生活問題為準點,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強調學生在活動中養成良好行為習慣,從活動中增長知識,培養能力。

附各年級綜合實踐活動內容、要求:

(三)認真組織,共同參與

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體是學生,教師是組織者和指導者,教師的有效指導直接影響到活動目標的達成,故而,必須關注活動中教師的定位,解決好活動中各個實施階段中的一些具體問題,強調從學生實際問題出發,全員參與。

(四)及時積累,積極開發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作為新的課程資源,需要教師的不斷積累,生成與開發,學校要求每位活動主導教師要重視資源的積累和整理工作,把活動開展的方案、案例、總結、反思等材料整理成文,裝訂成冊。積極主動地開拓學生“綜合實踐活動”的內容形式,把綜合實踐活動引向深入。

綜合實踐活動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

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和《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為指導,在學習濱城區《國小綜合實踐活動實施中的問題與建議》的基礎上,結合我校課程建設,圍繞“三條線、四大領域及非指定領域”的課程內容,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推進課程改革以及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效性。

二、班級情況分析:

全班共有學生65人,其中男生33人,女生32人。該班總體情況良好,班內大多數同學學習態度端正,遵守學校規章制度。每個孩子都活潑可愛,有着很強的上進心和集體榮譽感。他們純潔善良,好奇心強,求知慾強。但也有些學生學習懶散,上課紀律差,這就要我們教師多花點心思在這些學生身上。

三、活動內容:《誠信,我做起》、《保護眼睛,防止近視》、《低碳生活從我做起》《歡歡喜喜中國年》

四、活動目標:

1、通過《誠信,我做起》活動課的開展,以達到幫助學生理解誠信的內涵,培養學生的信息收集能力,激發學生從小樹立誠信意識,將誠信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

2、通過查閲資料,請教家長,老師知道用眼衞生的習慣,合理膳食可預防近視的原因,以及做眼保健操的好處,總結實踐收穫,並提出《保護眼睛,防止近視》的倡儀書,指導低年級同學進行用眼衞生。

3、知道低碳以及低碳生活的概念,提高在現實生活中實踐低碳生活的能力;培養學生調查統計、參觀、蒐集和分析處理資料、撰寫研究報告的能力。瞭解倡導和實踐低碳生活的意義;激發學生主動宣傳和實踐低碳生活的熱情,樹立正確的生活觀念。

4、通過《傳統節日》活動課的開展,使學生能正確認識文化的全球化,使學生更加重視中國的傳統節日。激發學生探究傳統節日的研究興趣。使學生了解關於節日的基本知識,培養他們勇於實踐,敢於探索的科學研究精神。

5、通過學生親身實踐,學會在實踐中探究,增強學生探究和創新的意識,提高綜合實踐能力。培養學生通過圖書和上網等渠道收集有關信息,並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簡單加工處理的能力。通過小組自主參與活動,用科學的方法研究自己感興趣的問題,使學生學會分享共同的勞動成果,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

五、教學措施:

1、注意加強現場教學,教師要認真備課,選好地點,通過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和操作示範,使學生更好的掌握教學內容,並注意提供學生更多自己探索的機會。

2、加強與社會和學生家長的聯繫,有計劃、有目的地組織學生到校外參觀調查,既開闊學生視野,又在活動中培養實踐能力。

3、採取集中課時和分散課時,課內、課外相結合的方式安排綜合實踐活動。

4、注重組織好活動,注重過程,關注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實際體驗、變化和表現,做好活動過程、結果的記錄。

5、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讓他們瞭解周圍的生活環境,關注自己及同伴當中的心理健康、人際交往問題,激發他們對自然和社會問題的好奇心,擴大視野,積累經驗。

6、以研究性學習為主線,用綜合主題或綜合項目的形式將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教育、信息技術教育四者融合在一起實施,使四大領域的內容彼此滲透,達到理想的整合狀態。

綜合實踐活動計劃 篇4

一、 指導思想:

以同學的生活為核心,以觀察、訪問、探索、調查、試驗等實踐活動為主要形式,培養同學獨立考慮和創新意識,引導他們學習簡單的處置信息,獲取新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同學進行社會實踐的能力和必要的生活技能。

二、課程目標:

1、通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同學對社會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

2、瞭解信息技術、勞動技術、社區服務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識。

3、使同學具有基本的社會考察能力、交往協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實踐能力以和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和創新能力。

4、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與調查的方法、信息資料的蒐集、分析與處置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實驗驗證的方法。

5、獲得親身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的經驗,塑造完善人格,初步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形成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我的責任感。

三、主要工作任務:

1、構建出“以研究性學習為核心,以信息技術教育為補充與拓展,以勞動與技術教育和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為主要活動形式”的國小綜合實踐活動基本模式。

2、在校內和社區開闢同學綜合實踐活動基地,開發綜合實踐活動資源,為同學提供活動的舞台。

3、提供綜合實踐活動備選主題和活動範圍,每個班選擇一個課題進行研究,注意活動過程中資料的積累,期末整理好資料上交。

四、具體要求:

1、 開發綜合實踐活動的資源

2、佈置好綜合實踐活動的時間

3、確定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題並制定好實施計劃

4、整合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的四大領域

5、豐富綜合實踐活動中同學活動的方式

6、做好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的評價工作。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評價的目的是為了激發同學對本課程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評價應以形成性、發展性評價為主,注重同學主體參與實踐的過程和在這一過程中所表示出來的積極性、合作性、操作能力和創新的意識。評價應注意多樣性和可選擇性,可自評、生評和師評相結合。本學期學校將在十二月上旬舉行綜合實踐活動評比,並在期末做好實驗班級活動效果的展示、交流和評價工作

五、研究內容:

(一)、活動主題:甘甜的自來水

(二)、活動主題:平安自護我能行

通過以上活動擬達到:

1、引導同學學會與老師、同學一起生活、熱愛集體。

2、具有主動探索身邊環境的興趣,並努力的想出方法去研究。(通過活動使他們獲得生活的知識以和得到他人理解、友誼的技能)

3、結合“小公民道德建設”活動,教育同學學會有責任感的生活。(老實待人、對待自身的錯誤、失敗、挫折的方法、戰略,學會自身的事情自身做,獨立、自理的生活。

綜合實踐活動計劃 篇5

一、指導思想

以教育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南”有關要求和本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計劃”指導綱要徵求意見稿為指導,結合本年級實際,認真開展綜合時間活動,在實施過程中強調“整合”,注重“實踐”,突出“開放”,關注“過程”,提倡“民主”,積極進行專題研究,不斷提高課程實施水平,促使我校課程改革不斷走向深入。

二、學段目標:

1、親近周圍的自然環境,熱愛自然,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理解人與自然不可分割的內在聯繫。

2、考察周圍的社會環境,自覺遵守社會行為規範,發展人際交往,養成合作品質,融入集體。

3、瞭解基本的生活技能,端正勞動態度,形成良好的勞動習慣。

4、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慾,養成從事科學研究的正確態度,發展探究問題的初步能力。

綜合實踐活動計劃 篇6

一、工作思路及目標

本學期,國中綜合實踐活動的教研工作仍堅持深入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推進課程改革;以課程改革為中心,以教學常規為規範,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為重點;以“厚德強能,用心研教”, 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宗旨,繼續提高中學兩學科教師的綜合素質和業務水平與教學能力,促進兩學科的教研工作和課程改革的從深發展,進一步加大教學研究和教學改革的力度。

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發與研究的指導思想

我市20xx-20xx學年度第二學期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計劃重點着眼於進一步彰顯課程特性,以“走向社會,走進生活,走進自然”為主題,突出課程“開放”,關注探究“過程”,不斷完善課程形態。倡導在研究過程指導以及研究方法指導領域的縱深發展與大膽突破創新。同時圍繞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和管理過程中遇到的重點、難點問題,積極開展專題研究,開展課題培訓,加強指導,切實提高教師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各領域的研究水平和專業素養,在實踐中繼續探尋最佳的課程實施方法。

三、常規教研工作

1、組織教師進一步認真學習貫徹國家、省、市有關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相關文件精神,在深入理解和掌握相關政策、指導思想和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該課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實提高我們自身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探究能力和實施的自覺性。

2、擬定20xx年2月17日(週二)在青島市普通教育教研室五樓會議室研討綜合實踐活動高國中課題研究銜接有關事宜、國中綜合實踐活動大集備等內容。

3、多年來,教師們在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過程中形成了大量優秀的綜合實踐活動案例和優秀的教學成果,成為豐富青島市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新學期將繼續開展多種區域、形式多樣的現場觀摩、公開課、研究課,新學期研討活動的重點為黃島、李滄、市南、膠南、四方、市北、李滄基地和膠州的研討現場會。如:走進李滄基地,同學們會在基地技術人員和老師的指導下進行各種技能培訓,聽取小豆腐的製作技術知識,中國結的編織方法介紹,插花藝術指導,獵狐技術指導、消防演練、野炊、田間勞作技能等等。在勞動實踐中,讓同學們盡情地交流勞動成果,分享勞動的收穫,體驗“豐收”的喜悦,陶冶情操。活動不僅會使同學們進一步領會“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的深刻內涵,還會鍛鍊同學們吃苦耐勞的意志,培養同學們正確的勞動觀念和實踐創新能力。通過這些活動加強對教學過程的指導,全面推動綜合實踐活動教學實踐的發展。同時繼續引導教師對已經成型的綜合實踐活動案例進行分析,增強對綜合實踐活動教學實踐的理解和領悟,從而更加科學地指導自己的教學工作。

4、各校在參加市區培訓的基礎上,把綜合實踐活動作為校本培訓的內容,定期組織教師共同研究分析活動過程中的情況,充分發揮廣大教師的才智,集思廣益,推進全市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與開展。各校的綜合實踐活動要集中要體現學校的特色、區域特色,學校應對綜合實踐活動進行統籌規劃,並要認真開展校際間的觀摩活動,本學期各校至少要組織一次對全區學校公開的綜合實踐觀摩活動,逐步實現“由面帶點、由點帶面”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跟進模式,促使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再上一個新台階。

5、各項教研常規活動希望每位老師按時、積極的參加,每次活動參加的人員名單還是在青島普通教研網上進行公示。

四、新學期繼續綜合實踐活動公開課和研究課的開展工作

各校確立新學期的綜合實踐活動課題:還要從五種課型(選題指導課、開題課、過程指導課、過程答疑課、成果展示課)中選擇,也可將已有的課題深入開展。申報公開課時要求課題成型、有明確的課型。參加具體事項另行通知

五、深化教研改革 加強業務學習

加強對教學的調研與指導,走進課堂,深入開展教學方法和評價方式的研究,力求教研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發現和總結符合新課程理念下的新型教學範例和先進教師典型。針對教學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新需求,及時研究對策。力求通過各類培訓會、研討會和技能見習操作培訓等活動得以解決,幫助青年教師、骨幹教師專業成長搭建服務平台使之迅速成長。

加強對新課程專著、專題的學習。組織學習課程標準及其解讀,研究與新課程相配套的學科學分認定方案,研究與新課程相配套的學科教師評價方案,妥善解決綜合實踐活動學科無教材、通用技術學科無配套操作教具等等的現實教學問題。為進一步落實課程改革紮紮實實的工作。

組織教師認真學習有關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理論和經驗,進一步提高認識,增強課程意識,提升組織和指導課程實施的水平。

1、定期組織區級綜合實踐活動優秀案例和論文的評比工作,不斷總結、反思和交流活動的成果,為教師提供更多更好的素材性資源。選取優秀案例和論文參加市級交流。

2、利用網絡優勢,形成交流的平台,建立市、區、校三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 網頁,為教師及時瞭解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發展的理論與動態、豐富教育資源、交流經驗、解決困惑提供支持和幫助。

3、新學期將繼續組織對全體教師進行課程實施的培訓,開展好綜合實踐活動的專題學習或觀摩研討活動,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繼續為參與綜合實踐活動教學的教師提供交流和研討的平台。新學期將邀請市學科中心組成員以及青年優秀專業人才下鄉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的專題講座和進行大集備活動,以促進郊區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進一步實施和水平的提升。

六、抓好教學常規管理 提升教師教學水平

繼續以主題(專題)研究的形式組織公開課、研究課或城鄉交流的活動。本學期擬開展:國中綜合實踐活動常態化教學模式(六種)和以技能操作為主的活動主題研究課。加大城鄉教育交流的力度,關注農村的綜合實踐活動和通用技術學科的教學工作,認真做好每一次的常規教研活動。

新學期將進一步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課型轉變推向深入。

繼20xx年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初探階段總結性課型初步形成之後,在20xx年我市的公開課、研究課、評優課就已經順利實現了由以往的彙報課、成果展示課為主向選題課、開題課、過程指導課的轉型。近兩年開設的市級公開課、研究課在此轉型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入研討、創新,而且在理論層面上實現了很大的突破。

在新學期中我們要進一步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課型轉變推向深入,進一步提高各種課型的理論和技能含量,為實現學生的終生髮展打好堅實的基礎,這要求全體教師不僅要敢於將自己日常的教育指導過程展現出來,而且在觀念上都要有更清晰的認識,在理論和技能方面有更加精深的掌握。與此同時,我們也希望老師們潛心研究和挖掘,敢於創新,在成果展示課型上有新的突破。希望各校老師一方面繼續已有的課題研究,一方面及時的將課堂教學中出現的疑難問題或典型課例,拓展為研究和活動課題,精心設計和組織,力爭舉行全市的教學公開課。我們期待着在新的學期中有更多更好的課題教研展現出來。

課堂轉型資料彙集整理。

學校作為課程資源開發的前沿,在許多優秀教師的不懈努力下,在長期的實踐中積累了許多寶貴的課程資源財富。各學校可以將資料以電子稿或光盤的形式上繳到市教研室林老師那裏或發送到青島市國中綜合實踐博客上。市教研室願繼續廣納各類課程資源,利用網絡為全市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教師搭建資源共享平台,豐富教學內容,完善課程建設。

七、以課題研究作為突破口 不斷優化課堂教學結構

中學綜合實踐活動和通用技術學科(青島4、7、41、51、李滄基地和綜合中心、城陽4所、膠南4所;青島2、9、58、嶗山一中和平度1、6中)已經申請立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規劃課題的研究重點課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學模式與可行性研究》和《高中通用技術課程實施研究》),xx年1月高中學校:青島2、9、17、58、嶗山教研室、膠南教研室、膠州一中、城陽一中和青島國中綜合實踐活動中心組共九各單位又申請了以“通用技術課程標準組組長-顧建軍老師的全國教育科學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以培養學生技術素養為主要目標的我國中國小技術教育體系建構研究””的課題。我們仍繼續堅持從本學期開始,向縱深發展。在搞好課題研究的同時進行專題調研,寫好調研報告,為今後的教研和教學提供信息和依據。繼續加大培養青年教師的力度,通過各種形式的教研活動,以骨幹教師為龍頭,紮紮實實搞課題研究,吸引青年教師參加,努力使課題研究與課堂教學結合起來,與培養教師結合起來,與學科教學改革結合起來,與解決學科教學實際問題結合起來。通過以點帶面,分層推進,使廣大教師掌握課題研究的基本方法,增強科研意識,善於在教學中發現問題,並用科學的方法去解決實際問題。

八、繼續深化課程的評價

對綜合實踐活動的評價應該是一個發展的過程,是一個協商共建的過程,是一個充滿人文關懷的過程。它更多的是要通過評價發現和發展教師和學生多方面的潛能,瞭解教師和學生髮展中的需求,幫助教師和學生深入的認識自我、建立自信。所以我們要建立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發揮評價的教育功能,真正使評價成為一個教育的過程。新學期中我們要繼續把握好課程評價的準則、注重課程評價的方法研究、落實課程評價的方式。

九、網上教研平台

青島市國中綜合實踐博客。

青島市普通教育教研網,原來網址保留但是已經不再上傳新文件和資料。如需查閲相關文件和資料請登陸:山東教學研究網——找到地市教研室欄目——青島市——市教研室。

綜上所述,在即將到來的新學期中,希望專職教師和兼職教師能夠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理論和實踐方面更上層樓,希望更多的優秀學科教師在自身所從事的學科教學的基礎上更多的關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發展,讓我們共同探索新的教學天地,嘗試新的教學形式,探索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更為有效的實施途徑。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為我們提供了施展才華的廣闊空間,市教研室為我們搭建了創新發展的平台。作為教師,我們有必要、有責任將學生引入豐富多彩的綜合實踐活動中來,讓他們享受活動的樂趣,體驗研究的收穫,成為真正的學習者。

請有志教師大膽的展現你的才華,積極的參與到綜合實踐活動的研究中來吧!

備註: 20xx年國家、省級的各類活動以通知為準。

綜合實踐活動計劃 篇7

一、學術條件分析

六年級四班39人,因為學生來源複雜,基礎不同。所以他們雖然是大四學生,但是有一定的實踐能力,但是不瞭解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設置。因此,在這一學期中,要逐步培養學生探索問題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從生活和學習中挖掘有趣的活動話題,在小組學習中儘量與學生合作,在有效的活動中不斷提高學生的實踐和創新潛力。

二、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是國家規定的必修課程,包括研究性學習、勞動技術教育、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

總體指導思想:一是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精神為指導,積極探索課程改革新途徑,着力改變課程結構過於強調學科本位、缺乏整合的現狀,培養學生綜合素質,滿足學生成長需要,培養學生成為社會需要的人才,促進辦學特色形成。二是以學生的興趣和直接體驗為基礎,以與學生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現實的、綜合性的、實踐性的問題為內容,以研究性學習為主導的學習模式,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開設綜合實踐活動的目的是使學生能夠通過個人經驗學習,並結合實際生活和社會現實積累和豐富直接經驗。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終身學習能力;增強學生對自然、社會和自我的責任感;拓展教學活動的空間和內容;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實踐和應用,積極參與社會和生活。它為學習知識、生活和技能的整合建立了一個操作平台,為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提供了可能。

三、活動要求的目的

1、增強學生對自然的認識,增強他們愛護自然、保護環境的思想和能力。

(1)走進自然,增強對自然的認識,瞭解人與自然的內在關係。

(2)關心自然環境,獨立探索自然問題,有環境意識;

(3)參與環保活動,增強環保能力。

2、積極參與社會活動和社區服務,增強對社會的理解和認識,增強社會實踐能力,形成社會責任感和義務感。

(1)進入社會,增進對社會的瞭解,瞭解個人與社會的關係;

(2)關注社會現實,積極探索社會問題,積極參與力所能及的社區活動,服務社會,發展社會實踐能力;

(3)遵守社會行為規範,培養社會交往能力,學會與他人共同生活和工作;

(4)關愛他人,關愛社會,具有服務社會、對社會負責的意識。

3、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勞動技能,具備自我意識的能力,養成負責任的生活態度。

(1)自我反思,自我意識,自信,人生理想,積極上進。

(2)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學會適應社會生活,養成負責任的生活態度;

(3)瞭解和認識現代生產和勞動技術,正確勞動動態度,形成良好的勞動習慣。

4、進行課題實驗和課題研究等。在廣泛的調查、採訪和實踐過程中不斷積累豐富的各種知識,撰寫實踐性的記錄和報告、論文等。發展主動獲得知識和信息的能力,養成主動獲得信息的學習習慣和主動探究的態度,發展信息素養、探究能力和創造精神。

(1)學會自主提出問題、制定獲得方案,並組織實施;

(2)形成自主收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3)開展問題探究,體驗探究過程,對感興趣的自然問題、社會問題和自我問題進行深度探究;

(4)養成主動探究的習慣,形成問題意識,發展探究能力和創新精神。

四、課程目標

1、情感目標:通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對社會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

2、知識目標:通過引導學生主動探究,親身體驗實踐,開闊視野,瞭解信息技術、勞動技術、社區服務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識。

3、能力目標:使學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協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實踐能力以及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和創新能力。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與調查的方法,信息資料的搜索,分析與處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實踐實證的方法。

4、人格目標:獲得親身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的經驗,塑造完善的人格,初步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的良好個性品質,形成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我的責任感。

五、實踐途徑和活動安排

我們將在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社會實踐三部分內容中篩選出一些有價值的實踐活動以競賽或專題彙報的形式展開,再綜合生成出一些專題實踐活動,其具體安排如下:

研究性學習:嘗試以研究性學習為重點的綜合實踐活動,在活動中培養合作精神,培養蒐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激發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創新精神。本學期開展的研究性學習課題是:甲型H1N1調查。

活動側重:留心周圍的一切,善於觀察與思考,從生活中產生問題,轉化成課題,讓學生自己動手採集信息,處理信息,參加社會實踐,解決問題

社區服務:參加社區服務,定期為環保做力所能及的事,並能做好宣傳工作,樹立環保意識和可持續發展的意識;

活動側重:綠色環保、慰問孤老、創建知識宣傳、衞生清掃等志願服務活動。

社會實踐:近社會、學習知識、開闊眼界;為提高學生自身的綜合素質,增強學生的學習意識和吃苦耐勞精神,提高學生獨立生活能力,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本學期開展的社會調查活動是:《走近中秋》。

活動側重:讓學生廣泛接觸社會、接觸大自然、接觸生活,瞭解祖國日新月異的計劃,瞭解經濟改革的情況,瞭解我們的國情情況。

六、活動措施和注意事項

1、課題的選擇力求從本地資源入手,從培養學生應具備哪些方面的綜合能力進行全盤考慮,要對提出的課題進行反覆的論證,在開展活動課之前,要儘可能地激發。

2、通過實踐活動,增強學生的探究和創新意識,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增進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繫,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3、積極開發綜合實踐活動校本課程,初步形成具有本地、本校特色的校本課程體系。

4、注重與其它學科領域的合理整合,提高綜合實踐活動實效。

5、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綜合實踐活動,開發具有學校特色、本地資源特色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主題內容,與教導處、德育處聯手,開展豐富多彩的綜合實踐活動。

6、努力探索對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學生活動情況的評價機制,注重綜合實踐活動的過程性評價。

7、努力體現學生活動的自主性、探究性,引導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探究性學習活動,幫助學生學會發現,學會探究,形成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七、活動評價方面

1、注重過程性評價。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師生評價以過程評價為主,看學生在活動過程中體驗的深淺、經歷的狀態。因此,我們要認真搞好每次活動,不搞走過場,不做表面文章,以學生的真實體驗、具體收穫為目標,多角度,多層面的合理、客觀地評價學生。

2、注重多元化評價。教師對學生活動評價就注重多元化評價。採用教師點評、學生互評、班級互評、請家長評等多種方式進行。在評價的內容上,應分別從能力、知識、品德、技能、情感等多方面對學生進行評價。

綜合實踐活動計劃 篇8

一、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是基於學生的直接經驗,密切聯繫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的、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的實踐性課程。它打破教育與生活的隔離,孩子們在學校當中在與其他場合當中一樣,需要享受一種完整的生活。學習的過程就是生活的過程,教改也好,課改也好,第一項任務就是把生活的權利還給孩子,把學習的過程變成生活的過程,加強學校教育與兒童生活、社會生活的聯繫。它改變單一的課程結構,改變教學方式,為學生表現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供空間。

二、學習情況分析:

三年級國小生文化基礎知識、社會閲歷和人生體驗還非常有限,所以在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目標應該是“在體驗中研究”,即以形成直接體驗為主,在研究和解決問題方面,強調養成初步的方向。實施綜合實踐課程,就是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讓他們瞭解周圍的生活環境,關注自己及同伴當中的心理健康、人際交往問題,激發他們對自然和社會問題的好奇心,擴大視野,積累經驗。總之,就是要讓他們更多地去看,去聽,去想,去試。

考慮到三年級兒童的心理特點,我們的綜合實踐課設定了三大主題: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希望通過這三大主題激發着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創新能力。

三、課程總體目標:

密切學生與生活的聯繫,推進學生對自然、社會和自我之內在聯繫的整體認識與體驗,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以及良好的個性品質。

1、親身參與實踐,注重親歷、自主學習和實踐,在開放的學習情景中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的經驗。

2、獲得對自然、對社會、對自我之間的內在聯繫的整體認識,形成親近自然、關愛自然、關心社會以及自我發展的責任感。

3、發展學生在自己的生活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會認知、發展學生的動手能力,養成探究學習的態度和習慣。

4、培養學生通過多種途徑獲取信息,整理與歸納信息,並恰當地利用信息的能力。

5、鼓勵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獨立思考,標新立異,大膽提出自己的新觀點、新思路、新方法,並積極主動地去探索,激發他們探究和創新的慾望,培養創新能力。

6、養成合作意識、民主意識、科學意識、環境意識、培養學生積極進取、善於交往等良好的個性品質。

四、活動重點:

針對三年級兒童身心發展的特點,在編寫“活動資料”時,把提高學生的觀察力作為三年級的重點。

1.我們要在活動中有意識、有計劃地發展兒童的觀察力,使學生學會進行有目的、系統的觀察,全面的觀察。要求學生會看、會聽、會嗅、會嘗和會觸摸,並且會把眼耳鼻舌身的感覺,綜合起來進行思考。

2.在三年級深入的觀察活動中,要求學生對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概括、比較),要求學生進行獨立的思考,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是十分重要的。在深入地觀察以後,要他們發現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無疑對他們素質的提高十分有利。

五、活動難點:

就是能夠從直接經驗抽象出問題的本質來,完成思維發展的飛躍,從而提高學生的素質。

六、實施策略:

1、與學科教學相結合

每一門學科都不是孤立的,它們之間都互相滲透。在學科教學中,學生會由本學科生成許多具有研究價值的問題,這時,教師要具有敏鋭的捕捉信息的能力,幫助學生提煉加工使之成為綜合實踐活動的研究課題,教師都要在教學中培養自己挖掘綜合實踐活動素材的意識,使學科教學深入、徹底,更使綜合實踐活動課題的選擇具有廣泛性。

2、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

生活,是學生學習的大舞台。但是很多學生對自己的生活熟視無睹,豐富多彩的生活對他們來説是平淡無奇的。這是因為他們對身邊的小事往往習以為常,見怪不怪。如果用研究的眼光看待、分析、認識身邊的小事,不僅會理解小事的教育意義,而且會提高思維的品質和研究習慣。這是綜合實踐活動的重要使命。

3、與社會熱點問題相結合

現在的學生不再是隻會讀書的機器了,他們關心國家大事,關注社會的焦點問題。對一些公眾現象,他們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他們渴望被大人們認同,希望得到和大人們一樣的成就。我們把社會熱點問題引入校園,指導他們採用具有個性化的方式展開深度探究,從而獲得自己獨創性的理解。這是綜合實踐活動的主旨所在。如通過對自然界觀察、參觀、調查等多種形式,使學生懂得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珍愛生命,讓學生從人文景觀、自然景觀中獲得美的體驗。

4、與傳統節日相結合

我國是一個有着五千年文化傳統的泱泱大國,在歷史長河中積澱下來的文化精髓是學生學習的極佳資源,為了讓學生記住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我們結合傳統的節日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如由中秋節、重陽節引申開來的以敬老愛老為主題系列活動。

5、與學校工作相結合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課程,雖然沒有固定的教材,但並不是沒有目標。而這些目標和要求往往也是學校德育工作要達到的。因此,我們將綜合實踐活動的課題與學校德育、少先隊活動和校本課程的開發結合起來,互相借鑑、互相滲透更有利於學生的發展,如可結合國旗下的講話內容、紅領巾廣播欄目,開展行為習慣系列、 文明道德系列、 時事熱點系列、 自主管理系列等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

七、課時安排:

每週一課時,便於師生都做好充足的課前準備,便於開展活動時進行資源共享。

周次教學內容課時備註

21、我的偶像1

32、校園安全搜查線1

43、意外受傷的原因、1

54、自制賀卡1

65、走進春天1

76、標誌面面觀1

87、奇妙的零1

98、我愛學校1

109、頭髮1

1110、校園綠化情況調查1

1211、愛護水資源1

綜合實踐活動計劃 篇9

新的一年,我校綜合實踐活動教研工作將依照市教育局的工作部署和學校的教研工作安排,圍繞提高教育質量這一中心任務,深化教學改革,激發教研活力,推進學校特色發展,創建學校特色,打造學校品牌。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國家、省和市《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xx-20xx年)》精神,落實《市“十二五”教育事業發展規劃》,依託學校自身的教育優勢,利用本地獨具特色的課程資源,深入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通過特色學科的建設,培育學校文化,凸現學校特色,促進學生全面而富有個性的成長。

二、工作目標

1、通過勞動技術教育、信息技術教育、社會實踐活動及研究性學習等方面的實踐活動,幫助學生髮現並發展自己的個性特長,促進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發展。

2、通過特色學科建設,探索獨特的教學方式,彰顯獨到的學科優勢,打造適合本校辦學特色的教師隊伍,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3、通過特色學科建設,激發學校活力,發展學校文化,提升學校品位,形成學校辦學特色,塑造學校品牌。

三、具體工作

1、深化教學改革,提高課堂實效。本學期,我們將通過“達標課”“示範課”等教研活動,引導教師轉變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式,提高課堂實效;我們將開展“運用數字資源,優化課堂教學”專題研討活動,努力提高教師應用教育信息技術能力,提高綜合實踐活動實施效果。

2、繼續加強學習,不斷提升能力。

繼續學習《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和《九年義務教育課程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進一步明確課程改革信息,深入瞭解學生和學校在教學過程中的困難和問題,不斷探索解決途徑,提高教師解決問題的意識,始終保持和新課程同行,積極倡導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做到邊學習邊實踐,增強對綜合實踐活動教學實踐的理解和領悟,提升教師指導綜合實踐活動的能力,提高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效果。

3、立足學校實際,開發課程資源。

在前期開發的“安全教育”、“文明禮儀”、“環境保護”、“勞動技術”、“家鄉特色”五大系列主題及系列化的分年級活動主題的基礎上,本學期,我校將繼續以“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開發與實驗研究”為重點,組織教師開發綜合實踐活動課程。

綜合實踐活動計劃 篇10

本學期,我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研主題為:基於“越文化”的國小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發和實施。

常規工作:

要求各班圍繞本教研主題,結合班級實際,根據相應的課程資源,進行具有校本特色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發和實施。每週舉行一次,共16次。

1—3年級要求使用《人 自然 社會》為主,也可以以班級為單位開展與“越文化”相關的中隊實踐。活動本學期重在課程實施內容的開發;4—6年級可以使用教材《人 自然 社會》,適當插入使用《越文化教育讀本——魅力紹興》,把讀本使用好,也可以適當結合學校校本特色開展實踐活動。

請指導老師在學期初制定好活動計劃,以保證活動的有序和有效。在操作過程中,可以進行更改和調整。

每次的綜合實踐活動課,學校將組織人員對各班的上課情況進行檢查,並登記各班的活動主題。各班的活動主題還將在校門口公佈,一方面為督促各班能做到專課專用,一方面也便於各班對活動內容進行參考和借鑑。

特色活動:

1.9月 承辦越城區國小綜合實踐課堂教學研討活動;

2.在三年級開展教師精備一課,輪流上課的活動;

3.11月參加紹興市綜合實踐錄像課比賽;

4.12月成果展示活動。

國小教育集團綜合實踐活動大組

綜合實踐活動計劃 篇11

一、指導思想

以素質教育理論為指導,全面貫徹全教會的精神,積極落實《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的有關目標,根據各級教育局教研室的工作要求,加大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理念的學習力度,結合本校的特色,加強學科間的整合,積極構建活動的評價體系。以綜合為特徵,以實踐為核心,以活動為載體,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力爭讓綜合實踐活動成為我校的辦學特色。

二、時間安排

由於綜合實踐活動極具開放性,它需要打破傳統的學校教學時間管理策略,因此本學期在綜合實踐活動課時的安排上,我們採用彈性課時制,課時集中使用與分散使用相結合,將每週3課時的綜合實踐活動時間根據需要靈活安排,當需要走出校門開展實地活動時,可以將綜合實踐活動時間與某學科打通使用,或者將幾周的時間集中在一天使用。

三、實施策略

1、與學科教學相結合

每一門學科都不是孤立的,它們之間都互相滲透。在學科教學中,學生會由本學科生成許多具有研究價值的問題,這時,教師要具有敏鋭的捕捉信息的能力,幫助學生提煉加工使之成為綜合實踐活動的研究課題,每一個教師在教學中充分利用手中的教科書,並在教學中培養自己挖掘綜合實踐活動素材的意識,使學科教學深入、徹底,更使綜合實踐活動課題的選擇具有廣泛性。如結合語文的教學可開展閲讀實踐,生活語文實踐的教學活動,結合英語學科開展英語表演等活動,結合數學學科開展生活中的數學調查研究,結合科學學科開展研究性學習。結合信息技術課開展如何收集資料的研究。各種研究採用室內與室外相結合、個體與羣體相結合、小組與班級相結合等多種形式開展帶有學科特色的綜合實踐活動。

2、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

生活,是學生學習的大舞台。但是很多學生對自己的生活熟視無睹,豐富多彩的生活對他們來説是平淡無奇的。這是因為他們對身邊的小事往往習以為常,見怪不怪。如果用研究的眼光看待、分析、認識身邊的小事,不僅會理解小事的教育意義,而且會提高思維的品質和研究習慣。這是綜合實踐活動的重要使命。1)賞識活動:即通過多種形式開展賞識活動課,可以幫助學生學會正確賞識自己、賞識別人、賞識自我,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我,進而關注個人專長、能力、樹立自信心,賞識別人,讓孩子發現別人長處,學會與別人合作,發展學生合作過程中的人際溝通能力。2)學會關心:通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學會關心自己、關心他人、關心自然、關心社會,通過設計系列化的實踐活動、校園文化活動體系。3)主題教育:通過每月一個主題活動來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九月份是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十月份是我為家鄉喝彩,十一月份是爭做規範生,十二月份是爭做守法小公民。4)體驗教育:讓學生走出教室,參與社區和社會實踐活動,以獲取直接經驗、發展實踐能力、增強社會責任感。如參加社區活動,我的第一桶金,實踐小能手的評比等等。通過該學習領域,可以增進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繫,不斷提升學生的精神境界、道德意識和實踐能力,使學生人格臻於完善。

3、與社會熱點問題相結合

現在的學生不再是隻會讀書的機器了,他們關心國家大事,關注社會的焦點問題。對一些公眾現象,他們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他們渴望被大人們認同,希望得到和大人們一樣的成就。我們把社會熱點問題引入校園,指導他們採用具有個性化的方式展開深度探究,從而獲得自己獨創性的理解。這是綜合實踐活動的主旨所在。如通過對自然界觀察、參觀、飼養、調查等多種形式,使學生懂得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珍愛生命,讓學生從人文景觀、自然景觀中獲得美的體驗。

4、與傳統節日相結合

我國是一個有着五千年文化傳統的泱泱大國,在歷史長河中積澱下來的文化精髓是學生學習的極佳資源,為了讓學生記住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我們結合傳統的節日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如由中秋節、重陽節引申開來的以敬老愛老為主題系列活動。結合學校的常規活動(科技節,體育節,藝術節,秋遊)進行學生同伴間的交往活動、學生個人或羣體的心理健康活動等等。

5、與學校工作相結合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課程,雖然沒有固定的教材,但並不是沒有目標。而這些目標和要求往往也是學校德育工作要達到的。因此,我們將綜合實踐活動的課題與學校德育、少先隊活動和校本課程的開發結合起來,互相借鑑、互相滲透更有利於學生的發展,如結合國旗下的講話內容、紅領巾廣播欄目,開展行為習慣系列、文明道德系列、 時事熱點系列、自主管理系列等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結合實際工作的需要可以邀請縣內各界人士前來學校講座,如緬懷先烈,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國情教育、消防教育等。

四、第一學期月份安排

九月份:

1、制定綜合實踐活動計劃

2、傳統節日:教師節、中秋節

十月份:

1、學會關心活動

2、傳統節日:國慶節、重陽節

十一月份:

結合語文學科特點,開展綜合性學習

十二月份:

1、爭做合法小公民

2、各班綜合實踐活動成果整理(各類案例,論文及學生活動體驗文章)

3、編輯校優秀案例集,論文集,學生習作集。

綜合實踐活動計劃 篇12

一、學生情況分析

三年級一共有77人,學習興趣不高,有畏縮情緒。有一些後進生的基礎比較差,對於這些學生要在本學期的教育教學中培養孩子的良好學習習慣,增強孩子的自信心,探尋良好的學習方法,採用各種激勵機制,讓孩子迎頭趕上。

二、教學目標

1.通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對社會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

2.瞭解信息技術、勞動技術、社區服務和探究活動的一些常識;

3.使學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協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實踐能力以及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和創新能力;

4.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與調查的方法、信息資料的蒐集、分析與處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實驗實證的方法;

5.獲得親身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的經驗,塑造完美人格,初步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形成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我的責任感。

三、教材分析

1、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引導學生主動發展

綜合實踐活動教材以學生的直接經驗或體驗為基礎,將學生的需要、動機和興趣置於核心地位,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鼓勵學生自主選擇活動主題,積極開展活動,引導學生主動發展。

2、面向學生完整的生活世界,為學生提供開放的個性發展空間

綜合實踐活動努力克服當前基礎教育課程脱離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的傾向,面向學生完整的生活世界,引領學生走向現實的社會生活,促進學生與生活的聯繫,為學生的個性發展提供開放的空間。

3、注重學生的親身體驗和積極實踐,發展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注重實踐,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本質規定。綜合實踐活動強調學生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和勇於實踐,注重學生在實踐性學習活動過程中的感受和體驗,要求學生超越單一的接受學習,親身經歷實踐過程,體驗實踐活動,實現學習方式的多元化,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四、教學措施

1、研究性學習:增進學生對自然的瞭解與認識,增強關愛自然、保護環境的思想意識和能力。

(1)走進自然,增進對自然的瞭解與認識,理解人與自然的內在聯繫。

(2)關心自然環境,自主探究自然問題,具有環保意識;

(3)參與環境保護的活動,增強環境保護能力。

2、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主動積極地參與社會活動和社區服務,增進對社會的瞭解與認識,增強社會實踐能力,並形成社會責任感和義務感。

(1)走入社會,增進對社會的瞭解與認識,理解個體與社會的關係;

(2)關心社會現實,主動探究社會問題,積極參與力所能及的社區活動,服務社會,發展社會實踐能力;

(3)遵守社會行為規範,養成社會交往能力,學會與他人共同生活、工作;

(4)關心他人,關心社會,具有服務社會的意識和對社會負責的態度。

3、勞動與技術教育: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勞動技術,具有自我認識能力,養成負責的生活態度。

(1)反省自我,增進自我認識,確立自信,樹立人生理想,積極進取。

(2)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學會適應社會生活,養成負責的生活態度。

(3)瞭解與認識現代生產和勞動技術,端正勞動態度,形成良好的勞動習慣。

綜合實踐活動計劃 篇13

一、指導思想:

繼續貫徹落實新課程改革思想,實施素質教育,更好的培養學生各方面綜合實踐的能力,帶領學生走入更廣闊的社會活動空間,豐富學生的知識、情感等方面的體驗。 活動課程來源於學生的生活和真實的社會環境,並有一定的研究難度和研究意義。課題的選擇要從培養學生應具備哪些方面的綜合能力進行全盤考慮,要對提出的課題進行反覆的論證,併兼顧到有哪些學科的參與,重點要解決什麼問題,最終的研究價值是什麼等等。在開展活動課之前,要儘可能地激發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二、活動要求:

密切學生與生活的聯繫,推進學生對自然、社會和自我之內在聯繫的整體認識與體驗,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以及良好的個性品質。

1、親身參與實踐,注重親歷、自主學習和實踐,在開放的學習情景中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的經驗。

2、獲得對自然、對社會、對自我之間的內在聯繫的整體認識,形成親近自然、關愛自然、關心社會以及自我發展的責任感。

3、發展學生在自己的生活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會認知、發展學生的動手能力,養成探究學習的態度和習慣。

4、培養學生通過多種途徑獲取信息,整理與歸納信息,並恰當地利用信息的能力。

5、鼓勵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獨立思考,標新立異,大膽提出自己的新觀點、新思路、新方法,並積極主動地去探索,激發他們探究和創新的慾望,培養創新能力。

6、養成合作意識、民主意識、科學意識、環境意識、培養學生積極進取、善於交往等良好的個性品質。

三、活動目標:

1、培養學生逐漸形成從自己周邊生活中主動發現問題並獨立自主地解決問題的態度和能力。

2、培養學生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和積極向上的態度。

3、瞭解信息技術、勞動技術、社區服務和探究活動的常識。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協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實踐能力和表現能力以及對知識的綜合運用和創新能力。

4、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積極體驗與豐富經驗,形成自己對社會、生活、自我內在聯繫的認識,受到情感上的薰陶,學會合作解決問題。

四、各月活動主題推薦:

月 份

活 動 主 題 推 薦

三月份

1、年俗文化主題文化研究:

2、世界因你而美麗(三八婦女節)

3、我為家園添綠彩(植樹節)

四月份

1、生命教育活動研究

2、校園植物知多少

3、圍繞語文課本提煉綜合性學習主題

五月份

1、我校學生狀況調查研究(視力情況、興趣活動情況、吃零食情況、課外閲讀情況……)

2、校園讀書節活動

六月份

1、讀書主題活動總結

2、快樂“六一”我作主

3、合理使用零用錢

綜合實踐活動計劃 篇14

一、指導思想:

根據市區精神的要求,各年級、各班對照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方案,以認真的態度、務實的措施規劃上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從而更好地推進我校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有效實施,提高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水平。

二、目標要求:

1、情感目標:通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習慣,不怕困難勇於合作的精神,對社會生活的積極態度,對自然對家鄉的熱愛和公民的意識。

2、知識目標:瞭解信息技術、勞動技術、社區服務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識。

3、能力目標:使學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協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實踐能力以及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和創新能力。

4、過程目標: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與調查的方法。信息資料的搜索,分析與處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實踐實證的方法。

5、人格目標:獲得親身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的經驗,塑造完善的人格,初步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的良好個性品質,形成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己的責任感。

三、具體工作及措施:

1、加大學習培訓力度,提高教師的課程意識,並要求每位任課教師要大膽實踐、積極探索、積累經驗,在實施過程中強調“整合”,注重“實踐”,突出“開放”,關注“過程”,提倡“自主”;反對“教”綜合實踐活動“課”、反對反覆排練的“表演式”綜合實踐活動,更反對自由活動式,繼續重視組織全體教師認真學習有關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理論和經驗,學習 “綜合實踐活動”的相關論述,進一步提高認識,增強課程意識。強化校本培訓,認真抓好每學期一次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師的集中專題培訓,增強培訓和學習的實效性。使全體教師、特別是本學期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師明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在促進學生髮展、教師專業成長、學校特色建設中的獨特作用;明確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策略和操作要點。

2、抓好課程實施

(1)各教師根據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方案》及本學期實施計劃,明確本學期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目標和基本思路,認真制訂好“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計劃”或“班級綜合實踐活動計劃”。

(2)努力組織好學生的綜合實踐活動。充分利用綜合實踐活動課,結合班隊活動課、以及課餘節假日時間,保證充足的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時間。在過程中指導學生選題、活動;展開過程、深度探究;重視交流、豐富體驗。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加大勞動技術和信息技術的力度。

(3)積極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研究。本學期,要作繼續深入的研究,特別要在活動過程的評價及評價指標的確立方面作深度探究,各教師要注重研究過程資料的收集、整理與積累。指導學生設計採訪提綱、活動方案、填寫活動過程評價表,書寫活動感受等。各教師在期末對該課題的實驗情況進行專題總結,課題組撰寫階段報告。

(4)要認真及時積累有關資料。對於學校來説,主要是計劃、教師管理、課時管理、檢查調研等過程管理方面的資料;對於教師來説,主要是實施方案、活動設計、活動案例和專題性總結等實施過程以及反思成果方面的資料;對於學生來説,主要是設計並用好方案卡、行動卡、反思卡等。

3、加強課程管理

通過多種途徑檢查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情況,督促和幫助各教師真正落實本課程。並通過問卷、抽查等形式,瞭解各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情況。檢查的重點是:課程實施的基本保證(課時、計劃等的落實情況);活動過程(活動設計、展開、總結等基本環節的落實情況);活動實效(有關活動成果、教師反思和學生反映)等。要將平時瞭解和專題檢查結合,督促教師認真開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

4、加強研究和交流。

要通過“沙龍式”、“案例分析式”、“對話研討式”等多種形式,交流如何組織和指導學生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經驗,討論、研究解決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5、開發利用資源,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保障

首先,校內圖書室、網絡教室、實驗室、校園、鄭店工業園,林果園等,是綜合實踐活動的重要資源,要進一步改進開放辦法,使學生能更加主動和便捷地利用這些資源開展活動。其次,各教師要充分利用家鄉的歷史名人和民風民俗等鄉土資源,進行有選擇地運用和開發。再者,要調動家長的積極性,採用多種形式和途徑向家長進行宣傳,使廣大家長認識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支持和正確輔導孩子參加綜合實踐活動課程。

四、主題參考:

中年級:

主題一:自理能力(疊衣服、理書包、整理書桌、洗紅領巾、釘鈕釦等)

主題二:紙的藝術(學會簡單的剪紙摺紙能力)

主題三:我愛校園(校園花木調查、種數護樹行動、種植花草蔬菜、盆景展示、小昆蟲等)

主題四:我與網絡(學會蒐集資料、繪畫、發E-mail、下載影音文字資料等)

高年級:

主題一:小小發明家(節水裝置、廢物巧用、生活創意小設計等)

主題二:小巧手(洗衣物、擦窗、設計房間、剪紙拼帖藝術等)

主題三:家鄉名優特產(瞭解瓜果、蔬菜生產的有關知識等)

主題四:人與自然(家鄉的水資源、大氣資源、植被資源等情況調查,學會種植和培育常見的樹木和花卉(栽種、扦插、嫁接)

主題五:家鄉的驕傲(橋樑、道路、水道、公共設施等情況以及古代現代名人知識等)

主題六:我與網絡(學會網絡學習、查找、交流、娛樂、購物以及創建個人空間等)

主題七:我的創意(佈置自己的書房卧室、設計小擺設、簡單的陶藝作品等)

五、活動安排

九月份:

制訂綜合實踐活動計劃。

十月份;

1.各年級按計劃實施方案

2.圍繞秋季特點展開綜合實踐活動

十一月份:

1、校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培訓。

2、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情況分別進行學生、家長、教師調查問卷。

3、綜合實踐活動:黃志墓的過去和現在 。

十二月份

1. 各年級按計劃實施方案

2. 綜合實踐活動研討活動

元月份:

1、開展校級綜合實踐活動案例評比活

2、學校進行課程實施總結。

綜合實踐活動計劃 篇15

一、充分認識綜合實踐活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它是一種有別於傳統學科課程的新型課程,它是將人類社會的綜合性課題,跨學科性知識和學生感興趣的問題,以實踐活動的形式統一起來,實現了學問性知識與體驗性知識,單一學校性知識與跨學科性知識,理論與實踐,課內與課外,校內與校外的有機結合,學校通過各種活動使全校師生重視實踐活動的開展。

二、活動內容

1、研究性學習。

2、社區服務和社會生活實踐。

3、信息技術教育,勞動與技術教育。

4、課外製作、收集等。

三、活動形式

1、師生互動合作,主要通過雙向互動、情意交流合作參與。

2、學生自主探究。

四、活動開展

1、學校將組織教師學生進行信息技術教育開設好信息技術課,並將該課程運用於生活中,並定期進行考核,檢驗該課程學生掌握的情況,學生教師進行自評,學生間互評。

2、開展研究性學習

每班教師必須指導學生從自然社會和生活中選擇專題進行研究,模擬科學家研究的方法和研究的過程。創造性的解決各種問題。在研究學習過程中,教師要以“問題”為載體,創設一種類似科學研究的情景和途徑,讓學生通過自己收集,分析和處理信息來實際感受並體驗知識的產生過程,進而瞭解社會,學會學習,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造能力。

3、開展社區服務和社會生活實踐。

從三年級起,各班要選擇適合本班圍繞人類的基本活動或社會動作的基本方式、當前人類社會面臨的共同問題、所發生的重要事件、社區羣眾共同關心的話題、主要的社會角色、不斷擴大的社區範圍等選擇活動主題,進行調查研究,寫出調查報告。

使學生拓展知識、增長經驗,增進社會適應與創新能力,使學生融入生活,獲得感受,形成健康進取的生活態度,培養學生主動參與社會實踐,增強公民意識和責任感,自覺服務社會,對他人、對社會富有愛心,親近關愛自然,懂得與自然和諧相處,促進自我瞭解,肯定自我價值,發展興趣與專長。

4、各班積極開展自辦手抄報宣傳欄等。

5、各班自選主題開展活動並將活動情況報學校。

五、活動總結

每學期末學校對綜合實踐活動進行專項總結。對成功的經驗積極推廣,對不足之處及時改進。探索出一條適合本校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路子,並不斷提高。

綜合實踐活動計劃 篇16

一、實驗研究目標

在三年級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本學期圍繞“美化校園”主題,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校園綠化。使學生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經驗;對自然,社會、自我之內在聯繫的整體認識,發展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我的責任感;形成從自己的周圍生活中主動地發現問題並獨立地解決問題的態度和能力。幫助學生體驗生活並學以致用,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

二、實驗研究內容

(一)課程特徵

1、通過“校園綠化”綜合實踐活動,使學生在情意,能力和認知諸方面得到全面的和諧發展。

在校內外分別設綠化實踐基地,鼓勵學生搞各類調查活動,做到校內外緊密結合,強調語文,數學,自然,美術,勞動等學間的滲透與整合。

運用調查,研究,觀察,積累等各種方法與形式,重視知識,經驗,技能的綜合運用。

2、讓學生在研究性學習,調查報告,實際栽種,規劃設計等實踐活動中獲得親身感受和直接經驗,並養成實踐意識,形成綜合實踐能力;以學生的現實生活和社會實踐為基礎發掘課程資源,讓學生進行有計劃,有成效的實踐活動。

3、讓每位學生都參與到活動中,在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中發現和解決問題,體驗和感受生活,發展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二)課程內容

本學期“校園綠化”綜合實踐活動分為三個方面來開展:

1、專題研究:本學期開展兩次專題研究活動,學生通過觀察調查實踐在老師幫助下確定自己感興趣的有關校園綠化的研究專題。上網或到圖書館查找資料進行文獻研究,到花圃內進行實地的調查和行動研究,小組合作。

2、操作實踐:

春天來臨了,調查適合野外栽種的花木,買花種在校內,外,花圃裏栽種,定期養護。

2、學生小組合作,並在美術老師指導下為綠地進行花圃設計,選出一兩套較好的花圃設計圖,按圖紙進行實地花圃種植。

3、植樹節前後,組織一次植樹活動。

4、在各合作小組之間或班級之間進行盆花栽種比賽。

5、進行市場熱銷花木調查,調查熱銷花木名稱,熱銷原因,養護方法,寫出調查報告。

(三)課程實施

1、課時:

每週二課時,安排在週四下午第一、二節。

2、課型:

⑴方案設計型——學生在學習了簡單園藝知識及美術圖案知識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進行花圃設計,校園綠化總體規劃設計等,要尊重學生的自我選擇,自主設計和民主交流。

⑵知識普及型——鼓勵學生上網,到圖書館吸取有關知識,教師也可把自己的經驗介紹給學生,要注重學生對普及知識意義的自主建構和運用。

⑶實踐活動型——組織參觀訪問,實際練習栽種花草,進行花圃養護等活動。要關注學生對實踐活動過程的經歷,體驗,感悟和探究。

⑷專題研討型——進行校內綠化情況的專題研討,要引導並鼓勵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在獨立或合作研究的基礎上進行充分而民主的討論。

⑸成果交流型——既要有物化成果的交流,更要有成功過程經驗和失敗過程教訓的交流。對學生的發展來講,成功過程的經驗和失敗過程的教訓,是綜合實踐活動以後,學生取得的比物化成果更重要的“成果”。

⑹論文答辯型——要提倡讓學生組成“專家組”,對學生撰寫的專題研究論文提問和答辯,培養學生認真傾聽的習慣,思辯能力和自信心理是讓學生經歷“答辯”過程的最終目的。

3、成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心研究小組,校長為實驗研究組負責人。

三年級班主任及綜合實踐課老師、自然、勞動、音樂,美術、科技、體育組成課題小組成員。

(四)課程評價:

該課程評價由學生,教師和課程本身的評價三部分組成。

重點在評價學生在發展層次和發展水平上。評價標準應是“自我參照”標準,引導學生對自己在“校園綠化”綜合實踐活動中的各種表現進行“自我反思性評價”。即以學生已有的發展基礎為評價標準,並突出學習過程的意識、體驗、情感、態度、價值觀、綜合能力、思維、方法。

評價方式多種多樣,評價方式運用的先決條件是觀察,通過觀察,記錄和描述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表現,並以此作為評價學生的基礎。在具體操作中,可運用“檔案袋評定”與“協商研討式評定”等方法,教師運用這些方法時要注意用文字説明學生活動令人滿意或需要改進的地方。每個學生建立自己的綜合實踐活動檔案,以便學生了解和肯定自己的能力,並能與其他人分享自我探索的體會以及進步的喜悦,檔案袋收集資料如下:

(1)學生成果:標本,校園綠化規劃設計圖,調查報告,專題研究等。

(2)獲獎證書:

(3)各種評價:應以學生的自評為主,應允許學生對不滿意的他評進行重新學習直至獲得滿意的他評為止。對教師的評價應由學校行政和學生評價兩部分組成。

三、實驗研究實施

綜合實踐活動安排

1、九月

綜合實踐活動老師組織學生到花卉種植基地參觀。

老師上一節花圃設計指導課。

做好組織工作。

2、十月

學生畫花圃設計圖。

學生種植盆花。

確定一個研究課題。

優秀花圃設計圖評比。

開展一次花卉種植比賽。

各指導老師協助學生確定課題。

在學生中開展指導老師測評。

3、十一月

設計研究方案,在輔導老師指導下開展綜合性研究學習。

寫一份研究報告。

進行室內種植,定期養護。

在學生中開展指導老師測評。

4、十二月

植物知識智力競賽。

花木市場熱銷花木調查,(熱銷花木名稱,熱銷原因,養護方法)

在老師指導下再次確立一個研究課題。

做好兩次活動的組織工作。

在學生中開展指導老師測評。

5、一月

在輔導老師指導下設計研究方案,開展綜合實踐性研究活動,寫出研究報告。

整理材料袋。

做好總結工作。

綜合實踐活動計劃 篇17

綜合實踐活動是學生的必修課程,通過實踐,增強探究和創新意識,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增進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繫,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為搞好本校的綜合實踐活動,結合本校實際制定本活動計劃:

一、充分認識綜合實踐活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它是一種有別於傳統學科課程的新型課程,它是將人類社會的綜合性課題,跨學科性知識和學生感興趣的問題,以實踐活動的形式統一起來,實現了學問性知識與體驗性知識,單一學校性知識與跨學科性知識,理論與實踐,課內與課外,校內與校外的有機結合,學校通過各種活動使全校師生重視實踐活動的開展。

二、活動內容

1、研究性學習。

2、社區服務和社會生活實踐。

3、信息技術教育,勞動與技術教育。

4、課外製作、收集等。

三、活動形式

1、師生互動合作,主要通過雙向互動、情意交流合作參與。

2、學生自主探究。

四、活動開展

1、學校將組織教師學生進行信息技術教育開設好信息技術課,並將該課程運用於生活中,並定期進行考核,檢驗該課程學生掌握的情況,學生教師進行自評,學生間互評。

2、開展研究性學習

每班教師必須指導學生從自然社會和生活中選擇專題進行研究,模擬科學家研究的方法和研究的過程。創造性的解決各種問題。在研究學習過程中,教師要以“問題”為載體,創設一種類似科學研究的情景和途徑,讓學生通過自己收集,分析和處理信息來實際感受並體驗知識的產生過程,進而瞭解社會,學會學習,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造能力。

3、開展社區服務和社會生活實踐。

從三年級起,各班要選擇適合本班圍繞人類的基本活動或社會動作的基本方式、當前人類社會面臨的共同問題、所發生的重要事件、社區羣眾共同關心的話題、主要的社會角色、不斷擴大的社區範圍等選擇活動主題,進行調查研究,寫出調查報告。使學生拓展知識、增長經驗,增進社會適應與創新能力,使學生融入生活,獲得感受,形成健康進取的生活態度,培養學生主動參與社會實踐,增強公民意識和責任感,自覺服務社會,對他人、對社會富有愛心,親近關愛自然,懂得與自然和諧相處,促進了解,肯定自己價值,發展興趣與專長。

4、各班積極開展自辦手抄報宣傳欄等。

5、各班自選主題開展活動並將活動情況報學校。

五、活動總結

每學期末學校對綜合實踐活動進行專項總結。對成功的經驗積極推廣,對不足之處及時改進。探索出一條適合本校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路子,並不斷提高。

綜合實踐活動計劃 篇18

一、指導思想:

語文實踐活動是一種實踐性的綜合課程;我們將始終着眼於發展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和探究能力。以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素質,開發人的潛能,使學生得到全面的、和諧的、充分的發展為宗旨。以活動為主要形式,以實踐為主要環節,要求學生積極參與到各項活動中去。

二、課程目標:

1、通過開展語文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對社會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

2、學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協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實踐能力以及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和創新能力;

3、得親身參與語文實踐活動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的經驗,塑造完美人格,初步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成為創造新生活的小主人。形成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我的責任感。

三、內容安排:

1、美麗的校園:讓學生充分了解校園文化,進行校園解説比賽。

2、我與春天有個約會:讓學生聞一聞泥土的芬芳,嗅一嗅花草的香味。感悟春天,落在筆端,或以詩歌形式,或以散文形式等,或以繪畫形式等。

3、可愛的家鄉:讓學生進行走訪調查,瞭解家鄉的風土人情,名人典故等,增強學生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4、小小收藏家:引導學生認識各種樹木名稱,採集不常見的樹葉,捕捉昆蟲。回來後進行篩選,製作成各種樹葉、礦石、昆蟲標本,進行小小標本展。

四、語文實踐活動的指導:

1、通過調查、統計、觀察、遊戲、收集資料、實踐等方式,讓學生學會一些科學方法。

2、在活動中,為了提高學生的興趣,培養相互合作的能力,同時為了提高效率,本課程採取集中與分散相結合、以小組為單位進行。

3、採用激勵機制,鼓勵學生積極思考並踴躍發言。注重加強師與生合作,生與生合作。

4、交流總結活動:要舉行“彙報會”、“展示會”等活動,進行活動總結與反思,使活動富有實效性。

五、綜合實踐活動的評價

綜合實踐活動鼓勵學生髮揮自己的個性特長,施展自己的才能,形成激勵廣大學生積極進取、勇於創新的氛圍。特別注意建立綜合實踐活動檔案袋,以便使學生深入地瞭解和肯定自己的能力,並能與其他人分享自我探索的體會以及進步的喜悦。

綜合實踐活動計劃 篇19

一、工作思路及目標

本學期,國中綜合實踐活動的教研工作仍堅持深入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推進課程改革;以課程改革為中心,以教學常規為規範,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為重點;以“厚德強能,用心研教”,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宗旨,繼續提高中學兩學科教師的綜合素質和業務水平與教學能力,促進兩學科的教研工作和課程改革的從深發展,進一步加大教學研究和教學改革的力度。

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發與研究的指導思想

我市20__-20__學年度第二學期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計劃重點着眼於進一步彰顯課程特性,以“走向社會,走進生活,走進自然”為主題,突出課程“開放”,關注探究“過程”,不斷完善課程形態。倡導在研究過程指導以及研究方法指導領域的縱深發展與大膽突破創新。同時圍繞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和管理過程中遇到的重點、難點問題,積極開展專題研究,開展課題培訓,加強指導,切實提高教師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各領域的研究水平和專業素養,在實踐中繼續探尋最佳的課程實施方法。

三、常規教研工作

1、組織教師進一步認真學習貫徹國家、省、市有關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相關文件精神,在深入理解和掌握相關政策、指導思想和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該課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實提高我們自身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探究能力和實施的自覺性。

2、擬定20__年2月17日(週二)在青島市普通教育教研室五樓會議室研討綜合實踐活動高國中課題研究銜接有關事宜、國中綜合實踐活動大集備等內容。

3、多年來,教師們在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過程中形成了大量優秀的綜合實踐活動案例和優秀的教學成果,成為豐富青島市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新學期將繼續開展多種區域、形式多樣的現場觀摩、公開課、研究課,新學期研討活動的重點為黃島、李滄、市南、膠南、四方、市北、李滄基地和膠州的研討現場會。如:走進李滄基地,同學們會在基地技術人員和老師的指導下進行各種技能培訓,聽取小豆腐的製作技術知識,中國結的編織方法介紹,插花藝術指導,獵狐技術指導、消防演練、野炊、田間勞作技能等等。在勞動實踐中,讓同學們盡情地交流勞動成果,分享勞動的收穫,體驗“豐收”的喜悦,陶冶情操。活動不僅會使同學們進一步領會“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的深刻內涵,還會鍛鍊同學們吃苦耐勞的意志,培養同學們正確的勞動觀念和實踐創新能力。通過這些活動加強對教學過程的指導,全面推動綜合實踐活動教學實踐的發展。同時繼續引導教師對已經成型的綜合實踐活動案例進行分析,增強對綜合實踐活動教學實踐的理解和領悟,從而更加科學地指導自己的教學工作。

4、各校在參加市區培訓的基礎上,把綜合實踐活動作為校本培訓的內容,定期組織教師共同研究分析活動過程中的情況,充分發揮廣大教師的才智,集思廣益,推進全市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與開展。各校的綜合實踐活動要集中要體現學校的特色、區域特色,學校應對綜合實踐活動進行統籌規劃,並要認真開展校際間的觀摩活動,本學期各校至少要組織一次對全區學校公開的綜合實踐觀摩活動,逐步實現“由面帶點、由點帶面”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跟進模式,促使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再上一個新台階。

5、各項教研常規活動希望每位老師按時、積極的參加,每次活動參加的人員名單還是在青島普通教研網上進行公示。

四、新學期繼續綜合實踐活動公開課和研究課的開展工作

各校確立新學期的綜合實踐活動課題:還要從五種課型(選題指導課、開題課、過程指導課、過程答疑課、成果展示課)中選擇,也可將已有的課題深入開展。申報公開課時要求課題成型、有明確的課型。參加具體事項另行通知

五、深化教研改革 加強業務學習

加強對教學的調研與指導,走進課堂,深入開展教學方法和評價方式的研究,力求教研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發現和總結符合新課程理念下的新型教學範例和先進教師典型。針對教學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新需求,及時研究對策。力求通過各類培訓會、研討會和技能見習操作培訓等活動得以解決,幫助青年教師、骨幹教師專業成長搭建服務平台使之迅速成長。

加強對新課程專著、專題的學習。組織學習課程標準及其解讀,研究與新課程相配套的學科學分認定方案,研究與新課程相配套的學科教師評價方案,妥善解決綜合實踐活動學科無教材、通用技術學科無配套操作教具等等的現實教學問題。為進一步落實課程改革紮紮實實的工作。

組織教師認真學習有關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理論和經驗,進一步提高認識,增強課程意識,提升組織和指導課程實施的水平。

1、定期組織區級綜合實踐活動優秀案例和論文的評比工作,不斷總結、反思和交流活動的成果,為教師提供更多更好的素材性資源。選取優秀案例和論文參加市級交流。

2、利用網絡優勢,形成交流的平台,建立市、區、校三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網頁,為教師及時瞭解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發展的理論與動態、豐富教育資源、交流經驗、解決困惑提供支持和幫助。

3、新學期將繼續組織對全體教師進行課程實施的培訓,開展好綜合實踐活動的專題學習或觀摩研討活動,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繼續為參與綜合實踐活動教學的教師提供交流和研討的平台。新學期將邀請市學科中心組成員以及青年優秀專業人才下鄉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的專題講座和進行大集備活動,以促進郊區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進一步實施和水平的提升。

六、抓好教學常規管理 提升教師教學水平

繼續以主題(專題)研究的形式組織公開課、研究課或城鄉交流的活動。本學期擬開展:國中綜合實踐活動常態化教學模式(六種)和以技能操作為主的活動主題研究課。加大城鄉教育交流的力度,關注農村的綜合實踐活動和通用技術學科的教學工作,認真做好每一次的常規教研活動。

新學期將進一步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課型轉變推向深入。

繼20__年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初探階段總結性課型初步形成之後,在20__年我市的公開課、研究課、評優課就已經順利實現了由以往的彙報課、成果展示課為主向選題課、開題課、過程指導課的轉型。近兩年開設的市級公開課、研究課在此轉型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入研討、創新,而且在理論層面上實現了很大的突破。

在新學期中我們要進一步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課型轉變推向深入,進一步提高各種課型的理論和技能含量,為實現學生的終生髮展打好堅實的基礎,這要求全體教師不僅要敢於將自己日常的教育指導過程展現出來,而且在觀念上都要有更清晰的認識,在理論和技能方面有更加精深的掌握。與此同時,我們也希望老師們潛心研究和挖掘,敢於創新,在成果展示課型上有新的突破。希望各校老師一方面繼續已有的課題研究,一方面及時的將課堂教學中出現的疑難問題或典型課例,拓展為研究和活動課題,精心設計和組織,力爭舉行全市的教學公開課。我們期待着在新的學期中有更多更好的課題教研展現出來。

課堂轉型資料彙集整理。

學校作為課程資源開發的前沿,在許多優秀教師的不懈努力下,在長期的實踐中積累了許多寶貴的課程資源財富。各學校可以將資料以電子稿或光盤的形式上繳到市教研室林老師那裏或發送到青島市國中綜合實踐博客上。市教研室願繼續廣納各類課程資源,利用網絡為全市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教師搭建資源共享平台,豐富教學內容,完善課程建設。

七、以課題研究作為突破口 不斷優化課堂教學結構

中學綜合實踐活動和通用技術學科(青島4、7、41、51、李滄基地和綜合中心、城陽4所、膠南4所;青島2、9、58、嶗山一中和平度1、6中)已經申請立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__”規劃課題的研究重點課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學模式與可行性研究》和《高中通用技術課程實施研究》),__年1月高中學校:青島2、9、17、58、嶗山教研室、膠南教研室、膠州一中、城陽一中和青島國中綜合實踐活動中心組共九各單位又申請了以“通用技術課程標準組組長-顧建軍老師的全國教育科學“__”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以培養學生技術素養為主要目標的我國中國小技術教育體系建構研究””的課題。我們仍繼續堅持從本學期開始,向縱深發展。在搞好課題研究的同時進行專題調研,寫好調研報告,為今後的教研和教學提供信息和依據。繼續加大培養青年教師的力度,通過各種形式的教研活動,以骨幹教師為龍頭,紮紮實實搞課題研究,吸引青年教師參加,努力使課題研究與課堂教學結合起來,與培養教師結合起來,與學科教學改革結合起來,與解決學科教學實際問題結合起來。通過以點帶面,分層推進,使廣大教師掌握課題研究的基本方法,增強科研意識,善於在教學中發現問題,並用科學的方法去解決實際問題。

八、繼續深化課程的評價

對綜合實踐活動的評價應該是一個發展的過程,是一個協商共建的過程,是一個充滿人文關懷的過程。它更多的是要通過評價發現和發展教師和學生多方面的潛能,瞭解教師和學生髮展中的需求,幫助教師和學生深入的認識自我、建立自信。所以我們要建立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發揮評價的教育功能,真正使評價成為一個教育的過程。新學期中我們要繼續把握好課程評價的準則、注重課程評價的方法研究、落實課程評價的方式。

九、月份工作安排

月份

主要活動內容

__.2

1. 召開12區市教研員和兼職教研員以及“7+1”大學聯考研究小組會;

2. 召開青島市中心組成員會;

3. 國中綜合實踐常規教研;

1. 常規教研;

2. 綜合實踐技能培訓;

3. 專題講座;

1.常規教研;

2. 送教下鄉

3. 參加省國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學模式與可行性研究》課題階段性總結會議。

1.常規教研;

2. 組織、篩選、上報參加全國優秀創新作品。

1. 常規教研。

2. 參加全國第五屆優秀創新作品邀請賽。

十、網上教研平台

青島市國中綜合實踐博客。

青島市普通教育教研網,原來網址保留但是已經不再上傳新文件和資料。如需查閲相關文件和資料請登陸:山東教學研究網——找到地市教研室欄目——青島市——市教研室。

綜上所述,在即將到來的新學期中,希望專職教師和兼職教師能夠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理論和實踐方面更上層樓,希望更多的優秀學科教師在自身所從事的學科教學的基礎上更多的關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發展,讓我們共同探索新的教學天地,嘗試新的教學形式,探索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更為有效的實施途徑。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為我們提供了施展才華的廣闊空間,市教研室為我們搭建了創新發展的平台。作為教師,我們有必要、有責任將學生引入豐富多彩的綜合實踐活動中來,讓他們享受活動的樂趣,體驗研究的收穫,成為真正的學習者。

請有志教師大膽的展現你的才華,積極的參與到綜合實踐活動的研究中來吧!

綜合實踐活動計劃 篇20

一、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背景及理論依據

(一)實施的背景: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基於學生的直接經驗,密切聯繫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注重對知識技能的綜合運用,體現經驗和生活對學生髮展價值的實踐性課程。它是《九年制義務教育課程計劃》所規定的國小3-6年級的一門必修課程。新課程實施以來,課程的價值取向已由以知識為中心轉移到了學生的全面發展上,提出了課程內容選擇與自然、生活、社會實踐相聯繫,使自然、生活、社會成為課程資源,這意味着課程已不再是一份教材,自然即課程,生活即課程,社會即課程。我們在對部分學校的調查中發現:在偌大的校園裏,雖然進行了全面的多種類植被綠化和一些校園景點的佈置,但缺少能讓學生自主探究、觀察體驗、動手實踐的資源中心和活動基地。在新課程實施的大背景下,建立校園實踐基地,開展實踐體驗活動,既是促進國家課程計劃的全面落實,構建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體系,也是開展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徑。基於此,學校根據周邊經濟、文化等社區資源,充分考慮學生個性化、全面化、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決定建設一個有效的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校園種植實踐活動基地,研發《綜合實踐基地活動手冊》,以體現學校的辦學特色。

(二)實施的理論依據:

1、教育家米爾曾經説:“所有現存的好東西都是創造的果實。”華中師大教授楊再隋説:“要建構一種新型的教學生活,把教學過程還原為生活過程,把教學情境還原為生活情境,把教學活動還原為兒童的生命活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屬於國家課程,是學校必須開設的一門必修課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國家規定、地方管理、學校開發的三級管理課程。綜合實踐活動面向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發展,尊重每一個學生髮展的特殊需要,其課程的目標和內容具有開放性;隨着每一個活動的不斷展開,新的目標也隨着過程取向變化而不斷生成,新的主題不斷生成,學生會在這個進程中,認識和體驗不斷加深、創造性的火花不斷迸發。

2、當今教育改革的新趨勢——積極開發併合理利用校內外各種課程資源,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綜合實踐活動反映了學生個性發展的內在需要,體現了科技發展與社會進步的客觀要求。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發展都具有獨特性、具體性,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需要、興趣和特長,都有自己的認知方式和學習方式,他們的發展不僅僅是通過書本知識的學習而獲得的。綜合實踐活動為每一個學生個性的充分發展創造了空間。綜合實踐活動的設計與實施,有利於克服書本知識和課堂教學的時空侷限,引導學生在社會生活中學習,在實踐中發展。當今社會迅猛發展,產生了一系列新的問題,如環境問題、道德問題、國際理解問題、信息科技問題等等,這些問題都具有跨學科的性質,綜合實踐活動為學生參與、探究、理解這些新的社會問題提供了機會。結合學校實際和周邊環境的優勢,開發校園實踐基地,可以為新課程提供豐富的課程資源,為學校實施素質教育提供工作抓手,通過此抓手達到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乃至提高學生全面素質的目標。

3、現在世界各地都在重視勞動技術教育,尤其是聯邦德國。他們有句名言,“我們的學生考試考不過你們,我們的學生做的產品專門賣給你們。”可見德國人十分重視學生的勞動技術並非常有成就。他們的學生的勞動技術在學校就得到了應有的重視,學生的勞動素養非常高。我們的學校在傳授知識、培養能力適應大學聯考方面做的很多,恰恰忘記了“不勞動者不得食”的千年古訓。導致國小生不會做家務,不會自我服務,在考上大學就是成功的背景下,“勞動最光榮”已經是口號、擺設。今天的教育已不能僅滿足於課堂,應該要讓學生走出課堂,走進生活,把廣闊的生活空間作為師生共同生長的天地。伴隨着新課程的實施,一項全新的課程已開始顯露其勃勃生機,那就是新課程改革中所設立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

4、心理學、教育學理論。有研究表明:人的生活習慣和技能,3歲前形成50%;6歲時形成30%;其餘20%是20歲前形成的。兒童和少年精力旺盛,接受新鮮事物快,可塑性強。如果他們從小就受到良好的實踐教育,則對於他們以後的學習與生活能力將有深遠的影響。

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目標與內容

(一)課程實施的總目標

整體規劃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內容序列,形成學校、家庭與社會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的教育實施體系。通過學校綜合實踐活動基地的開發和研究,進一步優化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結構,豐富新課程資源。“綜合實踐活動基地”的開闢、各學科研究性學習的滲透延伸、信息技術的學習利用、社區服務的開展,有效地培養學生學科學、用科學、愛科學和積極探索、勇於創新的精神,進一步提升他們的創造性思維和實踐技能,培養學生親近土地、熱愛大自然、關愛社會的思想感情,切實加強和推進學校的素質教育工作。

(二)課程實施的具體目標和內容

1、綜合實踐活動(校內基地)課程研究的實施目標和內容

(1)通過綜合實踐活動基地的開發,引導學生了解關於種植方面的知識,認識並學會使用各種勞動工具進行簡單的勞動實踐,體驗勞動的快樂。

(2)通過綜合實踐活動基地的開發,豐富植物類課程資源,引導學生在合作探究、實踐體驗中加深對自然的認識。同時通過花卉類植物的種植活動,綠化和美化校園,發揮環境育人的功能。

綜合實踐活動計劃 篇21

一、指導思想與理論基礎

(一)指導思想

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常州市教育局《關於在全市省級實驗國小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驗研究工作的通知》為指導方針,深入學習關於“綜合實踐活動”的相關理論和典型案例,積極開展以體現學生個性化學習、突出活動課程特色為宗旨的綜合實踐活動,使學生在活動、實踐、思考和創造中生動活潑地發展。

(二)理論基礎

1、密切聯繫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社會發展的實際

首先,活動項目、活動主題或活動課題的確定,教師要引導學生從學生個體的學習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或自然生活中提出具有生命力的鮮活的活動主題、項目或課題。研究性學習的主題或課題要儘可能由學生從他們自己的生活經驗出發來自主提出,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的活動項目要貼近社區和社會現實,勞動與技術教育以及信息技術教育的主題或項目要克服以往那種以“課文”的形式呈現的方式,從實際生活中提出活動項目。

第二,在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在具體的自然情境和社會情境,或特定的活動場所(如勞動基地、勞動教室等)中開展調查、考察、參觀、訪問、實驗、測量、勞動、服務等實際的活動。

第三,在綜合實踐活動的總結階段,要引導學生聯繫個體的家庭生活、社會生活、生存的環境和社會現實來總結、反思,獲得實際的體驗,深化對自然、對社會和對自我的認識。

2、正確處理學生的自主選擇、主動實踐與教師的有效指導的關係

第一,學生要形成問題意識,善於從日常生活中發現自己感興趣的問題。

第二,學生要善於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題。

第三,在課題的展開階段,可以採取多種多樣的組織方式。

第四,在課題的探究過程中要遵循“親歷實踐、深度探究”的原則,倡導親身體驗的學習方法,引導學生對自己感興趣的課題持續、深入地探究,防止淺嘗輒止。

3、恰當處理學校對綜合實踐活動的統籌規劃與活動具體展開過程中的生成性目標、生成性主題的關係

4、把信息技術與綜合實踐活動的內容和實施過程有機整合起來

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目標

1、情感目標:通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對社會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

2、知識目標:瞭解信息技術、勞動技術、社區服務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識。

3、能力目標:使學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協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實踐能力以及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和創新能力。

4、過程目標: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與調查的方法、信息資料的蒐集、分析與處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實驗實證的方法。

5、人格目標:獲得親身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的經驗,塑造完善人格,初步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形成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我的責任感。

三、師生學習方法説明

(一)活動前

1、瞭解每個學生及其家庭、地區的實況,掌握每個學生的特點和各不相同的需要,以此為設計活動的基礎。教師應備每個學生的詳細資料。

2、按課程標準和學生的需要、地區特點等制定學期單元計劃。考慮課時安排、內容的選擇和平衡、廣度和深度,注意各單元之間、單元中各活動之間、學期學年的活動之間,以及活動課程與其它學科的聯繫和整合,讓活動具有連續性和發展性。

3、制定活動教案和能照顧個別差異的指導計劃,特別是考慮如何幫助每個兒童找到適合自己的活動,促使他們積極地參加進去,讓原有水平不同的兒童都能通過活動得到各自應有的發展。

4、創設適宜的環境和條件,主要利用學校、班級的環境為學生提供一個有刺激的、能激發好奇心的、能自由遊戲、開展活動的空間,讓學生生活其中能體驗人際交往、同伴合作的樂趣,感受自然季節的變化,環境中的設備、教室裏的安排、佈置等應當考慮多功能性、變化性、發展性,有利於學生重組合、再創造。

(二)導入活動

1、激發學生的活動動機、興趣。

2、引起學生對其生活的地區、周圍環境的關注,擴展學生的視野。

3、引發學生討論、自主選擇、決定活動計劃。

4、創設學生能自我選擇的、表現個性的機會(如自由選擇活動的主題、內容、同伴、材料、方式、創設不同的活動區、興趣組等)和計劃有吸引力的活動。

(三)活動中

1、尊重學生自主性、創造性,保障學生的參與權。讓活動課成為不是老師叫學生做什麼,而是學生主動想做什麼的課程。

2、注意觀察學生各種反應,隨時調整環境,提供必要的幫助,滿足學生的不同需要,但決不妨礙他們自由地嘗試和利用自己的經驗。

3、和學生一起活動,但不是學生活動的支配者,指揮者,而是他們的支持者,合作者。

4、對學生的活動儘可能多地給予鼓勵、讚揚、肯定、積極的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牢記每個學生都有長處,讓學生儘可能多地體驗到成功感、滿足感,發展自信心。

5、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認同、相互學習、相互支持、相互交流、團結合作,幫助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學會正確地認識自己,發現同伴的長處與自己的不足,獲得合作、協商、對話、分享、尊重他人的思想方式和行為方式等待人處事的技能和能力。

6、引導學生採用多樣化的活動方式(觀察、調查、製作、實驗、操作等)、多樣化的表現方式(語言、圖畫、音樂、動作、表演、作文等)、多樣化的活動方式(集體、小組、個別等),重視科學方法的學習。

7、引導學生活動不斷延伸和擴展,與家庭、社區結合,與各學科結合,向縱深發展,不淺嘗輒止或半途而廢。

8、保證活動的安全。

(四)活動後

1、 積極的評價,重視活動的過程,重視學生在活動中所表現的主動性、創造性、參與意識等。

2、引導學生的自我評價、相互評價。

3、評價與指導一體化。

4、鞏固兒童的實踐態度,鞏固其獲得的知識、技能、能力等,並進一步促使其發展。幫助學生舉辦成果展示會、推廣或利用成果等。

5、與學生一起分析討論活動的成敗,制定或修改下一步的計劃等。

6、根據學生的反饋調整環境,調整活動形態或組織形式,調整活動計劃、內容、材料等。

四、實施措施

(一) 總體規劃、協調部署活動的開展。

學校設立綜合實踐活動領導小組,配備了具有強烈責任心和一定創新精神的綜合實踐活動任課教師,定期組織相關人員進行學習研討,並在期初推出三類相互銜接的計劃,即“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計劃”、“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計劃”以及“班級綜合實踐活動計劃”。開展活動時,由教導處、大隊部等部門協調安排,統籌兼顧。

(二)自主科學地組織活動開展。

1、活動實施自主化。綜合實踐活動是教師與學生合作開發與實施的。教師和學生既是活動方案的開發者,又是活動方案的實施者。倡導學生對課題的自主選擇和主動探究是實施綜合實踐活動的關鍵。在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時,我們要給予學生充分的自主權:例如學生可以自主選擇學習活動的目標、內容、方式、時間、地點、以及指導老師,自己決定活動結果呈現的方式。

2、組織形式靈活化。首先是指從時間上來説,或安排在課表計劃內,或在放學後,或在週六上午;從空間上看,或課堂、或校內、或校外,走出校園,不一而足。從組織方式來看,可以是個人獨立探究、小組合作探究,也可以是跨班級、跨年級合作。

3、課時安排彈性化。彈性課時制意味着將每週的綜合實踐活動時間根據需要靈活安排,做到集中使用與分散使用相結合。例如,可以將每週的時間集中在一個單位時間使用,也可將幾周的時間集中在一天使用,亦可根據需要將綜合實踐活動時間與某學科打通使用等等。

五、具體內容

九月份:

1、學習有關綜合實施活動的理論,並制定學期實驗研究計劃,完善方案。

2、設計年級組計劃及班級方案。

3、開一次講座,內容是《國小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策略》以及《綜合活動資源包的合理使用》

十月份:

1、各班按計劃開展活動。

2、對綜合實踐活動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共同探討,共同研究,以便提高課題的研究。

十一月份:

1、各班按計劃開展活動,學校組織檢查。

十二月份:

1、研究如何認真辦好活動成果的展板。

2、學生總結匯報交流活動,以及學生活動成果的展示。

3、負責各課題的老師上一節成果彙報課。

4、各班上交案例、論文、活動總結(反思)及學生活動過程的資料。

一月份:

1、總結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情況,撰寫專題總結,整理好研究的成果材料。

綜合實踐活動計劃 篇22

一、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課是一種研究性活動,也是一種通過實踐研究讓學生產生情感體驗、能力方法和知識經驗的活動。在教育實踐中我們發現,孩子們在經歷每一個主題實踐活動都生成了一些與學科課程相關的能力。於此,我們想以學科實踐活動為基點,開展系統性的綜合實踐活動,讓更多的老師參與進來,以全面推進學生素質教育以及綜合學習和實踐研究的能力。

在本學期中,我校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方面以發展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豐富學生個性,形成良好個性品質為總目標,而我們三年級教學的重點還在於培養學生關心生態環境,關心周圍的人們,充分了解社區環境,體會感受自我的成長。

二、活動內容:

1、從問題開始;

2、我是這樣長大的;

3、 牙齒與健康;

4、在蔬菜的王國裏;

5、我們和動物朋友;

6、草地裏的祕密;

7、書包的學問;

8、小小的“拍賣場”;

9、商品與品牌;

10、我的妙點子;

11、有趣的年畫。

三、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目標:

1、親近周圍的自然環境,熱愛自然,初步形成自覺保護周圍自然的意識和能力

2、考察周圍的社會環境,自覺遵守社會行為規範,增長社會溝通能力,養成初步的服務意識和對社會負責的態度。

3、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慾,初步養成從事探究活動的正確態度

4、培養學生細緻觀察事物的能力,關注社會的好品質。

5、通過與信息技術課程的整合掌握多渠道收集和整理資料的方法。

6、培養學生熱愛家鄉關心社會,積極參與社區活動,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和義務的態度。

四、活動措施:

1、指導學生進行資料的蒐集。針對學生的實際和相關的課程資源,在活動開始階段,結合實例對學生進行一定的基礎訓練,幫助學生掌握利用工具書、使用視聽媒體、做筆記、進行訪談、對資料做整理和分類等方面的技能。

2、指導學生有目的地收集事實材料,指導學生運用調查、觀察、訪問、測量等方法。

3、指導學生寫好研究日記,及時記載研究情況,真實記錄個人體驗,為以後進行總結和評價提供依據,引導學生形成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4、及時瞭解學生開展活動的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點撥與督促;組織靈活多樣的交流、研討活動,促進學生自我教育,幫助他們保持和進一步提高學習積極性。

5、指導學生注意活動中的安全問題,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防止意外的安全事故發生。

6、指導對活動過程中的資料進行篩選、整理,形成結論,指導學生着重對活動中的體驗、認識和收穫進行總結和反思。

綜合實踐活動計劃 篇23

一、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密切學生與生活的聯繫,推進學生對自然、社會和自我之內在聯繫的整體認識與體驗,以“實踐、創新、發展”為主線,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以及良好的個性品質成為一個有些有肉的“社會人”。

二、教學目標

1、親近周圍的自然環境,熱愛自然,初步形成自覺保護周圍自然的意識和能力。

2、考察周圍的社會環境,自覺遵守社會行為規範,增長社會溝通能力,養成勤奮、積極的生活態度。

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習慣,初步具有認識自我的能力,養成勤奮、積極的生活態度。

4、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慾,初步養成從事探究活動的正確態度。

三、教學措施

1、組織引導學生接觸大自然,使書本知識在運用的過程中成為活知識,使實踐能力和創造性得到培養。

2、增加勞動科技含量,賦予勞動教育更多發明創造的內容,培養學生的勞動觀念,將發明創造賦予動手實踐的過程,使勞動技術變得更有生命力。

3、幫助學生髮展適應信息時代需要的信息素養,學會與人合作,搜索整理資料。

綜合實踐活動計劃 篇24

一、指導思想

以教育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南”有關要求和本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計劃”指導綱要徵求意見稿為指導,結合本年級實際,認真開展綜合時間活動,在實施過程中強調“整合”,注重“實踐”,突出“開放”,關注“過程”,提倡“民主”,積極進行專題研究,不斷提高課程實施水平,促使我校課程改革不斷走向深入。

二、學段目標

四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學習能力,對學習充滿了好奇和興趣,他們都希望獲得更多更新的信息,嚮往更豐富的知識世界。四年的集體生活,養成了他們關心他人.關心集體的情感品質。在與同伴的交往中,知道要做到誠實守信。遇事有了初步的獨立判斷能力和分析能力,具備了一定的活動經驗和能力。但他們的情感還不夠持久.穩定。結合學校的活動,讓學生了解學校,激發學生愛校的情感,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形成了一定的技能。

三、具體工作及措施:

1.加大學習與培訓,提高課程意識;

繼續重視組織全體任課教師認真學習有關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理論和經驗,學習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相關“綜合實踐活動”的論述及其它有關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理論和經驗文章,進一步提高認識,增強課程意識。強化校本培訓,認真抓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驗教師的集中專題培訓,增強培訓和學習的實效性。使全體教師.特別是本學期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驗教師明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在促進學生髮展.教師專業成長.學校特色建設中的獨特作用;明確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策略和操作要點。

2.抓好課程實施,提高學生綜合能力;

(1)根據課程原則和地方特色,結合四年級學生實際情況,制訂好本學期實施計劃,明確本學期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目標和基本思路。

(2)努力組織好學生的綜合實踐活動。在過程中做到獨立選題.自主活動;展開過程.深度探究;重視交流.豐富體驗。

(3)積極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研究。本學期,要作繼續深入的研究,特別要在活動過程的評價及評價指標的確立方面作深度探究,各教師要注重研究過程資料的收集.整理與積累。

(4)要認真及時積累有關資料。對於學校來説,主要是計劃.教師管理.課時管理.檢查調研等過程管理方面的資料;對於教師來説,主要是實施方案.活動設計.活動案例和專題性總結等實施過程以及反思成果方面的資料;對於學生來説,設計並用好方案卡.行動卡.反思卡等。(5).開發利用資源,為學生的學習活動提供保障。首先,校內圖書室.網絡教室.標本室.美術陳列室等,是綜合實踐活動的重要資源,要進一步改進開放辦法,使學生能更加主動和便捷地利用這些資源開展活動。其次,教師要充分利用敬老院.東方廣場及常熟的民風民俗等鄉土資源,進行有選擇地運用和開發。再者,要調動家長的積極性,採用多種形式和途徑向家長進行宣傳,使廣大家長認識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支持和正確輔導孩子參加綜合實踐活動課程。

四、內容安排

主題活動:

第一單元《外出活動保安全》

第二單元《查找資料》

第三單元《糧食知多少》

第四單元《我們身邊的一次性物品》

第五單元《中國傳統節日》

第六單元《可愛的家鄉》

綜合實踐活動計劃 篇25

一、活動主題的提出

這學期的第一節綜合實踐活動課調查中,我發現學生對有關“玩”的內容非常喜歡。的確,玩是孩子們的天性,孩子們的童年應該是個快樂的、天真活潑的。而孩子們玩的本身就是一種很好的學習。因此,我根據學生的興趣和愛好,設計了“玩的樂趣”這一主題活動,意在讓孩子們有意義的玩、有目的的玩,創造性的玩、安全的玩。在他們體驗快樂的過程中培養健康的情感以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創設寬鬆自主的活動空間,激發他們參與活動的興趣,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的個性品質,使學生在玩中發展,讓孩子們的學習生活更加愉快和充實。

二、活動具體目標

情感目標:

激發學生觀察生活、發現問題與探究問題的興趣。通過與夥伴的交流活動中,學會與人交往,與人合作。在實踐活動中尊重他人,幫助他人。在玩中體驗樂趣,體驗勞動的可貴和創造的愉悦。

知識目標:

在體驗玩的樂趣的同時,對各種各樣的遊戲和玩具有一定的瞭解,學習簡單的玩具設計、製作、修理,設計玩的遊戲。

能力目標:

在主題活動中,充分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以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會運用各種方式蒐集、整理資料,培養學生實際動手操作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

三、時間安排

18周

四、 活動實施的具體過程

第一階段 活動準備階段

1、讓學生確定主題後,調查瞭解長輩童年對於玩的興趣有哪些。初步設計尋找遊戲活動的實施方案。

2、各小組長代表各小組參與活動實施方案的設計,並廣泛徵求同學們的意見,及時反饋,對方案進行進一步修改。

第二階段 進入問題情景

1、指導老師和學生積極探索,搜尋長輩童年遊戲的相關資料,歸納準備研究的具體內容,形成基本的目標和思路。

3、指導教師向學生介紹自己設計主題的相關資料,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主題活動

第三階段 實施階段

通過上網查詢、調查、等活動,瞭解長輩童年喜歡的遊戲和我們玩的遊戲、傳統工藝品或模型的製作方法,並學會修理玩具,從而體驗勞動成果帶來的成就感,激發學生主動探索的精神,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內 容參 與 學 科

調查“我們玩”和長輩玩有什麼不同綜合實踐活動

玩具的組合綜合實踐活動

玩具的衞生健康

用 用廢舊物品製作玩具綜合實踐活動

自 制簡單的體育玩具體 育

自 制簡單的音樂打擊玩具音 樂

調 查國外小朋友玩什麼,怎樣玩信息技術

“ 玩具大夫”修理玩具綜合實踐活動

欣 欣賞歌曲《玩具進行曲》音 樂

探 探索科學的奧祕科 學

調 查中國傳統的手工藝品綜合實踐活動 信息技術

制 製作手工藝品美 術

收 收集有關玩方面的資料信息技術

旅 遊戲的樂趣綜合實踐活動

數 玩字遊戲 語文遊戲數學、語文

和 和年級同學一起玩綜合實踐活動

總 總結、評價活動綜合實踐活動

五、活動評價

活動評價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辦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幾方面進行評價,注重過程性評價和學生的情感體驗,評價內容參照如下:

1、是否認真參加每次活動,努力完成自己所承擔的任務;

2、查閲資料、調查研究、整理資料和分析處理工作如何;

3、在活動中是否積極主動提出研究問題和活動設想、建議;

4、是否樂意幫助同學、主動和同學配合、認真傾聽同學的觀點和意見;

5、是否與同學一起快樂遊戲、友好相處,與人交往的能力是否得到提高;

6、製作的作品如何,是否有創意,動手實踐能力是否得到提高;

7、活動中遇到困難是否能積極解決;

(以上評價內容活動的不同,教師和學生可以自由選擇的進行評價。)

六、評價方式

關於學生的評價:

注重學生自我評價和反思,注重活動評價主體的多元化,教師評價、家長評價與學生自評、互評相結合,小組評價和小組個人評價相結合,書面材料、製作作品與學生口頭彙報、展示相結合。建立小組或個人活動成長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