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s工作計劃(通用3篇)

6s工作計劃 篇1

一、開展6S管理專項檢查(6月13日~25日)

6s工作計劃(通用3篇)

1.參與各單位6S工作小組會議、參與各單位6S實施小組專項6S活動 要求各單位於6月5日前向6S審核小組發出參與會議、活動的邀請;

檢查內容:工作小組會議是否及時召開、內容是否詳實、是否做好記錄、是否有計劃有執行;活動是否按期開展、是否有標準和要求、是否有檢查與監督;活動結束後是否有整改措施;

2.定置圖冊檢查(6月13日~14日)

檢查內容:定置圖冊是否建立;定置圖冊是否齊全、物品是否與定置圖相符;定置圖上是否明確責任人;

3.工裝及工位器具檢查(6月17~18日)

檢查內容:工裝及工位器具中是否清潔;是否有管理記錄;是否有管理制度;能否做到定置擺放;標識是否清楚;責任人是否明確;

4.區域、產品狀態標識牌檢查(6月20~21日)

檢查內容:各定置區域是否有標識;標識是否符合當前狀態;標識牌有否完好、是否有定位;標識牌是否有管理記錄;責任人是否明確;

5.物料、工件的擺放(6月24~25日)

檢查內容:物料、工件是否分類擺放、是否有擺放標準、是否標識清晰、關鍵件是否防護措施、存放時間是否符合規定。

二、開展班組評比活動(6月17日~19日)

在工裝及工位器具檢查中,對各班組進行評分,評分結果作為年終評選優秀班組及優秀班組長的參考依據。

三、檢查上月各單位6S管理落實情況(6月27日~28日)

1.工具箱和貨架的日常整理、標識與物品是否一致;

2.各單位制定的清掃責任人制度及相關的清掃標準;

3.各班組開展學習6S清掃階段的培訓記錄。

6s工作計劃 篇2

為進一步深入推進6S管理和準軍事化管理工作,為我礦第四季度安全生產營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環境,6S辦公室結合我礦實際,特制定第四季度6S管理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精細化管理理念為指導,圍繞安全生產,務實創新,紮實推進,力爭所有單位6S管理通過驗收。

二、工作思路:

全面展開、層次推進

三、工作方針:

服務、指導、督促、整改、落實、兑現

四、季度工作目標:

1、室內環境乾淨、美觀。車間物品擺放整齊。

2、地面辦公區實現達標,服務窗户實現優質服務。

五、十月份工作

(一)工作目標:實現三個“無”,即室內無灰塵、室外無管理盲點、衞生區域無“衞生死角”

(二)開展工作:

1、為迎接全國煤炭系統精細化管理高層論壇在集團公司召開,10月20日之前全礦地面、辦公場所無衞生死角、室內、室外達到《關於深入推進6S管理和準軍事化管理的決定》檢查標準。

2、10月15日前,

1、2號生產樓室外線路整理完畢。

3、10月20日之前各基層單位主要車間、庫房必須申報6S達標驗收申請,6S辦公室進行驗收。

4、下發6S管理“操作分解步驟”。

5、月底進行全礦6S考核評比。

(三)工作措施:

1、對發現的問題下發整改聯繫單,限定時間整改,在礦大晨會通報單位整改內容,並在下次晨會上通報整改情況。整改的問題掛在礦OA上,沒有按照要求和時間整改的,按照《關於深入推進6S管理和準軍事化管理的決定》文件執行。

2、集中和動態檢查、督促、整改。

六、十一月份工作

(一)工作目標:樹立三個“6S樣板區”,即6S辦公區、6S庫房區、6S工作區。

(二)開展工作:

1、6S動態檢查。

2、督促各單位完善6S日常管理制度,建立6S管理長效機制,並上報6S管理辦公室,此項工作納入單位6S考核,11月15日之前完成。

3、下旬召開6S管理先進典型現場會。

4、利用夜校進行6S光盤學習、考試。

5、月底進行全礦6S考核評比。

6、籌劃20xx年6S工作計劃。

(三)工作措施:

1、根據十月份檢查情況,選樹6S典型單位,成熟一個,推廣一個。

2、在典型單位召開現場會,並總結經驗。

3、集中和動態檢查、督促、整改。

七、十二月份工作

(一)工作目標:實現三個改觀,即礦容、礦貌、職工精神有改觀。

(二)開展工作:

1、組織6S辦公室及有關單位人員到外單位學習6S管理的先進經驗。

2、地面辦公區實現達標,服務窗户實現優質服務。

3、集中與動態檢查、督促、整改。

4、總結表彰。

5、制定下發XX年6S管理工作計劃。

6s工作計劃 篇3

高一的學生才剛剛擺脱國中的學習,開始進入高中如此緊張的時間段,為了讓他們能夠在更短時間內就適應高中緊張學習的氛圍,提前給你大家制定好接下的教學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高中語文教學要以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為宗旨,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語文應用本事、審美本事和探究本事為重點,促進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變革,努力滿足每個學生終身發展的需要,全面落實普通高中語文課程的總目標,構成具有學校特色、充滿活力的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教學體系。

二、工作要求

(一)課程安排高中語文課程採取必修課程與選修課程相結合的設置模式。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均按模塊組織學習資料,每個模塊36學時,2學分。每個學期分兩個學段(各10周),每個學段完成一個模塊的學習。高中語文課程至少開設兩年半,高一年級每週4學時。

(二)教學資料

1、閲讀與鑑賞能閲讀論述類、實用類、文學類等多種文本。

(1)能從整體上把握文本資料,理清思路,概括要點,理解文本所表達的思想、觀點和感情。

(2)能根據語境揣摩語句含義,運用所學的語文知識,幫忙理解結構複雜、含義豐富的語句,體會精彩語句的表現力。

(3)能根據不一樣的閲讀目的,針對不一樣的閲讀材料,靈活運用精讀、略讀、瀏覽、速讀等閲讀方法,提高閲讀效率。

(4)能用普通話流暢地朗讀,能準確地把握作品資料,傳達作品的思想內涵和感情傾向,具有必須的感染力。

(5)學習探究性閲讀和創造性閲讀,發展想象本事、思辨本事和批判本事;培養審美感知和審美創造的本事。

(6)應在繼續提高觀察、感受、分析、確定本事的同時,注意思考問題的深度和廣度。

(7)發展獨立閲讀的本事,注重個性化的閲讀;能對文本作出自我的分析確定,努力從不一樣的角度和層面進行闡發、評價和質疑。

(8)培養審美感知和審美創造的本事。

(9)在學習鑑賞中外文學作品時,能感受形象,品味語言;能運用作品所涉及的有關背景材料來分析和理解作品。

(10)能用歷史眼光和現代觀念審視古代詩文的思想資料,並給予恰當的評價。

(11)閲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詞句含義,讀懂文章資料。對常見的文言實詞、文言虛詞(18個)、文言句式的意義或用法,能在閲讀實踐中舉一反三。

(12)學會正確、自主地選擇閲讀材料,讀好書,讀整本書。

(13)學會靈活使用常用語文工具書,能利用多種媒體蒐集和處理信息。

(14)每學年課外閲讀不少於50萬字。

2、表達與交流

(1)掌握語言交際的規範,具有較強的運用語言文字的本事。

(2)學會多角度地觀察生活,能研究不一樣的目的要求陳述自我的看法。

(3)表達能夠觀點明確,資料充實,感情真實健康;思路清晰連貫,能圍繞中心選取材料,合理安排結構。

(4)能調動自我的語言積累,推敲、錘鍊語言,表達力求準確、鮮明、生動,簡明、連貫、得體。

(5)在表達實踐中發展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發展創造性思維;力求有個性、有創意的表達。

(6)進一步提高記敍、説明、描述、議論、抒情等基本表達本事,並努力學習綜合運用多種表達方式。

(7)45分鐘能寫600字左右的文章;每學期課內作文不少於7-8篇。

(8)課外練筆不少於3000字;能獨立修改自我的文章。

(9)學會演講,做到觀點鮮明,材料充分、生動,有説服力和感染力,力求有個性和風度。

(10)增強人際交往本事,在口語交際中樹立自信,尊重他人,説話禮貌,儀態大方,善於傾聽,敏捷應對。

(11)注意口語的特點,能根據不一樣的交際場合和交際目的,恰當地進行表達。藉助語調和語氣、表情和手勢,增強口語交際的效果。

三、實施提議

(一)教學提議

1、閲讀與鑑賞

(1)教學中要緊扣《課程標準》和《指導意見》精神,依據文本資料,從“知識和本事、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方面恰當設計教學目標,並以此引領和實施教學。

(2)教師要善於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3)教師要深入鑽研教材、能夠熟練駕馭教材。

(4)教學中要善於引導學生全面準確地把握文意,正確理解作者的情感態度或觀點,並能進行個性化閲讀和有創意的解讀。

(5)教學中善於引導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

(6)引導學生學會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方式,為學生終身發展服務。

2、表達與交流

根據讀寫結合的原則,藉助典範文本,引導學生掌握實用類、論述類、文學類文本的文體特徵,並用於指導寫作實踐。

(1)重視培養學生表達與交流的自覺意識,鼓勵學生進取參與生活,體驗人生,關注社會熱點,激發寫作慾望,同時指導學生根據表達需要蒐集素材,為表達與交流供給信息支撐。

(2)鼓勵學生從不一樣視點、不一樣角度、不一樣層面去觀察、想象和表達,鼓勵學生自由地、有個性地、有創意地表達,儘可能減少對寫作的束縛,為學生供給廣闊的寫作空間。

(3)引導學生努力學習綜合運用多種表達方式;表達力求準確、鮮明、生動,簡明、連貫、得體。

(4)指導學生修改習作,針對學生寫作中暴露的不足,可採取學生獨立修改、相互修改等方式,使學生逐漸提高修改本事。

(5)重視指導學生在交際中提高口語交際本事,選擇他們感興趣的、貼近生活的話題,採用演講、討論、辯論等形式組口語交際教學。

(二)評價提議

教學評價作為整個教學過程的有機組成部分,對於促進學生和教師的發展、全面提高教育質量有重要的作用。高中語文課程評價主要使用課堂教學評價、過程性評價、模塊學分認定和學業水平考試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