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脱貧攻堅工作計劃

【篇一】

農村脱貧攻堅工作計劃

(一)、大力發展現代特色農業

1.加快現代農業園區建設步伐。依託國家農業綜合開發現代農業園區、國家農業示範區和富硒水稻全程機械化核心示範區落户慶豐的優勢,加快園區內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步伐。

2.壯大培育農業龍頭企業。加大對鴻豐米業、志豐糧油、文氏米米,深禾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等農業龍頭企業的支持力度,拉動本土米業廠商;壯大六烏山油茶種植、雁行養豬等農民經濟合作組織,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社2家以上;大力扶持發展家庭農場和種養大户,發展家庭農場、種養大户10家(户)以上,加快形成一批特色優勢產業村、種養户,實現多種經營模式繁榮發展的良好格局。把企業和扶貧攻堅捆綁起來,助推精準扶貧,實施“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基地+貧困户”模式,發揮深禾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輻射帶動作用,力爭帶動25户100人以上貧困羣眾脱貧。

3.以富硒產業為引領,打造特色品牌。大力打造慶豐富硒優質稻品牌,形成品牌效應,提高農民種稻效益。分片打造延塘、太興等村富硒優質稻種植基地,面積10000畝以上、蔬菜種植1000畝以上;打造都爐、萬新村的生態油茶、砂糖桔、黑米種植,總面積在5000畝以上;大力發展高橋村的大棚蔬菜種植,發展面積20xx畝以上;培育發展六鬆、太同、鶴林的竹筍、名優水果種植、生態養牛等產業;夏裏的特色觀光休閒農業等產業;形成一村一產業“一村一品”,推行“電商+現代農業”的電商扶貧模式,打造農業產業流通品牌,實現企民共贏。

4.引導農户發展穿心蓮種植。計劃在都爐、萬新、楊林一帶引導農户種植穿心蓮,面積1000畝以上。

5.引導農户發展百香果種植。計劃在六鬆、太同、都爐一帶引導農户發展百香果種植,面積500畝左右。

(二)、加快推進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

1.加快水利工程建設。通過實施達開水庫飲水安全工程解決未通人飲工程的太興、延塘、鶴林等村的飲水安全工程問題,提高貧困村屯自來水普及率。大力爭取項目資金推進都爐、延塘、太興等村的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計劃建設三面光水渠73.7公里,建設太興、延塘、萬新等村電灌站5座,解決提高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係數,改善貧困村屯農田水利灌溉條件。

2.加快改善人居環境。大力推進農村危房改造,針對不同地域的危房做到因户施策,20xx年計劃改造貧困户危房72户左右,幫助農村貧困羣眾解決最基本的安全住房需要。深入推進“美麗慶豐”鄉村建設,加大貧困村污水處理、垃圾治理的力度,推進改水、改廁、改灶、改圈項目,搞好村(屯)綠化美化。支持貧困村開展小散養殖污染整治,加強與揚翔公司等企業戰略合作,採用高架網牀等先進工藝,加快傳統養殖轉型升級、減排增效。

3.推動村級公共服務中心項目建設。積極向有關部門爭取村級公共服務中心項目,動員羣眾籌資籌勞,力爭建成鶴林村豐林屯、都爐村新造屯、延塘村公共服務中心3座村級公共服務中心。

(三)加大農村勞動力教育培訓轉移力度

1.提升農村勞動力素質

加強與職業教育扶貧人才培養培訓基地合作,着力培育一批有技術、懂經營、善管理的新型職業農民,提升農民素質,促進特色產業發展。依託職業技術培訓,根據區域外勞動力市場需求,採用校企聯合等方式開展訂單式定向培訓。鼓勵農村受訓勞動力參加勞動部門舉辦的職業技能培訓、職業技能鑑定,20xx年計劃開展職業技能培訓人次151人次左右。

2.鞏固提升基礎教育。建立健全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檔案,全面落實資助政策,落實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生活補助政策。做好考上高等院校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雨露計劃”扶持和生源地助學貸款工作。確保需要教育資助的795人全部得到有關政策扶持。

(四)充分發揮金融部門服務貧困户作用

擴大政策性農業保險範圍,繼續在貧困村深入推廣政策性農業保險,力爭參保率達100%。推廣貧困户人身意外保險,力爭貧困人口參保率達100%以上。穩妥發展貧困村資金互助組織,採取財政扶貧資金補助、社會幫扶等形式。

(五)着力改善民生,加快發展公益事業

1.加大醫療救助力度。加大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覆蓋面,確保貧困人口參合率達100%,提升貧困人口重大疾病醫療保障水平。建立貧困人口健康卡。將貧困人口全部納入重特大疾病救助範圍,資助貧困户購買重大疾病醫療保險,使貧困人口大病醫治得到有效保障。

2.加強公共衞生計生服務。加強貧困村屯疾病預防控制和健康教育,有針對性開展地方病、流行病、常見病和多發病的防治。提升鶴林、六鬆等貧困村的衞生室標準化建設水平,提升醫療服務能力。加強貧困村屯計劃生育服務管理工作。

3.加大勞動就業轉移服務。對有勞動能力但受制於當地發展條件的貧困人口,加大就業幫扶力度,通過就地轉移就業或外出務工實現穩定脱貧。積極引導農村貧困勞動力有序向非農產業和城鎮轉移,促進就地就近就業、返鄉創業。

4.加強政策兜底保障。對無法依靠產業扶持和就業幫助脱貧的家庭,實行政策性保障兜底。實行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與扶貧開發政策有機銜接,將所有符合條件的貧困家庭納入農村低保範圍,做到應保盡保。加快養老設施建設,對農村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無贍養人撫(扶)養人的特困人員逐步實行集中供養,提高供養水平。落實臨時救助制度。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拓寬社會保障領域,提高社會保障標準,編織兜住貧困羣眾基本生活的社會安。構建政府部門救助資源、社會組織救助項目與特困户救助需求相銜接的幫扶信息平台,鼓勵支持社會組織、企事業單位和愛心人士開展慈善救助。

5.加快推進科技文化扶貧。實施科技扶貧,強化貧困村屯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建設,組織動員科技人才開展科技扶貧攻關和技術指導服務,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和推廣。推進文化扶貧,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加強貧困村屯鄉風文明建設,倡導現代文明理念和健康生活習慣,激發貧困羣眾脱貧致富的信心決心。加強文化骨幹培訓,加快貧困村公共文化服務中心標準化建設。組織開展“文化下村”活動,支持文藝團體深入貧困村(屯)開展文藝演出,扶持貧困村(屯)組織開展經常性文化體育活動,豐富貧困羣眾文化生活。保護和挖掘優秀民族民間文化遺產。

(六)大力引導社會幫扶參與

1.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完善社會力量精準幫扶機制,建設信息平台和服務網絡,發佈社會扶貧援助和求助信息,公佈社會扶貧項目,實現社會扶貧資源與貧困村、貧困户幫扶需求精準對接。引導更多的社會資源投向貧困地區。深化和豐富“好人社會”創建活動。

2.大力倡導企業幫扶。鼓勵和引導民營企業發揮資金、技術、市場、管理等優勢,通過資源開發、產業培育、市場開拓、村企共建等多種形式到貧困村投資興業、培訓技能、吸收就業、捐資助貧,幫扶貧困村、貧困户脱貧致富。大力表彰弘揚扶貧先進事蹟、先進典範。

3.關愛服務農村“三留守”人員和殘疾人。建立和完善農村留守兒童、婦女、老人和殘疾人信息管理數據庫,實行動態管理。建立鎮、村黨員、幹部、教師與“三留守”人員“一對一”聯繫幫扶制度,落實聯繫幫扶責任。探索建立關愛“三留守”人員服務機制,積極倡導鄰里互助,組建關愛農村家庭互助隊伍,引導和鼓勵社會力量參與特殊羣體關愛服務工作。做好兒童福利保障、社會保護和留守婦女、老人的維權工作,加大對農村幸福院、兒童家園、婦女之家等服務設施的投入力度和運營保障。加快健全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做好殘疾人關愛服務工作。設立貧困對象醫療救助基金,對貧困户中不同殘疾程度的殘疾人和影響勞動的慢性病患者,適度資助個人參保資金。

【篇二】

一、工作目標

做到“三個確保”,即確保每户貧困户都有幹部結對幫扶。確保貧困村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幅高於全縣年均增幅,確保“兩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和“五年決戰同步小康”目標實現。

二、工作方式

1、實行鎮班子成員各掛一至二個村的工作責任制,統籌協調指導各村扶貧攻堅工作。

2、實行幹部結對幫扶貧困户全覆蓋。縣級層面採取“853”的對幫扶貧困户。鄉鎮層面按照託底全覆蓋的原則,根據我鎮貧困户數量,實行“15+10+15”的方式結對幫扶,即:鎮班子成員結對幫扶15户,鎮一般幹部10户、村幹部15户。結對幫扶一包到底,不脱貧不脱鈎。駐村幹部對接聯繫縣直、駐縣單位結對幫扶幹部。

三、工作內容

1、入户調查。結對幫扶幹部要對已在冊的扶貧對象認真開展再核查、再識別,進一步核實其家庭人口、資源狀況、貧困現狀、致貧原因、勞力狀況、技能技術等情況,逐一分析梳理出因病、因殘、因學、因災、缺土地、缺水、缺技術、缺勞力、缺資金及交通條件落後、自身發展意願不足等具體致貧原因,實事求是逐户登記在冊。對屬貧困户但不在冊的,按程序補錄;對不屬貧困户的,按程序及時調整出冊。

2、制定規劃。①各村要結合實際,圍繞改善發展條件、提升發展能力制訂脱貧規劃和年度計劃,對貧困對象致貧原因分析歸類,制訂分類脱貧措施。②幫扶幹部要圍繞脱貧成效可持續、不返貧的要求,根據貧困家庭的實際情況,分户制訂脱貧規劃和年度計劃。幫扶措施要因村因户制宜,切實可行、持久生效。

四、做好“五幫扶”

(一)產業幫扶。各村應根據洛口鎮精準扶貧產業發展規劃,結合村情和貧困家庭人口、資源、技能、致貧原因、產業發展意願,選擇有利增收的特色優勢產業,形成“一村一品”格局,推動精準扶貧。產業發展規劃另文下發。

(二)就業創業幫扶。加大培訓力度,組織貧困家庭勞動力參與“雨露計劃”、“新型農民職業培訓”、“電商培訓”和訂單式技能培訓,讓扶貧對象掌握1-2項職業技能、農村實用技術。積極為扶貧對象提供職業介紹、職業指導、就業信息等就業服務,幫助貧困對象轉移就業。用好創業小額貼息貸款政策,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現代物流、家政服務等第三產業,支持貧困對象創業,吸引貧困家庭大中專畢業生回鄉創業。

(三)完善保障幫扶。

1、教育幫扶。加大教育扶助力度,優先支持貧困村學校規劃建設,改善辦學條件。幫扶幹部要對貧困家庭子女就讀建立長期助學計劃,落實貧困家庭助學措施,引導社會各界捐資助學,確保貧困户子女順利完成義務教育、高中階段讀得起書,不因貧困而輟學;幫助落實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和國家資助政策,做到應補盡補、應貸盡貸,確保考錄大中專院校的貧困户子女學業不受影響,能如期畢業。

2、醫療幫扶。加大醫療扶貧力度,對因病致貧的對象,要按規定實行大病救助、大病保險等醫療精準扶貧,確保看得起病,不因病加重負擔。

3、社會救助幫扶。完善社會救助措施,對因病、因災、因殘等特殊原因致貧的困難家庭實施臨時救助,加大物資、資金等扶助力度,幫助渡過難關。加大託底保障力度,對符合低保、五保的貧困人口做到應保盡保、應救盡救。

【篇三】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大力弘揚延安精神,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脱貧基本方略、堅持現行扶貧標準、堅持把提高脱貧質量放在首位,堅持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開發式扶貧和保障性扶貧相結合、脱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戰略相結合,以脱貧攻堅總攬全鎮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構建專項扶貧、行業扶貧和社會扶貧“三位一體”的大扶貧格局,精準落實後續扶持措施,全面鞏固提升脱貧攻堅成果,着力激發貧困人口內生動力,着力夯實貧困人口脱貧基礎,着力加強扶貧領域作風建設,着力推動全鎮農村均衡發展,實現脱貧退出户户過硬,為推動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礎,確保20xx年我村同全國一道同步夠格邁入小康社會。

(二)目標任務

全面貫徹落實市、縣脱貧攻堅工作要求,按照精準扶貧、精準脱貧方略,進一步健全工作機制,鞏固提升,加大脱貧實施力度,舉包村單位、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三方合力,力爭村級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建設有序推進;確保已脱貧29户54人年人均收入穩中有升、易地搬遷回退户18户47人享受中蜂5000元補助和穩定就業,爭取年度完成穩定脱貧標註任務。

二、工作重點

(一)產業扶貧行動。一是以蘋果、核桃為主的農產品後整理增收。積極參與全縣農產品專場推介營銷活動,建設高端果品、特色農產品實體銷售店。二是村集體經濟引領增收。深入推進農村產權制度改革,以農村“三變”改革為抓手,建立農村產權交易中心,促進農村資源要素流通。鼓勵能人返鄉創業,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徹底解決農村集體經濟“空殼化”問題。三是新型經營主體帶動增收。建立農場品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農業新型經營主體,加快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完善新型經營主體與貧困户利益聯結和帶貧益貧機制,增強貧困户受益的持續性和穩定性。

(二)就業扶貧行動。提高勞務組織化程度和就業收入水平,推動就業意願、就業技能與就業崗位精準對接確保有就業意願的貧困家庭至少有1人穩定就業。

(三)“兩房”建設扶貧行動

1、易地扶貧搬遷。一是高質量完成搬遷任務。全面完成“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安置住房任務,集中安置的全部達到入住條件,並交鑰匙,搬遷羣眾實際入住率達到100%;二是確保搬遷後生活有着落,聯繫相關單位和企業提供公益性崗位。

2、農村危房改造。對全村住房進行全面排查,嚴格改造建設標準,嚴控新建住房面積,建立危房改造台賬並實施精準管理,改造一户、銷檔一户。20xx年持續鞏固成果,發現一户、改造一户,確保全村居民住房安全有保障。

(四)激發內生動力行動。一是實施志智雙扶。全面推廣“扶志六法”,自治、法治、德治並舉,創辦脱貧攻堅“農民夜校”“講習所”等,開設“道德講堂”,開展“明理、感恩、誠信、自強”教育,引導貧困羣眾養成自尊、自愛、自強精神,着力解決“爭當貧困户”、“等靠要”和內生動力不足等問題。二是開展正向激勵。提高“愛心公益超市”覆蓋面和管理水平,完善生產獎補、以工代賑、勞務補貼政策,在項目安排、資金補助、生產資料供給等方面與勞動全面掛鈎,多勞多得、不勞不得,防止政策養“懶漢”、助長“不勞而獲”等不良風氣。三是倡導時代新民風。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推進移風易俗,破除陳規陋習,整治婚喪嫁娶大操大辦、天價彩禮、人情負擔過重、炫富比闊、奢侈浪費、厚葬薄養等歪風陋俗。推進文化扶貧,充分發揮農家書屋的作用,不斷滿足農民羣眾精神文化需要。四是堅持典型引領。廣泛開展“十文明户”創建、道德模範、文明家庭、身邊好人、最美人物、好公婆好媳婦評選等表彰活動。每年選樹推廣脱貧致富、誠實守信、孝老愛親、助人為樂、敬業奉獻、自強勵志等方面先進典型不少於2個,用身邊人身邊事示範帶動貧困羣眾。

(五)健康扶貧行動。一是全面落實健康扶貧政策。做好貧困人口、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參保個人繳費財政補貼工作,確保參保率達到100%。二是加快提升村衞生室服務水平。積極聯繫鄉鎮衞生院按照“六統一”原則對貧困村衞生室實施一體化管理,有效提高村醫待遇,激發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方便羣眾就近就醫。

(六)教育扶貧行動。確保全村沒有義務教育階段輟學學生。

(七)生態扶貧行動。繼續實施生態公益崗位就業脱貧、公益林生態效益補償增收、退耕還林補助增收、林業產業發展致富、林業工程勞務創收及森林旅遊服務增收、林業實用技術技能培訓“六項措施”,助推貧困户脱貧致富。

(八)兜底保障扶貧行動。建立貧困家庭“三留守”關愛服務體系,摸清底數、建立台賬、動態管理,提供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健康保健、應急救助、文體娛樂、法律援助等服務。落實家庭贍養、監護照料法定義務,建立月探訪和周通話制度,村委會監督落實並建立台賬。

三.保障措施

(一)脱貧基礎信息保障。強化扶貧基礎信息的精準和共享。進一步加強建檔立卡工作,完善動態管理機制,剔除不符合條件的人口,及時納入符合條件、遺漏在外的貧困人口和返貧人口,錯退率、漏評率控制在2%以內,做到脱貧即出、返貧即入、應扶盡扶。

(二)貧困退出機制保障。全面推廣《延安精準扶貧三十法》,提高脱貧質量。嚴格執行貧困退出標準和程序,規範貧困人口退出工作,貧困户退出按照村民代表大會民主評議、村兩委組織信息核實、村內公示、鄉鎮核查、縣級抽查標註的程序進行。

(三)土地支持保障。認真貫徹落實國家脱貧攻堅土地支持政策,完善土地利用規劃管理。深入挖掘全村增減掛鈎拆舊復墾潛力,按照中省要求全面完成舊宅基地拆舊騰退工作。

四、組織領導

(一)全面落實脱貧攻堅責任。夯實村兩委責任。村兩委要把打贏脱貧攻堅戰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增強政治擔當、責任擔當和行動自覺,切實履行好支部、村委的主體責任和主要領導的第一責任人責任。

(二)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全面強化農村基層黨組織領導核心地位,提升基層黨組織帶領羣眾脱貧致富的本領。推進農村黨組織標準化建設,以提升組織力為核心,全面實施“千村示範、萬村達標”工程,用三年時間使我村級黨組織實現標準化建設目標。加強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依紀依法嚴肅處理涉黑涉惡村幹部,防止封建家族勢力、地方黑惡勢力、違法違規宗教活動侵蝕基層政權,干擾破壞村務。加大在貧困村青年農民、外出務工青年中發展黨員力度,建立一支數量充足、素質優良、結構合理的黨員隊伍。認真落實“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主題黨日等基本組織生活制度,運用好“聖地延安•智慧黨建”平台、黨員“小書包”等載體,推行“承諾、踐諾、積分、評議”一體化黨員監督管理辦法,不斷加強黨員學習教育管理。順應農村經濟結構和產業佈局調整,優化基層黨組織設置,鼓勵村與企業、村與園區組建“聯合支部”,建立專業合作社、專業協會、家庭農場等“產業鏈支部”,不斷放大黨組織在產業鏈上的富民效應。

(三)鍛造過硬攻堅幹部隊伍。根據脱貧攻堅任務需要,加強扶貧機構設置,配強領導班子,充實幹部力量。持續加強駐村幫扶幹部隊伍建設,建立完善駐村工作、談心交流、民情日記、工作督查、責任追究等制度,全面落實嚴管措施。、

(四)營造良好輿論氛圍。深入宣傳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宣傳中省市縣精準扶貧、精準脱貧的重大決策部署,為打贏脱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注入強大精神動力,在全社會形成人人關心、人人支持、人人蔘與脱貧攻堅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