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國小關愛留守兒童個人工作計劃(通用13篇)

農村國小關愛留守兒童個人工作計劃 篇1

為了規範我校留守兒童之家項目建設和管理,確保民生工程順利實施,根據《農村留守兒童之家建設實施辦法》及市區教育局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我校實際,特製我校201x~201x學年度第二學期關愛留守兒童工作計劃。

農村國小關愛留守兒童個人工作計劃(通用13篇)

一、指導思想

認真落實教育民生工程,堅持科學發展觀,以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宗旨,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營造全社會關愛留守兒童的良好氛圍,切實為留守兒童營造健康、快樂、平等、和諧的生活學習環境,促進其全面健康成長。

二、工作目標

1、通過對留守兒童問題的調查、分析與研究,找到影響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原因,有針對性地採取行之有效的辦法,狠抓落實,為“留守兒童”營造健康、快樂、平等、和諧的成長環境。

2、加強領導,形成合力,大力宣傳,建立目標責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評制度,不斷提高廣大未成年人的綜合素質。

3、建立留守兒童檔案,使留守兒童建檔率、入學率均達100%。

三、主要措施

(一)、健全機制,加強關愛工作的領導

學校成立關愛留守兒童領導小組,加強對留守兒童的統一領導和管理,保證各項工作要求全面認真落實到位。

(二)、建立健全制度,形成關愛網絡

1、要認真調查研究,摸清留守兒童的底數,建立每個留守兒童的專門檔案。其基本內容:學生的基本情況、家長姓名、家庭詳細地址、聯繫電話,家長務工單位詳細地址、聯繫電話,監護人或其委託監護人的姓名、詳細地址、聯繫電話等。

2、建立健全教師與留守兒童的談心制度。

學校要定期召開幫扶教師、留守兒童、監護人或委託監護人座談會。要求幫扶教師每月與“留守兒童”談心一次,詳細填好記錄卡,對少數學習嚴重滑坡、人格發展不健全、道德發展失範的“留守兒童”要制定個別教育管理方案,着重進行幫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三)、真情關愛,力爭做到“三個優先”

1、學習上優先輔導。各校要從學習方面對留守兒童逐一進行分組,落實到每一位任課教師。由任課教師具體分析學生的學業情況,制定學習幫扶計劃,明確幫扶時間、內容和階段性效果。每個留守兒童由老師牽頭確立一名學習幫手,教師要對結對幫扶效果進行定期檢查,建立進步檔案。

2、生活上優先照顧。教師對留守兒童要多看一眼,多問一聲,多幫一把,使學生開心、家長放心。食堂要注意營養搭配均衡,有益身體發育。留守兒童患病時,要及時診治,悉心照料。

3、活動上優先安排。高度重視並認真組織留守兒童參加集體活動,或根據特點單獨開展一些活動,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養獨立生活能力

(四)、細心呵護,開展好“五個一”活動

1、建立一個“留守兒童之家”

2、開通一部親情電話

1

學校開通一部親情電話,設立專線,將電話號碼公開,為留守兒童在課間、休息時、雙休日或節假日與家長聯繫、溝通提供方便,增進學生與家長的感情。

3、開展互幫互學的一幫一活動

各校對留守兒童進行一次成績測試和身心調查,讓品學兼優的留守兒童當“小老師”,幫扶一名潛能生學習,使他有成就感,給學習上有困難的留守兒童安排一名小夥伴——學習上是好幫手、生活上是知心朋友,上課時提醒、督促其遵守紀律,專心聽課;課餘時幫他完成作業和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不快樂時和他聊天,為他排憂解難。教師要對結對幫扶效果進行定期檢查,建立進步檔案。

4、舉辦一次法制、安全、心理健康教育講座

積極實施“生態德育”工程,開展多姿多彩的人文關愛活動。學校每學期舉辦一次法制、安全、心理健康教育講座,教育學生遵紀守法、瞭解安全常識,讓學生身心都健康。

5、寫一封親情書信

愛心媽媽監督、指導留守兒童利用傳統節日、長輩生日、寒暑假等特殊日子給遠方的家長寫一封親情書信,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又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培養學生尊敬師長的傳統美德。

(五)、明確職責,努力營造良好育人環境

1、加強留守兒童之家的建設與管理。

通過廣泛宣傳,讓留守兒童能夠安心、舒心,讓家長放心。讓留守兒童得到應有的教育、管理、照顧與關愛。同時,結合留守兒童日益增多的現狀,轉變辦學理念,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2、加強對貧困留守兒童的資助工作。各校要對留守兒童在生活、學習等方面,給予特別的照顧。

3、定期表彰自強留守兒童,進行榜樣教育。

對於留守兒童中出現的優秀學生、自強學生進行表彰,這是樹立留守兒童自信的重要激勵工作。

(六)加大社會宣傳,形成工作合力

學校要採取集中宣傳與日常宣傳相結合的形式,向家長和社會宣傳關愛留守兒童工作;及時總結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的經驗及做法,發掘學校、社會關愛工作典型事例,利用主流媒體及教育網站大力宣傳,擴大影響面。積極爭取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廣泛發動、精心組織“五老”隊伍、愛心媽媽、青年志願者,擔任留守兒童之家的臨時父母、兼職教師和知心朋友,營造齊抓共管、齊心協力的關愛留守兒童工作氛圍。

農村國小關愛留守兒童個人工作計劃 篇2

當前,農村越來越多的家庭夫妻雙雙遠家離鄉,陸續走上了外出打工、經商的行列,有些兒童的家長不可避免地盡不了家長監護的責任,而他們的孩子只能留守在家庭,由家中的老人或親戚代養,這部分遠離了父母親有效監護的留守兒童便成了農村特殊羣體。這一特殊羣體的成長、教育已成為家庭、學校、社會共同關注的問題。如果沒有一個健康和諧的優良環境,勢必影響他們的每一步成長,只有創造優良的環境,才會讓他們在健康和諧的環境中茁壯成長。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科學發展觀,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營造全社會關愛農村留守兒童的良好氛圍,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培養更多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關注和諧發展,服務經濟,共創美好未來為落腳點,奉獻一片愛心,讓留守兒童在健康和諧的環境中茁壯成長。

二、活動內容

(一)目標任務針對我校30多名留守兒童得不到直接監護人的關愛,加之農村孩子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因年老體弱或文化水平較低,無法擔負起教育輔導孩子的責任,他們的生活習慣比一般家庭孩子差一些,有的成績明顯下降.如何確保留守兒童不失學,同時讓外出務工的父母安心掙錢,這就需要政府、學校、社會、家庭共同關注。

(二)工作內容我們深深體會到大多數農村農民外出賺錢,解決了貧困問題,但對留守兒童的成長,卻帶來了許多負面影響,在建立和諧社會和城市化進程中,留守兒童的教育困惑,逐漸凸現出來,這不僅是一個家庭自己的事,更是全社會

應關注的大事。

1、留守兒童家長教育能力與孩子自身發展的需求有差距。據調查,凡外出務工的夫婦家庭沒有時間過問孩子的學習和生活,對孩子的需求、交往、興趣關注很少,更談不上給兒童精神上的慰藉和知識上的輔導。

2、營造關心留守兒童的社會環境。婦聯、鎮政府是社會羣團組織,呼籲社會力量,參與留守兒童的關心教育工作,引導留守兒童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培養和發揮他們個人興趣和專長,給他們創造健康發展的良好社會環境,促進留守、單親兒童茁壯成長。

3、建立留守兒童的扶助體系,確保對留守兒童的關心教育工作落實到位。針對留守兒童在校學習情況,生活狀況,行為習慣開展一系列的活動,落實扶助措施,每個月對留守兒童的學習生活情況與其在外務工父母聯繫反饋,使我們真正成為留守兒童的第二監護人,讓孩子得到健康成長。

4、學校要充分發揮教育功能,減輕留守兒童的心理壓力。由於父母雙雙外出務工,留守兒童在心理上存在許多困惑與疾病,因此學校除提供良好教育的同時,更要注重他們的身心健康發展,要在他們身上傾注更多的關愛,讓他們在學校這個大家庭中得到更多的温暖,從而彌補親子關係的缺失和精神失落,提供一個健康成長的平台。

三、活動要求及措施

聯繫要求:定期和家長聯繫溝通相互瞭解留守兒童階段性的學習、生活情況。以便有的放矢地開展思想工作;定期與聯繫的兒童父母交換意見,以便形成有效的家庭、學校、社會的立體化教育網絡,確保兒童成人成才。要求參我們,做到有求必應,有難必幫,使外出務工的家庭夫婦安下心在外賺錢,讓留守兒童在“三位一體”化的牽手活動中健康成長。

農村國小關愛留守兒童個人工作計劃 篇3

隨着社會的進步,外出務工的人數與日俱增,留守兒童隊伍日益龐大,給學校的教育教學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在經濟相對匱乏的農村來説,這種現象更為嚴重,結合我班留守兒童成長狀況及實際需求,為了更好地發揮班級的育人功能,深入推進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特制定本計劃。

一、工作目標

通過對留守兒童問題的調查、分析與研究,找到影響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原因,有針對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辦法,狠抓落實,為“留守兒童”營造健康、快樂、平等、和諧的成長環境,同時,要加強領導,形成合力,大力宣傳,建立目標責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評制度,不斷提高廣大未成年人的綜合素質。

二、主要措施

㈠健全機制,發揮班級主陣地的作用

制訂具體工作計劃,實施“留守兒童”教育工作計劃,加強領導,總結經驗,樹立典型,推動“留守兒童”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化、規範化和經常化。使班級真正成為學生學知識、學文化、不斷提高思想覺悟的主陣地、主渠道。

1、加強對留守兒童的統一管理,保證各項工作全面認真落實到位。

2、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和聯繫卡制度

認真調查研究,摸清留守兒童的底數,建立每個留守兒童的專門檔案和聯繫卡。其基本內容:學生的基本情況、家長姓名、家庭詳細地址、聯繫電話,家長務工單位詳細地址、聯繫電話,監護人或其委託監護人的職業、詳細地址、1

聯繫電話、身體狀況、年齡等。根據學生變動情況,及時補充或變更聯繫卡的有關內容。通過聯繫卡制度的建立,加強班級與學生家長及其他監護人的聯繫,共同形成以學生為中心的關愛網絡。

3、真情關愛,“三個優先”

(1)學習上優先輔導。從學習方面對留守兒童逐一進行分類、分組。教師要對結對幫扶效果進行定期檢查,建立進步檔案。讓學習好的學生幫助學習較差的留守兒童學習。

(2)生活上優先照顧。教師對留守兒童多看一眼,多問一聲,多幫一把,使學生開心、家長放心。食堂要注意營養搭配均衡,有益身體發育。留守兒童患病時,要及時診治,悉心照料。

(3)活動上優先安排。高度重視並認真組織留守兒童參加集體活動,或根據特點單獨開展一些活動,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養獨立生活能力。

4、實施幫扶留守兒童制度

留守學生中確立重點幫扶對象並配備幫扶教師和其他學生家長。配對幫扶教師和學生家長要經常與留守學生談心,隨時掌握留守學生的思想動態,引導他們健康成長。建立教師關愛留守兒童成長日記,培養更多幫扶學生家長成為“代理家長”。要經常與留守兒童互相交流、溝通,掌握留守兒童的思想、生活情況;要定期走訪與臨時監護人交流,及時反饋兒童的情況,幫助做好兒童的思想工作。讓留守兒童在老師、同學羣體中成長,對已缺失的家庭教育進行補償,使他們走出孤獨和憂鬱。

5、建立健全與留守兒童的談心制度

班級定期召開幫扶教師、留守兒童、監護人或委託監護人座談會。每月與“留守兒童”談心一次,詳細填好記錄卡,對少數學習嚴重滑坡、人格發展不2

健全、道德發展失範、涉嫌違法的“留守兒童”要制定個別教育管理方案,着重進行矯治和幫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開展人文關愛活動,讓留守學生通過教師和集體的温暖彌補親情缺失對其人格發展的消極影響。通過定期舉行

主題班會、團隊活動,舉辦書畫展、演講比賽、文藝演出等各種活動,組織留守學生積極參與,使他們生活在歡樂、和睦的氛圍中,找到回家的感覺,增強學習、生活的信心,體會到學習的快樂、成長的快樂。

6、注重對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針對品德行為偏差和心理障礙的留守兒童,班級着重開設心理教育課,大力開展心理諮詢、心理矯正活動,定期開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獨立生活教育和體諒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兒童感到備受關愛,體驗到生命成長的快樂與幸福,消除不良情感體驗,樹立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二)、努力營造良好育人環境

1、通過廣泛宣傳,在學生自願的基礎上,盡努力,動員留守兒童寄宿,抓好寄宿生的晚輔導、住宿、就餐等日常工作,讓寄宿生能夠安心、舒心,讓家長放心。讓農村留守兒童得到應有的教育、管理、照顧與關愛。同時,結合農村留守兒童日益增多的現狀,轉變辦學理念,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2、對留守兒童在生活、學習等方面,給予特別的照顧,要將家庭困難的留守兒童按政策納入“兩免一補”計劃,通過免收雜費、書本費,提供生活補助等方式,確保他們完成九年義務教育。

農村國小關愛留守兒童個人工作計劃 篇4

我班52人,6人是留守兒童,其中男生有2人,女生有4人。結合我班的實際情況,為更好地發揮學校、社會、少先隊組織的實踐育人功能,深入推進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改善農村留守兒童生存發展狀況,促進農村留守兒童健康、快樂、全面成長,特制定本班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為了樹立留守兒童自強自立的精神,激勵留守兒童不畏困難,學會自學、自理、自護、自強、自律,做生活的強者。我校將實施留守兒童幫扶計劃,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關心幫助留守兒童,架設起愛的橋樑。

二、情況分析

在農村,很多青壯年勞力外出,留下龐大的“留守兒童”隊伍,隔代撫養現象十分突出;監護人的文化程度明顯偏低。

老人溺愛孩子,對孩子的學習愛莫能助,導致學生學習能力較差,各學科基礎薄弱。針對這一現狀,特制定班級留守兒童幫扶計劃,並引導進行一對一互助。

三、工作目標

通過對留守兒童問題的調查、分析與研究,找到影響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原因,有針對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辦法,狠抓落實,為“留守兒童”營造健康、快樂、平等、和諧的成長環境。

四、主要措施

1、制定切實可行的計劃

制訂具體工作計劃並實施,總結經驗,樹立典型,推動“留守兒童”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化、規範化和經常化。使班級真正成為學生學知識、學文化、不斷提高思想覺悟的主陣地、主渠道。

2、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和聯繫卡制度

認真調查研究,摸清留守兒童的底數,建立每個留守兒童的專門檔案和聯繫卡。

3、真情關愛,“三個優先”

(1)學習上優先輔導。班級要從學習方面對留守兒童逐一進行分類、分組,落實到每一位任課教師。由任課教師具體分析學生的學業情況,制定學習幫扶計劃,明確幫扶時間、內容和階段性效果。

(2)生活上優先照顧。對留守兒童要多看一眼,多問一聲,多幫一把,使學生開心、家長放心。留守兒童患病時,要及時診治,悉心照料。要指導學生學會生活自理,養成文明健康的生活習慣。

(3)活動上優先安排。高度重視並認真組織留守兒童參加集體活動,或根據其特點單獨開展一些活動,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養獨立生活能力。

4、建立留守兒童的談心制度

每月與“留守兒童”談心一次,詳細填好記錄卡,對少數學習嚴重滑坡、人格發展不健全、道德發展失範、涉嫌違法的“留守兒童”要制定個別教育管理方案,着重進行矯治和幫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5、開展人文關愛活動。

定期舉行主題班會、團隊活動,舉辦書畫展、演講比賽、文藝演出等各種活動,組織留守學生積極參與,使他們生活在歡樂、和睦的氛圍中,找到回家的感覺,增強學習、生活的信心,體會到學習、成長的快樂。

農村國小關愛留守兒童個人工作計劃 篇5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科學發展觀,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營造全社會關愛農村留守兒童的良好氛圍,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培養更多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一代新人。

二、工作目標

通過對留守兒童問題的調查、分析與研究,找到影響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原因,有針對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辦法,狠抓落實,為“留守兒童”營造健康、快樂、平等、和諧的成長環境,同時,要加強領導,形成合力,大力宣傳,建立目標責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評制度,不斷提高廣大未成年人的綜合素質。

1、建立留守兒童檔案,使留守兒童建檔率達100%;

2、留守兒童入學率、鞏固率均達100%;

3、對涉及留守兒童的案件,符合法律援助規定的,100%給予法律援助;

4、關愛留守兒童,在學校班級實行結對幫扶活動。

三、主要措施

㈠健全機制,發揮班級主陣地的作用

制訂具體工作計劃,實施“留守兒童”教育工作計劃,加強領導,總結經驗,樹立典型,推動“留守兒童”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化、規範化和經常化。使班級真正成為學生學知識、學文化、不斷提高思想覺悟的主陣地、主渠道。

1、成立輔導班級領導機構,明確職責分工。成立關愛留守兒童領導小組,加強對留守兒童的統一領導和管理,保證各項工作要求全面認真落實到位。

2、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和聯繫卡制度

要認真調查研究,摸清留守兒童的底數,建立每個留守兒童的專門檔案。其基本內容:學生的基本情況、家長姓名、家庭詳細地址、聯繫電話,家長務工單位詳細地址、聯繫電話,監護人或其委託監護人的職業、詳細地址、聯繫電話、身體狀況、年齡等。學校安排負責學籍檔案管理的人員對留守兒童的檔案進行管理,並根據學生變動情況,及時補充或變更聯繫信息的有關內容。通過聯繫制度的建立,加強班級與學生家長及其他監護人的聯繫,共同形成以學生為中心的關愛網絡。學校設立留守兒童親情電話,電話號碼:0539—7723157

3、真情關愛,“三個優先”

(1)學習上優先輔導。班級要從學習方面對留守兒童逐一進行分類、分組,落實到每一位任課教師。由任課教師具體分析學生的學業情況,制定學習幫扶計劃,明確幫扶時間、內容和階段性效果。每個留守兒童由老師牽頭確立一名學習幫手,教師要對結對幫扶效果進行定期檢查,建立進步檔案。

(2)生活上優先照顧。教師對留守兒童要多看一眼,多問一聲,多幫一把,使學生開心、家長放心。留守兒童患病時,要及時診治,悉心照料。要指導學生學會生活自理,養成文明健康的生活習慣。

(3)活動上優先安排。高度重視並認真組織留守兒童參加集體活動,或根據特點單獨開展一些活動,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養獨立生活能力。

4、實施教職工結對幫扶留守兒童制度

在留守學生中確立重點幫扶對象並配備幫扶教師。配對幫扶教師要經常與留守學生談心,隨時掌握留守學生的思想動態,引導他們健康成長。建立教師關愛留守兒童成長日記。教師要不時與留守兒童互相交流、溝通,掌握留守兒童的思想、生活情況;對其他的兒童,教師要定期走訪與其他監護人交流,及時反饋兒童的情況,幫助做好兒童的思想工作。讓留守兒童在老師、同學羣體中成長,對已缺失的家庭教育進行補償,使他們走出孤獨和憂鬱。

5、建立健全教師與留守兒童的談心制度

學校要定期召開幫扶教師、留守兒童、監護人或委託監護人座談會。要求班主任每月與“留守兒童”談心一次,詳細填好記錄卡,對少數學習嚴重滑坡、人格發展不健全、道德發展失範、涉嫌違法的“留守兒童”要制定個別教育管理方案,着重進行矯治和幫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開展人文關愛活動。讓留守學生通過教師和集體的温暖彌補親情缺失對其人格發展的消極影響。通過定期舉行主題班會、團隊活動,舉辦書畫展、演講比賽、文藝演出等各種活動,組織留守學生積極參與,使他們生活在歡樂、和睦的氛圍中,找到回家的感覺,增強學習、生活的信心,體會到學習的快樂、成長的快樂。

6、注重對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針對品德行為偏差和心理障礙的留守兒童,學校要着重開設心理教育課,大力開展心理諮詢、心理矯正活動,定期開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獨立生活教育和體諒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兒童感到備受關愛,體驗到生命成長的快樂與幸福,消除不良情感體驗,樹立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二)、明確職責,努力營造良好育人環境

1、加強班級的建設與管理

通過廣泛宣傳,在學生自願的基礎上,盡努力,讓農村留守兒童得到應有的教育、管理、照顧與關愛。同時,結合農村留守兒童日益增多的現狀,轉變辦學理念,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2、加強對貧困留守兒童的資助工作

班級要對留守兒童在生活、學習等方面,給予特別的照顧,確保他們完成義務教育。

3、積極發揮班集體作用,開展各項活動

課外活動時間,學校將雙親在外的留守兒童,組織成一個新的班集體,定期開展各項活動。由教導主任汲廣然擔任班主任,擬每月開展一次大型文娛、體育、讀書等活動,也可邀請關工委領導來校上課,學校領導也可以不定期對班級授課,對這些學生進行人格教育,自信教育,自強教育。

4、定期表彰自強留守兒童,進行榜樣教育。

對於我校的留守兒童中出現的優秀學生、自強學生進行表彰,這是樹立留守兒童自信的重要激勵工作,擬在學期末表彰一批自強學生。

農村國小關愛留守兒童個人工作計劃 篇6

一、指導思想

“留守兒童”教育工作是我們中心國小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環節和組成部分,是在中心國小“留守兒童”教育領導小組領導之下開展工作。以少先隊組織為主採取遊戲、活動、體驗、實踐等多種方法,以及活動課、專題講座等多種渠道,培養學生的良好心理品質。面向全體留守兒童,普及學會學習、人際交往以及生活和社會適應等方面的心理健康常識;以預防為主,幫助學生樹立心理健康意識,促進學生心理素質的自我完善和健康發展。

二、工作定位

“留守兒童”教育工作是我鎮中心國小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環節和組成部分。是在中心國小“留守兒童”教育領導小組領導之下開展工作。依託關工委、政教處、少先隊組織採取遊戲、活動、體驗、實踐等多種方法,以及開設心理健康選修課、活動課或專題講座等多種渠道,培養學生的良好心理品質。面向全體留守兒童,普及學會學習、人際交往以及生活和社會適應等方面的心理健康常識;以預防為主,幫助學生樹立心理健康意識,瞭解簡單的心理調節方法,認識心理異常現象,建立必要時求助的意識,促進學生心理素質的自我完善和健康發展。

三、工作目標

1、提高留守兒童心理素質、開發心理潛能、培養健康心理品質、預防心理疾病、促進人格健全發展。增強留守兒童在學習、生活、人際交往和自我意識等方面的心理適應、自我調節、適當求助、健康成長的能力,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成長。

2、在實踐及活動層面紮實推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政策、物質、環境、師資等相關方面形成長期運作、效果明顯、切實可行的“留守兒童心理健康關愛行動”工作機制。

3、進一步加強和推進關工委、政教處、少先隊組織在學校素質教育中的工作力度,為提高留守兒童綜合素質做出應有貢獻。

四、工作原則

1、全體性與主體性原則。面向全體留守兒童開展活動,培養留守兒童健康的心理品質和健全人格。尊重留守兒童的主體地位,鼓勵他們主動參與、獨立思考,自助、自立、自強。

2、實踐性與實效性原則。以留守兒童親身實踐、參與活動、體驗學習為主要方式,通過隊日活動及開設活動課、實踐課、專題講座等多種渠道開展工作。活動要具有趣味性,針對性和實效性。

3、科學性與系統性原則。遵循兒童身心發展特點和規律,運用心理學、教育學、輔導學的原理、方法和技術,針對留守兒童心理髮展問題開展系統性教育活動。

4、整合與互補原則。將少先隊組織長期開展實踐教育、體驗教育活動的工作經驗、理念和優勢與心理健康教育課題整合起來,開展工作。要將“留守兒童心理健康關愛行動”與學校各類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與少先隊其它工作,與校內外、課堂內外其它健康教育活動相互補充,共同完善,促進留守兒童健康教育整體氛圍的形成。

五、工作內容

(一)總內容: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識——根據不同年齡階段留守兒童心理成長任務、特點、規律及問題,開展教育引導工作,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觀念;體驗心理健康常識——幫助留守兒童在活動中體驗學習、交往、生活的健康心態與思維方法,並養成良好習慣;注重心理保健——幫助他們瞭解簡單的心理調節方法,認識心理異常現象,培養對自身心理健康成長的關注與求助意識。

(二)分階段內容:按照不同年齡、不同年級留守兒童成長規律及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加強分類指導,從學會學習、學會生活、人際交往等幾個方面開展工作。

——國小低年級(1—3年級)的留守兒童:適應新環境;養成學習好習慣;初步培養生活自理能力;熱愛集體,樂於與老師、同學交往。

——國小高年級(4—6年級)的留守兒童:掌握有效方法,提高學習效率;提高生活自理能力,關愛家人;樹立同學間合作意識,鍛鍊抗挫能力;初步瞭解情緒調節方法。學會溝通,與老師、同學、家長和睦相處;瞭解自己能力、特點,初步學會接納自我、他人。

(三)積極開通學生、家長、教師同步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要有計劃地開展教師培訓,同時要儘可能地吸納家長參與到活動中來,營造學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環境。

六、方式及途經

1、按照“體驗教育”的理念,把不同年級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標和內容通過情景設計、角色扮演、問題辯析、遊戲輔導、娛樂活動等方式傳遞給留守兒童,幫助他們在參與式、互動式活動中體驗做人做事的道理。

2、開設專家心理知識講座、心理熱線輔導,普及心理健康科學常識,幫助他們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識,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

3、開展心理項目素質拓展訓練,採用素質拓展訓練項目進校園與專業基地訓練相結合的方式,針對不同年級留守兒童的能力及特點開展心理項目素質拓展。

4、在全校範圍開設心理健康諮詢室,藉助各種媒體開展定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七、組織實施

1、加強對“留守兒童心理健康關愛行動”實施工作的領導和管理。各班把“留守兒童心理健康關愛行動”作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環節,充分認識到實踐、活動、體驗教育方式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成立專項工作領導小組,切實加強領導和管理。學校積極支持少先隊組織開展工作,幫助解決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

2、加強對“留守兒童心理健康關愛行動”的評估力度,確定評估指標。將“留守兒童心理健康關愛行動”納入學校工作計劃,有領導分管落實,有年度工作計劃,有專人負責開展工作,有專門的時間保障。要有年度“留守兒童心理健康關愛行動”工作報告

3、加強對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技能和專業知識的培訓,納入繼續教育學分體系。“留守兒童心理健康關愛行動”是一項科學性、實踐性很強的工作,從事這項工作的少先隊輔導員必須經過專業培訓。培訓須納入繼續教育學分體系加以認定。少先隊輔導員從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學校應保證他們的精力和時間,並計算相應的工作量,給予相應報酬。

農村國小關愛留守兒童個人工作計劃 篇7

我校共有教學班18個,743名在校學生。其中留守兒童122人,佔總人數的16.4%。為加強對我校留守兒童的關愛、教育、管理,從思想上疏導、學習上輔導、言行上引導,並在生活上予以幫助,讓留守兒童感到學校就像家一樣温暖,讓留守學生和其它孩子一樣幸福健康地成長,讓留守兒童“留守不流淚”,特制定本計劃。

一、指導思想

認真落實我區教育民生工程,以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宗旨,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營造全社會關愛農村留守兒童的良好氛圍,切實為留守兒童成長營造健康、快樂、平等、和諧的生活學習環境,促進其全面健康成長。發揮學校、社會、團隊組織的育人功能,改善農村留守兒童生存發展狀況。

二、工作目標

通過對留守兒童問題的調查、分析與研究,找到影響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原因,有針對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辦法,狠抓落實,為“留守兒童”營造健康、快樂、平等、和諧的成長環境。

1.建立留守兒童檔案,使留守兒童建檔率達100%;

2.籌建“留守兒童”之家,為留守兒童創建和諧、舒適、愉快、温馨的家;

3.關愛留守兒童,在班級實行“一對一”結對幫扶活動,舉行“代理家長”、“師生結對”活動;

4.按上級文件要求嚴把目標,貫切執行。

三、主要措施

(一) 健全機制,發揮學校主陣地的作用

制訂具體工作計劃,實施“留守兒童”教育工作方案,加強領導,總結經驗,樹立典型,推動“留守兒童”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化、規範化和經常化。使學校真正成為學生學知識、學文化、不斷提高思想覺悟的主陣地、主渠道。

1.成立領導機構,明確職責分工。

成立關愛留守兒童領導小組,加強對留守兒童的統一領導和管理,保證各項工作要求全面認真落實到位。教務處、少先隊、總務處等部門要結合各自工作職能,加強上下聯繫和溝通,做到相互配合和協作,切實做好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工作。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2.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和聯繫卡制度。

學校要認真調查研究,摸清留守兒童的底數,建立每個留守兒童的專門檔案和聯繫卡。其基本內容:學生的基本情況、家長姓名、家庭詳細地址、聯繫電話,家長務工單位詳細地址、聯繫電話,監護人或其委託監護人的職業、詳細地址、聯繫電話、身體狀況、年齡等。學校安排負責學籍檔案管理的人員對留守兒童的檔案進行管理,並根據學生變動情況,及時補充或變更聯繫卡的有關內容。通過聯繫卡制度的建立,加強學校與學生家長及其他監護人的聯繫,共同形成以學生為中心的關愛網絡。

3.真情關愛,“三個優先”。

(1)學習上優先輔導。學校要從學習方面對留守兒童逐一進行分類、分組,落實到每一位任課教師。由任課教師具體分析學生的學業情況,制定學習幫扶計劃,明確幫扶時間、內容和階段性效果。每個留守兒童由老師牽頭確立一名學習幫手,教師要對結對幫扶效果進行定期檢查,建立進步檔案。

(2)生活上優先照顧。學校對留守兒童要多看一眼,多問一聲,多幫一把,使學生開心、家長放心。食堂要注意營養搭配均衡,有益身體發育。留守兒童患病時,要及時診治,悉心照料。

(3)活動上優先安排。學校要高度重視並認真組織留守兒童參加集體活動,或根據特點單獨開展一些活動,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養獨立生活能力。

4.實施教職工結對幫扶留守兒童制度,舉行“代理家長”、“師生結對”活動。

在留守學生中確立重點幫扶對象並配備幫扶教師和其他教職工。配對幫扶教師和其他教職工要經常與留守學生談心,隨時掌握留守學生的思想動態,引導他們健康成長。建立教職工關愛留守兒童成長日記,培養更多的優秀教師成為“代理家長”。教師要定期走訪與臨時監護人交流,及時反饋兒童的情況,幫助做好兒童的思想工作。讓留守兒童在老師、同學羣體中成長,對已缺失的家庭教育進行補償,使他們走出孤獨和憂鬱。

5.建立健全教師與留守兒童的談心制度。

學校要定期召開幫扶教師、留守兒童、監護人或委託監護人座談會。要求班主任每月與“留守兒童”談心一次,對少數學習嚴重滑坡、人格發展不健全、道德發展失範的“留守兒童”要制定個別教育管理方案,着重進行矯治和幫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6.開展人文關愛活動。

讓留守學生通過教師和集體的温暖彌補親情缺失對其人格發展的消極影響。通過定期舉行主題班會、團隊活動,舉辦書畫展、演講比賽、文藝演出等各種活動,組織留守學生積極參與,使他們生活在歡樂、和睦的氛圍中,找到回家的感覺,增強學習、生活的信心,體會到學習的快樂、成長的快樂。

7.建立關愛留守兒童的應急機制。

建立留守兒童、學校、家長(監護人)、政府之間完備的聯繫方式和突發事件的應急機制。留守兒童在校期間遇到突發事件,要30分鐘內告知委託監護人,1小時內告知在外務工家長,2小時內報告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和鎮黨委政府,以保證留守兒童的安全第一的要求,不得拖延推諉。與教職工層層簽訂學校安全工作責任書,明確責任,確保學生在安全的環境中成長。

8.注重對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針對品德行為偏差和心理障礙的留守兒童,學校要着重開設心理教育課,大力開展心理諮詢、心理矯正活動,定期開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獨立生活教育和體諒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兒童感到備受關愛,體驗到生命成長的快樂與幸福,消除不良情感體驗,樹立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按照教育部《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要求,積極探索利用地方課程或學校課程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引導留守學生走過人生髮展時期。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育資源,積極開通親情專用電話和電腦視頻聊天,開設心理諮詢室,建立溝通心靈的綠色通道,給學生以心理諮詢和輔導。同時注意方法,給學生創造平等和諧的心靈交流環境,讓他們充分感受到生活的幸福和人間親情,切實提高留守兒童的社會適應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着力做好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着重培養留守兒童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獨立生活能力和自我保護的意識,增強他們的社會適應性。定期舉行文藝、體育、科技和社會實踐活動,讓留守兒童在歡樂和睦、積極向上的環境中學習成長。

9.建立健全檢查考核機制。

加強對留守學生的教育和管理,要作為學校教育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納入到工作目標體系之中。建立和完善工作考評制度,定期對班級、部門和教師進行考評,作為獎優罰劣的重要依據。

10.引導學生積極參加學校各個社團。學校設有多個社團,結合藝術、科技、勞動等,引導學生積極參加,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

(二)構建全社會的教育網絡,形成關愛合力

1.加強與留守兒童父母或監護人交流與溝通。

學校向留守兒童的家長公佈學校領導、班主任、任課教師的聯繫電話。增進學校和家長的溝通聯繫。利用電話、家訪等指導家長或臨時監護人掌握與學校和兒童溝通的方法技巧,提高教育兒童的水平。遇到重大事情,老師要及時與在外務工的留守兒童父母進行交流,達到真誠溝通、解決問題的目的。還要與家長定期聯繫,幫助家長提高自身素質,轉變教育觀念和育人方式,共同關注兒童生活、學習情況和心理、生理狀況,引導鼓勵兒童努力學習,自愛自強,做一名合格的社會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2.加強委託監護人的教育培訓。

學校辦好家長學校,着力提高委託監護人對自身責任的認識,加強委託監護人在受託期間,切實履行自己的職責和義務。充分利用學校的育人陣地和育人功能,通過舉行培訓班、召開座談會、彙報會等途徑,加強對兒童或其監護人的教育和培訓,向他們傳授科學的育人觀和教育方法,使之提高文化水平,轉變思想觀念和教育方式,提升育人水平。

3.加強同社區、村組和家庭的合作,營造濃厚良好的育人氛圍。

學校主動與當地殘聯、公安、婦聯、醫院等部門配合,調動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資源,關愛留守兒童。重視家校合力教育,要求家長採取多種形式與兒童交流、溝通,多關心兒童的身心健康,讓兒童體會到父愛母愛,努力形成政府、社會、學校、家庭四級聯動的教育網絡,營造濃厚關愛氛圍和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的良好社會環境。

(三)明確職責,努力營造良好育人環境

1.加強對貧困留守兒童的資助工作。

學校對留守兒童在生活、學習等方面,給予特別的照顧,通過免收雜費、書本費,提供生活補助等方式,確保他們完成九年義務教育。

2.整治校園周邊環境。

集中整治學校周邊環境,加大對校園周邊環境的監督、管理和查處力度。引導留守兒童遠離不良嗜好、不法場所、不軌人羣,,防脅迫,防拐騙,人格上做到自尊,生活中學會自立,獨處時能夠自律,成長中力求自強,防範不良行為,快樂健康成長。

3.建立研討、交流制度。

學校每學期進行一次“留守兒童”教育管理工作總結,定期召開研討會、座談會,定期舉行論壇,交流經驗,研究工作,探索新路,採取措施,加強薄弱學校建設,鞏固成果,增強實效,不斷提高留守學生教育管理的水平,發揮學校在“留守兒童”教育管理中的積極作用。

農村國小關愛留守兒童個人工作計劃 篇8

為了規範我校留守兒童之家項目建設和管理,確保民生工程順利實施,根據《農村留守兒童之家建設實施辦法》及市區教育局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我校實際,特製我校201x~201x學年度第二學期關愛留守兒童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認真落實教育民生工程,堅持科學發展觀,以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宗旨,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營造全社會關愛留守兒童的良好氛圍,切實為留守兒童營造健康、快樂、平等、和諧的生活學習環境,促進其全面健康成長。

二、工作目標

1、通過對留守兒童問題的調查、分析與研究,找到影響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原因,有針對性地採取行之有效的辦法,狠抓落實,為“留守兒童”營造健康、快樂、平等、和諧的成長環境。

2、加強領導,形成合力,大力宣傳,建立目標責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評制度,不斷提高廣大未成年人的綜合素質。

3、建立留守兒童檔案,使留守兒童建檔率、入學率均達100%。

三、主要措施

(一)、健全機制,加強關愛工作的領導

學校成立關愛留守兒童領導小組,加強對留守兒童的統一領導和管理,保證各項工作要求全面認真落實到位。

(二)、建立健全制度,形成關愛網絡

1、要認真調查研究,摸清留守兒童的底數,建立每個留守兒童的專門檔案。其基本內容:學生的基本情況、家長姓名、家庭詳細地址、聯繫電話,家長務工單位詳細地址、聯繫電話,監護人或其委託監護人的姓名、詳細地址、聯繫電話等。

2、建立健全教師與留守兒童的談心制度。

學校要定期召開幫扶教師、留守兒童、監護人或委託監護人座談會。要求幫扶教師每月與“留守兒童”談心一次,詳細填好記錄卡,對少數學習嚴重滑坡、人格發展不健全、道德發展失範的“留守兒童”要制定個別教育管理方案,着重進行幫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三)、真情關愛,力爭做到“三個優先”

1、學習上優先輔導。各校要從學習方面對留守兒童逐一進行分組,落實到每一位任課教師。由任課教師具體分析學生的學業情況,制定學習幫扶計劃,明確幫扶時間、內容和階段性效果。每個留守兒童由老師牽頭確立一名學習幫手,教師要對結對幫扶效果進行定期檢查,建立進步檔案。

2、生活上優先照顧。教師對留守兒童要多看一眼,多問一聲,多幫一把,使學生開心、家長放心。食堂要注意營養搭配均衡,有益身體發育。留守兒童患病時,要及時診治,悉心照料。

3、活動上優先安排。高度重視並認真組織留守兒童參加集體活動,或根據特點單獨開展一些活動,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養獨立生活能力。

(四)、細心呵護,開展好“五個一”活動

1、建立一個“留守兒童之家”

2、開通一部親情電話

1

學校開通一部親情電話,設立專線,將電話號碼公開,為留守兒童在課間、休息時、雙休日或節假日與家長聯繫、溝通提供方便,增進學生與家長的感情。

3、開展互幫互學的一幫一活動

各校對留守兒童進行一次成績測試和身心調查,讓品學兼優的留守兒童當“小老師”,幫扶一名潛能生學習,使他有成就感,給學習上有困難的留守兒童安排一名小夥伴——學習上是好幫手、生活上是知心朋友,上課時提醒、督促其遵守紀律,專心聽課;課餘時幫他完成作業和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不快樂時和他聊天,為他排憂解難。教師要對結對幫扶效果進行定期檢查,建立進步檔案。

4、舉辦一次法制、安全、心理健康教育講座

積極實施“生態德育”工程,開展多姿多彩的人文關愛活動。學校每學期舉辦一次法制、安全、心理健康教育講座,教育學生遵紀守法、瞭解安全常識,讓學生身心都健康。

5、寫一封親情書信

愛心媽媽監督、指導留守兒童利用傳統節日、長輩生日、寒暑假等特殊日子給遠方的家長寫一封親情書信,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又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培養學生尊敬師長的傳統美德。

(五)、明確職責,努力營造良好育人環境

1、加強留守兒童之家的建設與管理。

通過廣泛宣傳,讓留守兒童能夠安心、舒心,讓家長放心。讓留守兒童得到應有的教育、管理、照顧與關愛。同時,結合留守兒童日益增多的現狀,轉變辦學理念,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2、加強對貧困留守兒童的資助工作。各校要對留守兒童在生活、學習等方面,給予特別的照顧。

3、定期表彰自強留守兒童,進行榜樣教育。

對於留守兒童中出現的優秀學生、自強學生進行表彰,這是樹立留守兒童自信的重要激勵工作。

(六)加大社會宣傳,形成工作合力

學校要採取集中宣傳與日常宣傳相結合的形式,向家長和社會宣傳關愛留守兒童工作;及時總結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的經驗及做法,發掘學校、社會關愛工作典型事例,利用主流媒體及教育網站大力宣傳,擴大影響面。積極爭取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廣泛發動、精心組織“五老”隊伍、愛心媽媽、青年志願者,擔任留守兒童之家的臨時父母、兼職教師和知心朋友,營造齊抓共管、齊心協力的關愛留守兒童工作氛圍。

農村國小關愛留守兒童個人工作計劃 篇9

一、項目名稱:關愛留守兒童

二、背景分析(項目實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隨着農村外出務工人員的不斷增加,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成了當前基礎教育的一個盲點,由此所引發的一系列社會問題,不僅影響了農村人口的素質,也將影響新農村的和諧發展。為破解這一難題,望江縣長嶺中學積極向上級申報,組織實施“關愛留守兒童”項目,經過積極對接、努力爭取,終於形成工作規劃,經過一個月緊張有序的實施,項目已取得初步成效。

(一)必要性。

我縣是一個勞務輸出大縣,每年有大量人口在外務工,這一方面給農村家庭帶來收入,一方面也造成了龐大的特殊羣體——留守兒童,這些留守兒童由於長期與父母分離得不到父母的關愛,存在着親情缺失、家庭教育缺失和監護缺失帶來的各方面的問題:

1、隔代教育不能滿足“留守兒童”身心全面發展。有近半數的“留守兒童”是與祖父母或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由於隔代撫養,他們往往只求對孩子物質生活的滿足,而缺少對孩子精神的約束。另外祖輩大都受教育程度不高,無論從體力還是智力上承擔對孫輩的監護和教育都顯得力不從心。

2、外出務工父母對“留守兒童”的“遠程”教育難以遙控。儘管大部分的外出務工父母半個月或一個月與孩子聯繫一次,但仍有少數的父母半年以上聯繫一次,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孩子的成長,很多“留守兒童”與父母感情淡薄,很多家長對孩子缺乏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和科學的教育指導方法。

3、家庭和學校配合不夠。教師對學生的瞭解不可能只憑課堂上的幾節課,還需要向家長了解情況,但是“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缺位,教師沒法向家長了解他們的真實情況,這使學校對“留守兒童”的管理陷入尷尬。

4、缺乏監管使“留守兒童”學習成績普遍不好。一些“留守兒童”本身自立能力較差,無法抵制不良誘惑,厭學、逃學時有發生,學習成績普遍較差。

(二)可行性。

1、留守兒童問題國家重視、社會關愛,特別是教育部門給予一定的幫助扶持。

2、我校是農村寄宿制學校,學校關注留守兒童問題。將關愛留守兒童作為學校重點發展項目,成立以校長為組長、全體行管領導和班主任為組員的項目領導小組,領導小組帶頭,每人具體幫扶5-7名留守兒童。作為班主任,有多年的工作經驗,有利於和留守學生溝通,有利於對留守學生教育工作的開展。

3、注重項目監控與評估。年終評估,責任到人,與績效掛鈎,能調動教師的積極性。 每次活動結束,組員撰寫活動總結,對活動組織、內容設置和開展情況等各方面進行評估,由所有組員進行評估和討論,總結不足,力求活動更細緻和系統化,並形成最優化的活動流程,使項目可持續發展。

鑑於上述情況,我校立足“建立和完善留守兒童關愛機構,整合學校、家庭、社會等各方面資源,為留守兒童健康成長提供關懷和支持”的總體目標,組織調研組考察調研了留守兒童現狀,參觀考察了一些有經驗的學校,並經過聽彙報、看資料、座談交流、深入留守兒童家庭實地考察等形式,精心編制項目實施方案和項目預算,最終形成可行性學校重點發展項目。

三、發展目標:

通過對全校留守兒童問題的調查、分析與研究,建立健全留守兒童工作檔案,找到影響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原因,有針對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辦法,建立目標責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評制度,狠抓落實,為“留守兒童”營造健康、快樂、平等、和諧的成長環境,同時,要加強領導,大力宣傳,形成合力,不斷提高廣大未成年人的綜合素質。不斷提高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的水平和成效。目標量化如下:

1、建立留守兒童檔案,(留守兒童信息彙總、留守兒童基本情況登記、留守兒童成長記錄卡、三特兒童——特困生、特長生、特殊學生登記、留守兒童活動登記、班級關愛活動記錄、留守兒童特殊事蹟和留守兒童成長案例分析等),全面掌握留守兒童的基本情況,詳實記錄留守兒童成長過程,並及時更新,確保無一遺漏,使留守兒童建檔率達100%;

2、留守兒童入學率、鞏固率均達100%;

3、留守兒童計劃免疫接種率達95%;

4、對涉及留守兒童的案件,符合法律援助規定的,100%給予法律援助;

5、留守兒童家長家教知識普及率達95%。

農村國小關愛留守兒童個人工作計劃 篇10

我班52人,6人是留守兒童,其中男生有2人,女生有4人。結合我班的實際情況,為更好地發揮學校、社會、少先隊組織的實踐育人功能,深入推進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改善農村留守兒童生存發展狀況,促進農村留守兒童健康、快樂、全面成長,特制定本班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為了樹立留守兒童自強自立的精神,激勵留守兒童不畏困難,學會自學、自理、自護、自強、自律,做生活的強者。我校將實施留守兒童幫扶計劃,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關心幫助留守兒童,架設起愛的橋樑。

二、情況分析

在農村,很多青壯年勞力外出,留下龐大的“留守兒童”隊伍,隔代撫養現象十分突出;監護人的文化程度明顯偏低。

老人溺愛孩子,對孩子的學習愛莫能助,導致學生學習能力較差,各學科基礎薄弱。針對這一現狀,特制定班級留守兒童幫扶計劃,並引導進行一對一互助。

三、工作目標

通過對留守兒童問題的調查、分析與研究,找到影響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原因,有針對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辦法,狠抓落實,為“留守兒童”營造健康、快樂、平等、和諧的成長環境。

四、主要措施

1、制定切實可行的計劃

制訂具體工作計劃並實施,總結經驗,樹立典型,推動“留守兒童”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化、規範化和經常化。使班級真正成為學生學知識、學文化、不斷提高思想覺悟的主陣地、主渠道。

2、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和聯繫卡制度

認真調查研究,摸清留守兒童的底數,建立每個留守兒童的專門檔案和聯繫卡。

3、真情關愛,“三個優先”

(1)學習上優先輔導。班級要從學習方面對留守兒童逐一進行分類、分組,落實到每一位任課教師。由任課教師具體分析學生的學業情況,制定學習幫扶計劃,明確幫扶時間、內容和階段性效果。

(2)生活上優先照顧。對留守兒童要多看一眼,多問一聲,多幫一把,使學生開心、家長放心。留守兒童患病時,要及時診治,悉心照料。要指導學生學會生活自理,養成文明健康的生活習慣。

(3)活動上優先安排。高度重視並認真組織留守兒童參加集體活動,或根據其特點單獨開展一些活動,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養獨立生活能力。

4、建立留守兒童的談心制度

每月與“留守兒童”談心一次,詳細填好記錄卡,對少數學習嚴重滑坡、人格發展不健全、道德發展失範、涉嫌違法的“留守兒童”要制定個別教育管理方案,着重進行矯治和幫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5、開展人文關愛活動。

定期舉行主題班會、團隊活動,舉辦書畫展、演講比賽、文藝演出等各種活動,組織留守學生積極參與,使他們生活在歡樂、和睦的氛圍中,找到回家的感覺,增強學習、生活的信心,體會到學習、成長的快樂。

農村國小關愛留守兒童個人工作計劃 篇11

為更好地發揮少先隊組織的實踐育人功能,深入推進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根據我校實際,結合我鎮留守兒童成長狀況及實際需求,更好地發揮關工委、政教處、少先隊組織的實踐育人功能,深入推進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特制定本計劃。

一、指導思想

“留守兒童”教育工作是我們中心國小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環節和組成部分,是在中心國小“留守兒童”教育領導小組領導之下開展工作。以少先隊組織為主採取遊戲、活動、體驗、實踐等多種方法,以及活動課、專題講座等多種渠道,培養學生的良好心理品質。面向全體留守兒童,普及學會學習、人際交往以及生活和社會適應等方面的心理健康常識;以預防為主,幫助學生樹立心理健康意識,促進學生心理素質的自我完善和健康發展。

二、工作定位

“留守兒童”教育工作是我鎮中心國小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環節和組成部分。是在中心國小“留守兒童”教育領導小組領導之下開展工作。依託關工委、政教處、少先隊組織採取遊戲、活動、體驗、實踐等多種方法,以及開設心理健康選修課、活動課或專題講座等多種渠道,培養學生的良好心理品質。面向全體留守兒童,普及學會學習、人際交往以及生活和社會適應等方面的心理健康常識;以預防為主,幫助學生樹立心理健康意識,瞭解簡單的心理調節方法,認識心理異常現象,建立必要時求助的意識,促進學生心理素質的自我完善和健康發展。

三、工作目標

1、提高留守兒童心理素質、開發心理潛能、培養健康心理品質、預防心理疾病、促進人格健全發展。增強留守兒童在學習、生活、人際交往和自我意識等方面的心理適應、自我調節、適當求助、健康成長的能力,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成長。

2、在實踐及活動層面紮實推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政策、物質、環境、師資等相關方面形成長期運作、效果明顯、切實可行的“留守兒童心理健康關愛行動”工作機制。

3、進一步加強和推進關工委、政教處、少先隊組織在學校素質教育中的工作力度,為提高留守兒童綜合素質做出應有貢獻。

四、工作原則

1、全體性與主體性原則。面向全體留守兒童開展活動,培養留守兒童健康的心理品質和健全人格。尊重留守兒童的主體地位,鼓勵他們主動參與、獨立思考,自助、自立、自強。

2、實踐性與實效性原則。以留守兒童親身實踐、參與活動、體驗學習為主要方式,通過隊日活動及開設活動課、實踐課、專題講座等多種渠道開展工作。活動要具有趣味性,針對性和實效性。

3、科學性與系統性原則。遵循兒童身心發展特點和規律,運用心理學、教育學、輔導學的原理、方法和技術,針對留守兒童心理髮展問題開展系統性教育活動。

4、整合與互補原則。將少先隊組織長期開展實踐教育、體驗教育活動的工作經驗、理念和優勢與心理健康教育課題整合起來,開展工作。要將“留守兒童心理健康關愛行動”與學校各類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與少先隊其它工作,與校內外、課堂內外其它健康教育活動相互補充,共同完善,促進留守兒童健康教育整體氛圍的形成。

五、工作內容

(一)總內容: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識——根據不同年齡階段留守兒童心理成長任務、特點、規律及問題,開展教育引導工作,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觀念;體驗心理健康常識——幫助留守兒童在活動中體驗學習、交往、生活的健康心態與思維方法,並養成良好習慣;注重心理保健——幫助他們瞭解簡單的心理調節方法,認識心理異常現象,培養對自身心理健康成長的關注與求助意識。

(二)分階段內容:按照不同年齡、不同年級留守兒童成長規律及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加強分類指導,從學會學習、學會生活、人際交往等幾個方面開展工作。

——國小低年級(1—3年級)的留守兒童:適應新環境;養成學習好習慣;初步培養生活自理能力;熱愛集體,樂於與老師、同學交往。

——國小高年級(4—6年級)的留守兒童:掌握有效方法,提高學習效率;提高生活自理能力,關愛家人;樹立同學間合作意識,鍛鍊抗挫能力;初步瞭解情緒調節方法。學會溝通,與老師、同學、家長和睦相處;瞭解自己能力、特點,初步學會接納自我、他人。

(三)積極開通學生、家長、教師同步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要有計劃地開展教師培訓,同時要儘可能地吸納家長參與到活動中來,營造學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環境。

六、方式及途經

1、按照“體驗教育”的理念,把不同年級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標和內容通過情景設計、角色扮演、問題辯析、遊戲輔導、娛樂活動等方式傳遞給留守兒童,幫助他們在參與式、互動式活動中體驗做人做事的道理。

2、開設專家心理知識講座、心理熱線輔導,普及心理健康科學常識,幫助他們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識,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

3、開展心理項目素質拓展訓練,採用素質拓展訓練項目進校園與專業基地訓練相結合的方式,針對不同年級留守兒童的能力及特點開展心理項目素質拓展。

4、在全校範圍開設心理健康諮詢室,藉助各種媒體開展定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七、組織實施

1、加強對“留守兒童心理健康關愛行動”實施工作的領導和管理。各班把“留守兒童心理健康關愛行動”作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環節,充分認識到實踐、活動、體驗教育方式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成立專項工作領導小組,切實加強領導和管理。學校積極支持少先隊組織開展工作,幫助解決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

2、加強對“留守兒童心理健康關愛行動”的評估力度,確定評估指標。將“留守兒童心理健康關愛行動”納入學校工作計劃,有領導分管落實,有年度工作計劃,有專人負責開展工作,有專門的時間保障。要有年度“留守兒童心理健康關愛行動”工作報告。

3、加強對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技能和專業知識的培訓,納入繼續教育學分體系。“留守兒童心理健康關愛行動”是一項科學性、實踐性很強的工作,從事這項工作的少先隊輔導員必須經過專業培訓。培訓須納入繼續教育學分體系加以認定。少先隊輔導員從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學校應保證他們的精力和時間,並計算相應的工作量,給予相應報酬。

農村國小關愛留守兒童個人工作計劃 篇12

為更好地發揮少先隊組織的實踐育人功能,深入推進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根據我校實際,結合我鎮留守兒童成長狀況及實際需求,更好地發揮關工委、政教處、少先隊組織的實踐育人功能,深入推進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特制定本計劃。

一、指導思想

"留守兒童"教育工作是我們中心國小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環節和組成部分,是在中心國小"留守兒童"教育領導小組領導之下開展工作。以少先隊組織為主採取遊戲、活動、體驗、實踐等多種方法,以及活動課、專題講座等多種渠道,培養學生的良好心理品質。面向全體留守兒童,普及學會學習、人際交往以及生活和社會適應等方面的心理健康常識;以預防為主,幫助學生樹立心理健康意識,促進學生心理素質的自我完善和健康發展。

二、工作定位

"留守兒童"教育工作是我鎮中心國小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環節和組成部分。是在中心國小"留守兒童"教育領導小組領導之下開展工作。依託關工委、政教處、少先隊組織採取遊戲、活動、體驗、實踐等多種方法,以及開設心理健康選修課、活動課或專題講座等多種渠道,培養學生的良好心理品質。面向全體留守兒童,普及學會學習、人際交往以及生活和社會適應等方面的心理健康常識;以預防為主,幫助學生樹立心理健康意識,瞭解簡單的心理調節方法,認識心理異常現象,建立必要時求助的意識,促進學生心理素質的自我完善和健康發展。

三、工作目標

1、提高留守兒童心理素質、開發心理潛能、培養健康心理品質、預防心理疾病、促進人格健全發展。增強留守兒童在學習、生活、人際交往和自我意識等方面的心理適應、自我調節、適當求助、健康成長的能力,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成長。

2、在實踐及活動層面紮實推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政策、物質、環境、師資等相關方面形成長期運作、效果明顯、切實可行的"留守兒童心理健康關愛行動"工作機制。

3、進一步加強和推進關工委、政教處、少先隊組織在學校素質教育中的工作力度,為提高留守兒童綜合素質做出應有貢獻。

四、工作原則

1、全體性與主體性原則。面向全體留守兒童開展活動,培養留守兒童健康的心理品質和健全人格。尊重留守兒童的主體地位,鼓勵他們主動參與、獨立思考,自助、自立、自強。

2、實踐性與實效性原則。以留守兒童親身實踐、參與活動、體驗學習為主要方式,通過隊日活動及開設活動課、實踐課、專題講座等多種渠道開展工作。活動要具有趣味性,針對性和實效性。

3、科學性與系統性原則。遵循兒童身心發展特點和規律,運用心理學、教育學、輔導學的原理)、方法和技術,針對留守兒童心理髮展問題開展系統性教育活動。

4、整合與互補原則。將少先隊組織長期開展實踐教育、體驗教育活動的工作經驗、理念和優勢與心理健康教育課題整合起來,開展工作。要將"留守兒童心理健康關愛行動"與學校各類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與少先隊其它工作,與校內外、課堂內外其它健康教育活動相互補充,共同完善,促進留守兒童健康教育整體氛圍的形成。

五、工作內容

(一)總內容: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識--根據不同年齡階段留守兒童心理成長任務、特點、規律及問題,開展教育引導工作,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觀念;體驗心理健康常識--幫助留守兒童在活動中體驗學習、交往、生活的健康心態與思維方法,並養成良好習慣;注重心理保健--幫助他們瞭解簡單的心理調節方法,認識心理異常現象,培養對自身心理健康成長的關注與求助意識。

(二)分階段內容:按照不同年齡、不同年級留守兒童成長規律及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加強分類指導,從學會學習、學會生活、人際交往等幾個方面開展工作。

--國小低年級(1-3年級)的留守兒童:適應新環境;養成學習好習慣;初步培養生活自理能力;熱愛集體,樂於與老師、同學交往。

--國小高年級(4-6年級)的留守兒童:掌握有效方法,提高學習效率;提高生活自理能力,關愛家人;樹立同學間合作意識,鍛鍊抗挫能力;初步瞭解情緒調節方法。學會溝通,與老師、同學、家長和睦相處;瞭解自己能力、特點,初步學會接納自我、他人。

(三)積極開通學生、家長、教師同步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要有計劃地開展教師培訓,同時要儘可能地吸納家長參與到活動中來,營造學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環境。

六、方式及途經

1、按照"體驗教育"的理念,把不同年級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標和內容通過情景設計、角色扮演、問題辯析、遊戲輔導、娛樂活動等方式傳遞給留守兒童,幫助他們在參與式、互動式活動中體驗做人做事的道理。

2、開設專家心理知識講座、心理熱線輔導,普及心理健康科學常識,幫助他們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識,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

3、開展心理項目素質拓展訓練,採用素質拓展訓練項目進校園與專業基地訓練相結合的方式,針對不同年級留守兒童的能力及特點開展心理項目素質拓展。

4、在全校範圍開設心理健康諮詢室,藉助各種媒體開展定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七、組織實施

1、加強對"留守兒童心理健康關愛行動"實施工作的領導和管理。各班把"留守兒童心理健康關愛行動"作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環節,充分認識到實踐、活動、體驗教育方式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成立專項工作領導小組,切實加強領導和管理。學校積極支持少先隊組織開展工作,幫助解決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

2、加強對"留守兒童心理健康關愛行動"的評估力度,確定評估指標。將"留守兒童心理健康關愛行動"納入學校工作計劃,有領導分管落實,有年度工作計劃,有專人負責開展工作,有專門的時間保障。要有年度"留守兒童心理健康關愛行動"工作報告。

3、加強對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技能和專業知識的培訓,納入繼續教育學分體系。"留守兒童心理健康關愛行動"是一項科學性、實踐性很強的工作,從事這項工作的少先隊輔導員必須經過專業培訓。培訓須納入繼續教育學分體系加以認定。少先隊輔導員從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學校應保證他們的精力和時間,並計算相應的工作量,給予相應報酬。

農村國小關愛留守兒童個人工作計劃 篇13

一、指導思想

為認真落實上級有關留守兒童教育的相關文件精神,打造我校在留守兒童教育方面的特色,為迫切需要關愛的特殊少年兒童羣體尤其是“留守兒童”提供服務和幫助,關注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豐富留守兒童的校園文化生活更好地培養、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提高綜合素質,培養集體榮譽感,讓每個孩子在活動中尋找快樂、培養自信、得到進步,營造積極向上、文明和諧的校園文化氛圍。為更好地推動“留守兒童”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化、規範化和經常化,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二、成立領導機構

為切實做好留守兒童教育保護工作,儘量減少我校留守兒童數量,讓全校學生能健康成長,特成立落圈國小留守兒童教育保護工作領導機構:

組 長:蔣發順(學校負責人)負責留守兒童教育保護工作的安排、佈置

副組長:何興義(教導主任)負責留守兒童相關的幫扶,勸學工作。

成 員:曹 靖(學校思政主任)負責留守兒童教育保護各措施的擬定各班班主任,負責留守兒童教育保護工作在各班的具體執行。

三、問題分析

留守兒童問題背後是中國農民問題,反映出社會對農民的關心還遠遠不夠。關愛留守兒童,關係到農民工權益的維護,甚至對於加快經濟發展、構建和諧社會都具有重要意義。

隨着經濟的發展,農村勞動力轉移步伐加快,青壯年出去打工的越來越多,許多孩子都交給老人或親戚撫養,監護人的文化程度明顯偏低。忽略了對留守兒童關愛。留守兒童因隔代教養、親朋搭幫教養等等,缺少親情關愛和正確家庭教育,在安全、健康、品德、學業、生活以及心理素質方面面臨諸多困難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他們健康成長。

四、要解決的問題

1、學業失教:部分留守學生不能很好完成學業,學習習慣差。

2、心理失衡:留守兒童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抱怨、自卑、驕橫、焦慮,有的甚至沉迷網吧,行為失控、如校園暴力等惡劣行為。

3、親情失落:留守兒童感到親情失落和孤獨,非常想得到父母、老師、同學的關愛。

4、安全失保:由於缺少親人的照料,留守兒童在生活中存在着嚴重的安全隱患問題(如生活安全問題、煤氣、火、開水、電)人身安全(上、放學)。

5、由於少數留守家庭中的孩子父母不在身邊,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強,比起一般兒童,他們對父母少有依賴性,因為少數留守兒童承擔生活勞動量超出了範圍,對身心健康不利。

四、具體措施

1、摸底造冊,建立留守兒童特別檔案。班主任對留守兒童的情況深入瞭解,隨時關注留守兒童的動態。

2、班主任每週同留守兒童交談一次,對他們的心理需要進行了解,並正確引導,給予關愛。每兩週同留守兒童的家長通一次電話,彙報兒童的進步,增強家長和留守兒童的自信心。

3、任課教師要了解學生在家中學習、生活的實際情況,發現潛在的問題,幫助他們解決生活與學習上的困難。主動、真誠地關心、幫助他們,讓他們感受到來自老師的温暖。

4、部分留守兒童學習成績欠佳,在班級開展“手拉手、結對子” 幫扶活動,讓留守兒童與班級同學成為“手拉手”小夥伴,一起學習,一起遊戲,讓留守兒童感受到來自小夥伴的關懷與温暖。

5、優先輔導。

班級要從學習方面對留守兒童分類分組,落實到每一位任課教師。由任課教師具體分析學生的學業情況,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學習幫扶計劃,明確幫扶時間,內容和階段性成果。每個留守兒童由教師牽頭確定一名學習幫手,教師要對結對幫扶效果進行定期檢查,建立進步檔案。

6、實施教師結對幫扶留守兒童制度。

在留守學生中確立重點幫扶對象並配備幫扶教師。配對幫扶教師要經常與留守學生談心,隨時掌握留守學生的思想動態,引導他們健康成長。教師要不時與留守兒童互相交流、溝通,掌握留守兒童的思想、生活情況;讓留守兒童在老師、同學羣體中成長,對已缺失的家庭教育進行補償,使他們走出孤獨和憂鬱。

7、在留守兒童中多開展一些活動,如故事會,詩歌朗誦比賽,勞動實踐活動,聯歡活動,手抄報比賽活動,誇媽媽活動,文明禮儀活動,愛少先隊隊旗活動等等,讓他們在學校生活有樂趣,願意與夥伴共成長。

五、預測與探索

通過以上幫扶措施的實施,切實為留守兒童提供真情服務,對農村留守兒童這一特殊羣體給予更多的幫助和關懷,使之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留守兒童的生活、學習困難和情感、心理問題,讓他們得以快樂健康地生活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