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理論學習計劃

隨着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結構性矛盾凸顯,新舊增長點青黃不接,各類風險挑戰增多,舊的增長路徑難以為繼,轉變發展方式日益緊迫。“xx”期間,安徽必須把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放在突出位置,加快改革創新步伐,切實擺脱舊的路徑依賴,推動經濟發展轉入新軌道。

十三五理論學習計劃

一、擺脱對投資拉動的過度依賴,走投資消費聯動的新路

二、擺脱對傳統產業的過度依賴,走創新驅動的新路

三、擺脱對要素資源粗放投入的過度依賴,走綠色化引領的新路

四、擺脱對非均衡發展的過度依賴,走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新路

五、擺脱對政府主導經濟的過度依賴,走市場和政府協調配合的新路

改革開放以來,中央堅持市場化方向,不斷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經過30多年的實踐,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已經初步建立,但仍需進一步完善。政府部門掌握的權限過大,一些地方為了招商引資、發展經濟不惜拼土地、拼環境、拼政策,干擾市場機制發揮作用,導致競爭不充分、要素價格扭曲等問題。近年來,我省積極推進行政體制、新型城鎮化、醫藥衞生等改革先行先試,一些領域的改革走在全國前列,但傳統體制束縛依然嚴重,發展活力亟待釋放。新增長動力機制的形成有賴於市場化改革。 “xx”時期全面深化改革進入攻堅期,隨着行政管理、科技體制、財税金融等重點領域改革逐步深入,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科技經濟“兩張皮”、市場準入“玻璃門”“彈簧門”等問題有望逐步破解,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力將得到充分釋放。安徽應抓住用好國家技術創新工程、新型城鎮化、醫改等先行先試機遇,探索構建市場化發現培育增長點的新機制,推動市場和政府作用相互協調、相互促進,進一步激發全社會創業、創新、創造活力,不斷提高資源配置效率。

“xx”時期,擺脱舊的路徑依賴,形成新的發展方式,亟需改革的思路、開放的視野和創新的辦法。一是強化系統思維。國際國內需求收緊,資源環境約束強化,傳統發展路子已走不通了。只有把眼光放到需求升級、民生改善、生態保護、體制創新上,加快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才能發現新的增長空間,也才能找到穩當前、管長遠的現實路徑。二是強化底線思維。在經濟下行週期主動進行產業轉型和結構調整,可以為長遠發展增強動力、預留空間。我們有必要明確經濟運行底線,在守住穩增長、保就業下限和防通脹上限的基礎上,努力在調結構、促改革處着力,為經濟持續健康增長蓄積能量。三是強化創新思維。新常態下,新技術、新業態、新政策快速湧現,不僅對企業、也對地方政府部門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適應新常態,各地既要勇於擔當,在國家頂層設計明確的框架內主動作為,更要破除在經濟平面擴張下形成的思維定勢,積極探索適應簡政放權、職能轉變要求的新思路、新辦法。

“xx”規劃是一項系統而重要的工程,各地、各部門和條線都在如火如荼地調研、準備中,再加上此類“接地氣”的徵求民意,相信一定可以科學、圓滿地完成編制。本人先後有幸在基層法院、基層組織部門和省社保中心工作,結合自己的親身工作體會,對這三個崗位目前存在的難題與困境深有感觸,現提出自己一些粗淺的分析和思考,希望能為規劃編制領導小組編制提供一點思路。

法院方面:基層執法部門和執法工作者目前面臨的最大難題就是政治任務、維穩壓力與依法辦事、維護法治權威之間的矛盾,基層相當一部分羣眾惡意製造或宣稱制造羣體事件、上訪事件,來干擾執法或辦案,從而達到其自己目的,基層執法人員往往也怕出現不穩定事件而放棄法律,選擇和稀泥甚至違背法理的做法,這不僅會讓其他廣大羣眾紛紛效仿,更會導致百姓“信訪不信法”的心理蔓延,大大影響了法院的形象和法治的權威。建議在明確責任和監懲機制的基礎上,取消或減少司法辦案人員的維穩、信訪、上訪考核指標,讓司法機關、執法人員心無旁騖地維護法治、嚴格執法。如果説提高法檢人員待遇、明確案件終身負責制等司法改革舉措是增強法治建設的外在動力,那麼我想執法人員“去政治化”、執法標準“單一化”則是對他們內在的心理減壓。

基層組織部門主要是幹部、組織、人才三大塊,幹部選拔方面越來越規範,但仍存在羣眾不理解甚至誤解的情況,建議借鑑法院人民陪審員制度,逐步挑選有素質、有威信的羣眾參與到幹部考察過程中去,畢竟“互信緣於透明,謠言止於公開”;組織工作主要困境也是“接地氣”不夠,理論性文章和政策調研佔了基層黨建工作的主要方面,建議可以利用黨組織的全覆蓋,廣泛開展諸如”尋找遺失嬰兒“等百姓關注、期盼的實在事情,增強黨組織凝聚力;人才工作建議要將對基層的考核指標從單純的“招引”數量、層次轉向“留住”人才和人才利用程度上來,避免人才資源浪費、流於形式。

社會保障事業目前存在險種不全、保障體系之間關係的不夠銜接、信息系統支撐不夠、經辦力量跟不上等諸多問題,尤其是由於上級經辦機構對下級機構無約束力,很多地方的經辦機構出於地方利益考慮不能嚴格執行上級經辦機構的政策和要求(如最基本的最低繳費基數,各地都自行其是),極大地損害了全省社保政策統籌的公信力,本人認為這些問題關鍵要從體制上解決,社會保障是較為重要的民生事業,與税務、工商等一樣事關民生與穩定大局,且相對較為專業,建議可以逐步考慮垂直管理,即便條件不成熟也可以參照市、縣的做法,對省社保中心進行升格為二級局(省社保中心現有49名工作人員,下含設10個科室,卻和其他3、4個人的普通部門同等級別,而地方社保中心均已升格),增加省級社保經辦機構的話語權與人力財力投入,避免權責不等、權威不夠的尷尬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