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學校秋季工作計劃(通用3篇)

高中學校秋季工作計劃 篇1

一、以德育為核心

高中學校秋季工作計劃(通用3篇)

依據《中國小德育工作指南》,明確“五育並舉,全面發展,着力培養青少年紅色基因,全球視野和創新思維”的目標,踐行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育人理念,促進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進一步提升德育實效性和針對性。

1、宣傳弘揚於漪精神

宣傳弘揚於漪精神,推進學校師德師風建設;學習於漪德育思想,倡導全員德育,深化學校德育工作。

2、探索德育一體化

(1)推進思政課教育,積極開展課題研究,充分利用高校資源,推進各類課程與思政課程協同育人,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學校教育教學全過程。

(2)開展生命教育,依託“楊浦區生態教育聯合研訓基地”,紮實推進學校生命教育,培育學生健康人格,為學生的生命健康成長服務,營造良好校園心理氛圍。

(3)探索家庭學校社區教育,形成“以學校教育為主導,以家庭教育為基礎,以社會教育為依託”的多元教育環境,推進德育合力建設。

3、抓實行為規範養成教育

(1)加強行為規範,以《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為準則,開展“六大文明窗口”評比,加強學生的紀律管理和安全教育,逐步落實學生行為規範的養成教育。

(2)加強勞動教育,將勞動教育有機融入育人工作全過程,培養學生勞動習慣、獨立意識和責任意識,實現以勞輔德,以勞增智,以勞強體,以勞益美,全面育人的教育理念。

(3)加強誠信教育,通過常規性、主題性和系列性行為規範教育活動,加強誠信教育,幫助學生形成文明習慣,提升綜合素質,促進優良班風和校風的形成,營造講文明、守紀律的和諧氛圍。

4、挖掘德育資源,開展主題教育

(1)以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教育為載體,加強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教育,開展“十月歌會”“讀書徵文”等各類主題活動,激發愛國熱情,進一步加強理想信念教育。

(2)以學生社團建設為載體,依託學生活動中心,結合學校藝術、體育和科普工作,進一步加強社團的課程化建設,組織學生社團參加校園開放日、創新大賽、明日科技之星、藝術展演及體育競技等重大活動,指導學生社團合理利用公眾號、校園主頁、電台、黑板報、宣傳欄等媒介,拓展校園文化宣傳途徑,為學生的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氛圍。

(3)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為指導,結合學軍、學農、社會實踐和志願者服務活動,為學生提供數量充足、內容豐富、積極健康的社會實踐平台,為高等院校提供更有價值的信息。

(4)以提升學生幹部綜合素質為抓手,結合教學樓的電子設備、書包櫃、休息室及宿舍等管理,進一步培養學生幹部服務意識,責任意識和綜合管理能力

(5)以特色校園文化活動為平台,結合開學典禮、升旗儀式、運動會、迎新音樂會和文化節等傳統校園文化活動,充分發揮學生在活動中的主體作用,增強學生對學校文化的認同感。

二、以教學為中心

落實各項教學常規工作,以“管理有序,教育有度,教學有法”為原則,有計劃、講實效地推進教學工作,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1、落實統編教材使用,穩步推進考試改革

(1)高一年級:抓好統編教材使用工作、初高銜接和選課指導

以三科統編教材試點為契機,結合“創智課堂”建設,積極組織參加新教材研訓,通過學科教學研討會、打造精品課例、推選優秀課程資源等途徑,推進統編教材課堂實踐與科研,促進教學質量提高。

加強學生生涯規劃指導,培養學生形成生涯規劃意識;培養學生根據自身基礎、興趣、愛好、志向,合理組合選科;做好國家統編教材使用工作,研究新教材,落實新理念,順應新形勢。

(2)高二年級:抓好合格考和等級考複習迎考工作

根據教育部新的科目調整,指導學生慎重選科調整;組織好高二年級物理、化學、歷史和政治四門學科合格考和部分同學生物和地理等級考,科學把握課程標準,促進教師參與市區校級教研和交流,調整適應新的教學要求。

(3)高三年級:抓好按學科組合重新分班管理和確保教學質量工作

改進完善走班教學,以加三學科組合重新分班,合理安排教學課時;實施“抓中間、促兩頭”的教學策略,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加強對高三模考、等級考模考、春考及英語大學聯考一試的質量分析,針對各層次學生的具體情況,托住底部生,穩住綜評線,提高率;抓好班風學風建設;組織好春考的志願填報。

2、注重學科融合,提高人文科學素養

(1)積極探索多學科交叉融合的有效途徑,倡導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融合,關注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科學素養和人文底藴的養成。

(2)推進市區校三級創新實驗室建設和相關課程建設,整合各類拓展型、研究型課程,促進以課題研究為導向的研究性課程建設,進一步開展學生課題型課程研究,尤其是高一年級學生課題開題工作,從而激發學生探究的意識與興趣,培養學生探究的思維與能力。提升創新實驗室的輻射力度,整合校內外資源,開發校本課程,力求達到全面提升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實效。

(3)貫徹執行課程標準,確保體育、藝術課程,積極開展面向全體學生豐富多彩的'課內外文體活動,全面提高我校體育教育和藝術教育的質量,推動學科五育融合。

3、加強教務日常管理工作,提高教學管理水平

(1)加強教學過程的監督和管理,做好等級考後課程的設置安排。

(2)探索合格考教學模式,從校本作業入手,不斷優化學科作業管理,全面落實“輕負高質”。

(3)抓好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認真做好各年級學生綜合評價數據的網上輸入工作。

(4)做好學業水平合格考、等級考、秋季大學聯考及其他各類考試的考務工作,力求零差錯。

(5)在市教委高中階段招生政策的指導下,加強招生宣傳,加強與學校的溝通交流,組織好招生諮詢會。

三、以教師為關鍵

貫徹落實《教育部關於新時代中國小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xx區教師職業道德行為書》,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着力打造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促進學校可持續發展。

1、加強教師學習

班會課調整到週五,保證週五教工學習時間,新課程標準等。

2、加強引領和輻射力

加強“三名”工程建設,充分發揮區學科名教師,學科帶頭人、區骨幹教師及特級教師引領、示範作用。

3、重視青年教師培養

積極開展“引領,師徒帶教”活動,推薦組織青年教師參加各級各類教育教學培訓與比賽,加強見習教師規範化培訓,為青年教師搭建學習和發展的平台;關注青年教師思想動態和工作情況,使他們保持品德良好、努力上進、勇於創新的精神面貌,成為學校發展的持續動力。

4、做好師訓工作,加強教研組建設

按時完成各級各類師訓工作,從教師需求出發,圍繞教育教學改革熱點、難點、重點問題設置培訓內容和探索培訓的途徑;加強學科教研組建設,抓好教研組的學習、培訓、研究,做到了研訓一體化,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5、提升班主任隊伍整體素質

依託市、區班主任培訓基地,藉助張璇上海市班主任工作室,積級輸送優秀青年班主任參加市區相關培訓;結合大學聯考新政後走班教學管理經驗,積極探索班主任工作新方式;選拔優秀班主任擔任年級組長,搭建班主任發展平台。

四、以管理為保障

1、全面加強黨的領導

把黨的教育方針全面貫徹到學校工作各方面,是辦好教育的根本保證。召開教代會,審定學校校歌,修訂學校章程。有效落實羣團工作及時聽取各種崗位教師的意見,保障教師們參與學校管理的權利,公正民主地做好評優、職稱、招聘、招生、績效考核等關乎羣眾切身利益的事項,大力支持工會做好教職工療休養、體檢、文體活動等,組織好每學期民主黨派座談會,傾聽建議、監督辦學,切實有效地改進學校工作。

2、紮實做好學校安全工作

(1)落實學校安全保障工作制度,明確工作人員的崗位職責,健全學校安全工作管理機制,健全落實安全工作常規管理制度及安全工作責任與考核制度,完善安全工作長效機制,促進安全工作規範有序。

(2)加強校園安全常規管理,重視“學校放心食堂”、宿舍安全和衞生防疫工作;定期對飲水設備、電梯設備、視頻監控、消防設備等進行全面檢查維修,做好網絡、電話、多媒體設備等的檢測;進一步規範校園車輛管理,切實消除安全隱患,盡學校努力,為師生創造安全舒適的條件。

(3)繼續開展師生安全教育和應急演習,加強安全管理隊伍培訓,進一步健全應急救援機制,增強師生安全意識與防範能力。

3、大力推進校園信息化工作

(1)信息技術的統整和應用

促進信息科技與學校管理、學校教學、項目建設和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等多元整合、有機結合,讓信息技術更好地服務於教育教學的日常工作,服務於學校管理工作。

(2)加強信息技術設備管理

加強網絡、機房及多媒體教室的安全管理,定期對學校的多媒體教學設備、網絡設備、網站信息等進行檢查和維護保養工作,進一步提高各種設備、資源的使用效率。

(3)信息化標杆校的申報

通過信息化標杆校的申報,從信息化學習環境和資源建設、信息化學習模式構建、信息化學習課程設置、信息化綜合素質評價等多方面提升學校信息化工作。

4、重視校園環境建設

(1)重點開展垃圾分類工作

制定垃圾分類實施方案,使垃圾分類回收長期化、規範化,並且做好垃圾分類知識普及工作,設立宣傳欄、黑板報等,增強學生環保意識,營造全體師生共同參與垃圾分類的良好氛圍,讓校園更加乾淨有序,讓師生學習生活更加舒適美好。

(2)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綠化建設

要做好學校的遠景規劃,提前部署學校修建、改造項目,進一步加強校園綠化建設,提升校園文化內涵。

五、其他工作

1、堅持以構建“精神文明校園”為目標,加強行風建設,把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深入開展下去,努力開創學校精神文明建設的新局面。

2、嚴格執行財務制度,嚴格執行學生收費規定,確保財務管理規範有序;加強公共財物管理,定期做好財產盤點核準工作。

3、把語言文字的規範化工作貫穿於學校的教學、管理及考評、考核等各個環節,有計劃、有步驟地打造一個充滿濃郁氣氛的書香校園。

4、進一步規範檔案管理工作,提高圖書館檔案管理的質量與效率。

5、繼續做好義務獻血等各項常規工作。

高中學校秋季工作計劃 篇2

學校總務處在黨支部、學校的領導下,全面貫徹落實學校總體計劃,學校後勤堅持圍繞一箇中心,搞好服務。圍繞教育教學這個中心,搞好兩個服務:一是搞好教育教學服務;二是搞好師生生活服務。

一、工作目標

1、確保為教育教學提供優質的服務。

2、嚴格後勤管理,確保學校的正常運轉。

3、提高安全意識,加強安全管理,確保安全。無隱患,無重大事故的發生。

二、主要措施

1、加強後勤建設,強化服務育人意識,努力提高思想素質和業務素質,對學生進行愛護公共財產和保護校園環境的教育,充分調動工作積極性,提高服務效率。

2、進一步加強財務管理,精打細算,節約開支。做到有法可依,違法必究,嚴格管理好資金。

3、堅持各項財務管理制度,嚴格執行財務審批手續,保證資金合理有效地使用。

4、強化校產管理,特別是對財產管理責任制,建立完善的固定資產登記制度。

三、具體工作安排

1、八月檢查和維修教學用具,保證教育教學順利進行,維修學校圍牆及擋土牆。

2、九月修建學校花壇,硬化一個120平方乒乓球場地,平整舊教師宿舍場地。

3、十月至十一月份,修建學生宿舍樓廁所,硬化綜合樓至廁所130米的.人行道。

4、十二月份,對學校花壇進行種花、種樹。

5、20__年元月,進行全校校產清查登記。

6、20__年二月份,修理各種桌凳、教學用具,保證教育教學工作順利進行。

7、20__年三月份,修補校園綠化帶,進行安全防範工作。

8、20__年四月份,抓好衞生環保工作,強化環境衞生事宜。特別對學校特別對學校食堂,學生宿舍樓進行全面嚴格的檢查,確保師生的安全。

9、20__年五月份,檢查教學樓、綜合樓的設備設施安全。

10、20__年六月份,開展安全教育宣傳活動、安全工作調查。

11、20__年七月份,清理、清查學校財產,並做好登記、回收工作,認真做好期末各項費用的清算工作。

高中學校秋季工作計劃 篇3

一、學校基本概況

我校是一所鎮中心國中。學校現有14個教學班,627名學生,103名教職工,其中專任教師80人,教師學歷達標率100%,具有本科學歷教師達85%以上。

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積極推進素質教育,不斷深化課程改革,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國中畢業生升學率達99%以上,連續15年獲得縣國中教育評估綜合獎。

學校先後被評為“全國青少年普法教育先進單位”、“江蘇省實施教育現代化工程示範學校”、“鹽城市依法治校示範校”、“鹽城市心理素質教育實驗校”、“鹽城市安全文明校園”、“鹽城市中學生素質拓展計劃試點學校”、“鹽城市德育工作先進學校”和“鹽城市平安校園”。

二、三年總體工作目標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一代新人為根本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深入推進素質教育。

堅持教育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斷深化改革,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爭創“和諧校園”,促進學校持續發展,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

積極實施教育現代化工程,充分發揮農村學校的綜合功能,把學校辦成鄉村基層的文化、科技和教育活動基地,發揮農村學校作為當地文化中心和信息傳播中心的作用。

三、年度工作目標

年度目標

德育工作

建立科學的德育評價體系。

形成德育工作序列化方案,初步構建起本校的德育模式。

加強和改進德育課程,形成德育課程改革方案。

創建市“和諧校園”。

進一步完善本校的德育模式。

德育課程改革取得較大成效。

基本形成德育工作特色,尤其在養成教育方面形式特色。

大力開展德育教育資源,落實德育實踐基地,學生道德實踐活動成效顯著。

德育課程改革取得顯著成效。

形成鮮明的德育特色。

實現科學化、規範化、網絡化管理。

各項德育考核指標達到高標準要求。

強化德育科研,科研成果能在全縣推廣。

教學工作

健全新型的教科研隊伍。

全體教師更新教育教學理念。

進一步修改教學模式,修訂教學管理制度和評價制度。

多數學生能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具有嚴謹的學習態度、良好的學習習慣、較強的學習能力和綜合實踐能力,發展興趣特長。

修訂校本課程實施計劃,編定校本課程實施內容。

進一步充實完善課改方案和教學模式。進一步完善教學管理制度和評價制度。

絕大多數學生能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學習態度嚴謹,學習習慣良好,學習能力和綜合實踐能力較強,發展興趣特長。

充分發揮校本課程作用,打造學校新的特色,對教科研課題階段性實驗總結。

形成完善的教科研管理模式,教科研考核、評定製度完善。

全體教師自覺用新的理念指導教育教學工作。

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課改模式,並能在縣內推廣。

每個學生都能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學習態度嚴謹,學習習慣良好,學習能力和綜合實踐能力較強,充分發展興趣特長。

形成具有農村學校特色的校本課程系列,每個學生都具有特長,具有為農服務本領。

隊伍建設

形成科學的教育教學管理機制,完善崗位責任制、學科帶頭人和青年教師培養提高方案以及科學的評價機制。

骨幹教師佔50%,被縣確定的教學骨幹佔10%。

80%的教師能夠運用現代化教育技術手段、開發多媒體教學軟件。

60%教師的教育教學論文在縣級以上評比中獲獎或在報刊上發表。

全體教師敬業愛崗,好學上進。建立起一支在全鎮有較高地位和較大影響力的師資隊伍。

進一步完善教育教學管理機制,創造良好的人才成長機制。

骨幹教師佔60%,被縣確定的教學骨幹佔20%。

教師在運用現代化教育技術手段、開發多媒體教學軟件方面具有較高的能力,且教學效果顯著。

80%教師的教育教學論文在縣級以上評比中獲獎或在報刊上發表。

教師隊伍師德高尚、業務優良、結構合理,在縣內有較高地位。

實現教育教學管理的高水平、高檔次,全面完善隊伍的提高機制。

骨幹教師佔70%,被縣確定的教學骨幹佔30%,有5名以上教師成為全縣或全市有影響的名教師。

90%教師的教育教學論文在縣級以上評比中獲獎或在報刊上發表。

建立起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良、開拓進取、成果豐厚,在市內有良好聲譽的師資隊伍。

規範管理

構建一個模式,堅持“兩全”,做到“三個到位”。一個模式是新的有效的校本管理模式:科學完善的管理網絡、完整的系列化管理制度,健全的考核評估體系,有效的學校內部激勵機制,開放辦學,讓家長和社區代表直接參與學校管理與監督。

堅持“兩全”即堅持全員管理,全過程管理。建立學校、處室、年級組三級督導評估體系,將學校督查、年級組自查、互查有機結合,教務處的教學“五認真”常規檢查、年級教學視導、備課組督導、階段抽考,政教處的班級常規督導交叉進行。每次督導、抽考後都要形成督導報告和質量分析,通過召開教情、學情分析會進行反饋,加強督評之後的跟蹤管理,形成長效管理機制。

做到“三個到位”,即領導到位、責任到位、激勵到位。強化校級領導領班值日製度,強化中層以上幹部周聽課日製度。在教師實績的考核上,先對該教師所屬的班級、備課組進行整體考核,再將考核結果與該教師個人的教學實績結合起來進行綜合考核獎懲,發揮整體效益。

繼續加大校務公開的力度,健全經濟責任制度,財務管理制度。

把每一項教育教學管理的基本要求逐項落到實處,並在“精、細、實”上狠下功夫。

縮國小校管理模塊,下移管理重心,組成年級管理模塊,每個教師既受年級組管理,又受備課組管理,雙輪驅動,形成一種“職能交叉、平行進行、協調同步”的運作機制。

激發良性競爭,抓實管理常規。每月按三個等級對各年級進行分級評比,發流動紅旗,評比結果納入當月考核和學期綜合考核。常規管理實行年級管理小組成員領班值日製、學生周集訓制、周總結月評比制。教學管理實行階段教學目標過關制、學期教學質量考核驗收制、學年教學質量評估獎懲制。

職能處室和年級組、教研組、備課組職能明確,分工合理,形成合力,不斷完善科學管理保障體系。

完善校務公開的思想保障系統、權力保障系統、運行保障系統和手段保障系統。健全督查機制,構建學校管理中的三級督查網絡,一級網絡是領導集體督查層,二級網絡是職能部門督查層,三級網絡是羣體互動督查層,充分發揮各級督查網絡的效能。

校園建設

積極打造“人文校園”,繼續營造校園人文環境,繼續辦好校園廣播系統,定期出刊板報、畫廊,積極開展文學社、小記者站、校園文化節等活動,環境佈置美觀大方,體現教育性。

努力建設“信息化校園”,上好信息技術課。所有教室均裝備電視機、收錄機和實物投影儀。

進一步打造“平安校園”,建立學校安全、衞生、穩定工作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與食堂工作人員、宿舍管理人員、班主任簽訂安全衞生工作責任狀,添置消防器材,消除安全隱患。

努力創建“法制校園”,建立、健全各類管理制度,全面推行校務公開,嚴肅考風考紀,杜絕侵犯教師和學生合法權益行為的發生。

繼續創建“文明校園”,師生言談舉止文明,人際關係健康和諧,經常保持環境整潔,地面無痰跡、紙屑,窗明几淨。

建立和完善教育收費制度,進一步規範辦學行為。

建立貧困家庭子女就學保障機制。

繼續創建“生態校園”,按照綠化、美化、香化的要求,調整優化校園綠化結構,植樹、建草坪、設花壇,全部到位。健全制度,落實管理責任,掛牌標明校園綠化樹種,使校園成為生物學知識的學習園地。充分利用生態節日,開展系列科普宣傳活動。

進一步改善校園人文環境,在原有基礎上擴建規模較大的櫥窗。

加快信息化步伐,100%教師利用電腦上課,基本實現辦公自動化,做到資源共享。

進一步加強校園環境管理,校園環境整潔、優美、文明,使學校變成花園和學生讀書的樂園。

校園文化氛圍濃烈。

初步建立遠程教育系統運行管理保障機制,加強現代遠程教育,初步形成信息化環境,發揮農村學校作為當地文化中心和信息傳播中心的作用。實現教育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以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

特色創新

創建市綠色學校。

辦好校園廣播系統,定期出刊板報、畫廊,積極開展文學社、校園文化節等活動,環境佈置美觀大方,體現教育性。

校園環境整潔、優美、文明,努力形成獨特的文化風格,使全體師生每時每刻都能在潛移默化中享受先進文化薰陶,實現人格的昇華。挖掘繼承和發展學校的優秀傳統,並賦予時代精神,突出抓好校風、教風和學風的建設。圍繞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長,開展形式多樣的校園活動,張揚、培養和鍛鍊學生的各方面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倡導“以人為本,文化關懷”的`思想,構建平等、民主、和諧的新型師生關係。

創建全縣農村國中一流生態校園。

全校形成生態校園組織網絡,校長掛帥,成立創建領導小組,各處室分工負責。

學科教學對學生進行環保理念的滲透,並編制生態校園的校本教材讓學生學習,並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切實提高學生的環境意識和環保能力。

通過創建生態校園,不斷增強學生的環境意識,明顯提高現代文明素質。

建立遠程教育系統運行管理保障機制,加強現代遠程教育,形成信息化環境,發揮農村學校作為當地文化中心和信息傳播中心的作用。實現教育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以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