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研組工作計劃期末模板(通用18篇)

地理教研組工作計劃期末模板 篇1

一、指導思想

地理教研組工作計劃期末模板(通用18篇)

“聚精會神抓質量,腳踏實地謀提高”。地生備課組的質量應主要表現和落實在每一次集體備課、每一次教學研討、每一堂班級授課;我們的發展,集中體現在教育教學觀的轉變和教學效能的提升,體現在對教學規律的摸索和探索,體現在課堂教學的改革嘗試之中。

二、工作目標

瞭解學生的個性,尊重學生的個性,更好的處理學生髮展個性化與社會化統一,更好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給予學生髮展的主動權,從而促進學生更快、更健康地發展,這些已經成為新一代教師責無旁貸的歷史使命。在學校教育和教學改革的滾滾浪潮中,我們七年級地理備課組,會認真領會學校教改精神,知難而上,在新的學期,決心緊跟業內改革潮流,在科學理論指導下,遵循教育教學此文轉自斐斐課件園規律,切實貫徹新《課程標準》重要思想,充分挖掘和利用豐富多彩的教學資源和教學手段,確保學生學科素質的穩步提高和本學科教學目標的順利完成。

三、 工作重點、

結合常規教研,在“計劃、準備、實施、小結、反饋、提高”六個環節上下功夫,提高教研質量。通過組織年級的集體備課、研究課、聽課調研等活動,努力在教師中形成重研討、重實踐、重反思、重互動的教研空氣,及時總結課改經驗與成果,反思與解決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加強對青年骨幹教師的培養通過讓青年教師上組內、校級公開課等活動,幫助我們儘快提高業務水平和教學本領。

四、複習進度

第一週 第五章

第二、三週 第六章

第四周 第七章

第五、六週 第八章

第七週—— 總複習

五、措施

1、積極參與集體備課,加強課堂教學的設計,並解決疑難問題 。

2、二輪總複習時,一方面要加強重點知識的複習,另一方面要聯繫當前熱點問題,培養學的分析和做題能力

3、分析近幾年的會考題,研究會考形勢。

4、課堂教學中加強讀圖能力的練習。

地理教研組工作計劃期末模板 篇2

本學期根據市、區教研室工作要求,本教研組以課改為契機,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途徑,校本教研為抓手,提高教學質量為目標,重點做好教學常規的落實,校本課程的開發和實施等工作,創新工作方法,有針對性地開展各項教研活動,促進青年教師的專業成長。 本學期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加強理論學習,提高理論素養

堅持每兩週一次的教育教學理論學習或主題教學研究活動,重點學習了《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常州市中國小教師“八要”和“”十不“》、《常州市新橋中學教師教學常規》、《地理學科教學常規》、《課改新課型》等,探討新課程背景下有效課堂教學模式,積極穩妥地實施高中地理新課程,及時發現和解決新課程落實中產生的問題。加強理論與實踐的聯繫。

二、落實常規工作,提高課堂效率

認真學習《給教師的教學建議》,做到教學常規中的五認真,重點以“學案”為載體,精心設計每一堂課的學案,在學案上進行二次備課,精講巧練,提高教學質量。黃建華、焦利明、陳繼華、孫建榮、劉曉萍等老師開設了公開課。高三早讀課佈置閲讀內容,並當堂檢查。發揮學科指導小組的指導和督促作用,進行“有效課堂教學”的研討活動,提高課堂效率。每月對本教研組老師作一次常規檢查,重點檢查教案、學案上的二次備課、上課規範、課堂反饋、作業批改、聽課記錄和評課等,檢查情況良好。

三、以課題為抓手,提高實踐能力

本學期的研究課題是:“在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環境素養的研究”和“地理複習課課型研究”。分別在高一和高二年級進行同題異構,開設五次課型研究課,重點對高三老師和年輕老師進行磨課,積累材料,10月份,本教研組課題“在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環境素養的研究”接受市中期評估。被立為市級課題。

全組老師積極參與市級課題“新課程課型研究”。

四、加強集體備課,發揮團隊精神

高一和高二集體備課小組選擇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進行集體備課。做到定時間、定中心發言人、定地點、定內容,重點要突出如何根據學生實際、採用何種教學手段來達成三維目標,注重學案的設計和使用效果。把每次集體備課的教案上傳到新中網上。高一、高二年級集體備課時間分別是:週二上午第一二節課、週五上午第一二節課、週三上午第一二節課。

五、滲透環保教育,開展特色活動

繼續“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環保素養的研究”,注重在課內外進行環境教育的滲透,每位老師至少撰寫了兩個環保教案地理教研組工作計劃。國中年級以環保為主題開展綜合實踐活動,高一、高二以環保為主題,開展研究性學習和開設校本課程(第三週開始活動,共18課時),以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組織學生開展課外興趣小組活動。

六、珍惜學習機會,做到資源共享

積極參加市、區教研室組織的教研活動,認真做好記錄,把記錄及時交教務處。並利用教研活動或集體備課時間及時傳達學習內容,做到一人活動,大家受益要求全組老師積極參加學校的教師論壇活動,黃建華老師在第三、四次教學論壇活動中被評為“論壇之星”。高一、高二、高三年級分別由劉小萍、黃建華、焦利明老師負責在學案的基礎上編制配套的練習。

七、師徒互相學習,促進自我成長

每位老師聽課要求在15節以上。充分發揮學科指導小組的作用,對青年教師進行指導,並參與出卷、審卷、評卷,提高教學質量。結對的師徒要互相聽課,不斷改進,不斷進步。

地理教研組工作計劃期末模板 篇3

一、工作目標

1、 以培養學生的素質為根本任務,啟發和增強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方法和能力,讓課堂煥發生命活力,加強教研組、備課組的教學研究,全面提高課堂的科學性,思想性、趣味性和效益性。

2、 全面提高各年級地理教育教學質量,,高三年級在各種聯考中取得好成績。

3、 加強教研組和備課組的團結合作,形成合力,使全組成員都有進步,在一種比較和諧的氛圍中成長工作。全組所有成員努力將工作做到最優。都能成為學校放心的教學骨幹。

二、工作思路

(一)、整體構建教研組,進一步規範教研組活動制度

提高教研活動的實效性,每次活動有主題、有針對性,通過一系列活動將地理教師凝結為一個整體,強化整體意識,發揮整體作用,實現智慧互滲。並寫好每週的反饋表。

(二)、深入開展教學研究,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益

1、堅持集體備課制度。

我組五人自成一個備課組。每次輪流由一個教師作為主備課人,事先寫好教案並借好相關的課本與資料,在備課會時進行簡短的説課,其他老師給予建議。同年級的教師共同參考,並進行教學實施。在下一次備課時再進行總結和修正。。

2、加強組內聽課制度。

為了真正促進組內教研,加強聽課是最好最有效的措施。因此這學期還是先制定好組內課程表,加強組內聽課,這個效果非常好。我組成員之間的互相聽課的現象非常普遍,能達到合理分配和彼此監督的作用。

3、為了及時檢查教學成果,組內每月定期舉行地理教學的反饋工作,及時改進,並以此做好培優輔差的工作,促進教學及師生關係的和諧。本學期教研組將在作業檢查、教師教案、學生考試成績、課外活動輔導等方面對組內教師進行評價。

4、充分利用多媒體等輔助教學手段

信息技術作為教學的輔助手段,帶來了觀念的更新。上學期我覺得成員相對以前的教學來講在運用多媒體和製作課件方面有很大的進步。當然這是順應課改所需,課改過程中,課程與課時的矛盾非常突出,傳統的地理教學無法滿足。而多媒體等輔助教學手段能彌足很多不足。可以增大容量,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於變抽象為具體,培養學生的求知慾和探索欲。這學期會加強課件資源的共享,進一步步濃厚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的氛圍。

5、在提高教師的學科素養方面,我組在組內教研時會自覺關心當前國際國內重大社會、政治、經濟問題,及時與教材進行有機的結合,使教學理論聯繫實際。並及時總結經驗,力爭每人寫1-2篇有份量的教研論文。

(三)、堅持課改、加強課題和校本課程的研究

首先,進行新教材的學習和研究,落實新的課程計劃。

我組成員在上學期對於課改的一些操作和要求有比較具體的瞭解。但對課改的教學方式還是停留在原來的水平上,所以這學期我們主要以專題發言的形式和選取好的文章讓老師們進行學習,內容主要涉及的是課程標準解讀和教學方式轉變操作及相關文件的學習等方面。

其次,紮實開展“研究性學習”。

確定本學年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的具體做法,進度計劃和工作分工,做到有計劃、有時間、有地點、有內容。高效有序地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

最後,教研組工作要突出“研究”。要研究課程改革中探索性問題,研究教學常規中普遍性的問題,重點是要研究課堂。圍繞本期課堂主攻方向,擬定專人教師上一堂公開課。

(四)、做好以青年教師的培養為中心的師資隊伍建設。

我組人員雖不多,但個個是能手,都很上進。因此為了整組在此基礎上更上一層樓,我組要做好以青年教師的培養為中心的師資隊伍建設。決定組內一是、加強課外閲讀和理論研究。二是、落實青年教師培養計劃和措施,鼓勵青年教師參加區級以上層次的公開課、專題課等課堂教學活動。三是、鼓勵青年老師參加各級比賽爭取榮譽。

地理教研組工作計劃期末模板 篇4

指導思想:

本學期將繼續貫徹“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基本理念,以教學新課程理念為指導,以課堂教學為核心,加強課堂教學研討,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圍繞區教科中心提出的結合新課程中發現的新問題開展研究活動;以培養學生的靈活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為重點,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通過有效的學習活動認識數學,理解數學,獲取知識,積累學習方法,充實學習情趣,發展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加強教研組建設,以爭創優秀教研組為動力,總結經驗,發揮優勢,改進不足,聚集全組教師的智慧,努力使數學教研組在有朝氣、有創新精神、團結奮進的基礎上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工作目標:

1、通過主題性研討活動,有針對性的解決教學中的疑難雜症。

2、通過專家引領,共同研討,提高數學學科的教學水平,確保完成學校提出的各項指標;

3、立足課堂,讓學生輕輕鬆鬆學數學;

4、深化數學課題研究,進一步提高數學教師的理論水平和專業素養,提升數學教師科研素養;

5、激勵全組成員不斷反思教學,總結教學經驗,促自身專業成長。

具體工作:

常規工作:

1、抓好教研組的常規工作,定期舉行教研活動,積極組織教師參加各級教研活動,定期檢查備課筆記,教研組內交流教案,定期分析教案的質量。

2、抓好青年教師的傳、幫、帶工作。要在教材分析、教學資料、備課、講課、生活等方面多給以幫助,並在思想上多給以關心,充分發揮他們的長處,使他們儘快成為數學教學骨幹。

3、搞好各年級組的集體備課活動。使每一次的活動有內容,有實效。真正做到三研究:研究教材、研究學生和研究教法。

4、繼續請劉潤玉老師定期來校進行現場聽課點評指導,營造良好的教研氛圍。

5、為青年教師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積極推選他們參加各類賽事活動,提升學校數學組的整體教學教研水平。

6、加強課件的製作、應用,資源共享,推廣多媒體在教學中的應用。建立交流平台,鼓勵組內教師利用網絡技術,開拓視野,充實自己,提高業務水平。

重點工作:

1、圍繞“數學教學中怎樣培養學生計算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一主題開展研究活動,每堂研究課都以這一研究主題為中心進行研討。

2、開展即興十分鐘精彩片段比賽活動,從中推選出一人蔘加區級比賽。

3、分年級組開展一次以學生數學實踐活動為主題的大型學生競賽活動。

4、開展“計算與解決問題”的專題賽課活動,推出一堂優質課參加區裏的選拔賽。

5、組織全體組內教師積極參加九月份省、市組織教學論文、教學設計、教學片段、課件、反思等內容的賽事活動。

地理教研組工作計劃期末模板 篇5

一、指導思想:

本組繼續以推進中學地理素質教育為工作中心,以新課改教學理念為指導,加強現代化多媒體教育手段、教學模式的理論性和實踐性研究探索,切實落實學校對教研組的各項工作要求。以繼續創建優秀教研組為動力,團結組員,總結經驗,發揮優勢,改進不足,集全組教師的工作力和創造力,努力使地理教研組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二、 工作重點

1、加強集體教研和集體備課

通過集體備課,研究每節課的教學內容、重難點、教法、學法、能力培養、練習測試,研究新課如何導入,知識如何落實,能力如何培養,課標如何實現,精心進行教學設計,備出更多更好的精品課。發揮集體智慧,齊心協力,並和教學反思活動緊密結合,切實提高教師的業務素質,促進課堂教學改革,提高教學效果。

2、認真作好聽課評課活動

本學期,學校繼續實施示範課活動,藉助公開課比賽,加強教師的業務學習,鼓勵教師跨科聽課,借鑑他人先進的教育教學方法,努力提高自身素質,不斷推陳出新,組員之間要形成互相學習的良好氛圍,力爭形成一個高素質的教研組。

3 、抓好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效率

課堂是教育的主陣地,教育質量的提高也主要是依靠課堂教學來完成。為了提高教學效率,必須優化課堂教學,要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思想,研究學生的心理特點與求知需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制定教學策略,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變“教”為“誘”,變“學”為“思”。使學生獲得分析、綜合、評價、概括、比較等各種能力。教師應致力於促進學生的學習和體驗,讓學生掌握接受、探究、質疑、討論、體驗等不同的學習方式,使學生的學習成為在教師指導下主動而富有個性的學習過程。培養他們的地理素養、能力與創新精神。在教學中要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突出學生的自主性,教師重在啟發,貴在引導,妙在點撥,讓學生在課堂中始終處於一種積極、興奮、活躍狀態。

4、 繼續重點抓好圖示教學法課題研究工作

地圖是地理教學最重要的工具,是“地理學的第二語言”。圖示教學法,是一種通過圖形或圖象來揭示地理事物現象或本質特徵,以激發學生跳躍式思維,加快教學過程的一種教學方法。本學期主要是進行以下方面的研究

①讀圖方法研究 包括學生讀圖習慣的培養,各種類型地圖、圖表的讀法,讀圖形式的利用,讀圖能力的提高等等。

②、多媒體地理課件的實用性研究、地理課件的製作、傳統教具與現代教學手段的整合等。

③、創建切實高效的課堂教學模式,開展高效課堂模式研究,教研組會上多安排高效課堂研討的內容,要想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使學生能高質量的完成學習任務,切實有效的課堂教學模式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必須做好這方面的研究,做好計劃安排。

地理教研組工作計劃期末模板 篇6

本學期內教研組準備開展以下活動:

①組織教師讀書活動、研究課題申報、公開課活動

②高一、高二新課程“以學定教”教學研究;高三複習課、講評課研究

③地理教育教學前沿思想和意識培訓

④組織教師新課程理論學習和基本功訓練

⑤期末教學教研總結,撰寫案例、論文等

一、指導思想

以新的課程標準和新教材、大學聯考考綱要求為依據,努力適應新課程、新大學聯考的要求,以提高學生素質為目的,充分發揮和挖掘地理學科的潛在教育機制(如德育因素、環保教育),加強教學研究,改進教學方法,提高地理課的整體教學質量,完滿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二、工作目標

1、認真圍繞學校全面工作尤其以“以學定教”新課程改革為工作中心,並寓思想教育於知識傳授之中,充分發揮地理課的德育功能,努力把學生培養成為社會主義“四有”建設新人。

2、以培養學生的素質為根本任務,啟發和增強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方法和能力,加強教研組、備課組的教學研究,全面提高課堂教學的科學性、思想性、趣味性和效益性。

3、及時總結新課程研究成果,積極撰寫教學論文及組織學生開展地理小論文的寫作、地理野外觀察實踐活動。

4、全面提高各年級地理教育教學質量,高一打好地理基礎,培養學生的地理學習興趣,形成良好學習習慣;高二重點是方法能力培養;高三重點是大學聯考的備考工作。

5、加強本教研組的檔案和資料建設,對本組近幾年來的教研、教學的活動情況和課題成果等整理成冊,為今後工作提供一定的積累。

6、全組所有成員應努力將工作做到最優,使地理教研組成為優秀教研組。

三、工作措施

1、面對教育改革的新發展,要加強學習,每週組織開展教育理論和教育思想的研究和討論,豐富學科知識,努力轉變教育教學觀念,以適應新課程改革發展的大潮 、

2、堅持集體備課制度,同年級同科教師要互相學習,相互借鑑,統一備課、練習、資料和考試,特別是對一些教法、疑難問題要加強研究,做到統一熟悉,統一傳授。

3、積極開展教研活動,形成良好的教研風氣,及時總結經驗,力爭每人寫1—2篇有份量的教研論文 、

4、堅定執行公開課制度,每月安排一名組員上一節校級公開課,在週五業務學習的時候,就課論課的形式開展組內討論以利每位教師共同提高。

5、堅持作業教案定期檢查制度,每雙週檢查每位組員的作業和教案及聽課筆記。

6、在學校教導處和年級組的領導下,積極組織學生開展多種形式的地理課外活動,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訓練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

四、教學人員安排

高二地理:陳霞,劉朝輝

高三地理:李曉霞,李紅霞

高一地理:牟慶紅,吳國芹 胡麗娟

本教研組共設了三個備課組,高二備課組由陳霞負責,高三備課組由李曉霞負責,高一備課組由吳國芹負責。

原則上各人必須參加所在備課組內的各種活動,如果有活動衝突,則服從學校的統一安排、

五、教研活動安排

1、第一週星期天:教研組計劃工作會議。

2、第二週起各年級備課組教研會,定在每週星期五下午兩點半至四點半。

3、第三週星期五開教研組會,傳達學校教研組長會議精神,具體安排本學期教研工作。

4、以後每月安排一次大組教研會,每週備課組會不低於一次。

六、教學科研工作

總之,在今年的研究工作中,本科研組成員信心十足,爭取在各級領導的關心、幫助下,各指導組成員的悉心指導下,相信我教研組的教科研工作能有更大突破,達到真正科研興校興組的目的。

地理教研組工作計劃期末模板 篇7

本學期根據市、區教研室工作要求,本教研組以課改為契機,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途徑,校本教研為抓手,提高教學質量為目標,重點做好教學常規的落實,校本課程的開發和實施等工作,創新工作方法,有針對性地開展各項教研活動,促進青年教師的專業成長。 本學期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加強理論學習,提高理論素養

堅持每兩週一次的教育教學理論學習或主題教學研究活動,重點學習了《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常州市中國小教師“八要”和“”十不“》、《常州市新橋中學教師教學常規》、《地理學科教學常規》、《課改新課型》等,探討新課程背景下有效課堂教學模式,積極穩妥地實施高中地理新課程,及時發現和解決新課程落實中產生的問題。加強理論與實踐的聯繫。

二、落實常規工作,提高課堂效率

認真學習《給教師的教學建議》,做到教學常規中的五認真,重點以“學案”為載體,精心設計每一堂課的學案,在學案上進行二次備課,精講巧練,提高教學質量。黃建華、焦利明、陳繼華、孫建榮、劉曉萍等老師開設了公開課。高三早讀課佈置閲讀內容,並當堂檢查。發揮學科指導小組的指導和督促作用,進行“有效課堂教學”的研討活動,提高課堂效率。每月對本教研組老師作一次常規檢查,重點檢查教案、學案上的二次備課、上課規範、課堂反饋、作業批改、聽課記錄和評課等,檢查情況良好。

三、以課題為抓手,提高實踐能力

本學期的研究課題是:“在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環境素養的研究”和“地理複習課課型研究”。分別在高一和高二年級進行同題異構,開設五次課型研究課,重點對高三老師和年輕老師進行磨課,積累材料,10月份,本教研組課題“在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環境素養的研究”接受市中期評估。被立為市級課題。

全組老師積極參與市級課題“新課程課型研究”。

四、加強集體備課,發揮團隊精神

高一和高二集體備課小組選擇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進行集體備課。做到定時間、定中心發言人、定地點、定內容,重點要突出如何根據學生實際、採用何種教學手段來達成三維目標,注重學案的設計和使用效果。把每次集體備課的教案上傳到新中網上。高一、高二年級集體備課時間分別是:週二上午第一二節課、週五上午第一二節課、週三上午第一二節課。

五、滲透環保教育,開展特色活動

繼續“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環保素養的研究”,注重在課內外進行環境教育的滲透,每位老師至少撰寫了兩個環保教案地理教研組工作計劃。國中年級以環保為主題開展綜合實踐活動,高一、高二以環保為主題,開展研究性學習和開設校本課程(第三週開始活動,共18課時),以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組織學生開展課外興趣小組活動。

六、珍惜學習機會,做到資源共享

積極參加市、區教研室組織的教研活動,認真做好記錄,把記錄及時交教務處。並利用教研活動或集體備課時間及時傳達學習內容,做到一人活動,大家受益要求全組老師積極參加學校的教師論壇活動,黃建華老師在第三、四次教學論壇活動中被評為“論壇之星”。高一、高二、高三年級分別由劉小萍、黃建華、焦利明老師負責在學案的基礎上編制配套的練習。

七、師徒互相學習,促進自我成長

每位老師聽課要求在15節以上。充分發揮學科指導小組的作用,對青年教師進行指導,並參與出卷、審卷、評卷,提高教學質量。結對的師徒要互相聽課,不斷改進,不斷進步。

地理教研組工作計劃期末模板 篇8

本學期根據市、區教研室工作要求,本教研組以課改為契機,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途徑,校本教研為抓手,提高教學質量為目標,重點做好教學常規的落實,校本課程的開發和實施等工作,創新工作方法,有針對性地開展各項教研活動,促進青年教師的專業成長。 本學期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加強理論學習,提高理論素養

堅持每兩週一次的教育教學理論學習或主題教學研究活動,重點學習了《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常州市中國小教師“八要”和“”十不“》、《常州市新橋中學教師教學常規》、《地理學科教學常規》、《課改新課型》等,探討新課程背景下有效課堂教學模式,積極穩妥地實施高中地理新課程,及時發現和解決新課程落實中產生的問題。加強理論與實踐的聯繫。

二、落實常規工作,提高課堂效率

認真學習《給教師的教學建議》,做到教學常規中的五認真,重點以“學案”為載體,精心設計每一堂課的學案,在學案上進行二次備課,精講巧練,提高教學質量。黃建華、焦利明、陳繼華、孫建榮、劉曉萍等老師開設了公開課。高三早讀課佈置閲讀內容,並當堂檢查。發揮學科指導小組的指導和督促作用,進行“有效課堂教學”的研討活動,提高課堂效率。每月對本教研組老師作一次常規檢查,重點檢查教案、學案上的二次備課、上課規範、課堂反饋、作業批改、聽課記錄和評課等,檢查情況良好。

三、以課題為抓手,提高實踐能力

本學期的研究課題是:“在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環境素養的研究”和“地理複習課課型研究”。分別在高一和高二年級進行同題異構,開設五次課型研究課,重點對高三老師和年輕老師進行磨課,積累材料,10月份,本教研組課題“在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環境素養的研究”接受市中期評估。被立為市級課題。

全組老師積極參與市級課題“新課程課型研究”。

四、加強集體備課,發揮團隊精神

高一和高二集體備課小組選擇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進行集體備課。做到定時間、定中心發言人、定地點、定內容,重點要突出如何根據學生實際、採用何種教學手段來達成三維目標,注重學案的設計和使用效果。把每次集體備課的教案上傳到新中網上。高一、高二年級集體備課時間分別是:週二上午第一二節課、週五上午第一二節課、週三上午第一二節課。

五、滲透環保教育,開展特色活動

繼續“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環保素養的研究”,注重在課內外進行環境教育的滲透,每位老師至少撰寫了兩個環保教案地理教研組工作計劃。國中年級以環保為主題開展綜合實踐活動,高一、高二以環保為主題,開展研究性學習和開設校本課程(第三週開始活動,共18課時),以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組織學生開展課外興趣小組活動。

六、珍惜學習機會,做到資源共享

積極參加市、區教研室組織的教研活動,認真做好記錄,把記錄及時交教務處。並利用教研活動或集體備課時間及時傳達學習內容,做到一人活動,大家受益要求全組老師積極參加學校的教師論壇活動,黃建華老師在第三、四次教學論壇活動中被評為“論壇之星”。高一、高二、高三年級分別由劉小萍、黃建華、焦利明老師負責在學案的基礎上編制配套的練習。

七、師徒互相學習,促進自我成長

每位老師聽課要求在15節以上。充分發揮學科指導小組的作用,對青年教師進行指導,並參與出卷、審卷、評卷,提高教學質量。結對的師徒要互相聽課,不斷改進,不斷進步。

地理教研組工作計劃期末模板 篇9

一、指導思想

以“嚴管真愛”理念為指導,為把我校建設成質量一流、文化深厚、風景優美的中原名校,我們全體地理組成員,要主動參與,在抓好常規教學的基礎上,深化教學改革,儘量做到讓自己的課堂高效,全面提升我校的地理教學質量。

二、工作目標

圍繞學校中心工作,開展教研活動,發揮教研組的集體力量,進一步提高地理組所有成員的教育教學水平,為嵩陽高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具體措施

1、形成良好的地理組團隊 有一個良好的團隊,才能增強整個教研組的凝聚力、戰鬥力。今後,我們地理組各個成員在工作上要相互協作、相互督促,又要相互競爭,形成良性的氛圍。在生活上要相互關心、相互幫助。同組人請假,其他人一定要幫助上課,不能讓地理課落下一節。努力向“和諧、優異”方向發展,讓地理組也成為我校的優秀教研組。

2、努力提高個人教育教學素養 地理組每個成員都不但要進一步學習《地理課程標準》《考試大綱》,還要堅決讀完《陶行知教育文集》。讀書之外,還要多爭取外出教研、聽課的機會。多去感受其他老師的先進教育理念,先進的教學方法,認識到自己的不足。進而使每個地理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都有大幅度的提高。

3、積極開展一課一研活動 落實學校一課一研,各備課組繼續堅持一課一研,每週定時、定點、定人進行,教研時力求做到主備人備教材、備教法、備學法、備情感、備手段等,為科學合理地組織課堂教學打下良好基礎,努力探索提高地理課教學實效、積極實施新課程改革的有效方法。而且還要根據各人的特點給每個人安排具體的任務,各備課組,教法、手段、問題提出有王北顯、鄭秋霞、王旭輝負責,主備人有羅淑娟、趙爭豔、夏治國負責,試題的組織主要有張紅曉、王朋曉、王旭輝負責。

4、積極開張聽課活動 本學期,每個地理組的教師要多聽課,聽課有利於吸取別人身上的優點,提高自己的課堂效率。在學校要求的基礎上我們每個人要至少聽本組教師兩節課,一節本級段,一節不同極段。特別是年輕教師,要多聽三年級的課,使自己的教學中滲透大學聯考知識。每聽一節課,課後要及時反饋、交流。

5、關注青年的成長 有師徒關係的教師,定要按學校要求,徒弟要多聽師傅的課,快速提高自已的教學能力。師傅也要多聽徒弟的課,對徒弟的教學設計、教學方法應進行及時指導。保證徒弟快速成長。

6、 地理組本學期要完成的常規工作 高三本學期主要進行二輪、三輪複習,進度保持一週一個專題,儘量在二測前二輪複習結束;高一高二保持一節一課的進度,做到在考試前兩週結束新課。

7、進行培優活動 本學期各備課組都要進行至少兩次的培優課,主講人:王旭輝、夏治國、鄭秋霞、趙爭豔、羅淑娟。

8、課題研究有所突破 我們組的教師在課題研究方面有所欠缺,本學期開學後,讓每位教師相互討論研究,在教學中認真蒐集素材,進行研究。保證課題研究上有所突破。

地理教研組工作計劃期末模板 篇10

新的學期已經開始了,為了更好地做好本學期的地理教學工作,現制定地理組工作計劃如下:

1、隨着新課改的深入,各位教師必須加強業務學習,提高個人的教學素養,改變原來的教學模式,更新教學觀念,以適應新課程的要求,跟上教改的步伐。

2、課堂教學是整個教學活動的關鍵,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是教學的工作重點,我們重點做好八年級地理會考工作。爭取會考中取得優異成績

3、改進教學評價體系,減輕七年級與八年級學生負擔,科學佈置作業,精選試題。儘量在課堂上完成填充圖的作業。

4、研究常態課的教學,提倡組員互聽,評義,共同提高。繼續開展好集體備課,公開課和評課活動,要求每位老師都要開一節多媒體課,並寫好公開課的反思,來促進課堂教學。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通過觀摩和交流等研究活動,進一步明確教學要求,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的研究,幫助教師研究和改進教學方式,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5、促成教師樹立全新的教學觀念,繼續探究“自主學習”的課堂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率。

6、以學科轉變為契機,改進教學方法,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

7、充分利用多媒體等輔助教學手段,信息技術作為教學的輔助手段,帶來了觀念的更新。上學期我們組內成員每個教師相對以前的教學來講在運用多媒體和製作課件方面有很大的進步。當然這是順應課改所需,課改過程中,課程與課時的矛盾非常突出,傳統的地理教學無法滿足。而多媒體等輔助教學手段能彌足很多不足。可以增大容量,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於變抽象為具體,培養學生的求知慾和探索欲。這學期會加強課件資源的共享,進一步增強濃厚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的氛圍。

8、提高教師自身的教學素養,不斷學習新的教學理論和先進的教學方法。

9、拓展教學範圍,把課堂從課內向課外延伸,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上好興趣小組活動課。讓更多的學生得到參與的機會,使之更好的展示自己的才能。

10、加強課題研究。隨着教學的發展,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適應時代的需要,教師要加強課題研究,做到“以研促教”,用教學研究來提高教師課堂教學的水平。

地理組全體教師將一如既往地積極進取,不斷努力,使地理教學更進一步達到更高的水平。

地理教研組工作計劃期末模板 篇11

本組繼續以推進中學地理素質教育為工作中心,以新課改教學理念為指導,加強現代化多媒體教育手段、教學模式的理論性和實踐性研究探索,切實落實學校對教研組的各項工作要求。以創建優秀教研組為動力,團結組員,總結經驗,發揮優勢,改進不足,集全組教師的工作力和創造力,努力使地理教研組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一、課程目標與學科目標:

通過7—9年級地理課程的實施,學生能夠了解有關地球與地圖、世界地理、中國地理和鄉土地理的基本知識,瞭解環境與發展問題;獲得基本的地理技能以及地理學習能力;使學生具有初步的地理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養成愛國主義情感,形成初步的全球意識和可持續發展觀念。

【一】、知識與技能

1、掌握地球的基本知識,學會運用地球儀的基本技能;掌握閲讀和使用地圖和地理圖表的基本技能,初步學會簡單的地理觀測、調查統計以及運用其他手段獲取地理信息等基本技能。

2、能初步説明地形、氣候等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環境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對人類活動的影響;初步認識人口、經濟和文化發展的區域差異,以及發展變化的基本規律和趨勢。

3、知道世界、中國和家鄉的地理概貌,瞭解中國與世界的聯繫;初步學會根據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的地理信息,歸納其地理特徵。

4、瞭解人類所面臨的人口、資源、環境和發展等重大問題,初步認識環境與人類活動的相互關係。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各種途徑感知身邊的地理事物,並形成地理表象;初步學會根據收集到的地理信息,通過比較、抽象、概括等思維過程,形成地理概念,進而理解地理事物分佈和發展變化的基本規律。

2、嘗試運用已獲得的地理概念、地理基本原理,對地理事物進行分析,做出判斷。

3、嘗試從學習和生活中發現地理問題,提出探究思路,蒐集相關信息,運用有關知識和方法,提出看法或解決問題的設想。

4、運用適當的方法和手段,表達自己學習的體會、看法和成果,並與別人交流。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初步形成對地理的好奇心和學習地理的興趣,初步養成求真、求實的科學態度和地理審美情趣。

2、關心家鄉的環境與發展,關心我國的基本地理國情,增強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情感。

3、尊重不同國家的文化和傳統,增強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懂得國際合作的價值,初步形成全球意識。

4、增強對環境、資源的保護意識和法制意識,初步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觀念,逐步養成關心和愛護環境的行為習慣。

二、教學內容:

1、七年級:七年級上冊,主要包括“地球地圖部分”、“世界的地形”、“世界的居民”、“世界的氣候”等內容。

2、八年級:八年級上,主要包括“中國的疆域和人口”、“中國的自然環境”、“中國的自然資源”、“中國主要的產業”。

3、九年級:主要任務是複習,迎接會考。

三、實施措施:

1、加強集體教研和集體備課

通過集體備課,研究每節課的教學內容、重難點、教法、學法、能力培養、練習測試,研究新課如何導入,知識如何落實,能力如何培養,課標如何實現,精心進行教學設計,備出更多更好的精品課。發揮集體智慧,齊心協力,並和教學反思活動緊密結合,切實提高教師的業務素質,促進課堂教學改革,提高教學效果。

2、認真作好聽課評課活動

藉助聽評課活動,加強教師的業務學習,鼓勵教師多聽課,借鑑他人先進的教育教學方法,努力提高自身素質,不斷推陳出新,取長補短,組員之間要形成互相學習的良好氛圍,力爭形成一個高素質的教研組。

3、加強課題研究,教科研工作與教學實踐緊密結合。以教材教法為研究中心,大力推進新課改,教師一方面要做好及時反思,反思教學的成功和失誤,反思學生的不同見解和出現的問題等。另一方面要在教學方法上做大膽嘗試,運用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等新的教學方式開展教學活動,促進新課程改革的順利實施。做到“以研促教”,用教學研究來提高教師課堂教學的水平。

4、抓好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效率

課堂是教育的主陣地,教育質量的提高也主要是依靠課堂教學來完成。為了提高教學效率,必須優化課堂教學,要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思想,研究學生的心理特點與求知需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制定教學策略,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變“教”為“誘”,變“學”為“思”。使學生獲得分析、綜合、評價、概括、比較等各種能力。教師應致力於促進學生的學習和體驗,讓學生掌握接受、探究、質疑、討論、體驗等不同的學習方式,使學生的學習成為在教師指導下主動而富有個性的學習過程。培養他們的地理素養、能力與創新精神。在教學中要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突出學生的自主性,教師重在啟發,貴在引導,妙在點撥,讓學生在課堂中始終處於一種積極、興奮、活躍狀態。

5、幫扶青年教師。從常規教學、課件及導學案的製作加以指導。

四、評價方案:

1、基礎知識是形成各種能力的基礎,能力是在運用已知知識去分析、解決未知的問題,並獲得新知識的過程中形成的。因此,對學生的基礎知識進行重點考核評價。評價主要是通過課堂反饋、知識測驗、期末考試以及課外活動等進行,這實際上是考核學生的記憶力和簡單理解能力。

2、對能力的評價方法主要是由課堂提問、作業、期末試卷三部分組成。根據學習效果反饋,能客觀反映學生能力的培養。例如,在地理教學中,要求對學生進行地理觀察能力、地理記憶能力、空間想象和邏輯思維能力、綜合分析等能力的培養。在國中地理新課程教學要求中應以培養和發展認知層次的地理能力為主,以推理和應用層次的能力為輔,再次為創新層次地理能力。

總之,在新學期中,我組全體教師將繼續以積極進取的態度做好各項工作。為迎接北城中學的又一個輝煌貢獻我們的力量。

附表1:

八月份

1、各學科教研組長會議。

2、撰寫教學工作計劃及教研活動計劃。

3、在學校博客上交流假期讀書心得。

九月份

1、撰寫教研組工作計劃及年級教學工作計劃。

2、推選校級骨幹教師。

3、參加全區地理學科骨幹教師評選

十月份

1、以教研組為單位進行有效課堂教學研討。

2、 組織月考及評析,瞭解學生學習情況。

十一月份

1、期中教案作業常規檢查。

2、七年級、八年級期中階段性檢測及質量分析。

3、召開家長座談會,學生座談,分析掌握學生動態,取得家長支持。

4、各教研組組織全校性公開課。

十二月份

1、迎接全區中學課程實施水平評估及教學質量監測。

2、教育科研成果及教學論文評選。

3、教師朗誦大會。

元月份

1、 學生問卷調查。

2、 教案作業常規檢查

3、 撰寫教學工作總結和教研工作總結。

地理教研組工作計劃期末模板 篇12

一、工作目標

1、 以培養學生的素質為根本任務,啟發和增強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方法和能力,讓課堂煥發生命活力,加強教研組、備課組的教學研究,全面提高課堂的科學性,思想性、趣味性和效益性。

2、 全面提高各年級地理教育教學質量,,高三年級在各種聯考中取得好成績。

3、 加強教研組和備課組的團結合作,形成合力,使全組成員都有進步,在一種比較和諧的氛圍中成長工作。全組所有成員努力將工作做到最優。都能成為學校放心的教學骨幹。

二、工作思路

(一)、整體構建教研組,進一步規範教研組活動制度

提高教研活動的實效性,每次活動有主題、有針對性,通過一系列活動將地理教師凝結為一個整體,強化整體意識,發揮整體作用,實現智慧互滲。並寫好每週的反饋表。

(二)、深入開展教學研究,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益

1、堅持集體備課制度。

我組五人自成一個備課組。每次輪流由一個教師作為主備課人,事先寫好教案並借好相關的課本與資料,在備課會時進行簡短的説課,其他老師給予建議。同年級的教師共同參考,並進行教學實施。在下一次備課時再進行總結和修正。。

2、加強組內聽課制度。

為了真正促進組內教研,加強聽課是最好最有效的措施。因此這學期還是先制定好組內課程表,加強組內聽課,這個效果非常好。我組成員之間的互相聽課的現象非常普遍,能達到合理分配和彼此監督的作用。

3、為了及時檢查教學成果,組內每月定期舉行地理教學的反饋工作,及時改進,並以此做好培優輔差的工作,促進教學及師生關係的和諧。本學期教研組將在作業檢查、教師教案、學生考試成績、課外活動輔導等方面對組內教師進行評價。

4、充分利用多媒體等輔助教學手段

信息技術作為教學的輔助手段,帶來了觀念的更新。上學期我覺得成員相對以前的教學來講在運用多媒體和製作課件方面有很大的進步。當然這是順應課改所需,課改過程中,課程與課時的矛盾非常突出,傳統的地理教學無法滿足。而多媒體等輔助教學手段能彌足很多不足。可以增大容量,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於變抽象為具體,培養學生的求知慾和探索欲。這學期會加強課件資源的共享,進一步步濃厚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的氛圍。

5、在提高教師的學科素養方面,我組在組內教研時會自覺關心當前國際國內重大社會、政治、經濟問題,及時與教材進行有機的結合,使教學理論聯繫實際。並及時總結經驗,力爭每人寫1-2篇有份量的教研論文。

(三)、堅持課改、加強課題和校本課程的研究

首先,進行新教材的學習和研究,落實新的課程計劃。

我組成員在上學期對於課改的一些操作和要求有比較具體的瞭解。但對課改的教學方式還是停留在原來的水平上,所以這學期我們主要以專題發言的形式和選取好的文章讓老師們進行學習,內容主要涉及的是課程標準解讀和教學方式轉變操作及相關文件的學習等方面。

其次,紮實開展“研究性學習”。

確定本學年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的具體做法,進度計劃和工作分工,做到有計劃、有時間、有地點、有內容。高效有序地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

最後,教研組工作要突出“研究”。要研究課程改革中探索性問題,研究教學常規中普遍性的問題,重點是要研究課堂。圍繞本期課堂主攻方向,擬定專人教師上一堂公開課。

(四)、做好以青年教師的培養為中心的師資隊伍建設。

我組人員雖不多,但個個是能手,都很上進。因此為了整組在此基礎上更上一層樓,我組要做好以青年教師的培養為中心的師資隊伍建設。決定組內一是、加強課外閲讀和理論研究。二是、落實青年教師培養計劃和措施,鼓勵青年教師參加區級以上層次的公開課、專題課等課堂教學活動。三是、鼓勵青年老師參加各級比賽爭取榮譽。

地理教研組工作計劃期末模板 篇13

一、指導思想

“聚精會神抓質量,腳踏實地謀提高”。地生備課組的質量應主要表現和落實在每一次集體備課、每一次教學研討、每一堂班級授課;我們的發展,集中體現在教育教學觀的轉變和教學效能的提升,體現在對教學規律的摸索和探索,體現在課堂教學的改革嘗試之中。

二、工作目標

瞭解學生的個性,尊重學生的個性,更好的處理學生髮展個性化與社會化統一,更好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給予學生髮展的主動權,從而促進學生更快、更健康地發展,這些已經成為新一代教師責無旁貸的歷史使命。在學校教育和教學改革的滾滾浪潮中,我們七年級地理備課組,會認真領會學校教改精神,知難而上,在新的學期,決心緊跟業內改革潮流,在科學理論指導下,遵循教育教學此文轉自斐斐課件園規律,切實貫徹新《課程標準》重要思想,充分挖掘和利用豐富多彩的教學資源和教學手段,確保學生學科素質的穩步提高和本學科教學目標的順利完成。

三、 工作重點、

結合常規教研,在“計劃、準備、實施、小結、反饋、提高”六個環節上下功夫,提高教研質量。通過組織年級的集體備課、研究課、聽課調研等活動,努力在教師中形成重研討、重實踐、重反思、重互動的教研空氣,及時總結課改經驗與成果,反思與解決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加強對青年骨幹教師的培養通過讓青年教師上組內、校級公開課等活動,幫助我們儘快提高業務水平和教學本領。

四、複習進度

第一週 第五章

第二、三週 第六章

第四周 第七章

第五、六週 第八章

第七週—— 總複習

五、措施

1、積極參與集體備課,加強課堂教學的設計,並解決疑難問題 。

2、二輪總複習時,一方面要加強重點知識的複習,另一方面要聯繫當前熱點問題,培養學的分析和做題能力。

3、分析近幾年的會考題,研究會考形勢。

4、課堂教學中加強讀圖能力的練習。

地理教研組工作計劃期末模板 篇14

一、指導思想:

本組繼續以推進中學地理素質教育為工作中心,以現代教學觀念為實踐指導,加強現代化多媒體教育手段、教學模式的理論性和實踐性研究探索,切實落實學校對教研組的各項工作要求。教研組用黨的先進性理論來指導工作。以繼續創建優秀教研組為動力,團結組員,總結經驗,發揮優勢,改進不足,集全組教師的工作力和創造力,努力使地理教研組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二、重點工作:

(一)加強教研組建設

1、整體構建教研組,進一步規範教研組活動制度。每月定期進行全組教研活動。努力提高教研活動的實效性,每次活動有主題、有針對性,通過一系列活動將全校地理教師凝結為一個整體,強化整體意識,發揮整體作用,實現智慧共享。

2、強化備課組長的責任意識:在統籌全組工作的前提下,各年級備課組活動由各組備課組長分工負責。

3、加強教師教學基本功培訓

(1)我組中青年教師比較多,以備課組為單位提高教師適合於現代化教學的基本功。中青年教師之間要相互學習、相互切磋現代化教學技術、學科專業技術以及教學藝術。

(2)教研組長組織骨幹教師,配合教務處加強地理課堂教學的檢查與督促。

(二)加強對本組教學科研課題的研究及管理

1、鼓勵全組教師做有追求、有激情、有理想、有閲讀的習慣、有寫作習慣的研究型、學者型教師。所謂“有追求”,就意味着不斷地給自己提出新的目標,讓自己的每一個工作日都充滿創造的樂趣。“有追求”還意味着不斷拜師求學,不斷地接受新知。地理教師也應該是一個有激情的,而又見多識廣的人。在日常教學中應緊跟時代,走進學生的心靈,把學生感興趣的引入課堂,讓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

2 、各備課組老師要積極支持和參與學校教務處的各項常規活動,確保常規教學:全期每個老師聽課不少於10次,作業批改不少於10次,小考不少於2次,高三小考每月不小於2次。教師備課要求按課時備,做好期中、期末考試,月考的命題及評卷工作。

3、積極參與我校教科室的各級各類科研課題。根據學校教科室要求,在職有研究生學歷、在讀研究生的老師必須有校級以上的科研課題。

(三)積極組織本組老師參加市級公開課的競賽和觀摹,為我校教師提供展示與學習的舞台。

地理教研組工作計劃期末模板 篇15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實施素質教育、實現課堂教學現代化、樹立校本教研意識為中心,整合各項常規工作,為全面提高教師素養,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 本計劃制定的依據:

1、學科教學要求背景分析:

地理學是一門研究地理環境以及地球表層自然要素、人文要素及其相互關係的科學。地理學科具有綜合性、地域性、開放性、實踐性等特點。中學地理課程是使學生獲得可發展的地理基礎知識和能力、認識地理環境、學會地理思維、樹立環球倫理觀念、形成全球意識和愛國情感的一門基礎課程。

2、學生現狀分析

國中階段學生的認知水平已進入到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發展的階段,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維能力和初步的系統思維能力,同時國中已開始分科學習思想品德、歷史、地理等方面的基礎知識,他們的實踐、體驗活動開始涉及社會生活中一些較為複雜的社會現象或社會事物。因而可結合有關學科的知識和方法,引導學生從社會生活實際出發,學會發現和提出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這一階段的實踐、體驗是在國小基礎上的遞進。

三、 本計劃應達到目標和力爭達到的目標:

七年級世界地理的教學目標是:

1、 使學生知道有關世界海陸分佈、氣候和海洋的基礎知識,以及世界人口、人種和國家等概況。

2、 使學生知道世界各大洲概況和主要國家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徵,人類活動和自然環境的關係,初步掌握學習區域地理的基本方法。

3、 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地圖瞭解世界各地地理事物的分佈,初步學會分析區域地理特徵和地理事象的內在聯繫,從而發展地理思維能力。學會畫簡單的世界、大洲、國家的地理略圖,學會閲讀地理景觀圖和地理統計圖表。

4、 使學生懂得人類共同生活在一個地球上,必須共同保護環境;初步知道世界一些國家在開發、利用自然資源方面的經驗和問題;增強可持續發展以及對外開放意識,培養全球觀念。

八年級中國地理的教學目標是:

通過中國地理的教學,使學生獲得中國地理基礎知識,並具有初步的科學地理觀,瞭解基本國情,熱愛祖國,熱愛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完成九年制義務教育階段地理學科承擔的任務,為進入高一級學校學習和參加社會主義建設打下地理知識基礎。

地理教研組工作計劃期末模板 篇16

本學期根據市、區教研室工作要求,本教研組以課改為契機,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途徑,校本教研為抓手,提高教學質量為目標,重點做好教學常規的落實,校本課程的開發和實施等工作,創新工作方法,有針對性地開展各項教研活動,促進青年教師的專業成長。 本學期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加強理論學習,提高理論素養

堅持每兩週一次的教育教學理論學習或主題教學研究活動,重點學習了《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常州市中國小教師“八要”和十不“》、《常州市新橋中學教師教學常規》、《地理學科教學常規》、《課改新課型》等,探討新課程背景下有效課堂教學模式,積極穩妥地實施高中地理新課程,及時發現和解決新課程落實中產生的問題。加強理論與實踐的聯繫。

二、落實常規工作,提高課堂效率

認真學習《給教師的教學建議》,做到教學常規中的五認真,重點以“學案”為載體,精心設計每一堂課的學案,在學案上進行二次備課,精講巧練,提高教學質量。黃建華、焦利明、陳繼華、孫建榮、劉曉萍等老師開設了公開課。高三早讀課佈置閲讀內容,並當堂檢查。發揮學科指導小組的指導和督促作用,進行“有效課堂教學”的研討活動,提高課堂效率。每月對本教研組老師作一次常規檢查,重點檢查教案、學案上的二次備課、上課規範、課堂反饋、作業批改、聽課記錄和評課等,檢查情況良好。

三、以課題為抓手,提高實踐能力

本學期的研究課題是:“在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環境素養的研究”和“地理複習課課型研究”。分別在高一和高二年級進行同題異構,開設五次課型研究課,重點對高三老師和年輕老師進行磨課,積累材料,10月份,本教研組課題“在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環境素養的研究”接受市中期評估。被立為市級課題。

全組老師積極參與市級課題“新課程課型研究”。

四、加強集體備課,發揮團隊精神

高一和高二集體備課小組選擇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進行集體備課。做到定時間、定中心發言人、定地點、定內容,重點要突出如何根據學生實際、採用何種教學手段來達成三維目標,注重學案的設計和使用效果。把每次集體備課的教案上傳到新中網上。高一、高二年級集體備課時間分別是:週二上午第一二節課、週五上午第一二節課、週三上午第一二節課。

五、滲透環保教育,開展特色活動

繼續“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環保素養的研究”,注重在課內外進行環境教育的滲透,每位老師至少撰寫了兩個環保教案地理教研組工作計劃。國中年級以環保為主題開展綜合實踐活動,高一、高二以環保為主題,開展研究性學習和開設校本課程(第三週開始活動,共18課時),以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組織學生開展課外興趣小組活動。

六、珍惜學習機會,做到資源共享

積極參加市、區教研室組織的教研活動,認真做好記錄,把記錄及時交教務處。並利用教研活動或集體備課時間及時傳達學習內容,做到一人活動,大家受益要求全組老師積極參加學校的教師論壇活動,黃建華老師在第三、四次教學論壇活動中被評為“論壇之星”。高一、高二、高三年級分別由劉小萍、黃建華、焦利明老師負責在學案的基礎上編制配套的練習。

七、師徒互相學習,促進自我成長

每位老師聽課要求在15節以上。充分發揮學科指導小組的作用,對青年教師進行指導,並參與出卷、審卷、評卷,提高教學質量。結對的師徒要互相聽課,不斷改進,不斷進步。

地理教研組工作計劃期末模板 篇17

一、指導思想

“聚精會神抓質量,腳踏實地謀提高”。地生備課組的質量應主要表現和落實在每一次集體備課、每一次教學研討、每一堂班級授課;我們的發展,集中體現在教育教學觀的轉變和教學效能的提升,體現在對教學規律的摸索和探索,體現在課堂教學的改革嘗試之中。

二、工作目標

瞭解學生的個性,尊重學生的個性,更好的處理學生髮展個性化與社會化統一,更好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給予學生髮展的主動權,從而促進學生更快、更健康地發展,這些已經成為新一代教師責無旁貸的歷史使命。在學校教育和教學改革的滾滾浪潮中,我們七年級地理備課組,會認真領會學校教改精神,知難而上,在新的學期,決心緊跟業內改革潮流,在科學理論指導下,遵循教育教學此文轉自斐斐課件園規律,切實貫徹新《課程標準》重要思想,充分挖掘和利用豐富多彩的教學資源和教學手段,確保學生學科素質的穩步提高和本學科教學目標的順利完成。

三、 工作重點

結合常規教研,在“計劃、準備、實施、小結、反饋、提高”六個環節上下功夫,提高教研質量。通過組織年級的集體備課、研究課、聽課調研等活動,努力在教師中形成重研討、重實踐、重反思、重互動的教研空氣,及時總結課改經驗與成果,反思與解決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加強對青年骨幹教師的培養通過讓青年教師上組內、校級公開課等活動,幫助我們儘快提高業務水平和教學本領。

四、複習進度

第一週 第五章

第二、三週 第六章

第四周 第七章

第五、六週 第八章

第七週—— 總複習

五、措施

1、積極參與集體備課,加強課堂教學的設計,並解決疑難問題 。

2、二輪總複習時,一方面要加強重點知識的複習,另一方面要聯繫當前熱點問題,培養學的分析和做題能力。

3、分析近幾年的會考題,研究會考形勢。

4、課堂教學中加強讀圖能力的練習。

地理教研組工作計劃期末模板 篇18

為認真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穩步推進新一輪課程改革,根據我鎮教育管理辦公室關於建設“‘345’優質高效課堂”的實施意見,結合我校實際,積極創建“‘345’優質高效課堂”的教學新理念,本學期特制訂以下教學計劃

一.學期教學目標

1.基礎知識方面

本學期主要是在上學期學習中國自然地理總論的基礎上,重點學習中國的人文地理如中國的農業、工業、交通運輸業、商業和旅遊業以及區域地理。

2.基本技能、能力培養方面的要求

要求學生要在學習、識記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加強社會實踐和應用,進一步發揮地圖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通過應用,加強對學生讀圖、用圖、繪圖能力的訓練,做好圖文對應、聯合記憶,發揮“圖景”的直觀作用,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形成完整的立體空間思維觀念,為自主學習創造條件。

3.思想教育要求

要多方面聯繫社會生活、生產實際,聯繫時代特徵,聯繫當今世界存在的問題、發展趨勢等,引導學生客觀、公正地看待當今社會經濟發展中,正確地理解人與自然的關係,人與社會的關係,從而樹立正確的全球觀念,培養資源危機意識,環境危機意識,促進學生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的情感昇華,提高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4.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培養方面的要求

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就是要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的高素質人才,因此,國中地理教學要求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在教學中必須做到:(一)要設置一個激勵學生創造力發揮的情景。(二) 要拓展學生思維。(三) 讓學生找到與其它學科的聯繫。(四) 要打好科學文化知識的基礎。(五) 培養創造性思維。(六)發揮學生的想象和靈感作用。(七)加強電化教育的教學,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為社會培養新型人才。

5.學習方法的指導

國中地理教學對學生的學法指導包括:讀書學習法,模仿學習法,質疑問難法,課前預習法,課後複習法,温故知新法等,學習方法的指導可採取集體輔導法和個別輔導法,通過學習方法的指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會學生學會蒐集地理資料,並對這些地理資料進行研究分析,以達到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與鞏固。

一.  學生的基本情況分析

1.學生的知識基礎

八年級學生通過上學期對八年級地理上冊的學習,大部分對中國的地理概況已有了一個初步的瞭解,如中國的行政區劃、人口和民族、中國的地形、氣候、河流、湖泊以及自然資源有了比較細緻的瞭解,並掌握了一些學習地理知識的方法,為本學期學習八年級地理下冊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但要想讓全體學生都比較系統全面地掌握地理知識,納入新的學習軌道,還有待於今後的啟發、引導。

2.學生的能力發展水平

八年級1——3班現有學生140人左右,從上學期的期末考試成績來看,大部分學生都在70分以上,其中最高分為98分,最低分為26分,成績較為突出的有:閆曉麗、許華貞、宿曉傑、宿凡、劉雷、黃俊芳、張偉等同學,但也有個別學生成績較低,還不具備一般的識圖、用圖、繪圖能力,知覺活動正處在擺脱盲目與被動的狀態,觀察的主動性、精確性與概括性還有待於進一步的提高,如:宿國棟、李倩、楚孟麗、宿大禹、李曉雪等同學。但大部分八年級學生思維能力較強,隨着地理概念的不斷豐富,抽象思維能力已得到了初步發展,並具備了一定的自學能力。

3.學生的學習態度

大部分學生學習態度端正,上課聽講認真,作業完成及時,課後及時複習,學習興趣濃厚,積極性較高。所以要充分抓住學生這一優勢,正確引導其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興趣,保持學生現在的温度,讓學生儘可能多的去理解,學會某些地理知識。

4.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

經過一年半的地理學習,大部分學生都有了自己的學習方法,形成了較好的學習習慣,課前能做好預習,課堂上聽講能抓住關鍵,課後複習能摸準規律,不會即問,為繼續學習創造了條件。

二.  教材分析

1.起止章節或篇目

本學期學習內容為中國地理下冊,共包括六章,第一章 中國的主要產業,第二章 沿海萬里行,第三章 陸疆萬里行,第四章 黃河萬里行,第五章長江萬里行,第六章 走向世界的中國。

2.基礎知識內容

本學期所學內容為八年級地理下冊,第一章為中國地理總論,講述中國的農業、工業、交通運輸業、高科技產業。第二——五章為中國區域地理,從區域性和綜合性的觀點,講述每個區域(具體到每一省區)的地理特徵。第六章走向世界的中國,從總的方面,去認識當前我國的地理國情。

中國的農業一章,針對我國人口多,農村人口比重大,農業仍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本章教材密切聯繫生產實際,內容包括農業各部門的生產,主要農作物的分佈,農業的發展前景,教材從素質教育的角度出發,將着眼點從對具體知識的傳授,轉到觀念教育上。

中國的工業是繼“中國的農業”之後,又一節密切聯繫生產實際和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教材。農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而工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主導,它為國了經濟各個部門,如農業、交通運輸、商業等提供多種原材料、能源、生產工具和技術裝備。主要講述作為基礎工業的煤炭工業、石油、天然氣工業、電力工業、鋼鐵工業、石油化學工業的分佈情況,中國的四大工業基地遼中南、京津唐、滬寧杭、珠江三角洲和主要工業城市、工業部門。第三節主要講述中國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前景。

交通事業包括運送旅客或貨物的運輸業和傳遞信息或實物的郵電業。按照我國對產業的劃分,交通事業屬於流通部門,屬於我國第三產業。教材從以下兩個方面闡明我國運輸業和郵電業的發展:一是從各種運輸方式(鐵路、公路、航空、航運等)線路里程和郵電通信線路的增長。二是從運輸業和郵電業佈局的變化。教材重點講述我國主要公路、南北鐵路幹線和東西鐵路幹線以及主要鐵路樞紐,內河航運、航空運輸等。

中國區域地理部分的教材,根據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徵、人文地理特徵等方面把我國各省區分別劃分為沿海萬里行、陸疆萬里行、黃河萬里行和長江萬里行四大部分分別加以論述。對各省區的介紹,採取了點面結合,自然與人文融合,優勢與劣勢並提的寫法,從眾多的能夠反應本區特點的內容中,突出重點,扼要從農業、工業、人了生活等方面,勾畫了我國各省區人民的生產和生活的圖景。香港、澳門和中國台灣是祖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教材主要講述了中國台灣的自然地理概況,豐富的資源和經濟發展特點。香港和澳門主要講述了其地理特點和迴歸大陸後經濟發展情況。

第六章走向世界的中國,是在學生學完中國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區域地理以後,再從總的方面,認識中國的地理國情;並從政治、經濟的歷史發展變化中,認識今天我國在世界的地位,以及我們的奮鬥志目標和肩負的責任。

3.基本技能和能力培養

在地理教學中要嚴格以教學標準為指導,進一步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認識、推理、應用、創新能力,培養學生使用地圖及識圖能力、記憶地圖與空間的想象能力,提高知識的遷移應用能力以及學會分析我國各地區農作物的分佈與氣候條件的關係、學會運用示意圖、統計圖及其他圖表資料分析和總結我國工業發展的狀況及其分佈狀況等。

4.思想教育內容

使學生進一步瞭解人類與自然環境的關係,明確人的各種活動所產生的負面影響,樹立全球觀念,珍愛“地球家園”。通過了解我國交通運輸業的巨大成就,使學生認識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生。通過了解交通運輸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地位,理解我國大力加強交通運輸業發展的必然性。從而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並激勵學生樹立民族自信心。

5.教材重點、難點

四大工業基地、主要鐵路幹線、主要的糧食作物及其分佈、高技術產業在地域上的分佈特點及未來的變化趨勢等是重點,主要鐵路幹線的分佈及鐵路樞紐名稱、位置,區域地理工農業的發展等,這些既是重點又是難點。

三.  教研重點、教改專題

1、教研重點及要求

為適應新形式,跟上改革的步伐,打破傳統的教學方法,根據地理教學的特點和當今社會面臨的高科技問題,為培養具有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的高素質人才,本學期的教研重點為加強“‘345’優質高效課堂教學”的實驗與研究。這一教研課題要求教師要認真開展“三級備課”,使每一節課在充分準備的基礎上開展。並要促進和指導學生主動進行課前的“三級預習”,養成自覺學習,善於預習的習慣,為課上高效學習奠定基礎。在課堂教學方面要合理安排並從把握“學、教、練”的時間結構,根據實際需要進行循環;充分適當地運用傳統教學設備和現代的教學手段;優化課堂導學策略,促進學生有效地自學和思考;優化課內解惑策略及訓練策略,優化課後的增效策略,確保進一步落實教學目標,做到“三清”。

在教學過程中,牢固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主體教育觀,以學生活動為中心的活動教育觀,以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提高實踐創新能力為目的的質量觀,把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當作素質教育的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加強雙基教學的前提下,主動自覺去引導學生綜合運用知識,創造性地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2、教改專題、目的及要求

本學期的教改專題為加強“‘345’優質高效課堂教學,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能力”。這就要求我們在導學過程中要突出“地圖”的信息作用,讓學生學會利用地圖進行學習,藉藉助地圖對知識進行延伸、創造、綜合。以地圖為中介,全面的培養學生的地理素質,發揮其主動性積極性,形成地理學習、創新能力,做到充滿信心的學習。使學養成讀圖,用圖的習慣,形成空間觀念,鞏固所學的地理知識;培養學生在地圖上獨立獲取新的地理知識的能力,從而大面積地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3、本學期在教研教改中自己應承擔的任務及要求

(1)單元策劃:第三單元、第四單元

(2)課時集體備課

(3)公開課説課

(4)論文撰寫

4.完成教研教改專題的措施

⑴加強理論學習。

⑵認真鑽研大綱、教材,積極參加教研教改活動,大膽改革,勇於創新。

⑶大練紮實的教學基本功。(普通話、“三板”藝術教學)

⑷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⑸.在課堂教學中,靈活處理教材,運用啟發式教學培養

學生的求知慾。

⑹.按時參加教研教改活動和“説、講、評”活動。

⑺.注意吸收先進的教學經驗,認真撰寫教改論文。

五.教學措施

1.在教學中要充分發揮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作用,採用各種形式,給學生一個學習探究、合作的空間,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加強“雙基”的基礎上,注重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形成與培養。

2.教師要有計劃、有步驟地指導學生學閲讀低體等信息資源,提高讀圖能力,並且要大力開發課程資源,豐富學生的地理知識,學習生活中的地理,學習有用的地理。

3.教學中教師要做到精講,重知識體系、結構、聯繫和思維方法及解題思路,不要面面俱到、拖泥帶水,要講究教學技巧和藝術,提高課時效益。達標反饋題要做到精選、精練,鼓勵微型試題。做到講、練結合,努力提高複習效率。

4. 重點熱點抓輻射重點據生活實際中的具體問題,運用地理知識解決問題,學以致用、活學活用,切忌將教材內容重複複習一遍,應在所例舉的重點熱點專題複習中,運用探究性、自主性的學習方法,相互研討、歸納,讓學生從教材內容中挖掘有一定思維深度的問題,激活學生思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並做到“寬口徑、粗線條、廣輻射。”

5、抓好常規地理課堂教學。認真備好每一節課,努力講好每一節課;保障每節一練。

6、認真學習新課標理論,領會新課標精髓,用科學的理論指導教學實踐。

7、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切實做好地課備課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為地理課件的製作準備充分的素材。

8、積極參加教研教改活動,在教研組,教務處的指導下,努力使教育教學能力再上新台階。

9、教學中關注學生的身心發展。結合學科特點,開展學科知識競賽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10、每次月度考試後,全面做好每個學生,每個班級的質量分析。注意發現教學和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並及時解決。

六.本學期進度安排

本學期共17周,除去期中、期末考試2周,實際授課時間為15周,為有計劃,有目的的從事教育教學活動,更好地完成本學期的教學任務,特將本學期的教學進度安排

七.優生輔導計劃

1.輔導目的

通過輔導,鞏固這部分學生的基礎知識,提高他們應用地理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期他們在學期期末考試中取得理想的成績。

2. 基本情況分析

所選學生都是各班的佼佼者,他們共同的特點是頭腦靈活,反應敏捷,應試能力很強,但前應用能力不是很好,有待進一步的提高。因此,要指導他們正確閲讀地圖和地理圖表,並能運用他們解釋、分析一些地理事物的特徵和分佈規律;能夠畫簡單的示意圖和地理圖表。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和圖結合能力。

3.輔導要求:

(1)成立優生輔導小組,培養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想象力、創造力以及利用圖表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大大提高他們的自主、探究、創新能力。

(2)定時、定期、定內容對他們進行輔導。

(3)制定切實可行的輔導方案。

(4)個別指導與集體輔導相結合,注意不能千篇一律,根據個人的實際情況進行輔導。

4.輔導對象

優生10名

5.輔導原則

本着優生優培的原則,讓好學生吃的更飽、吃的更好、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使優生更優,除學好書本的知識,還能獲取、更新的、書本以外的知識為主要原則。在本學期中,要大力發展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培養他們善於發現規律、總結規律的能力。培養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想象力、創造力以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爭取在今年的學科考試中取得更突出的成績。

6.輔導措施

(1).每週二課外活動時間進行集體輔導,其餘時間個別輔導。

(2).輔導地理知識的同時,教給學生做人的道理,讓他們德、智並進。

(3).通過輔導使學生了解學習地理知識和掌握地理技能是社會主義公民適應現代化社會生活,學習和工作的需要,從而喚起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興趣和願望。

7.輔導安排:

八.發展生輔導計劃

1.輔導目的

對於發展生的轉化工作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措施,它有利於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讓他們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中堅力量。為此,國中階段要重視對發展生的輔導轉化,使他們儘可能地掌握科學文化知識,充實其頭腦,激發其求知慾,讓他們學會如何做人。

2.學生情況分析

這些學生都是學習成績暫時不理想的學生,但他們大都學習積極性較差,求知慾低,遵守班內紀律不如其他同學,經常遲到、曠課、自由散漫,組織紀律差。因此,教師應從學生的思想教育入手,恢復他們的自尊,輔導他們掌握地理知識,使之轉化為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3.輔導對象:

發展生10名.

4. 輔導原則

要立足實際,重視思想工作,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先使他們的思想本質發生變化,再使其學科成績穩步上升。使這部分發展生,除學好書本的知識,還能獲取、更新的、書本以外的知識為主要原則。在本學期中,要大力發展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培養他們善於發現規律、總結規律的能力。培養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想象力、創造力以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爭取在今年的學科考試中取得理想的成績。

5.輔導措施

(1).充分利用每週四課外活動時間進行集體輔導,其餘時間進行個別輔導。

(2).地理科與其它科相互協調、齊抓並管。

(3).充分理解學生的心理狀況,幫其恢復信心和自尊心,多鼓勵、表揚,少批評。

(4).制定切實要行的計劃、方案。

(5).定期總結反饋。

6. 輔導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