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內地本科生招生計劃

二零一零年度內地本科生入學計劃預計招生名額為二百五十至三百個(各省市不設名額上限,擇優錄取)。根據國家教育部於二零零七年三月一日的最新指示,香港高校在內地自主招生範圍可擴展至二十五個省份,包括:( 按筆劃序 ) 上海、山西、山東、天津、北京、四川、吉林、安徽、江西、江蘇、河北、河南、重慶、海南、浙江、陝西、湖北、湖南、貴州、雲南、黑龍江、福建、廣西、廣東和遼寧 (招生範圍如有更改,將以國家教育部之指引為準)。

香港大學內地本科生招生計劃

招收內地學生的目的

香港作為國際化的大都市,是中西文化融合的交匯處,把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學集中在一起學習和生活,在不同文化的衝擊與融合下,為學生與學校帶來好處。

招收內地學生能提升港大國際化的水平。內地學生勤奮好學,學科基礎紮實的特點,與香港學生靈活多變,互動能力強的優勢正好互相影響,互補長短。

內地學生促進了中港兩地認識及交流,創造了一個溝通兩地文化的平台,讓兩地未來的領袖有機會在這裏相識相知。

申請資格

根據國家教育部規定,應屆內地大學聯考生均可申請報讀香港大學。港大的內地招生計劃不同於內地高校統一招生計劃,有其獨立的報名程序。在錄取過程中,港大會優先考慮以下因素:

申請人XX年的大學聯考成績

申請人XX年的大學聯考英語成績

申請人在面試中的綜合表現(如獲挑選參加)

截止日期及所需費用

書面申請截止日期為二零一零年四月三十日,申請資料須於該日期前呈交港大,並以郵戳上的日期為準。網上申請截止日期為二零一零年六月十五日。

所有書面申請人均須繳交港幣450元整的報名費。逾期報名者或會按個案處理,申請費用為港幣550元整,只接受網上報名,所有報名費一經繳交,概不退回。

成功被錄取的本科生須繳交三萬元人民幣作為二零一零至二零一一年度內地大學委培學習的費用,當地的住宿費及其他雜費和所在大學海外學生收費標準相約。

二零一零至一一年度非本地生入讀港大修讀首個本科生課程,需付學費每年港幣十一萬九千元正,住宿費和生活費另計(約每年港幣四萬元)。

獎學金

為獎勵成績優異及具有多方面特長的內地學生,我校將撥款九百萬元設立入學獎學金,頒發給錄取名單中各科成績突出的學生。全額奬學金包含學費、住宿費及生活費,最高可達愈五十萬港幣。獲錄取學生將自動被納入獎學金考慮之列,無需個別申請。香港大學還設有約一千項不同類別的獎學金/獎項供所有港大在校本科生申請,這些獎學金/獎項用以獎勵在學術、體育或社會服務等方面有出色表現的同學。

申請結果

獲錄取的學生將於二零一零年七月中旬收到書面通知,學生須在指定日期內辦妥入學手續,否則會被取消入學資格,所繳費用亦不會退回。

來港簽證

港大將會協助所有獲錄取的學生辦理申請赴港通行證手續,由香港入境處負責審批簽證申請。有關申請簽證指引會連同錄取通知書一併發出。

首年委培

為使學生更快融入香港大學的生活,港大將安排所有新生在內地頂尖學府學習一年。

學生在委培學校將修讀與港大錄取專業相同或相近的專業。

經過一年在委培學校學習的內地學生,即使在畢業以後還能體會到這兩種教育環境培養下所得到的好處。

學生可藉此體驗內地大學的教育制度,建立交友網絡,並作充分的自我準備,待來港之後,更好地與香港本地的學生作兩地文化及研學交流。

內地委培院校名單包括:(按筆劃序) 上海交通大學、中山大學、北京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及廈門大學。港大會按照同學的户籍或學籍所在地安排委培學校。對於委培學校的安排,港大保留最終決定權。詳細安排可見於下表:

户籍 / 學籍所在地 委培大學安排

北京 北京大學 / 清華大學

上海 復旦大學 / 上海交通大學

江蘇 南京大學

廣東 中山大學

福建 廈門大學

其他 浙江大學

入讀港大

成功獲取錄的學生,將於二零一一年九月正式入讀港大。為使內地學生能更快適應港大校園生活,港大會提供一系列的迎新課程和活動。

香港文化簡介班

安排本地觀光團,介紹香港文化特色,同時舉辦歡迎會,集合多屆內地學生作交流,分享在港的經歷與感受,藉以建立友誼,互助支持。

摯友計劃

安排港大學生在內地生來港初期提供協助,讓內地生更快融入港大的生活。

文化適應調整課程

學生髮展及資源中心提供文化適應調整課程,使內地生更容易適應新的環境。

畢業出路

成功完成本科生課程的學生將取得由香港大學頒發的學士學位證書,畢業後可留港或赴海外修讀研究生課程或工作

歷年來,很多內地畢業生都選擇繼續深造。過去數屆的畢業生中有不少同學獲世界頂級大學錄取,包括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牛津大學、劍橋大學、西敏寺大學等。

除繼續深造外,亦有畢業生選擇留港或到海外工作。不少同學於畢業後即被知名企業聘用,這些機構包括全球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微軟美國總公司、網絡搜索服務提供商谷歌(google)、花旗環球金融亞洲有限公司、荷蘭銀行、德意志銀行、中國招商銀行、匯豐銀行、星展銀行、摩根士丹利、紐約人壽保險,國泰航空公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