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暑假三下鄉個人活動總結(精選5篇)

學生暑假三下鄉個人活動總結 篇1

時間過的很快,“三下鄉”活動就結束了。這次我們的活動是分兩部分進行的,第一部分是我們“三下鄉”團隊自己的活動,到曹江鎮做農業信息方面的調研,開講座,送種子,主要是水稻種子,有華航絲苗,金航絲苗,勝巴絲苗,還有甜玉米種子。我們還去了老人院,到當地實地觀摩了淮山的種植和收成。第二部分,主要是做國土資源方面的調查,有到農户做調查問卷,開關於國土資源方面的座談會啦,對信息服務站的檢查,還有一個文藝匯演。在這短短的十多天內,我們的行程是多麼的緊湊雖然忙碌但是充實。

大學生暑假三下鄉個人活動總結(精選5篇)

首先,在這次的活動中收穫最大的是能真正地感覺到農村生活的艱辛,在平時我們只知道農村的生活是比較簡樸的,但是並沒有親身地去體會到。而這次的“三下鄉”活動就讓我感觸良多。在做農户的調研的時候,我觀察到他們的屋子從外面看來是很大的,但是裏面是比較空的,有的農户物屋裏甚至還養家禽,滿屋的蒼蠅在飛來飛去,這麼惡劣的環境真的很難想象如何去生活的,衞生條件是極其的惡劣的。在同一條村子裏貧富懸殊是比較大的,但畢竟富農還只是少數,農村的生活真的比較艱辛,不是親眼看到,自己大概也不相信,但是農村的空氣,水資源倒是受到的污染是很少的,這可能與它的發展程度有極大的關係吧。還有這裏的農民生活得比較貧困的一個首要的因素是他們的收入都是比較低的,我們知道農民可以是説是考天吃飯的,那年的收成好不好與當年的氣候有關,除了氣候的原因外,農藥貴,甚至價格與質量是不成比例的,農藥的質量不過關,農產品信息落後,商家的惡意砍價等,這些就使得農户的生活變得不容易。農村的發展真的需要規範的管理和大家的監督。

然後,我們贏得了友誼。我是後來才加入這個團隊的,對與隊員我大多都不認識的,透過多次的活動,我與師姐師兄們熟絡了,他們都很照顧我們幾個師妹,跟師兄師姐一起打球的感覺真的很好,我們有時候會在宿舍裏跳舞唱歌,看我們當天活動的照片,那種快樂,我一直都在回味着,真希望時間就停在我們“三下鄉”的日子裏。

一個團隊最重要的是團結與合作。這一點在我們大家在做那個國土資源的文藝匯演的時候我的感受是最深的,我們在一天多一點的時間要自己搞十來個節目,還有四個遊戲的攤位,工作量是非常的大的,是比較辛苦的,但是最辛苦的還是隊長,他每天都在做聯絡的工作,如果出狀況了,又得要馬上想方案,還有曉霞是這個匯演的主要策劃者,即使是病了也堅守自己的工作崗位,精神是讓我非常的敬佩。當然我們隊員們也在為自己要負責的項目而努力,那兩天雖然真的過得很累,但是好像是過得最開心的兩天,我想我是不一會忘記這兩天的,大家朝着同一個目標而奮鬥的時光真的是很快樂,這就是團隊精神的魅力。

每次看照片的時候,歷歷尤在目,“三下鄉”就是讓自己感受生活,感受人生。我真的非常感謝師兄師姐們跟我們三個這個機會,或許這是我們人生中唯一的一次下鄉了,但是這唯一的一次足以讓我回味一生了。

大學生暑假三下鄉個人活動總結 篇2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作為一名農業院校的大學生,抱着服務農村、貼近社會、鍛鍊自的願望,參加了此次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希望利用自己和團隊成員所學到的知識去幫助農民和了解農村的農業發展情況,同時也希望在進入社會之前,積累多點社會經驗,提早與社會來個零距離接觸,學習如何與人溝通、交流、團結合作等等。最終,我成為實踐團隊的一員,並堅信任何的實踐機會都能給我帶來課本上無法得到的知識,理論聯繫實際,學以致用,用所學的科學方法和理論去指導實踐,與時俱進,我滿懷信心地踏上了暑期社會實踐之路。

或許是因為出於對農業的興趣,也或許是因為之前有過一次下鄉的經歷,我很榮幸的擔任了支農隊長一職,在時間前期以及事件過程中,帶領着大家完成一項又一項艱鉅的任務。從前期的準備工作、活動方案的策劃、隊員的選拔,一直到踏上征程並順利完成任務,無不凝聚着我們團隊隊員的心血。

五月伊始,我們就開始着手準備了,沒有絲毫的猶豫,也沒有考慮過不被學校選上這些問題。我們下鄉主要分為兩個板塊,其一是和超過80%的實踐隊伍一樣——支教,其二,利用我們所學所知,開展特殊的支農活動。無論是支教還是支農,我們都積極的準備着,從支教的課程安排、備課到支農的熟悉農業相關知識,同時也利用節假日的空隙,我們有隊員專門前往實踐地辦理接收證明。前期準備工作關係到我們後期能否順利的展開支農支教工作,也決定着我們暑期實踐是否有意義。就工作而言,因為我之前有過參加的經歷,而且對此次活動也有着濃厚的興趣,可能接受的任務也相對較多。

1.支農部分

1) 根據實踐地的農業發展情況,安排各個農業興趣小組,分別組織學習種養殖技術,以便於和當地農民相互交流

2) 收集各種種養殖技術資料並簡化,使之通俗易懂,並打印,以便派發之後農民能夠理解

3) 聯繫學院老師,以提供支農所需派發的種子,並最終獲得不少數量的秋播種子

4) 和多為隊員一起到廣東農學會收集書刊《廣東農學通訊》

5) 支農策劃書

6) 設計農業生產遇到和存在的相關問卷

7) 設計服務隊隊服

2.支教部分

1) 設計招生海報、學生獎狀並打印

2) 學習和掌握趣味數學的相關教學信息

驕陽似火的七月,“三下鄉”的鐘聲在我校已經敲響。不在夕陽西下的時候幻想什麼,而在旭日初昇的時候就投入工作,在兩週一次例會的基礎上,時間過得很快,但是我們取得的成就也越多。各項準備工作也已基本結束,出發前的最後一次集體會議——暑期三下鄉動員大會,簡單的説明當前的基本情況和此次活動的注意事項以及個人所需攜帶物資,再有幾天,出發的時間到了。我們滿懷激情,背起行囊,和隊友踏上征程,深入農村,服務農村,爭取在這短暫的時光中能成長起來,增多見識,學一些書本學不到的東西。

7月8號,一行15人從廣州坐火車到陸川縣,再經汽車到達我們的實踐地——美麗的沙湖鄉。在到達目的地之後,我們受到了沙湖鄉政府的熱情接待,並且由温副鄉長親自幫我們協調住宿和吃飯的地方——沙湖國中,而且沙湖國中的校領導對我們的到來也表示熱情歡迎,並且給我們解決了網絡的問題。我的暑期實踐也在此處正式展開。

一、支農篇

1. 入鄉隨俗,腳踏實地從城市到農村,大家都能很快的適應村裏的生活。實踐隊員在出行的過程中,大家身着隊服,頭戴草帽,儘管是在烈日炎炎的七月,我們揹包裏的雨傘也只是作為防雨的工具。即便是女生,在這樣的情況下也依然堅持着,只因為我們是一個團隊,一支為農村服務的實踐團隊。

2. 紀律嚴明在出行過程中,難免涉及大家的安全問題,馬路邊、田間,都存在着這樣或那樣的安全隱患。馬路邊,長長的隊伍,在旗幟的帶領下,大家集體向右行,避開來來往往的車輛,這不是我第一次帶隊,但卻是第一次校外帶隊,走出校園,每時每刻都需要關注着隊員的安全,背上的揹包,也時刻裝着應急的藥品,無論是馬路還是田間,總在時刻提醒着大家注意安全,更實在收割水稻的時候每隔幾分鐘便要喊一次注意安全,以防割傷。在田間,大家緩慢前進,不得踩踏田間的農作物。而在和農民交流的過程中,沒有出現不禮貌的情況,都能和農民親切的交談。從田間地頭,再到街頭結尾,經過近10天的時間,到處遍佈着我們的身影。帶着大家瞭解當地農作物的栽培種類、環境變化、水利設施、水土流失以及農產品流通現狀等情況,同時也向被調查的農户瞭解到他們的種植面積、產量、家庭經濟來源等。在7月13號,我們專門聯繫好了需要幫助的農户,八個男生和一個女生身着隊服、頭戴草帽、扛着旗幟浩浩蕩蕩的出發了,在農户的指導下,一個個的拿着鐮刀,像餓極了的猛虎一樣,將田裏的水稻放倒了一片又一片,似乎是將憋了近二十年的力氣都使出來了,日近黃昏,我們不僅將水稻收割完了,還幫着他們打穀,並把稻穀一袋袋的送到摩托車上。晚上,在農户的盛情邀請下,我們在他家吃了一頓豐盛的晚餐,並聊到一些農業方面的問題。

在調查和走訪過程中,讓我真實的瞭解到村民們內心想法,雖然他們的普通話講得並不標準,有部分人甚至不會講普通話,不過大家並沒有因此而放棄,每個人都努力的去跟當地居民交流,我們把那些稍微能聽的懂方言的同學安排到支農小組中,另外我們調研的時候方式也比較新穎,採用閒聊的方式,把一些問題穿插進去我們的話題當中,從聊天中收集到我們需要的信息。

二、支教篇

作為一個團隊,我們不僅有支農,同時還有支教,每天,除了我帶出去支農的小組之外,隊伍中剩下的都參與到支教活動中,或許是因為對支教的參與度不夠,所以我對此瞭解不是很多,但是,每天早上當我們在食堂做早餐的時候,就能看見有部分國小生來到學校,等待着我們這些所謂的老師給他們授課,而當我走在路上,偶爾從旁邊經過的小朋友總會在不經意間送上一聲意想不到的問候“老師好”,不經回想起,之前都是我向老師問候的,而現在,有學生向我問候了,心中莫名的興奮,同時,也表現出農村的孩

子們是多麼的純真、禮貌。從我們開始招生到散學典禮的期間,偶爾我也會接觸到一些學生,看着他們活潑的身影,放佛自己又回到了童年;尤其是在結束那天,我拿着相機,孩子們爭先恐後的要求給他們和所謂的老師拍照留戀的時候,老師們含着淚水向他們述説着感觸的時候,他們拿着本子和筆向我們要聯繫方式的時候,他們向我們贈送小禮物的時候,我的心觸動了。他們生活在農村,但是,他們真誠、善良、活潑。當聽到有小朋友要回家幫助父母收割水稻的時候,我震驚了,他們都還很小,生活在農村,但是,他們比城市的孩子更懂事,也更成熟。

三、生活篇和支教,我們還有必不可少的生活部分,每天,在後勤部長李見的安排之下,我們的伙食基本上

保證了三菜一湯,而且每天的菜式也不盡相同。每天早中晚飯,廚房裏總有那麼四五個人在忙碌着,或許有的同學只是第一次做飯,但是卻很認真的在操作,做出來的菜也比學校食堂的更有口感。我不僅喜歡農業,也喜歡廚房,所以,我做飯的次數向相對較多一些,幾乎每次都有師弟或師妹在旁幫助,無論是支農回來拖着疲憊的身軀還是閒暇時的工作,但凡安排到我去廚房,我都會用心的做好每一道菜,儘管味道不盡完美。記憶深刻的是我們全體一起包餃子,用啤酒瓶做的擀麪杖,不同口味的餃子餡兒,不同厚度的餃子皮,同時也是生熟不一的餃子,儘管三下鄉已經結束了,但真可謂是回味無窮。

四、總結

我們所有的隊員還會在宿舍進行每天的經驗交流,把一天工作中遇到的問題都提出,然後我們大家一起解決,也説一些我們工作中遇到的趣事,一些大家印象深刻的經歷,把白天的勞累在無憂無慮的聊天當中忘卻,讓我們的團隊能時刻都保持飽滿的精神狀態對待每天的工作。每位隊員都能相互的關心着對方,當我遇到困難的時候總有人提醒我,並幫助我解決該困難,我們每一個人的心裏想的是“我們是一個隊團隊”。這次是我第二次也是最後一次參加“暑期三下鄉”活動,我很珍惜着這短短的十來天時間。每天我都覺得自己過得非常的充實,非常的快樂和愉快。總有一股動力讓我前進,這不僅是我參加過的時間最長的一次集體活動,也是最有意義的一次,它讓我學習到我缺少的東西,得到了鍛鍊,使我變得更加成熟,給予了我人生回憶留下了美好的金色的一段。

“艱辛知人生,實踐長才幹”只要你願意去嘗試和經歷,並坦然的接受過程的酸甜苦辣和結果的成敗得失,人生就會很精彩。通過這次活動我也更加堅信:意氣奮發的我們經得住暴風雨的洗禮,象牙塔裏的我們並非“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年輕的我們擁有絢麗的青春年華,走出校園,踏上社會,我們仍會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總之,這個暑期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是豐富而有意義的,一些心得和體會讓人感到興奮,但卻決不僅僅用興奮就能描述的,因為這是一種實實在在的收穫。“三下鄉”活動不僅是一次實踐,還是一次人生經歷,是一生寶貴的財富。

去時,我們懵懂無知,回來時,卻在背囊裏裝滿了收穫。有知識上的增長,也有心靈上的撫慰。在沙湖鄉的日子裏,我們住在簡陋的宿舍樓,每夜與蚊子作戰,可是我們樂在其中。在過去的日子裏,我們團隊的隊員分工協作,彼此鼓勵,吵過鬧過,重要的是我們一起經歷過,這是我成長歲月中一段彌足珍貴的回憶。也許,當多年後再回首在沙湖鄉三下鄉的日子,我依然會記得每一張笑臉以及背後感人的故事。

大學生暑假三下鄉個人活動總結 篇3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作為一名農業院校的大學生,抱着服務農村、貼近社會、鍛鍊自的願望,參加了此次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希望利用自己和團隊成員所學到的知識去幫助農民和了解農村的農業發展情況,同時也希望在進入社會之前,積累多點社會經驗,提早與社會來個零距離接觸,學習如何與人溝通、交流、團結合作等等。最終,我成為實踐團隊的一員,並堅信任何的實踐機會都能給我帶來課本上無法得到的知識,理論聯繫實際,學以致用,用所學的科學方法和理論去指導實踐,與時俱進,我滿懷信心地踏上了暑期社會實踐之路。

或許是因為出於對農業的興趣,也或許是因為之前有過一次下鄉的經歷,我很榮幸的擔任了支農隊長一職,在時間前期以及事件過程中,帶領着大家完成一項又一項艱鉅的任務。從前期的準備工作、活動方案的策劃、隊員的選拔,一直到踏上征程並順利完成任務,無不凝聚着我們團隊隊員的心血。

五月伊始,我們就開始着手準備了,沒有絲毫的猶豫,也沒有考慮過不被學校選上這些問題。我們下鄉主要分為兩個板塊,其一是和超過80%的實踐隊伍一樣——支教,其二,利用我們所學所知,開展特殊的支農活動。無論是支教還是支農,我們都積極的準備着,從支教的課程安排、備課到支農的熟悉農業相關知識,同時也利用節假日的空隙,我們有隊員專門前往實踐地辦理接收證明。前期準備工作關係到我們後期能否順利的展開支農支教工作,也決定着我們暑期實踐是否有意義。就工作而言,因為我之前有過參加的經歷,而且對此次活動也有着濃厚的興趣,可能接受的任務也相對較多。

1.支農部分

1) 根據實踐地的農業發展情況,安排各個農業興趣小組,分別組織學習種養殖技術,以便於和當地農民相互交流

2) 收集各種.種養殖技術資料並簡化,使之通俗易懂,並打印,以便派發之後農民能夠理解

3) 聯繫學院老師,以提供支農所需派發的種子,並最終獲得不少數量的秋播種子

4) 和多為隊員一起到廣東農學會收集書刊《廣東農學通訊》

5) 支農策劃書

6) 設計農業生產遇到和存在的相關問卷

7) 設計服務隊隊服

2.支教部分

1) 設計招生海報、學生獎狀並打印

2) 學習和掌握趣味數學的相關教學信息

驕陽似火的七月,“三下鄉”的鐘聲在我校已經敲響。不在夕陽西下的時候幻想什麼,而在旭日初昇的時候就投入工作,在兩週一次例會的基礎上,時間過得很快,但是我們取得的成就也越多。各項準備工作也已基本結束,出發前的最後一次集體會議——暑期三下鄉動員大會,簡單的説明當前的基本情況和此次活動的注意事項以及個人所需攜帶物資,再有幾天,出發的時間到了。我們滿懷激情,背起行囊,和隊友踏上征程,深入農村,服務農村,爭取在這短暫的時光中能成長起來,增多見識,學一些書本學不到的東西。

7月8號,一行15人從廣州坐火車到陸川縣,再經汽車到達我們的實踐地——美麗的沙湖鄉。在到達目的地之後,我們受到了沙湖鄉政府的熱情接待,並且由温副鄉長親自幫我們協調住宿和吃飯的地方——沙湖國中,而且沙湖國中的校領導對我們的到來也表示熱情歡迎,並且給我們解決了網絡的問題。我的暑期實踐也在此處正式展開。

一、支農篇

1. 入鄉隨俗,腳踏實地從城市到農村,大家都能很快的適應村裏的生活。實踐隊員在出行的過程中,大家身着隊服,頭戴草帽,儘管是在烈日炎炎的七月,我們揹包裏的雨傘也只是作為防雨的工具。即便是女生,在這樣的情況下也依然堅持着,只因為我們是一個團隊,一支為農村服務的實踐團隊。

2. 紀律嚴明在出行過程中,難免涉及大家的安全問題,馬路邊、田間,都存在着這樣或那樣的安全隱患。馬路邊,長長的隊伍,在旗幟的帶領下,大家集體向右行,避開來來往往的車輛,這不是我第一次帶隊,但卻是第一次校外帶隊,走出校園,每時每刻都需要關注着隊員的安全,背上的揹包,也時刻裝着應急的藥品,無論是馬路還是田間,總在時刻提醒着大家注意安全,更實在收割水稻的時候每隔幾分鐘便要喊一次注意安全,以防割傷。在田間,大家緩慢前進,不得踩踏田間的農作物。而在和農民交流的過程中,沒有出現不禮貌的情況,都能和農民親切的交談。從田間地頭,再到街頭結尾,經過近10天的時間,到處遍佈着我們的身影。帶着大家瞭解當地農作物的栽培種類、環境變化、水利設施、水土流失以及農產品流通現狀等情況,同時也向被調查的農户瞭解到他們的種植面積、產量、家庭經濟來源等。在7月13號,我們專門聯繫好了需要幫助的農户,八個男生和一個女生身着隊服、頭戴草帽、扛着旗幟浩浩蕩蕩的出發了,在農户的指導下,一個個的拿着鐮刀,像餓極了的猛虎一樣,將田裏的水稻放倒了一片又一片,似乎是將憋了近二十年的力氣都使出來了,日近黃昏,我們不僅將水稻收割完了,還幫着他們打穀,並把稻穀一袋袋的送到摩托車上。晚上,在農户的盛情邀請下,我們在他家吃了一頓豐盛的晚餐,並聊到一些農業方面的問題。

在調查和走訪過程中,讓我真實的瞭解到村民們內心想法,雖然他們的普通話講得並不標準,有部分人甚至不會講普通話,不過大家並沒有因此而放棄,每個人都努力的去跟當地居民交流,我們把那些稍微能聽的懂方言的同學安排到支農小組中,另外我們調研的時候方式也比較新穎,採用閒聊的方式,把一些問題穿插進去我們的話題當中,從聊天中收集到我們需要的信息。

二、支教篇

作為一個團隊,我們不僅有支農,同時還有支教,每天,除了我帶出去支農的小組之外,隊伍中剩下的都參與到支教活動中,或許是因為對支教的參與度不夠,所以我對此瞭解不是很多,但是,每天早上當我們在食堂做早餐的時候,就能看見有部分國小生來到學校,等待着我們這些所謂的老師給他們授課,而當我走在路上,偶爾從旁邊經過的小朋友總會在不經意間送上一聲意想不到的問候“老師好”,不經回想起,之前都是我向老師問候的,而現在,有學生向我問候了,心中莫名的興奮,同時,也表現出農村的孩

子們是多麼的純真、禮貌。從我們開始招生到散學典禮的期間,偶爾我也會接觸到一些學生,看着他們活潑的身影,放佛自己又回到了童年;尤其是在結束那天,我拿着相機,孩子們爭先恐後的要求給他們和所謂的老師拍照留戀的時候,老師們含着淚水向他們述説着感觸的時候,他們拿着本子和筆向我們要聯繫方式的時候,他們向我們贈送小禮物的時候,我的心觸動了。他們生活在農村,但是,他們真誠、善良、活潑。當聽到有小朋友要回家幫助父母收割水稻的時候,我震驚了,他們都還很小,生活在農村,但是,他們比城市的孩子更懂事,也更成熟。

三、生活篇和支教,我們還有必不可少的生活部分,每天,在後勤部長李見的安排之下,我們的伙食基本上

保證了三菜一湯,而且每天的菜式也不盡相同。每天早中晚飯,廚房裏總有那麼四五個人在忙碌着,或許有的同學只是第一次做飯,但是卻很認真的在操作,做出來的菜也比學校食堂的更有口感。我不僅喜歡農業,也喜歡廚房,所以,我做飯的次數向相對較多一些,幾乎每次都有師弟或師妹在旁幫助,無論是支農回來拖着疲憊的身軀還是閒暇時的工作,但凡安排到我去廚房,我都會用心的做好每一道菜,儘管味道不盡完美。記憶深刻的是我們全體一起包餃子,用啤酒瓶做的擀麪杖,不同口味的餃子餡兒,不同厚度的餃子皮,同時也是生熟不一的餃子,儘管三下鄉已經結束了,但真可謂是回味無窮。

四、總結

我們所有的隊員還會在宿舍進行每天的經驗交流,把一天工作中遇到的問題都提出,然後我們大家一起解決,也説一些我們工作中遇到的趣事,一些大家印象深刻的經歷,把白天的勞累在無憂無慮的聊天當中忘卻,讓我們的團隊能時刻都保持飽滿的精神狀態對待每天的工作。每位隊員都能相互的關心着對方,當我遇到困難的時候總有人提醒我,並幫助我解決該困難,我們每一個人的心裏想的是“我們是一個隊團隊”。這次是我第二次也是最後一次參加“暑期三下鄉”活動,我很珍惜着這短短的十來天時間。每天我都覺得自己過得非常的充實,非常的快樂和愉快。總有一股動力讓我前進,這不僅是我參加過的時間最長的一次集體活動,也是最有意義的一次,它讓我學習到我缺少的東西,得到了鍛鍊,使我變得更加成熟,給予了我人生回憶留下了美好的金色的一段。

“艱辛知人生,實踐長才幹”只要你願意去嘗試和經歷,並坦然的接受過程的酸甜苦辣和結果的成敗得失,人生就會很精彩。通過這次活動我也更加堅信:意氣奮發的我們經得住暴風雨的洗禮,象牙塔裏的我們並非“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年輕的我們擁有絢麗的青春年華,走出校園,踏上社會,我們仍會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總之,這個暑期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是豐富而有意義的,一些心得和體會讓人感到興奮,但卻決不僅僅用興奮就能描述的,因為這是一種實實在在的收穫。“三下鄉”活動不僅是一次實踐,還是一次人生經歷,是一生寶貴的財富。

去時,我們懵懂無知,回來時,卻在背囊裏裝滿了收穫。有知識上的增長,也有心靈上的撫慰。在沙湖鄉的日子裏,我們住在簡陋的宿舍樓,每夜與蚊子作戰,可是我們樂在其中。在過去的日子裏,我們團隊的隊員分工協作,彼此鼓勵,吵過鬧過,重要的是我們一起經歷過,這是我成長歲月中一段彌足珍貴的回憶。也許,當多年後再回首在沙湖鄉三下鄉的日子,我依然會記得每一張笑臉以及背後感人的故事。

大學生暑假三下鄉個人活動總結 篇4

“我怕我沒有機會∕跟你説一聲再見∕因為也許就再也見不到你……”腦海中一直迴盪着這首《再見》。為期八天的三下鄉結束了,看着小朋友們和廣財小夥伴們的身影,帶着不捨離開了沙溪國小,心裏感慨萬千。

回想這八天的生活,從第一天的抱怨和不習慣,到最後一天的依依不捨,我學會了很多。雖然中間還有許多有趣的小插曲,被蚊子咬得滿身包;在地板睡得全身痠痛;早上很多起牀買早餐;總覺得很累,吃不夠飯;被小朋友們整得要死等,但是我絲毫不後悔來這裏三下鄉,在這裏收穫了韓師和廣財小夥伴們的友誼,還有小朋友們純真的笑臉,痛並快樂着,這就是三下鄉最好的表達,但更多的是快樂。

第一天來到沙溪中心國小,印象就是學校好小啊,水好小,洗澡排了好久好久的隊,累得我一倒就睡。那一天晚上,開了一個好長好嚴肅的會議,硝煙四起,兩個隊伍的合作似乎不容樂觀。不過經過事實證明,這是想多了。也許剛開始是沒有那麼順利,但是我們慢慢地都融入到了一起,為了共同的目標,團結互助,順利地完成了國小的教學任務還有文藝匯演。這是大家一起努力的成果。

每天早上,五點半就有人起牀去買早餐了,剩下的人又要在國小生來之前吃完早餐,為了給他們留下好印象。每天還沒上課前,坐在門口,看着來來往往的小朋友們,發現自己真的不年輕了,完全沒有他們那種純真和充沛的精力,他們好像是可愛的小兔子,對事物充滿好奇,又蹦蹦跳跳,充滿生機和活力。每天上課前,總要精心準備上課內容,想着怎麼讓他們把那些東西吸收進去,又要想着法兒阻止他們的搗亂,這還真不是一個好活兒,不過我們卻樂在其中,看着他們歡樂的笑臉,覺得一切都夠了,最美好的莫過於小朋友們發自內心的微笑了,我想我永遠也不會忘記那純真無邪的笑了。

印象最深的還是去家訪的時候吧,家長們是那麼的熱情,拿出他們有的東西來款待我們,生怕怠慢了我們,難以忘懷的還是他們談到孩子時的神采奕奕,那是驕傲,那是無奈,那是流露出的愛啊。我深深地相信,世界上再沒有其他愛比得上父母對孩子的愛,平凡而偉大。

在這短短的八天裏,學會了與夥伴們分享快樂,分擔責任,團結合作。與小朋友們相處的時間了,快樂而又滿足,明白了老師的不易,也學得了一些上課的經驗,這是在課本上遠遠學不到的東西。在這裏也深深體驗了生活,知道現在安逸的生活來之不易,更懂得了珍惜。就像《再見》説的“這些日子在我心中,永遠都不會抹去”,我永遠也不會忘記這段艱辛快樂的日子。

大學生暑假三下鄉個人活動總結 篇5

炎炎夏日,熾熱的陽光烘烤着大地,而我們師範學院信息技術系xx年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志願者服務活動也正如火如荼地進行着。我有幸的作為一名記者隨我們系服務隊的16名隊員前往xx市xx區xx鎮,以追蹤報道的形式記錄了我們的活動過程。

我們的服務活動從7月12日至7月17日,為期6天。在整個報道的過程中,我各個方面得到了鍛鍊,增強了責任意識、團結協作的精神,提高了社會實踐與獨立的能力,收益最大的是寫作水平有了新突破。

雖然“三下鄉”活動的過程中辛苦不斷,但卻為我提供了很好的鍛鍊舞台,值得我回味一生,更是為我將來的工作做好了鋪墊。

一、責任意識牢記於心美國現代報業之父普利策曾經説過:倘若一個國家是一條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聞記者就是站在船頭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無際的海面上觀察一切,審視海上的不測風雲和淺灘暗礁,及時發出警告。

雖然不是一名經過正規訓練的記者,但我還是要明確自己肩上的責任,即使不是正規的記者也應該有責任意識,包括社會責任,工作職責等等。美國新聞學者特德·懷德告訴剛剛進入新聞業的新手説:“從現在開始,你的生活字典中就多了兩個重要的詞——‘責任’與‘準確’。這兩個詞是新聞道德的標誌。”自成為一名合格的記者以來,我的責任意識在平時工作中就不斷增強。當初選擇加入記者團只是覺得作為記者有很多便利之處,並不是很熱衷於這樣的工作,因為作為記者真的是很辛苦。而今,經過一年的訓練,我已經慢慢喜歡上了這一神聖的工作。特別是經過此次“三下鄉“服務活動。

我們服務活動的主題是“信技先鋒行,服務新農村“,幫助、引導學生黨員、青年團員進一步學習、宣傳和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大力弘揚和培養民族精神,引導廣大學生黨員、青年團員將專業知識的學習與實踐能力的培養相結合促使學生黨員、青年團員將專業知識的學習與實踐能力的培養相結合。這正是給我們明確自己的社會責任和使命,貼近羣眾、貼近實際、貼近基層的機會。

我明確了自己的責任:是宣傳者、服務者,也是報道者。我們主要以正面的報道為主,宣傳主旋律,宏揚新風尚、新風貌。責任意識決定了積極的心態,心態又決定了行動。作為記者,我的工作與其他的隊員是不同的,要細心去觀察每一件事,去發現其中的新聞價值,所以沒有好的心態是完成不了工作的。剛到達第一個晚上我就執筆寫下了第一篇報道,其中有些隊員對我説,我的部長找到了繼承人。其實這並不是重點,主要的還是自己作為記者的職責所在。僅從這一方面來看,在我將來的工作中始終都要提高責任意識,以良好的心態去工作,面對各種困難。

二、 團結就是力量

“三下鄉“就是科技、文化、衞生下鄉,去到最需要我們的農村去進行宣傳。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一個比較艱辛的環境,所以我們隊員之間就需要團結協作、互相幫助才能完成各項工作。雖然是來自不同的班別,也許在這之前並不相互認識,但是我們的服務隊就像是一個大家庭,在每一個細節中體現着團結就是力量。無論是在活動過程中,還是在生活上都是如此。因此,雖然七天的生活比較艱苦,但我們每一個人都過得很快樂。

特別是我們男隊員與當地政府大籃球賽時更能夠體現我們的團結協作。在整個比賽的過程中我們隊員之間就積極配合,講究團結,所以剛開始比賽的第一小節,我們大學生隊是以11∶0遙遙領先對方。可是在下半場時,對方換上了一位體育老師,對方很快就將分數追趕上來。面對着着緊張的形式我們都隊員還是保持着良好的心態,隊員之間的配合更加協調了。到下半場,我們主要是積極防守,在防止對方不得分的前提下有所突破,穩中求勝。最後隨着裁判的一聲哨響,我們大學生隊以1分險勝政府隊。雖然僅僅一分,但這一分也顯得猶為重要。假如在下半場,我們的隊員放鬆警惕的話,我們極有可能輸掉比賽。雖然我只是在場外,並沒有參與到比賽當中,但是我也能深刻地體會到團結的重要——團結就是力量。

三、發現了差距和不足

我們大學生真正參與到社會實踐的機會是很少的,此次“三下鄉”的收穫當然是很大的,包括責任感的增強能力的提高,而另外一個很大的收穫就是發現了差距和不足。

首先,是寫作水平與新聞敏感性有待提高。“三下鄉”活動內容豐富多彩,不同的報道方式就有其不同的新聞價值。由於自己尚未經過比較專業化的培訓,寫出來的文章都是稚嫩的。發現了問題所在就要尋求解決辦法,而不是逃避問題。所以,經過此次活動我意識到要想成為一位出色的記者,自己須付出更多的努力與汗水,更重要的是提高專業知識,雖然自己未來進軍新聞行業的可能性會很小,但既然選擇了這一份工作,就要對其負責,認真把工作把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