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科普活動總結模板(精選3篇)

學校科普活動總結模板 篇1

我校根據攀仁全科組(20xx)6號文件《關於開展全國科普日活動的通知》的指導,通過廣泛的科普宣傳和科技教育活動,充分利用各種宣傳陣地,向全校學生普及科學知識,科學方法和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提高了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增強學生了反對邪教和一切愚昧迷信的能力。在校園內了形成“學科學、愛科學、講科學、用科學”的良好風氣,把學好文化科學知識與振興家鄉經濟,建設現代化祖國緊密聯繫起來。先將整個科普活動月的開展的活動情況總結如下:

學校科普活動總結模板(精選3篇)

一、德育處召開班主任和科學組教師、藝體教師會議,安排科普月活動內容。

二、德育處與少先隊分別在九月中旬和下旬辦了兩期科普知識宣傳板報。

三、全校各班班主任組織開展以“科技創新”為主題的班隊活動,組織學生學習科普知識,介紹一些先進的種植、養殖科技知識。此外,還對學生進行衞生健康、心理疏導、環境治理、抵制邪教等活動。

四、各班辦了一期宣傳科普知識的班報。內容非常豐富,有孩子們收集的科普、科技知識,科技創新感言、繪畫、手抄報等。

五、學校“紅領巾”廣播站,每週星期三開播科普知識。

六、美術教師在美術課上指導學生創作科學幻想畫;信息技術課上,老師組織學生上網查科普資料,觀看科普動畫視頻;科學教師在興趣活動課上指導學生進行科技小製作。

七、每天開放學校圖書室,向學生借閲科普圖書。

八、德育處、少先隊組織全校師生開展科技實踐活動。組織學生到學校的果園基地,請鄉農技員給學生講解芒果栽培技術、病蟲害防治技術、除草施肥技術、枝條嫁接技術。

我校通過一系列豐富多彩的科普活動。激發起了廣大學生“愛科學,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熱情,從而使崇尚科學的意識潛移默化地滲透進孩子們的內心深處,在全校掀起一股學科學、做科學、用科學的熱潮,使學生科學素養得到普遍提高,也落實了普及科學的目標,提升了學校科學教育的質量。

學校科普活動總結模板 篇2

多年來,我校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及《關於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見》等文件精神為指導,切實加強我校科技教育工作,發揮科普教育基地的教育和普及功能,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實踐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現總結如下:

一、充分認識加強科技教育的重要意義

對青少年開展科技教育,是向青少年傳播科學思想,科學精神,科學方法的有效措施,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青少年時期是人生成長的重要階段,具有很強的可塑性,加強對青少年科技教育,引導他們參加科技活動,能培養學生對科學的興趣,愛好和志向。

能培養學生勤於鑽研,勤于思考,勤於研究的良好習慣;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和方法。科技教育是終生教育,從小接受科技教育對一個人科學素養的形成有很關鍵的作用,將終生受益。學校領導和教師以對社會對青少年高度負責的精神和強烈的責任感,把科技教育列入重要日程,採取了有效措施切實抓緊抓好了此項工作。

二、建立健全科技教育組織網絡

開展科技教育工作,組織建設是關鍵。學校科技教育網絡分為二級。

1、學校科技教育領導小組。校長任組長,教導處主任任副組長,主抓科技教育工作,下設科技教育總輔導員,組織各學科科技輔導員開展工作。

2、科技輔導員隊伍。成員有:科技興趣小組教師、科學課教師、美術課教師、信息教師和學生家長等兼 職輔導員。

三、廣泛開闢科技活動場所

青少年科技活動需要必要的場地、器材、人員等基本條件,為便於科技活動的開展,我校在經費十分困難情況下采用多種方式為青少年開展活動投入了一定資金,創造了較好的條件。

1、為科技活動小組提供活動場所(1間教學實驗室、1間科學興趣小組多用教室、1間多媒體教師、1間微機室)、併購置了必要製作器材;

2、利用校現有圖書室、試驗室、微機室等,在課餘時間(每週1~2次)向活動小組開放。

學校科普活動總結模板 篇3

課堂是學生在校學習的主活動場所,課堂教學過程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過程,教師充分利用課堂教學進行科普教育,是我們對教師提出的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改變課堂生活的模式,使每天的課堂生活不僅能幫助師生傳遞與掌握基本態度、知識和技能,而且還能幫助他們創造性的闡釋、理解和運用這些東西,並在此基礎上不斷提高,掌握提出問題、分析問題並進而解決問題的本領,具有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

如結合《數學》教學知識點,從人口、能源資源、環境生態等方面編寫各種類型的科普教育題目,讓學生練習,通過計算,繪製統計圖,編制統計表,探討解決有關“祖國疆域”、“海岸線”、“森林覆蓋率”、“水土流失”、“城市美化綠化”、“垃圾清運”等問題,進行人口、資源教育和生態環境教育;結合《科學》教學知識點,進行環保課題的研究。如在玻璃箱內產生不等量的二氧化硫氣體薰不同植物,瞭解二氧化硫對植物的危害;在密閉的容器中注入不同濃度的二氧化碳,然後在陽光的照射下測試温度的變化,驗證“温室效應”;不同水質飼養金魚試驗,瞭解NH3—N(氮)污染水質的危害,或含氮量不同水質綠藻試驗,理解水的富營養化污染;不同水質加洗滌劑(含磷和不含磷)靜置試驗,瞭解水和土壤自淨能力等等。

教師設計教學過程必須立足於有利於學生今後的發展,教師本着教會學生學習方法,教會學生思考的原則設計教學過程,培養學生創造性的學習思想,培養學生敢於探索的精神、創造性的學習行為。鼓勵學生思考,在思考的過程中突破教師要求,能自覺地閲讀課外書,參加課外實踐活動,進行社會調查,參加科技探索活動,允許學生在探索和討論中形成的答案不的現象存在,而使討論持久下去。

任何教育過程脱離實際,教育對學生今後的發展作用甚微。教師為學生創設開放性的教學空間,對學生進行開放性的思維訓練,培養學生善於向實踐學習,善於在社會實踐中增長自己的才幹,指導學生參與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和課外科技活動,是培養學生科學意識,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有效途徑。我校教師對此有深刻的認識,並在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把教學內容融入到生產生活實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