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開展春節活動總結(精選3篇)

單位開展春節活動總結 篇1

為貫徹落實黨的xx大和xx屆五中、六中全會精神,進一步豐富羣眾節日文化生活,根據區委文明辦的工作要求,現就我局“我們的節日·春節、元宵”主題活動開展情況彙報如下:

單位開展春節活動總結(精選3篇)

一、開展走訪慰問活動,體現黨和政府的關懷。

利用春節、元宵節時機,開展向道德模範、身邊好人、美德少年走訪、慰問、座談等活動,大力宣傳他們的先進事蹟和崇高品德。深化結對幫扶工作,開展慰問孤寡老人、殘疾人和未成年人幫扶對象慰問等活動,局領導帶隊走訪慰問了浮橋街道浮橋社區結對幫扶的未成年人徐景麗,幫助解決生活困難,讓他們過一個舒心、温暖的傳統節日。開展向離退休幹部、職工節日慰問或團拜活動,我局主要領導組織幹部走訪慰問了本單位退休幹部,並送去節日的問候和誠摯的祝福。在走訪慰問中,局領導與老幹部們親切交談,向老幹部們致以節日的問候和新春的祝福,並且詳細的瞭解每一位老幹部的身體和生活情況,對老幹部們多年來為我區文體旅遊新聞出版事業的發展所作出的貢獻表示感謝。

二、開展節日誌願服務,讓和諧融入羣眾生活。

積極組織開展“鄰里守望,情暖鯉城”主題志願服務活動,關愛空巢老人、留守兒童、農民工、殘疾人等志願服務活動。參加區宣傳系統組織到鯉城區福利院的黨員自願服務活動,使廣大居民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心,感受社會的和諧與温暖。

三、開展節日文化活動,豐富羣眾傳統文化生活。

組織民俗展示、體育健身、歌舞表演、花會燈會、聯歡聯誼等活動,開展鯉城區XX年非遺攝影展,此次攝影展由鯉城區文體旅遊新聞局主辦,鯉城區文化館承辦,鯉城區攝影家協會協辦。展覽從春節持續至元宵。共展出64幅“非遺”攝影作品,分為大師作品、古城生態、非遺現狀三部分,是從鯉城區攝影家、文化工作者攝影採風創作的五千餘幅圖片中遴選而出,讓參觀者通過這六十多幅畫面欣賞古城的“非遺”的魅力。開展以“鯉創新元——三羊和諧賀新春”為主題的系列文化創意活動,為市民羣眾帶來一個豐富多彩的文化創意新年假期。1月25日至2月9日,我市將舉辦元宵民俗燈展活動,鯉城區設2個展示區分別是中山路和新門街西段,花燈布展題材突出“鼠年”,主要懸掛傳統工藝花燈、少兒手工創意掛燈。

單位開展春節活動總結 篇2

尊敬老人,關愛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為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樹立x學院學子的良好形象,併為災區老人們獻上愛心,20xx年xx月xx日上午,x學院生物與化學工程學院基金會捐助地震災區“學生感恩行動”之關愛鰥寡老人活動在xx市xx鎮社會福利院舉行。為我院的此次感恩行動劃上了圓滿的句號。在此次活動中,我受益良多,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認識:

對待學習:謙虛向學,日清日畢。儘管謙虛地學習是一個大家再熟悉不過的道理了,但是出自這些老人的口中還是別有一番意味。老人們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們,在學習上千萬不能驕逸,一定要謙虛謹慎的學習,每天的計劃一定要當天完成。老人們對我們的教導,我銘記於心,對待學習的態度也更加端正。

對待工作:兢兢業業,克己奉公。在與老人們的交談中,我更加懂得了對於工作我們應該怎樣去做。兢兢業業,克己奉公是老人們給我的啟示。這些飽經滄桑的老人以自己的經驗之談教育我們這些後輩,對待工作必須要有飽滿的熱情,勤懇的態度,踐行克己奉公的準則。只有做到這幾方面才能將工作做好,才能得到大家的認可。

對待家庭:相親相愛,團結和睦。家庭是社會的最小單位,家庭是否和睦關係着整個社會的和諧。在建設和諧社會的今天,家庭的和

睦顯得尤其重要。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在家庭中理應扮演團結各位家庭成員,促進家庭和睦相處的角色。但現在我們常常聽到看到和我們一樣的青年,因為一點小事就與父母,與家人大吵大鬧甚至採取離家出走等極端手法來發泄自己所謂的不滿。在與老人們的交談中,我們明白了家庭和睦的重要,家庭和睦是家庭幸福的必要條件,是社會和諧向上的基石。我們應該在家庭中努力促進各位家庭成員的和睦相處。

對待社會:擯棄偏見,適者生存。在我們時常埋怨這個社會存在的一些不公,一些醜惡現象的同時,我們有沒有想過自身的問題?以前,我對於一些社會現象總是抱着埋怨甚至激憤的態度,認為社會還有很多問題。老人們説,不能讓社會改變,你就去適應他。我被老人們誠摯的忠告所感染。是的,不能讓社會改變,為何不讓自己去適應這個社會呢?畢竟我們的社會還是一個充滿活力,能夠讓適者生存的。磨礪自己,去更好的適應它,比總是埋怨它好——這是我與老人們交談後的體會。

在此次關愛鰥寡老人的活動中,每個隊員都有自己的想法。我對於老人們給予我們的教誨深受感動。在今後的人生路上,這些啟發將伴隨着我跨國一個個荊棘坎坷,度過一個個難關,成為寶貴的精神財富。

單位開展春節活動總結 篇3

已經四十多歲的人了,央視春節聯歡晚會當然看的太多了,可以説自從有了電視、有了春晚,就有了我這個忠實的觀眾。

八十年代的時候,我在農村老家就開始對着10寸的黑白電視跟着大人們一起看電影似地圍觀春晚了,這台電視機是我們村國小的。

農村改革後的後來,自家有了12寸黑白電視;後來有了彩電,後來有了自己的小家,有了自己可獨享的電視。

今年201x年,春晚是少不了的節目,8點鐘前,全家人早已準備就緒,坐在電視機前。半夜1點了,老婆頂不住疲倦,睡了。我與小兒依然堅守在電視機前,凌晨4點了,春晚精彩回放完了,我家的春晚得以落幕。

今天正月七年級,閒來無事,回味昨日的春晚,竟是印象全無。只記得05年的小品“忽悠”和近年春晚的小品“水泥灰”。

於是乎,得出結論:春晚太沒創造力,太沒有“發現力”了!

創造力的08年“奧運”,10年的“世博”、“亞運”。只有大排場,只有感受大排場,只能感知的大排場!説不出,説不出——當然的傳不遠!

請你看“忽悠”一詞,僅是我民間地方語言,經過春晚一鬧,隨即家喻户曉了,神州大地無人不曉,無人不懂!個人覺得這個好!他把民間詞彙普及了!以後我們就不用“你騙人”這種“俗語”了。

再説“水泥灰”,對於顏色的表達,很多人是不會表達的。紅橙黃綠青藍紫,橙與黃,我是不會分的;綠青藍三色,我也是不會分的;紫黑紅到底是怎麼回事?這些等,我相信很多人是分得不太清晰的。我不是色盲,也不是説分不清這些顏色的人是色盲。這可能小時候我們的老師沒教好?就是我這個早期的大生也沒學好?“水泥灰”就表現的特別好!跟水泥顏色一樣的灰色!

因此,開始檢討:我們的春晚,寄望十三億人民的期待,幾十年了,我們在幹什麼?

希望:每年有一個創造,比如“水泥灰”;或者有一個發現,比如“忽悠”。

但請:發揚通俗的創造,光大精闢的國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