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學期個人鑑定範文

大學一個學期結束,你即將成為更富有經驗的學習者。那麼你要怎麼去寫大學學期個人鑑定呢?下面由本小編精心整理的大學學期個人鑑定範文,希望可以幫到你哦!

大學學期個人鑑定範文
大學學期個人鑑定範文篇一

總是怨恨時間,有時來的慌張,有時去的匆忙,轉眼之間,一年的大學就這樣結束了。回顧大學一年的生活,平淡而又充滿樂趣,無奈而又略帶失望。在踏入大學校園的時候,我就感覺大學與高中有太多的不同,心中充滿了新鮮和好奇,也不乏茫然和陌生。回顧這一年的學習生活,無路在學習還是日常生活乃至人際交往上,總有成功也有失敗,這些都讓我迅速的成長起來——學會獨立思考,學會為自己的選擇負責,學會享受成功的喜悦,學會默默承受失敗的痛苦,學會成熟。

從剛入學時對學習生活的完全不適應,到向高年級的學長學姐們探尋經驗;從學習工作相互衝突,被兩者弄得焦頭爛額,到能很好的協調兩者關係,較好地做到學習和工作兩不誤;從遇事簡單的斷定是非,到多方面深入地看問題,不再輕易下結論;從……這些改變,我經歷了大學生活的第一年。現在回頭想想自己大一時的成長日記,不僅為那個茫然、焦慮、不知所措的自己感到可笑,也為那個心高氣傲充滿豪情的自己而感到依戀。

學習上,由於對上課時間和安排上的不適應,結果經常把自己弄得要花一些時間來和疲憊和睏倦作鬥爭,學習效率也很低下。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後,就基本上可以習慣了學校的學習時間制度。但我想得卻很簡單了,以為只要上課認真聽講,下課後學好課本里的知識就能取得好成績,萬無一失了。可第一學期下來自己的成績卻並不理想,這才真正認識到班主任多次勸告我們的話:大學的知識,從任課老師和幾本基礎的教科書上獲得的是少之又少的,老師教的更多的是一種學習的方法,而大量知識的積累卻需要你們去通過泡圖書館而獲得。

真的,説到圖書館,我真的是沒有充分利用好自己的課餘時間和圖書館的大量圖書資源。平時,做了班幹本來就很忙,而我又沒有合理安排自己的課餘時間,造成知識面狹窄,看問題都很片面,不能養成良好的思考和學習習慣。這不能不説是大一上學期的巨大損失之一。

第二學期剛剛開學,我就翻出從前很少用的借書證,開始了到圖書館借書看書、上自習的生活。只要是沒課,我總會到圖書館去,看看有關專業的期刊雜誌,或者是翻翻與專業有關的圖書。大量的閲讀,使我的知識面拓寬了,見識而不再只侷限在那幾本基礎的專業書上了;更使我在課上能夠深切的理解老師講的東西。更值得高興的是,自己的成績也在不知不覺中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課程教材安排上,最讓我感到困難的就是兩門與專業有關的課程——管理心理學和西方經濟學。這兩門課的可是很少,可難度有非常高,學起來很吃力。總感覺老師講得太快了,自己跟不上節奏。總期望老師能放慢一些,可為了能夠完成教學任務,不耽誤大家的學習,老師也沒辦法去講的更深入更細緻一些。於是,老師就告訴我們可以到辦公室或者通過電話郵件等方式請教。我也經常向同學們請教,這樣既方便又節省時間。

此外,在剛入校時我還參加了院校的一些學生組織,並一直堅持到如今。在我看來,大學的生活應是豐富多彩的,她所包含的內容不應僅僅只有學習。在努力學習的同時,我充滿熱情地在校學生會和院三代會鍛鍊自己。在每天的社團工作和生活中,我學會了如何與別人友好相處、合作共事。同時,也結識了不少好友,希望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能夠有所幫助。在工作中,我鍛鍊了自己的能力,陶冶了情操,並虛心向有經驗的同學請教他們工作上的問題,學習他們先進知識和經驗,當然在大一期間我的工作表現還不是很理想。大二我一定會敢於吃苦,善於鑽研,按照規定的時間和程序完成上級下達的任務,尋找自己獨特的工作方式,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和能力。

如同一條心繫大海的小溪,如同一艘心向彼岸的航船,我們的心永遠向着一個方向,那就是黨。入學之初,我班有絕大多數同學寫了入黨申請書。現在,班內有很多人都已是入黨積極分子,新一批的入黨積極分子也在確立當中,而更多的同學正在為入黨作着積極的準備。作為大一團支書的我,真的為我們這個班級而自豪驕傲。

我們來自五湖四海,我們擁有着共同的理想與信念,我們組成了一個大家庭。我們的青春,我們的熱血,我們執著的信念,使我們走在了一起。我們堅信,生命的樂章只有自己去譜寫,生命之歌才更加嘹亮;人生的道路只有自己去開拓,人生的腳步才更加堅定。我愛經管0707班!

我們班班委的工作之所以開展得比較順利以及所取得的所有榮譽和成績雖然離不開全體班委對工作的認真負責,但更離不開全體同學的積極配合和大力支持。我們經管七班的每一位成員都堅信我們班是最出色的一個團隊,我們是密不可分的一個大家庭。我們每個人都為身在這個團隊而自豪,雖然它並不完美,雖然它還存在一些不足,但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我們把我們共同擁有的家園建設得如此美好!

在處事過程中,我更深的體會到了與同事溝通,與同學交流的方式。處事要靈活變通,隨時隨刻都要注意。學校實行的是大班授課,所以同班同學也不常在一起,教室太大,坐不到一起,下課就各自幹各自的事,也不容易形成人際羣。所以,我就很注意在日常生活中留意一些同學,互相交流,建立友誼的橋樑。在與人交往中,我也總結出以下幾條合理處理人際關係原則:

1、真誠原則。有人説,真誠是打開別人心靈的金鑰匙,因為真誠的人使人產生安全感,減少自我防衞。越是好的人際關係越需要關係的雙方暴露一部分自我。也就是把自己真實想法與人交流。

2、主動原則。主動對人友好,主動表達善意能夠使人產生受重視的感覺。主動的人往往令人產生好感。

3、交互原則。人們之間的善意和惡意都是相互的,一般情況下,真誠換來真誠,敵意招致敵意。與人交往應以良好的動機出發。

4、平等原則。任何好的人際關係都讓人體驗到自由、無拘無束的感覺。倘若大家太計較得失,不能與別人平等相待,那這樣的友誼關係也不可能持久。

最後,我還想説的是,好的人際關係必須在人際關係的實踐中去尋找,逃避人際關係而想得到別人的友誼只能是緣木求魚,不可能達到理想的目的。我相信,受人歡迎有時勝過腰纏萬金。很多的例子都證明了這句話,就像許多富翁雖然很有錢,但卻很寂寞

很孤獨,因為他們沒有真正的友誼和朋友!

在生活上,我也可以和舍友友好相處、互幫互愛。雖然我們來自不同的地方,雖然我們的生活習性不盡相同,但我們都生活在這個大集體裏,大家都互相理解互相遷就互相幫助,為我們的學習創造了一個良好的學習和休息環境。學習上我們互相勉勵互相幫助,平時早上起牀、打水、晚上休息,我們都互相提醒,互相幫忙。而且,我們也經常比較生活費的開銷,看看誰的消費最少,誰最節儉。誰沒空幫忙帶飯,誰生病了幫買藥,誰心情鬱悶幫忙積極開導……這一年裏,我們宿舍充滿了歡聲笑語,充滿了美好的記憶。一年的生活,讓我們成為了無話不談情誼深厚的兄弟。

在其他方面,比如如何適應集體生活和活動,如何學會和別人合作,如何學會理財……我所學到的不是用一句兩句話就可以説清的。老師們經常説:即使你感覺大學什麼也沒有學到,但你卻在潛移默化中受到了鍛鍊和影響,這對以後的工作生是具有重大意義的。大學是你們人生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的確,儘管你會埋怨自己的成績始終不好,埋怨自己整天碌碌無為,但你已經學到了很多!這一切就讓你一生受益匪淺。

過去的就是歷史,現在能做的就是從過去總結成功之處和不足,對自己有了一個更加系統地客觀地認識,在以後的人生路上我會更加明確自己的目標,以全新的面貌面向社會、迎接未來,邁好人生新旅程的第一步。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大一時間一晃就過去了,既然無法掌握過去,只好寄望將來,以飽滿的精神鋭意進取,為實現自己的理想而不懈努力!

大一完了,為迎接我的是嶄新的生活,加油!為我自己!

大學學期個人鑑定範文篇二

如果説第一學年就這樣走了的話,我情願它是帶着歡笑,希望還有感動走的,悄悄的從我們身邊溜走,甚至不要打聲招呼。

這一年發生了太多的事,那本不大的枱曆根本無法記載所有,就像那張薄薄的成績單不能反映我們真實的生活一樣。

美好的回憶總是在腦海的最深處埋藏,而苦澀則時常飄浮在水面,雖不忍目睹,但這卻由不得我們選擇。

很多書裏面都有大學生的描述。從《馬丁·伊登》裏的準大學生,到《高老頭》中那已看透社會的拉斯蒂涅,從日本的渡邊君,到中國的柯碧舟,似乎每個大學生都要經歷一番起伏波瀾,這樣看起來才有幾分趣味,這樣才值得回憶。我們辛苦構建的人生不就是用來回憶的麼?由我們自己,還有他人。

雨果在《海上勞工》裏説過,“人體很可能就是一層外表。它遮住我們的真相。它擴大我們的光明和黑暗面。真相就是心靈。”是的,大學,或者是整個人生就是不斷髮現自己內心的過程。

讓我們從大海開始吧。

那裏的天氣變化不定,時而狂風暴雨,時而晴空萬里,任何一個熟練的水手也估摸不到它的脾氣。然而不論天氣如何變化,海水永遠是黑色而深沉的,當然有時也會有一滴亮光掉進海水,但是就如那滴進一池清水的紅墨,瞬間它就消逝無蹤。如果我們用手去舀那海水,那我們的手也會沾上洗不掉的苦澀,若我們硬是忍不住伸出舌尖想嚐嚐,即使再怎麼小心,潘多拉盒子也會立即打開……

大學留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空閒時間多。這在大學聯考結束的那個暑假之前只能是一種幻想,那種只能在夢裏夢到的生活。可悲的是,我真的在夢裏度過了我的幻想。雨果有過關於兩者的描述:“幻想就是模糊狀態下的思想,它與睡眠毗鄰,但界限分明,互不混淆。”幼稚的我終究沒能搞清楚它們兩的關係,所以也就模糊地混淆過來了,就像用90年代的相機照出的那些泛着黃,還帶有水印的舊照片。

參加了團學會,才知道什麼叫做責任。完不成工作再也無法像以前一樣調皮的一笑,就像一隻皮球,以前癟了,有大人們幫着忙打氣,而現在還得自己準備好打氣筒。被脱掉了那件家長的外衣,才發現自己的肩膀是那麼稚嫩,更可怕的是,責任看起來就像飄在藍天的白雲,捏起來還像團團錦簇的棉花,可是那棉花落在肩膀頭卻如打濕了水,是那麼沉重。

不管我們相不相信,輕如鴻毛的東西有時也重比泰山。那就是成績單。人生的可悲之處在於明明自己的生活卻要被別人掌控,不論自己多麼清白自在,也難逃《搜索》裏戲劇的情節。人生一次,簽過無數的紙,但只有那張出生證明可以説明我們真的來過,只有那頁遺書可以説明我們沒白活。所以,不論這過程中,出現什麼樣的東西,就算是死亡通知單,只要我們還有力氣,就要好好活到寫遺書的那一刻。

常常在想象,假如約翰克里斯多夫沒了對音樂的敏感,福爾摩斯少了對神祕的思索,他們的生活將變成什麼樣子。化工,理科,我的弱項。記得有個同鄉説過,學理科的人都喜歡説自己喜歡文學。我不敢説自己喜歡文學,只能説自己不喜歡理科,這好比屠格涅夫先生沒説自己喜歡新地主而只説不喜歡舊地主一樣。不過既然自己選擇了這條路,我就該認真地走完,這也是一種責任。

其實我們選擇了很多事,做了很多事,都不一定是有結果的。記得《那些年》裏沈佳宜説過,[蓮 山課件]本來很多事就不一定是有結果的。這也無意中使我們的生活充滿了樂趣,因為未知帶給我們的不只有恐懼,還有如那呼吸着深夜寒冷空氣時帶來的刺痛的新鮮感。

我們這時已經下到了海面,周圍奇形怪狀的東西飄來飄去,可是我們不能輕易亂碰,因為裝滿苦澀的盒子從不貼標籤。

我們繼續向下,向下,向下……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個習慣,對於很苦的茶,我們總是慢慢的喝,細細的品味,可是喝汽水時我們總是大口大口,恨不得一飲而盡。這難道是我們人類的通性嗎?

入學的新鮮,進入團學會的自豪,專教自習的充實,迎着朝陽晨讀的喜悦……一幕幕,在眼前飛快的閃過,就像一條對着自己跑過來的大狗,渾身毛茸茸的,還搖着尾巴。

站在海底的我,捧着最後一個盒子,我知道里面裝的是希望。

突然想到契科夫筆下可憐的奧利格·依萬諾夫娜,那個跳來跳去的女人,從沒這樣深深地站在這片大海的海底,從沒去找尋最後一個盒子,她漂在海面,當然她也只能永遠地吞吐着無盡的苦水。

最後,用《末日危城》裏傑森的一句話祝福我即將開始的第二年。

“誠實的勞動中,勇氣不滅”

大學學期個人鑑定範文篇三

告別了中學時代,邁進大學校門,人生的歷程翻開了新的一頁,人生的道路也跨入了新的階段,時光荏苒,恍若白駒過隙般竟來到了象牙塔裏的第二個春秋。回首這一年的校園生涯,無限感慨。在大學的搖籃裏,我們如沐春風般受到了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薰陶,陶冶了情操,耳濡目染,培養了良好的學風。不斷地培養自己的理論思維能力、實踐操作能力和探索創新的能力,不斷地提高自身素質,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且不斷的挑戰自我、充實自己,為實現人生的價值打下堅實的基礎。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不浮躁不虛華,堅定志當存高遠的信念,腳踏實地地走好通往理想的每一步階梯。在思想政治和道德素質方面,繼承愛國傳統,弘揚民族精神,加強道德修養,錘鍊道德品質。

大學有着濃厚的學習研究和成才的氛圍。進入大學後樹立了新的學習理念。學會了自主、全面、創新、終身學習的理念,終身受益。且廣泛涉獵了相關知識,掌握了科學的學習方法,培養了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身為經管學生的我深知打好基礎的重要性。努力學好理論知識。利用豐富的課餘時間,到校外實踐,聆聽老師的諄諄教誨,受益匪淺。積極參與校內和校外的志願服務活動,到敬老院照顧孤寡老人,在學校食堂打掃衞生,在車站維持秩序等等,累並快樂着。保持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對工作責任心強、勤懇踏實,有較強的組織能力,有一定的創意理念,不但鍛鍊自己的組織交際能力,還深刻地感受到團隊合作的精神及凝聚力。更加認真負責對待團隊的任務。

像雛鷹離開了父母的懷抱,我漸漸學會了獨立生活,樹立了自信、自律、自立、自強的精神,勇於面對社會和生活。虛心求教,細心體察。大膽實踐,不斷地積累生活經驗。生活即是最好的老師。

積極投身社團活動與社會工作,加社團,鍛鍊自己的組織和交往能力,並努力參與各項大型活動的策劃工作,讓自己的課餘生活豐富多彩。

不能僅僅滿足於已取得的一點點成績,要努力學會用科學的發展觀來認識世界認識社會,能清醒的意識到自己所擔負的社會責任,對個人的人生理想和發展目標,有相對成熟的認識和定位。我會更加迫切要求自己充實充實再充實。完善自我。且我相信:用心一定能贏得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