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上學期學生自我評價(通用5篇)

七年級上學期學生自我評價 篇1

七年級學生大多數是13、14歲的少年,處於人生長身體、長知識的階段,他們好奇、熱情、活潑、各方面都朝氣蓬勃;但是他們的自制力卻很差,注意力也不集中。總之,七年級學生處於半幼稚、半成熟階段,掌握其規律教學,更應善於引導,使他們旺盛的精力,強烈的好奇化為強烈的求知慾望和認真學習的精神,變被動學習為主動自覺學習。下面我談談這一學期來我對七年級數學的幾點體會:

七年級上學期學生自我評價(通用5篇)

一、明確學習的目的性

七年級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高低,一般是由學習動機所決定,入學後,我對所帶班級進行了調查,學生的學習動機可大致分為:

(1)學習無目的、無興趣,應付家長佔52.8%

(2)學習目的明確、對所學知識感興趣佔20.2%

(3)學習為個人前途,為家長爭光佔27%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學學習目的不明確,但他們的可塑性很強,除了加強正常的正面教育,還可利用知識的魅力吸引學生。

二、精心設疑,激發學習興趣,點燃學生對數學“愛”的火花

愛因斯坦有句名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個人有了“興趣”這位良師,他的知覺就會清晰而明確,記憶會深刻而持久,在學習上變被動為主動。在教學中,特別注意以知識本身吸引學生。巧妙引入,精心設疑,造成學生渴求新知識的心理狀態,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如利用課本每一章開始的插圖,提出一般的實際問題,這樣既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幫助學生了解每一章的學習目的;又如代數第二章有理數的引入,我給學生舉了一個實例:從講台走向門(向南)走3米,從門走回講台(向北)也走3米,接着我問學生兩個問題:

(1)我的位置變了沒有?

(2)我走了幾米?能用數學式子表示嗎?對於這個具體問題,學生都説我的位置沒變,可實際走了6米,怎麼用數學式子表示就感到茫然了。這個例子誘發了學生的胃口,趁學生急於求知的心理狀態引入新的課題:“為了滿足實際需要,必須把學過的算術數擴充到了有理數。”

此外,我還利用學生每天的作業反饋和單元測驗成績的反饋,進一步激發和培養學生的興趣。

三、精心設計教學過程,改變課堂教學方法,適應生理和心理特點

學生的學習心理狀態往往直接受到課堂氣氛的影響,因此一定要把學生的學習內在心理調動起來,備課時要根據學生的智力發展水平和數學的心理特點來確定教學的起點、深度和廣度,讓個層次的學生都有收穫。為了適應學習注意裏不能長時間集中的生理特點,每節課授課不超過25分鐘,剩下的時間看書或做練習;練習要精心設計,形式多樣,口算、筆算相結合;有時一題目引導學生用兩種方法叫同一張桌子的同學用不同的方法計算;有時叫不同水平的學生上黑板做難易程度不同的練習,讓學生嚐到成功的喜悦,是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自我表現的機會,獲得心理平衡。

四、寓數學思想於課堂教學中

數學觀念、思想和方法是數學科學中的重要組成因素,是數學科學的靈魂,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要注重數學思想方法的教育,把常用課本中沒有專門講述的推理論證及處理問題的思想方法,適時適度的教給學生,這有益於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有理數這一章特別突出了數型結合的思想,緊扣數軸逐步介紹數a與a的對應關係,啟發學生從數與形兩方面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練習時引導學生思考一般情形下的結論,從中滲透歸納的思想方法,促進其思維能力的形成。

其實,數學思想滲透到概念的定義、法則的推導,定理的問題證明和具體解答中,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站在方法論的高度講出學生在課本的字裏行間看不出的奇珍異寶,講出決策和創造的方法,精心提煉,着意滲透,經常運用。

七年級上學期學生自我評價 篇2

本學期我擔任七年級的語文教學工作。七年級是國中階段的起始年級,如果起始年級沒有帶好,就會留下不少後遺症,貽害學校的就不只是一年,而是幾年,給學校的教學工作帶來很大的麻煩。因此,我覺得七年級的教學工作是學校教學工作的基礎,而良好的開端是創建優秀班集、優秀學校的關鍵。

在這學期的課堂教學中,我能夠滲透新課標理念,不斷思考,逐步形成自己的見解。鑽研探究式教學,並作了一定量的理論學習筆記,學習中,獲益非淺。能夠按照計劃完成教學工作,備課及時,作業量適中,批改指導及時具體。積極參入語文的上、聽、評課,從其他教師身上取長補短,及時進行教學反思。

課堂教學中,能夠尊重學生,營造民主平等的課堂氛圍。本學期教材,除文言文外,大部分課文由學生根據自學的模式自學,教師點撥指導,通過嘗試,學生的自學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重要的是他們獲得了學習實踐的方法,進一步培養了學習的興趣。課堂教學的同時,我也在不斷的思考,現就“課堂提問”這方面的思考作一個小結。

在新課程理念的引領下,我一直圍繞着如何提高語文課堂效率,作着深入的思考和積極的實踐,也通過自身的經歷深深的感知到,作為一名語文教師,課堂語言的精練到位,課堂提問有效性的提高,對提高語文課堂效率,進而對提高語文教學質量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眾所周知,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在很大程度上是閲讀教學來實現的,而語文課堂教學中提問的設計,可謂是關係到閲讀教學組織成敗得失的一項重要工作。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只有全體學生積極參入、思考探索的課才是成功的高效的,“學而不思則罔”,學生如果不動腦,怎能期望有收穫呢?然而,對於涉世未深、知識還不豐厚的國中生來説,想讓他們直接從文本當中激起閲讀興趣,從而獲得知識上的教益,得到美的享受,那是不切實際的。

那麼,如何增強課堂提問的有效性呢?首先,所提問題要難易適度。既不能過於膚淺,沒有思考的餘地,又不能太艱深,讓人難以琢磨,無從下手。太淺,索然無味,提不起學生的興趣;太深,學生答不了,不僅達不到教學目的,反而容易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事與願違。問題的難度應以水平較高的學生經過思考或討論或稍加提示點撥可以答出為上限。

其次,所提問題要圍繞教學目標,切合學生實際,緊扣教材訓練要點及文章精彩之處。

第三,設計問題要面向全體學生,對於理解或鑑賞性材料的提問,要不受“標準答案”的束縛,讓答案具有多維性,力爭引起發散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獨立精神。

第四,科學地確定問題的指向,切忌提“漫談式”的問題,單求課堂“熱鬧”,弄的最終不知所問所答是為何而來。

第五,培養學生生成問題的能力。教師要尊重學生的認識,把學生推向主體,很多問題由學生自己生成,教師的主要任務是教會學生怎樣發現問題;當學生的問題提得過多過雜時,教師應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篩選整合,隨着問題的解決,正確對待不斷產生的新問題。

第六,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並鼓勵學生不斷產生新疑。

總之,課堂提問是教學的重要方法之一,是溝通師生教與學的橋樑,是傳授知識的有效途徑。提問得法,可以啟發學生積極思維,提高學習效率;提問不當,不僅對教學無益,而且會堵塞學生思路,窒息課堂氣氛。因此,教師應重視提高課堂提問的有效性。

學習過程中,學生在語言上形成了一定的積累,增加了閲讀,掌握了一定的閲讀方法。當然,學生的閲讀面還顯得窄了一些,閲讀的量還需加大。另外,在作文的訓練指導上還有待提高。

七年級上學期學生自我評價 篇3

時間像那無情的流水,朝朝暮暮間滾滾東去。七年級已停留在六月——早已結束。過不了多久,“七年級新生”的稱號就要離我們而去。我們將從七年級“晉升”到八年級,到達一個新的起點。回憶起七年級的學習生活,還真是有點捨不得。轉過身,回顧這一年的點點滴滴,回首這一年的朝朝暮暮,心裏百感交集。各種陳雜的感受如泉水一般頓時湧上了心頭。這逝去的一年內的點點滴滴像放電影一般都在我心裏一一閃過,這些將會在我心裏鏤刻下深深的印記。這些印記見證着我的成長,無論是幼稚、懵懂還是任性,對我來説,都會變成我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品味七年級,是一種特殊的甜味,還是淡淡的苦澀?讓人深思,能否讓我回味?在過去的一年內,不斷地學習,使我的成長揹包裏滿載着收穫。學到不少知識倒是其次,最重要的是我有了屬於我自己的學習方法,學會了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不過在七年級我並不是很努力,上課沒有百分百的專心,回家的自主學習也是心不在焉,三心二意。我想我是沒有明白自己的處境。人説我是天才,可我明白得很,我不是天才,不可能不經過努力就會成功。七年級是國中三年的基礎,是地基。

在七年級,就要把地基打紮實,打穩固了,到八年級,乃至到了九年級學習才會輕輕鬆鬆。也等於説七年級就是一個轉折點,七年級的知識穩固了,才會引導你走上更好的學習之路。努力!想想自己的處境,明白自己應該做什麼,應該知道什麼,應該領悟什麼!

以後是一個新的開始,我擁有新的目標。如果太陽是我的目標,那我會踮起腳尖,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更靠近陽光,才能向着目標一步一步的進發!面對八年級,我有7分自信,3分期待。我在期待着一個新的開始,自信着接受新的學習內容。時間就像手中的沙礫,可以擁有,卻不能把握。時間就是這麼無情的向前走着,而我們卻在為了不被它丟下拼命的追逐着,誰都不想被時間丟下。就這樣,七年級學年過去了,而我將升到二年級。

回首過去,心中無限感慨,展望未來,相信依舊燦爛。學習中的收穫,生活中的點滴,思想上的感悟,使我成長。明天的我,吸取教訓,不再讓自己陷入過去錯誤的泥潭中。我將啟航揚帆,駛向我理想的目標。我也不再感到迷茫了,而過多的是對未來的美好憧憬。讓我以嶄新的自我,更強的自我,去迎接新一學期的學習生活吧!

七年級上學期學生自我評價 篇4

我本人是能夠較好的遵紀守法,而且在思想表現方面也比較好。本人誠實可信,知難而上。我一向遵守學校的校紀法規,集體觀念較強,樂於幫助同學。是一個遵師重道,活潑機敏的人。思想先進是我的特點,樂於助人是我的天性。

思想表現優異,學習態度端正。我的成績不是很穩定,成績忽上忽下,但我定會在今後的學習中加倍努力,將這一缺點改正。

總的來説,這一年的課堂紀律表現還是不錯的。通過這一年我的文化修養應該説有了進一步的提高。我生性活潑好動,籃球場上我身影的閃爍便是的證明。平時熱愛體育活動,經常現身於操場上。

籃球、足球、乒乓球,談不上樣樣精通,但也是輕車熟路,遊刃有餘。熱愛勞動,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勞動,認真完成交給的任務。在以後的學習中,我一定會戒驕戒躁,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七年級上學期學生自我評價 篇5

期末考試終於都結束了,七年級上半學期很快就要離我們而去,只要再過一個來月的時間,我們就要進入七年級下半學期了。回憶起七年級上半學期的學習生活,感到既緊張又充滿喜悦。我將進入更加緊張的下半學期生活。

在這半個學期,我完成了從一名國小生到國中生的轉變,適應了中學--這個新的環境。老師、同學們都給了我很大的幫助和無私的關懷。在七年級上半學期的學習生活中,我學到了不少新的知識,例如:代數與方程、英語句式、新的散文與詩歌……真是非常豐富。而最令我高興的是我終於學會了學習英語的方法,可是我並不會驕傲,因為我的英語成績還是不理想,但是,我會繼續努力,直到滿意為止!當然,對於中學生活還有一些不適應的地方。老師從手把手教我們轉變為循序漸進的引導我們的自學能力。我正在逐步適應這種過程,因為我已經是一名中學生了。有些課程,我還沒有搞懂的地方我會在寒假中自學掌握。因為曾經有人説過:“越搞不懂的地方就要越靠近它。”所以,我會繼續努力,為求做的更好!我要在七年級下半學期“來臨”前,把所有不懂的地方弄懂,以最好的狀態迎接下半學期的“來臨”。

老師們都提過,七年級下半學期是一個重要的學習階段,也是一個轉折點,要看在這個階段課程得好不好,知識掌握得牢不牢,能不能真正適應中學生活。所以我決定在寒假裏刻苦學習,不荒廢時間。我相信我會做得更好,我將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