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黨建工作精選範文五篇

【導語】: 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那麼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是關於如何做好黨建工作的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如何做好黨建工作精選範文五篇

【如何做好黨建工作】一

小區長期不通天然氣,道路坑窪不平,有的居民擅自圈地種菜……河南省焦作市山陽區黃滬樓小區,由於房屋年久失修、配套設施不全,沒有哪個物業公司願意接手這樣的小區。

山陽區是焦作市老城區,老舊樓院多、日常管理難,類似黃滬樓小區這樣的無主樓院就有99個。

今年4月,山陽區積極探索老舊樓院治理,以黨建為引領,以羣眾為主體,推行黨羣議事會社區治理機制,走出了“真管用、能持續、可複製”的好路子。

黃滬樓小區通過賢人自薦、居民舉薦,把小區內威望高、素質高的黨員選了出來,成立了黨羣議事會,帶領大家共同治理小區。6月初,新成立的黃滬樓小區黨羣議事會積極與街道、區裏有關部門溝通,解決了天然氣管道“借道”問題。10天之後,小區就用上了天然氣。

黃滬樓黨羣議事會主任李新花説,黨羣議事會的主要作用是“雙聯雙幫”,一是聯繫羣眾,定期收集居民意見和建議;二是聯繫黨委、政府,隨時將基層的建議、意見收集起來傳遞給黨委、政府。

“黨羣議事會不僅把居民羣眾的意見帶上去,還把黨委、政府要辦的事情向居民羣眾説清楚。在黨羣議事會裏,大家都是十幾年的老街坊,溝通起來更方便。”山陽區委書記盧希望説。

截至今年6月底,山陽區共成立黨羣議事會276個,其中99個無主樓院全部成立了黨羣議事會,583名黨員,1343名黨羣議事會成員活躍在樓院中,提出合理化建議上百條,參與樓院淨化、綠化、亮化、美化建設1300餘人次。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黨羣議事會列出治理清單,可整治經費從哪來?

針對資金問題,山陽區圍繞樓院組織建設、轄區環境、居民自治、服務功能、精神文明5個方面,設計出台“黨羣360民生項目”,鼓勵樓院黨羣議事會積極申報,前提條件是“居民參與社區治理的户數不少於常住户的70%”。

“凡是申報成功的小區,其所需整治資金的2/3由區財政出,1/6由街道補助,剩下1/6由小區自籌。”山陽區委副書記、區長李建超説。

當地化工局老家屬院在項目申報成功後,居民捐資積極性非常高。“有幾户甚至交了雙份錢,一些住户人在外地,也及時微信轉賬,最終籌到4.34萬元。”黨羣議事會領頭人史榮玉説。截至目前,山陽區老舊樓院共申報138個“黨羣360民生項目”,36個樓院啟動了居民集資,居民自發籌集資金50餘萬元,區財政下發配套項目資金300萬元。

此外,山陽區推出黨羣議事會“三亮三評”活動,即議事會成員亮身份、亮職責、亮承諾,建立羣眾評、黨組織評、第三方評的多維評價機制,並制訂成員考評退出制度,通過“三評”將議事會成員得分情況由高到低降序排列,在小區公示,連續考評得分低的將啟動退出程序。

【如何做好黨建工作】二

到村裏,鄉鎮老幹部和農民説説笑笑,聊起家常。年輕幹部卻溜邊站,低頭玩手機。

“這不是個別現象,我以前常見到。”重慶市北碚區童家溪鎮黨委書記趙婭説,“這種對比特別讓人擔心,老幹部逐漸退休,這些出了校門就進機關的年輕幹部,怎樣才能走近農民贏得信任?”

為此,20xx年4月,童家溪鎮開始試行“導師制”,請來5名有基層工作經驗的老街鎮幹部做導師,希望他們帶着年輕幹部真正走進農村、熟悉農村,把自己走羣眾路線的好做法傳下來。一年多了,年輕幹部們學到了什麼?

工作摸不着門道兒

不説農民話,不幹農村事,大家自然有距離

王涵申委屈。

為啥呀?20xx年,他研究生畢業來童家溪鎮工作,聯繫同興村黃桷社。“3年了,為啥大家還當我是外人?”王涵申想不通,“我見人都是笑着説好話,該辦的事一件不落,從沒給誰甩臉子啊。”

“你啊,雖然在農村,但是不説農民話,不幹農村事。看着就和農民不是一類人,大家自然和你有距離。”帶着王涵申走家串户了幾次,“導師”盧建國幫他分析,一語中的。

對話發生在20xx年4月,童家溪鎮啟動青年導師幫帶工程。5名老幹部來當導師,帶着16名學員,在傳幫帶中悉心教授。退休返聘的盧建國就帶着王涵申、李韻妍、李小敏3個年輕人,去他們聯繫的村社一家一户走訪。“和羣眾打交道,得冒風雨走田坎,不是一天到晚坐辦公室。”盧建國首先給3個年輕人提出了要求。

每次走訪回來,師徒四個開會總結,盧建國的話總能問得年輕人們一身冷汗。“老百姓蹲在門口招呼你坐,你就直愣愣進屋坐?”“他家裏閉路電視壞了,你確實管不着,打個保修電話就行了嗎?”“剛才那人要求明顯不合理,你賠笑臉能解決嗎?”

“回頭看,自己確實學生氣重,工作細節方面有問題。”王涵申説,他逐漸學會了和農民蹲在田坎上聊天,坐在街沿邊説話。村民反映了問題,自己一定跟蹤到解決。對於不合理的訴求,堅決把政策解釋透。

跟着導師一年多,黃桷社村民越來越把王涵申當自己人了。“從入村路能不能修,到自家娃娃讀啥學校,都願意問我。”王涵申笑呵呵説,“這一年乾的事,比過去3年都多,我心裏也熱乎。”

和羣眾打成一片,這是第一步。年輕幹部們要學的第二步,是怎麼把羣眾工作做成功。

“按照拆遷政策,賠償數目沒法改。”“那我不搬。”4個字,把同興村年輕村幹部張夢琦噎住了。看她訕訕説不出話,對方甩門走人。

在導師指導之後,張夢琦再次上門。“張阿姨,你姓張我也姓張,我們一家人不説兩家話。拆遷政策確實是硬槓槓,但是修好了路,你以後出門也方便啊……”以情動人,以理服人。最終,張阿姨同意搬遷。

“拋磚引玉”聊家常、“一針見血”找重點、“先抑後揚”理矛盾……老街鎮們肚子裏的工作經,被年輕人一條條歸納總結,成為了他們不斷學習並深入實踐的工作法。

“現在不溜邊啦。年輕幹部到了鎮裏村上,張大叔李阿姨,打招呼熟着呢,也能跟人家聊到一塊了。”社保所所長馬寧評價自己的學員説。

師傅給徒弟做表率

出台導師制考核評價辦法和量化考核指標表

“在鄉鎮,以前來個大學生都算高級知識分子了。現在這些碩士生、博士生,我們能給人家當導師?”一開始,馬寧有顧慮。

“年輕幹部,不缺學歷缺閲歷、不缺活力缺定力、不缺想法缺辦法。年輕人的這‘三缺’,正是你們的所長。”趙婭介紹説,鎮裏挑選導師,看重的是他們豐富的業務工作經驗和基層實際經驗。

設立導師組之後,童家溪鎮配套出台了青年幹部導師制考核評價辦法和量化考核指標表。指標包括:每月例會、每季度談心談話、每年工作計劃和總結、幫羣眾解決實際問題……

20xx年7月,童家溪鎮又將“導師制”延伸至各村和社區,成立了12個“導師組”並推行“雙導師制”,每組分別由一名機關中層幹部及所在村、社區的書記、主任,對一兩名村、社區工作人員進行傳幫帶。形成了“鎮—村、社區—社、居民小組—網格”的縱向幫帶體系。

“這是一條好渠道,消除了老同志和新同志的代溝。”“帶徒”一年多,馬寧有了新感觸,“以前不是不想教年輕人,就是有顧慮,怕出力不討好,也怕有人説閒話,認為我們是‘小圈子’。現在有了‘導師制’,大大方方溝通,關係理順了。”

“這是一條小皮鞭,催着我們好好幹呢。”盧建國説,“以前好多快到年齡的幹部,都是坐等退休,哪有心思工作?現在,得給‘徒弟’當榜樣,做表率。工作態度和工作能力,更得趕上來啊。”

因為帶的“徒弟”裏好多博士,導師們被大家戲稱為“博導”。“這個‘博導’不好當呢。”童家溪鎮專職副書記曾祥喜説,“為了帶好徒弟,不敢當眾發言的老幹部,把自己先練得能説會道。以前見着文稿就打怵的,自己改稿改到半夜兩點多。”

年輕幹部快速成長

既學了經驗方法,也學了擔當情懷

“在鄉鎮,沒有幹部是專職幹嘛的,遇到急難險重和突發情況,説上就得上。以‘導師制’為紐帶,我們形成了一批能力強、會成長的幹部小組。”趙婭介紹説。

童家溪鎮有一座鐵路橋,地處要道。一些居民在橋下違章搭建起80多間房屋,不合政策法規,也充滿安全隱患。

怎麼解決?

“導師帶着我幹這個項目,我們首先幫經營户找退路、找後路。”童家溪鎮安監辦青年幹部龍雯説,導師告訴她,“拆,肯定要拆。但我們不能只想着砸人飯碗,先幫他們找好在哪裏可以再租場所、合理合規做生意。再跟他們講為啥一定得拆的道理。”

看到幹部們先為自己想轍,經營户也通情達理。財政沒有賠償一分錢,80多户全部主動拆除,涉及4萬多平方米。

“工作經驗和方法,我們青年幹部要積極學。老前輩們身上的擔當和情懷,我們更要學。”鎮裏的年輕幹部殷潔説,有天凌晨,有居民反映緊急事件。她嚮導師求助,導師不只通知了有關部門,還帶着她第一時間趕到了現場。

不再只是坐辦公室寫材料,有導師搭橋指路,童家溪鎮的年輕幹部承擔起大量急難險重和突發工作,工作能力和成效贏得大家的認可。近段時間,童家溪鎮提拔了11名35歲以下的幹部,多半在30歲以下。

現在,老少幹部的工作積極性都調動起來了,拍照填表的督促性“條條框框”也逐漸淡化了。還有“青年幹部上講台”“互動交流學習月”“導師制考核評價”等一批做法逐漸成熟。“導師制”在不斷總結中完善,領着一批又一批的年輕幹部,走進“農門”。

【如何做好黨建工作】三

今年以來,廣東省鬱南縣立足自身紅色文化遺產資源,通過重點打造“紅色村”黨建示範工程,深入挖掘紅色資源,在紅色基因中汲取力量,夯實黨建基礎,帶領廣大黨員幹部羣眾砥礪前行,讓紅色資源轉變為綠色崛起的“動力源”。

深挖紅色資源,激活紅色基因。今年以來,廣東省鬱南縣利用40處紅色革命遺址和設施,結合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大力實施紅色基因傳承工程,切實將其作為開展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課堂和提升黨建影響力的重要載體。按照四個定位(省市的黨建示範點、雲浮市紅色基因傳承基地、鄉村振興示範村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教育平台)要求,以紅色廣場、紅色通道、紅色遺址、紅色陣地、紅色產業的“五個一”紅色工程為載體,打造成有形式、有載體、有內涵的紅色文化遺產,將紅色精神的豐富內涵轉化為農村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羣眾引領脱貧攻堅、推進基層治理的動力源泉。

鬱南縣積極利用紅色文化所藴含的價值深入開展革命傳統教育,創新活動形式,把紅色基因一代代傳下去。在全縣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黨日+志願服務活動,紅色主題騎遊活動、紅色基因集中宣傳月、紅色黨課、紅色書籍捐贈、紅色經典電影巡迴展等十大紅色系列主題活動,大力推動紅色文化進校園、進農村、進社區,讓廣大青少年學生、黨員幹部羣眾受到紅色文化的薰陶,讓紅色基因融入他們的血液中。

建強紅色堡壘,彰顯紅色力量。為不斷加強“紅色堡壘”建設,鬱南縣在全縣實施職責明確、管理精細、信息共享、渠道暢通、服務有效的“一組兩化”(黨小組+網格化+信息化)黨建工作模式,進一步加強黨員教育管理、黨員聯繫服務羣眾,積極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優化黨小組設置,以自然村、村民小組或居民小組為單位建立黨小組,並且在農業合作社、經濟合作社、鄉村振興促進會、村民理事會中建立農業種植、調解糾紛等特色黨小組,拓寬黨小組設置的廣度。將一個自治黨小組劃分為一個大網格,所在地域內的羣眾全部劃入該網格內,由黨小組長任網格長,網格下細分為若干小網格,由組內黨員擔任網格員,按照居住地鄰近原則分別聯繫羣眾。黨員歸口在黨小組下教育管理,羣眾歸口在網格下聯繫服務,確保黨員教育管理到位、服務羣眾及時,全面提升基層黨組織組織力。

發展紅色產業,推動綠色崛起。為了保護和利用好紅色資源,今年以來,鬱南縣委探索建立“黨組織+社會組織+自治組織+經濟組織”的“1+3”模式,構築起“黨組織+”服務平台,有效發揮黨組織的政治核心功能和其他組織的橋樑紐帶作用,促進農民脱貧致富。鬱南縣龍崗村充分利用當地生態環境優美、紅色資源豐富的優勢,以黨建為引領,黨組織和黨員一起發力,以“黨組織+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户(貧困户)”模式搭建富農平台,組織資產、資金、資源入股建設田園綜合體、發展紅色鄉村旅遊,讓農村“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將紅色旅遊資源和綠色生態資源緊密結合,串聯全縣的特色產業和旅遊資源,創建美麗宜居鄉村精品旅遊線路、北部片生態農業休閒遊、南部片南江文化體驗遊、紅色生態休閒精品線路、中華名果精品線路、南江文化特色精品線路6條精品線路,做大做強“紅色+綠色”的旅遊產業,促進鄉村振興發展。

【如何做好黨建工作】四

近年來,四川達州市針對基層“不願抓”“不大抓”“不會抓”黨建的問題,探索推行基層黨建績效管理,從機制、方法、動力等方面整體發力,特別是將基層黨建績效與幹部選拔任用、評先選優等深度融合,逐步構建起“計劃—執行—檢查—處理”閉環管理體系,有力推動了基層黨建工作由虛變實、由軟變硬。

標準化管理

從“心中無數”到“對標行事”

心中無思想、手上無抓手、腳下無路子、工作無成效,黨務工作者業務水平不高,不知道黨建工作抓什麼、怎麼抓、抓成什麼樣,是以前基層黨組織存在的問題。

問題就是導向。達州市全面推行黨支部標準工作法,編髮《黨支部標準工作法實用手冊》作為參考範本、《黨支部工作手冊》作為紀實手冊。每年初,分行業領域明確基層黨建常規工作、重點工作和試點項目,制發清單,設定時限;每月初,下達計劃、月底通報情況,做到“抓些什麼”“抓得如何”一目瞭然。同時,根據不同領域不同崗位的職能職責,分別設定11項黨建履職考核指標和8項黨員義務評價指標,讓黨組織負責人和無職黨員能對標行事。

“《工作手冊》和《實用手冊》就像一個‘百寶箱’,支部工作各方面知識應有盡有,我們可以隨身攜帶、隨時查閲,再也不像‘無頭蒼蠅’一樣到處亂撞,提高了效率。”大竹縣白塔街道幸福社區黨委書記彭紹榮説。

多維度考核

從“年底突擊”到“抓在日常”

“村(社區)陣地建設任務未按時完成扣5分。”“符合條件的中國小未配齊專職副書記扣5分。”在達州市縣(市、區)委書記抓黨建工作述職評議考核會議上,參會同志根據《黨建工作硬性指標完成情況表》、述職人口頭述職和現場質詢情況,對各述職人黨建工作進行實打實測評。參加測評的十九大代表李月志深有感觸:“市委這次是下決心、動真格的,我們現場測評有了依據,不像以前那樣憑印象打分了”。

達州市委兩新組織工委還現場建立述職微信羣,由參會人員在羣裏對述職滿意度進行無記名“點贊”,將述職對象獲贊數作為等次評定的依據之一,產生了“一人述、大家評”的良好效果。

為讓考核更全面系統、有理有據,市委組織部專門研究制定《達州市基層黨建質效考評暫行辦法》,按照日常考核佔30%、年底考核佔50%、述職評議佔20%的比例,最終確定書記年度考核得分及考核等次,並形成綜合評價意見,有效推動了基層黨建工作抓在日常、嚴在經常。

達州市建立每季度定期督查和根據需要不定期督查相結合的常態督導機制,主要運用暗訪的方式從督查人員庫中隨機抽調人員開展督查,堅持通報問題點名道姓、整改情況定期回訪、查處典型從嚴從實。20xx年以來,有207名相關責任人受到紀律處分、組織處理和誡勉等,壓力傳導和形成震懾的效應充分彰顯。

正反式運用

從“推着走”到“主動幹”

某縣投資促進局黨組書記、局長,因抓機關黨建工作措施具體、成效明顯,被提拔重用為達州市投資促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某區一鄉某黨委書記,因抓農村黨建特色鮮明、實績突出,被提拔重用為萬源市政府副市長……

去年以來,因黨建績效查核不過關,達州市有20餘名黨員幹部在選任過程中被“放下”,有30餘名幹部被取消評先選優,有8名黨員幹部被取消“兩代表一委員”推薦人選資格。

達州市把基層黨建績效與幹部選任、政治榮譽、經濟待遇等個人利益直接掛鈎,正向激勵,反向約束,推動基層黨組織“想抓願抓”基層黨建工作。

“和經濟工作相比,過去總感覺黨建有點空和虛,抓黨建的同志也覺得‘喊不動人’。現在把黨建工作與幹部選任和政治榮譽掛鈎,產生了‘四兩撥千斤’的效果”,達州市地税局機關黨委書記楊澤遠深有感觸。

得益於基層黨建績效管理,各級基層黨組織“把抓好黨建作為最大政績”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敢擔當、敢作為,團結帶領黨員羣眾,在決戰決勝脱貧攻堅、深化改革、依法治市等主戰場中建功立業,凝聚起建設幸福美麗達州的強大合力。

【如何做好黨建工作】五

“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黨建理論創新來源於實踐創新。江蘇華西村創新建設黨員聯户制度,助推了鄉村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把黨建工作融入鄉村治理、企業生產經營全過程,確保了鄉村社會充滿活力、和諧有序,充分體現了“要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突出政治功能。”“黨支部要擔負好直接教育黨員、管理黨員、監督黨員和組織羣眾、宣傳羣眾、凝聚羣眾、服務羣眾的職責”,探索出了黨建引領鄉村治理的新理論、新道路,既證明了“黨建強則業強,黨建興則業興”是顛撲不破的真理,也是進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推動全黨更加自覺地為實現新時代黨的歷史使命不懈奮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可資借鑑的重要經驗。

一、黨員聯户制度助推了鄉村自治

(一)黨員聯户制度,提升自治水平

在華西,黨組織是靈魂、是堡壘、是代代相傳的主心骨。村黨委書記吳協恩説:“我總認為,無論是村莊還是企業,黨建搞得好,經濟就差不到哪裏去。”華西村黨委下設43個黨支部、2271名黨員。黨的xx大以來,華西新增黨員近300人,黨員人數多,基層組織規模大,如何在黨員幹部與羣眾之間架起溝通橋樑,如何發揮黨員先進性和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華西在實踐探索中形成自己特有的羣眾路線,創造性地建立了黨員聯户制度。以黨員聯户制度為載體,形成了鄉村自治、法治、德治融合機制。黨員聯户制度即把全村970户村民分成97個小組,選了97個黨員骨幹擔任組長,負責聯繫10户左右村民,每週通過小組學習、走訪入户等形式向村民傳達黨的最新政策,在拉家常、談家事的過程中傾聽村民訴求,在每月20日黨員聯户組長交流會上集中討論,黨委、村委成員參加,及時迴應村民關切,解決羣眾的實際困難,實現全村範圍的“上情下達,下情上遞”,努力將華西打造成環境營造生態化,社會管理和諧化,文化娛樂健康化,教育引導長效化,行為約束制度化,修養提升素質化,誠信打造品牌化,價值認同包容化的農村都市,最終實現“百年企業、百年村莊”的“雙百”目標。

華西黨員聯户制度,秉持集中民意、凝聚民智、服務民眾的宗旨,村民在生活上、工作上的意見、瑣事、難事,都能通過黨員聯户制度,反映到黨委、村委,訴求只要合理,村裏能做的馬上做,有難度的爭取做,暫時不具備條件的創造條件做,並對建議者解釋清楚。如新建設的現代化的文體活動中心項目,便是通過聯户討論,根據村民意見而決定的。並且在規劃初期,就彙集村民的建設構想,綜合大家意見後,根據實情建設了大城市也少有的一流娛樂活動場館。

通過黨員聯户制度、村民大會的集思廣益,華西村先後修改了村規民約,完善了村民休假、退休制度,建設了健康體檢中心、月子療養中心,現代化的幼兒園。村民不出村就可以享受同城市居民一樣的服務,黨員成為華西村最有號召力和凝聚力的羣體。

(二)黨員聯户制度,助推產業創新

華西黨組織做到了的企業建到哪裏,黨支部(黨小組)就建到哪裏;企業的經營範圍擴展到哪裏,黨建活動就延伸到哪裏,黨員聯户制度也就建設到哪裏,作用也就發揮到哪裏。

華西黨組織為了推動華西轉型發展,形成“數量轉質量、體力轉腦力”的發展新理念,通過黨員聯户制度,村民集中學習、充分討論,從思想上轉變發展理念。黨羣由意見不同,到上下同心,果斷關停了9家高能耗、低效率企業,僅鋼鐵就減掉產能1/3,高達130萬噸。形成了現代農業、新能源、新材料、海底電纜、半導體激光芯片、海洋重工、油氣平台、礦產資源、電子競技等新興產業。綜合立體的產業格局令華西經濟活力四射。20xx年,華西村再次實現了交税、利潤“雙增”,服務業和新興產業利潤貢獻率已佔到65%,形成了“一二三”產業融合推進的全新格局,實現了經濟高質量發展。

(三)黨員聯户制度,夯實人才根基

華西村黨委通過黨員聯户制度,充分發揮黨員作用,團結廣大幹部羣眾更好地投入到鄉村振興的大業當中來,為華西贏得更廣闊的發展空間。首先,通過黨員聯户制度,着力打造堅強的黨支部,培養優秀的黨支部書記,確保其敢想敢幹、能幹巧幹,黨支部帶好頭,村民才會跟着走,鄉村治理才能更上一層樓。其次,通過黨員聯户制度,大刀闊斧推行用人改革、股份改革,每一條改革方案的出台,都由黨員組長帶頭向羣眾徵集建議,不斷討論修改,由民主到集中,使改革真正改出了積極性,讓村民成為改革的參與者和受益者。用人方面,實行“服務華西村就是華西人”的理念,促進人員流通的市場化和崗位分工的精細化,不再區分本村村民或外來職工,實現規範競聘,一律“同工同酬、一視同仁”,能者上、庸者下,通過定崗定薪,做到“一個蘿蔔一個坑”。改革後,全村中高層管理人員中,49人因個人原因或工作原因辭職,55人競聘上崗。今日華西外來職工在企業高管中佔39%,在中層幹部中佔59%,在員工隊伍中超過92%。股份改革方面,在保持集體控股的基礎上,村集體拿出更多股份用於吸引各方人才,讓外來優秀人才通過合夥人制、股權激勵制等形式分享華西發展紅利。多項改革政策的推行,改出了主動性、改出了責任心、改出了進取心,村民考慮集體、工作和未來得更多了。再次,全面提升人的綜合素質。一是送知識。結合黨員聯户制度,發現人才,推薦人才,培養人才。針對不同層面的村民建立培訓計劃,村裏把骨幹人員送到EMBA工商管理培訓,把幹部羣體送到華西設在西藏的培訓基地去體驗。通過每月舉辦青年智慧論壇,給優秀的華西青年展示才華的舞台,邀請社會各界的專家、學者和企業家、商界精英等嘉賓作輔導講課。二是送健康。不僅是身體健康,更是全面的身心健康。鼓勵人人創新創業。通過“產業+資本+人才”的模式,轉型、提升兩個舉措同步走,國內、國外兩個市場一起抓,把資源變成錢、把知識變成錢、把品牌變成錢,讓華西更加開放、更加包容、更加健康。”

二、黨員聯户制度助推了鄉村法治

(一)黨員聯户制度,助推“依法治村”

華西村黨委通過黨員聯户制度,實施“依法治村、依法治企”,形成了一套切實可行的決策、考核、監督機制。讓華西的幹部既有“制度管”,又能“自我管”,更有基層羣眾“監督管”。在華西,村有村規、民有民約、廠有廠紀,做到了制度全覆蓋。這些規章制度從來不是“寫在紙上、掛在牆上”,而且“刻在心上、懸在頭上”。華西村每個月都會召開一次經濟分析例會,廠長、經理都要報數據、找問題、談打算。華西建立健全了“三查”制度,即企業日常勤檢查,每個月要自查,集團公司每個季度要抽查,並將“三查”作為一項考核指標,每次檢查都要拿出數據、拿出指標、拿出結果。華西結合中央“八項規定”,又根據實際增加了新的要求,並對黨、村、企班子制訂了《工作職責》,還專門針對一把手建立了“應該做什麼、不能做什麼、違反了怎麼辦”的相關制度,對“一把手”設置了專項約束制度。

(二)黨員聯户制度,助推民主治理

“與其握緊拳頭讓羣眾猜,不如張開手掌讓羣眾看”。這是村黨委書記吳協恩的口頭禪。為保障村民充分行使知情權和監督權,幹部的收入公開,黨務、村務、廠務公開。這些都增添了華西村民主人翁意識和滿滿的知情感。在村務決策上充分聽取羣眾意見。成立了村務監督委員會,將監督觸角延伸到村莊的各個角落。並加強審計監督,從建村始所有賬簿長期保存,做到言而有信,言必有據。所有子公司不設會計,只有出納,會計由集團財務公司統管,將事權與財權徹底分割,同時不定期對企業以及村幹部、財務人員進行審計,審計結果公開。

“真正瞭解幹部當得怎麼樣、做得怎麼樣,基層羣眾最有發言權”。華西每年都要對幹部進行考核,通過黨員聯户制度,村民職工評議黨員幹部,自下而上進行無記名投票。讓他們對企業管理層、村委班子、企業黨支部書記、黨員聯户組長等打分,讓“下面人”監督“上面人”,實現黨的建設和村莊民主治理有機結合。去年底,華西村組織村民職工對各公司管理層、村委班子、企業黨支部書記和黨員聯户組長四類對象進行民主測評,結果顯示,華西村的公司管理層、村委班子、企業黨支部書記等平均分都在96分以上,對企業班子的平均滿意度更是達到了99.4%。

三、黨員聯户制度助推了鄉村德治

華西黨組織通過黨員聯户制度,既打通了黨組織、聯繫、服務羣眾的“最後一公里”,又讓“正黨風、樹家風、帶村風”成為黨員羣眾的品行習慣,從而夯實了黨在農村工作的根基,推動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助推了鄉村德治。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對於鄉村來説,也是同樣道理。華西人既“富口袋”,更“富腦袋”,追求更高的生活質量和文明素質,使“腦袋”比“口袋”更富有、“精神”比“物質”更豐富,推動24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於心,外化於行,“以文化德”,助推鄉村德治。

華西注重文化立村、文化興企、文化育人。華西文學院、華西村文聯相繼成立,青年智慧論壇連續舉辦,通過每月集中學習,每週入户傳達,讓村民在村史、家史、個人成長史的“三史教育”中對比自己;在“愛黨愛國愛華西,愛親愛友愛自己|”的“六愛教育”中提升自己;在“十窮戒詞”、“十富讚歌”中警醒自己。並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依託,以聯户交流為載體,村裏組織廣大黨員羣眾曬家訓、説家規、傳家風,把理想、信念、教育、行動統一起來,把集體命運、個人幸福聯繫起來。通過鄉賢文化、主題公園、道德講堂、村規民約等,既提升個人素質,又融洽鄉鄰關係,為打造“百年華西”營造團結氛圍,創造良好條件。

華西黨組織注重打造學習型黨組織、學習型黨員幹部、學習型廠長經理、學習型村民職工,堅持“學習中央精神不過夜”。並善於運用新媒體資源,加強對青年人的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互聯網+黨建”工作方法,創辦了《華西月刊》,建立了華西村網站、華西幹部學院網站和微信公眾號平台等學習教育平台。華西耀宇文化旗下的電競直播平台成立“網紅黨支部”,簽約一批知名“90後”網絡主播參與公司黨建工作,直播手抄《黨章》、探訪孤寡老人等活動,開展年輕人容易接受的黨建活動,數百萬名網友參與互動,接受黨的知識和黨性教育,拓寬了黨員聯户聯人的渠道和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