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廣播稿700字

月是中秋分外明,我把問候遙相寄;皓月當空灑清輝,中秋良宵念摯心;祝願佳節多好運,月圓人圓事事圓!下面是小編為大家蒐集的中秋節廣播稿700字,歡迎大家參考借鑑。

中秋節廣播稿700字

中秋節廣播稿700字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佳節,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在中國的農曆裏,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它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全國眾多民族中的傳統文化節日。中秋節食月餅這一習俗的形成則是在明代。除了賞月、祭月、吃月餅外,還有香港的舞火龍、安徽的堆寶塔、廣州的樹中秋、晉江的燒塔仔、蘇州石湖看串月、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侗族的偷月亮菜、高山族的託球舞等。

中秋節的傳説非常豐富的,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之類的神話故事流傳甚廣。

相傳,遠古時候天上有十個太陽同時出現,曬得莊稼枯死,民不聊生,一個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無窮,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崑崙山頂,運足神力,拉開神弓,一氣射下九個多太陽,並嚴令最後一個太陽按時起落,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心術不正的蓬蒙也混了進來。後來,后羿娶了個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傳藝狩獵外,終日和妻子在一起,人們都羨慕這對郎才女貌的恩愛夫妻。

一天,后羿到崑崙山訪友求道,巧遇由此經過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藥。據説,服下此藥,能即刻昇天成仙。然而,后羿捨不得撇下妻子,就把不死藥交給嫦娥珍藏。嫦娥將藥藏進梳粧枱的百寶匣裏,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見了,他想偷吃不死藥自己成仙。

三天後,后羿率眾徒外出狩獵,心懷鬼胎的蓬蒙假裝生病,留了下來。待后羿率眾人走後不久,蓬蒙手持寶劍闖入內宅後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藥。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對手,危急之時她當機立斷,轉身打開百寶匣,拿出不死藥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藥,身子立時飄離地面、衝出窗口,向天上飛去。由於嫦娥牽掛着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們哭訴了白天發生的事。后羿氣得捶胸頓足,悲痛欲絕,仰望着夜空呼喚愛妻的名字,這時他驚奇地發現,天上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進三步,無論怎樣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無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後花園裏,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裏眷戀着自己的嫦娥。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後,紛紛在月下襬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圓月被視為團圓的象徵,許多文人墨客都留下了千古詩篇,其中最有名的莫過於李白的《靜夜思》: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最後,少先隊大隊部祝全體老師,全體同學中秋節快樂!閤家團圓!幸福安康!

中秋節廣播稿700字

甲:老師們,同學們,大家好。***廣播站現在開始播音。

乙:歡迎你的收聽。

甲:我是黃XX

乙:我是劉XX

甲:時光的車輪展過一道深深的痕跡,留下金秋的收穫。

乙:皎潔的月亮傳達一種深深的思念,思念中秋的團聚。

甲:收穫是我們成功的希望,希望的種子播灑在新聚焦的校園。

乙:團聚是我們醖釀着友情,團聚的親情充滿着新聚焦的校園。

甲:今天,花好月圓,我們師生濟濟一堂,共敍思念之情。

乙:今天,中秋佳節,我們一起歡度時光,同抒“興中之聲”的激情。

甲:今天,菁菁校園,我們在嘹亮歌聲中把希望起航。

乙:今天,月夜良辰,我們在温馨笑語中讓理想飛翔。

甲:中秋節的思念,在興仁中學裏放飛遠方的眷戀。

乙:中秋節的團圓,在興仁中學裏把濃濃情意展現。

甲:興中的希望,在我們的心房。

乙:興中的掘起,是我們的理想。

甲:在這裏,讓我們激情歌唱,歌唱我們美好的未來。

乙:在這裏,讓我們盡情歡呼,歡呼我們在**中學學習的愉快。

甲:在這裏,讓我們誠摯祝福,祝福興中學子中秋佳節快樂。

乙:在這裏,讓我們真心祈禱,祈禱興仁中學明天會更好。

甲:中秋佳節,温馨校園濃濃情。

乙:中秋佳節,我們同唱

甲:中秋佳節,我們相互祝福

乙:中秋佳節,我們高歌一曲——放飛心中的歌

合:放飛心中的歌,讓我們心中的歌在興仁中學校園裏放飛。

甲:中秋節雖然已經過去,在這裏我們仍然祝全校師生中秋快樂,閤家團圓,萬事如意!

乙:中秋節一直以來被喻為最有人情味、最詩情畫意的一個節日。人們常説,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時節對親人的思念當然會更深切,尤其是當一輪明月高高掛起的時刻。

甲: 農曆八月十五之所以叫中秋,是因為這一天是在三秋制中。這一天,天上的圓月分外明亮特別的大特別的圓,所以有“月到中秋分外明”之説。

乙:中秋夜,除了拜祭、還有就是應節的月餅和燈籠。祭拜的當然是在天上的嫦娥,也有人稱她為月娘。時至今天,中秋的原意也已經沒有多少人知道,對於新的一代來説,中秋節最令人記取的還是那香甜的月餅和五光十色的燈籠。當然,月圓當空的節日,也是人們喜慶團圓的大好日子。

甲:國外中秋節趣話。

乙:中秋節並非中華民族所獨有,許多國家也有類似中國傳統習俗的形形色色的中秋節,而且非常奇特有趣。泰國人將一年一度的中秋節稱為“祈月節”。中秋之夜,家家户户都用甘蔗扎拱門,在拜月方桌上供奉觀音菩薩和八仙的圖像或塑像,八仙桌上的供品主要是壽桃而非月餅。

甲:日本人稱中秋節為“月圓節”,而且這樣的節日有兩個,除農曆八月十五日外,九月十三日也是。節日這天,成千上萬的居民都穿上富有民族特色的服裝,吟唱吆喝,扶老攜幼,抬着神龕到廟裏去進香。孩子們還到野外採集象徵吉祥如意的野草裝飾家門,迎來幸福;晚上全家聚集在院子裏,擺上瓜果、米糰子等供奉月神,然後分食、賞月,聆聽老人講述關於月亮的神話。

乙:朝鮮的中秋節稱為“秋文節”,也叫“秋夕”、“嘉徘”。這一天,他們以鬆餅為節日食物,家家蒸食並互相饋送。鬆餅形如半月,用米粉製成,內餡是豆沙、棗泥等,因蒸時墊有松毛而得名。到了晚上,一邊賞月,一邊進行拔河比賽、摔跤比賽,或者表演歌舞。年輕的姑娘們穿上色彩繽紛的節日盛裝,歡聚在大樹下做“布倫河”遊戲(即盪鞦韆)。

甲:伊朗稱中秋為“麥赫爾幹節”。這天是伊朗太陽曆七月十六日。節日期間,人們都以品嚐各種豐收果實為樂,隆重的慶祝活動持續6天方才結束。

乙:老撾稱中秋節為“月福節”。每逢中秋節到來時,男女老少也有賞月的風俗。夜晚,青年男女翩翩起舞,通宵達旦。

【插播音樂】

甲:剛才我們瞭解了關於中秋的一些文化,現在讓我們瞭解一下中秋的其它方面吧。中秋節有悠久的歷史,和其它傳統節日一樣,也是慢慢發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早在《周禮》一書中,已有“中秋”一詞的記載。後來貴族和文人學士也仿效起來,在中秋時節,對着天上又亮又圓一輪皓月,觀賞祭拜,寄託情懷,這種習俗就這樣傳到民間,形成一個傳統的活動,一直到了唐代,這種祭月的風俗更為人們重視,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這個節日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當然,中秋節的傳説是非常豐富的,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之類的神話故事流傳甚廣。

乙:最為人們熟悉的當然是嫦娥奔月的傳説了:相傳,遠古時候天上有十日同時出現,曬得莊稼枯死,民不聊生,一個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無窮,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崑崙山頂,運足神力,拉開神弓,一氣射下九個多太陽,並嚴令最後一個太陽按時起落,為民造福。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后羿娶了個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傳藝狩獵外,終日和妻子在一起,人們都羨慕這對郎才女貌的恩愛夫妻。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心術不正的蓬蒙也混了進來。

一天,后羿到崑崙山訪友求道,巧遇由此經過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藥。據説,服下此藥,能即刻昇天成仙。然而,后羿捨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暫時把不死藥交給嫦娥珍藏。嫦娥將藥藏進梳粧枱的百寶匣裏,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見了,他想偷吃不死藥自己成仙。

三天後,后羿率眾徒外出狩獵,心懷鬼胎的蓬蒙假裝生病,留了下來。待后羿率眾人走後不久,蓬蒙手持寶劍闖入內宅後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藥。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對手,危急之時她當機立斷,轉身打開百寶匣,拿出不死藥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藥,身子立時飄離地面、衝出窗口,向天上飛去。由於嫦娥牽掛着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后羿無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後花園裏,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裏眷戀着自己的嫦娥。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後,紛紛在月下襬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們哭訴了白天發生的事。后羿既驚又怒,抽劍去殺惡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氣得捶胸頓足,悲痛欲絕,仰望着夜空呼喚愛妻的名字,這時他驚奇地發現,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進三步,無論怎樣也追不到跟前。

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甲:再説説朱元璋與月餅起義吧。中秋節吃月餅相傳始於元代。當時,中原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抗元。朱元璋聯合各路反抗力量準備起義。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嚴密,傳遞消息十分困難。軍師劉伯温便想出一計策,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裏面,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到了起義的那天,各路義軍一齊響應,起義軍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達就攻下元大都,起義成功了。消息傳來,朱元璋高興得連忙傳下口諭,在即將來臨的中秋節,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並將當年起兵時以祕密傳遞信息的“月餅”,作為節令糕點賞賜羣臣。此後,“月餅”製作越發精細,品種更多,大者如圓盤,成為饋贈的佳品。以後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流傳開來。

乙:關於中秋節還有一個傳説:相傳月亮上的廣寒宮前的桂樹生長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邊有一個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後,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攏了。幾千年來,就這樣隨砍隨合,這棵桂樹永遠也不能被砍光。據説這個砍樹的人名叫吳剛,是漢朝西河人,曾跟隨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錯誤,仙人就把他貶謫到月宮,日日做這種徒勞無功的苦差使,以示懲處。李白詩中有“欲斫月中桂,持為寒者薪”的記載

【插播音樂】

甲:***廣播站此次播音到此結束。

乙:謝謝您的收聽!下次播音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