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敬老的國旗下講話稿(精選16篇)

關於敬老的國旗下講話稿 篇1

老師們,同學們:

關於敬老的國旗下講話稿(精選16篇)

大家好!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重陽敬老話美德》。(重陽節)

明天,又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重陽節。九九重陽,因為與長久的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個位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且秋季也是一年中收穫的黃金季節,重陽佳節,寓意深遠。1989年,我國把重陽節定為“老人節”,此後每年農曆九月初九就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節日。

我國是一個具有五千多年曆史的文明古國,歷來以禮儀之邦著稱於世,其中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猶如一泓清泉,流淌在我國悠久的歷史長河中。古往今來,我們有許多敬老愛老的故事:古有木蘭代父從軍、黃香扇枕温席、王祥卧冰求鯉、孟宗哭竹生筍的佳話;今有陳毅探母等感人肺腑、潤人胸襟的故事。人人都會老,家家有老人。尊重老人,實際上就是尊重我們自己!

在這個美麗的十月,祝福祖國繁榮昌盛的同時,請不要忘記這樣一羣人,他們為了國家的強盛,為了下一代能過上富裕安康的生活,艱苦創業,辛勤勞動了幾十年,他們就是創造了大量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精心養育和照料我們,使我們茁壯成長的老一輩。他們經歷了風霜雨雪的磨練,積累了豐富的人生閲歷、經驗和知識,他們是人類的寶貴財富。如今他們老了,理應受到全社會的尊敬和照顧,理應受到我們的關心和祝福。

同學們,重陽節一年只有一天,但是尊老敬老不僅僅是重陽節一天的事,應該體現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天。社會越發展,文明程度越高,尊老敬老的風氣就應該越濃,對待老年人的態度就是社會文明程度和社會風氣好壞的一個顯著標志。對老年人越尊敬,越能激發老年人對社會的愛心和責任感,老年人越能把自己多年積累的知識、經驗傳授給後一代,也越能啟迪青少年更加奮發圖強,為社會多做貢獻。而老年人期待和渴望的,是能夠享受晚輩們愛的温暖,精神上的撫慰。我們做晚輩的就更應該給予他們心靈上的温暖,精神上的支柱。一聲問候,一個微笑,一通電話,也許就能讓他們倍感欣慰和滿足。貼心地捶背,温暖地攙扶,自然地牽手,都能讓老人們臉上綻放幸福的微笑。因此,我提議,每一位同學,都要用實際行動為老人們獻上我們的一份心意,為自己的爺爺奶奶,或者是鄰居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幫他們洗衣服,洗碗,掃地,疊被,在日常生活中,多為他們着想,少讓他們做那些本來應該是我們自己做的事,把好吃的讓給他們,把有趣的事情告訴他們……

同學們,讓我們都擁有一顆感恩的心,讓我們為爭做一個尊老敬老的好孩子而努力,讓“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中華傳統美德世代相傳,永放光彩!

關於敬老的國旗下講話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尊老敬老,從身邊做起》。

尊老敬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作為新時代的好少年,一定要尊老敬老,從身邊做起,將這一傳統美德發揚光大。

在家裏,我們要善於關心體貼老年人。對於爺爺奶奶、姥爺姥姥,首先應該照顧好。人老了,活動起來有許多困難,心裏也經常會感到孤獨、無聊,因而我們就要幫助他們打掃房間收拾牀鋪,陪着他們聊天説話,或者帶着他們郊遊散步,以消除他們內心的寂寞與傷感,讓他們體會到家庭的幸福和温馨。在歡樂祥和中盡享天倫、安度晚年。一方面盡我們做子女的一份孝心,另一方面也弘揚了尊老敬老之風。

在社會上,我們要善於照顧關愛老年人。每年的六一兒童節、九九老人節,老師都要帶我們到敬老院去。幫助敬老院的爺爺奶奶們打掃院子,整理屋子,洗衣服,擦桌子,然後將我們精心準備的表演節目獻給他們。讓爺爺奶奶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整個社會都在關心他們,整個社會都在牽掛着他們,從而享受到社會大家庭的温暖,體驗到我們偉大的社會主義祖國的優越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更要時時刻刻事事處處關愛老年人。出門坐車,要主動給老年人讓座位;排隊買票,要主動讓老年人優先;發現老年人有困難,要一馬當先及時地幫助他們。只要照顧好了老年人,我們構建和諧社會的偉大構想也就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

總之,老年人是我們人類寶貴的精神財富。在構建和諧社會、打造平安林州的今天,尊老敬老更是任重而道遠。我們林州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尊老敬老的良好社會風尚在我們林州的熱土上更是一脈相承。古代郭巨埋兒的故事曾激勵了多少人矢志不移地孝敬老人。郭巨既是我們尊老敬老的楷模,也是我們林州人引以為豪的好典型。去年曾受到林州市人民政府隆重表彰的“十佳孝星”付愛榮,二十年如一日侍奉癱瘓在牀的婆婆比親生的女兒都貼心。她的感人事蹟再一次成為我們林州尊老敬老活動中升起的又一刻耀眼的新星!

在我們林州一紅一綠富太行、經濟騰飛奔小康的今天,我們一定要將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 尊老敬老的光榮傳統發揚光大,一切從我們身邊做起!

最後,祝願我們生活中所有的老年人健康長壽、幸福安康!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關於敬老的國旗下講話稿 篇3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早上好!今天,我在國旗下演講的題目是《尊老愛幼,讓美德充滿人間》。

我們的祖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尊老愛幼,這是祖國自古就有的美德。從古至今,有多少尊老愛幼的佳話,如春風、似細雨,打動着我們的心靈,滋潤着我們的心田——

春秋時期,孔子最有名的弟子子路,小的時候,由於父母體弱多病,家裏很窮。有一次,父母想吃米飯,可家裏一粒米也沒有,怎麼辦?小小的子路,於是翻山越嶺,走了十幾裏的山路,從親戚家裏揹回了一小袋米國旗下講話:尊老愛幼,讓美德充滿人間。看到父母吃上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忘記了疲勞,鄰居們都誇他是個孝順的孩子。

我國的開國元勛——陳毅元帥,即使自己作了元帥,可還是親自為自己病弱的母親洗衣洗褲,從來不要自己的下屬去做,難道他不是尊老愛幼的楷模嗎?

我國國際主義戰士,在零下20多度的天氣中,不顧生命危險,毅然跳進冰窟窿裏,奮勇救出落水的朝鮮少年,從而獻出了自己年輕而又寶貴的生命。他這種無私愛幼可感動日月的精神和品質,像一支熊熊燃燒的火炬,照亮了我們的心靈。

百善孝為先。對待老人要尊敬和尊重,他們為了社會的發展,為了孩子的成長,耗盡了青春,付出了辛勤的勞動。現在,他們年紀大了,不能再像以前那樣勞動,可能還會腿腳不靈便、做事情不利索,甚至連起居飲食都需要別人照顧。我們要滿懷感恩之心,用心去回報他們!

對待比我們小的孩子,我們也要關心和愛護。每個人都要慢慢長大,在小孩子的身上,有我們年幼時的影子。看到他們笨手笨腳或摔跟頭時,我們不要嘲笑或訓斥,而應面帶微笑地去幫助,因為這就是小時候的我們啊!

尊老愛幼是一種美德,尊老愛幼是一種傳承,尊老愛幼是一種文明,讓敬老、尊老之風永遠留在我們每個人的心裏,讓我們用實際行動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讓文明與我們同行,讓美德充滿人間。

關於敬老的國旗下講話稿 篇4

同學們,老師們,早上好!

五星紅旗在莊嚴的國歌聲中冉冉升起,我們在這裏舉行新學期的第一次升旗儀式。今天我講話的主題是:尊敬老師,從認真上好每一堂課做起。

當新學期開學的時候,學校懸掛出鮮豔的彩旗,佈置一新的教室迎接着你們到來,嶄新的課本發到每個同學的手上。

你們有沒有想過是誰在默默地做着這一切?

當老師在課堂上為我們播放精美的課件,你是否想過老師是什麼時候做的這些課件,老師為什麼要做這些課件?當你打開作業本的時候,上面佈滿了老師的辛勞,哪怕一個小小的錯別字老師都為你劃出來。當你取得進步的時候,你會看到老師讚歎的目光;當你受到挫折的時候,你會聽到老師安慰的話語。

當你或者因為上課做小動作,或者因為作業沒有完成好,或者因為今天跟同學打架了……中午或放學後老師可能仍然在教室裏陪着你訂正作業,可能在一遍遍為你講解今天的學習重點難點,也可能在耐心地跟你談心……這個時候你可能不理解甚至會抱怨老師,為什麼要批評我?可是請同學們仔細想一想:在上課時做小動作不但影響了自己也影響了旁邊的同學,上課時我們應該專心聽講;作業沒有及時完成可能會影響全班的教學進度,我們要按時完成作業;同學之間要團結友愛,互相幫助。

我們學校的每一位老師都很關心同學們,老師希望你們在學校快樂的生活,健康的成長。

再過兩天,也就是9月10日,同學們知道是什麼節日嗎?是全國第24個教師節。同學們可以用各種方式,表達對老師的祝賀和敬愛。我們的偉大領袖毛澤東就是尊師的典範。他在百忙中還想着給自己的老師徐特立祝壽。在給老師的賀信中,他這樣寫道:“你是我十年前的老師,你現在仍然是我的老師,你將來必定還是我的老師。”毛主席樸實而真摯的話語,表達了他深深的敬意和不忘師恩的深厚情愫。

尊敬老師要體現在行動中。在校園裏,見到老師,要主動問好,這是一種尊重;遵守校紀校規、課堂紀律,認真上好每一堂課,認真完成每一次作業,也是對老師的一種尊重;虛心接受老師善意的批評,是一種尊重;用成長和進步感恩於老師,更是一種尊重。而更重要的,你們在學習中取得的優異成績,你們的健康成長,才是給老師的最好的回報。

我們中華民族是禮儀之邦,有着很多的傳統美德,請首先從尊敬老師開始;尊敬老師,從“老師好” 這樣一句簡單的問候語開始,從認真上好每一堂課做起!讓我們與文明交朋友,與好習慣同行。

今天我的講話就到這兒,謝謝大家!

關於敬老的國旗下講話稿 篇5

大家好,我今天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尊敬老人,關愛老人”。

同學們聽過一首歌嗎?“你靜靜地離去,一步一步孤獨的背影,多想伴着你,告訴你我心裏多麼地愛你……”這是一首深情思念、感恩、疼惜雙親的歌,告訴我們要孝敬父母,而父母的父母,也就是我們年邁的爺爺奶奶,更需要我們的尊敬和關愛。

很多同學都應該深有感觸。小時候,爸爸媽媽的工作都很忙,而照顧你的重任便落到了家裏的老人身上。而他們因為撫養過一代人,所以對你更是呵護有加。同樣的,因為年紀太大,所以更加辛苦,付出的心血也就更多。當你問他們為什麼願意?他們往往欣慰一笑,説因為你是我們的掌心肉啊!

講這個就是想告訴大家,我們成長過程中的點點滴滴,不僅有我們父母的心血,也有我們爺爺奶奶全部的愛,我們要學會去體會、理解這種偉大的愛,學會感恩,學會疼惜他們。

同學們,這兩個星期的日曆上,有兩個特殊的日期,10月1日是國際老人節,10月16日,也就是農曆9月9日,是我國的老人節。敬老、愛老、助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先輩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孟子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要求人們不僅要尊敬自己的老人,還要尊敬所有的老人。古往今來,我們有許多敬老愛老的故事:古有木蘭代父從軍,王祥卧冰求鯉的佳話;今有李勇背父求學,田世國捐腎救母的義舉。每到開學,很多同學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捨不得我們從他們身邊離開而親自將我們送到學校,很多同學的日常生活都是爺爺奶奶在料理。九年級有一位同學的奶奶,每個星期三都會做好豐盛的飯菜,輾轉乘車送到學校給孫兒吃,到寢室幫孫兒洗衣服、整理物品,這一送,就是三年。曾經有一位同學,因為違反學校紀律要求請家長來學校,是他年邁的外公外婆,轉了好幾趟車來到學校,為了不聽話的孫子,既經歷奔波勞碌之苦,也承受內心的擔憂、焦急與痛苦。

此時此刻,大家想想,你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是怎樣愛我們的?是怎樣為我們付出的?我們又為他們做過什麼呢?

老人年紀大了,行動不便了,跟我們一起出去的時候趕不上我們行走的速度,讓我們放慢腳步,牽着他的手前行;老人記性不好了,經常忘記説過的話,忘記不久前放在某個地方的東西,讓我們幫助他們記憶;老人喜歡回憶往事,比較囉嗦,請耐心傾聽而不是厭煩地離開;老人的有些觀點跟我們的想法不相符合,也要贊同老人的意見,不要執拗地惹他生氣。老人老了,他們不能像我們一樣對未來有美好的憧憬了,不能像年輕人一樣去尋找豐富多彩的生活樂趣了,很多老人因為兒孫不在身邊,長期忍受着精神上的孤單和寂寞。你知道老人最大的快樂是什麼嗎?就是兒孫的陪伴,就是我們的關心。我的外婆因為年輕時腳踝受傷留下了後遺症,所以走得太久或太快,都會引起疼痛。於是從小媽媽就告訴我,和外婆出去的時候,一定要牽着她的手。久而久之,我便養成了這樣的習慣。所以外婆總是不厭其煩地在老朋友面前表揚我有多聽話,有多懂事。説實話,我很慚愧,外婆含辛茹苦照顧我八年,我卻只作出了這一點微小的回報,但是外婆毫不計較,甚至更加疼愛我。所以,同學們,為老人送上我們的愛吧,哪怕是最微小的動作,他們也能感受到。為老人送上我們燦爛的笑容,送上我們真誠的擁抱,為他們倒杯水,給他們捶捶背,開心地陪他們説説話,陪他們外出走走,爺爺奶奶不在身邊的,記得經常打個電話,送上温馨的問候;當我們取得成績、有所進步的時候,記得向他們報個喜訊。讓我們把關心和愛送給家中的老人,也送給所有的老人吧,讓我們一起祝福天下老人都有一個幸福的晚年。

謝謝大家。

關於敬老的國旗下講話稿 篇6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我是八(5)班的,很榮幸能夠站在國旗下為大家講話。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孝親敬老》。

今天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重陽節。重陽,兩九相重,日月並陽,有久久長壽之意。1989年,我國把每年農曆的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從而將傳統與現實巧妙地結合,使重陽節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節日。

當我們日漸長大,父母也在逐漸老去。這是多麼殘酷的事實!我們總是理所當然的認為,父母的愛是天經地義的,他們的付出是不求回報的。不,不是這樣!父母也渴望得到回報,他們渴望得到的是我們的一顆孝心,而不是昂貴的禮物。也許,一個微笑,一個擁抱,一句關心的話語便會使他們感到如臨天堂般的快樂。“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這是多麼殘酷的事實!盡孝要趁早,作為學生,我們可以多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在父母下班回家時遞上一杯熱水,幫父母捶捶背,關心父母的身體,體諒父母的難處,父母呼喚時馬上答應,抓緊完成父母交代的事情,耐心聽一下父母的嘮叨或者是教訓……一點一滴的小事,都是我們在回報父母的關愛。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我們的知識是老師傳授的。教育之恩,恩同父母。是誰把一個懵懂孩童便為有知少年?當然是我們的老師。老師不僅是我們學識上的啟蒙者,還是我們思想上的引路人和生活上的益友。作為一個學生,老師是我們一輩子都要尊敬的人。尊敬老師,體現在方方面面:遇到老師要問好;課上聽講要認真;老師提問時態度要好,就算不會也不能頂撞;被老師批評要虛心接受,並反省自己的錯誤;老師佈置的作業要認真獨立完成,不草草應付了事……尊敬老師,我們應該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

當然,孝親敬老不僅僅體現在家庭和學校中。在社會上,我們也要尊敬長者:在公交車上給老人讓座;扶老人過馬路;遇到老人有禮貌;不歧視年邁的老人……這些都是尊敬老人的表現。“花無重開日,人無再少年”,總有一天,我們也會慢慢變老,所以,尊敬他們,也是在尊敬我們自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們應尊敬每一個老人,發揚尊老、愛老的優良傳統!讓我們從一點一滴做起,孝敬父母、尊敬老師、幫助老人!

我的講話完畢,謝謝大家!

關於敬老的國旗下講話稿 篇7

尊老愛老敬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先輩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在我們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中,重視人倫道德、講究家庭和睦是我們文化傳統中的精華,也是中華民族強大凝聚力與親和力的具體體現。中國古代就有“卧冰求鯉”、“親嘗湯藥”等24孝的故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成為做人的一個準則。

古代有一個叫黃香的人,9歲就以自己的才華和敬老而聞名。冬天的夜晚十分寒冷,小黃鄉讀書到深夜,母親叫他早點休息,他卻鑽進了父母的被褥。父親問他在做什麼,黃香從被褥裏爬出來,説:“冬夜十分寒冷,我為雙親温一温牀,好讓二老歇息呀。”從這個小故事中,我們看出了小黃香是多麼孝敬自己的父母啊。

在家裏,許多老人都是先想到我們,再想到自己。因此,作為學生的我們,雖然沒到有贍養老人的義務的年齡,但為老人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也是義不容辭的,為老人洗一次腳,捶一次背,梳一次頭,買一次菜,做一頓飯……也許這對我們來説只是小事情,不過不管我們做什麼,只要我們用“心”去做,相信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們一定會感到非常欣慰的。

老人,為社會奉獻,為家庭奉獻,是知識的寶庫,是智慧的寶庫。不僅養育我們,還以言傳和身教向我們傳播做人的道理。在他們有能力的時候,他們把自己的青春年華奉獻給了我們的國家。今天,他們年紀大了,沒有勞動能力了,全社會就應該關心他們,尊敬老人的生活方式和自主選擇,為老人創造良好的頤養天年的環境,使老人感受到我們對他們的關愛,讓他們度過幸福、美滿、安詳、健康的晚年,共享人類社會發展的成果。

尊老愛老敬老是一項美德,是黑夜裏的一盞燈;是寒冬裏的一把火;是沙漠中的一泓泉;是久旱時的一場甘霖。美德,其實就是需要幫助時,伸過來的一隻温暖的手;需要談心時,遞上來的一顆火熱的心;需要關心時的一句親切慰問。只有在這種世界中的老人,才能感到人世間的温馨與美好;才能遠離孤獨,才能欣慰地走完屬於他們的人生旅途,才能使整個世界充滿歡聲笑語。

同學們,讓我們大家一起行動起來,尊老愛老敬老,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從現在做起。

關於敬老的國旗下講話稿 篇8

尊敬的老師、同學:

大家好!

最美莫過夕陽紅,温馨又從容,夕陽是晚開的花,夕陽是陳年的酒……每天,我們迎着朝陽上學,沐浴着夕陽回家,不知不覺又走進這秋風送爽、瓜果飄香的日子,今天,我們又迎來了九九重陽節。在古老的《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古人認為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因此從很早就開始過此節日。九九重陽,因為與長長久久的“久久”同音,而九在數字中又數最大,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中收穫的黃金季節,重陽佳節,寓意深遠。1989年,我國把重陽節定為“老人節”,此後每年農曆九月初九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日子。

今天的中國已經步入老齡社會,進一步倡導尊老敬老的傳統文化尤其顯得必要。有數據表明: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人口已經超過了1.3億,佔全國人口的10%以上。到本世紀中葉,中國老年人口將達4億,佔全國人口的1/4。

“花無重開日,人無再少年。”總有一天我們也會成為老人。作為河背街國小的學生,我們應該發揚尊老、愛老的優良傳統。在重陽節這天,向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致以節日的問候,感謝他們為自己所做的一切;在平時,幫助他們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關心照顧他們,多陪他們聊聊天,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同時向社會的爺爺、奶奶伸出關愛、幫扶之手。

當然,尊老敬老絕不是重陽節一天的事,應該是在日常生活中,幫助老人解決生活的困難,多給老人一些心理慰藉。因此,我提議,每一位隊員都要用實際行動向老人們獻上我們的一份心意,為自己的爺爺奶奶或者鄰居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幫他們洗衣、洗碗、掃地、疊被,多為他們着想,少讓他們做那些本來應該是我們自己做的事,把好吃讓給他們,把有趣的事告訴他們,對鄰居長輩有禮貌,外出禮讓老人。“歲歲重陽,今又重陽。”希望我們所有的人都從現在做起,都能尊老、愛老。在天高雲淡、秋風颯爽的季節,讓我們共同祝願天下所有的老人都能幸福、安康。

願所有老人都過上和我們一樣幸福的生活!

謝謝大家!

關於敬老的國旗下講話稿 篇9

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大家早上好,我是來自高二、十班的,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尊老敬老》。

尊老愛幼歷來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中華民族之所以血濃於水,之所以歷經滄桑,生生不息,之所以“人情味”非常濃厚,尊老敬老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老人也是長輩,尊敬長輩是很多小朋友都懂得的道理。在老人身上流傳着很多的故事,老人就是知識的寶庫,是智慧的寶庫。老人,為社會奉獻,為家庭奉獻,不僅養育我們,還以言傳和身教向我們傳播做人的道理。古羅馬偉大的哲學家西塞羅説過:“老年人猶如歷史和戲劇,可供我們生活的參考。”老人是我們民族的魂,我們許多寶貴的精神財富經由老人,再經由我們,一代又一代地傳承。讓中華民族生生不息。

敬老是一個永久的話題;老人,則是話題中不曾褪色的字眼。走過人生的每一個階段,經歷的最多的無疑就是老人。人生的問卷答到了這裏,我們是否可以以耐心和愛心來續補這空缺的橫線,在老人的闡述中重踏他們曾走過的路,從敬老的氛圍中感受他們的點點滴滴,感受他們熾熱的回憶,從他們身上看到一些美好的東西,看到我們中華民族永不腐朽的精神。

而助老不僅僅是對自家的老人。孔子曾經説過:“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只有天下大同,才能讓社會上的老人得以安享天年。孟子也説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來受尊敬,是人類精神最美好的一種特權。幫助天下的老人是我們每一個人都該做的。

尊敬老人,幫助老人,我們就應該從心裏面去愛護他們。唐朝有個姓楊的人,家境貧寒,但十分孝順,靠討飯養其父母,故人們叫他楊乞。他在外討的食物,皆帶回家去供奉二老。父母沒有嘗過,他雖然飢餓也不敢先嚐。如有酒時,就跪下捧給父母,等父母接過杯子即起來唱歌跳舞就像小孩一樣,使父母快樂。有人憐憫他窮困,勸他給人打工,用所得收入養親。楊乞答道:“父母年邁,若為人家打工,離家太遠,就不能及時侍奉他們。”聽到的人感到他是個孝子。後來父母去世了,他又乞討棺木安葬。每逢七年級十五,就拿着食物去墓前哭祭。偉大主席毛澤東接到母親病危的家信,星夜上路,晝夜兼程,他撫摸着母親的棺木放聲大哭,悲痛之中揮筆寫下《祭母文》:“吾母高風,首推博愛。”名人尚且如此,我們是不是應該年邁的親人做些什麼呢?

在我們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中,重視老人是最具親和力的表現。就連今天的重陽節,也被賦予了新的含義,在1989年,我國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的節日。重陽節即將到來,讓我們一起祝願天下的老人幸福安康。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關於敬老的國旗下講話稿 篇10

敬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早上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尊敬老師,感念師恩!

每個人的成長和成才,都離不開老師的培養,晨曦中,陪伴大家早讀的是老師的身影;課堂上,給你鼓勵的是老師那雙充滿期待和濃濃愛意的眼神;當你身體感到不適時,貼在你額頭上的總是老師那雙充滿愛的手;尤其是我們夜託生,每天對着老師的時間甚至比父母更多,老師更像我們的親人。

尊敬老師,感念師恩,把這種意識溶於我們每天的學習生活:課堂上,積極地思考,專心致志的聽課,這便是尊敬;下課後,在走廊裏遇到了老師,一個微笑,一聲“老師好”,這也是尊敬;放學了,向老師招招手,説一聲“老師再見”,上下樓梯遇到老師,説聲“老師您先走”這依然是尊敬;認真地完成每次課後作業,靠自己的努力換來理想的成績,取得更大的進步,獲得更好的發展,這更是對老師辛勤工作的最好回報。

平時,你還可以寫一封充滿感激之情的親筆信,表達對老師的熱愛;可以自己製作一個賀卡,畫一幅畫,或者寫一首抒情詩;也可利用廣播站為你傳達對老師的祝福等等,不管你用哪一種方式,我想我們的老師肯定為因為你的理解和感激而感到幸福。

老師們,同學們,讓我們攜起手來,老師熱愛學生,學生尊敬老師,共同打造最和諧的實小師生關係吧。

關於敬老的國旗下講話稿 篇1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井底之蛙習慣於對着井壁幽鳴,終究見不了天空的廣闊;河澤之神陶醉於自身的川流盈溢,以為天下之美盡在於己,永遠領會不了海神若的浩淼難測、虛懷大道。

習慣滿足於自己的“小天地”,便見不了大世界,如一潭死水不思外流,全賴自生自滅爾。人如果將自己關在四角天空下,不思突破,不思進取,只能渾渾噩噩終其一生。南宋王朝不思進取,委曲求全,偏安江南一隅,最終落得個國破江山逝的悲慘結局。所謂居安思危,謀之於未亂,北狩的徽宗恐怕追悔也莫及了吧!明成祖朱棣卻不滿足現狀,揮軍北上,一舉殲滅殘元勢力,再而遷都北京,拱衞塞北,鑄就了大明王朝的輝煌。

牛頓曾經謙虛地説他的成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所得。的確,經典力學體系的確立離不開前人的知識鋪墊,但如果牛頓一味堅信前人,不思進取和創新,怕也是難成就他“自然科學之父”的美名。科學家們正是懂得突破習慣,敢於反對權威,才能夠有所發明和創造。比如哥白尼,面對神學的權威和上帝的光環,他敢於突破習慣的禁錮,反對神學權威,堅持真理,提出“日心説”。儘管不為世人理解,更不為教會所容,他自己也落得身首異地的悲慘下場,但歷史證明了他的勇氣和睿智。

習慣的思維、習慣的處境往往將我們麻痺,如同在不知不覺中走向“安樂死”。踏不過自我習慣的約束,就會阻礙自我前行的腳步。這些習慣就如遮住我們眼睛的綠葉,阻擋了我們遠視天空的視線,將使我們成為一隻井底之蛙,就像那個洋洋得意的河神,難免貽笑大方之家。

當我們習慣於自己的處境時,該時刻警醒:也許危險就潛藏在不遠處。讓我們鼓起勇氣,突破習慣的禁錮,走出自我的圈子,享受大世界給我們帶來的喜悦。

關於敬老的國旗下講話稿 篇12

在工作中,不管做任何事都應將心態迴歸到零,將自己放空,抱着學習的態度,將每一項任務都視為一個新的開始,一段新的體驗,一扇通往成功的機會之門。千萬不要視工作如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結果做得心不甘情不願,於公於私都沒有裨益。

一個人工作時的心態決定着他的工作效率,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都有因理想和現實之間存在着很大的差異而產生疑惑,不知所措,進而垂頭喪氣,駐足不前,覺得成功離自己很遠,是一個難圓之夢。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調整心態,以平和之心,去看待工作和生活,幫自己理清思路,拒絕找些藉口,來敷衍自己。認真地投入到工作中,在工作中尋找快樂,享受樂趣,享受着工作帶來的尊嚴和實現自我的滿足感。

我們每個人的工作註定各不相同,在我們為他人工作服務的同時,也在為自己工作。有了這樣的想法,也就誕生了責任、敬業、忠誠。敬業能鑄成燦爛的人生,愛崗能在自己的崗位上閃光,在平凡中創造不平凡。要從心裏把自己當作主人公,為自己的理想而工作。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往往不是我們選擇了職業,而是職業選擇了我們。這時候尤其要理性的對待,自己的路要靠自己走。只有努力工作,珍惜崗位,加上我們敬業的精神,付出我們的行動,才會有好的成績回報。很多時候,需要我們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去開展工作,我們又有何理由不好好工作呢?自己給之間找麻煩,問題敷衍的對待,只能越積越多、越來越複雜,只有好好的正視它、面對它、解決它,養成主動積極的工作態度後,我們才能走向成功。無論我們處於何種工作,都需要具有良好的心態。只有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才能在任何環境下腳踏實地、盡職盡責、以平和的心態點燃工作激情,享受工作之樂趣。

我們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人,每個人都持有自己的工作態度和責任感,有的踏踏實實、勤勉進取;有的悠閒自在、得過且過。工作態度和責任感決定了你的工作成績。不能保證你具有了某種工作態度和責任感就一定能成功,但成功的人都具有相同的工作態度和責任感。

一個人無論從事何種職業、何種工作都應該在職業和工作中表現忠於職守、盡職盡責的精神,出現的每一個問題都不推脱,而是設法改善、解決問題,這樣你將贏得足夠的尊敬和榮譽。工作態度和責任感就是競爭力,積極的工作態度和責任感始終是你脱穎而出的法碼。對待工作是以積極的工作態度、充滿責任感,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工作,還是敷衍了事、得過且過,是成功者和事業失敗者得分水嶺。無論做何種工作都力求盡心盡責,絲毫不放鬆努力,無論做何種工作都不輕率疏忽,永遠保持主動率先的精神。當你養成這種工作態度後,你就可以用行動證明自己是一個勇於承擔責任,值得信賴的職工。只有這樣,才能使自己不斷提高,加薪升職的機會才能落到你的頭上。

在我們漫長的人生旅途中,工作態度和責任感永遠決定一切,所以無論自己處於多麼殘酷的環境之中,心中都不應被悲觀的思想所縈繞。為了追尋自己的理想,我們要飛翔,去迎接春風和朝陽。雖然我們並不堅強的翅膀有時會受傷,但我們一定要飛向遠方。因此積極樂觀的工作態度和責任感將是成就我們事業的第一法寶。

關於敬老的國旗下講話稿 篇13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我們依依不捨的送走難忘的20xx年,歡天喜地的迎來嶄新的20xx年。每年的1月1日又稱元旦,元是開始,第一之意;旦是早晨,一天之意。元旦就是一年的開始,一年的第一天。把元旦合在一起,就是要人們以蓬勃的朝氣和奮發的鬥志來迎接嶄新的一年。

那麼,在新的一年裏我們該如何做呢? 我覺得應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1.學會尊重:首先是尊重自己,樹立良好的個人形象,懂得生命的意義和價值。其次要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勞動,尊重他人的人格,在家尊重父母,在校尊重師長,在社會尊老愛幼。

2.講究責任:講責任是起碼的社會公德,作為學生更應時時注意,時時提醒自己。 3.建立自信:自信可以使你永遠面帶微笑地對待別人和自己。成功了用自信的微笑感謝大家的幫助,失敗了,自信地對自己一笑,然後對着鏡子説加油吧,你下一次一定會成功的。

4.學會珍惜:明亮的教室,誨人敬業的老師,文明和諧的校園,都是我們成功的階梯。因此我們應珍惜這一切,珍惜每一天。成績優秀的同學爭取更上一層樓,暫時學習有困難的同學只要你努力都有成功的希望。

5.注重文明:假如我們的學生滿口髒話、隨手亂扔垃圾、沒有禮貌,那將是我們的不可洗刷的恥辱。 我想新的一年裏,我們能有:越來越乾淨的校園,越來越文明的語言,越來越整齊的隊伍,越來越響亮親切的師生問候。

最後,我帶來遲來的祝福,祝願同學們新年快樂!謝謝大家!

關於敬老的國旗下講話稿 篇14

説起憧憬,那不是空想,而是一個人的奮鬥目標。憧憬是那麼完美,能讓人在心裏萌生一股自強不息的力量——那是我的目標,我必須要實現它。我的目標就是要當一名優秀的人名警察。每當看到穿制服的警察時,我心裏的敬佩之情便會油然而生,異常是在電視上看到他們排着整齊的隊伍,颯爽英姿地大踏步走過的時候,我總是目不轉睛地望着他們,有一種迫不及待想衝進隊伍的感覺。我敬佩他們,因為他們總是堅守在自我的崗位上,無論是狂風暴雨,還是烈日炎炎的天氣,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

每當從電視上的《法制世界》欄目裏看到他們一次次應對陰險狡詐的歹徒時,那種剛正不阿、堅持不懈的精神,更讓我打心底裏佩服,同時默默地念着——我將來必須要當一名警察!我常常這樣憧憬着我的未來——我穿上了警察的制服,站在那整齊的隊伍中,邁着有力的大步神采飛揚地從人羣中穿過;我每一天堅守在自我的崗位上,看着人們安全地、滿臉幸福的從我面前走過時,心裏別提有多高興;當應對不法分子時,我會毫不手軟的將他們繩之以法;每當這個時候,我的心裏就有一種成就感;並且每一天下班回到家總能聽到慈祥的媽媽説:“孩子,累不累工作一天辛苦了!”

我微笑着對媽媽説:“媽,我不累,為了人民的安寧,為了社會的和諧,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然後,媽媽深情地撫摸着我的頭説:“孩子,你的工作是天底下最光榮的……”不管我的工作有多苦,有多累,在工作之餘我都要堅持把自我的一天的工作經歷和工作心得寫在日記裏,然後編成一本書,永久珍藏……因為這份工作也值得我留戀。每當這樣憧憬完,我都會在心裏對自我説:我必須要努力學習,為了自我的夢想,也為了讓社會多一份安寧與和諧。

關於敬老的國旗下講話稿 篇15

老師們,同學們:

在這清新的早晨,雄壯激越的國歌聲飄揚在校園的上空,迴響在我們的耳畔。同學們,你有沒有感到這是多麼幸福安寧的生活?你有沒有為此對這份幸福充滿着感恩?

這些日子裏,我是如此強烈地感受到了這些 。那是因為在我們的身邊,還有正在承受着巨大痛苦的我們的四川雅安的同胞們。據中央電視台新聞中心官方微博“央視新聞”消息,截至昨日15點,地震共造成186人死亡,21人失蹤,1千多人受傷,其中968人重傷。

學校、廠礦、城市、鄉村……在大地的怒號面前,象單薄的小船,被席捲而起;大人、孩子、老人、嬰兒,在房倒屋塌中,被掩埋在了廢墟之下,被地震奪去了生命……他們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浩劫,正經受着的家破人亡的傷悲,在廢墟前茫然無助……

真相是如此殘酷,瞭解真相更是令人痛苦。但是,哪一個黑頭髮黃皮膚的的中國人不突然放下手頭的工作淚眼婆娑地盯着新聞裏一個又一個關於同胞們受災的鏡頭,哪一個流着中國血喝着黃河水的中國人不傾耳收聽抗震救災的行動呢?

面對突然降臨的天災,我們的祖國,我們的黨,我們的領導,我們五十六個民族的兄弟姐妹沒有旁觀,沒有沉默,而是以各自的方式與相同的愛開始了抗災。

把自己的生命融入到國家和人民的利益之中,這是一名軍人的神聖職責和光榮使命。作為軍人,他們自然衝在了救災的第一線, 但是就在這次就在行動中,雅安救災途中軍車為避讓私家車爆胎,然後墜入崖下河裏身亡。在救災途中墜入崖下河裏的軍車中載有17人,其中1人犧牲、3人重傷、4人輕傷。亂石穿空,餘震頻頻,昨日的邛蘆路上危險重重。但是,為了搶通龍門鄉至寶盛鄉、太平鎮的“生命通道”,武警交通部隊三支隊冒着生命危險搶險作業。昨日上午11時59分,一波強烈的餘震襲來,正在“生命通道”上作業的六中隊三班班長燕凱凱被飛石砸傷頭部,少校工程師宋永科則受地震波衝擊跌下了10米懸崖。困難沒有壓垮我們的意志,死亡無無法阻止我們救災的使命,四川省政府21日22時在成都舉行第四次新聞發佈會。成都軍區副司令員李作成在會上發佈成都軍區抗震救災情況通報稱,截至當日20時,已有超過1.8萬名解放軍和武警官兵在災區展開救援,出動直升機28架66架次、車輛機械796台,已搜救救治羣眾2507人,搭設帳篷1200餘頂,協助安置轉移羣眾2.4萬餘人,空地轉運人員1600餘人、物資800餘噸,搶通維護道路120餘公里。

英勇的戰士們,你們身負着神聖的使命,帶着祖國人民的期望,心無旁念,視死如歸的精神讓我們再一次深深的體會:大災無情,人有情。無畏的戰士們願風能止住,雨能停歇,讓你們所攜帶的希望之光,能地投射到最需要你們的災民中去。

從512汶川到420的雅安,就在那麼短短的瞬間,有些人失去了他們的雙腿,有些人失去了自己的父母,甚至有些人再也感受不到這温暖的太陽.我從來沒覺得,原來我們自己是這麼的幸福,就因為我們活着,我們可以自由呼吸新鮮的空氣,我們可以看到這個美麗的世界.活着,多好啊!所以,同學們,不要再讓父母傷心了,不要再為一點小事和同學爭執了,不要再抱怨老師的作業、不要再白白的浪費掉了我們寶貴時間,珍惜我們擁有的幸福,珍惜我們的每一個學習的機會,珍惜我們太平的每一天!

最後我倡議:讓我們真誠地為災區人民祈禱,向災區人民致敬,為英勇的子弟兵們致敬!

關於敬老的國旗下講話稿 篇16

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讓閲讀成為習慣》。

法國學者培根曾經説過:“習慣是人生的主宰,人們應該努力地追求好習慣。”的確,行為習慣就像我們身上的指南針,指引着每一個人的行動。

為什麼要讓閲讀成為一種習慣呢?因為閲讀是最重要的學習方式。“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生活裏沒有書籍,就好像大地沒有陽光。”、“讀書以觀聖賢之意,因聖賢之意,以觀自然之理。”古往今來,許多有成就的人都熱愛閲讀。

法國著名軍事家,政治家拿破崙,一生南征北戰,不知打了多少大勝仗。他非常熱愛讀書,連每次帶兵出戰的時候,都要派幾輛馬車拖上幾千本書跟着,不打仗的時候就拿書出來看。

屈原小時侯不顧長輩的反對,不論颳風下雨,天寒地凍,躲到山洞裏偷讀《詩經》。經過整整三年,他熟讀了《詩經》305篇,從這些民歌民謠中吸收了豐富的營養,終於成為一位偉大詩人。

一個人不讀書,他會變得無知;一個民族不讀書,就會變得落後。閲讀可以開拓視野,豐富我們的知識,陶冶我們的情操,啟迪我們的智慧,點燃我們實現理想的`希望之火。

書是我們的精神家園,是探索世界和觸摸人生的橋樑。閲讀可以讓我們的思緒飄飛數千年,去聆聽一代代大師的話語,知道歷史的興衰,感受人物的悲歡;閲讀可以讓我們的目光越過高樓,越過大山,越過海洋,看到更為廣闊的世界;閲讀可以讓我們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由地飛翔!

充實而有意義的人生應該伴隨着閲讀而發展,閲讀應該成為每個人生命的需要,應該讓閲讀成為我們的一種習慣。如果一個人養成了閲讀的習慣,一生受益,通過閲讀能不斷地提升自己,不斷成長。我們要關注閲讀,養成閲讀習慣,為此,提出以下倡議:

1、每天堅持閲讀,時間不少於1個小時,持之以恆。

2、要有選擇地閲讀,和好書為友,與知識同行。

3、將閲讀與思考相結合,讀書時邊讀邊想,可圈點勾畫。

4、勤寫讀書筆記、讀後感,注重知識的積累。

5、愛護書籍,好書要反覆閲讀。

同學們,讓我們與書為伴,在知識的海洋中暢遊,讓我們與那些古今中外的賢者志士共語,讓閲讀成為你我共同的習慣!我的講話完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