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高中國旗下講話五篇

國旗下講話是我們在校時每週升旗儀式過後都會面臨的一件事,然而國旗下講話的時候我們該怎麼發言才能夠為學生帶來正能量呢?那麼,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守於國旗下講話的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九月高中國旗下講話五篇

【國旗下講話範文】

敬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上週一,王校長在國旗下的講話《不讀書,不吃苦,你要青春幹嘛?》刷爆了朋友圈,目前點擊量已一百多萬次,走在校園中,不時地聽到同學們在聊網上對這篇講話的熱評,回到家,家長也在談論這篇講話。

這篇演講如此火爆,我想是它講出了讀書和吃苦對於青春和人生的意義,給還處在寒假狀態的懶散的我們打了一針強心劑,帶來了滿滿的正能量,起到振聾發聵、催人奮進的效果。

正所謂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給人希望,這篇來自春天的演講給了我們希望,給了我們動力。

我想很多同學和我一樣都有一種醍醐灌頂之感,而且我也欣喜地發現很多同學跟我一樣在付出行動,改變自己。如果你現在想想三年後,十年後你要變成一個什麼樣的人,那麼現在的你就應該為三年後、十年後的那個自己開始努力。

這就是今天我想跟大家講的:《為了三年後優秀的自己,我憑什麼不努力?》

周公子,一個演藝圈的精靈,她獲獎無數,為無數的觀眾所認可和喜歡,但她取得的一切的成就都源於十年前的那一問。

十八歲之前,周迅不知道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那時的她每天就在學校裏跟着同學唱唱歌,跳跳舞,拍拍小戲,但她卻很興奮,很滿足!如果沒有教她專業課的趙老師跟她的那次談話,那麼也許直到今天,仍然沒有人知道周迅是誰。

一天,老師問她:“周迅,你能告訴我,你對於未來的打算嗎?”這個突如其來的問題把周迅問蒙了,她一時不知道怎樣回答。老師又問:“十年以後你會是什麼樣?”

老師的問話給了周迅極大的觸動,她認真想了想,堅定地説:“我希望十年後的自己成為最好的女演員,同時可以發行一張屬於自己的音樂專輯。”老師説:“好,既然你確定了,我們就把這個目標倒着算回來。十年以後,你28歲,那時你是一個紅透半邊天的大明星,同時出了一張專輯。”“那麼你27歲的時候,除了接拍各種名導演的戲以外,一定還要有一個完整的音樂作品,可以拿給很多很多的唱片公司聽,對不對?”“25歲的時候,在演藝事業上你就要不斷進行學習和思考。另外在音樂方面一定要有很棒的作品開始錄音了。”“23歲就必須接受各種培訓和訓練,包括音樂上和肢體上的。”“20歲的時候就要開始作曲,作詞。在演戲方面就要接拍大一點的角色了。”

“想想十年後的自己”,老師的話給了周迅極大的恐懼感和壓力,同時也深深地刻在她的心底,周迅開始認真審視自己,認真確定目標,規劃未來。

從學校畢業後,周迅始終牢記自己確定的十年後要做最成功的明星的目標,開始認真地對角色進行篩選、把握,並全身心地投入演藝事業。皇天不負有心人,終於,她拍了《那時花開》、《大明宮詞》,被大家認可。

20xx年4月,恰好是老師和周迅談話後的十週年,她真的擁有了屬於自己的第一張專輯——《夏天》,也真正成為內地公認的最受歡迎的實力派明星。

現在的我們也和周迅一樣。如果我們能及時地問自己一句:“三年後的我們會怎麼樣?”我們就會發現,我們的人生在不知不覺發生變化。如果把這個目標倒着算回來,那麼高一、高二我們就應該養成良好的習慣,打好堅實的基礎,高三我們就應該咬定青山不放鬆,一步一個台階去實現。

賀舒婷在《我憑什麼上北大》當中寫到自己高一那年差點把自己給毀了的情形,“高一那年,我真的差點就把自己廢成了一塊鏽鐵。上課的時候睡覺、聊天、看漫畫、吃零食,跟着後面那些男生大呼小叫,把年輕的女老師氣得眼圈含淚,然後自鳴得意。現在想想,那只是懦弱,那只是懶惰,那只是自己給自己自甘墮落所找的一個看似冠冕堂皇的理由,一切是自欺欺人。”

“可是當時沒有任何人來指着我的鼻尖罵我,説你是不是就想這樣破罐子破摔,就想這樣玩完你的一輩子。其實,那個時候真的是應該有一個人,就像很多人曾經經歷過的那樣,指着我的鼻尖,戳着我的脊樑説,你知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清不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清不清楚自己的明天會是什麼。”

直到班主任的一席話讓她幡然悔悟,痛下決心,改變自己,經過兩年煉獄般的努力,最終考上北大。在回憶起自己高二高三拼命的自己,她深有感慨的説:事實上我懷念那段日子,並且永遠感激它。不只是因為在那段時間裏我完成了自己的過渡與蜕變,更是因為那時的一切深深烙在了我正處於可塑期的性格中,成為這一生永遠的財富。那真的是多少錢都買不來的財富。人生中再也不會有哪個時期像那時一樣專一地、單純地、堅決地、幾近固執而又飽含信仰和希冀地心無旁騖乃至與世隔絕地,為了一個認定的目標而奮鬥。

當你在若干年後某個悠閒的下午,回想起自己曾經的努力和放棄,曾經的堅忍和耐力,曾經的執著和付出,曾經的汗水和淚水,那會是怎樣一種感動和慶幸,怎樣一種欣慰和尊敬——尊敬你自己。是的,在這個過程中,請允許我重複一遍,最重要的,是你自己。我感謝父母感謝老師感謝同學感謝朋友感謝所有關心我幫助我的人,但我最感謝的,是我自己。

是啊,賀舒婷高一的時候被班主任點醒,為了三年後優秀的自己,並付出了非常人所及的努力,吃了非常人所能吃的苦,才有了考上北大後為人所知的賀舒婷,不然,誰又知道賀舒婷是誰呢?

一個人躺在地上,如果他不想起來,那麼十個人也拉不起他來,即使起來了也馬上又會趴下。

所有的動力都來自內心的沸騰。

如果我們首先想清楚三年後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剩下就是吃苦和努力的事情了。有的同學可能會説,我想清楚了,可是我努力了怎麼還是離我的目標那麼遙遠?

那麼下面,我們對比一下,看你是否真的全力以赴了。當你在被窩裏不耐煩的摁掉第N次響起的鬧鐘而且還想多睡一會兒時,有的人已經在台燈下安安靜靜地記下整個單元的單詞,你能説你努力了?

當你在家裏偷偷化粧打扮時,有的人已經洗把臉匆匆趕去教室自習,你能説你努力了?

當你在漫漫長夜裏躲在被窩裏遨遊網絡時,學霸們在速溶咖啡的香氣裏不知啃了幾套習題,你能説你努力了?

我們做的試卷論張算,學霸們做的試卷論斤稱;賀舒婷把高中五本歷史書翻來覆去背了整整六遍,捫心自問一下,我們能背幾遍?跟學霸們相比,我們沒有資格喊累叫苦,我們沒有資格説我們努力了。

同學們為了三年後優秀的自己,讓我們全力以赴吧!

最後,讓我們重温王校長的講話,來作為我的結束語,請不要在最能吃苦的時候選擇安逸,沒有誰的青春是在紅地毯上走過,既然夢想成為那個別人無法企及的自我,就應該選擇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為了到達終點,付出別人無法企及的努力!

將來的你,一定會感謝現在拼命的自己!謝謝大家!

【國旗下講話範文】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高二(1)班的楊楚風。

新的學期,新的開始,對於高一的新同學們來説,你們已度過了一週的高中生活。

期待着接下來的日子,你們仍滿懷激情和希望,更希望你們在接下來的日子裏能不忘現在的激情與熱血,併為之不竭奮鬥。正所謂,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新的學期,迎來新的起點,踏上新的征程,只憑一腔熱血和激情,顯然是不夠的。

今天,我想跟大家談談“規範行為習慣”的問題。因為只有養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高效合理的學習習慣,才能為高中學習“保駕護航”。

如何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呢?

首先,要樹立規則意識。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社會的人,小到班級、學校,大到社會,班規、校規、法律法規,我們隨時隨地處在規則之中。

在高中生活中,首先要樹立的便舒則意識,如自習課獨立思考,不能以任何理由講話,説起來容易,可要真正執行起來卻需要相當的毅力。

在樹立規則意識的同時,我們需要培養自己的執行能力,“令行禁止”,對老師學校提出的要求不折不扣地完成,當我們能做到這些時,回望來時路一定會滿是感動。

其次,要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

1978年,7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巴黎聚會,人們對他們非常崇敬,有記者問其中一位:“在您的一生裏,您認為最重要的東西是在哪所大學,哪所實驗室學到的呢?”

這位白髮蒼蒼的諾獎獲得者平靜地回答:“是在幼兒園。”

記者感到很詫異,追問道:“你在幼兒園學到了什麼呢?”

獲得者微笑着回答:“在幼兒園裏,我學會了很多很多。比如,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夥伴們;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東西要放整齊;飯前要洗手;午飯後要休息;做了錯事要表示歉意;學習要多思考,要仔細觀察大自然。我認為,我學到的全部東西就是這些。”

正如富爾格姆在《我的信條》裏寫到的一樣,真理往往會以最樸素的方式呈現,不要看不起這些看似不起眼的東西,良好的文明習慣的養成將會讓我們終身受益。

接下來,我想跟大家交流第二個大問題:如何養成高效合理的學習習慣?

首先,給自己一個目標,併為之制定計制。

目標有大有小,大的目標應該涵蓋你三年高中生活的學習方向,理想院校,這個目標應該遠大甚至讓人看來覺得是異想天開,這個目標就是我們的理想。

制定之前可對自身實力進行評估,當你已接近這一目標,或已有70%-80%把握時,請將目標制定得更大些,因為唾手可得的東西不足以稱之為理想。

你的理想應該是你目前只有20%-30%的希望,甚至是10%可能的目標,為之不竭奮鬥,讓它逐漸變成30%,40%……以至100%。

縱然你拼盡全力也無法實現,你也會發現你已無限接近於它,已遠超過曾經的估計。

而小的目標應該具體到每天的哪個時段,這個計劃應該切實可行,每天都完成了自己所制定的計劃,一個星期,一個月後,再看看自己的計劃本,你會發現自己竟然不知不覺間完成了這麼多。

其次,充分利用時間。

時間的利用不是你用了多少時間在學習上,而是你的時間利用得合不合理,高不高效。

隨着學習任務的加重我們很多同學會在晚自習後仍加班熬夜,導致第二天精神不濟,學習效率低下,這就是不合理。

當然,根據個人情況,適當延長自習時間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但不可過久,一定要保證適量的休息。

其實,只要利用好了每天零碎的時間,高效整合課餘時間,對大多數同學而言,完成基本訓練是不成問題的,對有能力的同學,適量第二教輔的補充訓練當然也不可缺少。

高一的同學們,希望你們儘早靜下心來,適應高中生活,懷着最初的希望與憧憬,走好接下來的路。

高二的同學們,請你們一定沉潛下來,經過高一的積澱,無數輪的拼殺,你們已深切地體會到高中生活的緊張和激烈,曾經課間的嬉笑打鬧已逐漸被課間安靜的自習所代替,讓我們繼續堅持,一同奔跑。

高三的同學們,你們已接近高中學習的終極目標,九個月的時間,你們即將踏上屬於你們的戰場,九個月後,願你們走向考場時,有着如同戰士亮劍般的豪情與驕傲,再創隨州二中大學聯考新輝煌。

謝謝大家!

【國旗下講話範文】

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

又是一年春光好,莫負韶華樂讀書。

唐代詩人王貞白説:“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前不久我看到一個報告,觸目驚心。據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發佈的“第十五次全國國民閲讀調查報告”數據顯示:我國成年國民人均紙質圖書閲讀量僅為4.66本。其中,10.2%的國民年均閲讀10本及以上紙質圖書,此外還有5.4%的國民年均閲讀10本及以上電子書,有兩成以上的國民有聽書習慣,近四成的成年國民認為自己的閲讀數量較少。這個數據低於韓國的11本,法國的20本,日本的40本,更別提猶太人的64本了!數據讓人汗顏。20xx年以148分高分勇奪北京市語文大學聯考狀元孫婧妍同學説:“書讀多了,就會培養出語感。從小我媽媽就愛給我講故事,我對閲讀的喜歡也是從那時開始的。”北京大學中文系陳平原教授也説過:“一輩子的道路,決定於語文。

説到底,我們對於語文所期望達到的目標,是培養善於閲讀、寫作與表達的現代人。”

閲讀,應當是人最早的本能動作之一。閲讀始於識字之初,甚至是識字之前,每個人在孩提時期都有指着街上的廣告、商鋪招牌一字字認讀的經歷,這就是閲讀的雛形。而隨着人漸漸長大,已經開始不滿足於正確地讀出一個字時的成就感,而開始對閲讀的內容產生好奇時,他就要開始讀書。

那麼,怎樣去閲讀呢?就我的閲讀體驗來看,一本好書至少值得閲讀兩到三遍:第一遍略讀:以滿足自己的閲讀興趣並瞭解書的內容與結構;第二遍精讀:以摘抄把握整本書的佈局以及其中一些巧妙的鋪墊與伏筆;如果還能再讀一遍,我就會抽時間寫一些類似專題研究的心得,比如對整本書思想的一個探討,或者對書中某種表達的質疑。我認為,只有當你抱着學習的心態去品味、去研究、去思考甚至去質疑書本時,它於你才算得上有意義。以往人們總是認為閲讀是一種認識活動,是一種獲取信息的手段。其實,閲讀更是一種體驗,一種領悟,一種精神歷險。

閲讀是生命之間的對話,是生命之間的認同、交流和碰撞。在閲讀中,我們體悟文本中所藴涵的生活底藴和生命信息。我們生命中擁有的,我們會予以認同;我們生命中沒有,但能贊同的,我們就會欣然接受,並內化到我們的生命中去。

閲讀的目的不在快、不在多,而在於從書中汲取營養,在於通過整個閲讀過程修養一顆寧靜而富有感知力的心靈。大儒朱熹對閲讀有妙解:讀書之樂何處尋,數點梅花天地心。

第一、 閲讀可以開闊我們的視野,詩書氣自華。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漢代大學者劉向説:“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閲讀令人睿智豁達優雅美麗。閲讀也許不能改變人生的長度,但它可以改變人生的寬度。閲讀讓人生在有限的長度內,寬廣遼遠,波瀾壯闊,奔騰洶湧,浩蕩激越。閲讀也許不能改變人生的物相,但它可以改變人生的氣象。外在的相貌和物質的構成基於遺傳而無法改變,但人的精神可以因閲讀而蓬勃葱蘢氣象萬千。閲讀也許不能改變人生的起點,但它可以改變人生的終點。閲讀讓人生永不聽任命運的擺佈,把握自己,執着地走向夢想的極地。不論出身高貴與卑賤,閲讀可以改變人生的座標和軌跡,奏響人生的樂章。縝密的邏輯,深奧的思想,崇高的境界,偉大的靈魂,都環擁着閲讀者。你可以視通四海,思接千古,與智者交談,與偉人對話。做一個讀書人,就是做一個幸福的人。閲讀使文字具有永恆的價值,它比圖像更空靈,比記憶更清晰,比冥想更深邃。我們所認識的世界、人生、社會,很多都源於閲讀。閲讀的意義在於,它在超越世俗生活的層面上,建立起精神生活的世界。

第二、 閲讀可以提高我們的寫作水平,文思如湧泉。

俗話説得好:“書到用時方恨少”,這“少”字的含義有二:一是讀的少,二是記住的少。我也知道,大家有三怕:一怕周樹人,二怕文言文,三怕寫作文。光怕不行呀?得想辦法,這個辦法就是海量閲讀。讀書過程中,讓你欣賞到許多優美的詞句,在寫作時,就可以學習和借鑑,取長補短。長此以往,便會積累豐富的知識。就像蘇軾在《稼説送張琥》一文中説的:“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其實這道理並不深奧,難的不是我們不懂,而是很多人雖懂卻不這樣做,或者只是要求他人而不要求自己。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説一句空。你讀過的書和你走過的路都會在合適的時候內煉成你的素質。在這裏,我呼籲大家多點紙質閲讀,少點電子閲讀。長時間看手機後我們往往會感到非常疲勞而且有損視力,這是因為手機存在一定的輻射。紙質閲讀的好處在於:只要帶在身邊,隨時隨地都可以看,沒有手機時,也可以看書;相對於電腦,對眼睛傷害不大;讀紙質書時可以很有情調,喝杯咖啡,茶水或邊看外面的風景邊看書;書面閲讀會給人一種電子閲讀所沒有的感覺,感覺很踏實,很享受。

第三、 閲讀可以深化我們的思想境界,詩意地棲居。

張載在“橫渠四句”中説:“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旨在激勵同學們擔負起歷史賦予的光榮使命。xxxx也在多個場合強調要加強讀書學習,要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把學習作為一種追求、一種愛好、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好學樂學”。我們在進行閲讀時,會潛意識地將自己的思想和行為與書中所描述的人物形象進行比較,無形中就提高了自身的思想意識和道德素質。德國著名詩人歌德説過:“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一本好書就是我們人生道路上的指航燈。當你處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無法判斷時,書籍會使我們毫不猶豫的作出理智的判斷,不為蠅頭小利而動,不為艱難險阻所困,紮紮實實的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做一個勤奮、誠信、高尚的人。

也許有的同學可能會問:功課那麼多,作業要完成,哪有時間看書?其實只要你願意讀書,就不愁沒有時間。魯迅先生説過:“時間就像海綿裏的水,只要你願意擠,總是有的。”我們完全可以利用做完功課以後,放假休息的等點滴時間來讀書。閲讀是一個長期的需要付出辛勞的過程,不能心浮氣躁、淺嘗輒止,而應當先易後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水滴石穿。正如荀子在《勸學篇》中所説:“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閲讀本身不僅是一種良好的心理調劑方式,還是讓人從紛繁複雜的現實中超脱出來,撇去瑣碎之事給人帶來的躁動,從而進入內心思考的一個無可替代的路徑。

清代戲曲家唐英寫過這樣一副律己聯:“未能隨俗唯求己,除卻讀書都讓人”。

閲讀不僅能開闊一個人的知識視野,還能開啟心智,滋養心田,充實精神家園。閲讀的時光是寶貴的,有詩書相伴的時間是美妙的。同學們,打開心靈的窗户,遍覽內心的風景,體味人生的韻味,不妨從閲讀開始吧。

講話完畢,謝謝大家。

【國旗下講話範文】

老師、同學們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世界那麼大,你憑什麼出去看》。

説到這有同學會説,我爸是局長、家裏還有礦,父母早已為我準備好仗劍闖天涯的資本。

那請你聽我説:霍啟剛家族身家逾百億,而他中學時卻能以全A的優異成績考入牛津大學,並獲得經濟學和管理學學士學位,20xx年被評為首屆“十大廣府傑出青年”。豪門貴子如此拼!為什麼?因為他們深知一個道理:靠爹靠媽靠祖宗都不如靠自己打拼來的實在、持久!

也許還會有女生小聲嘀咕,我貌美如花,將來一定能找個勇闖天涯的好兒郎,他負責帶我去看世界。

那我告訴你,百度CEO李彥宏的夫人馬東敏,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19歲即畢業出國,當時被譽為紐約留學生圈裏的“公主”;扎克伯格的妻子是他哈佛的同學;克林頓是在耶魯愛上他的同學希拉里。其實,不管是任何人,只有自己足夠優秀,才有機會去般配其他的優秀。

此時,也許還有人説,我爸不是李剛,我也沒有優秀的細胞,世界它大它的,我不想去看。

滿腹的牢騷,極度的自卑讓我想到了馬雲。大學聯考數學第一次考得很低,復讀兩年曆經千辛萬苦才考入杭州師範學院。而十幾年後,他卻成為中國家喻户曉的傳奇,他的經歷足以證明:即使生下來不是兔子,我們也不能做縮頭的烏龜,爬,也要努力向前。

總結一下,孩子們!“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只要你想累積優秀的資本去看大千世界,我們一中的每一個老師都十分樂意為你整理理想的行裝;只要你願意讓明天無怨無悔,我們一中的兩百多位老師一定鞠躬盡瘁!

加油吧,孩子們!世界那麼大,我們都應去看看!我的講話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國旗下講話範文】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九九重陽節,濃濃敬老情》。

本週三我們將迎來中國的傳統節日——重陽節。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中收穫的黃金季節,重陽佳節,寓意深遠。

年,我國把重陽節定為“老人節”,此後每年農曆九月初九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日子。

中央電視台曾在重陽節作了一個非常有意義的調查:

請問,你是否知道父母的生日? 在10個小時內,共採訪了1800多人,其中回答“知道”的佔69.24% ;回答“都不知道”的佔18.37% ;“知道父母中一位”的佔12.39% 。

説實話,看了這些數據,實在是有些刺眼,實在令人擔憂。

記得有人説過,童年是一幅畫,少年是一個夢,青年是一首詩,中年是一篇散文,而回首人生,老年人則是一部歷史,是一面旗幟,是一道風景……

在過去的日子裏,我們的祖輩,父輩為我們社會的進步灑下了辛勤的汗水,作出了無私的奉獻;為我們的家庭嘔心瀝血,任勞任怨,付出了他們的一切……

中國已經步入老齡社會,進一步倡導尊老敬老的傳統文化尤其顯得必要。

有數據表明: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人口已經超過了1.4億,佔全國人口的10%以上。到本世紀中葉,中國老年人口將達4億,佔全國人口的1/4。

作為十七八歲的高中生,有同學自以為特立獨行,一回家不管家裏是否有老人,甚至有客人,理都不理,直接進房間關門。這個時候父母往往尷尬的笑笑説,孩子是學習太忙了,真是這樣嗎,這實際上是無知和粗魯。

也有同學從來和父母説不上幾句話,一説話就是“你們煩不煩呀”,態度不是一般的惡劣。

有的同學父母生病住院打針很長時間不理不問,好像與自已無關一樣,讓人感覺心寒。

學習忙不能成為藉口,我們彷彿不知不覺中變成了新時代的白眼狼。

固然,這與有些父母過多的包辦代替、過多的關心有一定關係,但主要反映的還是我們總以自我為中心,不願關心他人,説白了就是自私自利的表現。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

尊重孝敬長輩是我國的傳統美德,和父母長輩相處其實非常簡單,我覺得我們可以下面幾個方面開始:

(1)主動關心問候:無論出門還回家都要向父母長輩打招呼;每逢過節向父母和長輩問候和祝福。

(2)聽從父母意見:孝敬長輩,就應該聽從長輩的正確教誨,和父母長輩説話時,聲音不能太高,要放下手頭的事,目視對方,面帶微笑,態度誠懇,有不同想法時不應頂撞,要和父母長輩商量,講道理。

(3)關心父母健康:父母長輩生病要主動關心、體貼長輩的病痛,在講話的態度、語調、方式上都要比平時更為親切和藹,儘可能在精神上消除父母長輩的痛苦和不安。

(4)理解長輩:俗話説,“樹老根多,人老話多”。老人因為年紀大,説話比較囉嗦,有些事情翻來覆去要説好幾遍,我們應當充分理解這種生理現象,而不該表示厭煩嫌老人囉嗦,也不能粗暴地打斷老人的絮語,更不能對他們的嘮叨不理不睬。

(5)參與家務勞動:要主動做家務。不應光強調“自己的事情自己幹”,還要強調“家裏的事情主動幹”。

同學們,讓我們都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感謝父母長輩為我們撐起的這片藍天,讓我們為爭做一個知禮明禮的好青年而努力,讓“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中華傳統美德世代相傳,永放光彩!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