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閲讀成為一種習慣國旗下講話稿(精選13篇)

讓閲讀成為一種習慣國旗下講話稿 篇1

敬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讓閲讀成為一種習慣國旗下講話稿(精選13篇)

大家好!今天我們演講的題目是——《讓閲讀成為一種習慣》。

當我們點數四季更替,記錄成長曆程時,是否察覺時光匆匆,如白駒過隙?當我們乘着人生的列車,急速向前奔跑時,是否感慨生命短促,堪比似水流年?幸而有它——書,引領我們超越了時空的距離,為我們打開了一幅幅歷史的風雲畫卷。

他是一位生命的智者,一位淵博的大師。我慶幸我們的人生能和他相遇。德國文學家歌德曾説:“讀一本好書,就像和一個高尚的人對話”。是的,閲讀可以開拓視野、啟迪思維、點燃思想的火花。閲讀一本好書,能夠豐富我們的知識,陶冶我們的情操,啟迪我們的智慧,點燃我們實現理想的希望之火。充實而有意義的人生應該伴隨着閲讀而發展,

閲讀應該成為每個人生命的需要,應該讓閲讀成為我們的一種習慣。

説到閲讀,我想跟大家分享一個特殊的節日——“4月23日 ,世界閲讀日”。這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為紀念西班牙作家塞萬提斯和英國作家莎士比亞的辭世的日子。

在這個日子裏,讓我們靜靜閲讀,把青春裝扮得更加美好。

然而,據調查:世界各國年平均閲讀量,日本人為4本,韓國人為7本,法國人為11本,中國人為0.7本。“全國國民閲讀調查”告訴我們,已經有超過半數的國人一年也讀不了一本書了,全國有閲讀“習慣”的人大概只佔5%,且每人每年平均閲讀量只有4.5本,遠低於猶太人的64本,英國人55本和美國的50本。

重視讀書,培養閲讀習慣應當是當前中華民族最重要的事情。

在世界眾多民族中,以色列人的閲讀精神,是永遠值得我們學習的。猶太人雖然只佔全球人口的0.23%,但是在20世紀64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中卻有121位,比例高達18.5%,獲獎人數高居世界各民族之首。據説,猶太人在剛開始教孩子閲讀的時候,會放一罐蜜在旁邊,孩子讀一句書後,讓他舔一口蜜。“書中自有甜如蜜”,這樣的引導將會成為孩子不斷學習,勇於求知的動力所在。

然而,我國全民閲讀的氛圍並不容樂觀。走進書店,你會發現80%的書籍都是中國小教輔,真正的經典好書卻往往無人問津,更不用説家庭的藏書與閲讀了。可見我們整個民族的閲讀層次是很低的,長此以往我們將拿什麼來立足於世界之林呢?作為新世紀的少年我們不應該沉思嗎?讓我們以身作則,讓閲讀成為我們的一種習慣。

在人類歷史上,不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因勤奮閲讀而改變自己的命運,乃至改變國家、民族的命運,影響人類文明進程的事例有如天上的繁星,數不勝數。他們的故事影響着、激勵着一代又一代的人。而要認識他們,從他們身上汲取精神力量的最好辦法仍是——閲讀。

你不可能在現實生活中結識世界上所有的偉人、大師,但通過閲讀,就有可能。你不可能回到過去,也不可能提前進入將來,但書籍可以把你帶到過去和未來。有人説,不閲讀的人只生活在現在,而熱愛閲讀的人是同時生活在三個時代--過去、現在和未來。你不可能走遍世界各地,但書籍可以把你帶到地球的每個角落。

一個不愛讀書的社會是人文精神缺失的社會,一個不願讀書的民族是創造力貧乏的民族。

崇尚讀書,才能讓民族的發展保持生命的活力。

為此,我們向全校師生髮出倡議:

1 走進伴你終生讀書的學校——圖書館,借一本自己喜愛的書,開始閲讀;

2 請不要將書籍賣做廢紙,請捐出身邊閒置的書籍給需要的人和圖書館,傳遞愛心,傳承知識;

4 每天,請關閉電視、網絡一小時,在温馨安靜的環境裏共享閲讀的樂趣;

5 從今天開始,確立一種信仰:“讓終身學習、畢生閲讀成為一種習慣和風尚”。

同學們,讀書吧!讓濃濃的書香飄溢在我們的校園,讓讀書習慣伴隨着我們,讓我們捧起書本,與書為友,與經典為友,點燃讀書的激情,讓這種讀書的好習慣薰陶我們身邊的每一株幼苗,在書香中成長、在書香中成人、在書香中成才為托起祖國明天的太陽而努力!

我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讓閲讀成為一種習慣國旗下講話稿 篇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在國旗下演講的題目是《讓閲讀成為一種習慣》。

古人説:“三日不讀書,便覺言語無味,面目可憎。”這句話説出了讀書的必要性。古詩中有“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我們的思想需要源頭活水,而這源頭活水有一大部分來自讀書。天天讀點有益的書,對精神有滋補作用,而我們的言談舉止就不至於“無味” 了。

書是我們的精神家園。古今成大事者,皆以勇氣和智慧之高為最甚。我們需要擁有人生的最高境界,擁有人生美麗的境界,人生最快樂的境界。只有讀書能使我們擁有這一切。

你不可能在現實生活中結識世界上所有的偉人、大師,但通過讀書,就有可能。歌德説:“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你不可能回到過去,也不可能提前進入將來,但書籍可以把你帶到過去和未來。有人説,不讀書的人只生活在現在,而讀書人是同時生活在三個時代——過去、現在和未來。你不可能走遍世界各地,但書籍可以把你帶到地球的每一個角落。

喜歡閲讀的人是這樣説的。黃庭堅説的“三日不讀書,便覺面目可憎”;莎士比亞曾經説過:“生活裏沒有書籍,就好像世界沒有陽光;智慧裏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有位教師這樣説:“閲讀是一個人呵護自己心靈的綠地,建設自己精神家園的良方。當我們喜歡讀書時,純粹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喜歡,閲讀就會像每天必須吃飯和睡覺一樣,成為非常自然的生命需求,成為我們一種享受生活的方式和人生樂趣之所在!

人生的快樂在於不斷的追求,獨立於天地、自然之間,徜徉與書的海洋,獨享擁有整個世界的樂趣。擁有了書,就像擁有了良師益友,享受他們的無窮快樂。同學們,讓我們與書為伴吧,在知識的海洋中暢遊,讓我們與那些古今中外的賢者志士共語吧,做一個快樂的讀書人!讓閲讀成為我們每個同學的習慣吧!正確的閲讀方法讓我們終身受益,在閲讀中我們要做到以下幾點:1、讀寫姿勢端正,做到“頭正、身直、足平、臂開”。2、和書交朋友,廣泛閲讀。3、讀書聲音洪亮,充滿感情,使用普通話。4、讀書時邊讀邊想、圈點勾畫。

5、常寫讀書筆記,注重知識的積累6、愛護書籍,不在公用圖書上亂寫亂畫。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完畢!

讓閲讀成為一種習慣國旗下講話稿 篇3

敬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們演講的題目是——《讓閲讀成為一種習慣》。

當我們點數四季更替,記錄成長曆程時,是否察覺時光匆匆,如白駒過隙?當我們乘着人生的列車,急速向前奔跑時,是否感慨生命短促,堪比似水流年?幸而有它——書,引領我們超越了時空的距離,為我們打開了一幅幅歷史的風雲畫卷。

他是一位生命的智者,一位淵博的大師。我慶幸我們的人生能和他相遇。德國文學家歌德曾説:“讀一本好書,就像和一個高尚的人對話”。是的,閲讀可以開拓視野、啟迪思維、點燃思想的火花。閲讀一本好書,能夠豐富我們的知識,陶冶我們的情操,啟迪我們的智慧,點燃我們實現理想的希望之火。充實而有意義的人生應該伴隨着閲讀而發展,

閲讀應該成為每個人生命的需要,應該讓閲讀成為我們的一種習慣。

説到閲讀,我想跟大家分享一個特殊的節日——“4月23日 ,世界閲讀日”。這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為紀念西班牙作家塞萬提斯和英國作家莎士比亞的辭世的日子。

在這個日子裏,讓我們靜靜閲讀,把青春裝扮得更加美好。

然而,據調查:世界各國年平均閲讀量,日本人為4本,韓國人為7本,法國人為11本,中國人為0.7本。“全國國民閲讀調查”告訴我們,已經有超過半數的國人一年也讀不了一本書了,全國有閲讀“習慣”的人大概只佔5%,且每人每年平均閲讀量只有4.5本,遠低於猶太人的64本,英國人55本和美國的50本。

重視讀書,培養閲讀習慣應當是當前中華民族最重要的事情。

在世界眾多民族中,以色列人的閲讀精神,是永遠值得我們學習的。猶太人雖然只佔全球人口的0.23%,但是在20世紀64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中卻有121位,比例高達18.5%,獲獎人數高居世界各民族之首。據説,猶太人在剛開始教孩子閲讀的時候,會放一罐蜜在旁邊,孩子讀一句書後,讓他舔一口蜜。“書中自有甜如蜜”,這樣的引導將會成為孩子不斷學習,勇於求知的動力所在。

然而,我國全民閲讀的氛圍並不容樂觀。走進書店,你會發現80%的書籍都是中國小教輔,真正的經典好書卻往往無人問津,更不用説家庭的藏書與閲讀了。可見我們整個民族的閲讀層次是很低的,長此以往我們將拿什麼來立足於世界之林呢?作為新世紀的少年我們不應該沉思嗎?讓我們以身作則,讓閲讀成為我們的一種習慣。

在人類歷史上,不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因勤奮閲讀而改變自己的命運,乃至改變國家、民族的命運,影響人類文明進程的事例有如天上的繁星,數不勝數。他們的故事影響着、激勵着一代又一代的人。而要認識他們,從他們身上汲取精神力量的最好辦法仍是——閲讀。

你不可能在現實生活中結識世界上所有的偉人、大師,但通過閲讀,就有可能。你不可能回到過去,也不可能提前進入將來,但書籍可以把你帶到過去和未來。有人説,不閲讀的人只生活在現在,而熱愛閲讀的人是同時生活在三個時代--過去、現在和未來。你不可能走遍世界各地,但書籍可以把你帶到地球的每個角落。

一個不愛讀書的社會是人文精神缺失的社會,一個不願讀書的民族是創造力貧乏的民族。

崇尚讀書,才能讓民族的發展保持生命的活力。

為此,我們向全校師生髮出倡議:

1 走進伴你終生讀書的學校——圖書館,借一本自己喜愛的書,開始閲讀;

2 請不要將書籍賣做廢紙,請捐出身邊閒置的書籍給需要的人和圖書館,傳遞愛心,傳承知識;

4 每天,請關閉電視、網絡一小時,在温馨安靜的環境裏共享閲讀的樂趣;

5 從今天開始,確立一種信仰:“讓終身學習、畢生閲讀成為一種習慣和風尚”。

同學們,讀書吧!讓濃濃的書香飄溢在我們的校園,讓讀書習慣伴隨着我們,讓我們捧起書本,與書為友,與經典為友,點燃讀書的激情,讓這種讀書的好習慣薰陶我們身邊的每一株幼苗,在書香中成長、在書香中成人、在書香中成才為托起祖國明天的太陽而努力!

我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讓閲讀成為一種習慣國旗下講話稿 篇4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早上好!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讓閲讀成為一種習慣》。

法國學者培根曾經説過:“習慣是人生的主宰,人們應該努力地追求好習慣。”的確,行為習慣就像我們身上的指南針,指引着每一個人的行動。

為什麼要讓閲讀成為一種習慣呢?因為閲讀是最重要的學習方式。實踐證明,閲讀可以開闊視野,豐富知識,啟迪智慧,陶冶性情,豐盈思想,滋養心靈,温暖生命。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多年研究和觀察後得出一個重要結論:“一個不閲讀的孩子,就是一個學習上潛在的差生。”閲讀可以超越時空,把最優秀的人和思想帶到我們面前,可以讓我們吸收人類文明的優秀成果,可以讓我們看得更長遠,想得更深入。

一個人養成了閲讀的習慣,他才會一生都不感到寂寞,他才會完成終身學習的任務,他還會是一個不斷提升自己,不斷成長的人。如果一個人養不成讀書的習慣,他就是一個很容易寂寞,很容易煩躁的人,是一個眼界不寬的人。 所以,我要説:

讀書不能改變人生的長度,但可以拓展人生的寬度;

閲讀不能改變人生的起點,卻可以定位人生的方向。

書是一條船,它載着我們在智慧之河航行。

書是一雙眼,它讓我們看到五彩繽紛的世界。

書是一座橋,它引領我們通向成功的彼岸。

書是一盞燈,它照亮我們走向光明的未來。

熱愛書籍吧,它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熱愛讀書吧,它是增長智慧的不竭動力!

同學們,讓我們與書為伴,在知識的海洋中暢遊,讓我們與那些古今中外的賢者志士共語,讓閲讀成為你我共同的習慣! 謝謝大家!

讓閲讀成為一種習慣國旗下講話稿 篇5

為了自我和家人的一個夢想,我們已經在這條路上拼搏了十年有餘,多少汗水、多少心血……等我們到了高三這一最最關鍵的時刻,是否還有很多東西無法掌控,無法割捨在這樣一個需要心無旁騖的時節,又該怎樣學會拿得起放得下呢

看到很多高三的學生,還真的不明白什麼是需要自我不遺餘力的去爭取的,也不明白什麼事需要短暫放棄甚至永遠放棄的。和一位學生的交流讓我很震驚,他竟然沒有自我的目標!不明白自我將來要做什麼,也從來沒有想過對家人、對自我的將來要負什麼樣的職責!此刻上學上高三,純粹是父母“讓”來的,自我無所謂!很明顯,這名學生不明白自我要拿得起什麼!把自我最完美的青春頹廢,讓自我本來能夠澆灌完美記憶的季節黯然失色。

那麼,到底需要學會拿得起什麼呢

職責、志氣、目標、幹勁、知識、本事……類似這些的詞語所表述的意思都是。十年求學,求的是什麼不是書呆子,更不是前文提到的那種類型。而是正面的、進取的,對一個人的精氣神有幫忙的。尤其是在高三,你前面所養成、所潛移默化構成的素質,將是受益終生的寶貝啊!即將到來的大學聯考,就是一次的驗證!

在我們想偷懶、過於放鬆的時候,為什麼不想想自我肩頭的職責呢同樣是坐在教室裏學習,重職責者是什麼狀態,碰到學習困難的時候又是什麼樣的表現有沒有想過自我疏鬆的原因就是忘卻了職責呢!記住,最起碼你是一家人的期望,你的職責不僅僅是對你自我而言,更是對一個家庭、一個家族而言!

俗話説:人爭一口氣,佛爭一炷香!長長志氣,讓自我也具備擁有一個充實高三的基本條件。從你決定要長志氣的一剎那,你不會比任何同學差!

把該拿得起的拿起來,你以往柔弱的肩膀就本事挺千鈞,你以往散亂的步伐就會鏗鏘有力,你以往彎曲的脊樑就會充滿力量,你以往迷惘的臉上才會舒展最美的笑容,你以往荒蕪的作業本上已是鬱鬱葱葱……拿得起的,原先是自我最最充實的人生!

放得下的又是什麼呢從整體上來説,不一樣的同學有不一樣的表現。

有的同學放不下的是情感,那個她(他)總是在自我的腦海中若隱若現,在很大程度上分散了自我的精力。其實,有這樣的感情是沒有錯的,關鍵是要認清利害關係,高三了,畢竟不是能夠任意揮霍時間的階段,眼光放的遠一些,你所懷有的感情缺少太多的基礎了!

一旦小樹分杈又沒有及時的糾正,參天的棟樑只能是你的偶像了!即使“真的有感情”,那害怕時間的考驗嗎一年後的大學學校裏,不是更適合你的情感的寄託嘛!把在這一階段不適宜的情感放下,其實你表現的更有情有意!時間將會證明,你的放得下的決策將是多麼的英明!

有的同學放不下的是一些瑣碎的小事,屬於比較敏感的一類。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稍有“風吹草動”便驚慌失措的不知如何是好了!有一個同學很喜歡摺紙,以至課上的時候也忍不住加工一下,精力自然受影響了,每當自我感到成績不如意的時候,就懊悔的了不得,然後遷怒於自我……其實靜下心來想想,某些瑣事真的沒有意義,有意義的瑣事如果在高三這一過程太在意了,反而成了自我給自我製造的障礙!

具體到學習中,也要學會放得下。比如一節自習,教師佈置了十道作業題,如果我們不會取捨,自我的基礎又無法全部完成,何妨通覽一遍,先把自我認為能做的做好,不會的乾脆放棄!過後再用課餘時間把不會的進行鑽研,這樣,不僅僅這一節自習有事幹,還是一些很有效的勞動。

當一場考試過後,拿得起的是考試經驗和教訓,是經過檢測自我被查出來的問題,是教師講解的時候“點睛”之筆!放得下的試着一場考試對自我造成的負面影響,是和其他同學相比較帶來的失落感,或者是自我成績較好帶來的優越感!高三路上的每一次提高,都是在甩開包袱,積累經驗的過程中完成的!

拿得起,放得下,讓高三帶給我們真正的成長的快感!帶給我們在高三奔跑的愉悦吧!

加油!每一位正在拼搏的高三學子!

讓閲讀成為一種習慣國旗下講話稿 篇6

尊敬的各位老師,各位同學,早上好!

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珍惜糧食,從我做起》。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是呼籲我們每一個人都要節約糧食!

説到珍惜糧食,我想起《憫農》這首詩,你們會嗎?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大家都很熟悉,它表現了農民種田很辛苦!教育我們大家要珍惜糧食,可是我們真的做到珍惜糧食了嗎?

吃飯的時候,有些同學將所打的飯菜吃得乾乾淨淨,今天在這裏,我們大聲地表揚他們。可是,也有同學們有浪費糧食的現象,看見白白的米飯和剩菜被倒掉,真是讓人心疼!“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同學們,你們知道嗎,我們中國還有很多人吃不飽飯,還有很多孩子讀不起書,也還有很多孩子因家庭貧困而輟學,早早地擔負起家庭的重擔,外出打工。當你浪費一口糧食時,也許在他們的眼裏浪費的就是一頓豐富的大餐。我看到有的同學很是挑食,説這飯菜是自己不喜歡吃的,吃了幾口飯就倒掉了!我看到有的同學盛飯和湯的時候,走路慌張把飯湯灑在地上!我看到有的同學一邊吃一邊打鬧„„這些都是在浪費糧食!我們要堅決抵制這些陋習。如果你浪費這一點,他浪費這一點,大家都浪費這一點,那就是一個驚人的損失了!因此珍惜糧食值得我們深思。我們浪費一粒米,扔掉一個饅頭,實際上丟棄的是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是我們人類的可貴的生命。

同學們,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現在全國都在提倡“光盤行動”,同學們,你想做個文明的學生嗎?那就從文明就餐、珍惜糧食開始吧!其實節約糧食,做起來很簡單: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要剩飯菜;不挑食、不在吃飯的時候嬉戲打鬧!讓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觀念在校園蔚然成風,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珍惜每一粒糧食,珍惜農民的血汗,珍惜人類的生命。謝謝大家!

讓閲讀成為一種習慣國旗下講話稿 篇7

大家好!

假期的餘熱還沒有完全褪去,伴着清脆而熟悉的鈴聲,伴着秋天的腳步,一個嶄新的新學期又在你們的面前了,這是你們生命中的一個起點,一個小站,如今起航的笛聲已經拉響,同學們,信心準備好了嗎?快樂準備好了嗎?努力準備好了嗎?熱烈的掌聲準備好嗎?

作為一名畢業班的學生,我認為:我們要養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從規範日常行為做起,用規範來指導自己的言行,樹立遠大理想與正確的人生觀。誠實守信,尊敬老師,禮貌待人,勤奮學習;不遲到、不早退、不曠課,上課專心聽講,勤于思考,孝敬父母,嚴於律己,遵守公德,關心集體,愛護公物,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活動,正確對待困難與挫折,保持心理健康。

在這裏,我想以大姐姐的身份告訴小同學們:走進學校,就意味着開始新的學習生活;走進學校,就意味要認真的學習各科知識,用我們聰明、勤奮來證實我們的成長。我還想代表畢業班的所有同學,向辛勤培育我們的各科老師們説:我們願意做小同學們的榜樣。用端正的學習態度和加倍的努力來完成我們的學業,為母校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新學期開學之際,我以畢業班學生代表的身份,衷心祝願同學們在自己新的零起點上,鼓足力量,奮勇衝刺,取得更好的成績。

新學期就是新的挑戰,新學期就是新的希望,讓我們共同努力,在綠色的春季創造出屬於我們的輝煌!

謝謝大家!

讓閲讀成為一種習慣國旗下講話稿 篇8

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

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愛護校園從我做起》。

我們天天在學校裏面學習、學校是我們的家,愛護校園要靠大家的共同努力。為了使我們美麗的校園多一份綠,添一份生機,多一分文明,有一個舒適的學習生活環境。同學們,請積極行動起來,請愛護我們的校園。在此我們向全校師生倡議“愛我校園,從我做起”,希望大家能夠樹立校園就是我們的家園的意識,改正不文明行為,敢於制止那些破壞校園環境的行為,人人做小監督員,一發現不文明行為,立即上前制止。

同學們,優美的環境,讓我們懂得珍惜,學會關愛;優美的環境,讓我們知書達禮,更加文明;優美的環境,讓我們學習進步,道德高尚;優美的環境,讓我們寬容謙讓,學會做人。

同學們,我想你們中的每一位都曾經被問到過這樣一個問題“你是哪個學校的”。在説出“雙溪國小”這四個字的時候,你是大聲的、自豪的、還是小聲的、羞愧的呢?我想,咱們都是大聲的,自豪的吧!為什麼呢?因為我們雙溪國小是文明的學校,社會聲譽是比較好的。作為雙溪國小的老師,學生,我們感到驕傲、感到自豪。由此看來,學校的榮譽就是我們自己的榮譽,愛護學校其實就是在愛護我們自己。

最近,有些同學做出了有損學校形象的事情。比如,有破壞公物的,有偷竊他人財物的,有不服從老師教導還頂撞老師的,有嚴重違反學校紀律的。如果我們聽之任之任由這些同學發展下去,他們會變成什麼樣子?我們學校又會變成什麼樣子呢?難道希望有一天別人問你是哪個學校的時候,你卻吞吞吐吐,不好意思的説出“雙溪國小“這四個字嗎?強調一下,這些現象,尤其是破壞公物現象不僅僅是有損學校形象問題,更重要的是,我們身處這樣的環境中,身心能得到健康發展嗎?

愛護校園,從小事做起,愛護公共設施,不要對公共設施拳打腳踢。不要讓電燈開關、護手欄杆身首異處。

愛護校園,從身邊事做起,隨手關燈,關風扇。擰緊水龍頭。 愛護校園,從身邊事做起,不亂扔垃圾,養成良好衞生習慣。拾起廢物廢紙,扔進垃圾桶裏,保護環境整潔。

因為你的存在,讓他人感到幸福,同學們,我們要做到潔身自愛,個個遵守公德,告別不文明陋習,做個有素質的學生,做個文明的“雙小”人,那麼我們的雙溪國小會更加乾淨、美麗,讓我們行動起來,一起創造一個美麗的“雙小”,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創造一個美好的校園。

“愛護校園行動”需要你、需要我、需要我們全體師生共同的參與。 今天,在這裏對全體同學提出以下兩點希望:

一、要嚴於律己,愛護學校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自覺遵守社會公德及學校規章制度。

二、勇於抵制不良風氣,制止不良行為。對有損學校行為的現象,要大膽制止,積極檢舉揭發,使校園中的不良行為全都暴露於眾目睽睽之下,老鼠過街人人喊打。

老師、同學們,雙溪國小是我們集體的名字,校園是我們共同的家。我們有義務為這個名字爭光,我們有責任將這個家園扮靚。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為維護良好校園秩序而努力!

我的國旗下講話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讓閲讀成為一種習慣國旗下講話稿 篇9

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每年9月的第三個星期六為全民國防教育日,這是中國第一個以法律形式明確規定國防教育的主題節日。

今天,仰望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那是成千上萬的烈士用鮮血染成。我們千萬不要忘記我們的中華民族曾經飽受過深重的災難。1840年,英帝國主義發動了鴉片戰爭,用他們的軍艦和大炮,轟開了中國的大門,中國從此變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國家。而後帝國主義一次又一次的發動侵華戰爭,逼着清政府簽訂了一個又一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割地賠款、開放口岸、血腥屠殺。僅賠款一項,總數達7億2千多萬兩白銀,使中國人民陷入了苦難的深淵。

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強佔我東北三省,1937年,又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燒殺搶奪,無惡不作。八年抗日戰爭,中國軍民死亡就達3500萬人之多。經過全民抗戰,萬眾一心,團結奮鬥,迫使日本法西斯於1945年8月15日宣佈無條件投降。這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勝利,是近代以來反對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的全面徹底的勝利,也成為中華民族走向復興的歷史轉折點。

隨着新中國的誕生,以美帝國主義為首的西方敵對勢力,妄圖把她扼殺在搖籃裏,又發動了侵朝戰爭,嚴重威脅着我國的安全。1950年10月,朝鮮黨和政府向中國黨和政府提出出兵援助的請求。10月8日,毛澤東主席下令組成了中國人民志願軍。開赴抗美援朝的前線。在十分艱苦的環境下,經過三年多的戰鬥,終於打敗了美國侵略者,在世界上展示了新中國的力量。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偉大祖國的建設事業日新月異,人民羣眾的生活逐步改善,幸福安全。當前雖然處在和平年代,但天下並不太平,西方敵對勢力對我西化、分化的圖謀從未改變,顛覆、分裂活動從未停息,支持、疆獨反動勢力,製造事端,破壞社會穩定,我國東海釣魚島、南海諸島被周邊國家侵佔和分割,資源遭到大量掠奪。今年是第十二個國防教育日,我們在普及全民國防教育中一定要有堅定的愛國情懷,一定要樹立憂患意識,一定要認清形勢,增強國防觀念。

同學們,當年,孫中山先生喊出了振興中華的響亮口號。一百年來,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為了中國的重新崛起,前赴後繼,作出了不懈努力。我們重温歷史,是為了深刻認識過去,更好走向未來,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要靠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奮鬥拼搏來實現。你們是肩負振興中華神聖使命的一代,一定要永遠記住歷史賦予你們的這個光榮而偉大的使命。努力學習吧,用你們的知識和智慧去描繪中華民族更加絢麗多彩的明天!

讓閲讀成為一種習慣國旗下講話稿 篇10

生命的距離,在你,在我,在他,在世間萬物。距離走了,生命近了,活得更精彩了。

一個人的生存,也許不會在意生命的長度,卻會在意它的寬度。歲月早已度量過你我生命中的重量與質量,長度與寬度。所以我們懂得了那裏面的含義,我們就要好好珍惜,決不能輕易放棄。

生命的長度對每個人都是一樣的,只是我們怎樣去活的更生動更精彩,怎樣把生命的距離擴大,再擴大。生命的距離靠每個人用心去丈量,開心了,就離終點遠些,抑鬱了,就向終點跨近一步。選擇不一樣的活法將決定生命的距離。但無論如何,經歷就是一筆財富!經歷就是一種幸福!經歷了就該無怨無悔!經歷了,就應滿足!

生命、距離、悲哀、感歎或是開心,想想覺得生命真的很脆弱,生命是那麼不堪一擊,不敢想像,在生命結束的那一刻,自我會是怎樣樣的?有時感覺很恐懼,有時感覺也許這是一種解脱,可又覺得錯了,真的錯了嗎?其實,每個人都會應對那一剎那的,不是嗎?

有人説過:有一種距離,我們渴望抵達,那就是愛與愛的距離;有一種距離,我們渴望出發,那就是夢與夢的距離;有一種距離,我們渴望縮短,那就是心與心的距離。有一種距離,我們渴望拉長,那就是生與死的距離;有一種距離,從此岸到彼岸,是路程的距離;有一種距離,從此時到彼時,是歲月的距離;有一種距離,從此心到彼心,是心靈的距離。有一種距離,我們渴望拉長,那就是生與死的距離。

讓我們一齊努力,一齊拉長、拉長生命的距離,那生和死的距離,勇敢應對、笑看人生、珍惜每一時每一分,生命就會被無限的拉長……

人就這麼一輩子,就算人間有再多的愁苦煩勞,就算有再多的不盡人意,再多的辛酸艱難,短短几十年不也煙消雲散了嗎?是啊!生命的距離就這麼長,讓我們用心經營生活,追尋自我的夢想,不倦跋涉,在跋涉中感受風景,感受生活,感受酸甜苦辣。對生命的含義,每個人的理解都不一樣,生命的距離每個人的長短也都不一樣,把握自我生命的距離、把握自我生命的過程,努力欣賞,生命就會很長很長,生命是最精彩的,最完美的,讓我們好好珍惜,珍惜擁有,珍惜生命,珍惜時間,把我們生命的距離拉的長長的、再長長的!

讓閲讀成為一種習慣國旗下講話稿 篇1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愛父母,做講究孝道的人》。

落葉在空中盤旋,譜寫着一曲感恩的樂章,那是大樹對滋養它的大地的感恩;白雲在蔚藍的天空中飄蕩,描繪着一幅感人的畫面,那是白雲對哺育它的藍天的感恩。因為感恩才會有這個多彩的社會,因為感恩才讓我們懂得了生命的真諦。

十幾年前的某一天,我們的父母用淚水和幸福的笑容迎接了我們的到來。從我們來到世上的那一刻起,父母們又多了一項繁重的工作——照顧我們。從 “哇哇”墜地到長大成人,父母們為了哺育我們,花去了多少心血與汗水,編織了多少個日日夜夜,可他們毫無怨言。我們是父母的孩子,父母愛我們、關心我們勝過自己的生命。 當我們遇到困難,能傾注所有來幫助我們的人,是父母。 當我們受到委屈,能耐心聽我們哭訴的人,是父母。 當我們犯錯誤時,能毫不猶豫地原諒我們的人,是父母。 當我們取得成功時,為我們衷心慶祝,與我們分享喜悦的,是父母。

古語説:“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我們一點一滴的成長都離不開父母的幫助,因此,我們應該懂得感恩,懂得感謝父母。

可是同學們,我們又有多少人是把父母放在第一位的呢?不少同學總是不斷地報怨自己的父母這樣不好,那樣不對,對父母的做法挑三揀四,橫加指責,甚至於直接與父母頂撞!有些同學不知道自己父母的健康狀況,不記得自己父母的生日,甚至連自己父母多大年紀都不知道!想想看,父母為我們付出那麼多精力和心血,捫心自問,我們關心過他們嗎?我們為父母做過什麼呢?我們有什麼理由去指責父母呢?對待自己的父母尚且如此,又怎麼敢奢望你會善待你們的老師和朋友呢?國家有難,又怎麼敢指望你為她拋頭顱、灑熱血呢?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更何況父母為我們付出的不僅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大海。生活並非想象中那樣完美,父母的辛勤是我們無法體會的,我們雖不能與父母分擔生活的艱辛、創業的艱難,但我們可以加強自律,學會自理,在生活上、學習上,少讓父母為自己操心。自己有了麻煩,平心靜氣的和父母交流;父母遇到困難,真誠的體貼撫慰父母焦慮的心,口渴時的一杯水,勞累時的一句話,都是對父母最好的慰藉。

黃香九歲温席,王祥卧冰求鯉,失去父親的八歲小女孩唐銀花對失明的母親説:“媽媽,我就是你的眼睛。”他們,都是我們的榜樣!

感謝自然,給予我們享受生活中的斑斕;感謝父母,給予我們生命中愛的呵護。鮮花可以枯萎,滄海會變桑田,但我們感恩父母的心意不能改變!自去年秋學期起,我校開展了“十愛”系列教育,我們倡導同學們愛父母,做講究孝道的人。學校還專門制訂了我校學生三年發展規劃,我希望我們每個坍中學子,在孝道篇章上都能達成這樣一個目標——

常問好,講禮貌,讓父母稱心;少空談,多幫忙,讓父母省心;求上進,走正道,讓父母放心;勤學習,苦鑽研,讓父母開心;遇難事,勤商量,讓父母安心;遇矛盾,能寬容,讓父母順心;提看法,重根據,讓父母舒心;重感恩,能遷移,獻給所有長者一顆孝心。

同學們,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感恩父母,孝親敬老吧。

今天的講話到此結束, 謝謝大家!

讓閲讀成為一種習慣國旗下講話稿 篇12

老師、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講的題目是《學會微笑的生活藝術》。

微笑,是一則禮儀;微笑,是一種修養;微笑是一種語言,讓人覺得倍感温暖;微笑是一首歌,唱出了心中的愛。微笑是一種放開心胸暢遊的方法;微笑是一樣給人放心滿意的證明;微笑是一個古往今來傳頌的絕色容顏。

學會微笑,就是學會一份堅強和勇敢;學會微笑,就是學會一份放棄的大度。學會微笑,是一份光明磊落的胸襟,是一份豁達大度的氣派。無論身在何處,無論身在何時,我們都要學會微笑。

學會微笑是生活的藝術;學會微笑,生活會遍地陽光;學會微笑是一種前進的力量。當困難和磨難來臨時,學會微笑,因為微笑可以給你力量,將困難與磨難轉化成前進的動力,使你迎刃而上,繼而這些困難和磨難就會成為你的墊腳石,給你的人生帶來了寶貴的經驗。當你微笑時,你就會發現生活是如此的美好。

有人説:“生活是一面鏡子,你對它笑,它會對你笑;你對它哭,它也會對你哭。”沒錯,在生活面前,應當學會微笑,對生活中的所有事物微笑,使你成為一個樂觀的人。當你微笑時,許多煩惱會隨之煙消雲散,許多麻煩也會變成美事。

學會微笑,因為微笑是一顆舒心丸,給你帶來好心情;學會微笑,因為微笑是一劑良藥,可以給你帶來無盡的好處。親愛的同學們,讓我們學會微笑,讓微笑融入我們幸福的生活,讓微笑編織我們美好的明天。

我的講話完了,謝謝大家!

讓閲讀成為一種習慣國旗下講話稿 篇13

一談到習慣,一些人立即會想到“飯前便後要洗手”這類人人皆知的習慣,他們並不瞭解習慣的真正含義。習慣是指人們自然而然地完成某些動作的行為方式。葉聖陶先生説過:“習慣不嫌其多,僅有兩種習慣養成不得,一種是不養成什麼習慣的習慣,又一種是妨害他人的習慣”。習慣是要分好壞的,壞的習慣正如葉老先生所説的兩種。包括一切的不好習慣在內,我們應當堅決地加以唾棄。

我們是提倡大家發揚好的習慣而去改掉壞的習慣的。

然而,凡事都是説着比做着容易。高爾基以往談到:“把語言化為行動比把行動化為語言困難得多”。我們總説要改掉壞習慣又沒有恆心,習慣不是一會兒就有的,也得逐漸樣成。在沒有養成的時候多少是需要用一些強制性的措施來約束自我的行為。這就是我們同學的難處了——沒有毅力給自我長期施加一種強制力。然而壞習慣是不需要這種強制力的,所以養成一種壞習慣比養成一種好習慣容易得多。

可是如果我們有毅力,有恆心,時時警覺,時時剋制自我。時間久了,習慣一經養成就會自然而然的沿襲下去,這便是“習慣成自然”了。不用強制與警覺,也能行所無事的做去,這就養成了終生受用的好習慣了。

一但我們養成了壞習慣就會不益於身心健康,學習和工作的順利完成,不益於社會影響。對我們是有百害而無一益的。相反地,我們會終生受用於我們所養成的好習慣,就有助於我們的學習的提高,身心的健康,對我們是有所裨益的。

既然如此,我們又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