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主題國旗下講話稿(通用19篇)

端午節主題國旗下講話稿 篇1

各位老師、同學們:

端午節主題國旗下講話稿(通用19篇)

大家早上好 !再過幾天就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了,關於端午節的由來相信大家都很清楚,它是紀念我國著名的詩人、愛國主義者屈原的節日。

屈原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出生在20xx多年前戰國時期的楚國。他為人正直,學識淵博,很有才幹,在楚國擔任了重要職務。因為他主張堅決對抗秦國侵略,而受到打擊、排斥,還被楚王趕出了朝廷。屈原悲憤極了,在流放途中寫下了許多充滿愛國精神的詩篇,最有名的是《離騷》。後來,秦國軍隊攻佔了楚國都城。楚國失地千里,屍橫遍野。屈原心如刀割,他不願意看到國破家亡的慘景,就在農曆五月五日這一天,懷抱石塊,跳進了淚羅江。當時他62歲。百姓們愛戴屈原,當聽到他自殺的消息後,紛紛划着船奔向江中,去打撈屈原的遺體,但沒能找到。他們怕江中的魚蝦會咬食屈原的遺體,又紛紛把江米裝迸竹筒,扔到水裏,想用江米餵食魚蝦來保護屈原的遺體。從此,每年的五月初五,人們都會自發地來到江邊,悼念屈原,還要划着船衝進洶湧的波濤,象徵人們爭相打撈屈原遺體,以此來寄託對屈原的哀思。久而久之,我國南方就形成了端午節賽龍舟的習俗。因此,端午節又成了紀念屈原的節日,每年的這一天人們會通過賽龍舟、包粽子、喝雄黃酒等形式來紀念一顆不朽的靈魂——屈原。

同學們,屈原因為熱愛祖國、關心百姓疾苦而受到人們的愛戴。當我們津津有味地吃棕子、觀看賽龍舟時,不要忘記20xx多年前那位愛國大詩人——屈原。

謝謝大家。

端午節主題國旗下講話稿 篇2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我今天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端午節

今天是5月25號,農曆五月八年級。到本週四,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關於端午節起源的傳説有很多,其中,紀念屈原的説法流傳得最廣。歷史上的這天人們會通過賽龍舟、包粽子等形式來紀念一顆不朽的靈魂——屈原。

屈原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出生在兩千多年前戰國時期的楚國。他為人正直,學識淵博,很有才幹,在楚國擔任要職。因為他堅決主張抗擊秦國侵略,而受到打擊、排斥,被楚王趕出了朝廷。屈原悲憤至極,在流放途中寫下了許多充滿愛國主義精神的詩篇,如:《離騷》、《天問》、《九歌》等影響深遠的詩篇。後來,秦國軍隊攻佔了楚國的都城。楚國失地千里,屍橫遍野。屈原心如刀絞,他不願意看到國破家亡的慘景,就在農曆五月五日這一天,在寫下了絕筆《懷沙》之後,抱石投江而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百姓們愛戴屈原,當聽到他自殺的消息後,紛紛划船打撈屈原的遺體,但沒能找到。他們怕江中的魚蝦會咬食屈原的遺體,又紛紛把江米裝迸竹筒,扔到水裏,想用江米餵食魚蝦來保護屈原的遺體。從此,每年的五月初五,人們都會自發地來到江邊,悼念屈原,還要划着船衝進洶湧的波濤,象徵人們爭相打撈屈原遺體,以此來寄託對屈原的哀思。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節賽龍舟的習俗。

屈原離世已有兩千多年了,今天我們來紀念他,主要是學習他愛祖國愛人民、堅持真理、寧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與日月爭輝"的人格。屈原的精神是不朽的。不管時光如何變遷,他會永遠生活在歲月的長河裏,永遠銘記在人們的心中!

讓我們懷着對偉大愛國之士的敬愛之心和珍愛之情來看待中華的每一個傳統佳節吧!每一個傳統節日都有着豐厚的文化內涵,留存着華夏民族獨特的文化記憶。

感謝大家耐心的傾聽,在此,請接受我對各位的節日祝福:端午節快樂!謝謝。

端午節主題國旗下講話稿 篇3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今天國旗下的講話的主題是:紀念屈原,過端午節。

大家都知道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節。那端午節到底是怎麼來的呢 ?端午亦稱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端五的'五'字又與'午'相通,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時為'陽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陽'。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稱重五,也稱重午。此外,端午還有許多別稱,如:夏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等等。

端午節的別稱之多,間接説明了端午節俗起源的歧出。事實也正是這樣的。關於端午節的來源,時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種説法,諸如:紀念屈原説;吳越民族圖騰祭説;起於三代夏至節説;惡月惡日驅避説,等等。迄今為止,影響最廣的端午起源的觀點是紀念屈原説。在民俗文化領域,我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中國的傳統文化源遠流長!

為了傳承屈原的愛國傳統,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謝謝大家。

端午節主題國旗下講話稿 篇4

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

再過幾天就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了,關於端午節的由來相信大家都很清楚,它是紀念我國著名的詩人、愛國主義者屈原的節日。

屈原是距今兩千多年前戰國時期的楚國人。他所在的時代是一個戰亂頻繁、弱肉強食的時代。當時在列強環視的狀況下,卻不能及時的發現自己的錯誤,依舊墨守陳規,沒有改革的鋭志,在國力方面遠遠地被倡導地主階級政治改革的國家拋在了後面。面對連年的戰爭失敗,割地求和,統治階級採取的辦法是偏安一隅,置國家存亡不顧,依舊過着醉生夢死的生活。

屈原就生活在這樣的時代環境裏,他對當前的形勢有着清醒的認識,於是在國內倡導推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由此得罪了舊貴族遭到了詆譭攻擊。面對壓力,屈原秉持寧折不彎,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思想,在與保守勢力的鬥爭中顯示了自己的高尚節操,赤誠的愛國之心。

這一片冰心,穿透了兩千年的時空,依然光耀在中華大地。兩千年之後的今天,我們談論屈原的愛國主義,倡導的是什麼呢?我們倡導的是屈原熱愛自由,和平的精神,是面對危機以天下為己任的高度的責任感,是面對強權寧折不彎的精神,要體會到屈原對於國家人民的深厚感情,體會到屈原對於這片土地,也就是我們腳下這片廣袤大地的深厚感情。

和屈原不同,我們身處的時代是盛世的中國。國家富強、民眾和諧。在這一個富足自信的新時代,我們更應該學會愛國,學會珍惜我們看似應得的寬敞明亮的教室,學會珍惜我們的學習的機會、甚至我們的衣食。這都是我們的父輩甚至我們的祖輩懷持愛國的理念,對幸福和平生活的嚮往,掃淨了自鴉片戰爭之後瀰漫在中國人民頭上的陰霾,拋頭顱灑熱血為我們拼搏來的。

最後用一句屈原的話送給所有的同學“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希望我們珍惜今天的生活,彼此勉勵,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做一個奮發圖強,能為祖國建設貢獻心智的人,能為自己的將來鋪墊繁花似錦的人,能回報呵護自己的父母師長,無愧於炎黃子孫的人。

端午節主題國旗下講話稿 篇5

老師們,同學們:早上好!

這幾天,我們又聽到一首兒歌:“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賽龍舟,喜洋洋。”是的,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xx多年曆史。那麼它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節日呢?

第一,端午節是紀念詩人的節日,是愛國的節日。因為愛國詩人屈原五月初五投汨羅江。屈原沉江後,古人將竹筒裝米投入江中,萬舟齊發、吶喊鼓樂嚇退蛟龍,以此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後來演變成為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經過千百年的傳承,屈原的愛國主義情懷與端午節的人文內涵已密不可分。端午節成為中國人傳遞愛國主義情感和精神的重要儀式。

第二點,端午節是衞生節。端午前後正是春夏交替之時,天氣炎熱,多雨潮濕,蚊蟲滋生,病蟲害漸多,是傳染病的高發時節。為了避免疾病的發生,古人在端午節前後插艾葉用以驅蚊蠅、蟲蟻,淨化空氣,後來又加了石榴花、大蒜和龍船花,合稱“天中五瑞”。

端午這一天,成年人還要飲雄黃酒驅蛇蟲,小孩子要佩戴藏有硃砂、雄黃、香草的香囊預防疾病。

這些習俗表達的是古人驅瘟避邪、祈福佑安的願望。這樣來看,端午節是中國最早的“衞生防疫節”。

第三點,端午節是體育節,因為人們在這天要在水上賽龍舟。龍舟競渡是一項很有氣勢、極具合作精神的競技活動。龍舟競渡自古就有奪錦標的慣例,奪錦標不僅要有體力、耐力,而且還要團結協作、機智靈活,更要熟悉水性。這些都是長期鍛鍊的結果,絕非一日之功。端午競渡能對羣眾性的水上運動、強身健體、民眾團結起到很好的推動和促進作用。

第四點,端午節是美食節,因為我們要吃可口粽子。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人們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形狀看有四角形、錐形、菱形、有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的“筒粽”。

同學們,中國的傳統節日五彩繽紛,文化內涵豐厚,留存着人類獨特的文化記憶,對祖先創造的歷史文化遺存,必須懷有敬畏之心,必須高度重視。現在,端午節被列入國家法定節假日,也正向聯合國申報“人類口頭遺產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體現了對傳統文化的尊重,但是現代人如果只是吃粽子,或是看看電視裏的划龍舟,就失去了端午節原本的意義。每過一次傳統節日,就是中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一次加強和洗禮。我們是中華民族的棟樑之才,中華文明需要我們共同傳承。

我們應該多注重開掘、整理、充實端午節的文化內涵,賦予傳統節日以新的人文價值和時代精神。讓我們懷着敬愛之心和珍愛之情來看待中華的每一個傳統佳節吧!讓華夏文明在中國徹徹底底的紅火起來吧!

端午節主題國旗下講話稿 篇6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我講話的主題是“我們的節日——端午”。

5月30日這一天,我國農曆上顯示的是五月初五,這一天是我國人民傳統的節日——端午節。

在端午節裏,我們來唱一唱一首兒歌:

五月五,是端陽,

門插艾,香滿堂。

吃粽子,撒白糖,

賽龍舟,喜洋洋。

從這首兒歌裏,我們知道了端午節又叫“端陽節”,這一天,家家都要在門前插艾草,我們都要吃粽子,還要去觀賞賽龍舟,十分熱鬧吧?

端午節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xx多年曆史。 

端午節是愛國的節日。因為愛國詩人屈原五月初五投汨羅江。屈原沉江後,古人將竹筒裝米投入江中,萬舟齊發、吶喊鼓樂,嚇退蛟龍,以此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後來演變成為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經過千百年的傳承,屈原的愛國主義情懷與端午節的人文內涵已密不可分。端午節成為中國人傳遞愛國主義情感和精神的重要儀式。

端午節是衞生節。端午前後正是春夏交替之時,天氣炎熱,多雨潮濕,蚊蟲滋生,病蟲害漸多,是傳染病的高發時節。為了避免疾病的發生,古人在端午節前後插艾葉、懸菖púchāng蒲,用以驅蚊蠅、蟲蟻,淨化空氣,後來又加了石榴花、大蒜和龍船花,合稱“天中五瑞”。端午這一天,成年人還要飲雄黃酒和菖蒲酒驅蛇蟲,小孩子要佩戴藏有硃砂、雄黃、香草的香囊預防疾病。

端午節是體育節。因為人們在這天要在水上賽龍舟。龍舟競渡自古就有奪錦標的慣例,奪錦標不僅要有體力、耐力,而且還要團結協作、機智靈活,更要熟悉水性。這些都是長期鍛鍊的結果,絕非一日之功。現在龍舟競渡逐漸演變成一項國際體育賽事,起到友誼紐帶的作用。

端午節是美食節。因為我們要吃可口粽子。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人們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形狀看有四角形、錐形、菱形、有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的“筒粽”。 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可謂粽葉飄香粽子可口。

同學們,中國的傳統節日五彩繽紛,文化內涵豐厚,留存着人類獨特的文化記憶。現在,端午節被列入國家法定節假日,體現了對傳統文化的尊重,但是現代人如果只是吃粽子,或是看看電視裏的划龍舟,就失去了端午節原本的意義。我們應該多注重開掘、整理、充實端午節的文化內涵,賦予傳統節日以新的人文價值和時代精神。

讓我們懷着敬愛之心和珍愛之情來看待中華的每一個傳統佳節吧! 讓華夏文明在中國徹徹底底地紅火起來吧!

端午節主題國旗下講話稿 篇7

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

再過幾天就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了,關於端午節的由來相信大家都很清楚,它是紀念我國著名的詩人、愛國主義者屈原的節日。

屈原是距今兩千多年前戰國時期的楚國人。他所在的時代是一個戰亂頻繁、弱肉強食的時代。當時在列強環視的狀況下,卻不能及時的發現自己的錯誤,依舊墨守陳規,沒有改革的鋭志,在國力方面遠遠地被倡導地主階級政治改革的國家拋在了後面。面對連年的戰爭失敗,割地求和,統治階級採取的辦法是偏安一隅,置國家存亡不顧,依舊過着醉生夢死的生活。

屈原就生活在這樣的時代環境裏,他對當前的形勢有着清醒的認識,於是在國內倡導推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由此得罪了舊貴族遭到了詆譭攻擊。面對壓力,屈原秉持寧折不彎,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思想,在與保守勢力的鬥爭中顯示了自己的高尚節操,赤誠的愛國之心。

這一片冰心,穿透了兩千年的時空,依然光耀在中華大地。

兩千年之後的今天,我們談論屈原的愛國主義,倡導的是什麼呢?我們倡導的是屈原熱愛自由,和平的精神,是面對危機以天下為己任的高度的責任感,是面對強權寧折不彎的精神,要體會到屈原對於國家人民的深厚感情,體會到屈原對於這片土地,也就是我們腳下這片廣袤大地的深厚感情。

和屈原不同,我們身處的時代是盛世的中國。國家富強、民眾和諧。在這一個富足自信的新時代,我們更應該學會愛國,學會珍惜我們看似應得的寬敞明亮的教室,學會珍惜我們的學習的機會、甚至我們的衣食。這都是我們的父輩甚至我們的祖輩懷持愛國的理念,對幸福和平生活的嚮往,掃淨了自鴉片戰爭之後瀰漫在中國人民頭上的陰霾,拋頭顱灑熱血為我們拼搏來的。

最後用一句屈原的話送給所有的同學“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希望我們珍惜今天的生活,彼此勉勵,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做一個奮發圖強,能為祖國建設貢獻心智的人,能為自己的將來鋪墊繁花似錦的人,能回報呵護自己的父母師長,無愧於炎黃子孫的人。眼看期末考試快到了,大家好好準備,用心複習,爭取考出好成績,加油吧!

我的講話完畢。謝謝大家!

端午節主題國旗下講話稿 篇8

各位老師、同學:上午好!

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即將來臨,首先祝大家節日愉快!按照國家法定假日規定,5月31日至6月2日放假3天,3號下週二正常到校上課。為了度過一個安全有意義的假期,學校對端午節假期中的安全問題提出以下幾點要求:

一、要安排好生活和作息時間,生活要有規律,注意休息,勞逸結合。要安排一定的時間温習功課,閲讀一些有益的書籍和文章,不長時間觀看電視,不長時間玩電腦遊戲;參加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保持身心健康。

二、做好防盜工作。關好所有教師、辦公室、功能室的門窗,做好防火、防盜和防惡劣天氣工作,電話要切斷電源,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貴重物品,文明離校。

三、在往返學校的路途上要選擇車況較好的交通工具乘坐。乘車時要文明禮讓,尊老愛幼,不乘坐拖拉機、農用車等非載客的運輸交通工具;乘坐公共汽車時禁止把頭、手伸出窗外,禁止嘗試駕駛一切機動車。

四、放假期間或返校以後,嚴禁到溝塘河溝游泳,防止發生溺水事故。由於已經處於夏季,假期間經常有雷雨、暴雨,同學們不要在雷雨時躲避於樹下、電線杆下或其他容易引發雷電擊傷的地方。要注意行路安全,不抄近道,不走水庫邊、池塘邊、壕溝邊的泥濘小道,不撐傘單手騎自行車,防止摔倒掉入路溝、池塘等事故發生。雷電暴雨或大風來臨時,不要外出;麥收時節就要到來,路上會有人曬小麥,更要注意行路安全。

五、夏季天氣熱,要防止中暑;要注意飲食衞生,不買“三無”產品,不吃過期和黴爛變質的食物。粽子是端午節必吃的食品,同學在食用的時候也不要過量,不要給自己的腸胃增加負擔,以致影響自己的健康。

六、“三夏”期間響應塔橋鎮黨委政府的號召嚴禁焚燒秸稈,如若發現家長焚燒秸稈要依法處理,同學們也要受到牽連:取消本期評優評先資格。也要注意生活中的安全,不隨便接觸電源和帶電電器;不私自接電源,使用電爐;燒柴火、使用煤氣爐時,要及時熄火、關好煤氣罐或天然氣,注意防火、防爆。

七、放假期間正直麥收,盡最大努力幫助家長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向家長提出超出家長經濟承受能力的要求。

同學們,我們需要一個健康的身心,所以就要求我們過一種有節制、有秩序的生活。希望同學們快樂成長,健康成長。祝大家過一個健康,安全,愉快的端午節!

端午節主題國旗下講話稿 篇9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很久以前,中國紹興地區有一條江面寬廣的江,相傳那江裏有江神。人們為了祈求江神不要因發怒漲水而淹掉田地和房屋,於是在每一年的五月初五都會備好豬、牛、羊三牲等去祭拜它。祭典相當盛大,百姓們當日都要齋戒,非常莊重嚴肅地伏地跪拜、祭祀江神。

有一年的五月初五,又到了祭江神的日子,百姓們推舉當地德高年長的曹旴做主祭。於是曹旴跪在江邊祈求,不料因太靠近江水,一不小心失重跌入江中。

人們趕緊打撈,無奈潮水太急,人們打撈了很久也不見曹旴的影子。曹旴有一個十四歲的女兒,叫曹娥。她也在祭祀的人羣中,一聽父親落入江中,不禁悲痛得哭得葷了過去。

曹娥醒後,見眾人打撈不到父親,痛哭着縱身想躍入江中,幸得旁人盡力阻擋。而她的這一舉動卻讓人們感動得流淚,紛紛解囊相助以懸賞打撈。可是打撈了幾天,仍然是一點消息也沒有。

曹娥每日鬱悶不樂,終日哭泣,不思茶飯。她傷心地想着父親一生正直為人、德高望重,不料卻落得今日連屍身都找尋不到,不免更加悲從中來,於是下決心自己去找。

她來到江邊,趁着四處無人便跳入江中,去追尋她的父親。

到了第二天,消息傳開了,説看到了曹娥和她父親的屍體。人們都趕到江邊,果然看到江心浮着緊緊相擁的兩具屍體,一個是曹旴,一個是曹娥。

從此以後,曹娥如此孝道的名聲立刻傳遍了大江南北,人們就把那條江改名為“曹娥江”,來紀念這位孝女。隨着歷史的發展,這些古老的故事已經演變成了一種文化,但是“孝”不僅是一種文化,更是一種行動。

孝的真意是什麼?孝,就是愛。在中國傳統啟蒙典籍《孝經》中告訴我們,不僅僅要對父母孝,還要擴而廣之大孝於天下,愛天下人才為大孝。也就是説,你孝敬父母長輩,這只是小孝。你還要用同等的心去孝敬親戚長輩,這算是中孝。普天下的人都會老,你也要做父母,父慈子孝,你能用平等的心孝敬天下的父母,視天下父母如同自己父母,用慈愛的心對待天下所有的人,視天下兒女如同自己的兒女,這才算大孝。

因為“孝”我們才有了這和諧的社會,因為“孝”才是我們領悟了生命的真諦。“孝”不僅是我們應該盡的義務,更應該是我們對父母的感恩和愛。落葉在空中盤旋,譜寫着一曲動人的樂章,那是大樹對大地的感恩,白雲在藍天中飄蕩,那是對藍天的感恩。草木非人,皆有感恩,更何況我們人呢?

親愛同學們,我們作為21世紀的青少年,時代的驕子,更應該把“孝”付諸於行動。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在,父母為我們付出了太多太多,我們不要等到父母他們離我們而去的時候才懊悔。有了侍奉父母的心,即使不能終老,亦無愧於父母,無愧於天地。

端午節主題國旗下講話稿 篇10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早上好!我是來自七年級六班的馬天驕,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濃濃粽香,幽幽端午”。

“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在美麗的六月,我國傳統節日端午到來了。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俗,是中國人民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 櫻桃桑椹與菖蒲,更買雄黃酒一壺”這天我們吃美味的粽子,不知,你愛甜粽還是鹹粽?舉行激烈的龍舟比賽,掛菖蒲、蒿草、艾葉蒼朮、白芷,喝雄黃酒,掛香囊等等,等等。

同學們你們知道嗎,端午節也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提起屈原,腦海中浮現出一個不羈的身影,徘徊在汨羅江旁,最後悲愴的縱身一躍。“楚人悲屈原,千載意未歇”當年屈原投江後為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百姓們又怕江河裏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後來就成了吃粽子的習俗。千百年來,屈原的偉大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深入我們的血脈,讓我們在千年之後,度佳節時,也無盡哀思熱愛祖國、關心百姓疾苦的偉大詩人屈原。

同學們,在我們歡慶佳節,享受美食之時,也應撫今追昔,悼念我們國家各時代湧出的風流人物。我們今日的美好生活,來源於無數先輩的奉獻,如今,我們要做一個奮發的好少年,才不負前人為我們的今天所做的一切!

最後,預祝大家度過一個美好、安全的端午佳節,謝謝大家,我的講話完畢。

端午節主題國旗下講話稿 篇11

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我是五(7)班的代加良。今天我在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端午節的由來》。

同學們,你們知道嗎?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是中國人民的傳統節日——端午節。關於端午節起源的傳説可多了,其中,紀念屈原的説法流傳得最廣。屈原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出生在20__多年前戰國時期的楚國。他為人正直,學識淵博,很有才幹,在楚國擔任重要職務。因為他主張堅決對抗秦國侵略,而受到打擊、排斥,還被楚王趕出了朝廷。屈原悲憤極了,在流放途中寫下了許多充滿愛國精神的詩篇,最有名的是《離騷》。後來,秦國軍隊攻佔了楚國都城。楚國失地千里,屍橫遍野。屈原心如刀割,他不願意看到國破家亡的慘景,就在農曆五月五日這一天,懷抱石塊,跳進了汩羅江。當時他62歲。

百姓們愛戴屈原,當聽到他自殺的消息後,紛紛划着船奔向江中,去打撈屈原,但沒能找到。他們怕江中的魚蝦會咬食屈原,又紛紛把江米裝進竹筒,扔到水裏,想用江米餵食魚蝦來保護屈原的身體。從此,每年的五月初五,人們都會自發地來到江邊,悼念屈原,還要划着船衝進洶湧的波濤,象徵人們爭相打撈屈原遺體,以此來寄託對屈原的哀思。久而久之,我國南方就形成了端午節賽龍舟的習俗。因此,端午節又成了紀念屈原的節日。

同學們,屈原因為熱愛祖國、關心百姓疾苦而受到人們的愛戴。當我們津津有味地吃棕子、觀看賽龍舟時,不要忘記20__多年前那位愛國大詩人——屈原。

端午節主題國旗下講話稿 篇12

老師們,同學們:早上好!

再過幾天就是端午節了。端午節讓我不由想起了愛國詩人屈原。屈原,戰國時期楚國政治家,詩人。他仗義直言,主張改革政治,任用賢才,卻被革職流放。秦國趁此機會進攻楚國,楚國千里疆域毀於一旦。看到國破家亡,百姓流離失所,屈原有心報國,無力迴天。悲憤之下,他抱着一塊巨石投汩羅江而去。這一天正好是農曆五月初五。後來,每到這一天,人們就在江河上賽龍舟,懷念屈原。人們還把粽子投入水中,只為了餵飽魚龍蝦蟹,保全屈原的屍體不被吞噬。

兩千年之後的今天,我們談論屈原更能感受到屈原對於國家人民的深厚感情,面對強權寧折不屈的愛國主義精神。

和屈原不同,我們身處的時代是盛世的中國。國家富強、民眾和諧。在這一個富足自信的新時代,我們更應該學會愛國,學會珍惜我們看似應得的寬敞明亮的教室,學會珍惜我們的學習的機會、甚至我們的衣食。這都是我們的父輩甚至我們的祖輩懷持愛國的理念,對幸福和平生活的嚮往,掃淨了自鴉片戰爭之後瀰漫在中國人民頭上的陰霾,拋頭顱灑熱血為我們拼搏來的。

最後用一句屈原的話送給所有的同學“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希望我們珍惜今天的生活,彼此勉勵,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做一個奮發圖強,能為祖國建設貢獻心智的人,能為自己的將來鋪墊繁花似錦的人,能回報呵護自己的父母師長,無愧於炎黃子孫的人。

端午節主題國旗下講話稿 篇13

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

今天是5月25。再過四天,就是五月初五端午節。一提到端午節,我好像有話要説。我今天在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端午節的隨想。端午節讓我想起愛國詩人屈原。我懷想,滔滔汨羅水,悠悠數千年,拳拳赤子心,感天動地情。我彷彿看到:戰國時,楚襄王寵信奸臣,屈原仗義直言,卻被革職流放。秦國趁此機會進攻楚國,楚國千里疆域毀於一旦。看到國破家亡,百姓流離失所,屈原有心報國,無力迴天。悲憤之下,他抱着一塊巨石投汩羅江而去。當地百姓聽説屈原投江了,紛紛前來救助,他們順流而下,一直追到洞庭湖,也沒有找到屈原的屍體,湖面上大小船隻往來穿梭,百舸爭遊,蔚為壯觀。這一天是農曆五月初五。後來,每到這一天,人們就在江河上賽龍舟,懷念屈原。人們還把粽子投入水中,只為了餵飽魚龍蝦蟹,保全屈原的屍體不被吞噬。

也許,這古老的傳説已經無法讓21世紀的現代人感動。但是,去年的這個時候,有一篇報道讓中國人震驚了!20__年5月6日《人民日報》報道,遼寧大學民俗研究中心主任、民俗學教授烏丙安給文化部副部長周和平發送一份急件,説據可靠消息,亞洲某國準備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端午節為本國的文化遺產,目前已將其列入“國家遺產”名錄,很快將向聯合國申報“人類口頭遺產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 中國人過了幾千年的端午節,如果成了人家的“文化遺產”,同學們,你們不覺得這是天大的笑話嗎?如果有人告訴你,幾年後中國人想要划龍舟、吃粽子、過端午節,需要向別的國家提出申請,你一定會説:“開什麼國際玩笑!” 中國人過了幾千年的端午節成了人家的“文化遺產”,這還了得?一場“保衞端午節”的論戰在民間悄悄發起。有人説:“我們要以實際行動來堅決捍衞這一屬於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遺產!”有人説:“我對端午節一直情有獨鍾,每年這天都要吃棕子看賽龍舟。如果端午節真被別國搶去了,我會覺得特別彆扭。”還有人説:“我們的端午、中秋、元宵、重陽等傳統節日本來就在聖誕節、情人節等洋節的大舉進攻下漸顯頹勢,如果連端午節今後都改姓了洋,真是愧對祖宗啊。”後來經過查證,韓國申報的是他們本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祭”(祭奠的“祭”),並不是想搶我們的傳統節日。不過,韓國的申報,可以説是從外部刺激了我們的神經。也可以説給我們提了一個醒:韓國保護江陵端午祭的經過至少告訴我們,一個國家對本土文化態度的轉變有多麼可貴。因此,這也是一種激勵,激勵我們去保衞祖宗的“遺產”,去體悟它們的彌足珍貴。

同學們,去年夏天的端午之爭讓我們對傳統歷史文化資源有了一種憂患意識,並且引發了一些相應的行動。有關部門正在加緊考慮將所有的傳統節日打包,集體申報“人類口頭遺產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兩會期間,人大代表提交了將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納入我國法定假日的議案。我認為,以立法手段保護傳統節日是積極傳承民族文化的一種舉措。但同時我也覺得只是一種外在的行動模式。一個偶然的事件,一場熱鬧的爭論,一張申報表,一紙法令,並不能保證老百姓從此以後就真的會很重視對民族傳統文化遺產的保護。激情一過可能又會麻木,危險一過又會不懂珍惜。我們需要的,是一種內在的驅動力,一種從內心生髮出來的力量和自信。有了這種內驅力,民族的傳統文化就能得到延伸與豐富,民眾的心態也會變得健康、美好和開放。比如端午節,它的真實內容和真正內涵,並不只是紀念屈原,它是一個全民健身、全民共享的祝福祝壽、企盼吉祥的美好節日。翻開歷史書、民俗書學一學,才發現這才是原汁原味的端午節。

怎樣才能讓民族文化資源融入我們的生活,永遠保持新鮮的活力呢?要有文化內在的驅動力。內在的驅動力從哪裏來?教化。提高國民教育,加強個人的修行。整體的國民教育得到提升,國民就會對本民族的文化資源有一種廣泛的認同。個人的修身齊家到一定層次,民族文化的種子就會在心靈生根發芽。能在個人的心靈生根發芽的文化資源,就會鮮活而永恆。

讓我們懷着敬愛之心和珍愛之情來看待中華的每一個傳統佳節吧!因為每一個傳統節日都有着豐厚的文化內涵,留存着華夏民族獨特的文化記憶。每過一次傳統節日,就是中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一次加強和洗禮。

由端午節想到屈原,想到去年的端午之爭,想到保護民族文化關鍵在於教化。這些就是我今天站在國旗下的感悟。

感謝大家耐心的傾聽,請接受我對各位的端午祝福:祝大家端午節快樂!

端午節主題國旗下講話稿 篇14

尊敬的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賽龍舟,喜洋洋。”昨天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關於端午節的由來相信大家都很清楚,它是紀念我國著名詩人、愛國主義者屈原的節日。屈原是距今兩千多年前戰國時期的楚國人。當時的楚國戰亂不斷。屈原就生活在這樣的時代環境裏,他在國內倡導推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由此得罪了舊貴族遭到了詆譭攻擊。

面對壓力,屈原秉持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思想,在與保守勢力的鬥爭中顯示了自己的高尚節操,赤誠的愛國之心。這一片冰心,穿透了兩千年的時空,依然光耀在中華大地。

兩千年之後的今天,我們倡導的是屈原熱愛自由,和平的精神,和麪對危機以天下為己任的高度的責任感,體會到屈原對於這片土地,也就是我們腳下這片廣闊大地的深厚感情。和屈原不同,我們身處的時代是盛世的中國。我們更應該學會愛國,學會珍惜我們看似應得的寬敞明亮的教室,我們的學習的機會,我們的衣食,這都是我們的父輩甚至我們的祖輩抱着愛國的理念和對幸福和平生活的嚮往,拋頭顱灑熱血為我們拼搏來的。

最後我希望我們珍惜今天的生活,彼此勉勵,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做一個奮發圖強,回報父母師長,無愧於炎黃子孫的人。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端午節主題國旗下講話稿 篇15

尊敬的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今天由我來進行國旗下的講話

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很多年曆史。

據《史記》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強烈反對,屈原去職,被趕出成都,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等,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説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些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丟進江裏,説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效仿。後來因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業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粽子。以後每年5月5日定位端午節。

端午節,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酒.龍舟下水喜洋洋,這些,都是曾經在端午節上最熱鬧的活動。

端午節是一種傳統,也是一種文化,也是我們的魂。屈原並沒有因為別國的強大而拋棄自己的故土,也未因自己人生的失意而投奔別國。他的忠是一種廣義的愛,一種大愛,一種永恆,不計報酬與代價。同學們祖國需要我們的愛,美麗的校園需要我們的愛,同學們需要我們的愛……

端午節,我們要緬懷屈原,更要學習屈原的愛國精神,學習他的大愛,這些必須付諸行動。

端午節主題國旗下講話稿 篇16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中國的傳統節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是我們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傳統節日的形成過程,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歷史文化長期積澱凝聚的過程,從這些傳統節日中我們依稀可以看見古代人們社會生活的精彩畫面。

今天是6月14。再過九天,就是五月初五端午節。所以我今天在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端午節的隨想。

端午節讓我想起愛國詩人屈原。屈原看到國破家亡,百姓流離失所,有心報國,卻無力迴天。悲憤之下,他投汩羅江而去。這一天是農曆五月初五。後來,每到這一天,人們就在江河上賽龍舟,懷念屈原。

也許,這古老的傳説已經無法讓21世紀的現代人感動。記得有一篇報道讓中國人震驚了!據《人民日報》報道,遼寧大學民俗研究中心主任、民俗學教授烏丙安給文化部副部長周和平發送一份急件,説據可靠消息,亞洲某國準備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端午節為本國的文化遺產,目前已將其列入“國家遺產”名錄,很快將向聯合國申報“人類口頭遺產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 中國人過了幾千年的端午節,如果成了人家的“文化遺產”,同學們,你們不覺得這是天大的笑話嗎?如果有人告訴你,幾年後中國人想要划龍舟、吃粽子、過端午節,需要向別的國本文來自本站,你一定會説:“開什麼國際玩笑!” 中國人過了幾千年的端午節成了人家的“文化遺產”,這還了得?一場“保衞端午節”的論戰在民間悄悄發起。有人説:“我們要以實際行動來堅決捍衞這一屬於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遺產!”有人説:“我對端午節一直情有獨鍾,每年這天都要吃棕子看賽龍舟。如果端午節真被別國搶去了,我會覺得特別彆扭。”後來經過查證,韓國申報的是他們本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祭”,並不是想搶我們的傳統節日。不過,韓國的申報,可以説給我們提了一個醒:一個國家對本土文化態度的轉變有多麼可貴。因此,這也是一種激勵,激勵我們去保衞祖宗的“遺產”,去體悟它們的彌足珍貴。

同學們,端午之爭讓我們對傳統歷史文化資源有了一種憂患意識,並且引發了一些相應的行動。怎樣才能讓民族文化資源融入我們的生活,永遠保持新鮮的活力呢?要有文化內在的驅動力。內在的驅動力從哪裏來?教化。提高國民教育,加強個人的修行。整體的國民教育得到提升,國民就會對本民族的文化資源有一種廣泛的認同。個人的修身齊家到一定層次,民族文化的種子就會在心靈生根發芽。能在個人的心靈生根發芽的文化資源,就會鮮活而永恆。

每一個傳統節日都有着豐厚的文化內涵,留存着華夏民族獨特的文化記憶。每過一次傳統節日,就是中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一次加強和洗禮。讓我們懷着敬愛之心和珍愛之情來看待中華的每一個傳統佳節吧!

感謝大家耐心的傾聽,請接受我對各位的端午祝福:祝大家端午節快樂! 謝謝

端午節主題國旗下講話稿 篇17

同學們,早上好。

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祭端午 弘揚傳統文化》。

五月初五,粽葉飄香,又到了一年端午節。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關於它的來歷,我想不少同學都有了一些瞭解。 據《史記》記載,春秋時期楚國有一位大臣屈原,他倡導舉賢授能,聯齊抗秦,卻遭到其他貴族的強烈反對。屈原被迫離職,還被趕出都城。他的詩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等,現在讀起來仍能感受屈原的氣節和偉岸。後來,秦軍攻破楚國都城。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於五月五日,抱石投江而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我們國家在20xx年將端午節設立為國家法定節日,就是為了讓同學們充分感受端午節的氛圍,不要忘記我們的傳統文化。

然而,隨着時代的變遷,外來文化的大舉入侵,一部分中國人不再眷顧流傳幾千年的中國傳統文化,而是將目光轉向了“聖誕節”、“愚人節”這樣的西方節日。面對這種現狀,我們更加要重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解和學習,並且要熱愛和保護我們的民族傳統。

可能很多同學還不知道,我們中國幾千年流傳下來的端午節,幾年前已經被亞洲某國拿來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請為他們國家的文化遺產,並獲得成功。看到我們國家的傳統文化卻成了別國的文化遺產,我們除了驚訝和尷尬,更應該問自己,我對中國的傳統文化了解多少,學習了多少,做出了多少貢獻呢?

中國的傳統節日五彩繽紛,傳統文化內涵豐厚,留存着人類獨特的文化記憶。對祖先創造的歷史文化遺存,我們必須高度重視,中華文明需要我們共同傳承。 同學們,讓我們從積極學習和保護我們的傳統節日和傳統文化,讓古老的華夏文明煥發新的風采!

端午節主題國旗下講話稿 篇18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們六(1)班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緬故人、揚傳統”。這個星期四就是端午節了。端午節是我國古老的傳統節日。相傳端午節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紛紛划船追趕打撈之後每年的五月五日都會划龍舟以紀念屈原。

端午節不僅賽龍舟,還有吃粽子等傳統活動,利用各種祭奠活動來紀念屈原,表達人們對屈原同情和崇敬之情,賦予了端午節濃濃的愛國情愫和民族情結。屈原離世雖已有兩千多年了,今天我們來紀念他,主要是學習他愛祖國愛人民、堅持真理、寧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與日月爭輝”的人格。“舉世皆濁我獨清,舉世皆醉我獨醒”是他的氣節,“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是他的偉岸。他如菊的淡雅,如蓮的聖潔,強大的精神力量,為後人頌揚,激勵感染了無數中華兒女前行的腳步!我們倡導的是屈原熱愛自由,和平的精神,是面對危機以天下為己任的高度的責任感,是面對強權寧折不彎的精神,要體會到屈原對於國家人民的深厚感情,體會到屈原對於這片土地,也就是我們腳下這片廣袤大地的深厚感情。

中華民族的愛國情感和民族精神是不能失去的。我們既要牢記中華民族的這些傳統美德,也不能忘了從書中獲取更多的知識,這樣才能更加有助於把美德發揚光大!和屈原不同,我們身處的時代是盛世的中國。國家富強,民眾和諧。在這一個富足自信的新時代,我們更應該學會愛國,學會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

最後用一句屈原的話送給所有的同學“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黃而不毀其節。”希望我們珍惜今天的生活,彼此勉勵,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做一個奮發圖強,能為祖國建設貢獻心智的人。最後,預祝大家過一個快樂的端午節!

謝謝大家!

端午節主題國旗下講話稿 篇19

老師們、同學們,大家早上好!

剛剛過完端午節,今天我們就圍繞端午這個話題,談談我個人的一些想法,供大家參考。

節日是表達一種思想和情感的重要形式,每一個傳統節日都有豐富的精神文化藴含其中。如今,我們過端午,掛艾蒿,包香粽,喝雄黃,懸菖蒲……還得追溯到2200多年前。那年的農曆五月五日,屈原在抗擊強秦侵略、維護楚國獨立、實行清明的政治理想破滅後,懷着對楚國深深的眷戀,投汨羅江自盡。當地的人們知道這個消息後,都划着船去打撈他,直至追到洞庭湖,也沒發現屈原的屍體,就包粽子,投到江裏去祭奠。自此以後,人們有了在這一天賽龍舟、吃粽子等習俗。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屈原以生命表達自己對國家的忠誠,對自己的操守、人格的堅持。屈原的偉大,不僅是他刻骨銘心的詩句,更是他愛祖國愛人民、堅持真理、矢志不移的愛國精神和他“不與奸佞小人同流合污”的高風亮節。作為中國最偉大的愛國詩人之一,也是我國已知最早的著名詩人和偉大的政治家的屈原,1953年被世界和平理事會確定為當年紀念的世界四位文化名人之一。可以説,屈原是中華民族“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民族精神的傑出代表。而由屈原繁衍開來的端午節,更是傳遞愛國主義等民族精神的重要載體。一個民族,需要有這樣偉大的人,需要有這樣偉大的精神,需要有這樣崇高的品格。屈原之後,中華民族在風雨之中,見證着這種強大精神的力量。在新的時代,這樣的品格,這樣的精神,仍然是中華民族內心深處最眷戀的內容和最敬畏的力量。隨着時間的延續,隨着歲月的洗禮,屈原的寶貴品格愈加閃亮。銘記這樣的精神品格,是後人的責任,也是後人的榮耀。

靈秀湖北,九省通衢,羣賢畢至,龍舟待發!三峽大學的莘莘學子,秉承校訓,上下而求索,求,則追其源,索,則探其本。求索者,求立身之道,索立身之法,“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求的是“舉世皆濁我獨清,舉世皆醉我獨醒”的氣節,索的是“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的理想,追求的是“受命不遷”“深固難徙”的愛國情懷,探索的是改變“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的強大之路。時至今日,路雖漫漫,五千年的求索之夢依然執着!

過端午,懷屈原。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時期,在實現偉大中國夢的征途中,讓我們用屈子般的執着求索的人生態度,不斷追求卓越、追求完美,更加踏實,更加沉着,更加自信地走向輝煌燦爛的明天!

謝謝大家的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