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勵志國旗下講話:讓良好家風滋潤我們

家風又叫門風,是指一家或一族世代相傳的道德準則、處事方法和精神風貌,是一個社會的價值縮影。國如山,家是石,好家風必將促進好的政風和社會風氣。那麼,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是關於家風的國旗下講話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九月勵志國旗下講話:讓良好家風滋潤我們

【關於家風的國旗下講話】一

母親沒讀完國中,但這絲毫不影響她是個腹有詩書氣自華,靈魂有香氣的女人,只因她特別喜歡讀書。從我記事開始,她左手握着唐詩宋詞元曲,右手舉着新華字典翻檢詞條的樣子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能是受母親的影響,從小我對國學就有着偏愛,如痴如醉。

小時候,我學習很好,仗着師長的喜愛和同學的敬慕,驕橫跋扈的尾巴早就翹到了天上。背地裏向女同學的書桌裏放蟲子卻栽贓陷害給我的同桌。母親自然能窺破我的小伎倆,她沒有揍我,而是説:“一德立而百善從之,其德薄者其志輕。有源之水,寒洌不凍。有德之人,厄窮不塞。男兒無德便是稗谷。明天你別去學校讀書了,跟我播種去吧。”那一年,母親教我樹德。

國中時期,老師普遍反映我心性急躁,思維慌張不縝密,眼高手低,基礎不紮實,導致我的成績呈現下滑。母親看在眼裏,急在心頭。她説:“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尚不能十步,更何況是我們這種普通人。”我説,我現在明白了,但恐怕已經有些晚了,因為即將進行的物理競賽,老師肯定不會選我參賽了。母親笑笑説:“君子要藏器於身,更要待時而動,如果你認為你能克服你的心性,你腦子裏有料,我鼓勵你去跟老師徵求機會,能成,歡天喜地,不成,大丈夫何懼挫敗。”當我手捧着物理競賽一等獎榮譽證書站在領獎台上時,母親眼裏綻放着淚花。那一年,母親教我煉心。

我讀大學時,母親與我約法三章,大學期間的全部費用須由我勤工儉學自行承擔。大學期間再苦再累,我也從沒朝家裏要過一分錢。大四暑期,我的好朋友新開公司處境艱窘,整個人頹廢萎靡。身邊的同學自行組織籌款,助他渡過難關,我儘管也想貢獻一己之力,但是一想到我打工賺來的錢還得用作下學期學費之時,只能選擇沉默不語。從班長的口中,母親知道了我朋友的處境,隨即也猜到了我的心思。她説:“鍾子期死,伯牙終身不復鼓琴,這是朋友所帶來的人生感悟。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己。我希望你擁有好朋友,享受這份世間臻美的體驗。於患難風豪傑,現在是你朋友最需要你的時候,你學費缺多少,開學時我補給你。”當我手捧着學校獎勵的優秀學生幹部、優秀服務標兵等證書回家時,母親目光裏的讚許更成了我揹包裏的精神食糧。

我來西安工作的這一年多光景裏,遭遇了許多是是非非,工作難開展,得不到認可,我甚至想到過放棄,一度自怨自艾。母親對我説:“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要想成功只能依託堅韌二字。”在母親的鼓勵下,我好像換了個人,踏實本分。

感謝母親在我的成長路上教給我做人的道理。

【關於家風的國旗下講話】二

春節前,一家人收拾屋子,在女兒的學習桌上,一端方硯台吸引了我的目光,也把我的思緒帶回兒時。這硯台是爺爺去世時留下的遺物,看着它我就會想起爺爺那偉岸的身影和諄諄教誨。那就是,做人當如硯,行得端做得正。

爺爺共有八個子女,四男四女,我是其二子的孩子。我記事起,爺爺就已經60多歲了,他那是還在生產隊擔任出納,每日經手的財務都很多,但是每一筆賬目都是清清楚楚,分毫不差。由於爺爺的算盤打得好,人們尊稱他“鐵算盤”。每當大隊和社裏有任務,都會抽調爺爺去幫忙算賬。爺爺不苟言笑,在我的印象裏十分威嚴,頗有那種大家族長輩的風範,所以我也很“怕他”。

改革開放後,農村實行了包產到户,爺爺光榮離崗,在家務農。那時我經常到爺爺家裏,一是奶奶那個吊在廚房棚頂上的柳條筐裏經常有一些好吃的,讓我能夠解解饞;二是爺爺有一個半導體收音機,經常講一些如楊家將等評書,讓我聽得如痴如醉。爺爺見我這樣着迷,經常為我講一些故事,讓我的思想隨他的故事不斷飛翔。我也是積極提問,爺爺不厭其煩地為我解答,祖孫二人其樂融融。在故事中,爺爺教導我要向楊家將、包青天等一樣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

一年春節,爺爺在他的書桌上擺開筆墨紙硯,開始寫春聯。這時我就會為他研墨。爺爺揮毫潑墨,一幅幅春聯躍然紙上,那一筆一畫力透紙背,彰顯出深厚的功力。爺爺見我這樣喜歡毛筆字,在寫完春聯後,教我寫字,從執筆開始,一橫一豎練起來。寫字時,爺爺就講,寫字如做人,要橫平豎直才好。為人處世上要如那硯台一樣,方方正正。當時的我懵懵懂懂不太理解話的意思,但是隨着我的成長我才明白其中的道理。

爺爺去世後,我在整理遺物時,發現了爺爺喜愛的那尊硯台,便將其收拾好,保存起來。一見到它就會想起爺爺,想起那諄諄教誨:做人當如硯。

【關於家風的國旗下講話】三

父親出生在上個世紀四十年代,讀過私塾,後來上到國中畢業,就因家境沒有再繼續讀下去。那個年代農村讀書人本不多,父親回到村裏,鄉里安排到學校做民辦教師,但是村裏卻要父親回村做會計。按父親的本意,自然是到學校做教師更好——父親對教師有一種骨子裏的尊重,如同那個時代人們對文化、對知識的極度渴慕。但是村裏老書記一句話打消了父親的念頭:“伢子呀,你能寫會算,回村裏做會計,我才放心啊!”

於是父親回到村裏做了會計。直到現在,家裏還存有着很多那時用圓珠筆和尺子畫出來的賬冊,工分、收成、開支,一筆一筆,日記月算。父親説,做人要本分,那些年在村裏,每筆賬、每筆開支都是村裏人的血汗,把這些記清楚就是最大的事情。

父親喜歡寫毛筆字,筆法圓潤雅正。家裏藏有一方古舊的硯台,據父親説是從私塾退學時,先生專門送給這位鍾愛弟子的,一起送的還有一套鄉間少見的線裝本《康熙字典》。臨別,先生對父親教誨説:“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這雖只是一句古訓,但忠厚本分卻成了父親一生的座右銘。

那時左右鄉里紅白之事,都會請父親過去寫對聯,剪喜字、紙花,安排禮儀、席面,無論多忙,父親都從沒説一個不字。春節前,方圓幾個村子都送紅紙來請父親寫對聯,光是墨汁父親就要貼不少錢。父親往往要從臘月開始寫到大年當天才能寫完,直到把所有取對聯的鄉鄰送走,家中的墨香和喧鬧才慢慢散去。

父親病逝前拉着我説:“我一生唯求本分二字。讀書時認認真真,不給先生添亂;做會計時老老實實,不留一滴污點。做人做事,一定不要忘了上有天下有地,中間還有眾人看。”我明白他的意思,他是怕我為名利所惑,要我本分做人,守住做事底線,無論做什麼都要能立於天地之間!

父親離開已兩年多了,每當我在工作和生活中心浮氣躁時,腦海裏總會浮現他的告誡,如一盞明燈指引前行。

【關於家風的國旗下講話】四

母親已離開我們已經整整十年了。這兩天,我在整理家人來信,再次捧讀那些泛黃的信箋,不禁淚如雨下。

母親認為孩子有出息,一個是入黨,一個是當兵。這是母親的心願,也是我的奮鬥目標。我感念母親,是她給我生命,給我信仰。母親沒有讀過書,但是懂得道理。她能夠砸鍋賣鐵供我讀書,能夠給我講“沂蒙六姐妹”的故事,還經常教育我要懂得感恩。她不是黨員,但是她信黨愛黨。

20xx年,我在讀大學期間加入黨組織。我寫信把這個消息告訴了母親。後來,弟弟告訴我説,那封信,母親纏着他給唸了10多遍,還一個勁地囑咐他也要入黨。

母親患鼻咽癌期間,她怕花錢堅持不到醫院治療,在家硬挺着。村裏許多信奉基督教的鄰居,就三番五次地來做母親的工作,動員母親加入基督教,説信仰上帝后,可以免除痛苦和災難等等。剛開始母親感覺鄰居是一片好心,總是以禮相待。後來,母親對他們説:“俺娘是老黨員(我外婆1947年入黨),俺孩子也入了黨。俺娘年紀大了,共產黨給照顧。俺孩子在,共產黨給教育得有出息了。俺一輩子只信共產黨,只知共產黨的情,只報共產黨的恩。”從此,她們在母親面前再也不提上帝了。

當兵前,母親就囑託我到好好幹,“好好幹”是母親給我來信中説的最多的一個詞。記得當兵第二年,我當了新聞報道員。母親得知後,讓弟弟給我來一封信,信中説:“到了機關這是領導培養得好,一定要踏踏實實地幹工作,一定要實實在在地對人,一定要幹出名堂不能壞了名聲。年紀輕輕的,勤快一些,多幹些活沒壞處。”母親的叮嚀,我一直記在心裏。在報道組的一年裏,我夜以繼日地學習,不知疲倦地寫稿,發表了 20多篇文章,還榮立了二等功。弟弟來信説,母親接到立功喜報後,好長時間抱在懷裏,然後貼在堂屋牆上,誰來家串門就向誰誇,足足高興了半年多。

第一次提幹,我因條件未達標被刷了下來,我沒敢告訴母親,怕她傷心失望。我同村的一個戰友把這件事告訴了她,母親在信中説: “提不提幹都得好好幹,吃着國家的飯,就不能不好好幹。當幹部是有出息,但把兵當好了一樣有出息。媽不盼着你能當多大的官,能創多大的業,你在裏好好的,媽就放心了。”母親的叮嚀,讓我重燃工作的熱情。我想,我絕對不能讓母親失望。組織上把我調整到戰鬥班長崗位上後,我虛心學習、刻苦訓練。這一年,我榮獲全軍士官優秀人才獎一等獎,還當選為軍區第九次黨代會黨代表。當我把和首長的合影帶回家時,母親着實高興了好一陣子。她把大照片裝上鏡框,放在家裏最顯眼的地方,這也成了她莫大的榮耀。

母親去世時,家裏沒有通知我。那幾天我有強烈的預感,那是一種母子連心的感應。在我的一再逼問下,弟弟告訴我母親下葬了。當時,我欲哭無淚,傷心欲絕。在我回家奔喪時,弟弟含淚告訴母親臨終前對我説的話。她説: “你哥在當兵,他是國家的人,他得為國家盡忠。我有兩個兒子,你在我面前盡孝就行了。咱不能讓他分心,給他拖後腿。以後跟你哥説,在要好好幹,一個人在外當兵不容易,跟誰相處都要實實在在的,幹什麼事都要老老實實的,老實人不吃虧。另外,年齡也不小了,趕緊成個家。”這就是母親最後的叮嚀,那天,我在母親的墳前跪了很久很久,想了很多很多。

如今,我已經成了幹部,結了婚,有了自己的孩子。可是因工作忙沒有給母親墳前添上幾次土。但是母親的叮嚀,卻永遠記在我心上。給戰士上教育的時候,總想起母親對我説的話。她説,做人做事就得乾乾淨淨、清清白白,這樣睡覺才踏實。她還説,舉頭三尺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我想,這些樸素的話語都是做人做事的箴言。這幾年,我在連隊持續開展“問候送親人、禮物贈親人、榮譽耀親人、孝心慰親人”活動,目的就是倡導戰士趁着父母在多盡孝,以免以後後悔。

母親,您就放心吧。未來的路上,我會牢記您的叮嚀,踏踏實實把每一步走正走好,為連隊戰士做實實在在的事情。願您泉下有知,能夠感到欣慰。這下這篇文章,當做兒子的孝心,相信您一定能夠理解。

【關於家風的國旗下講話】五

一盞燈,照亮了回家的路,一盞燈,指引了人生的方向,一盞燈,點亮了一顆心,這盞燈,就是我的父母。

常言道,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耳濡目染的薰陶,言傳身教的影響,所以才有“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的兒子會打洞”祖傳之説。

爸爸常教育我們,要做一個正直善良的人。記得有一次,父親帶哥哥去上街,哥哥一回來就向我説:“爸真傻!前面那個人掉了一個錢包,我本來想不聲不響地撿起來的,爸到好,直接拍着前面那個人説‘你掉錢包了’,弄得我錯失良機。”這時,爸爸走了過來:“那是別人的錢,我們不能要。撿到錢的人自然高興,可你有想過,別人掉了錢的人該多傷心嗎?人窮,也得窮得有志氣,錢要來得光明正大,才能用得舒心踏實。”從那以後,我便記住了不屬於自己的東西,不能貪戀。

我爸是一個很孝順的人,他是我爺爺奶奶的養子,但他一直把二老當自己的親生父母一樣對待。爺爺去世了,爸爸便把奶奶接到了身邊侍奉。現在我長大了,成家了,每次回孃家,我都會搶着給奶奶盛飯。我爸常説:“你現在對待長輩的態度,就是以後子女對待你的態度。”正是因為受爸爸的影響,見到村裏的長輩們,我都會熱情地打招呼。

我媽是一個任勞任怨的人,一門心思為了這個家,什麼髒活累活都做。有些時候,我會很心疼,就特別希望自己能快點長大,能幫家裏分點負擔。所以上大學的時候,一到寒暑假,我就去打工,雖然掙不了什麼大錢,但總能自給自足,還能存些零用錢,能儘可能減少家裏的開支。時至今日,我也像我媽一樣,任勞任怨,雖然沒本事發家致富,但我從不遊手好閒,一直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默默耕耘着,努力着。

我們姐妹幾個,雖算不上很有才幹,但都是老實本分之人,尊老愛幼,睦鄰友好,我想,這和父母的影響是分不開的。父母,便是我心底的那盞明燈,指引着我的人生——善良、孝順、勤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