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問候語國旗下講話(精選14篇)

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問候語國旗下講話 篇1

尊敬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問候語國旗下講話(精選14篇)

大家好!

再過一個星期,就是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了。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堅守民族文化,弘揚傳統節日”。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關於端午節起源的傳説有很多,其中,紀念屈原的説法流傳得最廣。歷史上的這天人們會通過賽龍舟、包粽子等形式來紀念一顆不朽的靈魂——屈原。

屈原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出生在兩千多年前戰國時期的楚國。他為人正直,學識淵博,很有才幹,在楚國擔任要職。因為他堅決主張抗擊秦國侵略,而受到打擊、排斥,被楚王趕出了朝廷。屈原悲憤至極,在流放途中寫下了許多充滿愛國主義精神的詩篇,如:《離騷》、《天問》、《九歌》等影響深遠的詩篇。後來,秦國軍隊攻佔了楚國的都城。楚國失地千里,屍橫遍野。屈原心如刀絞,他不願意看到國破家亡的慘景,就在農曆五月五日這一天,在寫下了絕筆《懷沙》之後,抱石投江而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後來,每到這一天,人們就在江河上賽龍舟,懷念屈原。人們還把粽子投入水中,只為了餵飽魚龍蝦蟹,保全屈原的屍體不被吞噬。

雖然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已成為我國法定假日,以立法手段保護傳統節日是積極傳承民族文化的一種舉措。但同時我也覺得,申遺和立法只是一種外在的行動模式。我們需要的,是一種內在的驅動力,一種從內心生髮出來的力量和自信。有了這種內驅力,民族的傳統文化就能得到延伸與豐富,民眾的心態也會變得健康、美好和開放。中國的傳統節日五彩繽紛,文化內涵豐厚,留存着人類獨特的文化記憶,對祖先創造的歷史文化遺存,我們必須懷有敬畏之心和珍愛之情。每過一次傳統節日,就是中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一次加強和洗禮。同學們,不要冷落了中國自己的傳統節日,弘揚和繼承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這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歷史和時代賦予我們的神聖使命,中華文明需要我們共同傳承,讓古老的華夏文明煥發新的風采!

還有,隨着端午節來臨,也就意味着整個學期臨近尾聲。希望同學們能認真上好每一節課,在老師們的指導下有計劃有目的的進行系統複習,也預祝同學們在大學聯考、會考、期末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同學們,加油!

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問候語國旗下講話 篇2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在國旗下講的主題是《學習傳統文化 提升個人修養》.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擁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史,形成了許多優秀的傳統文化.我們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學生,應該立足於我們的實際,切實的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提高我們自身的文化修養.

儒家學問裏有説: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一個人要想成才,那麼首要的是修身-----即修身養性!怎樣才算修身養性呢?我們首先要把人做好了,才有資格談能力。我們必須不斷學習,以一顆真誠虔誠謙虛的心努力學習文化精華,豐富自己,充實自己。將知識化為動力,最終成為自己的智慧!心裏漸漸有了一個較為清晰的方向,知道自己以後應該怎麼更好地去學習,來提高自己,更好地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

為了我們能夠更好的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和進一步提高我們的文化修養,從而更好的營造文明和諧向上的校園風氣,在此特向同學們發出以下倡議:

1、要懂得尊敬師長、知書達禮。俗話説:百事孝為先,百善孝為先。尊敬師長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而今天尊敬師長的傳統美德更應該得到提倡和發揚,這是現代社會公民應有的風範。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又是以禮儀之邦聞名於世,我國人民從來就有知書達禮的傳統美德。“虛席以待” “程門立雪”“三顧茅廬”等等以禮相待的成語和典故,在歷史上廣為傳誦,深刻反映了這一點。所以同學們要知禮,講禮,對人彬彬有禮。試問那些對長輩出言不遜,對朋友態度粗暴,公共場所橫衝直撞的人,能體現出是一位有文化、有教養、懂禮貌、講文明的人嗎?當今社會,文明禮貌、文化素養對於一個人乃至一個民族來説顯得更為重要。

2、從儀態上,穿着要符合自己的年齡,大方得體;與人交談時要正視對方,保持微笑,語氣和藹;

3、增加個人興趣愛好,認真學習專業知識,多看書,多實踐。

4、培養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應變能力、協調能力、組織能力、判斷能力,做個有責任、有文化、有素養的學生。

同學們,從你我做起,學習傳統文化,傳承民族精神,提升個人修養,努力成為新一代出色的青年。

我今天的國旗下講話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問候語國旗下講話 篇3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我是高二(2)班的--,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傳統文化都去哪了》

最近一首《小蘋果》在網絡上爆火起來,被奉為神曲,大街小巷都充斥着這個旋律,倍受廣場舞大媽們的青睞。可是大家仔細地聽就會發現,這首歌不僅歌詞簡單、旋律也很平淡,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喜歡呢?我必須很遺憾地説:“是因為當今多元的文化潮流淹沒了我們對傳統文化的堅守。”

曾幾何時,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華夏文化如皇冠上的鑽石,在世界文化中熠熠生輝。無論是春秋戰國的諸子哲學,還是漢魏名家的傳經事業;無論是韓柳歐蘇的道德文章,還是陳朱陸王的心性義理;無論是詩人屈原的憂患獨歎,還是樵夫慧能的頓悟眾生;無論是從甲骨文、隸書、篆書、楷書到草書;還是從唐詩、宋詞、元曲到明清時期的小説。無一不洋溢着真善美的鄉土芬芳、平民情懷和人倫大愛,無一不體現出一種對平凡事物的尊敬、對社會國家的情懷、對蒼生萬有的期待。激盪交融、相互輝耀,造就了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中華傳統文化。

可是到了現代,這麼燦爛的文化卻在我們手中一點一點模糊、埋沒,不能不説是一件很可悲的事。

我們的近鄰——韓國,一個深受中華文化薰陶的小國,卻在弘揚傳統文化方面做得很好。從“端午祭”申遺到“漢字之爭”,從“中醫之爭”再到近期的“風水之爭”,文化摩擦在中韓坊間蹭出不少火花,而結果是,絕大部分中國的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都被韓國成功申遺,當我們很多人都在責怪韓國人的剽竊行為時,是否能理性地看待這一系列事件,反省自己呢?韓國正在大規模的搶佔中國文化,而我們還在風風火火地聽着韓歌追着韓劇穿着韓服。看到這,或許我們就不會奇怪韓國的申遺成功了。

時代發展的腳步越來越快捷,而那些平易近人、博大久遠的中國文化卻漸漸地被我們有意無意的淡忘。對西方經驗的學習,對傳統意識的批判,意氣風發的營造了我們的時代感覺與世界精神,它同時也疾風迅雨般地衝刷着中國倍受誤解的傳統文明,削弱了我們的傳統文化認同和歷史根源,電視、電影和一般大眾媒體的普遍流通更是造就了一個官能文化當道、社會價值浮動的生活形態。

不要怪韓國搶佔我們的傳統文化,那是因為我們自己把文化弄丟了。相反,我們應該學習韓國重視傳統文化,積極弘揚傳統文化的態度。我並不是反對像“小蘋果”一樣的快餐文化,只是在吸收這些文化時,要注意對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像魯迅先生在《拿來主義》中寫到的:運用腦髓,放出眼光,自己來拿!讓更多的國人重視傳統文化,而非盲目吸收別人的東西,我們國家的傳統文化還會離我們漸行漸遠嗎?

我們需要稍稍停下腳步,帶着那些應該永遠被傳承的文化,並不斷地為之注入新鮮的血液。也許,若干年後,我們有同學會走入這一偉大的文化殿堂,與先聖先賢並肩論道,絃歌不輟,永世長青的開啟着、温暖着、建設着未來無數個世代的中國人心靈。

讓那些帶着濃厚的民族情結的傳統文化走向更遠的未來,走向世界。

歷史在期待着。

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問候語國旗下講話 篇4

説起中國傳統文化那可是數不勝數,而讓我記憶深刻的就是這春節了。

春節是中國人民最隆重的傳統節日,是象徵團結、興旺,對未來寄託新的期望的佳節,如何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構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其中有一個風俗習慣就是吃餃子。吃餃子之前當然要包餃子啊。我為了能吃上美味的餃子,便自我動上手。

想吃餃子就要包餃子,這餃子可不是很容易做的。包餃子之前首先要和麪。我倒了一些面放在盆裏,又拿碗倒了一些水放了進去。剛開始水倒少了,揉出來的面拿起來向下掉面渣。又加了點水之後,面又都粘在我手上。哎,水總是加的不適宜,光和麪就這麼難,等到吃上餃子要等到什麼時候啊!又加了一點乾的麪粉,面總算弄好了。可是一聽媽媽説面還要放半個小時,真等的我不耐煩了。面好了我等不及的衝到面旁邊,拿出一小塊面學着媽媽以前包餃子的動作把面揉成一個細長條。結果揉的一節粗一節細的還好揉了好長時刻最終揉好了。我突然想:既然餃子作為中國傳統文化流傳了下來,餃子就必須很美味,可是肯定有必須的製作難度。為了吃上美味的餃子發奮!接下來開始把面切成小塊,再繼續擀皮。擀皮是最難的事了,也是重中之重。如果皮薄了餃子容易破,如果皮厚了餃子餡熟了皮沒熟。我把一小塊一小塊的面按成了可愛的小柿餅大小,便準備擀皮了。我一手拿着小餅,一手拿着擀麪杖擀餃子皮。哎,像媽媽那樣擀皮好難啊,我實在學不會最終我就像擀大餅一樣擀了餃子皮。雖然方法笨拙可是效果還是不錯。該包餃子了,媽媽給我做了我最愛吃的豬肉大葱餡。我拿起擀好的皮在媽媽的旁邊學着包餃子。包出一個餃子之後突然覺得包餃子不是

那麼困難。最終包好了開始煮了,我在鍋的旁邊盼着餃子煮熟。看着餃子在過的翻騰如同一條條白色的魚在歡樂的遊戲。餃子煮熟了!嘴裏吃着餃子心裏説不出的開心。霎時,我覺得我離中國的傳統文化也近了一步。

我愛中國傳統文化!

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問候語國旗下講話 篇5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在國旗下講的主題是《學習傳統文化 提升個人修養》.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擁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史,形成了許多優秀的傳統文化.我們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學生,應該立足於我們的實際,切實的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提高我們自身的文化修養.

儒家學問裏有説: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一個人要想成才,那麼首要的是修身-----即修身養性!怎樣才算修身養性呢?我們首先要把人做好了,才有資格談能力。我們必須不斷學習,以一顆真誠虔誠謙虛的心努力學習文化精華,豐富自己,充實自己。將知識化為動力,最終成為自己的智慧!心裏漸漸有了一個較為清晰的方向,知道自己以後應該怎麼更好地去學習,來提高自己,更好地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

為了我們能夠更好的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和進一步提高我們的文化修養,從而更好的營造文明和諧向上的校園風氣,在此特向同學們發出以下倡議:

1、要懂得尊敬師長、知書達禮。俗話説:百事孝為先,百善孝為先。尊敬師長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而今天尊敬師長的傳統美德更應該得到提倡和發揚,這是現代社會公民應有的風範。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又是以禮儀之邦聞名於世,我國人民從來就有知書達禮的傳統美德。“虛席以待”“程門立雪”“三顧茅廬”等等以禮相待的成語和典故,在歷史上廣為傳誦,深刻反映了這一點。所以同學們要知禮,講禮,對人彬彬有禮。試問那些對長輩出言不遜,對朋友態度粗暴,公共場所橫衝直撞的人,能體現出是一位有文化、有教養、懂禮貌、講文明的人嗎?當今社會,文明禮貌、文化素養對於一個人乃至一個民族來説顯得更為重要。

2、從儀態上,穿着要符合自己的年齡,大方得體;與人交談時要正視對方,保持微笑,語氣和藹;

3、增加個人興趣愛好,認真學習專業知識,多看書,多實踐。

4、培養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應變能力、協調能力、組織能力、判斷能力,做個有責任、有文化、有素養的學生。

同學們,從你我做起,學習傳統文化,傳承民族精神,提升個人修養,努力成為新一代出色的青年。

我的國旗下講話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問候語國旗下講話 篇6

遙遠的東方有條龍,她的名字叫"中國"。我們都是龍的傳人,我們身上流動着同樣的血,學習着同樣的文化,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推動着人類進步,為人類培育出一代又一代英雄兒女,我們中華兒女應該學習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

我們的中國是一個有着幾千年傳統文化的國家,愛護環境,尊老愛幼,做好人好事都是我們的美德。孔融讓梨,大家都知道嗎?作為一個像孔融那麼小的小孩,就懂得了互相謙讓,尊敬老人的道理,就已經不錯了,這就是中華民族所要培育出的子孫,所要培育出來的一部分傳統美德,難道這不應該讓我們學習嗎?

一提到中國人雷鋒,這可能都是婦孺皆知的事情吧,中國的軍人們,都是具有像雷鋒一樣的品質,都是哪裏有困難,哪裏就有我們頭頂一顆閃亮的紅五星的軍人們,有着時刻關心我們的軍人們,難道你沒有看過關於我國的軍人們的連續劇嗎?個個都是那麼的嚴肅、莊嚴、樸實、勤奮、英勇的人,都是有堅持不懈的精神,關愛人民的精神,這也是值得大家學習的吧!

保護環境也是我們中國人所追求的,現在我們中國愛護環境的人也更多了,祖國也變得更美麗了,像我們得學校,也變得更乾淨,更美麗,更漂亮了。

要做到我們中國這樣的傳統美德,就像一個有愛心,有思想,有文明的人。要堅強,要誠實,要守信,勇敢,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英雄了。

愛國,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美德,古往今來,多少愛國英雄為保衞祖國,為國家的榮譽,犧牲自己的利益,貢獻祖國。1851年,吉鴻昌將軍赴美"考察"。那時候,中國人被西方人看作"劣等民族",有些中國人自己也看不起自己。有一次,吉鴻昌將軍去郵局寄包裹,郵局的職員知道他是中國人,竟輕蔑地説:"’中國’在哪裏?我不知道"。隨行的人也埋怨他不該暴露自己是中國人,還説:"只要説’我是日本人’,就什麼事都好辦了。"吉鴻昌將軍頓時怒不可,當面斥責道:"什麼!你要自稱日本人?我吉鴻昌決不這樣做!我是頂天立地的中國人!"他回到住處,當即製作了一塊木牌子,上面寫道:"我是中國人!",並把它佩掛在胸前,昂首挺胸地走在大街上。好一個"我是中國人",體現出了吉鴻昌的愛國心。

我們作為一名學生,我們的責任是認真學好科學知識,將來貢獻祖國。這是一項光榮而艱鉅的任務,祖國的命運就是我們的將來,我們不要辜負祖國對我們的培育,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

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問候語國旗下講話 篇7

手微微地顫抖着,恨憤憤地燃燒着,心默默地疼痛着。

拿着報紙,一字又一字地讀了一遍又一遍,我不相信這竟然是真的: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已被韓國申報為韓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我驚訝,我憤怒,我感到莫大的恥辱。怎樣可能?怎樣可能?這怎樣可能?兩千多年的攜手相伴,兩千多年的榮辱與共,兩千多年的悲喜交織,難道一瞬間,就這樣被強行撕裂、一筆抹殺了嗎?難道華夏神州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兩千多年的歲月積澱所構成的文化大廈,就這樣不堪一擊、一觸即潰嗎?

誰能告訴我?誰能告訴我,這不是真的,不是,絕對不是……

身為一箇中國人,讓我們能時刻牢記自我身份的,除了我們的母語外,恐怕也就僅有我們的傳統節日了。在無數稍有良知的中國人心裏,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是我們五千年禮貌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也是我們之所以成為我們的文化標記。傳統節日承載着歷史的滄桑,承載着文化的寶藏,承載着我們對先人的追念與景仰,亦承載着我們對未來的祝福與期望。透過它,我們隱約聽到了春節時,那遼闊夜空上五千多年來不變的爆竹聲響;透過它,我們似乎看到了中秋佳節時,那小小的庭院中,全家人圍坐賞月、把酒歡談的温馨夜場……

然而,透過它,我們也看到了傳統節日所面臨的危機。

對於我們中的某些人而言,他們或許不明白端午節是為了紀念誰,但他們絕對記得聖誕節是耶穌的誕辰;他們或許不瞭解七月七日是什麼節日,但他們絕對忘不了2月14日,自我該買什麼花送給什麼人;他們又或許不明瞭中秋節有着怎樣悠久而典美的傳説,但他們絕對清楚愚人節源於一個多麼“乏味、無聊、意義膚淺”的故事……

為什麼會這樣?為什麼我們數億中國人不敬屈原而敬耶穌呢?為什麼我們對外國節日是如此的推崇,而對我們自我的節日冷眼相待呢?為什麼我們五千年的禮貌竟抵可是一個個毫無內涵、毫無文化底藴的外國節日呢?是不是因為我們害怕耶穌,害怕當我們死後,它會阻擋我們通向天堂的道路?是不是因為我們愛慕虛榮,不知情人節會被別人笑話為“老土”?又或是不是因為我們爭強好勝,可是愚人節顯現不出我們的聰明程度?

我疑惑,我不解,我苦苦地思索着。

當端午節時,一個國小生竟不知為何要吃粽子的時候,我們憂心了;當重陽節時,一箇中學生竟不知“每逢佳節倍思親”是詩人在何時有感而作的時候,我們悲痛了;當中秋節時,一個月餅賣到八千八百八十八元的時候,我們痛心了。於是,我恍然大悟:在傳統節日日漸失落的背後,竟是我們傳統文化的失落;伴隨着商業的浮華與城市的喧囂,我們的傳統文化正一點一點地被蠶食,被湮沒……是我們對傳統文化的冷漠,是我們傳統文化的無知,是我們,是我們將它親手拋棄,又親手埋葬。

傳統節日在哭泣!

傳統文化在哭泣!

傳統的中國人在哭泣!

哭泣聲中,屈子漸漸地沉沒了,嫦娥漸漸地憔悴了,織女也漸漸地黯淡了。一切都在哭泣聲中,慢慢地消失、散盡、直至難覓蹤跡。

傳統節日,我為你憂心,為你不平!

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問候語國旗下講話 篇8

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弘揚民族精神 立志成才報國》

大家都知道,我們中國是一個有着五千年中華文明史的泱泱大國,而這五千年中華文明史在一定程度上又是一部不屈不撓、積極進取、頑強奮鬥的民族精神史。回望華夏曆史長河,從天地玄黃、女媧補天到滄海橫流、大禹治水,近觀神州百年風雲,從大規模外敵入侵到神十飛天,無數中華優秀兒女、仁人志士,在民族危急關頭,置生死於度外,救民族於水火之中。正是靠這偉大的民族精神,中華民族創造、哺育了燦爛的華夏文明,形成了偉大的民族精神。

對於我們國小生來説,培養民族精神是時代的需要,也是我們健全人格的需要,我們究竟要怎樣做才能具有民族精神呢?我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1、愛祖國、愛人民、樹理想;學雷鋒,講公德,守法紀。

2、自信、自尊、自強;勤奮學習、積極鍛鍊、健康成長。

3、愛科學、學科學,掌握本領,立志成才。

4、繼承革命傳統,學習民族精神,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奮發有為,努力向上。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行動吧,弘揚和培養民族精神,立志成才報效祖國,學做了不起的中國人。

祖國是一個民族的根,是一個民族生存的支柱和力量的源泉。熱愛祖國,是我們每個中國人應有的情感,振興民族,振興中華,是每個中國人應盡的責任。“少年立則國立,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我們要記住責任,發奮學習,努力拼搏,熱愛祖國,振興中華,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的每件事情做起,熱愛學校,熱愛集體,上好每一節課,做好每一次作業,完成好每一項任務,掌握好本領,為祖國明天的輝煌,牢牢把握住今天,努力做個了不起的中國人,讓了不起的中國這面大旗永遠高高飄揚。

同學們,當我們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裏,誦讀着古今優秀詩篇時,我們是不是該重新詮釋古人“頭懸樑,錐刺骨”的刻苦精神?當我們讀到“如囊螢,如映雪”時,是不是更該珍惜如今的錦繡年華?當我們暢遊在網絡時代,是不是該為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讀萬卷書而倍感自豪?

中華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時代賦予了我們民族精神更新、更廣的內容。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只要我們每一位同學都從現在做起,從自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傳承中華文化,弘揚民族精神,就一定能做一個了不起的中國人。

謝謝大家!

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問候語國旗下講話 篇9

老師、同學們:大家好!

我是八一班於~~,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弘揚民族精神,爭做時代先鋒。

何為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是一個民族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體現。在千百年的歷史進程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正是有了這種精神,中華民族才體現出長久的生命活力,才能傲然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從孔子的“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到孟子的“養浩然之氣”;從東林書院的“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到顧炎武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從革命戰爭年代形成的“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到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形成的“兩彈一星精神”、“抗非典精神”、“載人航天精神”等,可以看出,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發展史,就是民族精神不斷傳承、不斷髮展、不斷弘揚的歷史,民族精神的脊樑總是由每個時代的英雄,每個時代的先鋒挺起的。他們舉起民族精神的大旗,為了國家的繁榮富強鞠躬盡瘁、奮戰到底,他們也成為了國家和民族公認的大英雄。中華民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同時也是一個充滿活力的民族,鮮明的民族精神之所以能夠歷久彌新,就是靠一代又一代人的傳承、豐富和發展得來的。我們,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員,肩上負有對民族精神不可推卸的責任,我們要有一個底線:絕不能讓民族精神在我們這一代人身上減弱、停滯和中斷,我們要有一個信念:一定要讓民族精神在我們這一代人身上更加發揚光大,讓每一箇中國人都成為一條龍,讓我們的國家成為東方的巨龍。

梁啟超説“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我們,作為祖國的少年,唯有努力學習,成為智者;奮發圖強,成為強者,才能振興中華,開創中國的又一個盛世。現在,為了更好的培養和強化未成年人的民族精神,國家教育部將每年的9月份定為“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希望全體同學能利用這一契機,認真思考自己的民族責任感,積極參與學校舉行的各項活動。在活動中找到我們與先輩精神的共鳴之處,讓民族精神在我們這一代發揚光大!

我的講話結束 謝謝大家!

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問候語國旗下講話 篇10

尊敬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來自~~班的 ~~~,我們班是由38名同學組成的小家庭,在班主任~~老師的帶領下,我們以青春為飛向夢想的翅膀,以執著為實現夢想的鑰匙,而我們始終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必將在人生道路上綻放光彩。

今天我講話的主題是“傳統文化的魅力”。我國在推動世界文化發展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她擁有着悠久的文化傳統。而這是我們的民族在長期歷史發展中形成並保留在我們生活中的一筆寶貴財富,它以傳統節日、傳統風俗、傳統建築等多種多樣的形式使我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我國傳統節日藴含着中華民族的風土人情,是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長期積澱。再過不久,冬至將如期而至,它是我們中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我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陽曆12月21日至23日之間。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在這一天還有吃餃子、南方吃湯圓的習俗。諺語:“冬至到,吃水餃”。冬至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過中華傳統節日也是我們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形式之一。

其實不只是冬至的餃子,還有那端午裏激昂的龍舟、新年裏燃起的鞭炮,以及那維吾爾族優美的舞姿、壯族動聽的山歌,這些無數種傳統文化匯聚在一起就構成今天充滿魅力的中華民族。我們是華夏兒女,是炎黃子孫,是中華民族嶄新的一代,長城讓我們更加堅強,黃河在我們身體裏流淌,傳承了五千年的傳統文化,正等待我們去發揚光大,未來屬於我們,世界屬於我們,讓我們在傳統文化的薰陶下,為我們中華民族而奮鬥不息!

我的國旗下講話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問候語國旗下講話 篇11

放風箏是我國著名的傳統文化。我此刻就給你們介紹風箏吧!

風箏是中國人發明的,相傳墨翟以木頭製成木鳥,是人類最早的風箏起源,之後墨翟的學生魯班用竹子改善了墨翟的風箏材質,更而演進成了今日的有線風箏。

直至東漢時期,蔡倫發明了造紙術後,坊間才開始以紙做風箏,被稱為“紙鳶”,所以能夠推斷,中國風箏已經有兩千年以上的歷史了。

據説,美國也有做風箏的故事,當時的雷電與閃光,人們以為是宗教上神的怒吼而生恐懼,富蘭克林則利用風箏,證明了雷電與閃光是空中放電的現象,從而發明了避雷針。

山東是有名的風箏之鄉,那裏有着一年一度的放風箏節目。

我家也有傳統文化,那就是風箏,還是隻小燕子。我喜歡風箏,更佩服當時勞動人民的智慧。

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問候語國旗下講話 篇12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早上好!

今天我在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尊老愛幼。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為一個有良知的炎黃子孫,都應該牢牢記住和遵行我們的祖先留下的這一文明規則。今天我在此向各位同學提出三點要求和希望:

一、做到敬老愛幼首先要做到心中有他人。

我們的生活世界是豐富多彩、天廣地闊的。在每個人的'身邊有着不同身份、不同年齡、不同閲歷的人,父母、老師、同學、鄰居、路人等等。因為有了這些不同身份的人,我們的生活才充滿情趣,充滿人氣。因此,我們每位小朋友在思考問題、處理事情的過程中,不能、也不應該只想到自己,以自我為中心,唯我獨尊。尤其是獨生子女,在家庭寵貫的背景下,更應該注意,只有心中有他人,才能成為一個人格健全的人。

二、遵行敬老愛幼的文明規則,要從小事做起、從身邊事做起。

眾所周知,做任何一樁有意義的事情,都需要從身邊事做起,從小事做起。同樣,要真正履行尊老愛幼的文明規則,自然要從小事做起。比自己年紀小的人,你要愛護他,比自己年紀大的人你要尊敬人,跟自己是同輩的人,包括同學、玩伴等,你同樣要尊重和理解別人。這裏需要着重提一下的是,父母包括家庭中的其他親人,他們是你接觸最多的人,你是否力所能及地幫忙幹活;是否體諒他們,包括飯菜做得不合你口味、沒給你錢買零食等小事;是否對父母的勞累有感恩之意,包括説聲您辛苦了、給父母倒杯茶等小小的舉動。敬老不是一句口號,而是需要實實在在的行動。

三、敬老愛幼的行動應該是無處不在的日常行為。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如果能經常想到一句話,就是“我能幫你做些什麼”,那一定是一位文明人,敬老愛幼,就是在別人需要你幫助的時候,樂意幫助別人,能這樣做的人一定是個感到天天幸福、處處快樂的人,這樣的生活環境就是和諧的、美好的。敬老愛幼,需要我們人人行動,時時行動,這樣,我們這個大家庭,人人創造幸福,人人享受幸福。

同學們,我們要時時有敬老愛幼這種意識,養成良好的習慣。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幸福的人。

講話完畢,謝謝大家!

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問候語國旗下講話 篇13

尊敬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來自高三國三班的 ,我們班是由38名同學組成的小家庭,在班主任xx老師的帶領下,我們以青春為飛向夢想的翅膀,以執著為實現夢想的鑰匙,而我們始終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必將在人生道路上綻放光彩。

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傳統文化的魅力”。我國在推動世界文化發展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她擁有着悠久的文化傳統。而這是我們的民族在長期歷史發展中形成並保留在我們生活中的一筆寶貴財富,它以傳統節日、傳統風俗、傳統建築等多種多樣的形式使我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我國傳統節日藴含着中華民族的風土人情,是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長期積澱。再過不久,冬至將如期而至,它是我們中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我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陽曆12月21日至23日之間。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在這一天還有吃餃子、南方吃湯圓的習俗。諺語:“冬至到,吃水餃”。冬至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過中華傳統節日也是我們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形式之一。

其實不只是冬至的餃子,還有那端午裏激昂的龍舟、新年裏燃起的鞭炮,以及那維吾爾族優美的舞姿、壯族動聽的山歌,這些無數種傳統文化匯聚在一起就構成今天充滿魅力的中華民族。我們是華夏兒女,是炎黃子孫,是中華民族嶄新的一代,長城讓我們更加堅強,黃河在我們身體裏流淌,傳承了五千年的傳統文化,正等待我們去發揚光大,未來屬於我們,世界屬於我們,讓我們在傳統文化的薰陶下,為我們中華民族而奮鬥不息!

我今天的國旗下講話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問候語國旗下講話 篇14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隨着五星紅旗冉冉升起,在我的腦海中浮現了許多千古不朽畫面,孔子杏壇講學,讓儒家文化星火相傳、漢唐凱歌奏出盛世華章、卧冰求鯉、孔融讓梨、程門立雪傳頌着我中華傳統美德、虎門銷煙、八年抗戰昭示着中華民族不屈的品格、九三閲兵顯示了大國愛好和平的風範。泱泱中華五千年的文明源遠流長,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它孕育着每個中國人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園、它體現了民族綿延不絕的精神基因、它是凝結海內外華人情感的精神紐帶。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用實際行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青年必須擔當起的責任。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對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核,“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豎家層面的價值目標,“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愛國、敬業、誠信、友善”詩民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20__年11月,黨的報告首次以這24個字概括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了基本依據,對於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有着極為重要的意義。

那麼,我們該如何來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觀的意見》中明確提到“發揮優秀傳統文化怡情養志、涵藴文明的重要作用”,也多次強調“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些,都為我們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指明瞭方向。

大家都知道,傳統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澱着中華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標識,也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精神滋養。毫無疑問,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傳統節日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然而隨着社會生活水平的提高,西方節日被大量引進,中華傳統節日在中學生的意識中逐漸被淡化。對很多同學來説,清明節、端午節和中秋節等這些傳統節日,更多的意義在於可以放假休息,遠不如聖誕節、愚人節那樣有意思。殊不知,每一個傳統節日,都藴含着豐富的傳統文化!清明節,我們可以緬懷先賢,感受中華民族感恩孝親的傳統美德;端午節,吃吃粽子、劃劃龍舟,感受偉大詩人屈原那熾熱的愛國情懷;中秋節,吃月餅、賞月亮,一家團圓,和諧美滿。而這些,無一不與我們的健康成長息息相關!

當然,傳統文化的精粹還藴含在先哲留下的名言警句和經典詩文中。古代極有價值的經典作品不勝枚舉,且不説春秋時期的經典,也不説史記、資治通鑑,僅就唐詩宋詞元曲就有許多膾炙人口的佳作,他們無不彰顯着先賢聖哲的智慧。我們今人豈可淡化或視而不見?誠如習所説,“去中國化”是很悲哀的,應該把這些經典嵌在學生的腦子裏,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的基因。當我們一路走來,在五千年文明中任意遨遊,愛國、誠信、勤儉、感恩等中華傳統美德在我們胸口滌盪,它如一條長河流入每一位青年學生的血脈

同學們,“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就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根基、源泉。作為當代青少年,我們應該積極響應號召,從你我做起,學習傳統文化,傳承民族精神,提升個人修養,在優秀傳統文化中怡情養志,努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博大的胸懷、切實的行動,創造屬於我們的時代!努力成為新一代出色的青年。

我的國旗下講話到此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