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四日國旗下演講稿(通用18篇)

五月四日國旗下演講稿 篇1

老師們、同學們:

五月四日國旗下演講稿(通用18篇)

大家好!

五月的春風情深意暖,五月的花海流溢飄香,和着春潮,伴着夏韻,在花海燦爛奪目的季節裏,我們迎來了“五四”運動九十五週年。

我們生活在一個靚麗的季節,一個充滿青春活力的字眼,我們要去追回與你同行、釋放自己青春的能量。

青,是綠色,是生命的顏色,春,是季節,是成長的季節,青春就濁出成在成長季節的那片生命的綠色,是陽光下那片燦爛的笑容。

青春是美好的,也是短暫的,它也許是你人生的一處驛站,不過請記住,即使它象一顆流星,我們也要努力讓它成為一次輝煌的閃現,不懼艱難困險,敢於拼搏,志比雲天。

高中時代,是我們人生中的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我們知道,風雨會使我們變得強壯,挫折會使我們變得堅強。成熟的思想和高尚的品質,來自於風雨的洗禮和生活的磨礪,我們要面對山峯,去欣賞它的風光,面對未來去爭創人生的輝煌,這樣才能體現生命的價值。

有人説,19世紀是英國人的世紀,20世紀是美國人的世紀,而21世紀,就是我們中國人的世紀,中國經過幾十年來的.艱苦建設,已取得了“乘長風,破萬里浪”的迅猛發展,但我們不要忘記,我們仍然是個發展中的國家,還有許許多多地方有待完善和發展,要想國家富強,就必須努力,而希望就寄予在我們這一代人身上。

五四運動30年後,新中國成立了。火紅的青春足跡與共和國的發展歷程緊相伴隨。

抗美援朝,保家衞國。報名參加軍事幹部學校的清華學子超過應召人數的9倍,沒被招收的難過的掉淚。全國各地兩次報名參軍的青年達70萬人。第一個五年計劃“把青春獻給祖國”成為全國青年的行動口號。第一支青年突擊隊在北京展覽館工地誕生,引來全國13萬名青年跟隨。20萬青年高唱《墾荒隊員之歌》奔赴邊疆,為新中國農業建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新中國青年的艱苦奉獻和創造激情支撐起社會大廈,更留下永恆的精神財富,主席熱情褒揚:“青年是整個社會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積極最有生氣的力量。他們最肯學習,最少保守思想,在社會主義時代尤其是這樣。”

在二十世紀,中華民族前進的道路上,中國共青團留下了英勇奮鬥的足跡,做出了無愧於歷史的貢獻。二十一世紀是一個充滿希望和挑戰的世紀,中國共青團,將以新的面貌,面向新世紀,以新的作為開創新的事業,在中華民族振興史上繼續譜寫光輝的篇章。

我們緬懷“五四”先驅們的業績,回顧中國人民和青年在整個世紀,走過的歷程,作為當代青年團員應當秉承民族精神,高舉“五四”火炬,肩負時代責任,讓我們用知識加汗水,以滿腔熱情,去開拓、去創造、去擁抱新希望,來迎接這個機遇與挑戰並存的世紀吧。

青春是什麼?青春可以是潛心於科學研究,十年磨一劍;青春還可以是紮根於邊疆,一心謀發展;青春更可以是手擎炸藥包炸碉堡時那一聲驚天動地的吶喊聲。青春是整個人生旅程中最絢麗的一站,最奇妙的一站,最燦爛的一站。青春孕育着無窮無盡的能量等着我們去開採,去挖掘,去釋放。人生的根本目的就是對於人生價值的認識、詮釋,乃至於實現,而青春正是我們實現人生價值的黃金時期。青春需要實現人生價值。

青年朋友們,不,戰友們,前進的號角已經吹響,未來在向我們召喚,歷史將會永遠記住我們的身影,前進吧,前進吧,讓我們釋放青春的能量,點燃激情的青春夢想。

五月四日國旗下演講稿 篇2

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五四 讓青春飛揚》

有人説,青春是一首歌,迴盪着歡快、美妙的旋律;有人説青春是一幅畫,飽含着瑰麗、浪漫的色彩。我説,青春是一團火,燃燒着奮鬥的激情,詮釋着人生的價值。

1919年的5月4日,為了驅逐黑暗、爭取光明,為了祖國的獨立和富強,一羣意氣風發的青年用熱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曲最壯麗的青春之歌,繪就了一幅最宏偉的青春圖畫。如今,“五四”運動已作為光輝的一頁載入了中華民族的史冊。然而,“五四”絕不僅僅是一個歷史事件,它更是一種精神,一種偉大的“五四”精神。在這種精神裏,有着青年人實現自身價值的夢想和信念,有着青年人關注國家命運的責任和使命,有着青年人振興民族大業的赤膽與忠心。

今天,我們的祖國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振興中華的責任,已落在我們青年人的肩上,“五四”的火炬,已傳到了我們這一代的手中。“五四”的精神,需要我們發揚光大。可是要弘揚“五四”精神,就必須思考一個問題。我們應該擁有一個怎樣的青春?怎樣的人生?是在渾渾噩噩中虛度光陰,還是在拼搏奮鬥中向上進取?

“五四運動”告訴我們,青年人要有正義感、更要有責任感;“五四精神”昭示我們,青年人要有愛國心,更要有進取心。我們的青春應該是飛揚的,我們的人生應該是激情的。因此,弘揚“五四精神”不應只停留在口號上,更要體現在實際行動上:在生活中,要注意行為規範,着裝得體,展示青年人朝氣蓬勃的精神風貌;在學習上,要刻苦鑽研,勇於拼搏,彰顯青年人“捨我其誰”的豪情壯志。

有人説,19世紀是英國人的世紀,20世紀是美國人的世紀,而21世紀,是我們中國人的世紀。梁啟超在《少年中國説》中曾這樣説過:“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21世紀是一個充滿競爭和挑戰的世紀,是一個機遇與成功並存的世紀。在這樣一個寫滿希望的時代裏,我們怎樣做才能真正讓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雄於地球呢?對,做個有價值的人,而有價值的人生應該擁有:無怨無悔的昨天,豐碩盈實的今天,充滿希望的明天。

作為新時代的中學生,弘揚“五四”精神,就要刻苦學習、勤奮鑽研,用豐富的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用高尚的道德素養規範自己的言行,用努力奮鬥和頑強拼搏的態度實現人生的價值,雖然我們可能沒有像~~~那樣“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豪情壯志,但在我們每個人都心裏,都不容置疑的鐫刻着作為中國人的驕傲和自豪。青年朋友們,人的一生只能擁有一次青春,希望你們能用實際行動來證明自身的價值,希望你們能把僅有的一次青春奉獻給我們摯愛的的祖國。

同學們,讓我們拿出行動來,用激情,唱響人生最壯美的青春之歌;用青春,繪就人生最瑰麗的生命畫卷!充實的人生,因為青春奮鬥而更加美好;閃光的人生,因為青春拼搏而更加絢麗!同學們,努力吧,祝你們成功!

五月四日國旗下演講稿 篇3

大家好!今天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世界精彩——我聽到》。

每年的3月3日是全國的"愛耳日"。早在1998年3月,在政協第九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 15名委員針對我國耳聾發病率高、數量多、危害大,預防薄弱這一現實,提出了《關於建議確立愛耳日宣傳活動》的提案。當時這一提案引起了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經中國殘疾人聯合會、衞生部等10個部門共同商定,確定從20xx年開始每年3月3日定為全國愛耳日。

據有關部門提供的資料顯示,目前中國有耳聾的殘疾人達2057萬人。其中耳聾兒童可達100多萬。因此青少年聽力健康保護,引起了全社會的高度重視。

引起聽力障礙的主要原因有:遺傳因素;藥物,特別是慶大黴素,它是造成中黴性兒聾的主要藥品,我們同學應當慎重用此類藥物;噪音;感染與疾病;外傷與精神及情緒,精神緊張、壓力過大及情緒激動可使聽力短期內下降,造成突發性耳聾。

同學們我們瞭解了這些原因,從現在起就應學會科學護耳,保護聽力。因為幾乎所有這些導致聽力損傷的因素都是可以預防的,但由於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有聽力損傷的人越來越多。我們在日常的生活和學習中,應做到:

1.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積極參加社會活動,保持樂觀向上、不急不躁的情緒。

2.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調整飲食結構,多食含鋅、鐵、鈣豐富的食物,切忌長期食用高鹽、高脂肪、低纖維素類食品,切忌暴飲暴食。

3.慎用或禁用對聽神經有損害的藥物,氨基糖或類抗生素為併發耳蝸損害最多的一種耳毒藥物,要避免濫用此類抗生素

4.遠離噪音:聽收音機或耳麥的時間不宜過長,音量不宜過高。

5.經常按摩耳朵:比如按摩耳背,捏耳垂。

6.不要隨便掏耳朵:掏耳朵時如果用力不當容易引起外耳道損傷、感染、稍不注意,掏耳勺還會傷及鼓膜或聽小骨,造成鼓膜穿孔,影響聽力。

同學們今年我校的"愛耳日"口號是"世界精彩——我聽到"讓我們一起珍惜健康,享受美好生活。

五月四日國旗下演講稿 篇4

老師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消除貧困 人人蔘與》

我曾從網上看到過這樣一件事:廣州XX區荔園國小的同學們邀請XX省和X縣貧困山區的27名國小生到他們家裏做客,一起歡度國慶假期。

貧困國小生吃不慣家長們精心準備的美味,每天最想吃的還是麪條、白饅頭和野菜。據瞭解,住在高詠思家的丁肖霞晚上不願意吃飯,她告訴高詠思:“今天我已經吃了兩次飯了,怎麼還要吃啊?”原來,她在家鄉每天只能吃一頓飯。

看了這則報道,我感到內心十分沉重。一日三餐,是人類平衡汲取能量與營養的科學進食方式,是人類自古以來共同的傳統與習慣。然而,丁肖霞及其家鄉的人們每天只能吃一頓飯,這並非愚昧無知所致,而是貧窮落後逼迫。丁肖霞疑惑一日三餐,並非丁肖霞和她家鄉人的恥辱,而是我們這個社會的恥辱!

當然,貧困不光是我國必須面臨的問題,也是一個國際性問題。全世界有近四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貧困狀態。每年約有20xx萬人餓死,每天約有4萬兒童因食品匱乏和得不到治療而死亡。世界五分之一的兒童受教育不足5年。目前世界僅阿富汗就約有300萬人正在承受飢餓的煎熬,2500萬總人口約75%生活在貧困線以下,每四名兒童就有一人不滿5歲夭折。

也就因為全球面臨的這個貧困的問題,1992年12月22日,第47屆聯合國大會把每年的10月17日確定為世界扶貧日,旨在引起國際社會對貧困問題的重視,宣傳和促進全世界消除貧困的工作,動員各國採取具體的扶貧行動。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但願蒼生俱飽暖”,這是多少仁人志士的美好願望。中國從1978年改革開放之初到20xx年啟動了為期20xx年的“扶貧攻堅戰”。將農村沒有解決温飽問題的人口從2.5億減少到了2900萬,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近年來,社會力量參與扶貧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涉及的扶貧項目包括幫助救助失學兒童的“希望工程”、私營企業家支持貧困地區發展的“光彩事業”、幫助殘疾人的“康復扶貧”、扶助貧困母親的“幸福工程”、資助女童完成義務教育的“春蕾計劃”等等。兩年來,中國扶貧基金會組織的扶貧中國行碩果累累,那英走進左權;楊利偉捐贈太空光盤;姚明捐贈簽名籃球;劉翔捐贈簽名運動服;寧靜、楊童舒走進母嬰項目區… …20xx年募集資金和物資1.8億,受益人口為49.33萬人,20xx年募集資金和物資達2.4億,受益人口為53.3萬人。

更可貴的是有些人,雖然自己並不富裕,但也盡力為扶貧事業做一份貢獻。例如來自新疆的22歲大學生王保磊,家境貧寒卻靠課餘打工和省吃儉用的錢,長期默默資助素昧平生的貧困國小生謝兆英。

貧窮並不可怕,只要全社會都能為貧困的弱勢羣體盡一份力,人人互幫互助,貧困是能夠被徹底消滅的。同學們,身為國小生,我們也許沒有能力為扶貧事業做出轟轟轟烈烈的大事,但是,我們可以從兩方面做起:一是主動關心身邊家庭困難的同學,讓他們感受到愛與温暖;二是自己努力學習,記住:知識改變自己的命運。相信貧困會成為歷史,我們的明天會更美好。

謝謝大家!

五月四日國旗下演講稿 篇5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大家都知道,12月3日也就是本週三,是世界第二十二個“國際殘疾人日”。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就是《助殘扶殘,有你有我》。

親愛的同學們,當我們沐浴着温暖的陽光,呼吸着清新的空氣,欣賞着迷人的美景;當我們沉浸在快樂與幸福之中,可是你們知道嗎?在我們身邊,有這樣一羣人:他們擁有一雙耳朵,卻聆聽不到美妙的聲音;他們擁有一雙眼睛,卻欣賞不到美麗的風景。還有的人,一來到世界上就是殘疾。但是,他們身殘志堅,有的在殘奧會上獲得金牌,有的成為音樂家,作家等,他們用堅強的笑容,譜寫出一曲曲感人的樂章。你們聽過海倫·凱勒的故事嗎?一歲半的時候,一場重病奪去了她的視力和聽力,接着,她又喪失了語言表達能力。然而,就在這黑暗而寂寞的世界裏,她竟然憑藉堅定的信念和堅強的毅力,學會了讀書和説話,並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美國拉德剋夫學院,成為一名學識淵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臘五種語言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她走遍美國和世界各地,為盲人學校募集資金,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業。再如張海迪,她五歲時因患病,腰部以下癱瘓,她無法上學,在家自學了中學課程,又自學了大學英語,還學了日語,德語等,翻譯了16萬字的外文著作;又如周婷婷,從一位啞女變為了神童,被著名的哈佛大學錄取;還有讓我們感動的《千手觀音》這個節目,表演者也全是聾啞人!

作為健康的人,與他們相比,我們是幸運者。在生活中,面對殘疾人,我們不應有歧視,不應有隔閡,有的只能是扶持和幫助。那麼,我們應該怎樣去幫助他們呢?我想他們最需要的就是關心!其實,真正的關心就在身邊的小事之中,每一天,每一刻,讓我們懷有一顆博愛之心,來幫助他們。為殘疾人同胞讓一次座,扶殘疾同胞過一次馬路,我們要在他們取得進步時給予鼓勵,要在他們失敗灰心喪氣時給予安慰,要在他們感到孤獨時陪他們談心,要在他們感到驕傲時給予勸解!用恰當的方式,讓他們的心靈感受到最温暖的陽光!我們翰林“利他”志願服務隊就將組織師生前往蘇州博愛學校,陪伴智障,開展手工活動等。

親愛的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朋友們吧!扶殘助殘,有你有我。謝謝大家!

五月四日國旗下演講稿 篇6

親愛的同學們:

早上好!昨天是星期天,也就是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也許,我們的一些小朋友已經不太願意吃這些每天都能吃到的白米飯了,挑剔着,浪費着,纏着父母要去吃肯德基、麥當勞。而就在昨天,今天,明天地球上仍有8.4億人因吃不飽、失去尊嚴而直不起腰來,飢餓人口占世界總人口的比例高達13%左右。在發展中國家,有五分之一的人無法獲得足夠的糧食。在非洲地區,有三分之一的兒童長期營養不良。全世界每年有600萬學齡前兒童因飢餓而夭折。目前全球約30個國家陷入糧食危機。

追溯人類的歷史,飢餓總是伴隨人類而存在。自聯合國糧農組織創立以來,不定期地進行了五次世界糧食調查。1946年的第一次世界糧食調查得出的結論是:世界人口大約半數處於營養不良狀態。1952年的第二次世界糧食調查,所得出的結論是:總的營養水平比戰前降低。1963年的第三次世界糧食調查得出的結論是:發展中國家60%的人口處於營養不良狀態。1977年的第四次世界糧食調查得出的結論是:全世界有4.55億人處於營養不良狀態,尤其是兒童和婦女的營養不良更加嚴重。1986年的第五次世界糧食調查的結果是:中國除外的112個發展中國家人口處於營養不良狀態。從這些調查得出的結論是:飢餓不但沒有消除,反而在不斷擴大。

聯合國人口活動基金組織80年代初宣稱,當時世界穀物產量可以養活60億人口。但就在同一時期,全世界人口只有45億左右,可是卻有4.5億人捱餓。1995年,世界人口增長到57億,捱餓人口數字增加到10億。1972年,由於連續兩年氣候異常造成的世界性糧食歉收,加上前蘇聯大量搶購穀物,出現了世界性糧食危機,世界糧食形勢更趨嚴重。所以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大會關於世界糧食日的決議,正是在世界糧食供求矛盾日趨尖鋭的背景下作出的。1979年11月,第20屆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大會決議確定,1981年10月16日為首屆世界糧食日,此後每年的這一天都將作為世界糧食日。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大會決定舉辦世界糧食日活動的宗旨,在於喚起世界對發展糧食和農業生產的高度重視。

在我們當今居住的地球上,不僅動植物,而且農作物的品種也在日益減少。古代先農們種植過多達數千種的農作物,而現在只有大約150種被廣泛種植,成為人類的主要食物來源。其中玉米、小麥、水稻約佔60%左右,而大多數其它農作物品種已處於滅絕的邊緣。而相反的是,目前世界人口正以每年9100萬的增長速度繼續增長,隨着農作物品種日趨單一和世界人口爆炸性增長,全世界糧食供應正變得日益脆弱。地球提供給人們以足夠糧食的局面還能維持多久,許多人正以焦慮的心情在進行研究。

中國政府重視農業,以不到世界10%的耕地養活了22%的世界人口,為世界糧食安全做出了積極貢獻。我們的小朋友們甚至年輕的老師們,年輕的父母們都已經不甚瞭解1958-1961年的中國大饑荒了,這次災難實際導致了中國三千多萬人口的非正常死亡。似乎這場災難已經早已遠離了我們,可油荒的到來警示了我們,似乎什麼都很遠,似乎什麼又都很近。居安思危,勤儉節約仍是我們國小生和老師們應該做到的基本美德。我們深刻體會着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警句,節約每一顆來之不易的糧食。

五月四日國旗下演講稿 篇7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3月23日是世界氣象日,大家知道嗎? 1960年6月世界氣象組織執行理事會決定把每年的3月23日定為世界性的紀念日。每年的世界氣象日都確定一個主題,今年世界氣象日的主題是:氣候知識服務氣候行動。近20xx年來,由於全球氣候變暖,臭氧層空洞,酸雨等氣候問題引發的自然災害現象在遞增。雖然全球自然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平均每年高達694億美元,而暴雨洪澇、颱風和旱災三項氣象災害造成的損失就佔其中的絕大部分。在我國氣象災害佔整個自然災害的70%以上。面對這些恐懼的現象和驚人的數據,那我們應該怎麼做呢?樹上的小鳥即將出殼,為了讓它們和我們共享一片藍天,就從從身邊的環境做起,從保護學校的環境做起吧。

在這裏,對全校同學發出倡議:遵守有關禁止亂扔各種廢棄物的規定,把廢棄物扔到指定的地點或容器中;珍惜每一粒糧食,吃飯時不亂扔飯菜,不剩飯剩菜;避免使用一次性的飲料杯、飯盒、塑料袋,用紙盒等代替,愛護花草樹木,保持校園清潔等。只要大家動手,一起努力,從節約資源和減少污染着手,調整一下自己的生活方式,我們就能為保護地球做出一份貢獻,讓水長清,天長藍。

五月四日國旗下演講稿 篇8

教師,同學:

早上好!

我今天演講的主題是創造一個乾淨的環境,建立一個美麗的校園。

自1950年以來,每年的4月7日是世界衞生日,旨在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關注健康和衞生工作,提高人們的健康質量和意識,強調健康對勞動的重要性創作和幸福的生活性。 20xx世界衞生日關注的主題:創造一個清潔的環境,建立一個美麗的校園。每年4月也是我們的愛國健康運動月,今年是第18個愛國健康月。

同學,學校的環境衞生,喜歡打扮的人,是學校的工具,是學校的臉。人民米可以反映人的內在素質,校園健康也可以反映學校的管理水平和精神狀態。我們學校的環境需要每個人打扮,學校的健康需要更多的照顧大家。但我們學校的健康狀況還存在很多問題,如卧室健康混亂,濫伐果實刮紙,包裝等現象普遍。

有些學生認為學習是我們的主要活動,清潔浪費浪費時間學習;有些學生認為,容易投擲廢紙很小,不會帶來 對於一個重大事故,不值得大驚小怪。有學生拾起垃圾是一個低優先級,失去面子,我們不屑做。

我告訴你關於廢紙的兩個故事:

第一。美國有福特,福特是一個人,他從大學畢業,到汽車公司候選人。當他進入辦公室時,他在地下找到一張紙,彎下腰,拾起來,發現這是一張紙,把它扔進垃圾桶。然後去了主席的辦公桌説,我要申請福特。主席説,很好,福特先生,你已經被我們僱傭了。福特驚訝地説:長,我認為前幾個比我更好,你是怎麼僱我的?主席説:福特先生,前面三個真的比你高,但他們的眼睛只能看到大的東西,看不到什麼小東西。你的眼睛可以看到小東西,我想人們可以看到小東西,未來可以自然地看到事件,所以我只僱傭你。福特如此進入公司,該公司很快在世界上名聲大噪。

第二。據網上新聞:去年,黃金週,國內旅遊景點,中國遊客丟丟食物,廢紙等垃圾,旅遊景點一片混亂,難看。一些 韓國遊客靜靜地拾起垃圾到處,扔進下一個垃圾桶。為此,在線討論一直擔心人們的素質。

同學們,這兩個廢紙故事,你能引起你的思考嗎?的

細節有所不同。房子不掃過什麼掃地球!一個沒有認真清潔的學生,不會認真地做好學習。有混亂拋投的人的習慣,在研究中會如此,失去了三個。文明程度低,即使研究無論多好,知識多,不能成為一個天賦,它不會有大的行為。

那麼我們應該怎樣做校園衞生?

我動議:

一個是仔細清理。教室,卧室每天掃一掃,不要留在健康角。注意個人衞生,儀器儀表清潔大方。

二,我們要注意清潔,不要拋棄垃圾。不吐,不亂骯髒的水,不亂拋垃圾,浪費。學生應該知道,當你留下一張廢紙,你也失去了你的身份和品位。垃圾到箱子,污水到池。食物在步行時不能吃。禁止在地上塗鴉。在混亂拋出不文明的行為,要做所有的街頭老鼠喊,讓這個 學生知道錯誤的糾正壞習慣。學生應該互相提醒,相互監督,互相幫助。

三是向下彎,拾起一個拾起。拿起一張紙是純的,純是自己的精神,故意擦拭是一片污染,淨化是自己的心。彎下腰,拾起一個拾起。你的美德,你的質量,會靜靜地顯示,你的心開花更明亮,更芳香。學校倡導我們學習雷鋒好人做好事,我覺得在校園裏拾起垃圾是每個人都可以做的,每個人都有機會做好人。

讓我們確定這樣的目標,校園衞生乾淨整潔,成為一個亮點,讓我們攜手創造一個乾淨的環境,建立一個美麗的校園。

五月四日國旗下演講稿 篇9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世界糧食日。每年的10月16日為世界糧食日,旨在呼籲全球共同節糧愛糧。

我想,很多人同我一樣。當聽到“世界糧食日”的時候,會有那麼一瞬時的驚愕。對於高中生,它既不像“法定節假日”一樣會帶給我們假期,也不像“教師節”那樣充滿着温馨。的確,這會是一個略顯沉重的主題,然而不可否認,“民以食為天”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我想,很多人應當同我一樣。從小就熟記“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也曾在地理課上學過中國的基本國情:狹小的耕地上,養育着十三億的子民。可是,當各地大旱顆粒無收的場景頻頻出現在新聞裏,我們依舊“淡定”,食堂裏,仍然是幾大袋的飯菜垃圾。

我想,很多人應當同我一樣。我們知道節約糧食其實只是舉手之勞。不挑食、不偏食,將自己碗裏的飯菜吃乾淨;不攀比,不虛榮,用簡單可口代替奢華靡費。可是太多時候,我們常説,這些事情不重要,我們要追求“更加重要”的事情。

可是,又有什麼事情的重要性能與“糧食”抗衡?

人類每一項的日常活動,社會每一天的日常發展,都是金字塔的上層建築。而根基,卻是任何事物替代不了的——糧食。古書講“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當我們把上層建築建設的愈來愈精準和完美,這座金字塔倒塌時的破壞也就愈來愈難以彌補。

我們都是一樣的生命。當我們面對一碗可口的米飯,我們是否真正體會過“粒粒皆辛苦”的含義?每一粒糧食,背後都將是中國八億農民的血汗,都將是他們一輩子“背朝黃土面朝天”的命運。

我們都是一樣的生命。面對食堂裏大袋的剩飯,我們又是否想過他們對於生命的意義。中國大地上有多少學生,一週的午飯僅僅是乾冷的饅頭;遙遠的異國又有多少孩子,“吃飽每一頓飯”是他們可望而不可即的夢?

一粒糧食,背後牽掛着的不僅僅是他人的勞動和付出,而是,生命。

想到這些,我們還怎會忍心浪費那一粒糧食?

我們都一樣,我們都是一樣的生命,擁有同等的權利。

我們都一樣,我們都曾經忽略過,我們都曾經遺忘過,但是,同學們,只要我們從現在開始覺醒並付出努力,所有的一切都將變得不一樣。

五月四日國旗下演講稿 篇10

老師、同學們:

昨天5月20日我們國家一年一度的中國小生營養日。説起營養呀,同學們可不重視了,下面老師跟大家談談這個問題。

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國小學生中挑食、厭食、偏食者日益增多,很多學生都養成了喜吃零食、不愛吃主食的習慣,導致學生中營養不良者日益增多。再加上學習、精神的壓力很大,這就容易患上貧血等疾病。同時部分學生和家長缺乏合理營養知識,學生片面地攝入高脂肪、高蛋白食物,加上運動量不足,我國青少年肥胖症發生率逐年升高,有的地方高達15,3%。中學時代是長知識、長身體、增強體質的最重要、最有利的時期。良好的營養、適當的鍛鍊和合理的作息是影響其身心發育的三個重要因素。為了青少年茁壯成長,應大力普及學生營養知識,為學生提供合理的飲食結構。學校應根據不同食物所含的營養素和不同年齡段學生的營養標準,合理調配膳食,做到葷素、粗細搭配,平衡健康。

青少年日常飲食應多樣化,以提供充足、全面、均衡的營養,保證身體發育所需。青春期飲食應注意:

1養成吃早餐的良好習慣特別要注意的是要吃好早餐。上午緊張的學習和活動,要求早餐必須含有充足的熱量。有些學生早晨匆匆忙忙湊合着吃一點就趕去上學,上了兩節課,肚子就空了。等到第三、四節課就出現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等現象,影響正常的學習。因此,早餐要特別予以重視,應占一天總熱量的1/3,可增加一些營養豐富的雞蛋、牛奶、花生、大豆等,有條件的還可供給一次課間加餐,以保證學生們能精力充沛地學習。青少年時期是智力投資和體質投資的黃金時代,只有不誤“天時”,才能生長髮育完好、體質健壯、思維敏捷、健康成長。

2飲食多樣化:合理營養對青少年健康成長及學習有着很重要的意義。按營養學要求,青少年一日的膳食應該有主食、副食,有葷、有素,儘量做到多樣化。合理的主食,是除米飯之外,還應吃麪粉製品,如麪條、饅頭、包子、餃子、餛飩等。根據營養學家建議,在主食中可摻食玉米、小米、蕎麥、高粱米、甘薯等雜糧。早餐除吃麪粉類點心外,還要堅持飲牛奶或豆漿。

3參加體力活動,加強體育鍛煉適量運動和合理營養結合可促進青少年生長髮育、改善心肺功能、提高人的耐久力、減少身體脂肪和改進心理狀態等。這種經濟、實用、有效、非藥物又無副作用的措施,對於提高青少年的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起着重要的作用。

同學們,讓我們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健康成長起來!

五月四日國旗下演講稿 篇1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

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聯合國將20xx年至20xx年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題確定為:“普遍可及和人權”,意在強調實現艾滋病預防、治療、關懷和支持的普遍可及是保護人權的當務之急。我國20xx年世界艾滋病日的宣傳主題仍然是“遏制艾滋,履行承諾”,副標題是“權益,責任,落實”,旨在進一步加強領導,落實責任,採取更為有效的措施,全面實現艾滋病預防、治療、關懷和支持服務普遍可及的目標,動員社會各界積極參與防治工作,關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及其家庭,消除歧視。

艾滋病,醫學全名為“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症”,是人體感染了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又稱艾滋病病毒所導致的傳染病。通俗地講,艾滋病就是人體的免疫系統被艾滋病病毒破壞,使人體對威脅生命的各種病原體喪失了抵抗能力,從而發生多種感染或腫瘤,最後導致死亡的一種嚴重傳染病。這種病毒終生傳染,破壞人的免疫系統,使人體喪失抵抗各種疾病的能力。當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免疫功能受到病毒的嚴重破壞、以至不能維持最低的抗病能力時,感染者便發展為艾滋病病人。隨着人體免疫力的降低,人會越來越頻繁地感染上各種致病微生物,而且感染的程度也會變得越來越嚴重,最終會因各種複合感染而導致死亡。艾滋病主要通過血液、不正當的性行為、吸毒和母嬰遺傳四種途徑傳播。國際醫學界至今尚無防治艾滋病的有效藥物和療法。因此,艾滋病也被稱為“超級癌症”和“世紀殺手”。

關於艾滋病的最基本知識:

1、艾滋病是一種目前尚無有效治癒方法但是完全可以預防的嚴重傳染病。

2、艾滋病主要通過三種途徑傳播:性接觸、血液和母嬰傳播。

3、預防經性途徑傳染艾滋病首先是潔身自愛、遵守性道德,其次是正確使用避孕套。使用避孕套不僅可以避免懷孕,還可以預防性病和艾滋病。

4、預防經血液途徑傳染艾滋病首先是不要吸毒,特別是不能共用注射器或使用未消毒的注射器靜脈注射毒品。

5、預防經血液途徑傳染艾滋病的另一個方面是避免使用未消毒的器械拔牙和其他侵入人體的操作,避免使用不安全的血液和血液製品。

6、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婦女避免懷孕和哺乳可以預防經母嬰途徑傳染艾滋病。

7、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在發展成艾滋病病人以前通常可以沒有任何症狀的生活很多年,外表看上去完全正常,但他們能夠將病毒傳染給其他人。

8、與艾滋病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一般生活工作接觸是不會傳染上艾滋病的,不必恐懼與艾滋病病人接觸。

9、不要歧視艾滋病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給予他們人道主義的關心和幫助有利於預防和控制艾滋病。

10、艾滋病威脅着每一個人和每一個家庭,預防艾滋病是全社會的責任。

同學們讓我們積極參與防治工作,關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及其家庭吧!

五月四日國旗下演講稿 篇12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是我國的法制宣傳日。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嚴以律己,做遵紀守法的好學生》。 俗話説:“不依規矩不成方圓”,無論做什麼事都要有個規矩,否則就什麼也做不成。對國家、社會來説,這個規矩就是法律。依法治國是我國的治國基本方略,是社會進步、社會文明的一個重要標誌,是我們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必然要求。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未來希望。少年兒童法律素質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未來社會的穩定程度。正處在生理和心理的生長髮育階段的你們,可塑性很強,從小培養法律意識,進行普法教育,不僅可以預防和減少違法犯罪,更重要的是能促使我們養成依法辦事,遵紀守法的良好習慣。

鄧小平同志説過:“法制教育要從娃娃抓起。”作為新世紀的國小生,我們要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識,自覺學習基本的法律知識,逐步培養法律素質,成為一個遵紀守法的好公民;我們要善於運用法律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自覺不損害他人和社會的利益;我們要熱心宣傳法律法規,以正確的法制觀念去影響身邊的人,帶動周圍的人,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

同學們,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知法守法,與法同行,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必經之路。讓我們行動起來,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自覺做到知法、懂法、守法、護法,為推進我國依法治國方略的實現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我的國旗下講話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五月四日國旗下演講稿 篇13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國旗下演講的題目是“人道、博愛、奉獻”。

今天是第65個世界紅十字日。1820xx年的這一天,紅十字運動的創始人亨利•杜南誕生於瑞士。為了表彰亨利•杜南的功績,1948年,紅十字會與有關部門決定將他的生日命名為世界紅十字日,這一天成為國際紅十字會運動中最重要的紀念日。每年的這一天,全世界1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億多會員和大批志願工作者,以各種形式舉辦活動,來紀念這位偉大的人道主義者,弘揚無私奉獻的精神。

一百多年來,亨利•杜南樹起的紅十字旗幟,跨越種族、疆域、信仰和時空,飄揚在硝煙瀰漫的戰場,飄揚在瘴癘肆虐的疫地,飄揚在水火橫行的災區,飄揚在渴望得到幫助的人們的心裏。

紅十字不僅成為醫療衞生事業的標誌,它還成了人們生命和安全的救星,成了向戰爭受害平民、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中的災民、難民傳播愛的使者。

紅十字運動的本質是“保護人的生命”,“人道、博愛、奉獻”是紅十字會的偉大精神,在這一偉大精神的感召下,紅十字這一偉大事業在備災救災、維護人的健康、保護人的生命、促進世界和平等方面發揮着其它任何組織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紅十字精神一直圍繞在我們身邊,無論是汶川地震,還是西南乾旱以及玉樹地震,紅十字標誌總是那樣鮮豔地展現在我們面前,給苦難中的人們以安慰和支撐。紅十字會以其人道主義宗旨和遵循的“人道、公正、中立、獨立、志願服務、統一、普遍”的基本原則,被世界各國所接收、維護和尊重,它所倡導的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已經成為全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

國際紅十字運動140多年和中國紅十字會100多年的歷史證明,紅十字事業是崇高而偉大的事業。

同學們,我們今天紀念這個節日,就是要學習亨利•杜南先生無私奉獻的精神,學會關心、關愛他人,時刻向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伸出無私援助的手.做一個充滿愛心、樂於奉獻的人。

五月四日國旗下演講稿 篇14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講話的主題是《五月八日--值得紀念的日子》。

再過兩天就是五月八日了。大家可能很奇怪:五月八日有什麼呀?五月八日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世界紅十字日。五月八日也是紅十字運動創始人亨利•杜南先生的生日。 1820xx年的這一天,紅十字運動創始人亨利•杜南先生誕生於瑞士。一百多年來,他樹起的紅十字旗幟,跨越種族、疆域、信仰和時空,飄揚在硝煙瀰漫的戰場,飄揚在瘴癘肆虐的疫地,飄揚在水火橫行的災區,飄揚在渴望得到幫助的人們的心裏。

20xx年1月26日,印度普傑發生了里氏7.9級大地震,財產損失高達40多億美元,1千多個村莊受災,傷亡人數無法估計。 20xx年5月12日我國四川汶川發生7.8級大地震,造成 69227人遇難,374643人受傷,失蹤17923人。就在前不久我國四川雅安又發生了7.0級大地震。天災無情人有情:在災難發生之時國際紅十字會向災區人民伸出了援助之手,世界紅十字會給予災區人民大力幫助。 在災區,到處都可以看到飄揚着紅十字小旗的救災點,國際紅十字會有關工作人員忙碌的身影到處可見,他們配合政府和軍隊協調安排來自各國的救援隊伍及物資。

紅十字運動是人類文明進步的象徵。紅十字不僅是醫療衞生事業的標誌,它還是人們生命和安全的救星,它更是向戰爭中受害平民和自然災害、突發事件中的災民、難民傳播愛的使者。為了表彰亨利•杜南先生的功績,1948年,世界紅十字會與有關部門決定將他的生日五月八日命名為“世界紅十字日”。這一天成為國際紅十字會運動中最重要的紀念日。每年的這一天,全世界1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會員及紅十字會志願工作者,都會以各種形式舉辦活動,來紀念這位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以此來弘揚無私奉獻的精神。

同學們,我們今天記住五月八日---世界紅十字日,就是要學習杜南先生無私奉獻的精神,學會關愛他人,時刻向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伸出無私援助的手,做一個充滿愛心、樂於奉獻的人。

五月四日國旗下演講稿 篇15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控制結核,人人有責》。

同學們,每年的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結核病日”。下面我給大家介紹一下有關結核病的常識:結核病是一種由結核桿菌感染引起的經呼吸道傳播的慢性傳染病,結核桿菌可能侵入人體全身各種器官,但主要侵犯肺臟,稱為肺結核病。結核病在全球廣泛流行,嚴重危害着廣大人民羣眾的身體健康,已成為重大的公共衞生問題和社會問題。它曾經是危害人類的主要殺手,奪去了數億人的生命。

而學校是人口密集,傳染病多發地點,那麼我們應該怎樣預防結核病呢?

第一.要控制結核病的傳染源。我們最常見的結核病傳染途徑是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膚。

第二.瞭解結核病防治知識。要懂得結核病的危害和傳染方式,自覺養成良好的衞生習慣。不要近距離面對他人打噴嚏或者大聲説笑。青少年應定期進行體格檢查,做到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一旦發現有發低燒、夜間出虛汗、咳嗽、咳痰,二十多天不見好轉或者痰中帶有血絲等肺結核的可疑症狀時,應及時到結核病防治機構診治。

第三.要注意勞逸結合,生活有規律,保持足夠的營養和睡眠,適當增加户外活動,提高抵抗力,減少發病機會。

最後,預祝老師、同學們都有個強健的體魄,更好的生活學習。、

五月四日國旗下演講稿 篇16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踐行志願服務,辦好文明校運》。

在20xx年北京奧運會和20xx年南京亞青會上,有一羣人,他們遍佈賽場內外,甚至大街小巷;人們親切地稱他們“小紅帽”、“紅馬甲”;他們互不相識,但有着共同的信仰:奉獻、友愛、互助、進步;他們沒有冠軍的光環,但更值得尊重;他們就是青年志願者。

20xx年,共青團中央、中國青年志願者協會共同決定把3月5日作為“中國青年志願者服務日”。把“志願者”定義為:志願貢獻個人的時間、精力,在不謀求物質報酬的前提下,從事社會服務事業,為推動社會進步提供服務的人。

也許“不謀求物質報酬”、“推動社會進步”這些定義聽起來很大、很遠,甚至讓人懷疑是不是要求太高了?其實志願者離我們並不遙遠,我校的許多同學都是優秀的志願者。在省淳中百年校慶期間,262名青年志願者參加了校慶志願服務,他們發揮自身優勢,無私奉獻、腳踏實地地做好各自的工作。第一次做志願者的他們可能還不夠專業、不夠成熟,但他們的熱情與踏實贏得了歷屆校友認可。在此,我提議: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向他們表示感謝和鼓勵!

11月2日,我校將舉行校運動會,已有180名同學申報志願者。相信有了他們的努力,運動會一定可以更加順利地進行。當然,僅靠志願者和老師,是不夠的,必須得到全體師生共同支持。為了大家更好地參與運動會,我有3點提醒:

1、安全方面,往返路途中注意交通安全,賽前1個半小時進食,賽前做好準備活動,不要在投擲區域內穿越,不要在100米終點拍照;

2、參賽方面,提前30分鐘檢錄,集體項目要提前召集隊員;

3、志願者帶隊老師和分工表將貼在體育館南大門,請隨時關注志願者培訓。

另外,有3點要求:1、穿校服進校;2、不要邀請校外朋友來校;3、不要隨地扔垃圾。希望大家積極配合!

五月四日國旗下演講稿 篇17

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我是來自七年級三班的世界上有一面旗幟,不分國籍、不分種族、不分政治體制,只要出現了危害人類共同利益的事件,那一面旗幟就會高高飄揚在那裏。這一面旗幟就是紅十字會旗。

5月8 日是世界紅十字日。紅十字是人道和奉獻的標誌,是文明和友愛的象徵!紅十字的起源同學們已經在晨會課上聽過,千百年來,人類社會的發展總是在戰爭和災難的陪伴下,一步步走向文明與昌盛,人類為了減輕戰亂、天災而進行的拼搏和抗爭從沒有停止過。多年來,國際紅十字運動,因其關愛生命,倡導和平的宗旨,贏得了全人類的認同和信賴,因為它是人類文明進步的象徵,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人道主義行為,是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甚至不同宗教已經取得共識的呼喚。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中國紅十字會名譽會長對這一組織作過這樣的評價:“紅十字事業是崇高而偉大的事業”。紅十字會所信奉的“保護人的生命和健康”的口號,是人類文明發展的需要,也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

老師同學們,我們今天紀念這個節日,就是要學習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學會關心、關愛別人,時刻向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伸出無私援助的手,做一個充滿愛心、樂於奉獻的人,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為幫助社會弱勢羣體和我校中需要幫助的同學們無憂無慮地、健康地生活,表一份愛心,獻一份真情。

五月四日國旗下演講稿 篇18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關愛殘疾人》。

同學們,當你每天迎着朝陽,走向光明的人生時,你可曾想到在我們周圍有一羣人卻是需要依靠冰冷的輪椅度過人生的每一個台階;當你和家人齊聚在電視機旁,共同觀賞每一個精彩節目,你可曾想起你周圍還有一羣人卻連聆聽鳥語、欣賞藍天也是一種奢望。同在一片藍天下,這些殘疾人的生活,相比我們,又是如此的艱苦!面對命運的不公平,他們,更需要家人的親情和世人的温情。因此,聯合國確定 12 月 3 日為“國際殘疾人日”。

據統計,我國有 6000 多萬殘疾人,但他們身殘志堅,用堅強的笑容,譜寫出一曲曲感人的樂章。有的在殘奧會上獲得金牌,有的成為音樂家,作家等,如:張海迪,她五歲時因患病,腰部以下癱瘓,她無法上學,在家自學了中學課程,又自學了大學英語,還學了日語,德語等,翻譯了 16 萬字的外文著作;又如周婷婷,從一位啞女變為了神童,被著名的哈佛大學錄取;還有讓我們感動的《千手觀音》這個節目,表演者也全是聾啞人!

所以,在生活中,面對殘疾人,我們不應有歧視,不應有隔閡,有的只能是扶持和幫助。其實,真正的關心就在身邊的小事之中,給殘疾人一個攙扶只需你付出一隻手的力量,給他們讓一個車上的座位只需你付出站一會兒的辛苦。愛護他們的專用設施只需你付出繞一點彎路的時間。給予能給別人送去幫助,同時也給自己帶來一份快樂,這是一種善良,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精神。讓我們懷有一顆博愛之心,用真心來關愛生命,關愛殘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