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夢國旗下講話稿

人因為有了夢想而有了希望,有了希望而有了方向,有了方向而有了前進,有了前進而有了未來。夢想一直不斷地伴隨着中國,中國因此也發展而強大,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20xx年中國夢國旗下講話稿,僅供參考。

中國夢國旗下講話稿
20xx年中國夢國旗下講話稿篇1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大家好!自從有了人類,人類夢想的話題就始終縈繞在我們的耳邊。今天我們發言的主題是“航天夢、中國夢”。

今年的中秋佳節,“天宮二號”飛上青雲端,開始了新的探月之旅。當中秋賞月遇到中國探月,當“舉頭望明月”的遐想、品嚐月餅的甜香,遭遇發射前的興奮擔心、成功後的激動喜悦,這個中秋節我體驗到的是中國傳統文化浸潤與現代尖端科技展示的完美結合。空間實驗室入駐太空,是中華民族幾千年飛天夢想的又一次升騰,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又一次升騰。

航天夢、中國夢,這是一個炎黃子孫永恆的話題。

人因為有了夢想而有了希望,有了希望而有了方向,有了方向而有了前進,有了前進而有了未來。

夢想一直不斷地伴隨着中國,中國因此也發展而強大,因為有了對宇宙的好奇、火的希冀、文化的憧憬,我們有了造紙術、指南針、火藥、活字印刷術;因為有了對大國崛起的夢想,我們敢於韜光養晦、卧薪嚐膽。

夢想無大小,當中國處於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時代,周恩來有了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的夢想;當莫言夢想着一天三頓能夠吃上餃子的時候,他開始了寫作。而我們,在夢想着進入高等學府的時候,手中的筆不由得加快了運轉的速度。

夢想是美好的,它是對美好未來的嚮往,而對人類發展具有積極推進意義的夢想無疑是最美好的夢想之一。作為中國人,在當今中華兒女渴望在世界民族之林實現抱負的時候,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的 “中國夢” 無疑是我們中國人最美好、最神聖、最偉大的夢想。

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是的,夢想是基於現實的,在什麼時候就應該有什麼夢想,夢想離不開現實,等着去被實現,脱離現實的夢想那只是痴人説夢。

夢想的美好和光彩在於它被實現的那一刻,而要實現夢想必須通過艱辛的勞作和不懈的努力。

“中國夢”,等待着我們去實現,“中國夢”,要求我們在學生年代就發奮學習、不懈奮鬥。“中國夢”,要靠我們去實現,“中國夢”,離不開我們今天的點點滴滴。“自強不息,追求卓越”不只是我們的學校精神,更是我們成為大氣人、成就“中國夢”的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

在奧運會的賽場上,中國健兒不僅大量地收穫金牌,讓掌聲把五星紅旗託上藍天,而且冷靜地面對裁判針對中國選手的不公,展現了大國的自強與包容。

在後金融危機時代,中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加強和亞歐非及世界各國互利合作,是要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承擔更多責任義務,為人類和平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在杭州G20峯會上,講話針對全球經濟治理等問題,提出了世界人民非常期待的“中國方案”,為世界經濟勾勒了嶄新藍圖,這些都體現了一個負責任大國的擔當。

積沙成塔,集腋成裘。正是這樣一次次激動人心、令世人矚目的升騰,使現在的中國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更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心,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偉大目標。為了實現這一偉大目標,特別需要也值得我們每個炎黃子孫用盡自己的洪荒之力,在所不惜。

悠悠五千年,中國曾有無數輝煌。從中國的“四大名著”到中國古代的文人墨客,那曾經的影響深遠;從唐太宗李世民的“貞觀之治”到唐玄宗的“開元盛世”,那曾經的舉世矚目。昨天的一切都已經漸漸地淡去,而今天,我們要通過努力,通過我們的“中國夢”,把那曾經的微笑、曾經的榮耀、曾經的輝煌……統統地找回!

20xx年中國夢國旗下講話稿篇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很高興能夠在這莊嚴的國旗下演講,今天我們演講的題目是《我的中國夢》。

個人,都會有一個“中國夢”,就好像每個人都可以仰望星空,星光灑在每個人的臉上,照亮更加豐沛的人生,也照亮更加燦爛的中國。

在參觀《復興之路》時説:“每個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夢想。現在,大家都在討論中國夢,我以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歷史告訴我們,每個人的前途命運都與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會好。”

在過去的120xx年裏,鮮有國家的歷史像中國這樣跌宕起伏、悲喜交加。夢想,記錄着這個國家的屈辱,也記錄着這個國家的榮光。1920xx年,當張伯苓提出“中國人不是東亞病夫、中國人也要參加奧運會”的時候;1920xx年,當陸士諤在小説裏幻想“上海租界收回,洋人不再趾高氣揚。一橋飛架南北,浦東闢地造屋大開萬國博覽會”的時候,他們不會想到,他們的強國夢將一直輾轉傳遞到百年後的國人手上。風雨百年,相當長時間裏,這片土地上的夢想都更像是與生俱來的集體夢想,滿載着一個大國雪恥與復興的期望。

在過去的30年裏,鮮有國家的國民像中國人這樣,在歷史大潮中經歷着如此紛繁複雜的命運變遷。夢想,見證了個體的掙扎與奮鬥,也見證了鉅變帶來的種種機緣。多年前,當少年李連杰為了“給住的、吃好的,能分擔家用”而刻苦練武的時候,當一次次落榜的俞敏洪為了“走出農村”而埋頭考試的時候,他們根本不會想到自己有朝一日會成為偶像、自己的傳奇會被一講再講。事實上 ,激盪三十年,這片土地上盛產的一直是最直白、最樸素的温飽夢想、脱貧夢想、創業夢想。正是億萬普通中國人改變自身命運的現實衝動,那種骨子裏的勤勞跟堅韌,成為創造奇蹟、生生不息的強大力量。

如今物質日漸富足,國力持續提升,新世紀的中國夢少了些沉重,多了些自由與開放,更多地閃爍出精神需求的光芒。今天的夢想不一定都是宏大敍事,袁隆平“幹到九十歲,種出畝產一千公斤雜交水稻”是夢想,高原上的藏族小女孩喜歡跳舞、以後想當個舞蹈老師也是夢想。夢想也不一定都那麼自我、那麼“本土”、那麼物質,創造財富是夢想,用手中的財富回饋全世界、影響全世界也是夢想。也許,現在“我的夢”中還有一些迷惘,“中國夢”中也還有太多需要自我完善和提升的地方,但每個夢想都值得尊重,並應該獲得被平等放飛的機會。

就在我們身邊,一個教師的中國夢,就是渴盼通過教育讓我們找回曾有的優美與崇高,讓我們現在的每一個孩子、每一位學生,將來的每一位公民驕傲幸福地生活在自我的家園中。一個學生的中國夢,就是希望美麗的中國是清澈的江流入海,晶瑩的雪花徐徐飄落,滿園的春色關不住,火紅的楓葉紅如二月花;希望抬頭可以望見閃閃發光的星星,張嘴可以品嚐到甘甜可口的清泉,睜眼可以飽覽鮮豔美麗的花朵……

人生因夢想而高飛,人性因夢想而偉大。夢想就是生命的一雙無形翅膀,惟有夢想的力量才能激勵和激發我們擺脱平庸和低俗,克服人性的弱點,走向優秀和傑出。高中生的我們,夢想是那麼多樣那麼多彩,但請記住:為國出力是新時代我們不變的堅守,夢想的彼岸之花也必然在破繭化蝶的那一刻為我們怒放!

我的演講結束了,謝謝大家!

20xx年中國夢國旗下講話稿篇3

老師們、同學們,早上好!

再過幾天就是我們偉大祖國67週年的節日---國慶節,利用今天國旗下講話的機會,我想談談愛國主義這個話題,我講話的題目是《中國信心共築中國夢》。

復旦大學張維為教授曾就“中國信心”在中國乃至世界各地做演講,引起了熱議。

他在演講中説,過去三十年啊,對中國的預測,一種是樂觀的,一種是悲觀的,但是有意思的是,三十多年過去了,我們回頭一看,樂觀的幾乎都是對的,悲觀的幾乎都錯了。

20xx年6月初,他結束德國考察,當他從陳舊逼仄的柏林機場,回到巨大嶄新的北京首都機場三號航站樓時,同行的朋友笑着説到:“發展中國家的設施,就是發達。”

過去數年,他曾多次往返於美國、日本、歐洲,在跨文化的交流中,類似的感受還有很多:

從布魯克林髒亂的河濱公園遙望曼哈頓島,他覺得並不比從外灘眺望陸家嘴更令人驚歎。

從杭州到上海,和諧號曾以350公里/小時的速度飛馳,但從東京去仙台,新幹線的速度鮮能超過250公里。

在德國漢堡,當地正如火如茶推進智能城市建設,但所用互聯網技術,並不比北京的更先進……

三十年前,一箇中國人來到美國時會被機場、高速公路、超市、摩天大樓所震撼,對於今天的中國人來説,這種視覺衝擊感已經蕩然無存。

即使這樣,黨中央提出了兩個“一百年”的中國夢,卻有很多人持懷疑態度,不自信,沒有信心,在他們心中,總覺得還有一個非常理想的彼岸世界,就在西方,特別是美國。

曾經有一個青年教師提出了個頗為尖鋭的問題:為什麼那麼多人要移民?

張教授做了個研究,就是至少70%的人,出國之後會變得更加愛國,不管他加不加入那個國家的國籍,一出門就愛國,效果比有些正式教育還要好。

事實上,根據有關移民的數據,我們現在的移民還非常之少,就過去三年平均的這個移民,是每年19萬,一年19萬是個什麼概念?

小小的波蘭,還是所謂的民主國家,人口四千多萬,去年移民50萬。

我們這個民主的台灣省,人口比上海還少,2300萬,現在在中國大陸生活工作學習的台灣同胞多少人?150萬,這是最保守的估計。

美國,你只要稍微有點起碼的對這個國家的常識就知道,這個國家三個世界組成:第三世界、第二世界、第一世界。

如果你不幸墜入美國的第三世界,對不起,我估計你的壽命和非洲人差不多,五十來歲。

如果你像我們許多的留學生那樣,通過自己的努力,進入美國所謂的第二世界,變成一箇中產階級,你問問這些人,過去二十年,你的實際收入有沒有增長?你買了房子的話,你的房子有沒有增值?你對以後在美國的退休生活有沒有信心?

我不是説美國什麼都不好,美國有很多地方不錯的,但是我説我們應該平視美國,平視西方,既不要仰望,也不要俯視,這樣可以防止被西方被美國忽悠。

中國崛起到今天這個地步,進步無疑是世界最大的,可以説是人類歷史上沒有見到過的。

我們脱貧的人數,是世界脱貧人數的80%,我們的成就恐怕超過所有其他發展中國家的總和。

單就經濟總量最保守的估計,十年之內,GDP應該超過美國了,如果單就購買力評價,20xx年中國經濟規模已經超過了美國,美國一箇中產家庭,一年家庭淨資產是7.73萬元美元,而在中國的發達板塊北上廣(大約3億人左右),人民幣47萬元已不在話下了,還有一個衡量指標就是人均壽命,可以活多久,北京、上海82歲,紐約79歲。

這是張教授《中國信心》演講中的關鍵東西,看過之後頗受啟發,大量的事實、數據表明,黨的提出的兩個一百年的中國夢,一個是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週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是在新中國成立一百週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都是可以完成的,對此我們要充滿信心。

實踐、時間這兩者是檢驗道理對錯最好的標準,再過十年,中國VS美國,再過二十年,中國VS西方,再回過頭來看二十年前人家對中國和西方的判斷,就將得到答案!我就知道二十年前我吃的什麼,住的什麼,現在吃的和住的是什麼!自己生活和經歷有一個對比,不會被別人講的忽悠。

我們對比就是:二十年前想都不敢想---此時的生活條件!難道你活的比二十年前要苦要差?那麼看來比以前要好,而且生活質量是在進步,這就是---前進。

老師們,同學們,我們正生活在這樣一個偉大的時代,我們有幸成為這個時代的弄潮兒,為了不辜負這個偉大的時代,我們從跨入二中大門那一天就應該時刻牢記: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我們有理由堅信:只要我們有信心,我們就一定要圓自己的大學夢!只要中國人民有信心,中華民族就一定能實現偉大的復興,共圓中國夢!

講話完畢,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