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金秋十月國旗下講話(通用15篇)

2022金秋十月國旗下講話 篇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2022金秋十月國旗下講話(通用15篇)

大家好,我是來自高三14班的錢秦帥。

金黃色的秋天,我們迎來了開學之後的第一個假期——中秋節,在兩天前已經結束了。雖然已經過去,但是前天晚上與姐姐賞月,吃肉鬆餅,下飛行棋的畫面卻還歷歷在目。同學們在家肯定也有一段愉快美好的回憶,即使是中秋節晚上就返校的同學在皎潔的月光照射下也會有股淡淡的幸福感瀰漫心頭。

送走了中秋節,馬上我們又來到了另一個節日面前,身為一名學生,沒有人比我們更熟悉這個節日,它簡直就是為了我們學生感謝、感激、感恩老師而誕生的,所以它有一個美麗動聽的名字——教師節。

自古以來,教師就是一個集責任與義務於一身的職業。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者矣。這句大學聯考必背文言文詮釋了一位教師的職責。但是,作為一名學習了十幾年的資深學生,在我看來,除了傳道授業,作為一名老師,他更是一名愛的傳播者,不同於父母之愛,也不同於朋友之愛,那是一種真真正正的不求回報的無私博大的愛。就像我的班主任陳老師,他很年輕,只比我大了8歲,正值花季,本應該找份輕鬆的工作,一天工作8小時,晚上留出時間做他應該要做以及父母希望他去做的大事,但是他卻選擇了去做一位人民教師。到底是什麼能夠讓一個花季男子毫不猶豫地放下那份安穩甜蜜而去選擇一個早上六點上班,夜裏十點,甚至十一點到家,還要辛苦備課到凌晨的工作呢?你們想的沒錯!因為他畢業於浙江師範大學,要找一份專業對口的工作!但這是正確答案嗎?不!那只是參考答案!是因為他心裏有愛,是對我的愛,對你們的愛,對大家的愛,對全瑞安,全温州,全浙江,全中國幾千萬學生的愛!在這份濃濃的愛意下,我們茁壯成長!

有人説:“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熱愛別人的孩子是神聖!”同學們,我們都是別人家的孩子,而我們的老師所給予的恰恰就是這種神聖的愛!我來幫大家理解一下這種愛的感覺。其實,家長疼愛孩子和老師關心學生和QQ農場的道理是一樣的,家長疼愛孩子就是我們在照顧自家的那幾塊紅土地、黑土地,而老師關心學生則是幫幾千塊甚至幾萬塊的土地除草、施肥,就點鼠標那功夫也要把你累得跟跑了幾億米一樣,還有如果你是班主任,還要關心學生們再道德方面的成長,也就是説,他還要幫你照顧QQ牧場裏面那幾只蠢蠢欲動的小鹿,拍蚊子、掃大便等等。面對幾十個學生,他們抱怨過嗎?當然抱怨過!這是人的天性,不可避免!可是他們卻沒有放棄,只為心中堅持的那份愛!想到這裏,不知道大家的感覺怎麼樣,我只覺得自己很幸福!幸福自己有這麼偉大的老師們愛我,幸福老師不嫌棄並不出眾的我,幸福我有這個機會站在這裏,向全世界宣佈我有多麼幸福!請允許我獻上我為天下所有盡職盡責的老師寫的一首詩:

你是天上的太陽,我是你懷抱裏的月亮。

你是強勁的風兒,我是你攜帶的一粒沙。

我是你散發的熒光之火,在遼闊的星空下閃亮。

我是你心靈的一滴露水,在你的保護下我純潔無暇。

啊!老師!你是我的眼,

帶我領略四季的變化。

在你懷裏,寒冬到來,我也覺得温暖。

最後,為大家補上一句中秋快樂,祝全體老師節日快樂,身體健康!祝同學們學業進步,快樂成長!謝謝大家!

2022金秋十月國旗下講話 篇2

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在國旗下國旗下講話是”習慣,學習之翼.”.

培根説:”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

培根的這一句對於習慣的強烈感歎,更是印證了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良好習慣帶來的巨大成就.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有一個習慣,那就是在清晨儘早開始一天的工作,他每天五點半起牀,做早操,喝杯牛奶吃塊麪包,然後就開始工作,當他習慣了六點鐘開始工作以後,又努力再提早十五到二十分鐘,幾十年如一日,從不間斷。他三十幾本教育方面的書和三百多篇學術論文都是在早上五點到八點寫成的。好習慣成就了一位舉世聞名的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

同學們,今天已是10月19號,九月的腳步聲已經漸行漸遠,而開學也已近一個多月了 ,你們是否已經養成了良好的習慣呢?

剛剛進入高一的同學,高一是一個適應的時期,更是一個為終身的好習慣奠定下基礎的重要時期.剛剛進入高中生活的我們可能正面臨作業難以按時完成,學習更不上老師的進度,甚至在生活方面更有洗澡洗漱的時間安排與其他同學發生衝突等等一系列的學習,生活上的問題.,這些問題有如攔路虎般橫在我們的眼前,因此養成良好的習慣來適應這種生活就顯得愈發重要.

聖人孔子説:"三人行,則必有我師.”在這種種的問題面前,向學長學姐學習他們的先進經驗與良好的習慣就是我們的終南捷徑.每天早起十分鐘,讀誦師長要求背誦的課文與單詞,每天晚自修結束後多留十分鐘,將今天所學習的內容完整的進行復習.甚至在排隊打飯的空餘時間背兩三個單詞.”時間就是海綿裏的水,只要願擠還是有的”,只要每天擠出這些一點一滴,成年累月之後,也是一筆不小的財富,每天從縫隙中攫取,時間的問題也都能迎刃而解.

學習上如此,生活上更應當如此.遵守校規校紀,爭做瑞中好青年.按時早起,準時進行早自讀.按時出操,不遲到早退.在靜校時間,安安靜靜的休息或學習,不大聲吵鬧與喧譁.遵守寢室的規章制度,睡覺時間,不講話,不開夜車.這些生活細節上點滴習慣,都與學習的成敗息息相關.

有一個成語叫"如虎添翼",想必大家都有所耳聞,眾所周知,虎是陸地上最兇猛的動物之王,而老虎一旦得到了翅膀,那麼它如魚得水,更加得勢不可擋了,同學們既然經歷了會考這座獨木橋,想必也都是擁有智慧過人的頭腦,而習慣決定成敗,.所以習慣就是我們成長高飛的虎之翼. 而習慣的養成有如紡紗,一開始只是一條細細的絲線,隨着我們不斷地重複相同的行為,就好像在原來那條絲線上不斷纏上一條又一條絲線,最後它便成了一條粗繩. 那麼,讓我們從今天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小事情做起,在生活和學習中培養自己一個又一個好習慣,讓好習慣伴隨我們終身,成為我們走向成功、走向輝煌的一個又一個五彩的階梯。

2022金秋十月國旗下講話 篇3

老師們、同學們,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國旗下講話是“居安思危,強我國防”。

同學們,我們現在所處的家園,是温馨可愛的。我們能看到山上的佳木葱蘢,能聽到學校的朗朗書聲,能嚐到家裏的美味佳餚……我們現在所擁有的美好一切,都是因為我們身處在中國,一個和諧的社會主義國家。我們驕傲中國正在漸漸崛起,我們的國內生產總值可以名列前茅,我們可以在奧運會勇奪桂冠,又或是我們能在經濟危機中堅強的撐下來……

但是,孟子説過:“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難道我們能因為現在身處平靜,就能不去關注發生在其他地方的動盪不安嗎?如果你留意了這幾年來的新聞,你會發現中國其實並不像你身邊那般的平靜。我們的祖國,她仍對北邊的俄羅斯心有餘悸,仍與東邊的日本爭鋒相對,甚至與菲律賓和越南因為南海問題鬧得不可開交。她不僅和周邊的國家有着矛盾,她的內部,也受着恐怖分子的摧殘,不少惡意的、疆獨、人士,因為私自的利益,不惜傷害祖國和祖國人民。

現在站在這裏的我們是幸運的,但是我想説,作為一個高中生,我們應該要有“居安思危,強我國防”的意識。歷史經驗表明,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弱興衰與國民國防意識的強弱有密切的聯繫。20xx 年4 月,第九屆全國人大會第二十一次會議上,確定了每年9 月的第三個星期六為全民國防教育日。國防教育是全民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當代大、中學生整個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們高中生既有較高的科學文化知識,又年輕力壯,我們是國家最有希望的一代。所以,首先要加強我們中學生的國防教育,提高我們的國防觀念。其次,我們應該加強個人身體素質,每天要堅持鍛鍊,只有擁有健壯的體格,才能樹愛國之心,立報國之志,時刻準備着,為我們偉大祖國的和平與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每年新高一的軍訓也是為了激發我們的愛國主義熱情,增強建設祖國、保衞祖國的責任感,從而推動全民國防教育的發展,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使全體公民都樹立起居安思危、常備不懈、有備無患的國防觀念。

雲山靄靄,雲水蒼蒼,惟我瑞中,源遠流長。一百多年前,以孫詒讓先生為代表的瑞安先賢,在國家內憂外患的歷史背景下,懷着教育救國的夢想,開始了艱難的辦學歷程。清王朝在中日甲午戰爭中慘敗之後,中國的民族危機進一步加劇,朝野震驚,羣情激憤,有識之士羣起探求富強求存之道,主張維新變法,教育救國。在敗國恥辱的巨大刺激和教育救國思潮的影響下,“矻矻治經生之業”的瑞安先哲、一代經師孫詒讓,懷着“自強之願,莫於興學”的信念,毅然放下手中的經卷,走出書齋,邁上開啟民智、興學強國之路,轉變成為以“努力開拓新世界”為己任的教育實業家。一百年來,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為了中國的重新崛起,前赴後繼,作出了不懈努力。我們重温歷史,是為了深刻認識過去,更好走向未來,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要靠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奮鬥拼搏來實現。相比較於千千萬萬的革命先烈來説,我們是幸福的一代,更是責任重大的一代,我們的今天決定着祖國的明天。所以我們必須自覺地學習 國防知識,參與國防教育。讓我們從小事做起,愛惜糧食、節約用水 用電、熱愛學習、強健體魄,珍惜每一次國防素質教育的機會,! 謝謝大家!

2022金秋十月國旗下講話 篇4

金色的秋風吹過瑞中大地時,我們也已在學校裏度過了新學期的二十多天。時間轉瞬既逝而同學們也適應了校園生活、適應了校園裏的微風,那不同於自然之風的學風、班風,在校內環繞組成了我們瑞中之風。

班風是由個人之風組成的。有人説,學霸這種生物並不會單隻出沒而是成羣結隊的羣居生物。班中若出現學霸一隻,一般人一定會先開罵,例數學霸的種種事蹟,而後過三天便開始效仿學霸,再分分鐘從偽學霸褪變成真學霸。這種影響對寢室來説尤為明顯,僅我所知,六點鐘,有一個寢室便空空如也。就是因為有一位同學五點已經起牀刷牙洗臉聽英語了,然後不久這個班級裏就盛傳“那個寢室六點就沒人了”,接着班上幾位賴牀的就開始賭咒發誓言:我一定要六點起牀,最後這個班的班風就形成了。起因僅是一位同學的早起。

班風形成校風,這股尚學的風氣又被叫作學風。但是校風形成困難重重,不過我大瑞中經過百年的學風積累已是一隻成功的小白鼠。孟母三遷就是為了一個好的學風,琅琅的讀書聲,終究比每天的白菜四毛一斤與殯葬禮儀來得值錢。削尖了腦袋擠進來的瑞中是一個無情的修羅場,我們在這裏被迫“揮霍”着青春,但經過淬火的刀鋒會更加堅硬,經過粉碎的翅膀才能揹負青天。與其在三年後痛哭流涕,不如趁現在把黃蓮一口悶下。

總而言之,校風學風相當重要,被譽為亞洲最大的大學聯考工廠的安徽毛坦廠中學,每年從流水線上生產出一批又一批學霸被名校瘋搶,在那裏的學生幾乎沒有生物鐘,只因為他們的校風學風班風裏早沒有了我要休息這個概念。還有半兵工廠化的藍翔,他們的校長甚至説出了:如果沒有如同般的管理所形成的校風,我們怎麼才能培養出比北大清華更好的學生?此般瘋言,雖然可笑,但學風校風的重要可見一斑。然而最為重要的,還是個人的努力、相信只要各位勤勉好學,即使再高遠的夢想也一定會實現。

2022金秋十月國旗下講話 篇5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是《過一個有意義的中秋》。

當日歷悄悄翻過了農曆七月,校園裏的桂花即將開放,我們即將迎來中秋這一傳統佳節。中秋對我們意味着什麼?一塊月餅?一次假期?也許是這些,但我想,一個節日,並不僅僅意味着這些。

中秋節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兩千多年前。早在《周禮?禮記?月令》中就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的説法,當時的中秋節主要是慶祝豐收的節日。到了隋唐,人們開始賦予月亮“團圓”的象徵意義,才有了現在的中秋節。

在古代,中秋節曾經是一個十分盛大的節日。早在宋代,就有全家賞月、拜月的風俗,當時它稱作“月夕”,和它並稱的是如今已不存在的花朝節。而明清時期,中秋節成了僅次於新年的重要節令。人們吃月餅、賞月、吃瓜果,這些活動往往要持續到農曆八月十六。

到了今天,中秋節作為春節之外首批被列入國家法定節假日的傳統節日之一,仍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學過政治必修三的同學們都知道,民族節日是一個民族歷史文化的長期積澱,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達。中秋節作為一個重大傳統節日,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對家庭團圓的嚮往,而絕不只是一個關於月餅的“吃”的節日。《禮記?月令》中記載:“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遊子歸家奉養年老的雙親,共享天倫之樂,這才是中秋的。

同學們,在這個即將到來的假期,請大家珍惜來之不易的與親人團圓的機會,而非胡吃海喝,或者把自己關在房間裏補覺。我們首先是子女,然後才是學生。在傳統文化越來越受到重視的今天,希望大家度過一個有意義的中秋。

祝大家中秋節快樂!祝高三的同學們蟾宮折桂!

我的講話完畢,謝謝大家。

2022金秋十月國旗下講話 篇6

敬愛的老師 親愛的同學:

大家好!今天我講話的主題是:素養與品質。

眾所周知,我國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中華民族一直以來就非常重視素質的培養。貝多芬更是説過:“凡是行為善良、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擔當患難。

但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新加坡這樣一個旅遊勝地,很多景點的路標牌都是使用當地語言的,但是當涉及到“請不要亂丟垃圾,隨地吐痰”等提示語時,竟有幾個突兀的中文出現在上面。這不禁讓身為中國人的我們倍感羞愧。

幾年前的小悦悦事件,想必大家仍心有餘悸。小小的女嬰被冰冷的車輪碾過,而比車輪更冰冷的,是那18個見死不救的路人的心!他們紛紛路過倒在血泊中的小悦悦,卻無一人伸出援手。

這些都是人性的泯滅,還是道德的淪喪?我們不禁捫心自問,我們真的講素質了嗎?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惟賢惟德,能服於之。前國家曾在培養青少年的目標中,倡導人人爭做“品德優良,熱愛祖國”的好少年。可見,身為祖國未來棟樑的我們,也有責任去履行自己的義務。我們不能輕視文明習慣的養成,更不能忽略社會公德的培養。

我們應從身邊做起,老師上課時,不隨意打斷他上課的節奏;吃飯排隊時,不能逞一時之快插別人的隊,不講髒話,不侮辱他人。別人需要幫助時,盡己所能地伸出援手。諸如此類等等。我們要做的,還有很多。

一個人的素養與品質,不僅體現在優異的學習成績,只有在德智體美勞的共同作用下,才能造就一個真正優秀的人才。

同學們,讓我們從今天起,從下一秒開始,做有素養的瑞中人吧!

2022金秋十月國旗下講話 篇7

有人説,忘記感恩是人的天性。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生活在社會這個大羣體中,享受着各種各樣物質和精神上成果,接受着許多人的幫助和關懷,這表明我們需要時時懷着一顆感恩的心去面對生活。

懷有一顆感恩的心,才更懂得尊重。尊重生命、尊重勞動、尊重創造。

曾經感動過億萬中國人的洪戰輝説:“對一個人來説,選擇責任、選擇實踐良知是最為重要的,不管是你去愛護人,還是人們愛護你,感恩都是不可缺少的”。換句話説,責任為之重要,而感恩為之不可缺少。感恩,不是壓力,不是桎梏,更不是債務負擔,而是一種責任,這種責任是催促我們向上的動力。在感恩的心情中,我們將成為更健康、更完整、更完美的人。

懷有一顆感恩的心,不是簡單的忍耐與承受,更不是阿q,而是以一種寬宏的心態積極勇敢的面對人生。我相信,最温暖的日子來自寒冷,我更相信,最温暖其實是對寒冷的一種諒解,一種感恩中的感動。一個人要學會感恩,對生命懷有一顆感恩的心,心才能真正快樂。一個人沒有了感恩,心就全部都是空的。“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恩”,“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這些都因懷有一顆感恩的心,才芬芳馥郁,香澤萬里。

所以我要感謝你們,我生命中往來的人,曾給予我關愛、鼓勵、真理的人,讓我懂得如何生活的人。感謝父母,給予我們生命,十幾年來事無鉅細為我們打算,用他們的衰老換來我們的成長;感謝老師,傳授知識與真理,使我們明白是非標準;感謝朋友,同舟共濟,榮辱與共,有了他們我們的成長之路才充滿歡聲笑語;感謝陌生人細小的温情,感謝大自然給我們的深刻感悟,感謝日升日落,感謝快樂傷痛,感謝天空大地,感謝天上所有的星星,感謝生活,感謝得到和失去的一切,以及無所得無所失的一切的一切,讓我草長鶯飛的季節裏拈起生命的美麗!

昨天是母親節,我想問問同學你們都做了什麼。為母親精心準備一份禮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還是隻是一句貼心的祝福或感恩的話語。無論何種形式,母親想必都是很感動很幸福的吧,母親是最容易滿足的人,你是否也從中收穫了許多呢?

感恩是愛的根源,也是快樂的必要條件。同學們,讓我們懷着感恩的心面向世界吧!讓我們懷着感恩的心對待我們的生活吧!只要我們對生活充滿感恩之心,充滿希望與熱情,我們的社會就會少一些指責與推諉,多一些寬容與理解,就會少一些爭吵與冷漠,多一些和諧與温暖,就會少一些欺瞞與渙散,多一些真誠與團結,我們的精神家園將永遠年輕!

我今天的講話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2022金秋十月國旗下講話 篇8

各位老師,同學,早上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緬懷。

這周,我們又將迎來清明節。清明節,既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又是我國最重要的祭祖和懷念先人的日子。

在中國悠久的歷史長河中,有許許多多的人值得我們緬懷。他們中有的為國家發展做出過傑出貢獻;有的為國家改革奉獻了一生精力;更有為了國家而戰的烈士,他們不惜一切代價換回祖國的勝利。中山先生在黑夜裏規劃治國方略,幫助中國推翻帝制;毛澤東在貧瘠的土地上支撐起民族的血肉與骨骼,引領着我們走向全新的中國;鄧小平把飽經滄桑的瞳仁放大,指引多災多難的國家從世紀的風雨中神奇的走過。是他們用自己的一生,換回瞭如今繁榮昌盛的祖國。

同樣,在我校悠久的歷史長河中,也有為瑞安中學的茁壯成長做出傑出貢獻的教職工和校友們。1896年,一代大儒孫詒讓先生開辦了瑞安學計館,從此開始譜寫美麗的瑞中詩篇。正因為他“通經致用,講求事功”的辦學理念,如今的瑞安中學成為全國中學領域的佼佼者。從建校以來,瑞安中學培養出了許多知名校友。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設計者曾聯鬆,著名動物學家、中國魚類學和線蟲學的奠基人伍文獻,著名歷史學家、古文學家戴家祥,史學家周予同等知名人士。

滔滔黃河水流不盡中華兒女對祖國的赤子忠心,滾滾長江浪負載不了華夏子孫對祖國的熾烈真情,先人們用自己的方式,勾勒着美麗的祖國。我們歌頌他們,是他們的大無畏精神造就了我們這一代的光輝前程;我們緬懷他們,是他們堅定的信念讓我們創造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作為瑞安中學學生的我們,應該以他們為榜樣,將來也讓我們親愛的母校瑞中以我們為榮。作為跨世紀的一代新人,我們的前途無限光明燦爛,我們要繼承先烈的遺志,努力學習,積極向上。以我們的實際行動呼喚文明春風,以我們的實際行動報答父母、報答學校、報答社會。同學們,讓我們用信心、誠心、雄心去演繹我們的精彩人生,莫讓年華付水流!

謝謝大家!我的講話結束了。

2022金秋十月國旗下講話 篇9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國旗下講話的主要內容是:

同心協力,打贏這場防禦戰。

自今年4月份甲型H1N1流感在北半球的墨西哥、美國和加拿大出現後,隨着季節的變換,呈現出逐步向南半球擴展的趨勢。目前,根據世界各國的統計數據,甲感的感染病例和死亡病例近期都呈現了大幅上升的勢態。全球可能遭到甲型H1N1流感的危害性更大的襲擊。而且讓專家們更擔心的是:病毒在新一波的發作中可能會發生新的變異,產生毒性更大的超級病毒。可見,我們要做好打硬仗、打持久戰的思想準備。那麼,我們對甲型H1N1流感瞭解嗎? 下面就請六年六班的幾位同學,為大家介紹一下什麼是甲型H1N1流感以及它的傳播途徑。

(1)甲型H1N1流感是一種之前從未在人和豬身上出現過的新型豬流感病毒,發病人羣多為青壯年。

(2)甲感的傳播途徑通常是感染者咳嗽、打噴嚏等,目前已證實,與感染者直接接觸會被傳染。

(3)如果接觸已經感染的生豬,或者接觸已被感染的環境,同樣會被傳染。

(4)但是食用燒熟的豬肉不會被感染。因為,豬肉加熱至71攝氏度時,能將甲感病毒殺死。

以上4位同學向我們介紹了甲感的傳播途徑,那麼我們再來了解一下感染甲感後的主要症狀吧。

(5)人被甲感病毒感染後,會出現類似感冒症狀:發熱、咳嗽、喉嚨痛、頭痛、發冷、疲勞、食慾不振等,

(6)有些病例還會出現腹瀉和嘔吐,重者會繼發肺炎,或呼吸衰竭而死亡。 你們説的真好,這些就是甲感患者的主要症狀。通過這些同學的講述,我們已經對甲感的傳播途徑和症狀有了初步的瞭解。積極的預防是防控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那麼我們該如何預防呢?

(1)提倡勤洗手,尤其是在咳嗽或打噴嚏後要洗手。正確的洗手方法是:在水龍頭下把手淋濕,包括手腕、手掌和手指,

(2)雙手擦肥皂或洗手液,搓洗雙手的手心、手背、手指、指尖、指甲及手腕,最少洗20秒。

(3)用清水將雙手徹底沖洗乾淨,捧水將水龍頭沖洗乾淨,再去關掉水龍頭。然後用擦手紙或乾淨毛巾將雙手擦乾。整個洗手的過程至少持續30秒才能達到有效的清潔。

(4)注意日常禮節。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噴嚏後要洗手,並儘量避免觸摸眼睛、口或鼻

(5)。倡導公眾保持健康行為。如充足睡眠、合理營養、鍛鍊身體等。保持家庭和工作場所環境的清潔和良好的通風狀態。

(6)儘量避免外出,尤其是前往人羣密集的場所。疾病流行地區的居民必須外出時儘可能戴口罩,並且應儘量縮短在人羣聚集場所停留的時間。

(1)如果你身邊的親戚、朋友,從外省市或國外回來,請讓他們自覺的在家中隔離7天以上。

(2)如果發覺身體不適,出現發熱、咳'嗽、全身痠痛等症狀,請儘快到醫院就診。並將病情如實的告訴老師。

(合)讓我們攜起手來,用高度的責任心、公德心、高度的警惕性,築起堅固的防禦之門,積極預防甲型H1N1流感,打贏這場防禦站。

2022金秋十月國旗下講話 篇10

老師們、同學們早上好!

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學會自律,對自已負責。

在新的一學年開始之際,同學們你是否和我一樣希望自已在新的一學年有所突破,要實現這個目標,我們首先要學會自律。自律就是自我約束,自已管好自己的意思,自律是一種良好的品質,是我們邁向成功的階梯。

説到這,和大家分享一個故事。在美國一所大學的日文班裏,突然出現了一個50多歲的老太太.開始大家並沒感到奇怪.在這個國度裏,人人都可以挑自己開心的事做.可過了不長時間,年輕人們發現這個老太太並非是退休之後為填補空虛才來這裏的.每天清晨她總是最早來到教室,温習功課,認真地跟着老師閲讀.老師提問時她也會出一腦袋汗.她的筆記記得工工整整.不久年輕人們就紛紛借她的筆記來做參考.每次考試前老太太更是緊張兮兮地複習、補缺.有一天,老教授對年輕人們説:“做父母的一定要自律才能教育好孩子,你們可以問問這位令人尊敬的女士,她一定有一羣有教養的孩子.”一打聽,果然,這位老太太叫朱木蘭,她的女兒是美國第一位華裔女部長——趙小蘭.。所以我們要學會自律,要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親愛的同學們,其實自律它時時存在於我們的學習和生活中。如:上課認真聽講,不遲到,不早退,不亂扔垃圾,不破壞花早樹木等等,一位名人説過:“一個人最大的勝利就是戰勝自己”。

我們學會自律,首先,要明辨是非,不要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能控制自己的私慾;其次,要有頑強的意志力,沒有頑強的意志力,自律將是一句空話。我們明白:“千里之堤潰於蟻穴”的道理,如果不加以控制,最終造成嚴重的後果。

俄國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曾説過:“自律是一杆秤,一頭是良知,一頭是貪念。如若你想征服全世界,你就得征服自己。”所以同學們,就讓我們從小事做起,磨練意志,嚴格自律吧。讓我們牢記:學會自律,就是對自己負責。

2022金秋十月國旗下講話 篇11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每天問一問自己。

我們每天問一問自己,我的身體有沒有進步?我的學問有沒有進步?我的工作有沒有進步?我的道德有沒有進步?這四句話出自陶行知的《每日四問》。陶行知是我國著名的教育家。他在文中要求我們每天問一問自己,在健康、學習、工作、道德四個方面有沒有進步,進步了多少?健康是生命之本、幸福之源;學問是一切前進活力的源泉;工作的好壞對我們的今天和未來都有很大的影響;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壞,即使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也不會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他説:“如果我們每天都這樣地問問自己,這樣地激勵和鞭策自己,我們就一定能在身體健康、學問進修、工作效能、道德品格各方面有長足的進步。”

每日問一問自己,實際上就是一種反省,這是一種良好的習慣,在我國古代先賢身上就有這種好的習慣和品質,《論語》中曾子有云:“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用現在的話説就是:“我每天必定用三個問題來反省自己:替人謀事是不是盡心盡力了?與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了誠實可信?師長的傳授學藝是不是複習運用了?”千百年來,無數的古代先賢以這一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最終成就了很多的謙謙君子和學問大師。今天,我們偉大的教育先輩陶行知先生更是把它昇華成“每日四問”。

每日四問,值得我們反覆思考,應當做我們成長中的一面鏡子,每天照一照,每天問一問自己,我今天鍛鍊身體了沒有?我今天讀書了沒有?我今天抄了讀書筆記沒有?我今天寫了日記沒有?我今天學到的知識鞏固運用了沒有?我今天做了哪些對集體和他人有益的事情?

老師們,同學們,我們都要來養成每天問一問自己的習慣,做一個身體健康、品學兼優、德才兼備的人,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我的講話完了,謝謝大家!

2022金秋十月國旗下講話 篇1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我是來自高二一班的謝思雨,今天我國旗下國旗下講話是《講文明懂規矩》。

蓊鬱已是初夏,立夏已悄然而過,期中也不曾遲到。空氣中瀰漫着的是飛揚的柳絮,是隨風而下的一路櫻花,是漸漸升温的陽光,是在復甦了的自然萬物中傳遞着的活力與朝氣,恣意抒着生命的熱情。

在校園中,我們也總可以欣喜地看到,同學們在走廊裏遇到老師會主動問好,在其他同學自習時壓低音量,小賣部回來的路上攥着零食袋……正是這樣一些文明的習慣使我們在這樣一個美好的季節裏,生活環境也温馨而整潔。但我們也不乏這樣的見聞,十一點五十箭步飛出教室、體活課上無意冒出的髒話、使用過三角廳桌椅後未復原便離開、在走廊裏吵吵嚷嚷笑聲高揚……這些不文明的現象在破壞着我們的校園。

文明難嗎?不然,它其實見於一件件細微小事,而一個人的道德程度高低就與這一件件小事息息相關。如果我們只是清楚對錯,在實踐時卻退卻躲閃,那麼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文明在實踐,在咽回的粗話,在轉身推回的椅子,在輕言細語,在心中常繃着的那一根弦。

如果將我們比作一株株樹苗,文明是滋養我們的陽光水分,規矩就是修剪我們枝葉的園丁。萊蒙特説“世界上的一切都必須按照一定規矩秩序各就各位”,孔子説“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我們需要空間來自由自在的生長,但在我們“不逾矩”之前,必要的約束才能讓我們更加挺拔。規矩在社會中扮演着極為重要的角色——打磨原始的野性,約束人性的慾望,規範人們的行為,培養一代又一代文明人。它不會是我們説話做事的枷鎖,反而,在它的幫助下我們能更好的和睦相處共同生活。一棵樹不修剪也許能生出碩茂的冠,但成千上萬棵樹,只有經過修剪,才能變強,才能把根在土壤裏扎得更深,才能不浪費一點養料緊緊相靠形成一片良林。

不橫穿馬路,用餐有序排隊,在走廊裏三人成列,使用過公共桌椅後及時歸位……我們並不需要背誦浩繁的一款款條文來遵守一項項,每一點都隨處可見,每一處都是我們的日常,都塑着我們的文明。規矩是落於紙上的文明,文明是付諸實踐的規矩,二者相依相融缺一不可。

當規矩銘於每一個人的心中,付於每個人的實踐中,我們在温柔的五月感受到的將不僅是的葉綠枝繁。更有文明帶來的秩序井然、活力靈動,更能讓我們攜手擁抱生活中的一分一秒。

謝謝大家!

2022金秋十月國旗下講話 篇13

迎着初升的太陽,鮮豔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雄壯的國歌聲響徹天空。我們又迎來了祖國的第55個生日。

站在五星紅旗下,親愛的同學,你想到了什麼?或許,你會想起在戰爭年代為祖國母親的誕生浴血奮戰的勇士們;或許,你會想起在和平年代為祖國的發展建功立業的功臣們……而此時此刻,我的眼前卻浮出了這樣的一幕——

一個小女孩在校園裏撿到一枚一角的硬幣,見硬幣上滿是污泥,她就從口袋中掏出紙巾仔細擦起來,大概是因為沒有擦乾淨的緣故,她又跑到水池前,認真地清洗起來。然後,她把錢交給了班主任。我目睹這一切,為她的行為所感動。硬幣的面值雖然很小,份量雖然很輕,但它上面刻有國微,就變得很重很重。國微是一個國家的標誌,尊敬和愛護國微是熱愛祖國、維護社國尊嚴的表現。

同學們,愛祖國是每一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愛祖國就要把祖國時刻裝在心裏,時刻與祖國母親同命運,共呼吸;愛祖國就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用自己的一言一行為祖國母親增光添彩!

2022金秋十月國旗下講話 篇14

蕭伯納説:“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蠟燭,而是一支由我們暫時拿着的火炬,我們一定要把它燃得十分光明燦爛。”馬上我們的人生將迎來第一簇熊熊烈火,而我們是否整裝待發?

人生有兩出悲劇,一是萬念俱灰,二是躊躇滿志,前者叫自卑,後者叫自負。現在的我們也許不懂李煜的“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是何等無奈,也許不明“漿向藍橋易乞,藥成碧海難奔”是多麼浪漫而悽婉,但我們知道“男兒生身自有役,那得誤我少年時”,知道躊躇不前意味着讓別人控制你的生活。

高中生活已經不允許我們再昏昏欲睡或虛度光陰,而是應該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羅曼羅蘭説過,“共同奮鬥,共同受苦,共同建造便是幸福”也許現在的生活很苦,但當我們奮鬥過後,我們的記憶中會刻印下很多畫面,或是一起奮筆疾書,或是面紅耳赤的討論。

魯迅説得好:“踏上人生的路途吧!前途很遠,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面前才有路!”沒有路,也要踏出一條路。也許你是孤單一人,但別忘了,當年“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智聖先師是孤身一人,“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司馬遷是孤身一人,大喊“以身許國,何事不敢為”的岳飛是孤身一人,高呼“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的譚嗣同也是孤身一人。但隨着壓力的增大,心態會成為前進的牽絆之一,一次作業中出現的的大量問題,一次考試成績的滑落,對於學科的偏向,來自身邊同學的壓力,都可能使我們焦慮萬分。我們會需要發泄,找朋友或老師傾訴,抑或是一次暢快淋漓的揮汗如雨,總之自我排解是調整心態的最好方法。

成功,要扛得住挑戰,也要耐得住寂寞,眼下的我們,已經不能再像那些文人一樣談虛無的夢想了,我們要做的,是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要用自己的汗水,澆灌屬於我們的獨秀之花。尚*保羅説過:“人生就像一本書,傻瓜們走馬觀花的隨手翻閲它,而聰明的人用心讀它,因為他們知道,這本書只能讀一次”每個人能從生命中抽出幾個三年用作純粹的努力呢?又能有幾年像在育明一樣,我們只想着一件事叫大學聯考?努力學習不單是為了好的成績,也是為了讓以後的自己的有選擇的權利,當我們站到了最高的平台,我們肯定會説:“幸虧我當年努力了,我要感謝當年那個奮鬥的自己。”

望時而待之,孰與應時而使之?倘若有炬火指引我們,我們便向着光出發,而倘若沒有炬火,我們便是唯一的光。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絝枉少年!

2022金秋十月國旗下講話 篇15

同學們:

藍天下,迎着朝陽,我們舉行這莊嚴而又隆重的升國旗儀式。我們眺望着國旗冉冉升起,耳畔迴盪着氣壯山河的國歌,我們為這一莊嚴的隊禮而自豪,我們因肅然於國旗前而激動。

我們是新世紀的孩子,浴血奮戰、硝煙瀰漫的戰火已離我們久遠;歷史的恩怨,國危的呼號也融進了歷史。但是,國旗,這新中國的象徵;國歌,這一中國人心中最激越的旋律,穿越時空,延續着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傳統,凝聚着新中國的豪情壯志,昭日月,耀千秋。國旗的光輝伴隨着我的成長,照亮了我們前進的道路;國歌的旋律激勵我們繼承先輩的偉大事業,不懈奮鬥。

過往的歲月一次次的詮釋了中華民族的偉大與不朽。

國旗,唱響共和國的最強音——“起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