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國旗下學生講話稿(通用3篇)

10月國旗下學生講話稿 篇1

揮灑汗水,點燃希望,綻放青春,收穫夢想

10月國旗下學生講話稿(通用3篇)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時光荏苒,白駒過隙,我們又以新的身份站在這裏重新起航,作為實驗班的我們,以最飽滿的狀態,迎接這學期的所有挑戰。追逐夢想的路上,我們攜手前行。

清晨聽着起牀的號角,穿着整齊的校服,小跑着到了操場,伴着朝陽迎接嶄新的一天,迅速的集合,整齊的隊列,喊着整齊而響亮的口號。每天堅持不懈的跑下來,使自己的身體變得更加強壯,使自己的意志更加的堅強,正如蘇軾所説“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如此才能成為最好的自己。

課堂是學習的舞台,專注是我們的追求。為了活躍課堂的氣氛,我們自發在課上實行每人每週必回答三個問題,激發大家學習的興趣,使課堂更加活躍。“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捨;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我們都明白這個道理。日復一日,堅持下去,才能使自己滿腹經綸,學富五車。

晚自習新的制度使我們更加學會約束自己,自主學習,越是在躁動的環境,越是需要一顆沉靜的心。正所謂“學必專靜,而後能有成”,如果想要得到一個好的結果,那麼就要專注於學習,屏蔽身邊所有干擾。請不要以嘈雜的聲音來打擾我寧靜的構想;請不要以虛幻的憧憬來撩撥我前進的信心。我們需要以“不問收穫但問耕耘”的心態去播下種子,去施下能夠茁壯成長的養料。讓我們心靈沉靜,姑且先不要做秋天的收穫之夢,相信天道酬勤的天平上,一定會給予我們等量的果實。

苦澀的汗水是我們知識的結晶;繁多的作業凝聚着我們對未來的希望;運動會上接力的奔跑是我們綻放的青春;待狀元榜上的金榜題名是我們的夢想。我們常把日常學習的感受,當做美酒般淺斟低酌,細細品嚐。這種滋味值得品嚐,因為學習的樂趣孕育智慧。但是要記住,我們並不是利用每一分鐘學習,而是用好學習的每一分鐘。勞逸結合,才能使我們發揮出最強水平。

只有把握現在,才能在明天馳騁風雲,只有把握現在,才能充實虛幻的明天,只有把握現在,才能造就明天的輝煌!當然,做不到別人眼中的強者沒關係,當你成為自己眼中最好的自己時,其實就已經成功了。

青春之路上唱着青春之歌,每一瞬間都有鮮花綻放,每一風景都有生命奔息。在青春的世界裏,讓沙粒變成珍珠,叫枯枝長出鮮果,沙漠佈滿森林,這才是青春的快樂,青春的本份!

為世界進文明,為人類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類,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

10月國旗下學生講話稿 篇2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內容是《勤儉節約,從我做起》。

記得很小的時候,我們學的第一首唐詩就是:“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古人言“盡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艱難困苦,玉汝於成;居安思危,戒奢以儉。節儉,這一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今天的社會裏,顯得意義重大。

我們大家都知道,節約要從小處着手,從一粒米、一滴水做起,然而,節約終究不只是小事,現在的社會有時候讓人很無奈,有些時候,節約成了小氣的代名詞,更有些時候,節儉被當成貧窮的表現。我們需要在全社會改變那種所謂的虛榮消費心理和浪費觀念,需要重新認識我們炎黃子孫的千年傳統和良好美德。

回想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是否注意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張紙……往往是我們在不經意中就造成了諸多浪費。許多紙張只寫了幾個字就扔進廢紙簍;白天亮着的電燈;衞生間水龍頭嘩嘩流水、地上到處灑落的糧食……其實稍加註意,我們可以做得更好,但往往我們卻忽視了這些細節。

節約,是對家庭幸福的盤算,更是一份社會義務的擔當。節約是一種遠見,一種態度,一種智慧。小到一個人,一個家庭,大到一個國家,整個人類,要想生存,要想發展,都離不開“勤儉節約”這四個字。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國家是難以繁榮昌盛的;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社會是難以長治久安的;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民族是難以自立自強的。

同學們,就在本週,10月16日,就是世界糧食日,所以今天,我們大聲倡議: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牢固樹立節約意識,“讓節約成為習慣”、“讓節約成為生活方式”,堅持從自己做起,從每一天做起,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粒糧,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只有時時處處、點點滴滴都節約,我們才能節約資源,也只有時時處處從我做起,這樣我們的地球家園才會永遠美麗富饒!

以上就是我今天講話的全部內容,謝謝同學們、謝謝大家!

10月國旗下學生講話稿 篇3

“君子厚積而薄發”,形容僅有準備充分才能辦好事情。人之所以成功,也正因為如此。

歷史上,“卧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是一大傳奇。千年之前的一場戰役,越王勾踐以對吳國大獲全勝從而人生開始再次逆轉,進而成為一大霸主。然而在幾年前,他是吳王的階下囚,一雙可憐巴巴的眼睛祈求着吳王留他一條性命。最終,他活了下來,卻走下榮華富貴成為吳王的奴隸,一個吳國人都能夠欺凌的奴隸。

在這種情景下,他的內心是怎樣的是否沉淪過我們不得而知。但他確實做好了一個奴隸,對吳王唯命是從,也忍受着吳國人的欺凌,毫無反抗。

幾年後,他回到了自我的故土,眼裏充滿了歲月與恥辱洗禮後留下的光,是否有人看清了呢卧薪嚐膽,訓練士兵,體恤百姓,任用賢才,他忙碌起來。最終,在一個適宜的地點,適宜的時間,上下一心的時候,他滅了吳國,這個充滿恥辱的地方。

在那個時代,人的壽命不長,天長地久顯得極其可笑。我們按正常來説,有十六年的時間在學校學習,有什麼理由不用這些時間積累自我,從而到達一個自我想要到達的高度呢

厚積而薄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