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美德國旗下講話演講(精選16篇)

中華美德國旗下講話演講 篇1

大家好!我是來自五(一)班的李婉欣,今天我要演講的主題是——傳承中華傳統美德。説到這裏大家應該都會問“我們為什麼要傳承中華傳統美德呢?有什麼作用呢?”今天我就來給大家講講!

中華美德國旗下講話演講(精選16篇)

青少年學習和繼承中華傳統美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們青少年是祖國的建設者,是祖國未來的希望.中華傳統美德是我們中國的精神食糧。我們身為中國人應該把中華傳統美德發揚光大,而我們之所以要學習並傳承中華美德是因為這是提高我們自身思想道德素質的需要.我們作為祖國美德的傳承者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尊老愛幼

古往今來尊老愛幼一直是中華傳統美德,尊老愛幼正是我們中國人擁有的重要品質説到這裏我想給大家講一個小故事,河南鄭州一位老人乘坐公交車時,走路顫顫巍巍,上車十分困難,車長見到立即下車攙扶,車長將老人家安頓好,老人家再三抱拳感謝。到站後,車長主動背老人下車。尊老愛幼是中華傳統美德,尊重是相互的,你對別人的好,會被看見。

二.勤儉、廉正

勤儉、廉正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漢時期的文景之治、貞觀之治的勤政、勤儉給國力帶來了強盛、經濟上的繁榮。而我們小學生要做到的是不隨意花錢不比吃喝穿戴。

三.愛國、氣節

列寧説:“愛國主義就是千百年來鞏固起來的對自己祖國的深厚感情。”只有知之深才能愛知切.古往今來有許多人為維護祖國尊嚴而為後人做出了榜樣,而我們國小生要做到關心祖國大事,會唱國歌就行.

以上這幾點就是中華傳統美德的重點,我們國小生應該從生活中的小細節來遵守。孝敬父母、尊敬長輩,不隨意花錢,不比吃喝穿戴,關心國家大事,會唱國歌等一些細節。讓我們傳承中華傳統美德,做合格國小生吧!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中華美德國旗下講話演講 篇2

各位領導、同志們:

大家好,我是一名普通的環保工作者,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保護雁峯環境,共建綠色家園》。

數字是枯燥的,但枯燥的數字告訴我們的是殘酷的事實:人類為了自身的發展,不斷地向大自然索取,破壞着自然,而遭受了破壞的大自然也通過地質災害等災難不斷地報復人類。實事無以辯駁的告訴我們:只有切實保護好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走科學發展之路、可持續發展之路,才能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親愛的朋友們,環境保護事關重大,迫在眉睫!

我們應該認識到善待自然就是善待我們自己,保護環境就是保護我們自已,因為我們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下!而説到環境保護,我們環保部門重擔在肩,義不容辭。拿我們雁峯區環保局來説,為了能更直接地傾聽羣眾的呼聲,我們環保局建立了環保熱線,讓人民羣眾能夠及時反映生活生產中的環境問題。平時,無論是颳風下雨,還是白天黑夜,只要接到人民羣眾環境需求的電話,我們的工作人員都會盡最快速度趕到現場。記得有一次,我們的工作人員接到一位居民的投訴電話,説其居住的環境受到了樓下舞廳的噪音干擾,嚴重影響到其全家人和周圍住户的正常生活起居。

當時正值星期天,天又下着大雨,我們的工作人員顧不上休息,顧不上惡劣天氣的影響,立刻頂風冒雨趕赴這位居民的住所瞭解情況,進行處理。針對這家舞廳噪聲超標的問題,當場責成業主採取措施進行整改,有力維護了羣眾的環境權益。記得還有一次,我們接到一位村民的投訴,説村裏的雞鴨都死了,村裏人心慌慌地,希望能趕快派人來,電話就是命令,工作人員馬上趕到出事現場,發現在一個廢水池裏堆滿了毒性很強的廢料,經雨水沖刷,污染了水源,情況十分緊急,如果不及時處理,會危急幾百條鮮活的生命,我們的工作人員於是連續奔波,有的甚至幾夜沒閤眼,村民的生命有了保障,也得到了賠償,為了表示感謝,村民們送來了錦旗,我們用自己的真情付出,換來了人民羣眾的讚譽。

其實,這樣的事例還很多。近三年來,我們環保局每年接到羣眾投訴達200多起,我們始終以高度的責任感,及時處理,嚴格執法,有力的維護了雁峯區廣大居民的合法權益。正是憑着對環保事業的無比熱愛和認真紮實的工作精神,我們環保人一次一次地書寫了雁峯區環境保護的新篇章。如今,展現在我們面前的環境狀況是:區域的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得到了有效控制,重點行業的污染排放強度有了明顯下降,整體環境有了質的提高、面的改善。僅城區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就達到了97.18%,空氣環境質量保持優良級別的天數達到了300天以上,工業企業主要污染物排放達標率達到了100%。

成績只能代表過去。隨着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環境保護將面臨新的更多的課題,雁峯的環保工作也將會越來越艱鉅。但無論多麼艱鉅,我們環保人都會執着的前行。同時,我們真誠的呼籲:為了雁峯的藍天碧水常在,為了我們的生活環境更加美好,讓我們每個人都從自已做起,美化環境,保護環境,為建設我們共同的綠色家園而不懈奮鬥!

謝謝。我的演講到此結束。

中華美德國旗下講話演講 篇3

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

我這裏有一幅畫,是已經畢業的六年級同學畫的,畫的題目是《殘忍的理髮師》,畫面上一個面目猙獰的理髮師正在惡狠狠地給顧客理髮,顧客一副痛苦的表情,它正流着淚,低着頭忍受着理髮師粗暴的用大剪子給他理髮。同學們,這個惡狠狠地理髮師就是人類,那個可憐的顧客就是地球,地球上的綠色大樹正在被人類無限制的砍伐着。這幅畫告訴我們:地球已經不堪忍受人類對它的破壞了,保護地球,刻不容緩!我今天講話的主題是《保護地球,就是保護我們自己》。

地球是迄今為止人類所知道的宇宙中唯一可以承載人類生命的星球。人類在地球上生活已有幾百萬年的歷史。在這漫長的歲月中,人類就是依靠地球上的資源(空氣、水分、陽光)生存、繁衍、發展的,地球是人類的母親。

人類在漫長的發展道路上,創造了輝煌的業績。但是與此同時,因為不合理的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不注意環境保護工作,造成了全球性的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現在全球每年有600萬公頃的土地淪為沙漠,20xx萬公頃森林在消失,平均一小時有一種物種在滅絕。由於臭氧層被破壞,温室效應在加劇,使地球氣温不斷升高,南極冰冠開始溶化,海洋水平面將不斷升高,世界上許多沿海城市、島嶼和大量土地,將被海水吞沒。這一系列環境問題,不僅影響着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甚至威脅着人類的生存,所以保護環境,已成為全人類共同關心的問題。

同學們,也許我們無法阻止人類對地球資源的瘋狂掠奪,無法阻止廢氣污染天空,無法阻止人們亂砍伐為數不多的森林資源,但是我們至少可以做到不用一次性筷子、一次性餐盒和塑料袋。也許我們無法阻止工廠、城市排放污水污染江河湖海,但我們可以儘可能的節約用水、減少生活污水的排放。

不要説環保離我們很遠,我們無須太多在意;不要説環保的內容太大,你我無從做起。其實,環保就在我們身邊,就是那些與我們的學習、生活息息相關的事情。

下面請聽五(1)班的馬亞楠同學向全校師生髮出的倡議!

倡議書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為了我們的地球更美好,為了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環境更優美,為了我們美麗的校園充滿綠色,我代表五年級全校少先隊員真誠地向全校師生倡議:

1、養成良好的衞生習慣,不隨意亂仍果皮果殼、紙屑,不隨地吐痰。

2、保護校園的一草一木,不踐踏草坪。

3、隨手關燈,不長時間帶電空置電腦,節約每一度電。

4、隨手關閉水龍頭,提倡一水多用。

5、多用肥皂,少用洗滌劑。

6、杜絕使用一次性筷子和塑料餐盒。

7、提倡紙張正反使用,節約用紙並注意回收使用。

8、愛護小動物,不抓小蝌蚪、小鳥等。

9、廢舊電池不隨意亂扔,應交給專門回收廢電池的地方。

10、 舊物捐給更需要的人。

同學們,我們頭上只有一個藍天,腳下只有一片綠地,這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唯一空間,讓我們都來珍惜、愛護它。環保就在你我身邊,讓我們爭做環保衞士、綠色少年!

同學們,我們是地球的主人,我們每個人從小就要有環境保護意識。保護環境是我們大家義不容辭的責任。在爭創江蘇省綠色學校之際,讓我們行動起來,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愛護花草樹木,愛護鳥類和其他小動物;節約每一滴水,節約每一張紙,節約每一度電,節約每一粒糧食:不隨地亂扔垃圾等等。同學們,地球是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破壞地球,就是在破壞我們的生存環境;保護地球,就是保護我們自己!

中華美德國旗下講話演講 篇4

親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學生們:

大家好!

清晨,明媚的陽光照耀着美麗的校園,彷彿給了學校一件金色的外套,每一片草地都在伸展,每一朵小花甦醒都在打哈欠,每一棵大樹都在挺直,就像每一個昂首挺胸的士兵都在保護我們的學校。

我踏進校園,走到學校東南角。乍一看,我看到了有樹的紫藤花園。我走上鵝卵石小路,發現小路兩旁的草地上長着許多無名的花朵,每一朵都散發着淡淡的香味,令人陶醉!走進紫藤花園,我瞬間覺得頭上沒有陽光照耀。我抬頭一看,原來茂盛的枝葉遮住了陽光,沒有留下空隙。周圍有很多紫藤莖,而且纏繞在一起,有的像鞦韆,有的像馬,有的像搖椅,真的不一樣。

參觀完色彩斑斕的紫藤園,我繞過教學樓,來到了一年四季春意盎然的中央花園。

走進中央花園,高大的樹木映入我的眼簾,小花彷彿是美麗的仙女在跳舞。中央花園也有假山。假山奇形怪狀,有的像烏龜,有的像猴子,有的像可愛的小狗!

最引人注目的是金碧輝煌的桂花樹,上面長滿了金色的桂花。那些桂花辛香撲鼻,醉人我和小樹小花。香氣越傳越遠,把整個校園都泡在裏面。一陣風把我吹醒,我看着枝葉繁茂的桂花樹,依依不捨地離開了。

美麗的中央花園讓人流連忘返。接下來,我帶你去熱血沸騰的大操場。來到大操場,最醒目的是紫色塑膠跑道里面的一片草坪,是一片三葉草草坪。上面長滿了三葉草,包括一些四葉草、五葉草等等。一陣微風吹過,吹來的草搖着頭,像一個喝醉了的詩人。站在遠處,看着綠色的草坪就像一片綠色的海洋!綠波讓人神清氣爽。

這是我們的校園,一所美麗的學校!

中華美德國旗下講話演講 篇5

在我們生活中,助人為樂的人有很多,我們班的張成嬌就是一位助人為樂的同學。

一天晚上,我很難受就叫醒了媽媽,“哎呀,你發燒了!”媽媽就背起我往醫院跑去。

吃藥打針後的第二天早上,我雖然好了一點,但上學還不行。媽媽把張成嬌叫過來,對她説:“成嬌,你能不能幫我家琳琳請一天假,她昨日晚上發高燒了,到此刻還頭暈呢。”她説:“行,沒問題!”媽媽説:“多謝你呀!”“不客氣,這是我應當的的。”

我在家百般無聊地躺着,看着牆上的掛鐘走到到了這真是放學的時間,唉,不知今日又學了什麼。4只見張成嬌拿着書、本和筆來了,當她走到我的面前的時候,我一下愣住了,我有點結結巴巴地對她説:“你……你拿着課本來幹什麼?”她爽朗地説:“我來幫你補習今日教師講的資料呀!”這時,和我一樣感動的媽媽也問了一句:“是你們班教師叫你來的麼?”“不是的,是我自我要來的!我不能讓她落課呀!”話剛説完,便打開書和本,給我補習起課來。

第三天,我的病最終好了,帶着感激的心境我來到了學校,我發現我的座位底下很乾淨,課桌上更是一塵不染。我過去問張成嬌,她説:“這兩天你沒來,是我幫你掃的。”“多謝你,張成嬌,你真是我的好朋友!”

從此,我和張成嬌成了最好的朋友,她助人為樂的精神感染了我,我也成了班級的助人為樂標兵。

中華美德國旗下講話演講 篇6

老師們、同學們:

下午好!校園廣播又和大家見面了,我是 年級的 ,今天我為廣播的是:《如何做好期末複習》

不知不覺,期末將至,目前各年級、各學科都已經進入到緊張的複習階段。為了提高複習效果,今天利用國旗下講話這個機會,談談如何做好期末複習:

首先,全體同學要提高對複習重要性的認識。複習的目的,是梳理清楚已經學過的知識,使它條理化、系統化。通過複習,查漏補缺,鞏固已掌握的知識,補上遺漏和未掌握好的知識,使我們成為一個有知識、有能力的人。

1、上好複習課。每一節複習課都是經過老師精心設計的,大家要認真參與,不應在複習課上出現開小差跑神的現象。

2、敢於提問。如果感到自己哪方面的知識不過關,有疑問的一定要提出來,才能及時有效地彌補自己的知識漏洞。

3、認真完成作業。複習期間,老師會根據知識的重難點,有計劃地佈置作業,有目的地練習鞏固。因此,我們必須按老師要求,認認真真地做好作業。

4、既要會學習,也要會休息。要想取得最佳的學習效果,還必須保證有健康的身體,良好的精神狀態。複習期間大家還是像平時那樣,每天按時睡覺,保證充足的睡眠,並適當進行鍛鍊,勞逸結合。

5.要有自信心。有這樣一句名言:“對自己説,我行!”也許有的同學對這話並不以為然,覺得語意太平實了。其實,我們做一件事情,首先要對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會成功,有信心便會有熱情、有動力,便會專注其中、傾力去做,因而成功的希望就會大得多。相反,你若總是膽怯,沒有信心,那麼即便是最簡單的事你沒有勇氣去嘗試,也就談不上成功,每件事都由信心開始,並由信心跨出第一步。

6.從現在就開始行動。

目標不是口頭説説的動人話語,它需要用行動去證明,需要用行動去實現。從現在就開始行動,不把今天的事情留給明天,因為明天是失敗者找藉口的日子。從現在就開始行動。立即行動!在複習過程中發現自己沒學會、沒理解的知識要馬上向老師和同學請教,及時弄懂,不要拖到明天再解決,我想只要你去問,老師一定會很認真地指導你搞清楚。在練習過程中發現自己做錯的題目,要及時弄清錯的原因,這樣才能鞏固所學知識。

同學們!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你在學習上付出了多少汗水,就會換來多少成果。

最後,在這裏預祝同學們組織好期末複習,爭取發揮出最佳水平!

我的國旗下講話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中華美德國旗下講話演講 篇7

一直愛書,愛得痴醉。

怎能不痴醉?人世間最令人怦然心動的音符,在騷人墨客的筆下得到了更好的凝固,凝固在墨跡斑駁的竹簡上,絹帛上,白紙上,凝固在讀者的耳畔和心扉。

所以,我便願意置身於寧靜的書齋中,沏一杯清茶,與書相擁,任思緒在文字間遊走,任情感在文字間跌宕。度孔孟言,悟李杜詩,品東坡詞,賞愛玲章,積智慧之沙見文學之寶塔,感悟人生之真諦,豈不快哉?

我愛讀東坡詞,不僅因為詞作本身筆勢起伏,高妙絕倫,字裏行間攜帶着令人震撼的力量,還因為東坡具有高遠博大的胸懷,經得起考驗,脱得出困厄!蘇軾是我心中真正的大家,他的作品使我的心靈漸趨於平靜、澄明和曠達。東坡告訴我,不論何時何地、出入沉浮,經世致用的抱負不可改,憐恤生靈的思想不可變,襟懷坦蕩的品節不可移,樂觀豁達的心性不可易!

也愛讀梭羅,喜歡在寂寞的時候品讀他的《瓦爾登湖》。在夜闌人靜萬籟俱寂之時,這是一本令人神往的書,“語語驚人,句句閃光,沁人肺腑,動我衷腸”。梭羅説,他以一年中6個星期的時間,去賺取足夠一年的生活費用,剩餘的46個星期便可做他喜愛做的事。梭羅告訴我,簡單的生活欲求,才能使人心不旁騖、不覬覦,其精神世界可自給自足,寂寞着也快樂着。

還喜歡讀席慕容的詩,聽她告訴我人生的真諦,聽她説:“每一條走過來的路都有不得不這樣跋涉的理由,每一條要走下去的路都有不得不這樣選擇的方向。”“青春是一本太倉促的書”,年輕只如雲影掠過;聽她告訴我如何發現美,如何享受詩意的人生。

咀嚼魯迅的文字,會讓我有一種靈魂被掏空的感覺;聆聽三毛的傾訴,又使我感受到生命變得透明的快意;與羅曼·羅蘭筆下的人物進行心的交流,讓我體會到創造的快樂;還有卡夫卡和他的城堡,海明威和他的老人,雨果和他的聖母院......這些文字化作縷縷清香將我包圍,我覺得這香氣是穿越時空飄然而至的,它使人涵詠性情,修持道德,給我精神的慰藉和靈魂的洗滌。

書,沉澱下幾千年來世人的智慧,承載歷史,銜接未來。

誰不願意在書的陪伴下愈走愈充實,愈走愈美麗?

中華美德國旗下講話演講 篇8

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講話的主題是:“低碳生活,從我做起”。 我先給你們講個故事,一位從國外考察回來的學者説過這樣兩件小事:他在歐洲一個海濱公園的草坪邊休息,看見旁邊長椅上與父母在一起的一個四、五歲的小女孩,走到十米開外的一個垃圾桶,把一張巧克力的包裝紙扔了進去。那位學者便問小女孩,你為什麼走那麼遠去扔一張紙呢?那女孩認真地回答,這草地那麼美,要是我把廢紙扔在上面,它就不美了。

回國後,這位學者在上海一個街心花園的草地邊,也碰到一個四、五歲的小女孩與父母一起散步,那女孩吃過冰淇淋,也走過去把包裝紙扔進了垃圾桶,學者便問她:“小朋友,你幹嗎走那麼遠去扔一張紙呢?”女孩悄悄地説:“媽媽説,城管叔叔就在那邊,亂扔要罰錢的!” 通過這兩件小事,那位學者道出了他內心的感慨:兩個同齡的小孩的環保意識和教育觀念竟有如此的差距!

大家都知道地球是個被水藍色紗衣包裹着的美麗星球!但是,近年來是越來越不太平。我們放眼世界,地球生存環境對人類似乎並不那麼樂觀:火山、地震、海嘯等地質災害一個個接踵而至;暴雪、洪澇、乾旱、異常氣象等自然災害頻發。讓我們冷靜思考一下,這是大自然的錯嗎?為何大自然突然變得不再“親切”?

20xx年12月7日,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召開。全球變暖這一不爭的事實,讓這裏註定成為全世界的焦點。一時間,低碳生活成為當下的流行語。

所謂“低碳”,是指降低以二氧化碳為主的温室氣體排放量。那什麼是低碳生活呢?“低碳生活”是一種低能量、低消耗、低開支的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因此,“低碳生活”要求的是一種負責的生活態度,是一種自然而然的去節約身邊各種資源的習慣;“低碳生活”倡導的是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低碳生活”主要解決可持續發展問題。

低碳生活不是一種能力,而是一種態度。讓我們積極響應號召,從節約一張紙、一滴水、一度電、一粒米做起,爭做“低碳一族”,養成節能環保習慣,享受綠色健康生活,呵護人類共同家園。就拿最簡單的水資源來説吧,我們都知道,水是生命之源,生命離開了水便無法生存,可見水資源是多麼重要。可是,在校園裏,我們時常看到水龍頭裏的水白白地流着,你可知道,雖然水隨處可見,但是地球上百分之九十三是鹹水,只有百分之七是淡水,而能喝的水只佔百分之零點八,可見水多麼珍貴。更何況,我國是缺水型國家,假如再不節約用水,那麼也許有一天最後一滴水就是我們的眼淚了。

再談談電力資源,我們每天都能享受到電帶來的便利,天黑了要開電燈,天熱了要開電風扇,上課會用到電腦,電視等等。所有的電氣設備只有通電才能工作,因此我們對電有很強的依耐性。然而電不是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這幾年,我國的很多地區都出現過電荒的現象,停電給人們的生產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同學們,我想問問你們,當你們到室外上課或做操時,有沒有主動把教室的燈關掉呢?不要小看這一個簡簡單單的動作,要知道,積少成多,一盞電燈一天節約0.1度電,一年大約節約三十多度電,學校幾百盞燈,一年就能節約一萬多度電,這可是個不小的數字啊。

除此之外,在校園內,我還發現不少浪費的現象,比如我們學校的垃圾桶中,每天都有一大堆的紙張,細看這些紙張,多半都沒有用多少就被扔了。再比如老師的講台上,經常都有長長短短的鉛筆無人認領,而這些鉛筆中大部分都還可以繼續使用。紙張是用木漿加工成的,鉛筆也是用木頭製作的,表面上看浪費的是紙張和鉛筆,而實際上是在浪費森林資源,一棵棵大樹就被我們白白浪費了。

節約資源,勢在必行。為此,我提出了以下建議:

一、用水時水龍頭不要擰得太大,用完水後隨手關上水龍頭。如果有同學看見了水龍頭沒有關緊一定要去把它關好,發現滴漏,及時報修。打掃衞生時用桶接水,做到一水多用。

二、在天氣晴朗,陽光明媚的日子裏儘量不使用日光燈。上室外課時關閉電器,做到“人走燈滅”。放學後自覺檢查並關閉教室內的所有電器。

三、看到浪費水、電的現象及時糾正。

四、節約紙張,做到一紙多用,有的可以用來包書,有的可以用來當做草稿紙。

五、愛護文具,不隨便丟棄可用的鉛筆。

六、建議班級安排節約管理員,專門負責節約事項。

同學們,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旺加里•馬塔伊説:“體現差別的並非大事,而是我們每天取得的小小進步和馬上的行動。”低碳生活,並非是一句空洞的口號,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吧,保護我們的校園環境、節約我們的校園資源,讓我們共同生活的校園變得更加美麗!

中華美德國旗下講話演講 篇9

老師、同學們:

早上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快樂複習 輕鬆迎考》。 再過幾天的時間,我們將迎來本學期的期會考試。期中末考試是為了檢驗同學們半個學期以來,對各科知識學習的掌握情況,為了使所有同學都能快樂複習輕鬆迎考,老師向你們介紹三種迎考的方法:

一、認真聽課,掌握方法

無論是新授課還是複習課,每一節課都是各科老師根據學習要求精心設計、準備的,每一個環節都對你們的學習有所幫助,因此,認真聽課是你們掌握好知識的前提條件。其次,除了認真聽課,還要注意掌握學習方法,良好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能使你在複習、迎考時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查漏補缺,温故知新

在平時的學習中,你可能因為偶爾開小差,或者當時沒聽明白等情況掌未握好知識。現在就可以利用複習時間把這些遺漏的、忘記的知識補回來。老師建議你,每天做作業前先改錯,,並把以往做的作業、練習卷、測驗卷中容易錯的地方認真改過來,牢牢記在心裏。把不會的字、詞、句多讀幾次,練習題多做幾次,在複習舊知識的過程中就能掌握新知識,考試時就會發揮作用。

三、盡己之能,輕鬆迎考

考試,對部分同學來説是一件大事,因為怕考砸了會被父母、老師責怪、批評,因此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老師建議你,在迎考時先要學會減輕心理壓力,先不要去想考不好會怎樣,而是認真複習。因為每個人的學習能力有高低,要想在短短一週多的時間裏,把半學期所漏缺的知識完完整整的補回來是不可能的,每位同學只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儘自己最大的能力做到最好,即使考試成績可能與其他同學相比不太理想,但和自己的平時相比有進步就可以了。

同時,在做題時,同學們要做到仔細審題,弄清題目要求,遇到不會的題目時,可以先打個小問號,等全卷做完後,回頭再想,消滅小問號,這樣就不會出現漏題的情況。另外,做完後,還要認真去檢查。 最後,祝同學們都能在這次期會考試中取得好成績!

中華美德國旗下講話演講 篇10

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弟子規》是傳統文化教育著作,我校一直把《弟子規》作為校本課程,將經典精神落實到同學們的學習、生活中,使同學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從而受益終生。

為了真正貫徹落實《弟子規》,我校對同學們做了以下要求: 每天晨讀全班同學共同背誦感恩詞與弟子規,將感恩銘記於心;每節課前向老師鞠躬問好,課間遇到老師時要止步並鞠躬問好,以表達對教師的尊敬;下午第一節課前,全班誦讀弟子規,並分享弟子規小故事,用聖人訓感化心靈;班裏同學輪流書寫弟子規心得,讓弟子規落實到實際行動中,而不是應付公事而已。

但是,這樣的要求你們都做到了嗎?同學們,你們背會了弟子規中的內容,是否用《弟子規》中的內容約束你們的行為?不能身體力行孝、悌、謹、信、泛愛眾、親仁這些本分,一味死讀書,縱然有些知識,也只是增長自己浮華不實的習氣,變成一個不切實際的人,如此讀書又有何用?同學們在每天入校時,是否像值班老師鞠躬問好?回家後是否能幫助父母承擔起一定的家務,緩解父母工作一天的辛苦?與同學的交往中,是否做到謙虛禮讓、不恥下問?高年級的同學,是否對自己放鬆要求,對於校園中的老師不理不睬?

學習弟子規,首先要學做人,學會感恩;其次學做事,要小心謹慎,踏踏實實,然後學交往,要誠誠懇懇,平等博愛,要親近有高尚品德的人;最後學讀書,要紮紮實實,認認真真。

同學們,讓我們從現在開始,認真請教,持之以恆,將《弟子規》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不斷完善、提高自己。

中華美德國旗下講話演講 篇11

尊敬的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明禮 素養的體現》。

“仁義禮智信”是儒家學派提出的“五常”,其中“明禮”佔據了一個重要的地位。明禮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五千年文化流傳下來的精髓。而在科技飛速發展的當今,禮儀也是作為一門很具內涵的課程被更多的人士推廣和學習。

孔融讓梨這個故事大家一定都聽説過吧! 孔融分梨,因為哥哥比他大,弟弟比他小,所以他挑了個最小的梨子,其餘按長幼順序分給兄弟。一個年僅四歲的孩童,在禮讓方面都可以做的這麼大度。我們比他年長很多,在為人處世方面,是不是更應該多謙讓,為他人着想呢?

現在的我們離開了家,離開了父母,身處於學校這個温馨和諧的“大家庭”中。就要更加明禮,對老師有禮貌,見面要説“老師好”。老師比我們年長,我們必須尊敬他們。在課堂要上聽從老師安排,認真思考、積極回答問題。還要體貼老師的辛苦,幫老師分擔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同學之間的交往圈子就更廣泛了,上到高三的學長學姐,下到七年級的學弟學妹,這些都是我們會接觸到的對象。校園中的每一位同學都像是我們的兄弟姐妹,在交往過程當中,我們都應該互相禮讓;食堂排隊的時候講秩序,不擁擠不插隊;上下樓梯的時候輕聲慢步,靠右行不打鬧;與同學發生了爭執,學會壓住自己的怒火,“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每個人都大度一些,少計較個人得失,多為大局着想。對於比自己大的學長學姐,要尊重他們;而對於比自己小的學弟學妹,要照顧着他們。 一中東的學子們,讓我們行動起來,去做一個明禮的人、做一個有素養的人。你會因為有禮貌而得到別人的尊重,你會因為幫助別人而感受到快樂,更會因為謙讓而體會到生活的美好! 明禮,彰顯的是素養,營造的是尊重。禮讓,讓出了和諧,讓出了智慧,更讓出了美德。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中華美德國旗下講話演講 篇1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我是七(1)班學生耿浩原,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遵守校規校紀,共建和諧校園》。

有人説:賞心悦目的環境可以使人心曠神怡,奮發圖強的氛圍可以催人奮進。我們人人都希望有一個良好的校風和學風。在這樣文明和諧的環境中學習,我們會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正所謂“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而這樣的環境需要我們大家來共同創建。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沒有規矩不能成方圓。遵守校規校紀,是創造文明和諧環境的前提。學校是同學們學習的地方,而校規校紀則是維護我們良好學習環境的手段。有了線的制約,才有風箏的高翔;遵守校規校紀,我們才能健康成長。遵守校規校紀,是愛校的舉動。培文是我家,我們都有責任來維護她的形象。

“一個人的成長,是一段完善的過程”。而這完善的過程,便是我們發現自身缺點從而改正的過程。校規校紀就像一面鏡子,讓我們更容易的發現自身的不足,從而完善自我。

同學們,我們大家想想看:你願意看到就餐時隨意插隊的現象嗎?你願意看到校園內垃圾滿天飛嗎?你願意看到同學們之間惡語相加甚至大大出手嗎?讓我們去掉這些不和諧的音符吧!

為了培文文明和諧的校園環境,讓我們從點滴做起,遵守校規校紀,獻出自己的一份力吧!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中華美德國旗下講話演講 篇13

在漫漫人生旅途中,很多時候,我們是在錯誤中成長,在成長時犯錯。錯誤,在某種好處上講,是成就人生的必然因素。

從我們“驚天動地”來到這個世界,我們就開始犯錯,在一個又一個錯誤中,我們逐漸讓這個陌生的世界成為我們所熟悉而温馨的家園。錯誤中,我們會跌跌撞撞走路;錯誤中,我們會咿咿呀呀説話;錯誤中,我們用稚嫩的雙手,寫字畫畫;錯誤中,我們會用我們淺薄的智慧去贏得教師家長的誇耀;錯誤中,我們便會用手指敲打鍵盤,我們能夠用我們的腿腳博得陣陣喝彩;錯誤中,我們學會用屬於自我的知識步入競爭的行列。

我們都在被糾正錯誤中長大,懂事,成熟。可是生活中,保留一些錯誤卻能夠創造生活的完美。

身為勞動農民的父親,在他孩子面前吹牛説他讀書的時候英文可了得,孩子不服氣。當父親把那些英文字母亂説一氣的時候,孩子咯咯地大笑。父親的錯誤成為了逗樂孩子的方式,這難道不也是另一種愛的表達方式嗎?

孩子一天為自我準備了一個大紅蘋果,而當父親看到時,卻“自做多情”地説:“這個蘋果是給爸爸準備的嗎?真懂事!”而孩子用孩子最天真的笑容清脆地説:“是的,爸爸。你吃吧!”這又是一個錯誤,卻是一個美麗的錯誤。這錯誤,鑄就了美麗真摯的親情。誰能説,這錯誤需要糾正呢?相信,在以後,孩子想到就不僅僅僅是自我而已了。

不是錯誤都要糾正,不是糾正了就是正確的。有時候,錯誤也是幸福與美麗的一種特殊路標。保留下某些錯誤的痕跡吧,那是另一種美麗的所在!

中華美德國旗下講話演講 篇14

同學們:

今天,利用課間操時間,講一講我們從小要養成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

俗話説:成由勤儉敗由奢。這句話的意思是:一個人要勤奮勞動,艱苦樸素,就會取得事業的成功,否則,如果奢侈浪費,就會導致失敗。

最近,在我們的身邊,出現了一些浪費現象。比如説,有的同學藉着吃完飯洗碗的機會,在那裏玩水,這樣就浪費水。有的同學,掉了一些小東西(如飯票、鉛筆、橡皮之類)根本就不當一回事,也沒人去老師那兒認領。你們想想,這些東西難道不是用錢買來的嗎?大多數同學,沒有好好利用自己的零花錢,而用這些錢買些不乾淨的零食吃。

還有同學,把家長讓他買學習用品的錢也偷偷地買了零食吃,甚至還拿錢去抽獎,這些都是不對的。在這裏我希望同學們要合理地運用自己的零花錢。

同學們,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要從小養成勤儉節約的習慣,生活要樸素,花錢要得當。不和別人攀比吃穿,愛惜生活、學習用品,不要隨意浪費。

中華美德國旗下講話演講 篇15

五月披着節日的盛裝來了,燦爛的陽光,拂面的微風,把我們送進了五一勞動節。五月帶着歷史的問卷來了,火熱的勞動節,蓬勃的青年節,向我們提出少年肩頭的責任。五月搭起繽紛的舞台迎接我們來了,紅五月的歌聲,母親節的期待,等候我們獻上少年兒童對未來、對親人的禮物。五月的日曆就像一幅幅鋪展的畫卷,等待我們描繪出絢爛的色彩。

“五、一”這個特殊的日子,是全世界勞動人民的節日。勞動創造了世界,創造了人類,創造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勞動,建成了今天的萬丈高樓;是勞動,築就了現代化的高速公路;是勞動,讓偌大的地球變成了一個小小的村落;是勞動,使浩翰的荒原變成了畝畝良田。勞動是神奇的,勞動是偉大的。勞動者用勤勞的雙手和智慧,編織了這個五彩班斕的世界,創造了人類的文明。讓我們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裏,向全世界的勞動者致敬!同時,從我做起,從小做起,熱愛勞動。

可是在平時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同學們參加勞動時怕這怕那,有的同學可以説是根本不愛勞動。據調查,現在的國小生,愛勞動、有較好勞動習慣的約佔1/3,另外的2/3是不愛勞動或不太愛勞動的。他們懶得鋪牀疊被,懶得洗襪子、洗手絹,懶得收拾書包、收拾桌子,甚至於懶得洗臉、洗腳,連喝水也懶得自己倒,在家裏一切都由家長做,連書包也是家長背。可見,我們的同學參加的勞動太少了。不愛勞動的孩子,他們也很難愛學習,怕勞動,也會怕做作業,怕思考問題。 作為一名國小生,從小就要有正確的勞動觀點、勞動意識,認識到---勞動最光榮,不愛勞動的人將會一事無成。從小就要培養勞動感情,養成勞動習慣,珍惜勞動成果, 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比如洗碗筷,洗手絹、襪子等,高年級的同學還可以學着洗洗衣服。爸爸媽媽很辛苦,難道我們不能幫他們分擔一些家務活嗎?同時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

願每位同學都能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時間,做到學習、娛樂、休息三不誤,過個快樂、有意義的“五一”!同時祝願每位老師在節日裏,“充電”能充得足一些,胃口能好一些,身體能棒一些,心情能燦爛一些。我的講話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中華美德國旗下講話演講 篇16

老師們、同學們,上午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立安全意識 樹文明新風 ”。

一個和諧温馨、安定有序的校園是我們每位同學健康成長的樂園,是我們學習知識的殿堂。校園的安全關係到每位同學能否健康成長,關係到每個家庭的幸福,為此向同學們提出如下要求:

一、樹立自我安全意識

我們要有高度的安全意識、文明意識,要時時想安全,事事講安全,讓安全走進我們的生活,充分認識到安全的重要性。

二、關注課間安全

同學們上下樓梯要有序,切不可急步上下(尤其是雨雪天),要養成上下樓梯靠右行走的良好習慣,行至拐彎處,要放慢腳步,預防相撞。大家課間要注意文明休息,不追逐嬉戲,不打鬧,不攀高,不擁擠,不搶道。遇事要冷靜、謙讓,及時報告老師。

三、注意運動安全

根據自己身體實際情況參加自身適宜的運動,運動時,要遵守運動規則,要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做,切不可做危險的動作,注意自我保護。運動時要注意不要劇烈碰撞,以免撞傷或摔傷。

四、遵守交通規則和交通秩序

上學、放學回家做到文明行走,遵守交通規則,注意交通安全,乘坐公交車回家的同學不要擁擠,等車停穩再有序地上下車,要做到文明坐車。住校生注意不要乘無牌無證車、超員車、和車況較差的車輛。

五、講究飲食衞生,養成良好習慣

拒絕三無食品,不吃路邊攤點上的不衞生食品,不亂扔食品外包裝類雜物。

六、學會自護自救,提高防禦能力

平時學習並積累簡易的防護和自救方法,遇到偶發事件要冷靜對待,學會主動尋求他人的幫助。

同學們,我們都生活在一個由親情、道德、責任、義務所交織的關係當中。因此,個人就不僅只是個人。每一個人的現在都與未來相連,每一個人的自身都與家庭相連,每一個人的榮辱都與整體相連。為了個人的成長,為了家庭的幸福,為了這榮辱相伴的整體,讓我們共同築起思想、行為和生命的安全長城。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