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世界讀書日國旗下講話稿(精選14篇)

4月24日世界讀書日國旗下講話稿 篇1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4月24日世界讀書日國旗下講話稿(精選14篇)

早上好!我是某某,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今年的4月23日是聯合國確定的第21個"世界讀書日"。讀書是每個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書,它積累了人類無窮的智慧和想象力的傳承媒體,給予了人們眾多情感的交集。讀書,不僅能擴展現在的空間,還能給人們指明未來的方向。讓我們現在就開始拿起手邊擱置已久的,或厚或薄的動力源泉開始閲讀。

我們要"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讀一本好書,可以使人心靈充實,明辨是非,行為舉止文明得體。讀書帶給我們最雋永的樂趣,最恆久的動力;讀書帶給我們心態的平和,精神的慰籍。經典詩句,讓我們充滿智慧;童話故事,讓我們浮想聯翩;歷史鉅著,讓我們博古知今;科普書籍,讓我們思維縝密......

同學們,我們正處在讀書、求知的黃金階段。學校提供了良好的讀書條件。通過學校裏的圖書室,可以增加同學們的閲讀量,開闊同學們的視野,培養同學的閲讀習慣,使我們在緊張的學習之餘得到娛樂和提高,營造了優良的校園文化氛圍。

"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同學們,讓我們暢飲這"源頭活水",攀登這人類進步的階梯,成為知識的富翁,精神的巨人,成為一名合格的接班人。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4月24日世界讀書日國旗下講話稿 篇2

我是一個文靜的女生有事,沒事的時候總喜歡端一本書,靜靜得看着。書是我最好的夥伴。

那天我又像往常一樣,又坐在沙發上看《西遊記》的故事。《三打白骨精》深深地吸引了我。

孫悟空的火眼金睛可真厲害,一眼就看出來了白骨精的真面目。她變成一個姑娘,來到了唐僧身旁,唐僧、豬八戒、沙僧渾然不覺。正當她向唐僧伸出魔爪時,外出化緣的孫悟空及時趕到,一棒打下去,她就變成一股青煙逃走了。

“快點去刷牙、洗臉、洗腳、上牀、睡覺,就知道看看看,都幾點了,明天還要上課呢。”我家的王母娘娘發話了,儘管有一百二十個不願意,可是母命難違,我趕緊收拾好,進屋睡覺了。

進屋後,我心想這麼精彩的故事,怎麼能錯過呢!於是,我又偷偷地看起書了。把枱燈打開,脱了褲子,鑽進被窩,枕頭放在背後,靠在牀頭,我的捉妖之旅又開始了。

這回可惡的白骨精變成了一位老太太來找自己的女兒。她看到自己的女兒躺在地上,便撲上去嚎啕大哭。這下孫悟空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好個孫悟空,又一棒子打了下去,白骨精又逃走了。唐僧見了十分生氣,就念起了緊箍咒。孫悟空疼得在地上打滾。我心裏真為孫悟空打抱不平。這唐僧真是肉眼凡胎。取經路上孫悟空千方百計保護他,他還對悟空念緊箍咒。真是氣死我了。

突然灰暗中一隻大手伸過來,搶過了我的書,驚得我大叫一聲:“啊!白骨精啊!別吃我啊。”我一看,原來是媽媽,我説:“媽媽你怎麼走路都沒有聲啊?”她把書放到了寫字枱上,把燈關掉了,説:“看看看,再看你就走火入魔了,快睡覺。”

可是,怎麼能睡得着呢?我翻來覆去,那受苦受難的悟空、幸災樂禍的八戒、不辨真偽的唐僧、詭計多端的白骨精來了去,去了來。

於是,我拿起手電筒和書鑽進被子裏打開手電筒繼續看了起來。一會兒我就感到悶熱,我只好露出了半個腦袋,呼吸幾口新鮮空氣,又鑽了進去。不一會又覺得脖子酸,肩膀痛,只好換了一個姿勢。這還不算,還得時刻豎起耳朵,提防我家的王母娘娘。

套用老舍先生的一句話:有苦,有樂,有笑,有淚,既有付出,更有收穫,這就是讀書的味道。

4月24日世界讀書日國旗下講話稿 篇3

星期三一早,我和媽媽去福州路上的上海書城。一進門,就看見無數的書籍整整齊齊的堆放在書城裏每個角落。我催促着媽媽趕快來到四樓,因為那裏是兒童天地。

我被兒童天地的各種兒童書籍迷住了:那裏是親子閲讀,那裏是低幼童話,還有適合不一樣年級的同學的課外閲讀資料。我驚歎不已,真想一下子全看完。媽媽説,找個地方,坐下來,仔仔細細地看。

我最喜歡“公主書”了,所有的“公主書”,我都感興趣。“美人魚愛麗兒”我看得最多,故事的資料我很熟悉,可是今日我還是選擇了這本,它告訴我碰到困難,要努力想辦法,為了自我的夢想不輕易放棄;我還看了的“格林童話”,——“青蛙王子”,他受到了巫婆的詛咒,變成了青蛙,最終用愛恢復了自我的身體——。

看着看着,我感覺有點擁擠了,人越來越多了,走廊上,台階上,書架前,都站滿了不一樣年齡的人。原先,有那麼多愛看書的人啊!

吃午飯的時間到了,媽媽提醒我要吃飯了!我依依不捨的離開了心愛的書,可是沒關係,我還買了一些書準備回家慢慢看呢!

4月24日世界讀書日國旗下講話稿 篇4

書如同人,能成為伴侶。在成長的道路上,我一向以書為友,讀其書,交其友。

一本好書能夠成為我最好的朋友,與書為友的日子就如陽光般燦爛。在一天的忙碌後,泡一杯香茶,捧一本好書,任淡淡的書香與清新的茶香交融,任思緒隨風飄遠,任身心沉浸於書的時間之中。在那同禮拜斗酒詩百篇;和杜甫在茅屋裏憂心天下寒士;偷偷去摘下易安那多憂愁的黃花,默默去聽長篙劃破李後主的一江春水。

我對於一本書的熱愛,從我接觸它的那一天起,就沒有減弱,反而日益俱增,昨日如此,今日亦如此。書是我最有耐心,最使我愉悦的朋友,無論是我身處逆境,還是孤獨寂寞的時候,它都不離不棄,滿懷善意地安慰我,並把打開歡樂之門的鑰匙放在我手上,指引着我,給予我心靈的慰藉和鼓勵。

書史我的朋友,更是讓我能與真實和高雅聯繫的紐帶,我經過書童自我最喜愛的作者,交流思想,產生心靈的共鳴。一本好書記載生命最美的時刻,它藴藏偉人們思想的瑰寶。每當我讀一本書時,就如同被其帶進了最優秀的領域,它把我帶來了歷史上所有偉人的面前,讓我傾聽他們的言語領略他們的內含。與他們一齊歡樂,一齊悲傷,一齊探索真理,找尋生命的真諦。使我的心靈昇華到一個全新的境界,與高雅與真理牽手並進,正因為有書為友,我才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從而領略到知識的魅力。

珍惜每一本書,將它們當做自我的摯友,感受他們藴藏文化瑰寶,讓它們的思想佔據心靈,感化你。書史最值得去懷念,去珍藏的,是它是我們永遠的伴侶和慰藉者。

無論何時何地,愛書的心不變,與書的情誼不斷,讓書籍的心跳與我的心跳的同步,其樂無窮,受益終生。

4月24日世界讀書日國旗下講話稿 篇5

我們每一天都要與書本打交道,是它們給予了我們一個又一個新的知識,教給我們許多做人的道理,就像一位良師益友。如果沒有書,就像沒有朋友一樣,生活也會失去很多的樂趣,從而變得孤單而乏味。

常言道: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那些作家們都是看了許許多多的書才能寫出好的作品,有的作家甚至聞名於世,比如:高爾基、葉聖陶你、普希金、列夫·托爾斯泰等,他們都是世界著名的作家,寫過成千上萬的文章,他們有哪一個不是經過閲讀很多的書籍寫出了好的作品呢?同樣,我們也要閲讀很多的課外書,才能寫出優秀的作文,才能“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如果把一本你喜歡的書當做你的好朋友的話,你就會體會到書本的最高境界,他能與你一齊分享一些趣味的事情和你沒有見過的東西。書本能夠補充你足夠的養分。有句話説得好:“我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

書籍是開啟未知大門的鑰匙,書籍是攀登知識高峯的階梯,書籍是通向成功彼岸的橋樑,書籍是穿越激流險灘的航船,書籍是指引前進方向的燈塔,書籍是帶你走向黎明的大道!

是啊,書,是我們的生命中不可缺少的,是我們靈魂中的一部分,就像是我們的朋友一樣,是人生中接觸得最多的。一本書,我能夠讀上上百遍,甚至幾千遍,讀到能背誦的程度。你喜愛的一本書就是一位朋友,它能讓我們走向成功的彼岸,它能把我們帶到浩瀚的天地,它能帶我們領略人世的真諦,多讀一本書,就等於多交了一個朋友。所以,同學們,請多讀書吧。今日,你讀書了嗎?

4月24日世界讀書日國旗下講話稿 篇6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

今天是世界讀書日,請讓我們一起來紀念這個讀書人的節日。4月23日是世界文學的象徵日,塞萬提斯、莎士比亞、維加等許多世界著名作家在這一天出生或逝世。199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每年的這一天定為“世界讀書日”,鼓勵人們發現讀書的樂趣。

幾年來,“世界讀書日”已成為許多國家讀者的一個節日。培根説:“讀書在於造就完全的人格。”正因如此,所有發達國家不論高層還是平民,都把讀書當成生活的一部分,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即使在網絡高度發達的美國,公共圖書館的持卡人數仍高達1.48億,即每兩個美國人就有一人持有讀者證;據統計,美國國民去公共圖書館的人次數是觀看足球、籃球、棒球、曲棍球合計總人次數的5倍多。

俄國人之酷愛讀書舉世聞名,在莫斯科的地鐵上,隨時可見知識分子模樣的人在專心捧讀。並且,這些捧讀者中讀的都是大部頭的託翁、陀翁等蘇俄大師的名著。

日本人愛讀書也是舉世公認的,在日本的電車、巴士上,無論是衣冠楚楚的上班族還是身穿校服的學子,差不多都在專心看書。

猶太人更愛讀書。在每一個猶太人家裏,當小孩子稍微懂事時,母親就會翻開《聖經》,滴一點蜂蜜在上面,然後叫小孩子去吻《聖經》上的蜂蜜。這個儀式的用意不言而喻:書本是甜的。猶太人的墓地裏常常放有書本,因為“在夜深人靜時,死者會出來看書的”。當然,這種做法有一些象徵意義,即生命有結束的時候,求知卻永無止境。猶太人家庭還有一個世代相傳的傳統,那就是書櫥要放在牀頭,要是放在牀尾,就會被認為是對書的不敬。

我國是舉世聞名的文化大國,歷代重視教育與讀書。古代有許多刻苦讀書的感人故事,比如“鑿壁偷光”的匡衡、“囊螢映雪”的車胤、懸樑刺股的孫敬和蘇秦、歐陽修的“三上”讀書、范仲淹苦讀的佳話等等,他們為書而生,為書而死,為書而樂,為書而苦,為書而貧,為書而瘦,幾千年來演繹了多少可歌可泣、驚天地泣鬼神的故事。

又一個世界讀書日到來了,讀書日顧名思義就是要引導人們自覺讀書,並養成讀書的習慣。讀書不僅僅是提高個人修養和健全人格的事,而應是提高全民族思想文化修養的大事。

為此,我們學校這樣倡議:打開書,讀吧;讀了書,聊吧!希望全校學生積極行動起來,使自己養成熱愛讀書的好習慣,把生命中的每一天都看成是讀書日。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4月24日世界讀書日國旗下講話稿 篇7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4月23日,是個特殊的日子。大家知道今天是什麼節日嗎?今天是聯合國確定的世界讀書日。下面先由我簡單的跟大家介紹這個讀書節的由來。

世界讀書日全稱世界圖書與版權日,又譯世界圖書日,最初的創意來自於國際出版商協會。197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向全世界發出了走向閲讀社會的召喚,要求社會成員人人讀書,使圖書成為生活的必需品,讀書成為每個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於是,1995年10月25日11月16日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決議,正式確定每年4月23日為世界讀書日。

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跟讀書有關的:讓我們熱愛讀書,一生都充滿書香。

要知道讀書是成長的基石,讀書是精彩人生的開始。古今中外多少志士偉人都是勤奮讀書的楷模。周恩來的為中華崛起而讀書。魯迅少年時,冬天晚上讀書冷,就把辣椒放在口中,用辣椒驅寒,堅持讀書。毛澤東一生愛讀書,無論是戰爭年代還是和平時期,只要一有閒暇時間他就讀書。而且他不動筆墨不看書,讀書時在重要的地方劃上圈、橫線、點等各種符號,在書上空白的地方寫上批語,有時還把書中重要的內容摘錄下來,或隨時寫下讀書的心得體會,並把學習所得運用到實踐中去,指導中國革命。他們之所以能成為偉大的人物,

同學們,你們正處在讀書、求知的黃金階段。你們知道應該選擇哪些書來讀,利用哪種方式讀書比較科學嗎?在這裏我提出一些建議:首先,要精讀課堂上的書,尤其是語文課本,仔細品味文章中的妙詞佳句,認真揣摩文章藴含的道理,感悟文章表達的感情。其次,要泛讀課外書。從文學類到科技類,從中國名著到外國名著,從漢語文章到英語文章&&只要有書的地方,就要有你們的身影。 英國文學家培根曾説過: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博採,足以長才。同學們,你們應該結合自己實際去制定自己的讀書計劃?

讀書,需要時間。時間在哪裏?它就在我們每一個人的雙手裏。你一鬆手,它就從指縫間溜走了。

因此,讀書需要只爭朝夕。一早到校,可以讀書;午間休息,可以讀書;睡覺之前,你也可以讀書。

當你在茫然的時候,可以選擇讀書;當你心情沮喪的時候,可以選擇讀書;當你還擁有夢想的時候,應該趕緊讀書&& 選擇讀書,就選擇了勤勉和奮鬥,也就選擇了希望與收穫; 選擇讀書,就選擇了紀律與約束,也就選擇了理智與自由; 太陽每天都是新的,生活永遠充滿希望,從今天從現在就開始吧,把握每個瞬間,不要再猶豫!

最後,我想引用一句話。人生應該讀幾本墊底的書。這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經説過的一句名言。今天,我們又迎來了一個世界閲讀日。同學們,讓我們和書籍交朋友吧,讓書籍成為我們成長的基石,讓書香溢滿我們的童年!

我的講話完畢,謝謝大家。

4月24日世界讀書日國旗下講話稿 篇8

著名文學家冰心以往這樣説:“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這句話告訴我們應當多讀書,怎樣讀好書。

一本好書,會使我們明白很多的道理,還會使我們產生一種堅強不屈的精神。在學習上,書,也是我的得力助手,有一次家庭作業,一道自然題難住了我,我突然想起我讀過的《十萬個為什麼》上好像有這道題,於是,我立刻回想,結合書上的資料,最終做出了正確的答案,頓時,我高興得手舞足蹈,在客廳裏扭起了秧歌。

記得在小的時候,爸爸就培養我讀書的好習慣,每次上街,爸爸就會帶我去書店,讓我挑選自已最喜愛的書。他對我説:“要經常讀書,更要讀懂書,要在讀書中產生一種樂趣。”,我把爸爸的話當成我的座右銘,每當放學回家,做完作業,便會拿起我心愛的書,讀上一個小時。居里夫人的才智、保爾的堅強、魯迅、冰心的優美文筆,使我無時不沉浸在那些書中的故事裏。久而久之,讀書,成了我生活的一部份,以至於一天不讀書,連吃飯都不香,我成了一個十足的小書迷。

讀書,是一種樂趣,是一種享受。

讀書,使我得到了歡樂;讀書,也使我明白了很多的道理。更會使我的自身素質得到提高。讓我們一齊來讀書吧,讓我們一齊來享受讀書的樂趣吧!

4月24日世界讀書日國旗下講話稿 篇9

從古至今,書一向與我們相伴。幾頁紙,幾段文字,便組成一本豐富多彩的書。書述説了歷史的滄桑,書傳授給我們知識,書帶給我們人生的哲理。

從以前帶插圖的拼音童話書,到如今那些稍帶些深奧的名著,隨着年齡的增長,我看的書越來越多,所讀的書也漸漸有了變化。

此刻人愛電腦、愛漫畫、愛遊戲,唯獨不愛書,可我卻痴迷於書,要明白,暢遊書海能帶給我們不少的東西。

拉一把椅子到窗前,捧起一本書細細的讀着,很快你便就會沉醉其中,隨着書中的人物情節:或哭,或笑,或怒。在心境的變化中,我們或許也能體會到書中藴含的哲理,或者是作者在寫這本書時的心境、環境、時代。讀《西遊記》時你體會到的不僅僅是孫悟空的神通廣大,也能夠讀出其實無論做什麼事都不可能是一帆風順。讀《魯賓孫漂流記》,文中魯賓孫的堅強讓我們感動,也讓我明白生活定會有不如意,只要堅強應對,找好方法,一切困難便煙消雲散……

讀書,與書相伴,感受書的魅力,人物的風彩,藴含的哲理……與書為友,細細品讀,必定受益匪淺。

4月24日世界讀書日國旗下講話稿 篇10

親愛的同學們:

伴隨着春天的腳步,伴隨着4月23日世界讀書節的臨近,我校"我讀書,我快樂,我成長"第三屆讀書絕也隆重地拉開了帷幕。

一本書就像一艘船,帶領着我們從狹隘的地方,駛向無限廣闊的海洋。一個人不讀書,他會變得無知,一個民族不讀書,她會落後。美麗的三月飄來了温馨的書香,我校的讀書月也在今天翩然而至。為了讓我們的校園更加充滿書香。我們在此倡議全校師生: 讀書吧!

我們倡導讀書,是因為中華民族從來就是熱愛學習、勤奮讀書的民族。讀書是我們民族精神不竭的源泉。

我們倡導讀書,是因為讀書是一種享受,也是一種樂趣。在知識的大海中遨遊,將使我們開闊視野,增長才智,並充分享受着快樂與愉悦。讀書將使我們每一個人生活得更加充實、更加健康。

我們倡導讀書,是因為開卷有益,學無止境。我們只有孜孜不倦、手不釋卷,才能在不斷吸納精神營養中更新知識,與時俱進。

希望我們新區二小的每一個小朋友都能博覽羣書。讓我們人人養成愛讀書、多讀書、讀好書的習慣。在讀書中體味人生,感悟生命,獲得成功。

最後我們一起呼出讀書月的口號:"我讀書、我快樂、我成長"。

4月24日世界讀書日國旗下講話稿 篇11

有人説,一本書是一片葉,一葉知秋;一本書是一場戲,一戲人生;一本書是一杯水,一杯滄海,人們讀的不是書,而是人生。我愛讀書,更愛品味書裏的人生,所以我與書為友。

與書為友,因為它像一位飽經滄桑的老人,充滿了睿智,解讀着人生。我曾和雨果一齊共同感受法國巴黎的《悲慘世界》,體會到了冉阿讓對世界充滿的愛與温暖,他讓我看到了人性的完美;保爾。柯察金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讓我懂得了“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屬於人僅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這樣,在臨終的時候,他就能夠説“我已把自我整個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奮鬥……”,他讓我明白每一個人活着的意義是什麼?生存的價值是什麼?那就是永不停歇的奮鬥以及對社會、對國家的職責感。我還和魯濱孫一齊漂流,共同經歷奇遇冒險,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遇到困難要迎難而上,勇於挑戰自我的精神,最終和他一齊分享駛向成功彼岸的喜悦……

與書為友,因為它富有詩意的字眼,浸潤着靈性,散發着墨香。它是唐詩的大氣磅礴,是宋詞的豪邁婉約,是元曲的灑脱率真。我陶醉於李白“黃河之水天上來”的洶湧澎湃,嚮往他“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不羈狂放;讚歎蘇軾“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逸塵情懷,欣賞他“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樂觀曠達;我看到了辛棄疾“沙場秋點兵”的威武雄壯,感受到了他“氣吞萬里如虎”的非凡氣勢,我同情李清照“尋尋覓覓,悽悽慘慘慼戚”的坎坷遭遇,傷感於馬致遠“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的孤獨淒涼;更加敬佩於毛主席“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閒庭信步”的壯志豪情。

與書為友,因為書解讀着歷史,承載着禮貌,讓我與大唐結下了不解之緣。絲綢之路上玄奘西行的執着身影伴隨着蒼涼悲壯的駝鈴聲,長安街上長相迥異的胡人是各種不一樣風景的混搭,壯麗的宮闕、巍峨的城牆,八方來使崇敬的表情,彰顯着大唐的威嚴。

閒適的午後,庸懶地坐於窗前,鼻端是田野獨有的泥土清香,手捧一本心儀的書,撫摸着那一個個靈動的文字,和作者進行一次心靈的對話,如此愜意,我有什麼理由不愛書呢?

與書為友,夫復何求!有書相伴,人生無憾!

4月24日世界讀書日國旗下講話稿 篇12

這學期開始,我有了一個變化,那就是我跑到學校圖書館去看書了。

以前,書只在家裏看,從不在學校圖書館裏看,而此刻,我開始往學校的圖書館跑去看書。

因為以前不去圖書館,圖書館的樣貌都沒看見幾次。而此刻,我成了圖書館的常客,這個陌生的地方變得熟悉了。我每一天中午只要有時間都在那裏,要是有一天沒去就渾身不舒服。

還有一個不去圖書館的原因就是我的借書卡太破了,不敢拿出來,怕被教師説。之後,媽媽幫我重新塑封了一下,借書卡立刻換了新裝,神氣得很。於是,我立刻就到圖書館去借書看了,好爽,我喜歡借書的感覺!

喜歡歷史的人很少,而我偏偏就是那其中之一。在圖書館裏,我每次都會先到“歷史”的櫃子裏看看,可總找不到吸引我的書。直到上週四,我發現了一本《中國抗日戰爭祕聞》,隨手翻看了幾頁,便愛不釋手,急着想借走。可是,由於我的借書卡幫小儲借了本書,自我就不能借了。我四處打聽,問人借卡,可是借不到。唉!我只好把它藏在一個不起眼的角落,失落地離開了圖書館。

週五,儲儲借的書看完了,她把書給了我。太好了,我就能夠還了這本去借我的《抗日戰爭祕聞》了!我好不容易等到中午,可是,因為教師給我們看一個視頻,時間被佔用了,去不成。

又一個星期一到了,我又想着那本書了,它必須在等我!到了中午,得到了教師的允許下,我像風一樣飛奔向圖書館,心想:哦,千千萬萬不要被別人借走了呀!我藏得那麼不起眼,應當不會被借走吧一進圖書館,我甩掉鞋子,還了書後直奔向那個藏書的角落,我激動地跳了起來,yes!沒被借走,太棒了!它果然在等我!我抱起書,心境有點激動。

我如願以償地借到了書,此刻,它正靜靜地躺我的牀頭櫃上,等着我翻閲它呢!

4月24日世界讀書日國旗下講話稿 篇13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來自六(4)班的伍俊蓉。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世界讀書日,讓我們一起在書中暢遊。

同學們,你們知道“世界讀書日”是哪一天嗎?它就是明天——4月23日。199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佈4月23日為“世界讀書日”, 並呼籲:“希望散居在全球各地的人們,無論是年老還是年輕,無論是貧窮還是富有,無論是患病還是健康,都能享受閲讀的樂趣,都能尊重和感謝為人類文明作出巨大貢獻的文學、文化、科學思想大師們,都能保護知識產權。”因此,每年的4月23日,世界五大洲的人們不約而同地做着同樣的事情 —— 讀書。

閲讀可以帶給我們歡樂,閲讀可以使人間充滿關愛,閲讀可以幫我們找回自尊,閲讀可以使我們充滿自信。閲讀可以使你擁有整個世界。人生不能不讀書,不讀書的人生不能叫做完美人生。閲讀是幸福、快樂、精彩、高尚的人生。

我國著名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資本論》最早的中文翻譯者王亞南,1933年乘船去歐洲,客輪行至紅海,突然巨浪滔天,船搖晃得讓人無法站穩。這時,戴着眼鏡的王亞南,手上拿着一本書,走進餐廳,懇求服務員説:“請你把我綁在這根柱子上吧!”服務員以為他是怕自己被浪頭甩到海里去,於是遵照王亞南的指示,將他牢牢地綁在了柱子上。綁好後,王亞南翻開書,聚精會神地讀起來。船上的外國人看見了,無不向他投來驚異的目光,連聲讚歎説:“啊,中國人,真了不起!”是啊,他這種熱愛讀書的態度誰能不讚歎呢?

讀一本好書,可以使人心靈充實,明辨是非,行為舉止文明得體。世界著名文學家高爾基就曾藉着月光讀書,在樓頂讀書,在老闆的皮鞭下讀書。對讀書的痴迷,終於把他造就為世界文學巨匠。正如高爾基自己所説:“書籍使我變成了一個幸福的人。”

古人云: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有誰離得開書?又有誰不讀書呢?在世界讀書日到來之際,我向全校同學發出以下三點倡議:

一、愛讀書。將讀書變成一種伴隨終身的良好習慣。建議同學們在牀頭上、書包裏、抽屜裏放2—3本你喜愛的課外書籍,隨時拿來閲讀。讓每一天都成為“讀書日”。

二、會讀書。掌握正確的讀書方法,以利用有限的時間和資源達到最大的學習效果。例如在看書時摘抄好詞好句,看完書後和父母、朋友談談自己的體會。

三、讀好書。有選擇地讀書。希望每位同學根據自己的興趣、志向,選擇你所喜愛的書籍,選擇經典名著來閲讀。在書海里暢遊,你可以向孫子請教兵法,可以跟司馬遷談天下事,可以與保爾·柯察金討論《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還可以在法布爾的帶領下去探索昆蟲的世界„„慢慢的,你會覺得,世界如此之大,生活如此多彩,大自然如此奧妙無言。

同學們,積極行動起來吧,讓自己養成熱愛讀書的好習慣,把生命中的每一天都看成是讀書日。太陽每天都是新的,生活永遠充滿希望,現在就開始吧,把握每個瞬間,不要再猶豫!讓我們和書籍交朋友,讓書籍成為我們成長的基石,讓書香溢滿我們的童年!

我的講話完畢,謝謝大家!

4月24日世界讀書日國旗下講話稿 篇14

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

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一個學期已過半,今天是4月23日,是誰知道今天是什麼日子嗎?對,今天是世界讀書日,是我們讀書人的節日。所以我今天國旗下講話的內容與讀書有關,題目是《讀書儘管不能改變人生的起點但可以改變人生的終點》。下面先從一個故事説起。

1809年2月12日,一個男孩出生在美國肯塔基州鄉村的一個窮苦農民的家裏。因為家裏窮,他沒有機會上學。他一生中進學校上學的時間加起來不到一年。他的母親能閲讀,但從來沒有學過寫字,而他的父親也僅能寫他自己的名字。

可是,他卻被書籍強烈地吸引着。他7歲開始上學,每星期只能去學校2~3天,其他時間因家庭貧困,只能在家勞動。從那時起,他開始了自己的啟蒙教育。他把燃燒過的木(目)頭當成鉛筆,在粗糙的木板上練習寫字母。夜晚,他向母親大聲朗誦《聖經》,還反覆閲讀《伊索寓言》。

9歲時,他深愛的媽媽不幸去世。他和姐姐用讀母親最喜歡的《聖經》章節的方式來安慰母親的在天之靈。

十幾歲時,他從50裏範圍內的所有鄰居那裏尋找並借回很多書,包括《弗蘭克林自傳》、《華盛頓的一生》和《天路歷程》等等。他抓住一切機會認真閲讀。當其他小夥伴在山上捉迷藏玩遊戲的時候,他卻手捧書本在一棵樹下閲讀。21歲時,他決定外出。最後在一個位於西部邊境的小村莊安頓下來。這個小村莊有6位受過大學教育的人,其中包括兩位知識淵博的內科醫生,他們允許他隨時借閲他們的書籍。

在此後的7年,他做過兩份工作,都是允許他可以長時間讀書而不受打擾的工作。第一份工作是商場店員,第二份工作是郵遞員。他在接待顧客之餘,廣泛閲讀了哲學、科技、宗教、文學、法律和政治學方面的書籍。

1837年,28歲的他雖然連國小都沒畢業,卻已經是伊利諾依州的執業律師了。1861年,那年他52歲,他通過參加競選,成為美國第十六任總統。他就是美國曆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林肯。

同學們,在人類歷史上,不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因勤奮讀書而改變自己的命運,乃至改變國家、民族的命運,影響人類文明進程的事例有如天上的繁星,數不勝數。他們的故事影響着、激勵着一代又一代的人,而要認識他們,從他們身上汲取精神力量的最好辦法仍是讀書。

同學們,你不可能在現實生活中結識世界上所有的偉人、大師,但通過讀書,就有可能。歌德説過: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你不可能回到過去,也不可能提前進入將來,但書籍可以把你帶到過去和未來。有人説,不讀書的人只生活在現在,而讀書人是同時生活在三個時代過去、現在和未來。你不可能走遍世界各地,但書籍可以把你帶到地球的每個角落。

同學們,閲讀可以發展人性,提升素養,拓展人生;閲讀可以尋找榜樣,啟迪思想,慰藉心靈;閲讀可以豐富生活,愉悦身心,增長知識。而學生時代又是人生讀書的黃金時光。我們學校的大門如同一張徐徐展開的書卷,意在讓走進銀河的每一個人,都能一生以與好書為伴,我們熱忱期待濃郁的書香能夠充盈銀河校園的每一個角落,使師生共讀書能成為我校的一道亮麗而永恆的風景線。最後祝願老師們、同學們都能夠在這惠風暢和、書香習習的美好境界裏幸福的生活,快樂地學習,健康地成長!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