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於創新主題班會的精選發言稿

創新是社會的動力,沒有了創新,整個社會就是死水一潭;沒有了創新,一個社會的進步就將步履維艱;沒有了創新,一個社會就會被人遺忘,被歷史抹黑,只有多一點創新,社會才能取得成功和進步。那麼,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守於創新主題的發言稿的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善於創新主題班會的精選發言稿

【關於創新主題的發言稿】一

老師同學,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創新。

本來我準備的演講題目是愛國主義,後來想想還是算了愛國,我們每個人都有,如果你沒有就算我説再多也是白扯,所以我就一直在想我們最缺什麼?對,就是創新。

首先我們先解釋下創新的含義,創新就是以新思維、新發明和新描述為特徵的一種概念化過程。它原意有三層含義,第一,更新;第二,創造新的東西;第三,改變。創新是人類特有的和認識能力實踐能力,是人類主觀能動性的高級表現形式,是推動民族進步和社會發展的不竭動力。一個民族要想走在時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沒有理論思維,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論創新。創新在經濟,商業,技術,社會學以及建築學這些領域的研究中有着舉足輕重的分量。口語上,經常用“創新”一詞表示改革的結果。

為什麼我今天要談創新,因為,我們這個時代要發展就必須的不斷創新,但是我們中國人,我們龍的傳人的創新能力、創新理念是真的很差。為什麼美國能長期的稱霸世界,因為他的科技發達,技術先進。他們的人才有開放的思維,不崇拜權威,有天馬行空的想象,而我們呢,我們有什麼?我們的人才會幹什麼?照本宣科?打着教育的名義殘害下一代?有人説,我們有五千年的文明祭奠,我們的老祖宗曾長期的領先世界,是時代的弄潮兒。我就覺得,説這些話的人必定無恥到一定境界,我們五千年的文明祭奠,我想問,你對我們的經典還了解多少,我們老祖宗很給力,是,但是這不是我們炫耀的資本,我真的很搞不懂,為什麼我們的歷史書再寫那些古代先進技術的時候,為什麼總是要加一句,領先西方多少多少年發現。我就搞不明白了,他是在培養我們的優越感還是在給我們惰性,從國小開始聽這些話,聽一遍一定會有優越感,但是多了呢?多了只會讓我們忘掉前進的動力。

扯得有點遠了,下面請我們思考下我們的創新能力去了哪裏?!歸根結底還是再教育上,但這是客觀因素,我們無法改變,我們能改變只能是我們自己。我們從小被灌輸,書上就是對的,沒人敢質疑這篇文章。我們從小接受老師的思想,沒有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這些種種就是原因,既然我們現在明白這個問題,那我們就要改正,現在不晚,真的不晚,我們大學生是整個社會的精英,是民族的希望,如果我們垮了,我的民族,我們的國家有何談振興!

如果要創新,那麼從現在起,我們應該注意以下幾點,來找回屬於我們自己的獨立意識和獨立思維:

1.好奇,好奇是創新的萌芽。黑格爾説過:“要是沒有熱情,世界上任何偉大事業都不會成功。”如果我們僅僅記住了數學的各種定理與公式,而不能把學到的知識用於發現新問題,不能解決實際問題,只學習老師講的知識,只記憶書本上的知識,那麼他只能是個書呆子。

2.興趣,興趣是創新的營養。我國偉大的教育家孔子説:“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他特別強調興趣的重要作用。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感情的體現,是學生學習的內在因素,事實上,只有感興趣才能自覺地、主動地、竭盡全力去觀察它、思考它、探究它,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容易在學習中產生新的聯想,或進行知識的移植,做出新的比較,綜合出新的成果。

3.質疑,質疑是創新的舉措。我國古代教育家早就提出“前輩謂學貴為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學從疑生,疑解則學成”。只有質疑,才敢推陳出新,才能進行技術變革,才會推動社會進步。

4.探索,探索是創新的方法。愛因斯坦説,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動着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嚴格地説,想象力是科學研究中的實在因素。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我們這個名族,我們這個國家需要創新型人才,那麼同學們,就讓我們做一個對名族,對國家有用的人吧!

【關於創新主題的發言稿】二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科技創新助我成就夢想》 夸父逐日的故事,你們知道嗎?那是對光明的探索;精衞填海的神話,你們聽過嗎?那是高峽出平湖的渴望。上下五千年,縱橫九萬里。我們的祖先從未放棄對未知的追尋,對科技的探索。

我們有偉大的四大發明,我們有偉大的數學家祖沖之,我們有偉大的科學家張衡,我們有偉大的航海家鄭和,我們曾經驕傲地領先世界兩千年,這是源於什麼呢?是他們對科技的不斷探索與創新。但是我們也曾經落後世界一個世紀。我們的四大發明成就了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他們,用我們自己的發明擊穿了中國破敗的大門。歷史一次又一次的證明,落後就要捱打。

於是我們低下驕傲的頭,我們卧薪嚐膽,我們披荊斬棘,我們用自己的土作坊造出了原子彈、氫彈,在遙遠的太空也能聽到中國的“東方紅”,嫦娥一號奔月了,神六、神七、神八發射成功了,我們的科技奧運實現了。我們的中國進步了,發展了,富強了,我們中華民族強大起來了。

現在我們的生活中出現了一樣不可缺少的隨身物品——手機。大人們用上了帶有音樂、藍牙、攝像等功能的先進手機,連小孩也用上了低輻射、實用型的“學生專用機”了。有一次,我的書本落在了家裏,眼看就要上課,回家拿是來不及了,在這個節骨眼上我想起了我的救星——手機!我用它聯絡了家人,解決了這個燃眉之急。

我慶幸生活在這個高科技的時代。聽長輩們説,他們那時候用信件聯繫,到達對方的手裏少説也要十天八天,再“急”的事也變得“不急”了。那個年代裏,最快的也就是發“電報”了。後來,到了“電話”時代,通訊就方便多了。如今,網絡時代,消息傳播速度更快,人們不管大小事情,只要一上網,就能把事情説得明明白白。這不正是科技創新在生活中最有利的體現嗎?沒有科技創新就沒有發展。

同學們,時代告訴我們,祖國需要有知識、有文化的接班人。我們應該奮發圖強,好好學習知識,將來做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才,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到此結束。

【關於創新主題的發言稿】三

創新必須基於務實的基礎之上,才會是有效的創新。德魯克先生在書中告訴我們:“創新是有目的性的,是一門學科。”對於我們企業,我們創新的目的就是要幫助客户體現更大的價值,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書中德魯克先生還告誡我們:創新是否成功不在於它是否新穎、巧妙或具有科學,而在於它是否能夠贏得市場。這就説明企業所倡導的創新應該是實用型的創新,對於我們企業,我們的創新必須是“聚焦客户的信息化的創新”,這就決定了我們在創新的過程中必須立足客户的需求,立足企業的實際情況,遵循市場發展的規律,只有這樣我們的創新成果才會對企業發展有意義和價值,才是真正有效果。

要想讓我們的創新真正做到是基於“實事求是”基礎的創新,我想首先要明確什麼是創新。德魯克先生在書中談到,對於“創新”的誤解,主要有這麼幾種,一是把“創新”與聰明的創意或發明混為一談;二是一提到它就想到科學性的創造發明;三是很多人認為凡開創一項新生意或者新事業就是創新。事實上,創新對於企業來説,主要是看能否為客户創造出新的價值,提供新的服務。 創新必須是主觀意願而不是偶然的機遇。書中德魯克先生告訴我們,創新的機會處處都有,創新的行為人人都可以做到,更為重要的是創新是可以學習、可以訓練的。這就是説,創新並不是偶然遇到的機遇,不是不可控制的,創新的思維、行為是隻要我們有這樣的主觀意願就可以學習得會,掌握得了,實踐得下去的。因此,面對創新的要求,我們必須養成正確的心態。

首先是要克服對於創新的畏難情緒,不要因為改變有可能遭受失敗就牴觸和抗拒;其次要有持續的韌性,創新的過程必然是曲折的,因此要有足夠的心理準備來應對創新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挫折,要有健康的心理來調整創新實踐的思路和步驟;最後要有耐力,就算經歷了多次失敗,只要堅信方向是正確的就一定要堅持推行下去。

創新必須付諸於行動和實踐才有現實意義和價值。從創新的思維到付諸創新實踐,到取得創新成果,這中間的過程對於一些人來説可能是難以逾越的鴻溝。記得馬雲在演講中曾經這樣描述他的創業經歷,他説,很多人晚上想得是心潮澎湃,到了第二天早上就一切照舊,從產生思路,到付諸行動,往往需要非常的勇氣和決斷力。創新也是一樣,只有當我們把自己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付諸到實際的行為中,變成具體的工作思路,並推行下去,這些思路、意識才有實際的意義和價值,才有可能產生出創新的成果。

【關於創新主題的發言稿】四

由中央宣傳部、中央電視台聯合制作的六集電視紀錄片《輝煌中國》,自開播以來就引起廣大人民羣眾的強烈反響,全片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為脈絡,全面反映黨的xx大以來,在以xx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下,全國各族人民砥礪奮進、真抓實幹,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充分展示五年來中國人民更多的獲得感、安全感、幸福感、自豪感,真實記錄中華民族實現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

《創新活力》主要講述中國的創新故事,講述着中國科技創新,正如何讓百姓生活更為便捷,讓企業發展更具活力,讓國家實力更加強大。這些科技創新成果,每一幀都是科幻大片即視感。這五年,從支付到共享單車,從“中國製造20xx”到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新技術,從空天領域、海工領域,到芯片等尖端領域,再到參與大科學計劃,中國的創新動力源源不竭,中國的創新人才不斷湧現,中國的科技發展,震撼着每一箇中國人的靈魂,讓我們驕傲,讓我們自豪。

中共xx屆五中全會明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創新”一詞排在第一位。黨的xx大以來,在xxxx的公開講話和報道中,“創新”一詞出現超過千次,可見其受重視程度。這些論述,涵蓋了創新的方方面面,包括科技、人才、文藝、軍事等方面的創新,以及在理論、制度、實踐上如何創新。正如xx所説:“堅持創新發展,就是要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讓創新貫穿國家一切工作,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今天,中國的戰略抉擇是,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以創新為突破口,中國,不斷創造着一個又一箇中國奇蹟,不斷創造着一個又一箇中國輝煌!

六集電視紀錄片《輝煌中國》正在中央電視台及融媒體平台熱播。全片反映了黨的xx大以來,在以xx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下,全國各族人民砥礪奮進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和人民羣眾的獲得感、安全感、幸福感、自豪感,形象展示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第二集《創新活力》播出後,廣大幹部羣眾反響強烈,紛紛點贊。

在丹江口水庫引水建設工程中,一渠清水永續北送,就是獻給十九大最好的禮物。

現在,一個港口相當於全美吞吐量的洋山碼頭四期卻只有9個工人。“這表明咱中國的人工智能也可以創造奇蹟啊!”

“國家日新月異,即使地處浙江 最偏遠地區,也能看得到祖國日新月異的變化。”目前,慶元與長三角和海峽西岸經濟區串聯起來的衢寧鐵路正在緊張施工中。

看着紀錄片《輝煌中國》裏風馳電掣、穿山越嶺的高鐵列車,一定要給中國高鐵點個大大的贊。

廣大農牧民羣眾逐步走進“互聯網+”時代,以前只有三四件,現在鄉里一天80多件,網上買東西的村民特別多。

“我們是切實的獲益者。”中國橋、中國路、中國網……一個個大項目、大工程建成,橋通了、路闊了、網密了,我們的礦泉水從漠河配送到各大城市的物流成本大幅降低,發展的信心更堅定了。”讓我們與祖國同心、與時代同行,人人都立足崗位、做出貢獻,就能為共築輝煌中國獻出一份力。

【關於創新主題的發言稿】五

近日《輝煌中國》第二集《創新活力》,全景式展現了黨的xx大以來,以xx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取得巨大成就,引發了社會熱烈反響,滿心振奮之下更不由想到了四川的創新發展努力。

黨的xx屆五中全會提出“五大發展理念”以創新發展為首,“創新”被全會高屋建瓴地定義為驅動發展乃至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而被納入國家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戰略的四川,更是在深刻地踐行着這一理念,詮釋着這一定義,將創新驅動作為四川轉型發展的根本動力,堅韌而自信地不斷進行着創新。

首先是全方位、多層面的部署。四川省委十屆七次全會專門對全面創新驅動轉型發展作出《決定》,總的考慮就是要堅決破除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思想障礙、體制機制障礙,加快推進思想理論、文化、科技、產業、管理、制度等全方位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全省把發展基點放在創新上、把着力重點放到轉型發展上,推動三次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經濟增長新引擎進一步形成,實現“三年試驗突破、五年基本轉型”的奮鬥目標,努力建成國家創新驅動發展先行省。

其次是不折不扣地把發展的基點放在創新上。四川始終堅持這創新發展目的是解決發展動力問題,不斷激發創新創造活力,培育更多經濟增長點,利用好省內外豐富科教資源,支持各類人才創新創造、多出成果。一方面是注重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重點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航空與燃機、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裝備等先進製造業,優先發展電子商務、現代金融、科技服務、現代物流、健康養老等新興先導型服務業,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通過依靠創新做大做強產業,帶動新技術、新業態融合發展,打造四川發展核心競爭力。另一方面是建平台支撐,重點打造區域創新平台、科技創新平台、三豎際合作平台的多層次全要素創新創造“三大平台”,推進創新發展,推動創新要素有效聚集、創新成果加快轉化,奠定創新型經濟蓬勃發展新格局。

再次是推進軍民深度融合發展。這也是中央賦予四川全面創新改革試驗最鮮明的任務,歷屆省委、省政府都在接續推進這項工作,近年來更是在加大力度,不斷深化着與航天科技集團、中航工業集團、中國電子科技集團、中國電子信息集團、中國兵器工業集團、中核工業集團、中物院、核動力研究設計院等的戰略合作,合作佈局了一批重大項目或共建合作園區(基地),培育了一批銷售收入過百億元的軍民融合型企業集團。下一步,還將抓住軍民融合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的機遇,圍繞“打造國家軍民深度融合創新發展示範區”目標,大力推動軍民優勢資源雙向流動、相互轉化,重點是加快推進已簽約的航天產業園、通用航空產業園、信息安全產業園、軍工電子產業園等建設。通過發揮自身優勢、調動各方力量,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軍民融合高新技術產業集羣,不斷開創軍民深度融合發展新局面。

驅動發展必創新,創新必堅韌而自信,四川創新發展其時已至、其勢已成、其風正勁,四川必將通過全面創新改革,走出一條更為寬闊的創新驅動轉型發展路子,為實現四川“兩個跨越”、譜寫中國夢四川篇章提供強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