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的注重家風培養講話稿範文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風、國風一脈相承。家風的傳承與發展,恰恰成為見證時代變遷、社會發展的一個縮影。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是關於培養家風講話稿的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優秀的注重家風培養講話稿範文

【培養良好家風講話稿】一

又是一年盛夏,位於珠江源頭的雲南曲靖市沾益區白水鎮中心村委會老灣地林場,滿山葱鬱的樹林裏瀰漫着沁人心脾的清新空氣,令人神清氣爽;一股股甘冽的清泉歡唱流淌,捧起喝進口裏,叫人頓感涼爽舒暢。現在,這裏是以人工栽種的1.7萬餘畝華山鬆為主的公益林。在10多年前,這裏還是缺水的疏林地,而回溯30多年前,這裏就是一片無林無水的荒山。

村民們説,有這片樹、有這麼一灣山泉,大漫的功勞最大。大漫名叫宋祝漫,今年54歲,是老灣地林場的黨支部書記。大漫説,住在山上的24户人家都是造林人,他們在這片山上圓了自己綠化家鄉、造福人民的好夢。

話還得從1983年説起。農村土地承包到户以後,大漫的父親宋鳳城帶領全家勤勞致富,通過開小窯燒磚成為萬元户,得到鄉里表彰。在政策鼓勵和父親的帶動下,血氣方剛的宋祝漫向鄉里報名,與曲靖火柴廠簽訂木材供應合同,承包本村老灣地的荒山栽樹,每栽一棵樹廠裏補助1角錢,待樹木成材後可賣木料。他約上5户村民一起,説幹就幹,開啟了植樹造林的工程。因為挖樹塘吃力、澆樹苗吃苦,半年後,堅持栽樹的只剩下他和二弟。

後來,有個不怕吃苦受累的姑娘劉外娥與大漫有了姻緣。沒想到,結婚時,新郎官大漫居然把她直接娶到了老灣地山上牛毛氈搭的棚子新房裏,4棵木樁支起木板就是新牀,點燃松香用以照明。從此,他們種洋芋、點苞谷、栽樹苗、澆幼樹……常年吃住在山上,勞動在山上,一家人苦不堪言。“有時候賭氣我都説要和他分手了。”劉外娥説。

樹沒栽幾棵,火柴廠就倒閉了。但宋祝漫一家人還是堅持下來,一年栽幾千棵,幾年栽成一大片。30多年來,他們家單獨造林2446畝。他們一家人的所作所為感動了鄉親們,先後又有8户村民跟隨他們上山造林。在各級的關心扶持下,林場的生產生活條件逐漸改善。看到9户農民定居山林,逐步通了電和路,有了發展前途,先後又有24户人家搬到老灣地定居,跟隨宋家人上山種樹、守林。宋祝漫加大育苗力度,免費分發樹苗供村民們栽種,逐漸成就和壯大了林場。到20xx年,全村人植樹造林達17444畝。20xx年,林權制度改革後,這片山林劃定為國家生態公益林,劃分給24户農户管護,每年國家按標準撥付管護經費

因為鍾情大山,因為熱愛森林,因為義務植樹造林,宋祝漫得到了社會的認可。他20xx年被評為雲南省勞模,家庭被表彰為“全國綠色小康户”。對於種樹之七年級家人住窩棚,缺資金、少技術等諸多困難,他沒怎麼談,而是深情地説:多年來黨和政府及相關部門給予了自己很多支持,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就是要努力勞動,對得起黨和人民……他帶領村民們像看護自己的孩子一樣管護着樹林,從來沒有發生過森林火災。

付出終有回報。最讓宋祝漫和所有造林人員欣慰的是,因為林木廕庇,老灣地這片荒山,1993年開始出現一股“龍潭”,長年出水。如今,整個山林已有60多個泉眼,終年山清水秀。20xx年,適逢百年一遇的大旱,周邊到處缺水,老灣地林區卻流淌着30多股泉水。

20xx年,一名企業家看上了這裏的優質天然泉水,經過一番考察論證後,投資在這裏興辦了一個標準化水廠。到20xx年,圍繞老灣地林場誕生了4個灌裝飲用水生產企業。宋祝漫進廠成為管理員,一些以前的栽樹人及其子女進廠打工,在家門口賺錢。近年來,村民們發展林下經濟,養雞牧羊,人均每年有8000多元的收入,村民宋祝崗在林下養了7萬多隻生態雞,每年收入達30萬元。

“剛開始種樹是為了錢,後來沒有錢也要種,就圖世世代代有個青山綠水。”宋祝漫説。

宋祝漫在老灣地林場圓了一個夢,這就是一個普通山區農民、一名農村優秀共產黨員的夢,黨的改革開放政策給予他路子,他就在屬於自己的路上,築就了一個綠水青山相伴的美夢。

【培養良好家風講話稿】二

家風,一頭連着家人,一頭連着社會,尤其是官員家風,對社會風氣和政治生態的影響具有“乘數效應”。部分官員家風敗壞所引發的一系列社會問題,已成為政治生態正向循環的一股逆流,阻礙了道德和法治的循環,阻斷了紀律與規矩的通行,堵塞了清廉幹部的晉升通道,甚至隔斷了與老百姓之間的關係,成為淨化政治生態的“家梗阻”。

在慨歎一些不良現象,糾結於不正之風的源與流時,正家風成了我們正本清源之舉。我們的領導幹部應弘揚、傳承好先賢偉人們的良好家風,切實當好家庭的“掌門人”。

“齊家”是儒家的祖訓,前繫於“修身”,後與“治國,平天下”直接相連,説明“修身”是“齊家”的基礎,“修身”與“齊家”更是“治國,平天下”的前提,一身不修何以治國?一家不齊何以平天下?居家正方能居官正,居官正方能正天下。化解政治生態“家梗阻”,關鍵是要找準切入點和突破口,而家風建設是個關鍵節點,抓住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以“犁庭掃穴,直搗黃龍”的韌勁,內外聯動、清除積弊、疏通堵塞,讓“正能量”流動起來、傳遞起來,從而滌盪浮躁勢利腐化之風。

可是,時至今日,我國有關官員家庭教育及相關制度的建設還很薄弱,當務之急是要建立官員家庭教育體系和家庭價值觀標準,樹立一把衡量家風榮辱的尺子。並根據官員家庭價值觀,開展全方位教育,規範家庭成員行為,使其各盡所能、各司其責,形成官員守廉、父母囑廉、妻子助廉、兒女孝廉,一家老小共度“廉關”的家風格局,由“利益共同體”向“道德共同體”轉變。

目前,各地紀委在“家庭助廉”方面已有一些探索和實踐。一方面要把官員家庭私生活從“幕後”搬到“台前”,及時向社會公佈家庭成員信息、直系親屬關係及從業狀況,接受社會公眾的檢閲和監督。另一方面要探索新任官員家庭財產公示制度,並對官員“八小時以外”的“生活圈”“朋友圈”進行全面考察,把經得起“曬”、經得起監督的領導幹部放在重要部門關鍵位置。

建設好家風,自然要求各級官員帶頭身體力行,繫好家風建設的第一粒“釦子”,要以《準則》《條例》為鏡,把牢黨規黨紀意識,樹起家風建設精神座標;要把家風建設細化落實到家庭成員的衣、食、住、行、吃、喝、玩、樂各個方面;要敢於亮出家風,震懾歪風陋習,把官員家風轉化為家庭代代傳承的優良傳統。

xxxx指出:“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官員作為一方的“父母官”,唯有家風這個源頭真正清廉了,才能在私利糾結中撕得開臉,在理想信念上提得起勁,從而促進政治生態良性循環。願各級官員積極“修身”“齊家”,在良好家風吹拂下暢通“家梗阻”,保一生廉潔給自己,送一份幸福給家人,樹一方口碑給百姓。

【培養良好家風講話稿】三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十分重視家庭,許多精典的家訓、嚴謹的家規、良好的家風,傳承和引領千家萬户,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匯聚起一種強大的正能量。

良好的家風是黨員幹部廉潔齊家的時代要求。黨員幹部的家風,是良好黨風、良好社會風氣的關鍵。從黨員幹部的家風中折射出國風、政風、社會風氣、民族風貌。

黨員和黨員幹部應當在家風建設中做榜樣。《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規定了黨員必須遵守的四條規範:堅持公私分明、先公後私、克己奉公。堅持崇廉拒腐,清白做人,乾淨做事。堅持尚儉戒奢,艱苦樸素,勤儉節約。堅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後,甘於奉獻。對黨員領導幹部規定的四條廉潔自律規範是:廉潔從政,自覺保持人民公僕本色。廉潔用權,自覺維護人民根本利益。廉潔修身,自覺提升思想道德境界。廉潔齊家,自覺帶頭樹立良好家風。

《準則》貫徹黨的xx大和xx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堅持依規治黨與以德治黨相結合,緊扣廉潔自律主題,重申黨的理想信念宗旨和優良傳統作風,重在立德,是中國共產黨執政以來第一部堅持正面倡導,面向全體黨員的規範,全黨廉潔自律工作的重要基礎性法規。廣大黨員和黨員領導幹部要自覺加強黨性修養,保持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作風,使廉潔自律規範內化於心、外化於行,自覺用良好的家風引領社會風氣,永葆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和純潔性。

良好的家風是凝聚社會信心,激發社會正能量的軟實力。在社會倡導“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愛護環境、遵紀守法”,開展以禮為核心的社會公德教育;倡導“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羣眾、奉獻社會”,開展以誠為核心的職業道德教育;倡導“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治家、睦鄰友善”,開展以愛為核心的家庭美德教育。構成今天中國社會中最強勁的清純民風、最珍貴的情感基礎、最堅實的發展動力。

每個家庭成員必須要具備心正、心孝、心善的品質,尤其是黨員和黨員領導幹部更應用“廉潔方能聚人、律己方能服人、身正方能帶人、無私方能感人”的準則嚴格以身示範,以孝文化引領良好家風,以良好家風帶動社會風氣,傳遞社會的正能量,弘揚時代的主旋律,踐行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

【培養良好家風講話稿】四

《禮記·大學》曰:“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家作為心性的孕育之地,是純潔性情的活水之源。

我父親是一名老教師,奉行清白做人、堂正做事的準則。門前的對聯是父親親手所書:氣正風清五嶽長安祥鵲舞,帆高水闊三江久治瑞雲飛。自打我躋身進了基層公務員的隊伍,他的心就沒放下過。每年四五月,他隔三岔五地詢問我到聯繫村指導防汛工作的進展。每年七八月,他又憂心着農民的稻穀收成,當聽聞收成不錯時,他便長舒一口氣。他總是語重心長地對我説:“老百姓不易呀,他們能指望的可就是你們這些父母官了!”每次新聞裏有官員落馬,他都要告誡我説:“要時刻保持品行端正,切勿貪圖一時之利而污千古之名,我不求你們多大出息,但求清清白白做人,堂堂正正做事!”

在他的薰陶下,我總是腳踏實地做好手頭工作,盡最大的努力讓前來辦事的羣眾滿意而歸。有時和父親談心時,言語中無意流露出“官本位”思想的苗頭,他立刻板起臉來,嚴肅地批評我説:“古時縣令是九品芝麻官,而你如今,品都稱不上,切不可擺起官架子,要時刻記住,你的職責就是為民服務,不是作威作福的!”父親一記警鐘就把我妄自尊大的思想震碎在了萌芽中。

父親崇尚聖典治家。他要求我從小熟讀《大學》《禮記》《尚書》《論語》,每到年末都要接受考試。父親會把題目藏在新年的紅包裏,我要依題作文。文章中若有日益精進之處,他會不吝溢美之詞地誇獎我,若字裏行間透露出急功近利、偏激歪斜的念頭,他就會嚴肅地批評指正。我自小到大的所有文章都被他精心裝裱,掛在書房裏。父親常説知恥方明理,明理而信天下。文學經典能浪沙淘金傳承千年,自然有它的可貴之處,每個年齡段重讀一次,心靈都得到淨化洗禮,總能收穫豁然開朗的頓悟和茅塞頓開的坦然。

正因如此,我一直都保持着讀書寫字的習慣。心神不安時,我常藉助寫字來平復心緒。在這眼花繚亂的世界,每遭遇誘惑迷茫時,只要獨自靜下來,寫一寫字,躁動、焦慮、惶恐便能一一消散。

我堅持寫日記,特別是工作以來,每日三省吾身,通過日記分析一天的進步和不足,長此以往,積累經驗,鍛鍊自己處事能力,方能日漸長進。基層農村工作複雜多變,一項新的舉措往往歷經重重周折才能鋪開。日日熬夜加班寫材料,做農户思想工作,各處碰壁各路委屈。有時給父親打電話抱怨,他説:“萬丈高樓平地起,基石總是要犧牲一些才能撐得起高樓大廈的,要麼不選擇,選擇了就不要後悔。”他教育我覺得空虛乏陳的時候就多讀書,多寫字,書裏的世界能豐富人的內心,沉靜人的思想。

我能乘風破浪,家風是堅固的船艇;我能正直不阿,家風是堅挺的脊樑;我能堅守奉獻,家風是驕傲的號角;我能節節向上,家風是温暖的陽光。

【培養良好家風講話稿】五

“吃水不忘挖井人,幸福不忘毛主席”,這是外公的遺訓,散發着濃烈的時代氣息,每逢重要節日舉家團聚之時,外婆都會給子孫們講這句話,幾十年如一日。

外公的生平事蹟,都是外婆講給我們的。外公生長在舊社會,家境貧寒,少年時就養成了疾惡如仇、不畏強權的性格,同時又機智勇敢。外婆娘家是小商販,外公在那打雜,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在外求生實屬不易,多次涉險,外公都能冷靜面對,人財平安歸來。後來,外公參加了地下革命工作。新中國成立後,外公就到鄉上任職。

舊貌換新顏,昔日貧苦家庭的孩子,如今翻身做主人,外公倍加珍惜,時刻牢記黨的教導,勤政務實,大公無私。羣眾出行困難,就帶領人民羣眾修路,把全鄉人流量大的泥巴路都變成了青石板路;羣眾吃水困難,就帶領人民羣眾建水池、修渠堰、架管道,等等。他始終做到大公無私,只要羣眾有合理需求的地方,都會盡最大努力為羣眾辦實事。時至今日,這些基礎設施仍然在人民羣眾的生產生活中發揮着積極的功用。在個人生活上,外公從不以權謀私,不拿羣眾一針一線,兩袖清風,永葆共產黨人的廉潔本色。

勤政廉潔的外公操勞成疾,於1964年逝世,年僅46歲。彼時家中最大的孩子是16歲的大舅,小姨尚在襁褓,撫育5個子女的重任落在了外婆肩上,她含辛茹苦、自強自立,不管有多大的困難,沒有向國家申請要過一分錢、一粒糧。在外婆的諄諄教誨和辛勤操持下,舅舅五兄妹先後成家立業,有的後來參加了工作,有的仍然在務農或是做手工業,不論是在什麼崗位,他們都懷着感恩之心,踏實肯幹,過上了安定的生活。

如今,外公外婆這根大樹已是枝繁葉茂,四代同堂,大家庭發展到40多人,孫子輩在大表兄的團結帶領下,傳承優良家風,逐步成長為大家庭的中流砥柱,從事着外交、行政、司法、教育、醫療、經商等行業,在不同領域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添磚加瓦。

三代人的歷史演變,積澱了“感恩、自強、團結、守法、友善”的優良家風。發揚優良家風,幸福生活千秋萬載何足道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