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風講話稿(通用17篇)

家風講話稿 篇1

環境對人的影響除了有形的模仿外,更重要的是無形的塑造,家風的重要性由此可見。要説起我家的家風,那就是老爸從小教給我的“節儉”二字。

家風講話稿(通用17篇)

父親是個盡職盡責的村幹部,也是羣眾眼中值得信賴的黨員。在我的印象裏,老爸一向很注重節儉。小的時候我家住在農村,他喜歡自己動手,修修補補,整理房間時會細心地把我們姐弟丟棄的小物件收起來,放在用廢木板釘的木盒裏。父親還常常把撿到的那些被遺棄的舊螺母、廢釘子擦拭乾淨,如獲至寶地放進盒子。時間長了,那隻木盒就被塞得滿滿當當的。我是一個愛乾淨的孩子,很不喜歡家中放着一堆破垃圾,幾次提出把木盒中的東西丟掉,都遭到了老爸的反對。他語重心長地告誡我説,那是家中的“聚寶箱”,説不定哪天就能派上大用場呢。

記得有天早上我正要出門上學,突然系在腰間的皮帶環崩斷了,這下可把我急壞了,只好提着褲子去找老爸想辦法。老爸不慌不忙地打開木盒,伸手在裏面扒拉了幾下,就從裏面找出了一隻皮帶環,扣在皮帶上一試大小正合適,似乎是專門為我的皮帶量身定製的一般。我既感到驚喜,又非常感激,真的沒想到老爸那隻默默無聞的“聚寶箱”,在關鍵時刻為我解了圍。

後來,我發現這隻“聚寶箱”簡直成了一隻“魔盒”,總能變出我們想要的東西。大衣上的扣子掉了,盒子裏就能找到配套的鈕釦;晚上停電了,裏面就有半截蠟燭;木椅脱榫了,裏面就能找到木楔、鐵錘和釘子……日常生活中應急的小物件,總能在這隻“魔盒”裏找到相應的配件。逐漸地,我感到生活中再也離不開這隻“聚寶箱”了。

到了上中學的時候,我家搬進了縣城,我在擁有自己獨立房間的同時也擁有了屬於自己的“聚寶箱”,將一些暫時用不着的舊物譬如電腦軟盤、數據線、電話線接頭、水龍頭墊圈、玻璃膠之類一一收集其中,以應不時之需。現在,我進入了大學讀書,又把自己的“聚寶箱”帶進了大學校園,還在寢室之中帶動室友興起了節儉之風。將來我有了家庭,有了孩子,也要把勤儉節約作為我家的“傳家寶”傳下去。

是的,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風這種無形的力量,能夠潛移默化地影響人的一生。良好的家風不僅能造福社會,還能澤被子孫,延及後世。

家風講話稿 篇2

祖父年近90歲,生在舊社會,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在戰爭歲月中,經歷過生存的艱難;作為炊事班的一名普通戰士,他對食物有着特殊的感情。

有一年端午節在祖父家吃飯,四個菜,看到有好吃的我就管不住自己,一下子往碗裏夾了好些菜,可是吃起來就費勁了,最後還是剩下了,我特別擔心祖父會訓斥。祖父看到後,眉頭略為一皺,問道:“又吃不下了,怎麼每次都剩飯,這都是爺爺園子裏種的,都好吃着哩!”祖父不會像從前那樣給我講以前吃頓飽飯有多難,但是他眼中充滿了對來之不易的一粥一飯的心疼。

祖父很珍惜今天的生活,對衣食無憂的日子倍感滿足,從不會浪費一丁點東西。他的小院子裏有一個單人沙發,是那種人造革材質的,這個沙發是當年單位搬家時準備扔掉的,包的那層革已經破爛,爺爺把它撿回來放在院子裏。每到夏天,祖父吃完飯喜歡坐在沙發上,然後閉目小憩片刻。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是祖父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他也身體力行地詮釋着這句話。耄耋之年的老人,把小院前後種滿蔬菜花卉,鋤地、施肥樣樣不落,“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精心侍弄着菜園。每年春天到來之時,我都會問他:“爺爺,今年你還種園子嗎?要是累就別種了!”不過每年爺爺都堅持種植。每逢八九月份,小園子裏的蔬菜豐收之時,祖父就會挨家送菜,他説這是自家菜園種的,新鮮、放心。

每餐飯都飽含着汗水,所以一粒米、一根菜葉都格外珍貴和珍惜。在祖父的影響下,勤儉持家、自食其力也成為了我的生活態度。

家風講話稿 篇3

常言道:懷善心,做善事,一生無愧;懷平常心,做平常事,日夜安寧;不忘人恩,不念人過,不思人非,不計人怨;心寬一分,則雲消霧散;讓人一步,則晴空萬里。

我爺爺在世時,曾多次提起這樣一件事。他説,當年家裏很窮,自己在一家旅店當夥計,日子還過得去。一年大災荒,住店的人很少,爺爺的工錢自然也被大幅減少,家中生活勉強維持生計。一天早晨,爺爺發現一位年輕人暈倒在自家門口,奶奶望着爺爺,等着爺爺發話。爺爺二話沒説,攙扶起年輕人就往屋裏走,奶奶立馬去廚房拿出一家人的口糧——三個窩頭,掰成小塊一口一口往他嘴裏送,他興許是聞到了窩頭的香味,一口氣吃下了所有窩頭。接下來的幾天,奶奶把三個人的伙食分成了四份,爺爺每天去後山採摘野菜維持生活,就這樣年輕人漸漸恢復了體能。年輕人走的時候,爺爺塞給了他好幾個窩頭,讓他留在路上充飢,年輕人跪在我家門口磕了三個響頭才含淚離開。爺爺説自己餓一點、累一點沒關係,能做善事總是好的,善心、善行能救人命。

父親時時刻刻踐行着爺爺“常懷善心”的家風。我家鄰居家有四兄弟,老大仗着自家人多勢眾,每年春種時藉機侵佔我家田地,雖説每年佔的不多,但年復一年,我家的田地明顯減少。母親自然是氣不過的,父親寬慰母親想開些,他説咱家人少不愁吃,鄰家人口多,就讓他多種點吧。事件就這樣被父親平息下去。沒過多久,鄰家老大的老婆早產大出血被送進了重症室監護,一天上千的費用讓老大急得似熱鍋上的螞蟻。父親知道這件事後,便商量着母親要將壓箱底的1萬多元給鄰居送去,母親邊拿錢邊説:“你忘了前些日子怎麼對你的嗎?”鄰居老大接過錢的那一刻哭成了淚人,在父親的資助下,老大妻子順利出院,母子平安。父親常説:“人這輩子不容易,仇恨帶不進棺材,常懷善心才能化解恩怨,才能解開心結。”

到了我們這一代,父親也教育我們要心懷善心,與善相違的事不可為。小時候交通不方便,我每天步行上學,一路全是別家高粱地。有一次前晚下了大雨,父親擔心我摔跤便送我上學,一路上高粱苗被風吹倒在路上擋住去路。我沒多想就踩着高粱苗踏過去,哪知還未走幾步,父親的巴掌就落在我的屁股上。“高粱倒了你不扶已是大錯,還踩踏過去,大錯特錯!你踩壞莊稼,人家秋天靠什麼生活?別人踩我們家的莊稼你不心疼嗎?”我第一次見父親發這麼大脾氣,我趕忙扶起了高粱苗。

正是有了這次捱打的經歷,我再也不敢踩踏莊稼,也讓我深刻理解了什麼是心懷善心。心懷善心就是多站在別人的角度,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寧願自己吃虧也不讓別人吃虧。好家風是當今社會正需要的正能量,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體現。

家風講話稿 篇4

早些年,家裏境況不好,五口之家,基本上就靠父親給人家幹些泥匠活來維持一家生計。為了支持我和兄弟幾個的學業,從我讀高中那會兒起,父親便戒了煙。

我清楚地記得,父親每天晚上從工地上回來,口袋裏都會揣着一包香煙。這是房東家每天發給工匠師傅的,算是“額外補助”。父親不抽煙了,除了有時候因交際需要拆一包遞給工友師傅抽外,大部分都原封不動地帶回家,然後交給母親放進衣櫃裏。日積月累,數量多了起來,母親會隔三差五地拿幾包香煙到附近商店兑貨一些家庭日常生活必需品。兑換價比香煙的市場售價低一點,這種生意店老闆自然也樂意做。

我讀高中時是家裏經濟最拮据的時候。因離家較遠,我只能寄宿。我的寄宿用品都是用父親攢下的香煙兑換來的。每逢學校放雙週假,父親便早早地張羅,母親拿幾包煙到店鋪兑些豬肉,給我改善一下。晚上,父親從工地歸來,還要仔細詢問我的情況,從學習到生活,從身體狀況到人際交往。望着這用香煙兑換回來的肉湯,想起這來之不易的香煙,肉湯蒸騰起來的熱氣模糊了我的雙眼。

如今參加工作、成家立業多年了,吃肉也早已不是什麼奢望,苦日子熬過來了。我還是會想起多年前父親戒煙省錢、母親兑肉煲湯的情景,內心總是久久不能平靜,因為那香煙裏、肉湯裏,包含着太多太多的父愛和太深太深的親情,更為重要的是,父輩言傳身教的儉樸家風,讓我在耳濡目染中成熟。

家風講話稿 篇5

光陰倏忽,母親轉眼已經離我遠行兩年多了,但她的音容笑貌歷歷在目,她的殷切教誨猶在耳邊,我越來越覺得一生清貧的母親那“本分做人”的好家風是她老人家留給兒孫們的最大財富。

母親是一個普通的農村老太太,但沒有文化的母親對社會、人生、為人、處事都有着自己的看法。母親為人性情耿直,實在厚道,她要求我們也要做老實人,説老實話,辦老實事,守住本分。記得在我幼年時,母親常引用既簡練又有哲理性的民間諺語教導我説:“人生三條路,要走正當中。”當時因為年齡小,我對母親的“三條路”理論並不十分理解:為啥“三條路”不能任意走?為什麼只能走在正當中?如果不走正當中又能怎麼樣?後來隨着年齡的增長,通過讀書明理,我才真正明白了母親的意思,那就是不能走岔道,不能走歪道,更不能走邪道;只能走正道,只能走直道,只能走光明大道。如果走了歪門邪道、旁門左道,不僅會帶來不必要的麻煩,還有可能身敗名裂、毀掉一生。母親的這句話一直成為我的人生指南,使我受益至今。

回首往事,我才發現母親的好家風就像空氣一般無所不在,時時處處都在影響着我們做人的航向。記得在灶下燒火之時,母親會觸景生情地説:“人性實,火性虛。做人要實實在在,不能欺騙瞞哄,實誠人才能得到別人的信任,句句是瞎話的人誰敢跟他交往啊?這火就不一樣了,火性虛,柴火虛膨着才能燒得旺。你把灶膛塞得密不透風,它還能着嗎?”

真的感謝母親這些耳提面命的“本分經”,它成了深刻影響我們弟兄姐妹做人品格的好家風。我從上學到參加工作,幾十年一步步走來,時刻牢記母親的叮囑,本本分分做人,清清白白做事,乾乾淨淨履職,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守好母親的“本分經”是母親生前的願望,也是我一生最大的福分。今後,我還要把母親留給我的“本分經”作為彌足珍貴的傳家之寶,世世代代傳下去。

家風講話稿 篇6

父親上世紀50年代中期出生,從農村到縣城,他們那一代人吃了很多苦,養成了勤儉節約的好作風,但節約的生活並沒有影響父親的浪漫情懷。

父親的浪漫不是風花雪月,而是集陶淵明、徐霞客、辛棄疾於一體的浪漫。

他喜歡田園生活。他種了很多菜,常常吃不完,還時常讓我與姐姐拿到街上去賣。種菜需要積肥,父親常常挑着滿滿的糞桶從家裏穿梭而過,他這種行為總被母親怒斥,他總是為自己辯護:“沒有大糞臭,哪有五穀香!”其實當時父親已是鄉鎮黨委書記,母親是高級教師,工資比他還略高,家裏並不缺他種的這點菜。我想這是父親的浪漫,親近自然,熱愛勞動,敬惜民力,有着陶淵明“抱拙歸園田”的情懷。

父親愛行走。一直希望退休後買輛車,3萬元的麪包車就可以,只要能裝下媽媽和家當,包括煤氣罐和鋪蓋。他打算退休後開着這輛車去遊覽祖國各地。用雙腳丈量土地,記錄所見所聞——這是徐霞客似的浪漫。

父親喜歡下鄉。記得我與姐姐讀大學時有一次暑假,我們縣一個水庫被沖毀,整個村莊在水庫下面,通訊全部斷了,不知情況如何,他便帶我們一起去現場看看災情。因為路被沖毀了,我們3人餓着肚子步行了7個多小時,我的涼鞋底走斷了,腳上磨出3個泡。但當我們出現時,村民們非常激動。因為在村裏,父親是第一個出現的“縣裏的同志”。我們隨父親一起去查看災情也忘了疲勞,回來仍然走了7個小時,不再覺得難行。

我在襄陽工作時,報名參加援藏。父親很擔心,上網查找了許多西藏瓊結縣的資料,但還是鼓勵我積極報名:“只要祖國有需要,你就要主動接受任務!”我知道,憂國憂民,從不畏懼,時刻準備——這又是辛棄疾式的浪漫。

家風講話稿 篇7

爺爺年輕時參軍,參加過抗日戰爭,跟着隊伍南征北走。經過戰友介紹,認識了奶奶,在部隊裏結的婚。爺爺是一個對工作極度認真的人,那時他因為工作原因常年不能回家。家裏只剩下奶奶和孩子們。奶奶獨自一人帶着3個孩子留在了農村老家,就這樣一個人扛着生活的重擔,整整20xx年。

我大姑、父親、二大爺都生了麻疹,沒有親人的幫助,爺爺也不在身邊。麻疹是傳染性疾病,就連鄰居都不敢來幫忙,生怕傳染給自家的孩子。奶奶一個人硬挺着照料3個生病的孩子。説起當時的情況,奶奶眼裏閃着淚光説:“3個孩子一排躺在炕上,自己都不記得吃飯這回事了,只顧着照顧孩子們,這個又拉肚子了,那個又吐了。那時啊,你二大爺病得最嚴重,已經併發了肺炎,小臉憋成了紫色,聽説一旦嚴重了,很少有人能活下來。我照顧不過來,又沒個幫手,還怕孩子們出事,只能咬着牙堅持。大夫讓每四小時打一次針。我就整宿整宿地不睡覺,緊盯着時間,給這個打針給那個喂藥。等你爺爺出差回來了,孩子們病也都好得差不多了,燒也都退了。只有你大姑,突然就不會走路了差點就得了嬰兒癱。你爺爺趕緊把她送到了醫院,連着吊了一個星期的吊瓶才終於好了。”

爺爺的認真,奶奶的堅韌,支撐着這個家。他們的精神也在傳承着。

我師範院校畢業之後分配到一所農村中學,工作勤奮努力,很快就入了黨,提了幹。33歲時,我調到縣城工作,妻子執意把父母接到家裏同住。他們剛來時,母親拄個枴杖,顫巍巍地還能走幾步,沒幾天就一步也不能走了。她的吃喝拉撒,完全要妻子照料。妻子給母親做了三身新衣,單的夾的棉的都有,還做了兩雙布鞋,喜得母親合不攏嘴。

我和妻子照顧好兩個孩子上學讀書之餘,每天還要照顧母親的起居飲食。輪流扶着她在家裏走動,還想辦法把小米加工成最細的米粉,做成麪糊糊給她吃。5年後,母親竟然又能拄着枴杖出門了。

現在父母能自己種菜做飯洗衣,閒時和鄰居打打小牌,不亦樂乎。

家風講話稿 篇8

説來好笑,已年屆不惑的我居然不會玩,不會打麻將、不會打撲克、不會“鬥地主”……幾乎所有娛樂活動都與我無緣,顯得有些木訥,更有人跟我開玩笑説:“啥也不會玩兒,簡直白活了!”我有時也着急,“三缺一”的時候上不了場,別人眉飛色舞談論打牌時,自己不知所云。

我的父親就“不會玩”。父親生前是一名山村國小教師,一名普普通通的共產黨員。從我記事起,父親幾乎每天都在備課、批改作業,從來沒見他“玩過”。父親不會騎自行車,每天要步行往返6公里山路到村國小上班,經常起早貪黑。有一次,父親到一個輟學的學生家中做家訪,近夜間12點時,才一瘸一拐地回到家。原來,天黑路陡,一不小心崴了腳,可父親卻不以為然,一邊吃飯一邊興奮地講着做家訪的過程:“沒白去,這孩子明天上學了!”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父親所教的班級連年在同類別考試中名列前茅,父親本人也多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母親是農民,父親忙完工作後自然幫助母親做農活。我們兄弟倆寫完作業後也跟着父母去勞動,撿柴、割草、種地……

父親寫得一手好毛筆字。一進臘月,鄰居們便陸續把紅紙拿來找父親寫春聯。父親專門買來筆墨和《春聯大全》,根據各家不同情況書寫春聯,有時還先念給鄰居們聽,鄰居們都很滿意。由於工作量大,經常要熬夜書寫,我便在一旁“打下手”,裁紙、研墨、念對聯,那淡淡的墨香至今令人回味。隨着市場經濟的發展,有人勸父親寫對聯時應收費,可父親卻一笑了之。

父親當時月工資幾十元,養家餬口顯得緊巴巴。一次支工資後,父親一數錢發現多出來一個月的工資,全家人高興得不得了。可父親卻冷靜地説:“很可能發錯了。”他步行3公里到會計家核對,確實是多發了,便把多支的錢退了回去。

父親的言行潛移默化影響着我。1992年,我在師範上學時曾撿到60元錢,當時夠我兩個月的生活費。可我還是上交到學生科,為此學校還發通報表揚了我。師範畢業後我被分配到一所鄉村國中當老師,在學校住宿,業餘時間都用在讀書寫作上,不斷有稿件見諸報端。後來調入縣委宣傳部工作。

父親寫對聯也薰陶了我。我的楹聯作品曾在中宣部《黨建》雜誌等單位主辦的“把楹聯寫在黨旗上”活動中獲優秀獎,在中央電視台等單位舉辦的20xx豬年春節春聯徵集活動中獲獎。

自己這麼喜歡“玩文字”,可能真應了那句老話“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吧。

家風講話稿 篇9

請朋友寫了一副對聯:“處世無他莫若為善,傳家有道還是讀書”,掛在我的書房裏。之所以喜歡這兩句話,是因為這就是我們家的家風。

我生在一個農民家庭,父親是地地道道的莊稼人。他的命很苦,一歲零一個月時,爺爺就病逝了。父親在村裏僅僅讀過幾年私塾,就不得不輟學務農。或許是因為自己未竟的夢想,在子女讀書的問題上,父親表現出異乎尋常的偏執和果斷。他希望我們自己爭氣,把書讀好。

那時候,我們家真的很窮,窮得有時連吃穿都顧不住。但為了給我們交學費,父親想盡了辦法。他上山挖過藥材,抓過蠍子,農閒時下過煤窯,後來不知從哪裏賒來兩隻奶羊。父親是村裏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靠養奶羊供子女讀書的莊稼人。因為這個,父親經常受到村裏一些人的嘲笑,他們説父親是十足的傻子,不知道給地裏上化肥,卻把錢扔給學校。父親聽到這些“風涼話”,只是笑笑,並不放在心上。隔些時日,父親就會到學校去,給我們送些乾糧或衣服,順便問問我們的學習情況。

父親常説:“讀書和種地一樣,不能懶,一懶百事不成。”有時,他也拿小時候背過的句子激勵我們:“好讀書,家貧不能常得。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放假的時候,父親也會讓我們幹些輕微的農活。他喜歡歷史故事,有時翻開我們的歷史課本,讀得津津有味。就這樣,父親用他的遠見和執着,供出了兩個大學生、一個高中生、兩個國中生。讓讀書的家風在我們這一枝上結出了豐碩的果實。

母親也是一個苦命人,不識字,一輩子不曾出過遠門。但母親心很善,見不得人遭災受苦,寧願自己忙一些,能幫別人時從不忍拒絕。母親是做鞋能手,村裏的年輕媳婦裁不成鞋樣兒納不成鞋底,都會找母親請教,母親總是笑臉相迎,手把手地指導,掏心掏肺地把她們當成自家的媳婦。母親奶水旺,村裏有些人家的嬰兒常來借乳。有這樣一件事:我三個月大時,鄰居從外地抱回一個剛出生的男嬰。母親看到這個可憐的孩子,立刻動了心,就答應給這個孩子餵奶。在那個艱苦的年代,母親還得從事繁重的勞動,飲食又差,奶水本來就不多,哺乳兩個孩子實在勉強。但母親依然堅持下來了。村裏人和家人都説母親傻,但母親自有她樸實的道理。母親沒上過學,不懂得什麼高深的學問,但她知道只要施以援手就能救人一命。

讀書是人生的跋涉,行善是人生的境界。這些樸素的家風,不僅成為父母一生的寫照,也成就了我的今天。

家風講話稿 篇10

以前過春節,我們兄弟五個幾家聚在一起,吃年飯敬酒的時候,每個人在敬酒前,都要先背誦一首詩,背完了詩再敬酒。這是從王羲之“蘭亭雅集”那兒學來的。不同的是,王羲之和朋友們是現場作詩,我們是背詩。雖沒有茂林修竹,沒有流觴曲水,一頓飯倒也吃得意趣盎然。

巧的是,有一年我們在屋裏吃飯,外面竟飄起了漫天大雪,更給我們的聚會增添了意想不到的興致。三弟是個作家,就乘興寫了一篇《雪澡精神》,真實記錄了我們這次聚會,並把這篇散文發表了。熟識我們的人,一邊誇老三的文章寫得好,一邊誇我們的這種聚會好。

有了朋友們的鼓勵,我們在堅持的同時,便想到了不斷改進。我對三弟説,春節聚一次不容易,背背詩固然好,如果能再抽出半天時間,坐下來好好聊聊,談讀書心得,談工作體會,談人生感受,過個“讀書年、學習年、文化年”,豈不更好?老三對我的建議,連聲説好。我説,既然你贊同,那你就講第一講,題目我都想好了,就叫《享受經典》。

20xx年大年九年級上午,三弟做了精心準備,我通知大哥、四弟、五弟幾家準時來參加。誰想,親戚朋友們聽説我們搞“家庭讀書會”,都紛紛要來,男女老少來了38口,最年長的78歲,最小的十幾歲。這麼多人,我家裏實在坐不下,一個當老師的親戚説,到我們班教室吧。

三弟講得不錯,足足講了兩個多小時。三弟講完後,結合自己的學習和工作,很多人又談了體會,提了不少很好的建議。建議最多的就是,一定要把這個“家庭讀書會”堅持不懈地辦下去,辦成我們家的一個品牌。每個人既是學生也是老師,都可以上台講。

從此以後,我們的“家庭讀書會”,越辦越有文化味兒,越辦越有人氣兒,越辦越受關注。

20xx年春節,我講了《我説<道德經>》。20xx年春節,我的小侄子劉暢講了《中國書法史》。20xx年春節,五弟講了《我讀<孫子兵法>》。

20xx年春節,大哥講了《傳承良好家風》。在講“家風”的時候,大哥特別舉了山西省運城市聞喜縣裴柏村的例子:裴柏村有個裴氏家族,自秦漢以來至明初,裴家先後出過59個宰相,特別是在唐代,每20xx年裴家就出1個宰相。裴家還出過59個大將軍;出過117個進士,其中有11個是頭名狀元。而在歷朝歷代裴氏3000多個有名有姓的大小官吏中,卻沒有出過一個腐敗分子。因為裴家有“兩條家規”:一是考不中秀才者,不準進入宗祠;二是當官有劣跡的,死後不準埋進祖墳。這“兩條家規”很厲害,一是鼓勵勤學上進,講求的是“才”;二是堅守清正廉潔,講求的是“德”。對今天的我們,仍有非常大的現實意義。與我們“德才兼備”的選人用人觀,是高度契合一致的。

20xx年春節,我講了《做個“明白人”》。這個題目,是從系列重要講話中來的。近一年來,每逢重大場合,都要反覆強調“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我們家大多數人都是黨員,理應按照要求去做。即使不是黨員,也應該做個人生的“明白人”。

我講到,“明白人”至少要有三個條件或標準:一要有“一枚指南針”,就是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二要有“一個駕駛執照”,就是學會並掌握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方法;三要時刻懷揣 “一本交通規則”,就是嚴格遵守黨紀國法。“指南針”明方向,“駕駛執照”管技術,“交通規則”保安全,可謂 “人生三寶”,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我們的“家庭讀書會”,既是讀書學習的好課堂,也是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好時機。誰有了缺點毛病,家裏人看得最真切。所以,我們也倡導大家互相“提提意見”。這是“家庭讀書會”的豐富和延伸,又成了我們的“家庭民主生活會”。

20xx年1月12日,在xx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上,再次強調家風問題。他語重心長地説,要以老一輩革命家為榜樣,把家風建設擺在重要位置。講得真好,因為領導幹部的家風,關係黨風,關係社風。我們的“家庭讀書會”,不僅要堅持下去,而且還要越辦越好。

家風講話稿 篇11

家風是一種傳承。作為出生在物質匱乏年代的農家子弟,父母秉持的勤勞、節儉、與人為善、助人為樂的良好家風早已刻進我的骨髓,融入我的血液,成為自己的家庭“基因”。

父母都是種地的行家裏手。父親總是自豪地説,“哪塊地莊稼長得最好,那就是咱家的地。”除了種幾畝薄地,為了補貼家用,父親當過木匠、做過車工、賣過字畫,母親還搞起了家庭養殖。

如果用一個關鍵詞概括我們的家風,那就是“勤儉”。一件衣服穿三代,我們是穿着大人的舊衣服長大的。父母勤儉持家,更是一分錢也捨不得亂花。

隨着時代的發展,家風也被賦予了新的內涵,“終身學習”成為我們這一代人生活的主旋律。

我和哥哥自幼勤奮好學,1986年,哥倆同時考上了大學,成為當時村子裏為數不多的大學生。大學畢業後,分配到農村中學教書。期間,我通過自學考試獲得了本科學歷。後來,我被選調到縣城的一所高中任教。為了儘快適應高中教學,我訂閲了大量專業報刊,自學了《許國璋英語》《新概念英語》等教材。正是學習上的“勤勁”,工作上的“韌勁”,使我迅速成長為一名優秀的高中教師。

20xx年,家裏買了第一台電腦。網絡打開了一個嶄新的世界。在繁忙的教學之餘,我和妻子一起,在鍵盤上敲打出數以千計的教輔稿件。去年,我開始了業餘創作的嘗試。多篇文章被髮表、轉載。如果説曾經的學習,是為了升學、為了學歷、為了工作,現如今我們的勤奮、忙碌,無關乎名利,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風、國風一脈相承。家風的傳承與發展,恰恰成為見證時代變遷、社會發展的一個縮影。

家風講話稿 篇12

1998年我做了母親。看着襁褓裏的孩子,我認真地思考了一個問題:“要把這個孩子培養成一個什麼樣的人?”沉靜思量再三,提筆在育兒日記裏我寫下了這樣的一段“……把孩子培養成一個陽光開朗、積極向上的人。”以此作為我對兒子的培養目標。

時光荏苒,他背起書包走進了校園。生性頑劣的他各種“狀況”不斷。於是有一天,我和他坐下來談心,最終我們達成了共識——“做讓家人感到幸福的事”,這成為我們家每個人的座右銘。同時我與孩子商定,我們彼此支持、鼓勵和監督,力爭做得更好。

在以後的日子裏,我在學校的每一件面對學生的工作都徵求他的意見,聽取他的反饋以及同學的評價,並且問他一個問題:“媽媽的表現你滿意嗎?媽媽讓你感到幸福了嗎?”對於他在學校做的事情,我們也這樣評價。當他代表班級國旗下講話,當他發表小作文,當他主持校內外大型活動,當他積極參加社會實踐,當他熱心社會公益……我都把他帶給我的幸福表達出來。後來,他問我:“媽媽,只有在我取得成績的時候你才幸福嗎?”我告訴他,“不是的,你能撿起遺落地面的一張紙屑,能投一個漂亮的球,能和夥伴兒快樂的遊戲,能獨立解決一個問題……我都感到幸福。向日葵追逐陽光,我們也應該追逐陽光,我們的陽光是一種心態,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有這樣的態度,哪怕是暫時的失敗都是幸福的。”這些話對於一個國小生來講,也許他不一定會全懂,但是可以看得出他在努力地做着。

升入高中後,高出我一頭的兒子長大了,可以帶着我走北京逛上海。在過馬路時候會細心地拽我一把,一如小時候我拽着他……我們就這樣,都在努力地做着讓家人感到幸福的事。再有三年,他會離開我,去探尋屬於自己的廣闊空間。相信在沒有我督促的時候,他會秉承陽光做人的方向。

家長是孩子成長道路上的榜樣,孩子時刻在模仿中成長,家風的踐行更在於家長的身體力行。去年,我跟他商量,我想報考國家心理諮詢師,作為老師,這門學科對我的工作太重要。兒子聽了拍着我的肩膀説:“汪老師,我支持你。加油,我看好你!”孩子的話語讓我覺得很幸福!

家風講話稿 篇13

最近,在翻看人教版高一美術教材時,無意中竟看到“新浙派人物畫”的奠基人方增先1955年的成名作《粒粒皆辛苦》。畫中近景為一老農形象,頭帶白色包頭,身着青白色棉布襖。右手伸向斜前方,正欲撿起一棵麥穗;左手拿着一支旱煙袋和幾棵剛撿起的麥穗。一張黑紅的臉龐,低垂的目光凝視着地上的麥穗。其身後遠景隱約可見兩輛裝滿穀物的馬車,施以淡墨淺色,成功地拉伸了畫面的空間縱深感。車與麥穗,遠景和近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使“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喻示的精神表現得更為明確。

看着這幅圖畫,我的內心感慨萬千。我們一家四口,父親和母親都是兵團農場的職工。這在當時,家庭條件已經算是很寬裕的了。但母親卻是當地出了名的“勤儉節約”的代表。那時,心靈手巧的母親不但能給我們一家人縫製衣褲,編織毛衣,製作布鞋、書包、坐墊、鞋墊等,而且還能用玉米麪做出多種飯食。

父母親對子女的要求也是很嚴格的,特別在飯食方面,決不允許有絲毫浪費。小時候吃飯,飯粒掉在桌子上,是一定要撿起來吃掉的。以至到現在,不管是在家裏吃飯,還是在飯店,我都養成了碗裏不留剩飯的良好習慣。那時,連隊大田裏的小麥全部收割完後才讓小家小户進地撿麥穗。記得一年夏天,母親帶我去撿麥穗,她跟我説,“想吃白麪饃嗎?”我説:“白麪饃好吃,當然頓頓想吃呢!”母親對我説:“那就加油撿麥穗吧!”為了實現這個願望,我和母親,冒着酷暑頂着烈日,中午也不捨得休息片刻。有一天,母親流起了鼻血,我嚇壞了,她説,“沒事,就是熱的。”然後拿出隨身攜帶的水壺打濕手絹敷在額頭、脖頸上,等鼻血止住後,她又繼續尋找收割後遺留下的麥穗。我跟在她身後,想讓她多休息一會,而母親卻説,“收穫的日子一年就這幾天,這幾天懶惰了,就等於浪費了一年時間。”聽了母親的話,我彎腰苦幹,一天下來,累得頭暈眼花。這時,母親總是過來提一提我撿的麥穗,誇獎地説,“不錯呀,夠蒸幾頓白麪饃的了,明天繼續加油哦!”就這樣,在母親的帶領下,我在麥田裏度過了那個終生難忘的夏天。

後來才知道,家裏分的口糧白麪少,玉米麪多。為改善家裏的伙食,母親就將玉米麪過篩過籮,篩細後和白麪混合搭配好蒸饃、擀麪條,剩餘的粗麪就用來燒湯熬粥。到了夏天小麥收穫的季節,她再抓緊時間撿拾一些麥穗換成白麪,這樣下來,一家人的生活在母親節儉合理的安排下過得井井有條。

那個夏天拾麥穗,母親一方面是要鍛鍊我的意志力,另一方面就是要讓我明白勤勞是人的本分,只有付出了辛勤的汗水,才會珍惜收穫的果實,也才有資格享用勞動的成果。

如今,我早已為人妻為人母,也早已離開了當年那個鍛鍊我成長的兵團農場,我們家的生活水平和過去相比,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家的生活也在響應着黨的號召,已開始由解決温飽問題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邁進。但是,越過越紅火的日子,卻讓我在每次反思中也越來越感到繼承優良家風的重要性。感謝母親,感謝勤儉節約的家風。不管社會怎樣變化,怎樣發展,不管生活水平怎樣提高,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都需要一代代地傳承下去。

家風講話稿 篇14

爺爺、奶奶給我講述家族的故事,醇厚的家史似一罈老酒,愈久愈醇,使我沉醉其中。

據有關資料,我的楊氏家族起源於黃帝之後西周王族。楊姓出於姬姓,源於晉地之楊國(今山西洪洞縣東南)。我將這個起源説與爺爺,爺爺深表認同。因為他的長輩曾告訴他,我們楊姓來自山西,明朝時遷來武安,先入上團城鄉高村,後輾轉移至礦山鎮東寨坡村。楊姓在寨坡是大姓,我的老爺爺叫楊本裕,出生於清末,少時酷愛讀書,後迫於生計,入藥行為生,彼時武安藥商全國知名。在奔波各地的過程中,老爺爺勤於讀書,也因此多了一份對中國戰亂社會的深刻觀察。苦難的生活促進了思想的警醒。老爺爺接觸了共產黨人,加入共產黨,利用藥商身份,在日偽所佔邯鄲城從事地下工作,為革命作出了貢獻。新中國成立後,任邯鄲市制藥廠廠長,是邯鄲市第一屆人大代表(當時稱為邯鄲鎮)。

我的爺爺1938年出生,從小在老家寨坡長大,七八歲時由老爺爺接來邯鄲上學,沒多久邯鄲解放了。受老爺爺影響,爺爺也酷愛讀書,後入邯鄲師範,16歲執掌教鞭,教齡44年,相繼在河北、山西等地教書。

我跟爸爸是一中校友,他們那一屆的同學們共同組建了正德基金會,來回報母校。爸爸媽媽師範院校畢業後,都走上了教師崗位。作為長期工作在教育戰線的教育工作者,他們更關注道德、做人、做事等諸多方面的環境對孩子人格的塑造。他們常對我説,要尊老愛幼,鄰里和睦,友好待人,努力工作,堅持學習。正如我們一中的校訓所説“做學問首先學會做人”。

自悟、自覺閲讀形成的書香家風能夠促進社會風氣的風清氣正,誠如我所看過的《書香,也醉人》中所言“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取決於這個民族的閲讀水平”。在作品中,眾多名家以優美的文筆,將人的智慧發揮得淋漓盡致。人與自然、生命的思考、英雄人物的再現、傳統文化的薰陶等一個個主題充實了我的精神世界。

現代社會信息爆炸式增長,多媒體素材的大量普及、互聯網及電視視頻節目的色彩絢麗、電子移動快餐式閲讀的盛行將人們的思維打造得很功利。而醇厚的書香深深紮根於我幼小的心靈間,也給了我人生最美好的精神食糧,讓我在曾經的迷惘、困惑和年少的輕狂中找到人類文明的厚重,給我無盡的前進力量。在一本本書的精神力量的潛移默化中,潛心養神,體驗着平凡中愛與智慧的力量。充實的書香釀就了樸實的家風,在這個大家庭裏,我們都沒有虛度青春,與書香為伴。

家風講話稿 篇15

父親是老複員軍人,沒有什麼文化,有着軍人的堅毅和任性。打我小的時候,就一直聽父親常説“三句話”:別泄氣,有骨氣,重新來。漸漸地,父親的“三句話”成了傳家寶。在我失落的時候,只要想起父親的“三句話”,就勇氣倍增。

別泄氣。1993年高中畢業後,我迷上了寫作,還自費訂閲了不少報刊。每天忙碌着寫作。但是,整整折騰了一年,一篇稿件也沒有發表,母親抱怨,街坊鄰居説三道四,我的信心也動搖了。這時,父親堅定地説,“別泄氣,想當作家那麼容易呀?繼續努力。”隨後,父親把我引薦給了縣文化館的任永清老師。在任老師的指導下,1994年,我參加了山西大同電台的“94國土杯”徵文,我寫的散文詩《故鄉的春天》獲得優秀獎。至此,從開始步入了文學的大門,也摸着了寫作的門道。

有骨氣。因為我寫作水平不斷提高,鄉政府聘我成了信息員,專門從事新聞信息報道工作。在單位被人冤枉,自己窩火憋氣。可是,父親對我説,要有骨氣,這點委屈算啥。聽了父親的話,我繼續努力寫作,兩年後,我被縣地方誌辦公室抽調編撰《懷安縣誌》。一路走來,只要有骨氣,受點挫折沒事。

重新來。進入銀行工作後,我越發覺得自己文憑只是高中,缺乏金融專業知識,在工作中有些吃力。父親説,重新來,多學習些專業知識。我再次聽了父親的話,加強業務學習,知識增長了一大截,寫作也更加順手啦。

父親沒有長篇大論的説教和訓誡,也沒有循循善誘的旁徵博引,有的只是對生活的總結和感悟。父親的“三句話”就是最好的家訓,作為傳家寶,將這種家風世代傳承下去。

家風講話稿 篇16

以廉為寶是我對黨員的基本認識,並一直伴隨着我和我的家庭共同成長。父親教導我們把自力更生、豐衣足食和勤儉持家、清廉守身作為一種追求和生活的態度。

小時,爺爺是老黨員,又是生產隊長,帶領村民搞集體生產。不管每年他出力再多,隊裏收入多好,他每次都是最後領取大家挑選後分配的物品,不多分一粒米,從來不搞特殊。家裏人都説,我們家是黨員之家,要帶好清廉的頭。

我們全家還特意一起去延安參觀,讓延安“十不準”等紅色基因,在我們思想裏紮根,讓延安精神激勵我們,堅守生活的純真和信仰,體會清廉創造的幸福,珍惜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我也常常用父親的言行審視自己,像真正的共產黨員那樣躬身實踐,時刻提醒自己不迷失方向,不忘記初心,銘記理想和誓言,乾乾淨淨做事,老老實實做人。用勤、儉、禮、義、廉、誠等行為規範匡正自己,為家人子女做好榜樣,讓家庭幸福建立在守廉、護廉、愛廉的共同自覺之中。

我和家人子女經常一起討論身邊的人和事,談對得失的認識、談對金錢的態度、談對幸福的理解、談對理想的堅持,雖然每代人生活圈子不一樣,個人的生活環境有差別,但對真善美的認同是一致的,對幸福家庭的維護是一致的,對優秀文化精神傳統的堅守是一致的。

我們有一個共同的認識,那就是有種幸福叫以廉為寶。

家風講話稿 篇17

“再窮莫偷”,這是母親常掛嘴邊的一句話。母親曾經是村裏的婦女幹部。母親在教育子女方面很嚴厲。從小到大,她絕不允許自己的孩子拿別人家一針一線,“別人家的東西再好,莫伸手”。

上國小三年級時,有次同桌不小心踩斷了我掉在地下的鉛筆。我很生氣,要他賠。他理直氣壯地説,能怪我呀,你的東西落在我腳下。雖然他不是有意的損壞我的筆,但我心裏咽不下這口氣。放學時,趁他不注意,我偷偷地把他的鉛筆藏進我的書包。晚上寫作業時,細心的母親很快發現了異常。在母親嚴厲的眼神中,我如實交代了“問題”。第二天,母親陪着我將筆還給了同學。

去年,時值八歲的兒子臨近暑假。晚上睡覺前兒子告訴我,學校要求學生自己購買《暑假生活》作業。我將10元錢交給了兒子。第二天,兒子上學後,我發現他居然將買作業的錢忘記在枕頭上了。中午,我們正吃飯時,兒子同學的奶奶來我家串門,説她孫子上學時把錢弄丟了,不等放學就哭着跑回來了。正説着,兒子興沖沖地放學了,手裏揚着本嶄新的《暑假生活》。不等我開口,母親已變了臉色,放下碗就往學校去了。母親剛走,兒子的同學過來找奶奶,一邊擤鼻涕一邊笑着告訴奶奶説他在房間裏把錢找回來了。母親回來時,笑呵呵地。瞅見飯桌上狼吞虎嚥的孫子,母親不動聲色地悄悄地附在我耳邊告訴我,兒子買作業的錢是老師墊付的,她已經把錢還給老師了。

家風是母親的一把戒尺,她時時刻刻鞭策着我、我的孩子,甚至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