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發言概要總結和我的開場白

三位校友感受彙總:

校友發言概要總結和我的開場白

1、大學並不是在大四結束,大學四年和畢業之後的四年,是人生中最關鍵的八年。很多人虛度了大學四年,那麼,畢業之後要給自己三五年的時間,努力提高自己,不要在意工資,只在意這個平台是否有利於你的成長。當然,前提是自己要認清自己的發展方向。

2、有很多同學為了謀求到一個職位,在應聘的時候説自己有“工人心態”,可以從最底層做起,不怕吃苦。但是這往往是虛假的,因為很少有人能夠真正的踏踏實實的堅持三到五年,所以,我稱之為“偽工人心態”。這是很有害的。還有一些同學,雖然大學畢業走出了校門,但並沒有進入社會,自己的思維方式、做事方式依然是學生,這也是很不利於自身成長。

3、在大學畢業之後,對於個人精力,可以按照“433原則”進行分配。40%的精力完全用於工作;30%的精力用在和工作相關的事情,比如,瞭解行業等等;30%的精力用在和工作完全不相干的事情,比如瞭解和工作截然不同的其他行業或者領域,也包括打球、娛樂等等。

4、高中學習和大學學習的最大不同,不在於是不是有老師督促,而在於對學習的評判標準。高中畢業的評判標準很簡單,就是大學聯考,就是要上大學。所以,高中學習只要把知識點掌握好就可以了。可是,大學畢業的評判是全方位的,是綜合的,並不完全是你的學習成績,而是你的綜合能力。所以,才有了社會上的“第十名現象”,畢業之後工作好的,不是學習最好的、也不是學習最差的,而是在班級前十名左右的,因為學習最好的過於專注與學習,而學習不好的根本不在狀態。只有十名左右的這些人,在學習,但是又不完全專注於學習。所以,在一定意義上,知識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學習知識過程中學會的思維方式、思考方式,重要的是把知識轉化為能力。學習的過程可以概括為“吸收——轉化——變革”。企業往往看重的就是這些能力。

5、作為綜合能力,也要注重演講能力、管理能力的鍛鍊,要能夠很好地表達出自己的意見和觀點。另外,還要有自己的價值觀,不能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獨立的判斷。作為將來走向社會,還要有責任感,尤其是男生。要提高自己的情商,站在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

6、同學們在進入大學之前幾乎差別很小,最多是大學聯考分數高一點、低一點,家庭條件好一點、差一點。但是,進入大學之後,差別就逐漸拉開了,大學畢業之後,這種差別是越來越大,甚至是不可彌補的。一般來説,[ 蓮 ~ 山 課 件 ]大學畢業兩年之內是一個緩衝期,社會上也會知道,你是剛剛大學畢業,對你做的事情還會指導、包容。但是,過了這個緩衝期,就不再會是這樣。所以,大家一定要在畢業之後儘快的成長起來。這裏有個經常説的“電梯理論”,大學畢業之後就像是爬高樓,在六層之上才有電梯。剛開始,大家都是在爬樓梯,如果誰最先爬到第六層,就可以最先坐上電梯。如果來晚了,那麼,對不起,只能等着下一班電梯。

7、在畢業之後,對待“機會”,我覺得不要挑剔機會,首先抓住一個機會,然後再找更好的機會,概括為“騎驢找馬”。你在走路的時候,見到一頭驢,那麼,你就先騎上再説,不要挑剔這頭驢如何不好,這總比走路好。騎驢之後,再找別的機會,如果遇見馬,那麼,就換成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