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技術學院共青團工作會議講話稿

各位領導、老師、同學們:

職業技術學院共青團工作會議講話稿

今天,我們在這裏召開學院共青團工作會議。學院黨委白國才書記、學院黨政領導以及各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分院黨總支書記出席了大會,充分體現了各級黨政領導對共青團工作的重視和關懷,體現了各有關部門對共青團工作的支持和關注。在此,作為分管共青團工作的領導,我代表學院團委和全院各級團幹部,向各位領導、各有關部門表示衷心的感謝!

一、關於召開這次會議的主要考慮

青年是社會上最富有朝氣、最富有創造性、最富有生命力的羣體,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在任何時代,任何人都不能代替青年走向未來,贏得了青年就贏得了未來。我們黨始終高度重視青年和青年工作。xx在“七一”講話中,要求全黨關注青年、關心青年、關愛青年,傾聽青年心聲,鼓勵青年成長,支持青年創業。胡春華書記在自治區第九次黨代會上強調,要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和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並在自治區黨委八屆十九次全委會上,着重強調要把青年作為重點羣體,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這些都為我們作好新時期學校共青團工作指明瞭方向。

共青團是黨的助手和後備軍,肩負着鞏固黨長期執政的青年羣眾基礎的重要使命。學校是青年成長髮展的搖籃,學生時期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學生羣體是青年中的重點羣體。我區學生團員97萬人,佔團員總數的一半以上,學校共青團工作在團的工作中具有基礎性戰略地位。做好團的工作,首先必須做好學校團的工作。

學院共青團工作是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長期以來,按照黨的教育方針,圍繞學院中心工作,突出思想引領和成長服務,在引導學生樹立共同理想、提高綜合素質,建設校園文化、維護校園穩定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隨着經濟社會的發展,黨對共青團參與社會建設和管理創新、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自治區第九次黨代會為今後一個時期全區共青團工作明確了目標。當代學生羣體思想意識更加獨立,價值追求更加多元,功利性、現實性需求更為明顯,政治意識有所淡化。對照這些新要求、新變化,學院共青團工作還存在一些不足和差距,如,團的基層組織不健全,團幹部配備不到位,團組織作用發揮不充分;團的工作方法不夠創新,吸引力和凝聚力有待增強;團組織隸屬關係不明確;部分團幹部作風不紮實,責任感不強,心態浮躁,工作不深入。這些都要求我們要認真研究,切實加強和改進學院共青團工作,提升工作整體水平。

基於這些考慮,在學院黨委的關心和指導下,學院團委籌備召開了這次會議。會前,各分院團總支總結了自己的工作經驗,形成了寶貴的交流材料,提交給這次會議進行交流討論。

二、學院共青團工作開展情況

學院團委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自治區團的十二屆三次全委會精神,按照“兩個全體青年”的重要要求,圍繞學院育人根本目標,堅持黨建帶團建,不斷深化思想引領和成長服務兩大戰略任務,狠抓基層組織建設和基層工作,不斷加強團幹部隊伍建設;全面拓寬青年實踐領域,以“東西互助”行動為契機,積極促進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明確團工作的目標和方向,找準團工作切入點、突破點,創新團工作的方式方法,努力推動我院共青團工作實現新發展。

(一)深化大學生思想引領工作,着力構建以集中培訓、網絡引導、主題活動、典型宣傳為載體的工作體系。

以實施“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和學院共青團“紅網工程”為重點,把引導青年學生堅定跟黨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作為核心目標,創新方式方法,進一步提高思想引領的能力和水平。

1.推進“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按照“理論框架學習與能力結構訓練相結合、參與社會實踐與進行社會觀察相結合,參加短期集中培訓和長期自我學習相結合”的原則,認真落實有關課程設置和安排,編髮配套理論材料,建設穩定的師資隊伍,邀請盟內外理論專家和團學幹部授課,不斷提高大學生骨幹培養的科學性、專業性、針對性和系統性;與關工委一起組織參觀巴勒格歹紅色黨支部,重温歷史,進行革命傳統教育。

2.建立大學生骨幹qq羣、xx學院綠色網營qq羣、微博等,通過社會實踐、掛職鍛鍊等多種形式,組織大學生骨幹深入農村、企業、社區,加強國情教育,引導他們在實踐中經受鍛鍊,在鍛鍊中增長才幹。

3.以“推優入黨”為重點,加強團員隊伍建設。嚴格培養推薦程序,做好對要求入黨團員的教育、培養、考察和推薦工作。定期對各分院“推優”工作進行指導、監督和檢查,及時向組織部門彙報,提高團員推優入黨工作的水平。在組織部門的支持下,繼續辦好學生基層團校,本期計劃招收320名新生。

4.實施學院共青團“紅網工程”和“綠網工程”工程。按照團中央和全國學聯的要求,適應社會信息化的時代潮流,調整工作理念、工作內容和工作機制,力爭使互聯網成為思想引領的新媒體、組織動員的新途徑、服務學生的新工具、開展工作的新平台。學院團委聯合團盟委、市公安局、學院網絡中心、電子閲覽室等部門,共創綠色上網環境,建立學院綠色網營,創樹全區綠色品牌網絡;組織團幹部參與團中央組織的綠色文明上網統一答題活動和網絡微博比賽活動。

5.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教育活動,加強青年學生理想信念教育。

(1)抓住五四青年節、十一國慶節等契機,廣泛開展“我與祖國共奮進、我與草原共發展”主題教育活動,進一步激發青年學生成才報國情懷。

(2)認真落實上級團組織關於民族團結教育的部署和安排,以“讓愛伴我成長—我與民族同學的故事”主題徵文、“民族團結”主題報告會、演講比賽活動為載體,引導青年學生正確認識我國多民族統一國家的形成歷程,珍惜並自覺維護我區、我盟的民族團結工作,開展“和我一起學蒙語”系列活動。

(3)大力倡導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道德教育活動,加強典型人物、典型事蹟的宣傳教育,培養感恩意識,自覺增強對xx學院、對xx盟的歸屬感、榮譽感、參與感;組織學生參加捐款、廣場演出等公益活動,逐步樹立良好的道德風範。

(4)選樹優秀學生及羣體典型,深化校園文化活動內涵。按照團中央、全國學聯的有關要求,按照自治區團委的有關要求,開展尋訪“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活動,舉辦“十佳”團員評選活動,為廣大青年尤其是大學生羣體樹立可親、可敬、可信、可學的自立自強先進典型。

6.着眼於學生的心理健康,實施心智陽光行動。學院團委.聯合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和團盟委12315熱線,努力幫助青年學生處理好環境適應、自我管理、學習成才、人際交往、求職擇業、人格發展和情緒調節等方面的困惑,樹立心理健康意識,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二)狠抓基層組織建設和基層工作,加強學院團幹部隊伍建設工作,着力啟動“十百千基層示範工程”,內強素質,外樹形象。

按照團中央力爭使學校共青團組織率先實現“兩個全體青年”的目標,以“探索新形勢下進一步增強團支部吸引力、凝聚力和組織活動力的有效途徑”為核心,以工作內容、組織建設和運行機制創新為重點,全力推進基層組織建設工作。

1.抓好基層組織建設和基層工作試點。牢固樹立“基層第一”、“重心下移”的工作觀念,構建團員青年參與度更深、社會化水平更高的組織運行機制,完善基層團組織目標考核條例。

2.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手段,切實維護校園穩定。加強網上學生輿情信息的收集,在實踐中探索形成由團學組織調查、網絡快速調查等多種途徑構成的學生思想狀況調查體系。進一步落實《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預案》,針對重要敏感期和重大社會事件,提高應急處置能力。

3.以培養和造就一支高舉旗幟、堅定信念、踐行宗旨、心繫青年、吃苦耐勞、勇挑重擔的團幹部隊伍為目標,切實加強學院的團幹部隊伍建設。按照建設學習型組織的要求,建立各項學習制度,在引導團幹部開展自學的基礎上,組織各種形式的培訓和集中學習。各分院團總支積極組織開展特色化的主題團日活動,團員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突出品牌文化活動建設,促進校園文化的發展和繁榮。

1.建立“精品引領、品牌帶動”的理念,辦好各類大型活動。樹立品牌意識,強化質量觀念,加大資源投入,努力追求文化活動的吸引力和影響力,不斷擴大文化活動的覆蓋面和教育面。XX年度成功舉辦了建黨90週年紅歌會、校園籃球賽、徵文比賽、主持人大賽、“12.9”演講賽、校園歌手大賽等校園品牌活動,把培養學生思想政治素質、人文素質等綜合素質的工作進行專業化、科學化、系統化的設計和整合,不斷滿足廣大青年學生的文化需求。學院學生在各項賽事中捷報頻傳,辯論隊在自治區大專辯論賽上獲得第二名,兩名同學獲得最佳辯手稱號,充分展現了我院學生的風采。

2.積極開展高層次的校園文化活動,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達到輻射和引領xx盟文化潮流的目的。活動突出主題,吸引海神集團、移動公司、聯通公司、中國銀行等其他單位參與協辦,突出學生的主體參與地位,為他們提供展示的舞台。多層次、多角度的開展活動,調動廣大學生參與校園文化活動的積極性。

3.突出專業文化建設。加大學生的專業素質、職業素質培養的力度,深入思考加強研究,集思廣益致力創新,重心下移,鼓勵各分院團總支開展具有專業特色的校園文化活動,不斷提高學生參加校園文化活動的參與率。各分院團總支通過舉辦“主題團日”、技能大賽、才藝展示等活動把團的工作與教學工作相結合,以技能實踐文體活動為載體、深化文體娛樂型、人文技能型共同發展的校園文化活動的路子,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團隊精神、實踐動手能力,如美術系舉辦的書畫展、旅遊系的導遊詞大賽、教育系的手工製作展、政法系的模擬法庭等活動。

4.突出社團文化建設。進一步加大對學生社團建設的支持力度、工作指導和規範管理,根據學生的興趣和專業設置的需要培養品牌社團。充分發揮學生組織的橋樑和紐帶作用,促進學院和學生之間的溝通和理解。認真做好團委下屬的學生活動場地的日常管理和安全維護工作。

學院團委禮儀隊作為自治區十佳社團,目前已成為我盟禮儀服務的品牌,成為宣傳學院、展示學生風采的窗口。促進品牌培育,支持特色社團,推進專業社團,以禮儀隊、文學社、書畫社、吉他社等骨幹社團為重點,引導廣大學生“投身社團活動,演繹青春風采,拓展綜合素質,增強就業本領”,使社團成為培養學生興趣、彰顯學生個性、培養職業素養、提高綜合素質的重要舞台。XX年度,舉辦了社團萬花筒、攝影大賽、健美操比賽、文學筆會(與xx日報紅城版聯辦)等社團文化節,新成立的街舞社還舉辦了新歌籤售會。

(四)推進促進大學生就業創業工作,着力完善共青團組織服務學生成長成才的機制,打造共青團工作的品牌和特色,保持團組織旺盛的生機和活力。

1.開展就業創業教育。從團工作的角度,積極探索就業創業教育的內容和模式。着眼於提高學生的就業創業能力,廣泛開展大中專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引導學生主動了解社會、瞭解市場、瞭解農村牧區,增強社會服務職能,為地方積極社會發展提供智力支持,真正實現“受教育、長才幹、作貢獻”的目標。學院志願者服務隊入選團中央推選的全國50強“青蘋果”志願者服務隊,獲得自治區優秀志願者服務隊稱號。

積極做好西部計劃志願者招募工作的宣傳和麪試工作,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和創業觀。XX年度成功選派兩名志願者。

2.完善青年就業創業見習基地建設。找準企業合理利益訴求和大學生就業意願的契合點,對參與見習的學生進行必要的培訓,對參與見習基地創建的企業進行必要的引導,保障見習基地工作科學、規範、可持續發展。從團工作的角度,全力包裝打造我院畢業生、實習生,與盟內外企事業單位積極溝通,為學生們就業創業提供有力的幫助和支持。

3.加強大學生社會實踐的品牌項目建設,加大共青團對學生就業工作的支持力度,積極開展“百名企業家、專家進校園”系列活動,支持各分院邀請知名企業家和專家來學院講學、講座、座談,通過協辦活動、聘請兼職專家、舉辦青年論壇、開展假期社會實踐等,廣開渠道地為學生提供實踐和展示的機會,促進校企之間的溝通和聯繫。

XX年,為響應自治區團委的號召,繼成功舉辦“企業家進校園”活動後,學院團委結合我院畢業生就業創業的實際情況,設計策劃了“廣闊天地,大有作為”創業明星進校園系列活動,邀請學院近幾年畢業生中自主創業的先進典型回到母校做講座、座談交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利用好團的組織網絡優勢,主動加強校企聯繫,宣傳推介學院學子;積極聯繫旗縣團委,為畢業生提供及時豐富有效的就業信息。通過舉辦學院首屆職業規劃大賽,幫助大學生做好職業生涯規劃,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和擇業觀。

(五)拓寬工作思路,認真抓好常規工作,努力使團的各項工作有亮點,顯特色。

1.把握宣傳輿論導向,認真抓好宣傳工作,利用宣傳欄、廣播站和《團訊》等載體,營造校園良好的輿論氛圍。

2.積極開展對外宣傳學院的系列活動。參加全盟“3.15”權益日、清明節祭掃烈士墓、環保日、消防日宣傳等活動。

3.大力開展青年志願服務活動,弘揚社會新風。依託學院青年志願者服務隊,完善青年志願者管理體制。本着“立足校內,輻射社會”的原則,與“三下鄉”活動、環保項目、保護“母親河”、助殘活動結合在一起,堅持長短線服務,使活動順利開展並取得實效。組織廣大學生利用節假日、課餘時間積極參與各類志願服務活動,鞏固“大型活動志願者”、“定點接力照顧孤寡老人”、“特殊教育學校扶助”、“消費者維權示範崗”等志願服務品牌項目,大力發展註冊志願者隊伍。

4.認真完成學院黨委和上級團組織交辦的其他相關工作任務,負責學院展室、參觀導引、禮儀服務等工作。

三、存在的問題和努力方向

1.是面對新形勢、新要求,團組織如何圍繞大局,發揮組織優勢,有待於進一步探索;

2.缺少團活動陣地,社團活動空間相對狹窄;網絡資源優勢沒有很好開發,沒有建立團的網站,團屬的基地建設沒有達到自治區高校團工作的要求。

3.校園文化建設活動範圍還需進一步擴大。

4.與兄弟院校的團工作交流不夠,思路有侷限。

5.學院禮儀隊服務有待進一步規範化,提升服務層次,樹立高校志願服務的形象,強力推介學院人才,努力打造出共青團組織專業禮儀服務、志願服務的品牌。

各位領導,老師們,同學們,高校共青團工作使命光榮、責任重大。本次會議將進一步明確今後一個時期學院共青團工作的思路和方向,需要學院廣大團幹部認真學習領會,在深化原有品牌工作和活動的同時,結合各分院的實際,創造性地加以貫徹落實。共青團是一個有着優良傳統和作風的組織,新的形勢下,作為年輕幹部,我們要以對黨的事業高度負責的態度,真正熱愛團的崗位,珍惜共青團工作經歷,始終保持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敢於擔當,勇於探索,甘於奉獻,紮紮實實地把學院共青團工作的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各位領導,老師們,同學們,學院黨委對共青團工作高度重視,全力支持,並寄予厚望。我們相信,有各分院黨總支以及各相關部門的關心支持,只要全院各級團組織和廣大團幹部、團員青年團結一致,努力拼搏,奮發進取,就一定能夠開創xx職業技術學院共青團工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