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變化範文(精選16篇)

家鄉的變化範文(精選16篇)

家鄉的變化範文 篇1

龍潭鄉位於安徽省潛山縣中部,世界地質公園、國家5A級景區天柱山後山,皖水的上游,面積93平方公里。該鄉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捷,距縣城15公里,距安慶市天柱山飛機場和長江港口66公里。萬澗又名皖澗,是鄉里9個行政村之一,地名詩情畫意,源自“每值雨後,蒼崖浮青,萬澗爭流,如大大小小的銀練懸掛山澗,故而得名。”萬澗奮行了千百年,沖刷出一個厚實盆地,發酵出醉人古色古香,孕育出醇厚朴實民風……

抄小路從天柱山鎮茶莊一條岔道向左進山後,沿途可見繞公路盤旋開出的層層梯田,可見點綴林中的小瓦平房,可見大片大片的苗竹林。只要車停在村舍附近,詢問村民,在你面前的,必是笑容可掬與淳樸、憨厚以及愜意。

在萬澗遊覽,疑是來到桃源腹地。映入眼簾的盆地被羣山環繞,農舍點點,山田交錯,雞鳴犬吠。這裏的安徽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楊氏古戲樓,始建於清乾隆初年,先後兩次重修。戲樓屬亭閣式全木結構,飛檐翹角,古樸典雅,為典型的皖西南地區宗祠建築。戲樓自竣工起,曾接待過徽調、高腔、彈腔、京劇、黃梅戲等班社和文藝表演團體演出。戲樓與看樓間為露天庭院,可容納觀眾近八百人,安徽電視台和中央電視台曾多次來此拍攝專題片。

古戲樓對面,彎彎曲曲的山溪映入眼簾——溝壑縱橫,綠水清澈見底,“龍潭”比比皆是。山溪與畈區小河流最大的區別是,溪中佈滿了各種形狀的石頭,尤其是那野牛般大小的石頭,不知何年何月從山上衝下來的,它橫卧溪中,仿若一道哲學命題令你探索、考量。

萬澗的毛竹,四季蒼鬱,毛竹山場多達3萬畝以上,素有“竹海”之稱,龍潭鄉曾被安徽省政府授予“安徽竹鄉”稱號。秋季,一棵又一棵粗壯的竹子被砍伐、裝運,竟連下腳料竹杈等也能做成大掃帚。竹葉被堆放在旱地,冬天為高山蔬菜保暖,腐爛後化為上好的肥料……

遊覽中,兩棵參天大樹引起了我的注意。兩棵樹分別是楓樹和榆樹,樹齡與相鄰的農舍都已有300多歲了。其中一棵樹幹上長有蘑菇,當地村民説上面原還有珍貴的靈芝,不知被誰“請”回家養護去了。

萬澗景區,文化內涵豐富,地域寬廣、環境幽雅,極富山林野趣,是天柱山後山峯嶺幽谷間的一道別樣風景線。隨着天柱山後山景區的大力開發以及新農村建設的不斷深入,這一遊憩的最佳區域,定會吸引中外賓朋紛至沓來。

家鄉的變化範文 篇2

“繡繡,繡花針,繡花的姑娘來買針。有大針,有小針,最多還是繡花針。”

吾家慶陽,刺繡之鄉,我從小聽着這些歌謠長大。這裏有一池二洞水,三塔四城門,五街六十字,七井八澇池,還有慶陽民俗“五絕”:刺繡、剪紙、皮影、道情、民歌,“五絕”之中又以刺繡為絕中之絕。

一繡繡吉祥

在老家鄉村的農家小院或者炕頭,經常可以看到一羣婦女圍坐在一起,一邊談笑,一邊飛針走線地繡花串珠。在她們的巧手裏,十二生肖、龍鳳呈祥、富貴平安等香包作品,栩栩如生地呈現在人們面前。刺繡不拘一端,頭巾、枕巾、鞋子、鞋墊、衣褲皆可繡,然香包又是刺繡之最。香包千姿百態、造型各異,藴含豐富,一個個精緻的香包,能品味出嫁女娶妻,祝歲賀壽,驅魔除病,祈盼平安的諸般民趣和美麗傳説。

“今個七,明個八,後個外孫週歲啦,我給乖乖送點啥?虎頭枕、虎頭鞋、虎頭兜兜胸頭壓,神神鬼鬼嚇跑啦!”小孩滿月時,外婆要把事先做好的虎頭枕、虎頭鞋送到外孫家,虎頭枕用來為孩子壯膽壓邪、消災解難。小小香包,孕育了先民避害避惡、祈福迎祥、寄託未來的美好願望。

而每到端午節,小孩子在胸前佩戴各種小香包,背上吊螃蟹或青蛙香包,以求健康平安;成年人佩帶“三角”、“六角”、“八角”香包,相傳那是勾芒的變型,是太陽神的象徵,表示了原始先民對太陽神的崇拜和祈求神靈保佑一生吉祥的願望。

二繡繡成長

慶陽民歌唱:“8歲學針線,13進繡房。進入繡房繡鴛鴦,百樣故事都繡上。”慶陽農家女子感情濃烈又心靈手巧。從十三學繡到出嫁,從生兒育女到眉角含皺,女人們不停的繡,為兄弟繡,為自己繡,為父母繡,為兒孫繡。

慶陽的母親留給孩子的是一個豐富多彩、斑斕多姿的童年。她們邊刺繡邊給孩子講故事,刺繡裏有故事,故事藏在刺繡裏。蛇盤兔兒、老鼠偷油、老鼠偷繡鞋、娃娃牧虎、小兔子獻壽桃,牛郎織女鵲橋相會、天仙女散花,唐僧騎白龍馬,孫悟空偷壽桃,武松打虎……無論本意如何,它們都是隴東以至全中國農村婦女們賦予自然萬物的生命靈性,是家家户户的媽媽們獻給兒童的幸福玩具寶庫。我們的孩子生龍活虎七彩繽紛的童年由此而詩意萬般。

待到兒女嫁娶,母親便早早繡好桃紅柳綠的荷包、繡鞋、繡花蓋頭、繡花被罩、繡花魚枕頭、繡花鞋墊、繡花背心、繡花襯衣。

而今,唸書娃娃要戴“書香包”,相戀的男女要互贈荷包,新媳婦進門第一年要給公婆、兄弟、姐妹送香包,老人的胸前要掛“葫蘆煙袋荷包”。

一件件刺繡香包就是一個慶陽人從出生到終老成長曆程的完美展現。

三繡繡輝煌

慶陽民間刺繡題材的豐富多樣,用“歎”為觀止、浩若煙海一類的詞已難盡敍。隨着時代發展,香包也與時俱進,吐故納新。經過長期的發展演變,香包已成為一種獨具魅力的藝術品和有可觀經濟效益的商品,重塑綻放出時代的輝煌。廣大農家婦女靠一把剪刀、一個針線包,坐在炕頭上,利用農閒時,可冬可夏,可快可慢,由心製作。

如今的慶陽香包,更加註重健康養生,面料多以麻紗為主,手感好且有益於身體健康,頗受消費者青睞;色彩由單一的紅、黃、綠髮展成很多中色系搭配出的幾十種顏色,繡花由熱鬧、衝擊力強逐漸變得含蓄、內斂、淡雅,給人一種清新的感覺;傳統香包圖案含有吉祥含義的被保留下來,如“福壽雙全”“鴛鴦戲水”“魚鑽蓮”“獅子滾繡球”等,現代香包融合進時尚的流行元素,如圖案出現卡通人物、變形誇張的事物,也出現不刺繡簡單印花的香包;品種由過去的十二生肖、虎頭枕等10多個發展到花鳥蟲魚、人物典故、民間故事等500多個品種;銷售市場大幅拓寬,銷售量增加至20多萬件。

在機關的辦公室裏、賓館飯店的大廳裏、商場的櫃枱上隨處可見,農家婦女成立了香包生產、營銷的專業公司。香包已走出慶陽,走出國門,銷往美國、日本、意大利、法國、俄羅斯、馬來西亞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

一枚繡花針,二分喜好,三縷綵線,四面八方,商旅不斷。慶陽刺繡將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相結合,將香包文化與江南刺繡文化相結合,把古老的刺繡文化源源的傳承下來,又傳遞開來,讓佩戴手執的客旅感受到西北農家女子天然的靈巧和高原濃烈的情誼!

家鄉的變化範文 篇3

雲南曲靖市麒麟區茨營鄉撤鄉設鎮了!在設立新鎮的喜訊中,我再次審視這個山區小鎮,回憶在小鎮生活二十多年的歷史點滴,才發覺小鎮真真切切的變化,眼前漸見小鎮生動的新氣象。

1988年我被分配到小鎮最邊遠的一所山區國小教書。路過小鎮,見到的是小鎮的一條土街,土街兩旁搭建着些臨時的小館子。土街無一草一木,沒有一點綠色,有車過或風過,灰塵和着紙屑飛揚。如果沒有那幾幢火柴盒似的磚混樓房存在,沒人認為它是個小鎮,充其量只是個稍大點的村莊。

1991年我到小鎮上工作,小鎮依舊是原來的模樣。工作之餘,年輕人沒有娛樂的地方,半支煙的功夫就走到土街盡頭,稀疏的燈火更顯小鎮的寂寥。到了週末,大家都拼命地擠公共汽車,到城裏看電影、逛大街,吸收新鮮的文化氣息。

20xx年後,小鎮面貌逐漸有了生機,土街修成了柏油路面大街,建起了綠化帶,種植了花草,街道兩邊種上了成排的香樟樹。穿上了綠裝的小鎮,嶄露出活力,人們的生活內容日漸充實和豐富。茶餘飯後,老年人聚在街邊喝茶聊天,年輕人在樹蔭下打撲克、下象棋,其樂融融。

近年來,土街的面貌一年一個樣,政府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投資栽植了大型樹木,更換補植了綠化帶花木,整個小鎮綠意盎然,鬱鬱葱葱,集鎮與綠樹相依相擁,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生態的小鎮,宜居的小鎮,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商客和環保企業入駐,創建了清新、恬淡的生活創業環境,打造了美麗的集鎮景觀。

如今,鎮裏還有了文化廣場。籃球場、健身設配、活動場地、休閒地帶一應俱全。每天清晨和黃昏,老幼婦孺,打籃球的,跳健身操的,娛樂健體的,聊天散步的,儼然就是城市公園的場景。小鎮的人們無須再擠車進城賞花看熱鬧,出門就能娛樂散步、休閒健身、消遣納涼,小鎮成了城市的生活小區。

小鎮新氣象,現代都市生活的縮影,且少了城市的喧囂,多了鄉村特有的從容淡定、自然清秀,小鎮的人們用自己的方式構建了小鎮獨特的文化風景。

家鄉的變化範文 篇4

從銅關坳口沿彎道下去,一片開闊的谷地裏,一條小河流碧淌翠,任古榕婆娑着水面,彎彎曲曲朝西而去,一簇簇煙熏火燎的吊腳木樓靜靜地散落在河流兩岸。宰拱侗寨就在這裏詩意地棲居着。

一個秋天的上午,我們到這裏的時候,幾個婦女坐在店門口閒聊,有説有笑,把收割後的悠閒從容地晾在秋陽下。我們進路邊的小賣鋪買糖和水果,打聽吳萬麻後代的住處。

順着店主手指的方向過去,陳舊的木樓裏坐着一位老婆婆和她的孫女。孫女約八、九歲。我們用侗語向她表示問候,説明來意。她臉上的皺紋漣漪一樣漾開來,閃耀慈祥、和善的光澤。

老人名叫乃建超,是宰拱的歌師,今年76歲。她説:“現在宰拱寨上有2個老歌師,4個年輕歌師,年輕的歌師都是她帶出來的,這邊寨2個,對門寨2個,平時教年輕人唱萬麻公傳下來的歌。萬麻有一首《勸世歌》,寨上的一茬茬娃娃,唱這首歌長大。”她念罷歌詞,抑揚頓挫一大串,然後悠悠地唱起來:

唱首勸歌勸大家, 不搞陰暗要磊落;

公共場所要老實, 隨水走岸學鴨鵝。

勸那乖人莫亂來, 講那呆人莫犟殼;

……

有錢還要讀書好, 有書不讀就空落;

油鹽酒米由土變, 坐地不知哪裏撮。

光坐不知哪裏有, 好生種地財寶撮;

……

老人教歌幾十年早已把自己定位在導師的位置,面對我們這樣的陌生人到來,她一樣的把我們當作學徒,一邊唱,一邊解釋歌詞的含義。我靜靜地聆聽,覺得這些歌詞句句都是至理箴言,那麼,這些歌詞是從《論語》來的麼?是從《幼學瓊林》來的麼?是從《菜根譚》來的麼?聽那濃濃的土語鄉音,似乎又不全是。總之,那是一道道叮嚀,一聲聲囑咐。這時,我感覺坐在面前的這位老人,儼然一座古塔,一座見證世道滄桑,洞察人間萬象的森森古塔,古塔裏傳出來的歌聲,穿越重重歲月,輕拂我們的面頰,從頭到腳摩挲着我們的身體,用道德、倫理的淨水一遍遍搽洗我們的身軀,直至浸入我們的肌膚,浸入我們的內心。

下午,在卜朝剛家裏與幾位歌師聊,他們講吳萬麻的故事,唱吳萬麻傳下來的歌,我一首,你一首,歌聲在屋檐下繞着,繞着,就把夜幕拉下來了。

秋天的夜晚,天空純淨如洗,朦朧的月光下,田野靜得遼闊,山岡靜得肅穆,山寨靜得優雅。忽然,一縷晚風送來悠揚的歌聲,我們循聲而去,20來個中年男女,在唱侗族大歌。

歌聲再起,男聲高八度,女聲低五度的旋律像一圈圈清涼的波紋向四面八方漾開,時而巨瀑訇訇,時而彩雲悠悠。無論聽者還是歌者,均可憑藉第一個音節登高縱覽,極目曠野,任心思載着陽光的碎片隨起伏的岡巒逶迤而去,向天邊逶迤而去;任心思揚起遐想的風帆隨奔湧的江河恣意遠航,駛向無涯的湛藍;任心思飽蘸翠綠的音符攜着松濤攜着流泉在天地間徜徉。

一曲終了,歌聲戛然而止,宛若浩浩蕩蕩的漫天雪花瞬間在大地凝結,萬籟俱寂。歌聲如水。每當一曲終了,就像一淙叮咚的山泉、一派嘩嘩的江流溶入一座水庫,流淌的聲音化作潛流,藴蓄揚波的衝力,等待開閘。

他們就這樣日復一日地唱着,唱得自信、張揚。他們深信祖先流傳下來的滋潤心田、滋養人們成長的東西總是好的。因而,這麼多年,他們一直把歌唱當作生活的一部分,表白愛情的日子,思念親人的日子,收割五穀的日子,只要一開口,便從胸腔噴發一闋婉約的相思、一抹飛動的彩雲、一幅美麗的圖畫和一陣幸福與快樂。

不僅僅宰拱,都柳江和清水江分水嶺上的侗寨都是這樣,如水的歌聲日日夜夜在時光的河牀裏流淌,直到永遠。

家鄉的變化範文 篇5

西江,這個世界獨一無二的千户苗寨,它位於雷山縣東北面,距縣城37公里,有1250多户,5600多人,為全國最大的苗寨,是苗族第五次大遷徙的主要集結地,素有"千户苗寨"之稱,被譽為苗族的大本營。西江,以她獨特的美麗贏得了無數光榮的稱號,吸引了成千上萬的賓客。

十年前,我就到過西江,領略過西江的美。那時我就被她的美麗深深地吸引和打動。還有許多外賓不遠萬里找到西江來參觀、考察,有的學者甚至一來就住上一兩年。20xx年第三屆貴州旅遊產業發展大會在西江召開後,西江的知名度就更大了,西江也就更出名了。

西江確實是美麗的,美在依山傍水的吊腳木樓、風雨橋,美在青水綠水的田園風光,美在純樸善良的人們臉上的笑容,美在風味獨特的苗家美食,美在絢麗多彩的民族服飾,美在原汁原味的民族歌舞。

未進寨門,你就可以看到西江的美了。那是一種讓人眼前忽然一亮的感覺,你的心會一下子就振奮起來,腳步也會不由自主地慢下來,細心地睜大了眼睛不停地四處張望,貪婪地把這些美麗的景物一一看在眼裏,裝進心裏。

進了寨門,便可見西江干淨的道路旁,各種各樣的民族工藝品商店,你可以走進任何一間小店,挑選你所喜歡的東西,比如苗族刺繡包、苗族銀飾品、小蘆笙、布做的苗族小姑娘、小夥子等,這些帶着濃濃的民族風格的工藝品極適合贈送給家人和親朋好友,也適合留給自己作紀念。我就有許多到全國各地買回的小紀念品,用個小“百寶箱”裝着,沒事時便拿出來看看,這些小寶貝們便會勾起我無限美好的回憶,真不失為一種調節心情的休閒方式。

再往前走,你會發現那些古樸典雅的木樓都有一排排“美人靠”,那是苗家人用來歇息的座椅,如果美人靠上靠着個美人,那就是一幅天然的美景美人圖。隨便你走進哪一户人家,主人都會熱情地招呼你,為你準備色香味俱佳的飯菜和香甜的米酒,於是,你便未飲先醉了,醉在苗家人濃濃的盛情中。

夜幕降臨時,家家户户的“馬燈”都亮了起來。遠遠看去,就像是滿天的星星在閃爍,讓人感覺像是來到了裏,思緒也飛到了很遠的地方。站在高高的觀景台上看對面的山寨,你會發現那些“星星”形成的景觀就像是昂首飛舞着的巨龍。

夜深人靜的時候,這裏的一切都沉靜在清新的空氣中,一天的疲勞很快就會消除。能在這樣的美景中住下來,真是一種難得的清福。

如果遇上西江十三年大過一次的苗族鼓藏節,那麼,你將看到一種莊嚴而又悲壯的祭祀儀式,你會感受到苗族對祖先的尊崇和對歷史的尊重,你也將看到苗族人民在漫長的歲月中慢慢積澱下來的濃郁的苗族文化。

家鄉的變化範文 篇6

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吳橋鎮位於揚州市東郊,在這片5萬多人口的土地上,有建於漢代的古萬壽寺,《桃花扇》作者孔尚任曾三次來吳橋拜訪著名學者宗元鼎。抗戰時期,陳毅等新四軍將領以此為陣地,開闢了蘇中、蘇北抗日根據地,故有 “蘇中小延安”之美譽。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血脈,是人類的精神家園,作為革命老區,吳橋的文化基礎設施相對滯後,加強農村文化建設任重道遠。當地的文化工作者嘔心瀝血,在文化建設方面亮出一次次精彩的手筆:成立江都首家文化志願者藝術團、摘取揚州唯一的“省民間文藝家之鄉”榮譽,創建全國首家鄉鎮文化網……

讀書以明理,吳橋鎮數年來連續開展以“讀書推動發展”為主題的“全民讀書節”活動。在濃厚的文化氛圍影響下,當地文藝作品頻出,草根藝人隨之不斷湧現:萬壽村60多歲的村民沈亭僅僅國小文化,憑藉着順口溜的愛好,從田間地頭演到城市舞台,成為“揚州市特色文化標兵”;幾朵金花——張永萍、吳秀等農村婦女,或擅長歌舞,或精於拳術,她們接受培訓後擔當起社會體育指導員,業餘時間義務廣泛授徒。

瞅準時機成熟,吳橋於20xx年成立鎮級文聯,下設詩詞、文學、書畫、戲曲、攝影、民間文藝等7個協會,不少村民也加入其中。經幾年的發展,鎮協會會員加入揚州市級以上各文藝專業協會的達60多人,省級以上的也有10多人,鎮文聯每年組織開展“十佳書香家庭”評比、書畫作品展,讀書徵文等20多次羣眾文化活動。

當今時代,網絡傳播具有便捷、開放、迅速的特點,備受人們歡迎。吳橋文化部門秉承“創新、創優”的理念,於20xx年4月底成功創建全國首家鄉鎮文化網——《吳橋文化網》,及時傳遞全鎮最新文化活動信息,推薦和展示文藝愛好者的藝術成就,為多層面、多角度詮釋吳橋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藴搭建了平台。

為進一步豐富羣眾精神文化生活,20xx年10月,吳橋鎮籌建江都首家文化志願者藝術團,100多名文藝愛好者報名參與的火爆場面,令鎮文化站不得不通過現場表演形式,公平競爭選拔團員。現在藝術團開展的“歡樂村村行”活動不但表演羣眾喜聞樂見的內容,而且把黨的方針政策、先進典型事蹟編成節目,寓教於樂。

重數量同樣重質量,吳橋文藝演出節目亦不乏精品,20xx年,非遺項目“吳橋社火”登上央視三套《我們的節日?端午》。吳橋鎮民間文藝表演團隊拍攝的電視紀錄片《守望社火》,榮獲第29屆江蘇省電視金鳳凰獎短篇紀錄片一等獎,繼而列為優秀紀錄片向全國推廣。20xx年4月,江蘇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正式授予吳橋鎮“江蘇省民間文藝之鄉”稱號,這是揚州首家獲此稱號的鄉鎮,標誌着吳橋民間文藝的挖掘、整理,傳承和研究走在全市各鄉鎮前列。

魅力文化讓老區吳橋綻放新姿,孜孜不倦的吳橋人開創了文化事業繁榮發展新局面,也讓文化轉化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

家鄉的變化範文 篇7

生長於斯,植根於斯,黑土如父母般親切,一花一草編織一人一事,清風明月聽我講述小村和我的夢。

小村是鮮活的。綿延的203省道,魚貫的行車,承載着財富,農工商貿,交集往復,興奮和新鮮在呼吸之間便充盈進來。聯一根網線,點一下鼠標,internet和e-mail便豐富了生活,拉近了世界的距離,增加了樂趣和知識,肥沃的黑土地因為小村人的勤勞和合理開發更激發出無窮潛力。私家車的款式繚亂着雙眼,城裏的節日促銷也融進了他們的身影。消費、看電影,再唱上一曲,男人、女人的臉蛋紅撲的,剛慶祝完的酒意寫在臉上,超出心理預期的收穫叫他們不能自已。孩子們歡呼着,父、母親的高興使他們可以任意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而不受苛責。無聲的向上,周而復始的流動,小村的根本還在嗎?還在。

小村是有骨氣的。綿延的嫩江養育生靈的同時也會耍一耍小脾氣,他會隨着七月的淫雨咆哮而動。莊稼告急,村莊告急,這個當口,小村的人們就會義無反顧地撲上去,保衞家園就是無聲的召喚。瘦弱的脊樑如鋼筋般撐起了大堤,那些個日子裏,除了感動還是感動。最真切的情懷,最無私的奉獻是小村最直接的表白。

小村是淳樸的,蒙漢民族的融合讓隔閡變成了想象,互助多元,文化共享。民族坦蕩在民生裏,彼此包容和前行。日出而作,簡單中藴含着不變的真理。夕陽西下,文化廣場便在歸牧的鞭哨聲中拉開了大幕。開篇是舒緩的音樂和着廣場舞,跨越了年輪,白髮的矍鑠,黑髮的熱烈,鋪展開來,如花開般好看。拍手叫好的是找尋快樂的孩子,安靜地聽或者指手畫腳,一切都在無拘無束的放鬆中還原自己。接下來悠揚的四胡,追溯着遠古,蹄聲得得而來,流水潺潺而去,時而鳥鳴,時而馬嘶,一聲嘹亮的吶喊是歌者由衷的抒懷。《月亮之上》的旋律澎湃在人們心裏,《愛拼才會贏》的高潮鼓舞和迴響着時代的聲音、現代的農民。這些不加修飾的動作,高亢的底氣都在夜幕下張揚開來,那些來自心底的鄉村小夜曲用質樸撞擊着心扉。心扉開啟後是精神的富足和無盡的感慨。

小村是富有的。辛勤汗水澆灌下的土地上各色青紗帳此起彼伏,摩肩接踵説着豐收的喜悦。滴灌痴情的眷戀着這片草原和土地,無聲細微,訴説着對根的情意。噴灌的甘露在鐵牛的歡叫裏恣意的揮灑着,嗶嗶啵啵的拔節聲醉了百靈。安閒的牛用咀嚼的聲音和着節拍,撲閃着雙眸。牧人銜一片葉子,抖落的露珠掛在臉上,欣欣然憧憬着。牛奶就是白金啊,硬朗朗的支撐着小村的半壁江山。連片的羊草爭搶着昂着頭,鑲嵌在白雲朵的羊羣裏,一格一格如素描般灑脱,揮起的羊鞭一枝獨秀填上了厚重的一筆。善於寫意的人們把財富儲存在綠色銀行裏,整齊的林網護佑着這一方水土,久違的鳥鳴聽到了,起伏的蛙鼓蟲吟回來了,鯽魚在蘆葦中嬉戲,就連路過的雲都帶着洗淨後的蔚藍飄去遠方。生態好了,心態正了。和諧多了,錢包鼓了。思路有了,前路寬了。

小村美麗了,鱗次櫛比的磚瓦房上聚集着太陽的能量,即便在寒冷的冬季心思都是熱的。整潔的庭院,整齊的行道樹,平整的鄉間小路共同迎接着坐校車放學的孩子,他們是小村最柔弱和最需要呵護的種子。回家的歡聲給四季以鼓舞,讀書聲給田野以勃發的動力,車輪往來結下的果實是未來的基礎。那裊裊升起的炊煙,便是家的温馨,兒女的港灣。家和萬事興,家興國昌隆。每個人,每個村就是一個個節點,串綴起國脈,漲起青青春色,放眼不凋。

家鄉的變化範文 篇8

許寨村是河南省原陽縣農民辦春晚第一村。許寨村自1996年就開始了塑料大棚的種植技術推廣,種植番茄由原來的十幾畝發展到現在兩千多畝。農民手裏有錢了,紛紛蓋起了小洋樓,添置了傢俱,買了小汽車。羣眾在物質充裕的條件下,逐漸對文化生活有了新的追求。

許寨村是原陽縣縣東較大的村,人口近四千,在外經商的人多。他們時刻關心家鄉的發展。也想為家鄉的繁榮富強辦點實事,特別是文化事業方面。得知村委要辦村晚,他們便慷慨解囊,要贊助村晚。

許寨村內現有學校國中一所、國小兩所(公辦一所、民辦一所)、幼兒園三所,羣眾娛樂團體有:盤鼓隊、舞蹈隊、白事戲劇隊、小媳婦秧歌隊。文化藝術基礎紮實。另外,在外上學、打工的文藝青年年假返鄉,可以説是人才濟濟。

村晚籌備

有了柴米油鹽醬醋茶,還得有好廚師。對此許北、許南兩村委做了周密的安排與佈置。節目的海選、編排、彩排及正式表演由許寨中學校委會負責。節目要嚴格把關,題材要符合百姓口味,節目要娛樂愉智育情。節目內容要兼顧老中青幼的欣賞,涵蓋工農商學兵的素材;服裝購置、舞台設計、音響燈光、後勤服務、安全保障由村委會負責。特別是安全,村委會還協調鄉派出所鼎力維護,村治安聯防隊協助。

村晚暢談

八十多歲的王婆婆:“節目有看頭,小朋友跳得歡,大姑娘扭得美,小夥兒唱得甜,盤鼓聲震天,相聲笑開顏,好!好啊!”

種植户張大哥:“黨的政策好,農民富裕了,可以在自家門口看晚會了,自家村辦晚會,心裏美。”

村委主任任禎“辦村晚展示了咱村農民對和諧新農村的嚮往,體現了咱村農民的精神文化風貌。”

演員劉永慶:“把富有農村生活氣息的節目奉獻給父老鄉親,從內心感到欣慰,20xx年我要更加努力,創作出更好的農村文藝節目。”

新鄉電視台記者:“許寨村辦村晚是咱原陽縣第一村晚,晚會是農民富裕的象徵,晚會是農民新生活的追求,晚會是新時代美麗中國文化鄉村的縮影,這種農村新文化值得宣傳與推廣。”

村晚經驗

目前許寨村已成功舉辦村晚兩屆(20xx年、20xx年),回顧村晚的萌發、籌備、組織、演出、反響,大致可以得出這些啟示:村晚的舉辦離不了在外經商成功人士的支持;離不了兩村村委及上級部門的鼎力協助;離不了老百姓的積極擁護;離不了村文化團體及文藝愛好者的主動參與;當然更離不了黨的富民政策的推動。只有國富民強了才會有這樣美麗的鄉村盛宴。

農村村晚的舉辦是草根文化的萌發。除了本鄉本土的戲曲元素外,還有來自都市的農村大中專學生、新生代進城農民工帶來的現代城市元素。農村村晚融合了城鄉元素。是大中國城鄉一體化進程中的文化雜糅。兩屆村晚雖然生澀稚嫩,但卻充滿了生機。相信過不了多久,村晚的晚會質量會大幅上升。村晚也會在神州各地競相舉辦。正如農民書法家劉永福先生為村晚所寫:駕馭駿馬奔小康,許寨村晚來日長。羣眾期待更上樓,豬年再敍節目靚。

家鄉的變化範文 篇9

太陽峪,本名炭窯峪,位於河北省遷西縣,是一條貧苦山民伐薪燒炭的深山溝。因取其諧音,改稱太陽峪,寄託着今人對美好生活的讚美和企望。

去太陽峪,走255省道至慄樹灣,轉承慄公路,漆棵嶺村下道,行不久即見“太陽峪滿族風情村”的牌樓。通過牌樓,平整的水泥山路,引領着我們在板栗園中穿行。我們此行正當滿山遍野慄花綻放的時節,搖開車窗,滿眼的綠,撲鼻的香,真是沁人心脾、醍醐灌頂。不由令人深深沉醉,如入世外桃源一般。

我們的車一路爬高走低,優哉遊哉,漸漸看見山坡上錯落的民居,原來家就在我們身邊。那民居,或古樸,或新潮,青磚土瓦、紅頂白牆都各有情韻。街邊乘涼的老者,嬉鬧的兒童,趴卧門前見怪不怪的看家老狗,一切都那麼怡然自得。

太陽峪有一顆美麗而又純淨的心臟。那就是她的八旗廣場。太陽峪人,滿族居多,近年鄉村旅遊業熱起來後,村人眼前豁然開朗,洞穿封閉多年的大山,看見了生態休閒的商機。於是,他們主打滿族特色風情,修建了八旗廣場,蓋起小木屋,挖出月亮湖,推出“八大碗”的滿族特色餐……世代耕種打柴的山民,一旦拿定主意,轉身也是須臾的事情。就在前不久,太陽峪已躋身國家民委公佈的首批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名錄。

廣場上空旗幡招展,壁畫上的滿族先民把歷史翻開給我們看。身邊的村人介紹説,晚上這裏還舉行篝火晚會,有燒烤,有歌舞。此刻,我們的耳邊,還分明聽到了旁邊國學堂裏琅琅的讀書聲!

廣場相鄰處是一彎新月的湖水,水清澈,倒映着夾岸的青山。岸邊設有棧台,可供垂釣,此刻卻都空閒着。村人介紹説,遊客可多了,京津的,唐秦承的,沒見人?有的玩累了在木屋休息呢,更多的到水庫裏的漂浮釣台了,乘船到水庫裏面的“水下長城”、“十里畫廊”了!太陽峪村瀕臨潘家口水庫庫區。因已去過庫區,我們此行只是沿月亮湖邊,一路瀏覽着到水庫邊的碼頭看看。碼頭上果然停泊好多船隻,有遊客在船中穩坐待發。休閒垂釣和水上觀光,也是太陽峪的重頭戲。要不,僅靠山野裏的板栗、核桃和幾分薄田,是不能蓋起“洋房”、開上小車的!

還是照顧一下腸胃吧,農家飯菜的香甜,早就勾得饞蟲攪鬧了。泡上一壺茶,打開一罐本地產的安梨飲料,防暑又解乏。大鍋野生魚、柴雞燉蘑菇、韭菜花炒柴雞蛋、生菜蘸醬,都是綠色天然的本地土菜!飯畢結賬,主人主動打折,還是山裏人實在!午間的天很熱,乾脆睡上一小覺。躺在整潔舒適的小屋裏,有回家的感覺。窗外飄來輕柔的風兒,還有屋下暗渠裏山溪的泠泠之音。這山溪可是純正的山溪,村裏的污水都有專門管道收集處理。睡夢中,又有山雞和野鴿的鳴唱。哦,這美妙的天籟啊!

這是另一個世界。可以安頓我們疲憊的身心,可以洗濯我們放逐的靈魂。

太陽峪,你這深閨中嫻靜、純淨的處子,你的美麗淹沒了俗豔的市井紅塵。

家鄉的變化範文 篇10

如果你走進山東省東營市東營區的大張村,你就會被村裏的村容村貌、村民的精神狀態和村裏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所吸引。隨便進入一户村民家中,就會發現屋內的牆上有許多獎狀,桌子上有獎盃,相冊裏有太多的比賽照片,比如棋類、牌類、球類的比賽,吹拉彈唱、舞蹈大賽……有的村民家裏的牆上獎狀貼不下,桌子上獎盃擺不下,相冊裏照片放不下。誰家的這些東西多,誰家就越光榮。這些賽事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在這裏找不到。村民幹勁十足,文明程度高,鄰里關係和諧,真正是“夜不閉户”“路不拾遺”。説起這些,人們就會説起一個人——村支書張春青。

張春青雖然只是高中畢業,可腦子活,能幹,會鑽研。畢業後跟隨父親在外做生意,生意也是風生水起,業界有名。在外時間長了,張春青就想把村裏帶起來,一塊富裕,咋帶?從哪裏入手?張春青就開始琢磨了。這時正趕上村裏選舉,他以全票當選村支書。經過深思熟慮,他決定從村民的文化生活入手,先解決貧乏的村民文化生活,增加村民的凝聚力。村委通過認真研究,制定出適合本村的村民文化生活實施方案。張春青先自掏腰包搞了一個家庭拔河比賽,要求必須有男有女,拔河比的是團結,這樣經過訓練,比賽,就能促進家庭和睦,評委是村裏威望比較高的村民擔任,獲勝的家庭不僅能獲得物質獎勵,還能由村民敲鑼打鼓胸戴紅花送回家,非常光榮。接着,又舉辦了媳婦背婆婆跑和婆媳相互配合認字比賽,融洽了婆媳關係。隨後舉辦了鄰里三户廚藝大賽,一家出兩個拿手菜,六個菜為一個單元參加比賽,這樣既和諧了鄰里關係,又提高了廚藝……

比賽一個接一個,村民的精神風貌、鄰里關係、家庭關係、幹羣關係等漸漸發生了變化。張春青經過認真研究及時把賽事轉向了才藝方面,村民的文化生活也是越來越豐富多彩,一些不好的習俗逐漸沒有了,村民空前團結,幹勁十足。在村委的積極籌措下,功能齊全的文化大院拔地而起,人們的文化生活更加多姿多彩。一連六年,大張村被評為先進村、文明村、模範村,許多外地的村幹部也來學習參觀。

走在大張村寬敞的街道上,想起大張村這幾年走過的路,一股敬佩之情在心底升起。我知道:大張村的文化生活會越來越豐富多彩,村民的生活也是越來越好。

家鄉的變化範文 篇11

大學畢業選擇留在了城市,之後忙於工作打拼,忙於成家立業,忙於孩子教育,回村的時間越來越少。父母、親人都在身邊,回鄉變得不那麼重要,雖然鄉愁依舊,雖然鄉村情結依然,回鄉的旅程卻一拖再拖,偶得空閒,老家有事,踏上回鄉的旅程。熟悉的村莊,熟悉的大路,熟悉的語言,一切還是那麼親切。親切感依舊,記憶中的鄉村模樣卻變化很大,往日熱鬧的村莊安靜了不少,三三兩兩聚集的人羣不見了,空房子多了不少。

缺少人氣的村莊讓回鄉之旅多了一層失望,所幸的是見到了幾位兒時的夥伴。歲月的痕跡寫在彼此的臉上,閒談中得知他們也是回家辦事,辦完還要回去。問及去處,他們説為了孩子的教育,搬到了縣城。

記憶中,家鄉緊靠大路,山中有煤礦,運輸業發達。當時班上很多孩子不以學習為重,勉強國中畢業就回家當了司機,幹起了運輸業。村裏很多人都是這樣,不管年老還是年輕,不管長輩還是晚輩。家門口能就業,能賺錢,他們知足,他們沒有過多的夢想,一代代重複着。運輸業的發達帶來了村莊的富裕,當時的村莊是周圍村莊的佼佼者,周圍村莊羨慕着本村的發展。記憶中孩子們接受教育的目的只是識文斷字,不要成為文盲,父母不會重視教育,不會將錢投資在不能很快帶來收益的道路上。

時隔幾年,他們説出為了孩子的教育,搬到縣城的話語讓我震驚。農村城鎮化的步伐催生了進城務工的浪潮,新農村文化建設的開展“逼迫”着村民們的思想,走出鄉村他們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回到鄉村他們聽聞知識的宣傳,他們思索着自己的人生道路,探索着下一代的去向。他們説出了他們的心裏話,他們吃了沒文化的虧,決不能讓自己的孩子再吃沒文化的虧。哪怕縣城教育費用高,哪怕要背井離鄉,哪怕為此要付出百倍的艱辛,他們也要給孩子一個好的未來。沒有文化寸步難行,這是他們的切身感受,他們的文化缺失決不能再在孩子的身上重複。

他們的話語讓我震驚,也讓我欣喜。他們的話語讓我感受到了村裏的新氣象,讓我看到了村莊的希望。雖然鄉村暫時空了不少,但我相信隨着時代的發展,隨着知識的豐富,不久的將來他們會把自己的家園建設好,會保護好自己的心靈居所。文化走進了村民的生活,教育成為他們的必修課,村莊的發展不再只注重物質,精神文化訴求成為時尚,文化鄉村在走進我們的生活!

家鄉的變化範文 篇12

在安徽省石台縣七都鎮,有一個集中連片、村容整潔的鄉間美麗的特色山村。今天我有幸參觀了美好鄉村建設示範點芳村,其美麗的身影始終在腦海揮之不去,那種古城的魅力和新時代下催生的城村結合體以其獨特的視角展現全新的容貌。

條條村路施硬化。在芳村,不管大路、小路,基本上全澆上了水泥路,要想先致富,必須先修路,村莊道路實施硬化後,交通便利,村民舒心,企業放心,村莊佈局更加合理、村容村貌更加優美,青松綠柏中的道路更顯鄉村的美麗氣息,讓我們感覺到“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的詩意。

芳村古韻十足。走進芳村,看到的是“古道西風瘦馬,小橋流水人家”。建設新型美好鄉村,新時期的元素必不可少,可保留或建造些許古韻,無疑給村莊增添特有的韻味和魅力。西歐很多國家經過歷史革命的洗禮,無論城市還是鄉村,總能看到歷史的厚重,這是他們對歷史遺存刻意保存的結果,不會覺得擁有這些歷史建築就顯得落後,相反卻有歷史自豪感和一種古韻美。我們擁有豐富的歷史陳跡,卻並不十分珍惜,以為與時代相去甚遠,毫不珍惜地毀掉。水泥的大量運用,使農村千村一面,失色不少。而芳村古亭的建造和古徽道、古民居、古樹古橋等的保留正是彰顯歷史的厚重,保存農村風貌,也是保護村落文化,重現經典,塑造芳村獨具一格的鄉情風味。村舍外,古亭旁,杖藜徐步轉斜陽,美哉美哉!

地下水豐富。芳村有一條季節性河流,如今這個時期是乾涸的。橫穿而過的一條溝渠卻讓人眼前一亮,貫穿全村,豐富的地下水經這溝渠流經芳村每個角落,流水清澈,村婦相喚去洗衣,溝渠上方建造的兩座古亭相依為伴,各自為村民遮風擋雨,加上古亭的美感與古韻,天然一幅山居圖呈現在我們面前。

芳村公共基礎設施齊全,建立全方位的長效管理機制,解決農村的髒、亂、差問題,改善農村的生產、生活與生態環境。在芳村,醫療室藥品齊全,村部旁建立了籃球場,新築場泥鏡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村民曬稻、曬玉米、晾木耳都在這,給村民解決了一個難題,籃球場用途多多,不遠處有一個健身廣場,休閒的時候,這裏是村民休憩娛樂的好場所。每到傍晚時分都不約而同相聚於此,跳舞的跳舞,打球的打球,好不熱鬧,頓時給村莊增添了一份活力。在給村莊增添活力的同時,還不忘給村莊綠化、美化、亮化。綠是鄉村的一大亮點,不用多加修飾而自顯綠的生態;村莊每隔一處就有垃圾分類箱,定時有人清理,定點焚燒填埋,可利用的再生利用,不可利用的定點填埋,以防污染,所去之處乾淨整潔,村民的菜園地也用木柵欄圍護起來,美的裝飾應接不暇;居民區路旁修建路燈進行亮化,方便村民出行,使黑夜不再寂寞,村莊治安更加穩定,更加和諧。

特色農產品加工。芳村美好鄉村建設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的關係,圍繞產業發展生態化方向,大力打造綠色農業,方村村因地制宜成立了一個蔬菜品類加工廠,不僅使村民增產增收,還實現了美好鄉村建設中所需的“一村一景”、“一村一品”,充分彰顯了農村的特色和韻味。

芳村的新面貌、新農民、新風尚、新業績值得我們借鑑學習,有助於我們建設美好鄉村,建設新型鄉村。

看芳村,“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看芳村美景,“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家鄉的變化範文 篇13

“假忙三十夜,真忙摘茶葉”,這是我此次茶鄉之行聽到的兩句詩歌民諺。茶鄉是詩鄉,茶鄉是歌鄉,這引得我不得不時時入韻以詩話茶鄉。

“清明斷雪,穀雨斷霜”,清明、穀雨期間正是春茶採製的黃金時段,因此許多名優高檔茶都有“明前茶”、“雨前茶”的別稱以示珍貴。“三月茶山綠汪汪,三月茶鄉風也香”,“綠波盪漾”和“清香四溢”可謂春之茶鄉的兩大景觀特色,難怪遠道而來的茶商們不用撩開車窗窗簾、憑那撲鼻的縷縷清香就可準確判斷出茶鄉到了。

“茶鄉人迎客不説話,唱起那茶歌敬香茶”,歷史悠久的茶道表演在這茶鄉成了迎賓禮儀,是我萬萬沒有想到的。屏風上斗大的“茶”字,茶几旁純樸可愛的茶姑,茶杯裏裊裊飄香的新茶,無不令人被茶文化薰陶得醉意綿綿。茶歌有“請茶歌”,也有“挑擔茶葉上北京”,然而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那首《茶鄉姑娘彈吉他》:白天把茶簍挎在肩,茶歌把太陽唱紅了臉;夜晚把吉他挎在肩,情歌把月亮彈醉了眼……

鄉政府禮堂黑板上,遠道請來的茶葉專家講授名茶採製新技術的板書還未擦去,他的助手和學生們正分散到各村各户服務到家。年輕的鄉長告訴我:市場經濟的春風吹綠了茶農們的心田。早些年這裏的茶葉是皇帝女兒不愁嫁,儘管我們未雨綢繆辦起茶業新技術培訓班,結果是補貼聽課者一個午餐也沒有多少人來。這些年市場槓桿一撬動,沒有新技術就沒有名優茶就沒有市場收益,一下子變成茶農主動來要求舉辦培訓班,自己花學費、掏腰包都行。讓人怦然心動之餘,不禁想起那句“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的詩句來。踏着朦朧月色,踩着石板村路,我看到一幅“家家炭火旺,户户篩盤響”的茶鄉夜忙圖,一位名叫國榮的茶農邊忙乎邊跟我拉談,他説:“做農民最講實惠,同樣一斤茶草(鮮葉),按教授講的方法去做,價格就要翻幾番、十幾番,誰不樂意幹呢?培訓班好!”

天剛破曉,茶市就熙攘起來,肩扛、手提、車載着新茶的茶農們,從條條村路上向茶市趕來,茶市一片芬芳。來自省內外的茶商們設點收購,當面論價,晨光熹微中是一張張喜笑顏開的臉龐。最讓人興奮的是那些通往外面世界的客車了,但見車廂兩側竟然貼上了大紅的茶鄉招徠廣告,是“茶鄉新茶譽滿天下”和“茶鄉茶農誠迎客商”。在此詩意盎然的茶鄉,我差點也把它們讀成了詩句。正是:三月茶鄉詩意濃,茶鄉三月無閒人,炭火映紅皆笑臉,茶歌芬芳唱春風。

記得一位外國詩人曾經寫下這樣的詩句:“我從一杯中國綠茶裏,看到了中國的春天。”如是,幸福的茶農就是最先擁抱春天的人了。

家鄉的變化範文 篇14

在我小的時候,父母有一段非常幸福和諧的時光。那個時候,一到晚上,隔壁的“毛頭”叔叔就來找爸爸下象棋。我和姐姐搬了小凳子坐在一邊觀戰,雖然看不明白,也總時不時“耶、耶”地叫幾聲。媽媽洗了碗,就泡上幾杯茶,加入觀戰的隊伍。

後來,“毛頭”叔叔家搬去了遠處,爸爸沒了對手,生活一下子枯燥起來。那時農村裏沒什麼精神文化生活,爸爸不喜歡看電視,就迷上了賭博。生活的安寧就此打破。在我的記憶裏,此後很長的一段時間,父母的戰爭都是因此而起。

後來,我們縣城提出了“建設美麗新農村”的口號,在農村精神文化生活上增添了很多內容。村裏重修了文化館,在文化館裏開設了好幾個“興趣班”。村民可以去文化館裏學習怎麼製作竹扇,也可以組隊跳舞,也可以在文化館的圖書室安靜地看上一會書。爸爸在文化館也找到了自己的興趣——下象棋。那時打電話回家,總聽到媽媽的笑聲,説爸爸棋逢對手,每天忙着研究戰術,已經很久沒去打牌了。

大學畢業的時候,我和姐姐都在城裏安了家。每隔一段時間回老家,總能發現村裏的變化。村裏的幾家竹製品廠在村委的引領和支持下,生意越做越紅火,聽説其中的幾款特色扇子還是專門銷往國外的。村裏的每個小公園都添置了很多健身器材。村裏各家各户都拉了網線、裝了電腦。爸爸説,通過網絡,發現外面的世界真的很大,很想去外面走走。我和姐姐都很高興,鼓勵爸媽出去旅遊了幾次。現在,聽説村裏又修建了羽毛球場和籃球場。

農村的精神文化生活是越來越豐富了,我有的時候總在感歎,農村和城市的差別越來越小了。現在,我的家庭又回到了原來和諧幸福的時候。爸媽在出去旅遊的時候相互扶持,感情越來越好,爸爸去文化館下象棋的時候總愛叫媽媽陪着,媽媽去廣場跳舞的時候爸爸也總跟着。以前去菜市場,總能看到一堆堆聚在一起賭博的人,現在這種“壯觀”的景象已經很少見了。

爸爸的變化,村裏的變化,都説明一個共同的問題:農村人也是需要精神生活的,只是有的時候需要村幹部正確引導,讓他們都能過上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

晉·葛洪《神仙傳?麻姑》文中説:“麻姑自説雲,接待以來,已見東海三為桑田。”美麗農村、文化鄉村的變化也可説是滄海桑田吧。願這樣的變化時時給我們新的驚喜,願農村人都能成為精神上的富人。

家鄉的變化範文 篇15

童年時,老爸從廢品店淘回一輛自行車。車身鐵鏽斑斑,鋃鐺隨風搖晃,幾欲落下。物質並不充裕的上世紀八十年代,一架舊得傷神的自行車足夠令我興奮半天。我使勁地扯着老爸的衣角,萬般央求教我騎車,他眼睛斜斜地瞟了我一下,從嘴縫兒摔出一句話:“我量你都學不會!”

為了挑戰老爸下的“結論”,我趁他不在家的時候,偷偷地推出自行車,在院子裏跳上跳下,一圈一圈地划着走……摔倒了,又立刻爬起來,扶好車龍頭,繼續前進。愈挫愈勇的念頭驅使着我必須得努力向前,這時突然背後有股力量,似乎正牽引着我。我猛回頭,原來是老爸,“我給你攥着,你騎嘛,不會摔的。你坐上去。”管不了那麼多了,我放大膽子,一圈一圈地踩了起來,我高興地歡呼着,“爸,你早就應該這麼教我了。”我不停地埋怨着,手裏的自行車穩穩地穿行在院子裏,“爸………”我又問了一聲,沒人應聲。我有些着急了,我迅速地扭過身去。原來老爸早就躲進屋檐下偷着樂了。

“我要是摔着了呢,爸。”後來我問起他。“學騎自行車,不摔怎麼能學成功呢!”

老爸就是這樣固執,嚴厲。在中學的一個暑假裏,老爸給我買了一本龐中華鋼筆字帖,並下了命令:每日練一篇。他説,那叫“夏練三伏”。那個七月流火,蚊蟲嗡嗡的盛夏,我還真練就了一手流暢的行書。在後來的求學路上,不知多少被同學、老師誇獎過,這要歸功於那個夏日裏的艱辛與付出。

會考時,我的成績超乎預料,竟比平時測試多考了30多分。我順利地進入了師範學校,去學校報道的那一天,老爸來送我,我看到他的臉在陽光下笑得滿臉皺紋。

如今的我,在教師這個崗位上已經工作了15個年頭。我腳踏實地,默默耕耘。“一定要做一名對得起良心的教師,對學生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關懷備至。”老爸的叮囑像一把無形的戒尺,度量着我的一言一行。

家鄉的變化範文 篇16

“早就聽説過有地方‘農戲’要來鎮上演出,而今,在我們嶴山村,我就親眼目睹了農民把自編自導自演而‘農味’十足的節目搬上了鄉村的舞台,實現了從政府單純‘送戲下鄉’到農民自導自演的‘送戲上山下鄉’的良性互動格局”。老區新縣八里畈鎮教育輔導站的李德光老師一看到我,就興奮地嘮叨開了。

驚蟄時節,儘管室外小雨淅瀝,但河南省新縣八里畈鎮嶴山村的村部大院裏仍然人潮湧動,樂聲飛揚。該縣鄉鎮羣眾文化大巡演活動在此舉行。來自新縣歌舞團、新縣千斤鄉楊擺柳藝術團和八里畈鎮李南衝的民歌手等先後登台演出,舞獅子、跑旱船、踩高蹺、唱皮影戲及各種地方戲曲、傳統魔術、民間雜技表演,贏得了農民們朋友的真心喝彩。

從文化下鄉到農戲上山下鄉,巨大的變化來自於該縣對文化建設的扶持。近年來,作為全國著名、河南唯一的“將軍縣”和河南省首批文化改革發展試驗區之一的新縣,累計投資40多億元,加快文化陣地建設,改造提升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舊址、鄂豫皖蘇區首府博物館等紅色景觀,配套設置羣眾文化娛樂設施,同時組織專人挖掘文化底藴,逐步完善鄉鎮文化設施。全縣建成11個鄉鎮文化站、184個村文化大院、195個農家書屋、26個農民健身示範村,逐步打造了覆蓋縣、鄉、村的三級大眾文化平台。

新縣還鼓勵縣歌舞團大膽改革,公開招聘演藝人才;在各鄉(鎮)設立文化服務中心和廣播站,配備專職工作人員,選配11名科技副鄉(鎮)長充實到鄉(鎮)指導文化工作,明確120多名大學生村幹部為村級文化管理員;同時,培育各種文化協會組織,發展楊擺柳等民間藝術團體30多個,培育民間藝人600餘名。

該縣鄉村文藝表演十分活躍。紮根農村的10支農村電影放映隊,年放映電影2300餘場;走向市場後的新縣歌舞團,創作豫南特色節目168個;打造“將軍之聲”大戲,年均演出100多場次,成為河南省遠近聞名的文化品牌;民間藝術團體、民間藝人更是常年活躍在大街小巷、田間地頭,豐富了城鄉居民的精神生活。

為提高羣眾文化活動水平,該縣還經常組織鄉村文化站長、文化骨幹、民間團體負責人到各鄉鎮觀摩學習,取長補短。

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設施的不斷改善,助推了羣眾文化活動蓬勃發展。目前,全縣30多個農村業餘文藝團體利用節慶日、農閒時節,走村串鄉為百姓免費表演,並融入政策、法律、文明禮儀等內容,倡導農村新風尚,成為新農村建設的一道亮麗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