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寫重陽節國小作文600字(通用16篇)

有關寫重陽節國小作文600字(通用16篇)

有關寫重陽節國小作文600字 篇1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首詩是我們熟悉的唐代詩人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講的是獨在他鄉的人每到重陽佳節倍加思念遠方的親人。九月九,兩九相重,即為重陽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重陽節首先有登高的習俗,這天,人們都要登高“避災”、吃重陽糕、插茱萸……

今年的重陽節我做了一件特別有意義的事情——給奶奶洗腳!得知重陽節的當天下午奶奶要從老家趕回南通,我便偷偷地做好洗腳前的準備工作:首先,我拿好了洗腳盆;接着先倒入冷水,再加熱水,我試了試水温,剛剛好;最後,拿好了毛巾、放好小板凳。

正當我把準備工作做好時,傳來了“叮噹!叮噹”的門鈴聲,“奶奶回來啦!”我飛奔過去打開門,接過奶奶的行李。奶一臉詫異地問我:"你今天怎麼啦孫子?”我裝作若無其事地説:“沒什麼奶奶,今天是重陽節,我想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裏給您洗個腳。”説着便把奶奶拉到小板凳上坐下,把我準備好的洗腳水端到她跟前,幫她脱下了襪子,把奶奶的腳放進水裏。然後,我蹲下來,用手輕輕地搓着奶奶的腳,發現她的腳後跟有好多的老繭,摸上去有些粗糙,我想這肯定是因為奶奶每天忙着做很多家務才會變成這樣的。我輕輕地搓着奶奶的腳背、腳趾、腳掌,最後用毛巾擦乾,再去拿了一些潤膚露塗到了後跟上。這時候我看到奶奶笑了,眼睛眯成了一條縫:“我家的孫子真的長大了,知道疼奶奶了!”我也開心地笑了:“奶奶,只要您開心,以後我每天都給您洗腳!”

俗話説“百善孝為先”,其實我們不僅要在重陽節這天去為老人家做些事,平時的生活中,我們也要給予他們關懷陪伴,幫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讓他們不會這麼快老去。讓我們一起發揚“尊老、愛老、助老”的精神吧!

有關寫重陽節國小作文600字 篇2

金秋送爽,丹桂飄香,農曆九月初九日的重陽佳節,活動豐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等等。

登高

在古代,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唐代文人所寫的登高詩很多,大多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還有吃“重陽糕”的習俗。

吃重陽糕

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唸唸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隻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並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當今的重陽糕,仍無固定品種,各地在重陽節吃的鬆軟糕類都稱之為重陽糕。

賞菊並飲菊花酒

重陽節正是一年的金秋時節,菊花盛開,據傳賞菊及飲菊花酒,起源於晉朝大詩人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後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舊時文人士大夫,還將賞菊與宴飲結合,以求和陶淵明更接近。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之風盛行,當時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種,千姿百態。民間還把農曆九月稱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陽節裏,觀賞菊花成了節日的一項重要內容。清代以後,賞菊之習尤為昌盛,且不限於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後最為繁盛。

有關寫重陽節國小作文600字 篇3

九九重陽節裏,尊老,愛老,敬老是我們應該做的。那麼年輕的我們,能為他們做點什麼呢?

我想到的,大多數人都會想到:無非給老人們捶捶背,推推腰,或者是幫着乾點家務,除了這些,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也不會再讓我們幹些什麼了。平常,老人們總是最疼我們。有好吃的自己捨不得吃就留給我們;有好喝的自己捨不得喝就留給我們;我也從沒見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經常給自己添件新衣,卻拿來兒女穿舊了的衣服穿;也從沒見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很揮霍的買許多貴重的東西從來都是能省下就省下,卻將剩下的錢給我們買零食;更沒見過爺爺奶奶哪一天接我放學誤了點,常常就是有病也要挺着,不讓我們在校門口乾着急。

説到這兒,我不免有想到了一些不好的情景。秋天天氣轉冷,奶奶總是問我:“穿那麼少,冷不冷?”這時我便會不耐煩地轉過頭去,煩躁的説上一句:“不冷不冷。”心裏還不住的埋怨奶奶!往往我來不及聽爺爺説完這句話,就插上一句:“知道了,知道了!”就覺得整天聽着一句話,耳朵都快聽出繭子來了。

不知我的這些表現是不是刺痛了您的心,如果是這樣的話,就請原諒我這個孫女的不孝和不懂事。

談了那麼多,其實歸根結底就是要理解老人,尊敬老人。想想哪個老人不想得到晚輩的重視與尊重呢?雖然我們不可能有太多的資金與精力去給全體老年人一個温馨、舒適的家園,但我們可以從身邊的老人做起,用自己一點一滴的愛去感動他們。

我希望我的爺爺奶奶和天下所有的老人們都健健康康,長命百歲。

有關寫重陽節國小作文600字 篇4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首詩主要寫了作者在重陽節思念家鄉的情景。今天是農曆九月九日中國傳統的重陽佳節,我國過重陽節時有登高、敬老的習俗。爸爸媽媽決定帶我回家看望爺爺奶奶。

我們去超市買完東西后就上路了,路上爸爸開着車,車在馬路上飛馳着。正值金秋時節,到處是一片豐收的景象,路邊的田野裏,農民伯伯在忙碌着,不時的看見拖拉機和三輪車拉着收穫的玉米,他們的臉上洋溢着豐收的喜悦。到了奶奶家,因為今天是重陽節,爸爸媽媽決定讓爺爺奶奶休息一下他們來做餃子。爸爸媽媽和麪、擀皮、做餡,不一會兒一個個圓滾滾的餃子出鍋了。我先給爺爺奶奶盛了兩碗餃子,雙手端到他們面前,並祝他們身體健康、節日快樂!他們的臉上露出了快樂幸福的笑容,還誇我長大了,懂事了。

今天真是一個有意義的節日,明年的重陽節我還要回來看望爺爺奶奶。

有關寫重陽節國小作文600字 篇5

今天,是中國傳統的節日重陽節,也是老人節,是一個尊老敬老的日子。女兒從昨天放學回來就對我説,明天是一個我非常期待的日子,我要為奶奶做一件事,我才突然感覺到重陽節在我們忙碌的日子中不知不覺來臨了,沒有女兒的提醒,我竟然忘記了這個特別的日子。聽了女兒的話,我非常高興,因為這句話讓我覺得孩子長大了。雖然只是一年級的小學生,但是在老師的教導下,她知道了什麼是敬老,什麼是愛……

早上一起來,女兒就對我説,今天要為奶奶做什麼呢?我為奶奶做一件小事吧,看到奶奶做飯洗菜,女兒就捲起她的小袖管,伸出小手和奶奶洗菜了,看到那綠油油的青菜在女兒的小手中越來越乾淨,越來越碧綠,我站在邊上看着心裏暖暖的,我覺得今天的中午飯肯定很香。

今天的菜肯定很美味可口,因為那雖然是一盤簡單的菜餚,但是其中醖釀着女兒對奶奶的愛和敬老愛老的那份濃濃的情感,今天真是一個快樂而有意義的日子啊!我希望天下的兒女都能記住尊老愛幼這個美德,讓我們永遠和孩子保持一顆純潔美好的心!

有關寫重陽節國小作文600字 篇6

重陽節快到了,老師讓我們星期天幫助自己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或一些孤寡老人做些事,我就開始行動了。

星期天,我早早的起了牀,我把作業做完後,便開始想:幫助誰做什麼事呢?突然,媽媽想出了一個好主意。媽媽興奮地説:“我們可以幫隔壁的爺爺、奶奶掃樓梯呀!”我立刻贊同了媽媽的説法。我拿起掃把開始掃樓梯,媽媽説:“掃樓梯的時候,人要站在上面往下掃。”我照着媽媽説的去做了,好不容易才把樓梯掃乾淨。媽媽拎過來一桶水,我問媽媽幹什麼?媽媽説:“掃完後要用水衝一下才乾淨。”於是,媽媽就把一桶水灑在樓梯上,看着那水從樓梯的第一階滾到第二階,從第二階滾到第三階……就像瀑布一樣,漂亮極了。

到了下午,樓梯上的水乾了,我想隔壁的爺爺、奶奶看見了,心裏一定很高興,看着掃乾淨的樓梯,我的心裏有一絲絲的甜意。

有關寫重陽節國小作文600字 篇7

重陽節是老人的節日。重陽節裏,我們應該給老人送上一句祝福,遞上一張賀卡。在那個重陽節裏,我做了這樣一件事。

重陽節到了,我尋思着要給爺爺奶奶送什麼禮物。一邊的小王啟發我:“重陽糕怎麼樣?”我想了想,裝出生氣的樣子:“拜託,我爺爺奶奶又不在上海,寄過去不發黴才怪呢!”突然,一個念頭清晰地從我腦海中閃過:有了!

我急忙跑回家,翻箱倒櫃地找出了兩張精美的信紙和一隻小魚暖手袋。我記得奶奶曾説過,她一到冬天就怕冷,手腳冰涼,要是我給了奶奶一隻暖手袋,奶奶的手腳就不會冷了。

接着,我攤開精美的信紙,在上面寫滿了我的祝福和一直想對爺爺奶奶説的話。我的真心,裝滿了兩張薄薄的信紙。我署上自己的名字,把信裝進了信封,我要把我的思念和敬愛,送向遠方的爺爺奶奶的家……

小魚暖手袋被我用一個裝禮品的盒子包了起來,又在盒子四周圍上了金絲帶。傍晚,在爸爸的幫助下,我把禮物和信寄了出去,也把我的牽掛寄了出去。我堅信爺爺奶奶收到我的禮物,必然是開心與激動的……

有關寫重陽節國小作文600字 篇8

劉馨澤

農曆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又稱“老人節”,取諧音“久久”長壽之意。因為《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固而叫重陽,也叫重九。

菊花代表長壽。在重陽節那天,許多人都和老人一起去觀賞菊花。菊花有好多種顏色,有黃色、紅色、白色、紫色、粉色和綠色等等。菊花爭奇鬥妍,形態各異:像一個個白色的小絨球;有的菊花花瓣聚在一起,只有邊上的花瓣才是鬆散的。有的花瓣細細的、卷卷的,好像許多人都披着捲髮;還有的花瓣小巧玲瓏,那些舒展的花瓣正在展開。

商場里人頭攢動,今天的老年用品銷售火爆。很多人在為老人選購商品。有的給老人買保健品,有的給老人買水果,還有的給行動不便的老人買輪椅。

明天就是重陽節了,我明天一定要給爺爺、奶奶和姥姥、姥爺打個電話,問候他們。

有關寫重陽節國小作文600字 篇9

今天是重陽節,又是老人節,也叫登高節。今天爸爸媽媽打算帶我去看望姥姥。

一會兒,我們就到了姥姥家。剛到那兒,我就立即叫了一羣夥伴來玩耍。玩得正開心時,一個小夥伴問大家:“今天是老人節,你們都為老人們做了什麼?”有的人説:“我幫姥姥洗碗。”有的説:“我幫奶奶拖地。”還有的説:“我幫爺爺掃地。”……大家都異口同聲地問我:“你幫老人做了什麼?”我一聽,羞紅了臉,趕緊跑回去幫姥姥做家務。回到院子裏,院子裏有數不清的葉子落在了地上,還有一些碗沒洗,小狗更是隨地大小便。我想今天有不少活可以幹了。我先去洗碗,不一會兒就洗得乾乾淨淨,我心裏美滋滋的。接下來,我又去掃院子裏的葉子,掃了一會兒,我就累得全身無力,滿頭大汗。這時,我才明白姥姥有多辛苦。最後,狗狗的大小便該清理了,在遠處看,就那麼噁心,走到近處,更是臭氣熏天,但我還是鼓起勇氣,捏着鼻子,清理狗狗的大小便。

姥姥回來了,我被姥姥表揚了一番,心裏是那樣的甜蜜!

有關寫重陽節國小作文600字 篇10

又是一個歲月的輪迴,又是一度九月九的重陽。上山頂隨王維"憶山東兄弟",去沙場伴潤之賞"戰地黃花分外香",迴心裏陪自己思念遠方親人。

早聞九九重陽典故,便得知此日正是與親人相見,共飲菊花酒,遍插香茱萸。九九的菊花開得正盛,而我卻與我的親人相隔數千裏。重陽已伴我有十二個年頭了,但我從未回到故鄉與親人們一共過節。

重陽代表着垂幕之年的老人,這一天正是要孝敬老人,關愛老人。我爬上了山頂,極目遠眺,尋找着我家鄉上的那片白雲,尋找着白雲下我的故鄉。腦海中思緒萬千,心動得跌宕起伏,似在海浪上。我看到了那片白雲下,姥姥正踮着小腳忙來忙去包餃子,她臉上的皺紋似一朵美麗的雛菊,每一絲菊瓣都滲滿了些笑意。我看到了外公,他滿懷希望地迎接着我們。我還看到了長眠於故土下的爺爺奶奶,他們正在為我們的到來而忙碌,穿梭與熱鍋與冷灶中。但這只是美好的記憶和幻想。真正的親人早已在我心頭,懸掛在我的思念之上。

重陽,沒有菊花酒,沒有香茱萸,有的只是我登山遠眺,寄託思鄉之心。

美好的心願送給您,祝您身體健康;衷心的願望帶給您,祝您千古平安。雖然我沒有與親人共渡重陽,但願我這一片恩親之心能隨着颯爽的秋風,雜着菊花的芳香傳給你們---我親愛的黃土高原上的親人。願親人能明我心,知我意。

重陽已過,是帶着我的思念和哀傷一同閃去的,我還會記得那片白雲下就是我的故鄉!

有關寫重陽節國小作文600字 篇11

我們沿着山麓攀爬,看到了山上美不勝收的景色。我們也看到了許多老人都在沿着山麓攀爬,我們登上山頂,看見了許多老人在香山頂峯上慶祝自己的節日---老人節。他們有的唱歌,有的跳舞,用不同的方式進行慶祝。在他們中間坐着一個老爺爺和幾個老奶奶,老爺爺坐在凳子上用手風琴拉着《歡樂頌》,曲調歡快、優美,令人陶醉。

重陽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之一。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就是重陽節。重陽節在秋季,是秋高氣爽的季節。每到重陽節,我國都有登高賞秋,敬老的傳統。故而重陽節又稱老人節。

我國唐朝的大詩人王維,曾作過一首關於重陽節的詩,名叫《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首詩描繪了在重陽節這個傳統節日對親人的加倍思念。

今年重陽節,我和爸爸媽媽為了感悟中華傳統節日---重陽節,我們來到了北京最有名的一坐山---香山,我們沿着山麓攀爬,看到了山上美不勝收的景色。我們也看到了許多老人都在沿着山麓攀爬,我們登上山頂,看見了許多老人在香山頂峯上慶祝自己的節日---老人節。他們有的唱歌,有的跳舞,用不同的方式進行慶祝。在他們中間坐着一個老爺爺和幾個老奶奶,老爺爺坐在凳子上用手風琴拉着《歡樂頌》,曲調歡快、優美,令人陶醉;旁邊的老奶奶則用小鑔和小鼓等樂器為老爺爺伴奏,樂曲在這個小樂隊的演奏下顯得非常動聽。周圍許多老人圍者這個小樂隊盡情地跳呀、唱呀,使人彷彿置身於人間仙境一般。

遊覽完香山,我和爸爸媽媽就出發去了奶奶家和姥姥家,把我們深深的祝福送給了老人。按照每年的習俗,今年重陽節村委會又給爺爺奶奶發放了慰問品,這體現出全社會對老人的關心和關愛,敬老、愛老之風傳遍了神州大地。

有關寫重陽節國小作文600字 篇12

今天是重陽節,爸爸一大早便驅車迫不及待地向外婆家開去。

一路上,我們一邊聽着音樂,一邊欣賞着窗外的美景。田野是金黃的,楓樹是火紅的,農民伯伯歡樂的笑聲洋溢在田間……

不遠處的稻田裏,我們好像看見了外公外婆忙碌的身影,媽媽叫爸爸趕快停車,我和媽媽跳下車,走過錠步,邊跑邊喊:“外婆,外公!”外婆聽到聲音,放下鐮刀,也向我們跑來,一見面,外婆就抱住我説:“我還以為是誰呢!原來是我的寶貝孫女啊!你們先回去吧!這裏烈日當空的,會曬黑的。”我連忙説:“外婆,沒事!不就曬黑點嗎!今天讓我來幫你收稻穀吧!”於是,外婆把我們帶到田間説:“你們還是去打稻穀吧!”外婆先給我們做了示範。

一開始,我以為打稻子很簡單,不就是手拿稻子,把長着稻穗的一頭放在打稻機裏,踩幾腳不就好了嗎!但真正做起來可就沒那麼容易了。我把稻子一放進去,腳一踩,結果穀粒全打在我臉上了,外婆連忙跑來説:“不對,不對,這樣稻子全浪費了。”“那怎麼辦呢?”我虛心地請教外婆,外婆和顏悦色地説:“打稻子,其實就是‘脱粒’,脱粒機裏有個大轉輪,轉輪只有往前轉的時候,你才可以踩腳踏板,這樣穀粒才能安全到‘家’,否則全灑到你臉上,我們就白忙乎一場啦!”原來是這樣,我照着外婆的方法賣力地打起稻子來。

稻子收割完畢,我和爸爸媽媽回到外婆家,給外公外婆準備了豐盛的晚餐。夕陽西下,我們一家五口在燈下吃着晚飯,有説有笑,屋子裏充滿了全家人的歡聲笑語,其樂融融。

有關寫重陽節國小作文600字 篇13

九月九日重陽節到了。大院的重陽節有一種傳統,喜歡晚餐湊在一起吃。幾家約好,把吃食端到一桌上。夜幕降臨,燈光閃耀,人們飲着菊花酒、二鍋頭,吃着豐盛的飯菜,歡聚暢談,交流情感。一張張笑臉,一陣陣笑語衝出狹小的房間,大家互相祝福着健康長壽、事事平安,大雜院處處洋溢着祥和的氣氛。

重陽那天,人們有敬老的風習,各家晚輩都要給上了年紀的老人多一些體貼。除了專給他們做些可口的吃食外,分家另過的親屬須慰問老者,出了嫁的閨女一早要回孃家探望父母,以報答養育之恩。有條件的人家,還要陪老人去看看熱鬧兒逛逛。

重陽節之時,北京正值秋風送爽,天高雲淡的季節。到空曠之處放風箏,不但簡便易行,也是很受人喜歡的一種娛樂活動。清代時老北京人放飛之舉極為熱鬧盛行,店鋪集市都出售各種紙鳶,花市賣的風箏種類最全質量上乘。

如今,曾經住過的大雜院早已變遷,昔日重陽節“又見花糕處處忙”的景象也已不見。但時逢佳節吉日,不由得又想起老鄰居在庭院吃着花糕,喝着清茶説笑聊天的温馨,思念童年一起歡笑玩耍的小夥伴。不知不覺當中想起毛澤東的詩詞: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有關寫重陽節國小作文600字 篇14

每年農曆九月九的重陽佳節,既是人們賞菊、登高的傳統節日,更是尊老敬老的節日。做為一名國小生,我當然要積極響應學校的號召,為老人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

星期六晚上,我來到奶奶家想為奶奶獻孝心。正巧,奶奶準備打水洗腳呢。於是,我連忙走過去,親熱地對奶奶説:“奶奶,讓我來給您洗腳吧!”奶奶被我這突如其來的話弄得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她笑着説:“今天太陽打西邊出來了?”我連忙解釋説:“您每天這麼辛苦,孫女幫您洗洗腳,也是天經地義的嘛!”經我再三請求,奶奶終於答應了。

於是,我先從客廳端來一把椅子,讓奶奶坐下,然後又跑到衞生間拿了一個洗腳盆,倒上水。當然,我也沒忘了試試盆裏的水温。確定是温水之後,我把盆端到奶奶身前放下。

一切準備就緒了,我開始幫奶奶脱鞋襪。剛把襪子脱掉,我就驚訝地發現奶奶的腳是那樣蒼老,腳上的皺紋多得像用抽水機抽過似的,一個個老繭好像一個個腫起來的包,看着讓人心疼。我定了定神,先讓奶奶把腳放在熱水裏泡一會兒,然後用手給奶奶搓起腳來。摸着奶奶長滿老繭的腳,我不禁思緒萬千:奶奶作為一個家庭婦女,幹了一輩子的髒活累活,洗衣,買菜,打掃房間,這一切都歸功於這雙蒼老的腳:她的雙腳不知走了多少路,但她從不叫苦,從不喊累。而我長這麼大,還是第一次摸到了奶奶長滿老繭的腳,第一次真正感受到奶奶的辛苦。想到這裏,我有點兒抑制不住自己,為了掩飾要流出來的眼淚,我邊搓邊問奶奶:“我小時候,您給我洗過腳嗎?”“洗過啊,你小時侯洗腳可不聽話了,小腳丫一放進水裏就撲騰,常常會濺我一身水。這時我會假裝生氣,朝你的小腳板上拍一下,你就會‘呵呵’笑個不停。”奶奶興奮地説着我小時候的事,沉浸在幸福的回憶中。直到腳洗完了,我幫奶奶擦乾時,她才回過神來,問我:“咦,你怎麼突然想起給我洗腳?”我故作神祕地回答:“這個嘛,保密!”

看着奶奶乾淨的雙腳和興奮不已的神情,我的心裏感到陣陣內疚:如果老師不佈置這樣一項作業,我會想起給奶奶洗腳嗎?不過,亡羊補牢,為時未晚,尊老敬老絕不是重陽節一天的事,從今以後,我一定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老人們獻上一份孝心。

有關寫重陽節國小作文600字 篇15

九月初九重陽節,又稱為老人節。重陽節到了,我想到要為年邁的奶奶做一點事,那就是幫奶奶洗一次腳,因為從小到大都是奶奶給我洗腳的。我記得每一次都是奶奶把腳盆拿到我面前,輕輕地揉着我的腳,那感覺真是太舒服了。

晚飯剛吃過,我早就把洗腳盆和毛巾準備好了,準備給奶奶一個驚喜。這時奶奶走進來了,我立即把洗腳盆和毛巾端到奶奶面前説:“奶奶,我想為你洗腳。”奶奶笑得合不攏嘴,開心地説:“好孩子,真是奶奶的乖孫女!”

我先讓奶奶坐在凳子上,放上滿滿一盆熱水,用手試試,水温差不多了。然後蹲下來輕輕地把奶奶的鞋子、襪子脱下來放在一邊。“奶奶把腳放進來吧!我會好好伺候你的。”我開心地朝奶奶一笑。當我的手摸到奶奶的腳時,不禁心裏一顫,原來奶奶的腳是那麼粗糙。是啊,奶奶辛辛苦苦勞累了一輩子,到現在還要天天給我洗腳,我心裏真是慚愧啊!我慢慢地把奶奶的腳洗了一遍,然後輕輕地按摩了一遍。我很認真地對奶奶説:“奶奶,我以後天天給您洗腳。”奶奶開心地笑了。

有關寫重陽節國小作文600字 篇16

在古代,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唐代文人所寫的登高詩很多,大多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還有吃“重陽糕”的習俗。

吃重陽糕

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 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唸唸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隻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並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當今的重陽糕,仍無固定品種,各地在重陽節吃的鬆軟糕類都稱之為重陽糕。

賞菊並飲菊花酒

重陽節正是一年的金秋時節,菊花盛開,據傳賞菊及飲菊花酒,起源於晉朝大詩人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後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舊時文人士大夫,還將賞菊與宴飲結合,以求和陶淵明更接近。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之風盛行,當時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種,千姿百態。民間還把農曆九月稱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陽節裏,觀賞菊花成了節日的一項重要內容。清代以後,賞菊之習尤為昌盛,且不限於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後最為繁盛。、

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帶於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裏面佩帶,還有插在頭上的。大多是婦女、兒童佩帶,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帶。重陽節佩茱萸,在晉代葛洪《西經雜記》中就有記載。除了佩帶茱萸,人們也有頭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經如此,歷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兇穢,以招吉祥”。這是頭上簪菊的變俗。宋代,還有將綵繒剪成茱萸、菊花來相贈佩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