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的時間 的重陽節是幾月幾號

重陽節是我國比較古老的節日了,一般傳統節日都以農曆來算,而且是固定的,而重陽節農曆時間是在每年的九月初九這一天。但如果按照陽曆來算,重陽節每年日期都有所不同。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下20xx年的重陽節是在哪一天吧。

重陽節的時間 的重陽節是幾月幾號

20xx年的重陽節是哪一天

20xx年重陽節的日期:20xx年10月17日 星期三 (戊戌年(鼠年)九月初九)

九九重陽,早在春秋戰國時的《楚詞》中已提到了。屈原的《遠遊》裏寫道:“集重陽入帝宮兮,造旬始而觀清都”。這裏的“重陽”是指天,還不是指節日。三國時魏文帝曹丕《九日與鍾繇書》中,則已明確寫出重陽的飲宴了:“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

晉代文人陶淵明在《九日閒居》詩序文中説:“餘閒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於言”。這裏同時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晉時期,重陽日已有了飲酒、賞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

到明代,九月重陽,皇宮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慶賀,皇帝要親自到萬歲山登高,以暢秋志,此風俗一直流傳到清代。

古人重陽節都幹什麼

1、登高:在古代,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唐代文人所寫的登高詩很多,大多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2、吃重陽糕:據史料記載,還有吃“重陽糕”的習俗。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 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唸唸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隻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並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當今的重陽糕,仍無固定品種,各地在重陽節吃的鬆軟糕類都稱之為重陽糕。

3、賞菊並飲菊花酒:重陽節正是一年的金秋時節,菊花盛開,據傳賞菊及飲菊花酒,起源於晉朝大詩人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後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舊時文人士大夫,還將賞菊與宴飲結合,以求和陶淵明更接近。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之風盛行,當時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種,千姿百態。民間還把農曆九月稱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陽節裏,觀賞菊花成了節日的一項重要內容。清代以後,賞菊之習尤為昌盛,且不限於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後最為繁盛。、

4、插茱萸和簪菊花: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帶於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裏面佩帶,還有插在頭上的。大多是婦女、兒童佩帶,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帶。重陽節佩茱萸,在晉代葛洪《西經雜記》中就有記載。除了佩帶茱萸,人們也有頭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經如此,歷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兇穢,以招吉祥”。這是頭上簪菊的變俗。宋代,還有將綵繒剪成茱萸、菊花來相贈佩帶的。

重陽節賞菊注意事項

賞花宜動眼,不宜動手,春天賞花要遠離花毒,以避免皮膚過敏。常見的杜鵑花、含羞草、夾竹桃、一品紅、馬蹄蓮等,均含有有毒物質,誤食可導致中毒;五色梅、洋繡球、天竺葵等可引起過敏。像冬珊瑚、龜背竹、石蒜、百合花等,都含有不同的有毒物質。鬱金香花朵中有鬱金香疳等有毒化學物,特別是不要近距離地嗅花香,在花叢中逗留超過兩小時,有些人可能會出現毛髮脱落等過敏症狀,一旦感覺不適,應立即去附近醫院治療。

百花叢中,防蜂毒。毒力以蜜蜂最小,黃蜂和大胡蜂較大,竹蜂最強,而馬蜂,其毒素甚至可致人死命。賞花時若不慎觸動了蜂巢,應就地蹲下,待蜂羣活動恢復正常後再離開。遭受蜂蜇,應立即拔出毒刺,然後用清水沖洗傷口並立即上醫院治療,切不可用手擠壓,以免毒液擴散。避免蜂擾最明智的方法是“不留香”,不噴香水、不攜帶甜食和含糖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