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手抄報圖片資料

閩南重陽“吃雞進成年”

重陽節手抄報圖片資料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重陽節秋高氣爽,金菊笑綻,丹桂飄香,正是健身和進補的最好節令。在這個傳統佳節裏,人們照例要舉行插茱萸、喝菊花酒、藥物進補等健康有益的節俗活動。

重陽節俗折射出我國人民與瘟疫疾病作鬥爭的精神。古代人把重陽節稱為茱萸節或茱萸會,可見對茱萸這味傳統中藥的重視,藉此吟詩作賦的更不在少數。唐詩人王維詩云:“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陽節佩茱萸囊或茱萸插頭,古人説是可以辟惡氣,抵禦初寒。侵害身體的晚秋寒氣在古代常被視為鬼魅惡氣,因而,能夠驅風逐邪、稍積祛寒的茱萸被喻稱為“辟邪翁”。

現代,重陽以菊為內容的活動比起古代有過之而無不及。金秋九月習稱菊月,在萬菊紛繁、豐色多麗的重陽節,處處可聞氤氲芬芳,沁人心脾的菊香。獨立寒秋的菊花,在古人眼裏有着不尋常的文化內涵。它在仙道方家眼中是“延壽客”、“不老草”。每年重陽節,人們習慣賞菊、簪菊、飲菊酒、食菊糕、賦菊詩,重陽節真是名副其實的“菊花節”。

在同風共俗的閩南和台灣民間,人們習慣在重陽節這天進補,不管是雞鴨魚肉還是其它食物,大都喜歡用“十全大補”藥劑燉煮,以致大小中藥鋪臨到重陽節就忙得不亦樂乎,有的增設攤點專賣“十全大補”藥劑。

此外,當地還有一個獨特有趣的“吃雞進成年”的節俗。這天,年屆15歲的少男少女,都要進食一隻補藥燉熬的全雞,男的吃雄雞,女的食雌雞。儘管時下吃雞成為人們的家常便菜,但是這一古老的遺風依然強盛不衰。

重陽節氣候不冷不熱,最宜攜親伴友出門郊遊登高,既遊覽了山野秀色,又鍛鍊了身體。各地還時興組織開展羣眾性的登山活動,培養人們瞭解自然、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品德,也體現了人們奮發向上登攀的進取心,賦予節日新內容。重陽節,華夏大地習習吹拂着益處多多的保健風,的確值得拈筆蘸墨,贊之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