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是農曆幾月幾日

重陽節是一年之中很特別的一個節日,也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在重陽節的時候,很多地方都會有不同習俗。那麼重陽節是農曆幾月初幾呢?下面是由本站小編整理的20xx年重陽節是農曆幾月幾日,以供大家參考。

重陽節是農曆幾月幾日
20xx年重陽節是農曆幾月幾日

農曆9月初九。

重陽節的來源最早可以追溯到秦之前的年代,在《呂氏春秋》的《季秋紀》裏面就有記載: “(九月)命家宰,農事備收,舉五種之要。藏帝籍之收於神倉,祗敬必飭。”“是日也,大饗帝,嘗犧牲,告備於天子。”可見當時已有在秋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饗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

重陽節作為我國四大祭祀節日之一,自古以來就深受人們的喜愛,因為我們國家對祭祀先人有着很強烈的念頭,因此在重陽節當天可以説是煙火紛紛,到處都會有祭祀的活動出現。

重陽節的來歷

重陽節的具體日期是:農曆九月初九。因為是二九相重,故成為“重九”;同時又因為在我國古代,六為陰數、九是陽數,因此重九就叫"重陽"。

重陽節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漢初。據説,在皇宮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以求長壽;漢高祖劉邦的愛妃戚夫人被呂后慘害後,宮女賈某也被逐出宮,將這一習俗傳入民間的。

重陽節,又叫老人節、登高節,古時還是女兒節。我國習俗,每年農曆九月初九為重陽節。為何叫"重陽"或"重九"呢?三國時魏文帝曹丕《九日與鍾繇書》中談道:"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人。"原來我國古代以"六"為陰數,"九"為陽數。九月初九正是兩陽數相重,故云。

重陽節登高這習俗起源於東漢。據樑朝吳均《續齊諧記》寫道:汝南人桓景隨道士費長房遊學數年。一天,長房對桓景説,你家九月九日災難,宜離家,家人宜各做絳囊,盛茱萸系佩臂上,登高飲菊酒,禍乃可消。桓景如其言,舉家登山。及傍晚回家,見雞犬牛羊全暴死。此事流傳開來,每逢重九,人們為避災消禍圖吉利轉好運,乃有登高之習。 重陽節又是女兒節。明代劉侗《帝京景物略》:"(九月)九日,父母家必迎女歸寧,食花糕。"但尚無女兒節之名。《大興縣誌》則有:"九月九日,父母家必迎女歸寧,亦曰女兒節。"明清代北京分宛平、大興二縣,可知京師已有重陽日亦叫女兒節的説法。

重陽節的習俗

1、賞秋

重陽節是10月9日,這是賞秋的好時期,人們一般在當天會抽出一點時間去登高賞秋,感受該季節的獨特感覺。當然除了賞秋,還有一些地區有曬秋的習俗,這種習俗一般是北方地區比較興盛,因為他們這種地形比較陡峭,而且不平整,甚至可以説很複雜,因此他們總是會在秋天擺放一些農作物,或者掛一些農作物去曬乾,久而久之也就變成一種習俗了。

2、登高

人們常説重陽節要登高,那是因為重陽節的時間段比較好,在金秋九月,所謂天高氣爽,是出行的最佳時期,在重陽節去登高,可以更加心曠神怡,而且某些人還深信登高能夠健身祛病,因此也成為了重陽節的習俗之一。

3、吃重陽糕

重陽糕又被稱作花糕,一般使用菊花進行製作,因此又可以叫做“菊糕”。而且這種糕點不能隨便吃,一般會在重陽節剛剛天亮的時候,由父母把糕點切成片,然後貼在兒女的額頭上,接着還會念誦一些奇怪的語句,其實這就是一種祈福的過程,希望先人能夠保護子女平安,能夠得到好運,而這正是古人制作花糕的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