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吃土特產要注意什麼

土特產是春節回家都會攜帶的東西之一,對於它們,我們應該要注意一些問題,下面,本站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春節土特產要注意什麼,歡迎大家閲讀

春節吃土特產要注意什麼

春節吃土特產要注意事項一:

開口的乾果更不易保存

面對春節以後從家裏帶回來的特產,我們可能都會分個類,比如水果肉類比較容易壞,應早點吃掉或者送人;而乾貨可以保存得久一點,不如留着慢慢吃。其實很多幹貨也容易壞掉,比如脂肪含量較高的乾果。

乾果雖然屬於乾貨,但是一般都沒有經過防腐處理。再加上果仁的脂肪含量比較高,很容易在空氣中被氧化變質,也就是我們俗稱的一股哈喇味。另外乾果在潮濕的環境中還可能發黴,發黴產生的黴菌和氧化產生的油脂氧化物都對身體有害,還會促進衰老。

一般乾果在大量運輸時可能會採取真空包裝,能在一定程度上隔離氧氣,防止乾果中脂肪的氧化過程,也可抑制細菌滋生。但是銷售過程中由於保存條件不嚴格,也會導致乾果變質。而家中保存的時候往往沒有專業的存儲條件,更容易出現乾果變質發黴的情況。在保存乾果時,應根據乾果種類區別對待。對於果殼完整,沒有破損的乾果可以保存的時間往往比較長。

不過現在為了方便食用,很多幹果的果殼在出廠前都被人為破損失去了保護作用,果仁暴露在空氣中,這樣即使是看上去不容易變質的乾果也會在潮濕高温的環境下變質發黴。

對於帶回家裏的乾果,如果短期內吃不完,就應該分裝成小袋放入防潮包裝袋中,儲存在冰箱的冷藏或者冷凍室內。

春節吃土特產要注意事項二:

真空包裝食品也會滋生細菌

隨着消毒和保鮮技術的發展,一些以往比較容易壞的特產也越來越便於攜帶,可以長時間保存,比如真空包裝的肉類等等。不過,雖然真空包裝的肉類與空氣隔絕,但存放時間長了仍會滋生細菌。

真空包裝可能會給一些厭氧菌提供好的生存環境,一旦有厭氧菌在真空包裝的食品中滋生,可能會造成食物中毒。比如有一種細菌叫做李氏桿菌,在真空包裝的無氧環境下,這類細菌會比空氣中高出100多倍。而且這類細菌很多在低温下也可以繁殖,導致放入冰箱的食物也可以腐敗。

一般真空包裝的肉類食品在常温下的保質期為20天,在4攝氏度的冰箱裏可以保存2周,而在零下18攝氏度的冷凍室中可以保存一兩個月。所以帶回來的土特產即使是真空包裝的也應該儘快食用,避免食物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