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走親戚的習俗是什麼

過年走親戚它是親戚間聯絡感情的一種紐帶,走親戚、回孃家,是中國人祖祖輩輩傳承下來的習俗,互相慰問的一種親情大交流。下面,本站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過年走親戚的習俗,歡迎大家閲讀

過年走親戚的習俗是什麼

過年走親戚的習俗的介紹:

1)春節走親戚的順序

走親戚的大體次序是:外甥走姥姥家,閨女攜婿走孃家,然後是去姑、姨、姐家。除特殊情況外,都要回拜。民間有“七年級八年級娥媚月,九年級初四好拜節”之説。大年七年級,晚輩向長輩拜年。大年八年級,女婿必須到岳父、母家拜年。大年九年級開始之後才開始走其他的一些親戚。

2)春節走親戚的時間

過年走親戚這種習俗從正月八年級,一直能持繼到正月十六,這期間幾乎家家都在酒醇中泡着,在香味中浴着,盡享人生的樂趣和親情的快樂。過去是等到送了年才能出門,並有“九年級姥娘初四姑,初五初六看丈母”的説法;如今是正月八年級趁着年味正濃時,膠東人就拉開了走親戚的大幕,而且多是“先看丈人再看舅,姑父姨父排在後”;從這種演變上看,生活節奏在加快、婦女地位在提高。正月八年級、三,嫁出去的女兒們紛紛帶着丈夫、兒女回孃家拜年。

3)春節走親戚的禮物

走親戚有時候會送一點點心,然後自己在加個禮物盒子,除了農村上歲數的人還沿用老輩子那種細篾笸籮外,中青年人都時興攜帶一種提籃子,上檔次的有的用一種木質點心盒子。現如今,人們走親戚乾脆不用攜帶這些自家的工具了,到超市選購好禮物以後,服務員用塑料袋就把禮物給包裝好了。

4)春節走親戚時應該注意哪些禮節

1. 登門拜年時間別太早,禮尚往來已經不是越早越好,保證別人的休息,找好適當拜訪時間非常重要。

2. 家裏拜年時,忌説不吉利的話,像什麼死啊、病啊的,不要過分渲染不好的事情,什麼離婚啊、誰誰有病了等等。

3. 最好穿新衣,以暖色為主,紅色更佳,不僅渲染喜慶,還帶着傳統意義上的趨吉避邪的意思。忌諱穿一身黑或一身白。

4. 拜年時接物要有禮貌:主人送茶,要起身雙手接住,並道謝。主人招待食品,可先讓給小孩,然後自己取少量受用。

5. 中國是“禮儀之邦”。春節期間,父母少不了帶孩子走親訪友、外出遊玩,正是對孩子進行禮儀教育,讓孩子學習中國傳統禮節的大好時機。

6. 着新裝的同時,別忘了理髮,俗語説“有錢沒錢,剃頭過年”,拜年時,必須將頭髮收拾乾淨整潔。

7. “吉利話”要説得適宜:對不同的人,應有不同的祝賀語。交談時,要揀雙方愉快的話題,不要扯到悲哀傷感的事情上,不要高談闊論,不要信口開河,不要過分激烈地爭論問題,要在輕鬆愉快、親切自然的氣氛中,把道喜賀新的真情實意表露出來。

過年的相關介紹

過年習俗源自何時很難考究,不過一般認為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末祭神祭祖活動。春節是漢族最重要最隆重的傳統節日。農曆正月七年級是一年的開始,而正月上旬或中旬,大部分情況正好是春季的開始(少部分時間立春是在農曆臘月下旬),農曆的正月七年級現在定名為春節;節日具體時間最後的確定相信和這個時間對農業勞作影響最小有關。

農曆一年的最後一天(月大為30日,月小29日),稱之為“大年三十”,除夕晚上全家人團圓吃年夜飯(農曆一年中最後一頓飯) ,年夜飯以後有熬年夜(守年歲)和發壓歲錢的習俗,表示從農曆上年的最後一天守到來年的第一天,因此,春節又稱之為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