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民族習俗

在我國,春節也是各少數民族人民的風俗節日。你知道春節民族習俗嗎?下面本站小編精心整理了春節民族習俗的相關資料,希望可以幫到你!

春節民族習俗
春節民族習俗

蒙古族

蒙古族取奶食潔白無垢之意,稱春節為“白節”。除夕,晚輩要向長輩敬“辭歲酒”,圍着火塘吃餃子。飯罷,還要下棋,玩“嘎拉卡”(羊骨頭),在馬頭琴的伴奏下,通宵達旦地唱歌、玩耍。次日拂曉,男女老幼便穿上嶄新的民 族服裝,由長輩帶着全家人祭天,並在堆積的“敖包”前向西南方向叩拜。接着,開始拜年。由晚輩向長輩叩頭敬酒、獻哈達,祝願老人健康長壽,一生平安。

七年級到初四,他們一般不遠行。初五以後,他們才騎着駿馬,興高采烈地帶着禮物到親友家拜年,共進全羊酒宴。 每逢節日期間,草原上到處都充滿了歡歌笑語,各族羣眾沉浸在節日的幸福之中。彝族 彝族同胞根據彝歷選定年節。有的與當地漢族同過春節。

有的地區彝族同胞,在門前樹立青松,用松針鋪地,表示免災消禍。還有的地區,在節日裏殺豬宰羊,吃坨坨肉,人們互相拜訪,互贈肉類和饃饃。大年七年級早晨,起牀的第一件事就是挑水回家。他們將一碗水和昨天的水比重量,如新年的水重,就意味着今年雨水充足。

回族

回族人正月七年級吃麪條和燉肉,八年級方食餃子;白斬雞、釀豆腐、粽子、油堆等則是壯族人的春節食品。

在春節期間,寧夏西海固地區回漢人民羣眾有表演社火習俗,表演隊將太平鼓、威風鑼鼓、安塞腰鼓敲得如響雷,滾過六盤山上空,當地老百姓夾道歡迎奔走相告,耍社火啦!一派喜慶的節日氣氛。

布依族

除夕之夜全家人通宵達旦地在水塘邊守歲。天一亮,姑娘們便爭先恐後地打水。誰最先挑回第一擔水,誰就是最勤勞、最幸福的姑娘。

滿族

滿族分“紅、黃、藍、白”四旗人。春節時,紅旗人在門上貼紅掛旗,黃旗人在門上貼黃掛旗,藍旗人在門上貼藍掛旗,白旗人在門上貼白掛旗。這些掛旗圖案優美,色彩鮮豔,象徵着一年的吉祥開端。

侗族

貴州、湖南一帶的侗族同胞,春節期間盛行一種“打侗年”(又叫蘆笙會)的羣眾活動。這種活動類似漢族的“團拜”,只不過比“團拜”顯得更加歡樂、熱烈。這種活動一般是由兩個村莊共同商定舉辦的。兩隊在廣場上正式舉行蘆笙歌舞比賽。這時兩個村莊的觀眾,伴隨着樂曲,翩翩起舞,盡情地歡樂。

白族

雲南白族同胞過年時,有一種叫“放高升”的慶祝活動。所謂“放高升”就是用整棵的大竹子,在竹節裏裝上火藥,點燃以後可以把整個大竹子崩上天空百十丈,成為名副其實的“高升”。有的地區的白族同胞與苗、壯族一樣,從春節到元宵節,都在進行“拋繡球”活動。凡接不住繡球的,要贈給對方紀念品,多次失球而又贖不回紀念品的人,就是表示願允愛情了。

我國春節文化習俗

祭灶神

祭灶,是我國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習俗。傳説到了臘月二十三,灶王爺便要昇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一年的善惡,玉皇大帝根據灶王爺的彙報,再將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應該得到的吉凶禍福的命運交於灶王爺之手。送灶神的儀式稱為“送灶”或“辭灶”,百姓供上紅燭、糖瓜,以隆重的禮節送灶神上天,祈望灶神“ 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如今,農村很多地區還沿襲這種春節文化。

掃塵

“二十四,掃塵日”。迎新首先要除舊。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叫“撣塵”。在春節前掃塵,是我國民間素有的春節文化。掃塵之日,全家上下齊動手,用心打掃房屋、庭院,擦洗鍋碗、拆洗被褥,乾乾淨淨迎接新年。其實,人們藉助“塵”與“陳”的諧音表達除陳、除舊的意願。

貼春聯

貼春聯這種春節文化從宋代開始盛行,每到過年時家家有貼春聯的習俗。

春聯,俗稱“門對”,又名“春帖”,是對聯的一種,因在春節時張貼,故稱春聯。春聯的一個源頭是桃符。最初人們以桃木刻人形掛在門旁以避邪,後來畫門神像於桃木上,再簡化為在桃木板上題寫門神名字。春聯的另一來源是春貼,古人在立春日多貼“宜春”二字。春聯真正普及始於明代,與朱元璋的提倡有關。據史料記載,有一年過年前,朱元璋曾下令每家門上都要貼一副春聯,以示慶賀。原來春聯題寫在桃木板上,後來改寫在紙上。桃木的顏色是紅的,紅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聯大都用紅紙書寫

各地春節習俗

雲南年俗

雲南過年時與漢族一樣也要貼對聯。但那“對聯”是紅紙剪成的各種圖案。不僅“書寫”方式不同,連貼的方式也別具一格。除夕之夜,全家老小每人拿着自制的春聯,合唱立腳點《祝年歌》,依序在院裏院外、菜地果園和田邊地角為萬物張貼。因為邊貼邊唱,白族的春聯被稱為“歌聯”。大門上貼的是春樹和大象的圖案,由家中年紀最大的老人制作,最小的娃娃粘貼。一邊貼一邊唱“春回大地百福生,萬物更新千祥臨;户對青山六畜旺,門含田疇五穀增;豐衣足食家和順,國泰民安享太平”這樣的民歌。貼好大門的“歌聯”,接着貼堂屋門、樓門、房門、廚房門,再貼犁、耙、鞍等生產工具,最後貼花草樹木……“歌聯”貼到什麼東西上面,就以那種東西為“主題”,唱首聯歌“表達”聯意。如貼在竹枝上的是一副鞭炮的剪紙,人們唱的“聯歌”是竹報平安值千金,清白傳家振家聲;東風得意花千里,紅日高照萬木春。這種剪紙、唱歌融為一體的“歌聯”,堪稱白族文化的一朵奇葩。

上海年俗

舊時,一到春節乞丐就多起來了。有一種乞丐,他們不是因為家中貧困而去行乞,而是為行孝道。據傳,老年人活到九九八十一歲有一道鬼門關,只有吃了“百家飯”才可安然無恙度過這一關。於是家有老人的孝男孝女們在新春七年級日走出家門去討飯給自己的父母吃。還有一種乞丐俗稱“叫化子”,他們乞討的方式令人好笑。有的乞丐用紅紙裹着菜頭掛在竹杆上,每到一家門前就説菜頭到,生意好,懇求施捨,這叫“送菜頭”。

有的用紙和竹絲做成牛狀,到家家門前説盡好話,吉利話,以求施捨,這叫“送春牛”;有的手持一根冬青或柏樹的樹枝,在樹枝上掛些小鈴後古錢,表示在新的一年裏家人會象搖錢樹一樣,財源滾滾而來,這叫”搖錢樹“;有的企丐身穿佛衫,頭戴神像面具,化裝成財神菩薩的模樣到各家的宅院內狂奔亂跳,以示財神菩薩來了,這叫“跳財神”。崇明人在舊社會裏雖生活貧困,但遇到這些企丐還是樂善施好,給一些乾糧和其他食品。解放後這些行企方式早已絕跡了。

河南年俗

送神慌年忙祭灶

農曆臘月二十三,是春節前的一個重要民間節日,人們稱它為“祭灶節”。每到這個時候,人們按捺不住迎接新年的喜悦心情,停下手中各種活計,忙忙碌碌地例行年前的祭灶送神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