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春節的習俗

中國的春節習俗是多種多樣的。在衣食行等方面都各有各的寓意,小編整理了一些春節的傳統習俗,今天先分享七年級到初四的,明天分享初五到初八的習俗~保證你有一些是不知道的!!從今天起,做個合格的炎黃子孫,當然,也是個安靜有內涵的美男(女) ~

關於春節的習俗

正月七年級

開門炮仗:

春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為“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

給壓歲錢:

壓歲錢(在廣東叫做“俾利是”)是由長輩發給晚輩的,有的家裏是吃完年夜飯後,人人坐在桌旁不許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長輩發給晚輩,並勉勵兒孫在新的一年裏學習長進,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後,放在他們的枕頭下過年給壓歲錢,體現出長輩對晚輩的關愛和晚輩對長輩的尊敬,是一項整合家庭倫理關係的民俗活動。

聚財:

俗傳正月七年級為掃帚生日,這一天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而把“掃帚星”引來,招致黴運。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裏邊。這一天也不能往外潑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財。今天許多地方還保存這一習俗,大年夜掃除乾淨,年七年級不出掃帚,不倒垃圾,備一大桶,以盛廢水,當日不外潑。

正月八年級

祭財神(開齋日):

北方在正月八年級祭財神,這天無論是商貿店鋪,還是普通家庭,都要舉行祭財神活動。各家把除夕夜接來的財神祭祀一番。實際上是把買來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這天中午要吃餛飩,俗稱“元寶湯”。祭祀的供品用魚和羊肉。老北京的大商號,這天均大舉祭祀活動,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豬、整羊、整雞、整鴨、紅色活鯉魚等,祈望到來的這一年要發大財。

姑爺節:

正月八年級是傳統的姑爺節,姑爺們要紛紛去給岳父家 、岳母拜年。潮汕人將八年級姑爺回岳父母家吃飯稱為“食日晝”,就是吃午飯的意思,姑爺和女兒必須在晚飯之前回到自己的家。

正月九年級

赤口:

廣東人認為年九年級赤口,通常不會外出拜年,希望避免容易與人發生口角爭執。中國大陸的一些農村和城市,有大年七年級至九年級不動刀或剪刀的習俗。

穀子生日:

民間以為正月九年級為穀子生日,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飯,這天要吃烙餅攤雞蛋。

小年朝:

即天慶節。宋代宮廷節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傳有天書下降人間,真宗下詔書,定正月九年級日為天慶節,官員等休假五日。後來稱小年朝,不掃地、不乞火,不汲水,與歲朝相同。

正月初四

羊日:

正月初四是女媧造羊的日子,故稱“羊日”。

在這一天裏,人們不能殺羊,如果天氣好,則意味着這一年裏,羊會養得很好,養羊的人家會有個好收成。羊日是漢族民間迎神的日子。在老皇曆中佔羊,故常説的“三羊(陽)開泰”乃是吉祥的象徵,也是恭迎灶神回民間的日子。

吃折羅:

大年初四這一天全家在一起吃折羅,所謂折羅,就是把幾天剩下的飯菜合在一起的大雜燴,打掃年貨。

清掃室內:

把垃圾收集堆到一處,這也是漢族民俗中説的“扔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