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餐桌上的食物一般有哪些

春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每到了春節,家人們都會聚在一起吃團圓飯。你知道春節餐桌上的食物嗎?下面本站小編就告訴你春節餐桌上的食物,一起看看吧!

春節餐桌上的食物一般有哪些
春節餐桌上的食物

1.長面:也叫長壽麪,新年吃它,預祝壽長百年。古代的一切面食都叫做餅,所以湯麪起初也叫湯餅,開始的面片不是擀成或壓成的,而是將和好的面,用手往鍋裏撕片片,和現在北方吃的“烏鴉頭”、“猴耳子”等的做法差不多。到唐代以後開始用 案板擀麪,才逐漸有了長面、短 面、乾麪、素面、葷面、掛麪……

2.餛飩:新年吃餛飩取其開初之意。傳説盤古氏開天劈地,使“氣之輕清上浮者為天,氣之重濁下凝者為地”,結束了混沌狀 態,才有了宇宙四方。再則取“餛飩”與“渾囤”的諧音,意思是糧食滿囤。

3.年糕又稱“年年糕”,與“年年高”諧音,意寓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年糕作為一種食品,在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

4.餃子:除夕夜,十二點鐘聲一敲響,就開始吃餃子,因此時正是子時 ,取其新舊交替,子時來臨之意。

春節餐桌上的禁忌

1、進餐時不要打嗝,也不要出現其他聲音,如果出現打噴嚏、腸鳴等不由自主的聲響時,就要説一聲“真不好意思”“對不起”“請原諒”之類的話,以示歉意。

2、如果要給客人或長輩佈菜,最好用公用筷子,也可以把離客人或長輩遠的菜餚送到他們跟前。按我們中華民族的習俗,菜是一個一個往上端的,如果同桌有領導、老人、客人的話,每當上來一個新菜時,就請他們先動筷子,或者輪流請他們先動筷子,以表示對他們的尊敬和重視。

3、吃到魚頭、魚刺、骨頭等物時,不要往外面吐,也不要往地上扔,要慢慢用手拿到自己的碟子裏,或放在緊靠自己的餐桌邊,或放在事先準備好的紙上。

4、剔牙:剔牙也要注意,相當噁心,真的要吐也請以餐巾紙掩口,吐在紙巾上。牙籤用完放在盤中即可,千萬不要口中咬着一根牙籤與人交談,狀似流氓無賴狀,非常難看。有些人甚至用完餐後,口中仍叨着牙簽到處走動,那更是離譜的舉止了。

6、用餐的時候,不要吃得搖頭擺腦,寬衣解帶,滿臉油汗,汁湯橫流,響聲大作。

7、取菜的時候,應從盤子靠近或面對自己的盤邊夾起,不要從盤子中間或靠近別人的一邊夾起,更不要左顧右盼,翻來覆去,在公用的菜盤內挑挑揀揀,夾起來又放回去,會顯得缺乏教養。

8、進餐時要閉嘴咀嚼,細嚼慢嚥,嘴裏不要發出“叭叭”、“呱嘰呱嘰”的聲音,口含食物時最好不要與別人交談。不能在夾起飯菜時,伸長脖子,張開大嘴,伸着舌頭用嘴去接菜。一次不要放入太多的食物進口,不然會給人留下一副饞相和貪婪的印象。

各地春節餐桌上的菜

湯羹:閤家團圓羹(芝麻湯圓)

主食:狀元餃子(花邊餃子)、皆大歡喜(阿五炒飯)

水果:什錦果盤

涼菜:五香牛肉、童子雞、紅油帶魚、蒜泥黃瓜、薑汁拌西芹、十香如意菜

熱菜:竹報平安(白勺竹節蝦)、五穀豐登(腰果雞丁)、年年有餘(糖醋鯉魚)、節節登高(醬燒炸排骨)、錦上添花(蟹黃西蘭花)、洪福齊天(阿五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