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端午節優秀作文(精選13篇)

國小端午節優秀作文 篇1

端午是傳統節日,在莆田五月七年級便拉開了端午節的序幕。從七年級開始,家家户户都開始忙碌起來,準備端午節的用品,雖然不是很多,其中最讓人眼饞的自然要屬端午中的美食了。

國小端午節優秀作文(精選13篇)

一提端午節,最先想到的應該就是粽子了。粽子長得玲瓏可愛,有鹹味的和甜味的。我對於肉粽子不感興趣,卻對糯米粽情有獨鍾,尤其是裏面大大的棗子,家裏自己做的總是包的大大的。糯米的濃香夾雜着縷縷蛋草葉子的清香沁人心脾,咬一口,含在嘴裏,越嚼越有滋味。

除了香噴噴的粽子外,穿新衣也是一大美景。用五味草煮上一大鍋熱水沐浴,然後再換上新衣,顯得格外清爽。雖然我穿的依舊是穿過N次的衣服,不過香味仍然無法抵擋。

我們這兒瞧不見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大遺憾。不過我們很快又找到了新的樂子――舉辦砸蛋大賽。端午節的蛋不再是拿來吃的,而是拿來砸的,或兩兩相碰比誰的更硬,有或者拿來當子彈,瞄準射擊。當砸蛋大賽落下帷幕時,只留下滿地瘡痍,一股腥臭,確實其樂無窮。

端午節那天,媽媽都會用根根細繩細緻地編成筐,按以往的習俗,編8個層,奶奶煮好蛋後就拿出3個最光滑的。底層放一個,接着是桃子。每種都是3個,用了6層。第2層就是一個步老虎,是看護這些東西的。最後掛在門口,按照長輩説的,紀念屈原。取下來時,就把筐整理好,放在一個盒子裏,與比她早出生的姐妹團聚。

而就在初五吃一天的享受中,端午節就順利閉幕了。

國小端午節優秀作文 篇2

“噼裏啪啦”,“噼裏啪啦”,吵死我了,“杜強起牀啦!”媽媽叫道,我問:“怎麼了,幹嗎叫醒人家,人家剛做得好夢就被攪和啦!”“什麼,今天是五月五端午節,你都忘記啦!”“哦,想起來了。”我恍然大悟。

我、爸爸媽媽和小姨來到了濉溪路上的樂購,我們先推了輛推車,然後就進入超市了。咦,樂購的手提籃可真好玩,跟箱包一樣,我很好奇。一樓是日用品店,而我們卻是去買食品,便上了二樓,買了菜、粽子、紫菜等許多食品。

回到家,我先把買的壽司包裝盒拆開,可是我拆了半天也沒搞好,還是找了爸爸幫忙。我把壽司放進盤子,在微波爐熱了1分鐘。

“叮鈴鈴”,門鈴響了,我跑過去開開門,原來是我們家大名鼎鼎的廚師三叔來了,三叔説:“哥(我爸),今晚我燒飯。”三叔穿上圍裙,開始烹飪了。

6點,我們準時開飯,“這些怎麼那麼的淡啊?”,“可能忘記放鹽了。”餐桌上,我們有説有笑,很有趣。

我愛這個端午節,希望明年的端午節快點到來啊!

國小端午節優秀作文 篇3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同學們,你們知道這首兒歌是關於什麼節日的嗎?哦,答對了,沒錯就是關於端午節的兒歌。今天,我們就來説説端午節。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五節、重午節。端午節在漢、壯、布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區非常流行。許多學者都認為,端午節是龍節,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數民族為紀念龍神而流傳了下來。其實有很多關於端午節的傳説,其中有個傳説是這樣的:在很久很久以前,愛國詩人屈原投泊羅江死了,人們聽説屈原死了,就拿包好的粽子投進江河中,是為了讓魚蛟蝦蟹吃飽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端午節那天,南方的人們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在端午節這天,還要有雄黃酒灑在小孩子的頭上畫“王”字,還要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端午節還有許多習俗,如端午節這天人們要用紅、黃、藍、白、黑色絲線系在小孩的脖頸、手腕和足踝上,稱長命縷。家家户户插“五端”:菖蒲、艾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每逢重陽節,人們就把房子打掃乾淨,廚房裏灑上雄黃水,用來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滋生。

每到端午節,我總要起大早,去感受一年中最香氣四溢的一個早晨,家家粽子飄香,我家也不例外。我和媽媽先去菜場買原材料,接着我就跟奶奶學包粽子,經過幾次嘗試,我終於包好了幾個四不像粽子,開始煮粽子了,不一會兒,粽子的香味就撲鼻而來,瀰漫了整個廚房,我迫不及待地品嚐自己的勞動成果,咬一口美味無比。

端午節不僅讓我學會了包粽子,而且也讓我品嚐到了自己勞動成果的喜悦,端午節真是一個令人難忘的節日。

國小端午節優秀作文 篇4

五月初五,是我們傳統的端午節。也是我最喜歡的節日。每到這一天,熟悉的兒歌總會迴盪在耳畔:“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過端午節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粽子要在端午的前一天下午包好。粽葉、竹葉還有裹粽子的菖蒲葉子要在鍋裏煮一下。煮好的葉子不再青翠欲滴,而是變得結實柔韌。單是粽葉的香味就已經讓人垂涎三尺了。

媽媽會包多種口味的粽子,糯米餡的、鮮肉餡的、蜜棗餡的、麥仁餡的、紅豆餡的……有時媽媽還會包雜糧餡的,就是各種米、各種豆、各種乾果混合着包在一起,五顏六色的,像是一個小型的農業展覽會。心靈手巧的媽媽包起粽子來是又快又有型,左手託着粽葉,右手撈起一把米,放在粽葉中間,箬葉的,媽媽會包成“磚頭形”、“元寶形”,竹葉的,媽媽會包成“三角形”都用細長的菖蒲葉子纏得結結實實的,這樣煮出來的粽子才會緊緻有彈性。

粽子要在大鍋裏煮一夜。

端午節的早晨,會早早的被媽媽叫醒,媽媽要在我的手腕上裹五絲,就是用黑、白、紅、黃、綠五種顏色的絲線編織而成。洗臉水是媽媽煮粽子的水,褐色的、散發着粽子的香味,洗完臉上滑滑的。

待媽媽打開鍋蓋,滿屋都瀰漫着粽子的清香,讓人聞了禁不住口水直流。我迫不及待地剝開粽子葉,撒上白糖,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甜甜糯糯的,真是讓人回味無窮!

每每這時,媽媽都會給我講屈原的故事,而我總是百聽不厭,懷着對屈原的敬仰,咀嚼着分外香甜的粽子,我更加喜愛端午節了。

國小端午節優秀作文 篇5

中國有五十六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傳統節日,這些節日都和農事、親情連在一起,也有一些節日和紀念祖先有關。農曆五月初五既是端午節又叫端陽節、五月節等。這個節日來源有很多種説法,最多的説法是為了紀念屈原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傳統節日作文300字作文。

端午節的傳統習俗是賽龍舟、吃粽子,傳説屈原的祖國滅亡後,他不願投降敵人,投汨羅江而死。老百姓划船到汨羅江打撈他的屍體,為了不讓魚兒吃他的身體,把包好的粽子扔到江裏餵魚

今天的賽龍舟、吃粽子就是為了紀念他。

每年端午節,奶奶都包好多粽子帶給我們吃,我和爸爸也一起,我們用煮熟的竹葉將泡好的糯米、紅棗包好,用五彩繩繫牢。煮熟的粽子可香了。

中國不同的傳統節日都有不同的意義,都包含着濃濃的親情和淡淡的懷舊,爸爸用屈原《離騷》中的話鼓勵我:“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會記住的。

我會象屈原那樣愛我的祖國。

國小端午節優秀作文 篇6

端午節的早上,我一邊吃着美味的粽子,一邊看着頻幕清晰的電視。正巧,看到了有一個賽龍舟的節目。這時,媽媽對我説:“你知道賽龍舟,吃粽子的來歷嗎?”我慚愧的説:“不知道,那媽媽你給我講講吧!”

媽媽説:“相傳龍舟競賽是為了撈救投進汨羅江的愛國大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蝦、蟹吃飽了,就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我又問媽媽:“媽媽,為什麼屈原要跳河啊?”媽媽説:“因為屈原聽到秦軍攻破楚國都城的消息後,悲憤交加,心如刀割,抱着石頭投入汨羅江,以身殉國。沿江的老百姓紛紛划着小船前去打撈他。就有了賽龍舟的習俗。”

爸爸接着説:“你知道端午又叫‘重五”嗎?在我們這,在端午節這一天,有給兒童手腕和腳腕戴五彩線的習俗,稱為‘長命縷”。你記得去年你二姨給你買的上面有五種顏色的寶石的那條五彩線嗎?那就是長命縷。”我得意地説:“哦,原來那就是長命縷呀!那我就能長命啦!”

啊!端午節的學問可真多啊,我今天又學到了好多知識。

國小端午節優秀作文 篇7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棕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清早,我被這兒歌聲吵醒了,聽到這首兒歌,我知道端午節來了。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又稱端陽節,重五節,而學者聞一多認為端午節是龍節,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數民族紀念龍神的節日。

每逢端午節媽媽總會把房子裏裏外外打掃得乾乾淨淨。可是我不明白的是媽媽為什麼在廚房裏灑上雄黃酒?媽媽告訴我是用來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孳生。

因為端午節又稱重五節,所以很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字聯繫在一起,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為長命縷,也稱“五線”。各家要插五端;菖薄,艾草,石榴花,龍船花,蒜頭。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酒。無論在南方還是在北方,這一天都要在兒童的額頭上畫個“王”字,還要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賽龍舟,吃粽子之所以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是因為相傳龍舟竟渡要撈救投汩羅江而死的屈原。把粽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聽了那麼多,最開心的時候來了就是吃棕子,過了一會兒,香噴噴的粽子出鍋了,有肉粽,豆沙粽,米粽,蜜棗粽,令我眼花繚亂。可惜粽子的形狀只有兩種,——三角粽和枕頭粽。我先把線拆了,再把蘆葉去掉,就聞到一陣清香撲面而來,我便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那麼大的粽子我三兩口就吃完了。

我喜歡這個有意義的端午節。

國小端午節優秀作文 篇8

你知道端午節為什麼要賽龍舟嗎?是因為當年屈原投江的時候,人們划着船去打撈屈原的遺體。現在,划龍舟成為了紀念屈原的一種方式。

那次觀看賽龍舟的場景,至今我還歷歷在目。

“加油,加油!”一聲聲鼓舞的聲音在大河上此起彼伏,隊員們齊心協力,拿着槳奮力向前划着。還有一位隊員敲着鼓為隊員打氣、加油,指揮着他們,希望能夠得冠軍。隊員們劃出的水波快速向後退,龍舟像箭一樣在大河上飛快地向前行駛。快到終點了,隊員們使出全身的力氣向終點劃去,“噢,勝利了!”——隊員們臉上露出了勝利的喜悦。

看,這就是賽龍舟,優秀的中華兒女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創造的傳統文化。

國小端午節優秀作文 篇9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聽説是為了紀念投汨羅江而死的屈原而設的傳統節日。我們全家和外婆一起去小阿姨家過。

我們先在阿姨家玩了會兒,等阿姨做好飯後,我們就吃食餅筒,可好吃了。吃過飯後,我看見阿姨她們在做些什麼。我很好奇地問:“阿姨!你們在做什麼啊?”阿姨説:“這個啊,這個綠色的是菖蒲,我們把它做成寶劍的模樣,然後掛在每扇門上。可以驅邪保平安。看我做的像不像啊!”我似懂非懂地説:“哦,這樣啊,你做的還蠻像的嘛!”

這個端午節過得真有意思,我還學到了不少知識呢!

國小端午節優秀作文 篇10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按照習俗,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有的地方還要組織划龍舟比賽等等活動,我問爸爸:為什麼要包粽子划龍舟呢?

爸爸説;"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民族詩人屈原,屈原於五月初五抱石投江而死,楚國百姓為了不讓水中的魚蝦啃食屈原的身體,將粽子丟進江中,同時,划龍舟敲鑼鼓可以驚走蛟龍,就這樣,形成了五月初五吃粽子划龍舟的習俗。

我們要學習屈原的愛國精神,我們要有一顆愛國的心。

國小端午節優秀作文 篇11

“五月初五是端午,端午就在五月五……”聽到這首歌謠,快樂的端午節就躍然眼前。正當我遐想時,奶奶端着一盤香噴噴的粽子出現了。

粽子!棕的棕,黃的黃,穿着綠色的皮夾襖,泛着淡淡的清香。端午節怎麼少得了粽子嘛!吃粽子這個習俗,還要從屈原説起: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為了國家悲憤跳江,老百姓為了留住屈原的屍體,往江裏扔飯糰,現在,這飯糰就演變成美味可口的粽子。想着,我咬下一口粽子,這真是好滋味!粽子是我愛吃的食物,樣子呈三角體,小巧可愛,最好看的是它的“綠外套”,是用箬葉包的,清新的綠色會讓你食慾大振。粽子也很“人性化”,它的“肉”有黃有棕,就像白種人和黑種人,那是因為粽子有不同的餡兒,就像人有不同的個性,不同的個性搭配不同的皮膚,才是獨一無二的!

吃過美味的粽子,我來到江邊散步,遼闊的江河,一望無際。我彷彿看到了屈原站在江邊痛苦的樣子,彷彿親眼目睹他跳江的過程,彷彿明白了他的心思,這讓我肅然起敬。是啊,“愛國屈原屍何歸,百姓為其過端午”。這使我對端午節有了新的認識,對“愛國”有了新的概念。其實,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掛艾草、掛香包、吃五黃等習俗都是在愛國,都是在傳承中國文化。我們的端午節,是要弘揚愛國主義精神,而不是所謂的“小長假”,但是人們快要這些中國傳統文化淡忘了……

吃着粽子,我們為什麼不想想屈原呢?看着劃過的龍舟,我不禁大聲喊起“加油”來——沒錯,作為龍的傳人,要保留好祖國傳統文化啊!

國小端午節優秀作文 篇12

今天是端午節,我吃過早飯就要出去玩。我拿出羽毛球和球拍,準備和爸爸去打一場羽毛球。我們來到了大院的健身場上,一場羽毛球賽就開始了。

先是由爸爸發球,爸爸發的球特別高,這不是有意的在刁難我嗎?我一蹦便把球回了過去,而爸爸出乎意料,所以他沒能把球接着。本想打我弱點的爸爸反讓我了一分,接着我發球,我就發到爸爸的反手位,結果爸爸又輸給了我。這樣你來我往的,比分緊緊咬着,我和爸爸不分勝負。時間過得飛快,轉眼間就到了中午的時間,我們只好鳴鑼收兵。

我們剛一到家,飯桌上已經擺上了一盤粽子。我剝開竹葉,輕輕的咬了一口,“哇!好好吃呀!”我讚歎道。裏面白色的糯米特別誘人,再加上裏面的豆沙真是好吃極了!我聽爸爸説,端午吃粽子、賽龍舟等習俗都是為了紀念屈原的。媽媽對我説:“屈原真是太偉大了!他的愛國精神鼓舞着世世代代的人們,吃粽子、划龍舟的習俗也延續到了今天。”我點了點頭。

這個端午節過得真有意義啊!

國小端午節優秀作文 篇13

“五月天,是端陽。插艾葉,帶香囊。吃棕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這首歌説的就是端午節的熱鬧情景。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和重陽節。此外,相傳龍舟競賽是為了撈救投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蝦吃飽了,不要吃屈原的屍體。

還記得我8歲的時候過端午節,我跟媽媽請求:“我可以一起包粽子嗎?”媽媽笑着説:“你先看我怎麼包的,然後你再試試看。”於是,我學着媽媽的樣子,笨手笨腳地包了起來。我心想:“要是在粽子裏放一顆糖豈不是可以變成“幸運粽子了嗎?”説着,我就迫不及待地在冰箱裏拿了兩塊糖果,放在了一個粽子裏,把它包好之後,放在鍋裏開始煮,10分鐘過去了,20分鐘過去了,30分鐘過去了……

我一直都沒有忘記我的幸運粽子。那時,我是多麼渴望吃到自己包的“幸運粽子”呀!“揭鍋了!揭鍋了!”姥姥大聲地説。我迫不及待地從沙發上蹦下來,大口大口吃着美味粽子。我連吃了四個都不是幸運粽子,但當我吃到第五個的時候,美味的糖果在我的口中滾動着,我終於吃到了傳説中的“幸運粽子”,高興得一蹦三尺高呢!大家都叫我“幸運的小男孩”,這個稱呼很帥氣吧,我也很喜歡。

吃飽之後,我就和姥爺拿着鐮刀去割艾草了。到了花園裏,我一邊割,一邊説:“為什麼要割艾草呢?割下來後,它有什麼用處?”姥爺説:“艾葉既是藥材,它又可以插在門上,避邪。”我聽了姥爺的話,心裏想:“這麼有名的東西,我還問姥爺,真是見不多識不廣呀!”

端午節真快樂,真有趣!還可以學到很多知識,增長見識。過端午節,真好!